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自我概念與青少年的發展

與人們的相對平穩的心理活動時期相比,處在國中年齡之青少年 的心理活動,顯得激烈、動盪,國中生在身體和心理方面某些以往沒 有或不明顯的心理體驗,隨著生理發育而開始出現。身心發展不僅速 度加快,還伴隨著質的變化與轉折,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機會。教育 若能適時發揮功能,從此的發展將能非常順利,為將來進一步的全面 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反之,則可能使學生經受曲折,變得很難教育,

為以後的發展造成程度不同的困難。

壹、青少年期的發展理論

在論及青少年的發展時,下列幾位著名的研究者提出的青少年發 展理論,經常被用來作為研究青少年行為、心智時的重要參考,如下(黃 慧真譯,1994;黃德祥,1994):

在西蒙.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性心理發展理論中,青少年 是處於一個具有成熟性慾的兩性期,青少年的性器官、性衝動甦醒,

並渴望能獲得社會贊同管道、與家庭以外的人產生關係。弗洛依德的 性心理發展論特別注重「認同作用」(identification)對青少年社會化的 影響,經由認同,青少年可以吸收他人的特質與價值觀,使自己能深 層地感受與他人的相似性與投入程度(involvement),有助於青少年的 自我發展即自我價值的肯定,故青少年的認同作用,是青少年社會化 的重要心理歷程。

安娜.弗洛依德(Anna Freud)則強調兒童期與青少年期對自我成

熟與發展的重要性,她把青少年視為是「慾力再現」(resurgency)的階 段,此時青少年由於生物上的性成熟而增加了性與攻擊能源

(aggressive energy),此種性慾基本能源的甦醒,引發了青少年在「本 我」和「自我」間的衝突。

艾瑞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論則主張社會文化會影響個人 的成長,每個人生階段如文化水準、期望與機會都會對個體的發展有 影響。艾瑞克森將青少年的發展分為青少年前期與青少年後期,青少 年前期的發展任務與發展危機是「團體認同與疏離」(group identity versus alienation),在尋求團體加盟的過程中,青少年面臨著自身的需 要、價值與社會群體認可的主流價值間適應與否的問題,所以,當青 少年找到一個能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團體時,會對該團體產生歸屬感,

此種歸屬感促進了青少年的心理發展,也幫助整合青少年期的發展任 務。青少年後期的發展任務與危機是「個體認同與認同混淆」,在釐定 自身的努力中,青少年後期的人們必須既要考量他們未來的選擇方 向,也要考量過去自己與他人之間已經建立起來的聯繫,認同的結構 存有兩個成分:內容(content)與評估(evaluation)。內容包括內在、隱 私的自我以及公開的自我等元素,隱私自我的各方面---理想、目標、

個人特徵等,常是透過對宗教、政治、職業以及人際投入等來描述的;

公開的自我元素包括人所扮演的多種角色和他人的期望。認同中的第 二個結構成分是評估,即在所有構成認同的內容成分中,有一些成分 會被評估成比另一些成分更為重要或突出,所以,即使許多人承擔了 共同的角色,因著他們對角色賦予一價值不同,他們的認同也有著部 分的區隔(郭靜晃、吳幸玲譯,1993)。總的來說,這個時期是對自我 的看法、角色任務的認定與社會地位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一個在建 立自我「意識型態」(ideology)、形成自我價值體系的時期,倘若青少

年在這個任務的發展上遭遇不利,則容易產生「對自我不了解、迷失 人生方向、不能承擔角色任務及發生混亂」等危機。

精神學家 Fromm 說:「青少年期最重要的課題是尋找和確立一個 自我形象。」(引自林群芳、林育仰、許警麟、岳俊芳,2001)自我影 像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包括:我是一個怎樣的人?我能做什麼?

我該往哪個方向前進……等。每個人都在做這樣的自我追尋,希望勾 繪出一個清楚、明朗、積極的自我影像。自我是多方面的:「我健康嗎?」

這是生理的自我;「我行不行?」「我能不能?」這是智能的自我;「我 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這是興趣的自我;「我很穩定?還是很神經 質?」這是情緒的自我;「我該跟哪些人做朋友?」「我的人緣怎麼 樣?」這是社會的自我;「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我心目中最重要 的東西是什麼?」這是價值的自我。因此,青少年時期的個人是處在 一個動盪不安的主觀世界裡,很需要找尋一個積極而穩定的自我影 像,才不會迷失。

上述是常被引用的青少年發展理論,這些在傳統上被視為是通用 於全人類的青少年發展理論,雖以西方含有個人主義思想典範為參考 架構而形成的,但在一個東西文化流竄快速的資訊時代,台灣這個社 會,正交錯、融合地呈現出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兩套運作規則,所以,

本研究在使用西方的青少年發理論的同時,亦試圖納入研究者

Lam(1997)從中國文化觀點建構出的青少年發展理論,以找尋一個具文 化敏感的視角,來觀看青少年的發展課題。

Lam(1997)指出:西方青少年發展理論中論述的兩個重要核心:「自 我」、「自主」,在重視人我關係的台灣社會中,有著完全不同層次的思 考,而要尋找貼近台灣文化真實的青少年發展理論,儒家思想中的集 體主義和中國社會中的相互依賴關係,是一個不能忽視的背景。在這

樣的概念下,青少年的發展並不是用「身為」(being)青少年這個角度 來看,而是以一個「成為」(becoming)成人的過程來理解,這個過程 包含了發展(developing)、連結(connecting)和關係(relating),亦即青少 年的發展目標是要像成人般地發展良好的網絡、謙虛、適宜以及為社 會所接受的人際關係。

貳、青少年的人格發展與適應 一、青少年的人格發展

當一個人進入青少年時期,不可避免的要經歷生理上及思考 上的變化,這些變化是兒童時期所沒有的,所以對青少年來說,這 些變化是陌生不熟悉的,他必須去適應,也就是說,他必須使這些 變化與過去的經驗相連接,否則會有一種不知如何是好的不安感 覺。

青少年時間,正值心理我的發展,肯定自我人格價值,變得 特別急迫。青年人為了不甘於庸俗,不願消失於平凡,只好藉標新 立異,來捕捉他們腦海裏飄盪著的虛渺理念。

心理分析研究者艾瑞克遜(Erikson, E.)以為這些身心變化對 青少年來說,看似危機卻是一個轉機,如果青少年能克服危機建立 自我,則能成為一個統整、成熟的個體。艾瑞克遜雖將人格發展分 為八個階段,然其理論的中心是自我認同,艾氏相信面對每個人生 階段危機時,每個人都要重新調適自我,只是自我認同的任務在青 少年期顯得特別迫切,因為青少年此時所面臨的身心變化在發展上 是很突出的。

自我認同指的是個體的自我統合,是個體尋求內在合一及連 續的能力,而合一與連續的感覺要與個人所在的環境相配合,也就

是說,認同是個體在面對新環境時,能將過去經驗所連續下來的感 覺、及目前自己的知覺,和對未來的期望,做一個統整,以能了解 並接受自己和自己的團體。

青少年面臨自我認同的危機可分七方面來說:

(一)前瞻性的時間觀或混淆的時間觀

對時間有清楚的認識是自我認同上很重要的一件工作。有些 青少年面對危機時,沒有體認到時間的改變是不能挽回的,自己 必須與時俱進。為了避開成長的壓力,有的青少年或是希望隨著 時間過去,難題也過去,或是希望時間能停止不前,而以回憶過 去來延擱對未來必須有的計畫與行動,造成混淆的時間觀。

(二)自我肯定或自我懷疑

有的青少年太看重別人對自己外表的看法,變得很敏感;有 得則完全不顧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造成冷漠的反應。青少年要 將 別 人 對 自 己 的 看 法 和 自 己 對 自 己 的 看 法 統 整 , 才 能 自 我 肯 定,否則會產生自我懷疑。

(三)角色嘗試或角色固著

在成長過程中,青少年需要嘗試各種角色,體會不同角色 所負有的任務,這些嘗試使青少年不會提早固定角色,造成對 未來各種角色缺少彈性適應能力。

(四)預期工作有成或無所事事

職業選擇是青少年要面對的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青少年要 能開始一個工作並將它完成,以肯定自己的能力。重點不在青 少年是否有能力,而在是否堅持並肯學習以發揮潛能。

(五)性別角色認同或兩性混淆

青少年此時要對社會所規範的性別角色有所認同,接受自

己是個完全的男性或女性,且有適當的性別行為表現。此外,

與兩性相處要感到自在,否則會陷入兩性混淆的危機中。

(六)服從或領導的辨認

在民主社會中,人人有機會領導或被領導,青少年要培養 在被推舉為領導者時有適當的領導行為,而在被領導時,能不 盲從的服從。

(七)意識信念形成或價值混淆

青少年要開始選擇人生哲學、理想或宗教信仰,以為一生 的內在支持。若青少年不能形成自我的生活信念,以對社會的 價值懷疑,會造成生活沒有重心而飄搖不定。

二、青少年適應問題 (一)青少年看自己

對自我發展而言,生命全程中或許再也沒有任何期期會比青 少年期更為重要了。青少年期是真正為了「找到自己」的一個時 期,不但是為了非常深入地認識個人已成為怎樣的人,也是為了 致力於決定個人將會成為怎樣的人。

Erikson(1968)描述青少年期為形成個人認同的關鍵期,他主 張青少年經歷「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的心理社會衝突。為了獲

Erikson(1968)描述青少年期為形成個人認同的關鍵期,他主 張青少年經歷「自我認同與角色混淆」的心理社會衝突。為了獲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