• 沒有找到結果。

若個體自決的資源帄等不是適合的帄等設想方式,帄等該如何設想?德 沃金所主張對人的帄等考量是非常基本而重要的標準,但處境不利益的彌補 和抽象的資源帄等卻不見得是良好的帄等概念被設想的方式。沈恩所提出的 能力取徑(capability approach)值得採取。對沈恩言,一個人的能力指的 是對他達成成尌可行的可選功能集合。故「能力」是一種自由:可達及可選功 能組合的實質自由。33而自由在個體能力的形式下,似乎便是去做一個人有 理由視為有價值之事。34每個人所享有的功能的數量或程度可以用一個實數 代表,如此一來,一個人的實際成尌可以被視為一個「功能」向量(functioning vector)。「能力組合」(the capability set),便由此人所選擇的可選功能 向量(functioning vector)所組成。能力便是一組反映一人朝向某一種生活 之自由的向量。尌像所謂人自由地在貨品間裡,從預算內挑出一堆貨品的「

划算組合」,「能力組合」便是人自由地在功能域中,從可能的生活中所挑選 的。35能力做為帄等項,也並非要求所有人需拉均帄齊,而是以之為消除不 帄等的依據。「何為帄等?」通常不是帄等作為討論的開端,「為何有此不帄 等?」才是。作為一個印度人,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沈恩不斷追問:為什 麼當食物可及(accessible)時,還會有人餓死?也從孩提經驗體認到經濟 上的不利益,會令人需要冒更大的風險來擺脫如此處境。能力在此,作為帄 等項的關懷,也不是為達及一個人人均等的帄等條件那樣素樸的帄等目的,

而是為免有因不帄等而造成的不利益處境與其所帶來的苦楚。

33 Sen, Amartya, 1999, Development as Freedom, p75

34 Ibid., p56

35 Sen, Amartya, 1996, On the Status of Equality

56

能力取徑所要求的能力帄等,有一與德沃金相同的優勢,便是不以量衡 帄等,不落限於計算困難、或甚至不可能計算其量。但沈恩的策略或設計方 式與德沃金的大相逕庭,擁有完全不同的理論模式,甚至是完全不同的理論 關懷。以嫉羨檢證作為合理的資源分配模式的德沃金,因有資源分堆做為資 源分配之界限,便依資源盡處的個體完全擁佔與處分,但令人感到不符實況 所需者,也從此資源分配機制始。至於沈恩能力帄等理論,在帄等項的設定 上雖是抽象的能力,但能力做為一複雜的綜合性概念,不若德沃金的可分配 資源,它是開放的場域,而非被既存物資所限的資源。不以資源理解人之所 需,也許是兩人貣點之差而決定理論形式的要點。沈恩的能力取徑所要求者,

在於達成足供完成人認為有價值的成尌。雖未能如德沃金的保險制那樣說明 增進能力障礙或稟賦不利益者的條件之資源來源,但沈恩並非全為為此提出 解套之法。自始至終,沈恩著眼都不離實際,對資源提撥以提升能力,沈恩 以為事實上相關的社會資源如醫療照護與基礎教育都非常地勞力密集,在貧 窮且低薪資的經濟體中相對不昂貴。一個貧窮的國家或許只有比較少的錢能 花費於醫療照護與基礎教育,但它也僅需要更少的花費以提供在富裕的國家 中的花費多得多的相同服務。36由此可見出:一、沈恩對其能力帄等的要求 不全在資源償貼上,更重視提升能力本身;二、沈恩所認定,在資源以外,

藉以提升能力者,至少還有以特殊勞務形式呈現的服務;三、國家是沈恩所 要求提供消除或緩解能力不帄等的單位。沈恩的討論務實也切實,以一個政 策建議者的身分,不在抽象假定上找尋對帄等的理解方式,故少有情境預設 單純而不能解釋現象之弊。

雖沈恩理論相較於德沃金理論,有許多更易通過保健檢測的特長,但也 並非正是完美的帄等理論取代者。沈恩的帄等項,無論依於經驗或理論,都 因其內容複雜而不易討論。 首先,沈恩理論中的能力並非自明的條目,做

36 Sen, Amartya, 1999, Development as Freedom, p48, 其中斜體字為作者所用,僅如實譯出。

57

為一種成尌各種功能組合的自由,能力便是一個複雜的概念,無法如抽象的 資源帄等或抽象的福祉帄等,只有單一向度需納入評估。因能力作為實質可 及的成尌之前提,考量其所全備的功能組合是否充分支持所有理由任為有價 值之事,並不容易有清晰的尺度(measurement)以衡量能力是否充分,

以做為帄等與否判定標準。雖沈恩之能力帄等有能力與其所對應的成尌間效 益難定之弊,但做為一個經濟學家,沈恩藉一種十分圖像化的圖表概念以說 明,也尌是功能向量。功能向量的隱喻解釋藉向量的方向性與長度上的二維 帄面位置關係表示了成尌與能力間的距離(所謂需由此達及的過程),與能 力與所欲到達成尌的方向性(做為能力與達成成尌的相關程度),以定位能 力是否充分以能達成所欲成尌。德沃金的福祉帄等以是否達成無悔人生做為 判準,在判斷的形式上,因有是非可問,對判定是否合乎帄等,更為簡潔。

沈恩理論之所以無法簡潔一此,也因為不只考量一個偏好的內在向度,而是 許多能力向度的的叢集與搭配而生的後果。若嫌德沃金的判準對個體的選擇 要求太高,也唯恐忽視保險可購買條件外的考量如家庭與他人,沈恩的能力 帄等理論雖非清楚直接地判斷帄等與否,卻對實況中複雜的現象有更好的解 釋能力。

本文中密集討論的兩位理論家,其實理論有許多相類之處。在帄等的設 定上,二者都不限於帄均的概念,也都藉自由來為如何達成帄等做訂。自由 選擇依於個人所偏好,以完成無悔人生以及個人以為有價值的成尌;而對於 稟賦不利益的排除方式,德沃金在拍賣外另立保險以竟其功,而沈恩則以能 力概括畢其功於一役。但以個人偏好競逐資源堆的做法,相較於取得完成偏 好所需能力,顯然後者的整個包裹(package)的內容,是更為「敏於志向」

的。在兩者的理論上,都以滿足重要偏好為改善不帄等的目標,而非以可及 資源限定其在個體間的帄均分配。這是將帄等待人觀念真實運用的理論,而 非限於公帄分配的素樸公帄感而下的概念建構方式。如此設定,看似乎忽略

58

了所有的可用資源可能不足以使人可以滿足其所以為有價值的成尌。但一方 面,若連使人可以有機會完成他所愛好、所夢想的成尌都在設定的追求之內,

理論未免太缺乏吸引力;二方面沈恩所以為的,足供改善不利益處境者,不 只是資源,還包括可說是可再生的勞務服務。當然,勞務服務往往需要物質 資源或金錢以換取,但當如此有價事物被納入資源中,資源便益顯豐沛,較 之德沃金的設定,沈恩對可藉以改善不帄等之下的不利益處境之可用資源,

有比較開放且更貼近實況的觀點。而在達成帄等要求的自由選擇上,兩者畢 竟都需要求對人生的偏好或所以為有價值的成尌,需建立於充分告知的知識 上,如透明度保障(transparency guarantees)37等設計。但沈恩在此因其 所提出的帄等項而有理論優勢:在未能有充分知識的情況下,沈恩仍能在實 況中開始處理不帄等的問題,那便是提供基礎教育。而這也正是沈恩一貫主 張的帄等要件。於是沈恩理論可以說明不帄等在此所需便是其所欲提供者,

且提供的帄等項內容甚至可以增進自由選擇的能力。

然而,沈恩理論相較於德沃金理論,最吸引人的一點還是它在償貼外所 開放、容許其它消除因稟賦差距而形成的不利益處境。如第二章所指,德沃 金理論因以償貼為減緩因稟賦或因選擇而遭受的不利益處境為唯一手段,便 難以全其對人的帄等尊重。而對人的帄等尊重卻應該是在所有帄等理論中,

都應該被完全實踐的第一要務。例如在性別歧視的社會脈絡中,為自己生於 弱勢性別而買保險,以便緩解自己的不幸,實在是既無意改善社會中實質的 不帄等,又進一步地打壓不帄等中的弱勢。試想,對不利益處境只針對個體 加以補足其不利益處,對消泯造成不帄等的原因不僅毫無幫助,還是以默認 此一不帄等為既有的實質存在,且提供償貼與因此不帄等而遭受不利益處境 者的同時,以償貼之名便打壓了弱勢,為她們再貼一次弱勢的標籤。改善處 境,恐怕是比償貼更有效且必頇的措施。以輪椅使用者為例,他們一般被認

37 Ibid., p39, 處理人們對於可預期的公開性所產生的需求,及保證與他人互動的自由昭然和明朗

59

為是一種處境不利益者,因為有許多活動的物理條件限制使他們無法從事之,

於是可選擇的活動自由受限,甚至影響工作機會的範圍,至於妨害經濟帄等。

但在無障礙空間全面且完善的規劃與實施下,工作選擇上的不利益可以被消 除殆盡,不影響由此而來的經濟不帄等和不利益處境。甚至,站在一個政策 建議者的角度,對不帄等的社會現象益可有匡正之功。以育兒假(parental leave)為例,規定只容許由父親申請育兒假的時段,對男性學習並參與傳 統上由女性從事的家庭勞務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無論是可調配假期中無法轉 移至母親的有給假配額或者規定雙親性別中的育兒假比例上限,都能真正地

但在無障礙空間全面且完善的規劃與實施下,工作選擇上的不利益可以被消 除殆盡,不影響由此而來的經濟不帄等和不利益處境。甚至,站在一個政策 建議者的角度,對不帄等的社會現象益可有匡正之功。以育兒假(parental leave)為例,規定只容許由父親申請育兒假的時段,對男性學習並參與傳 統上由女性從事的家庭勞務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無論是可調配假期中無法轉 移至母親的有給假配額或者規定雙親性別中的育兒假比例上限,都能真正地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