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我決定理論及相關研究

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是 Deci 與 Ryan (1985) 提出的,自 我決定理論主要在解釋人類為何會產生行為,主要在探討行為背後的動機,重點在於人 類的行為是可以用自我決定程度來解釋。

Deci 與 Ryan (1985) 提出自我決定理論中,根據不同我自我決定程度,把動機分成 了三種,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和無動機。所謂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在從事某個活動時,對 該活動本身得到愉快和滿足感 (Deci, 1975),個體充滿內在動機時,在沒有外在獎賞或 外在限制情況下,個體仍然自願的參與該活動 (Deci & Ryan, 1985)。外在動機是指個體 在從事某個活動時,是因為外在的原因而去參與該活動,而無動機是指個體對某個活動 完全沒興趣,類似學得無助。根據過往對於自我決定理論的研究可發現,個體在從事活 動時,會因為內在動機或外在動機的不同,而個體在從事活動時的經驗和表現也有很大 的差別。

內在動機又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求知的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Know),第二種是完成的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Accomplishments),第三種是 體驗刺激的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Experience Stimulation)。求知的內在動機是 包括探索,好奇心,目標學習,個體參加活動是為了去探索,去瞭解,去學習新事物時 會體驗到愉快和滿足感,舉例來說,足球運動員在練習時學習了一些新的進攻腳步時,

運動員會感受到愉快和滿足因為他們享受學習新的技能。完成的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在參 與活動時是為了完成或創造獨特的成就會體驗到愉快和滿足,舉例來說,籃球運動員會 練習三分球是因為在投進一顆完美的空心球時會體驗到滿足感。最後,刺激的內在動機 是指個體在參加活動時是因為體驗活動所帶來的愉快感,舉例來說,游泳運動員熱愛游

10

泳是因為他們享受在水裡自由自在的感覺。

另外,Deci 與 Ryan (1985, 1991) 提出,外在動機其實還有外向度觀點,可分為四 種,外在調節,內射調節,認同調節和整合調節。外在調節,是指個體參與活動是因為 受到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產生行為,個體參與該活動是受到外在因素控制,例如酬賞或 懲罰。舉例來說,運動員參加運動比賽,是因為想得到獎金。內射調節,是指個體參與 活動同樣受到環境因素影響,但參加的理由是因為個體不參與該活動時會感受到壓力,

舉例來說,運動員會參加練習,是運動員因為覺得如果缺席會感到愧疚感。認同調節,

是指個體了解到參與該活動的重要性或好處,雖然個體對該活動沒有興趣或參與該活動 會讓個體產生不愉快的經驗,個體會因為該活動的重要性而去參與,舉例來說,一名游 泳運動員不喜歡做陸上訓練,但運動員還是會去參與陸上訓練,因為運動員知道陸上訓 練對游泳表現有幫助。最後是整合調節,是指個體參與活動時可能不是完全的自發性,

但很願意去參與該活動,整合調節已經趨近於內在動機。

根據自我決定理論,動機可分為以下六個型態,隨著自我決定程度的改變,動機的 型態也會跟著改變,而自我決定程度會影響到個體參與活動的原因。

圖2-1 自我決定程度圖 (Ryan & Deci, 2000)

因此,站在自我決定理論的角度,在不同高低的自我決定程度,可以把動機分為以 上六個型態,隨著自我決定程度的改變,動機的型態也會跟著改變,而不同的動機型態,

能夠反映出個體產生行為背後的目的。因為動機是令個體產生某個行為的原因,換句話 說,是動機能夠解釋個體為什麼會作出一個行為。運動員在參與運動時的原因有很多,

可能是為了自我挑戰,為了運動表現,為了技巧的精熟,或只是單純的為了升學等等理

11

由。所以,運動員其實是透過參與運動去達到一些目標或目的 (例如運動樂趣,或提升 表現等)。

而根據自我決定理論中的基本需求理論 (Basic Needs Theory),提到人類有三個非常 重要的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勝任感以及關係感,而動機的來源是來自於基本心理需 求。自主性,是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而不是被威脅的去做某個行為 (Deci, 1975)。勝任感,是指個體希望能有效的跟環境互動,從產生出理想的結果而感到勝任 (Deci & Ryan, 2000)。關係感,是指個體希望能夠感受到和他人在情感上的連結 (Deci &

Ryan, 2000)。

按照自我決定理論,三個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時,會提升個體的自我決定程度,

動機也會隨著自我決定程度的上升而內化,換句話說,動機會得到提升。舉例說,運動 員在參與運動,若三個基本心理需求能夠從中得到滿足時,運動員的動機便會得到提 升,因為運動員從運動當中得到良好的體驗,誘發運動員參與運動的動機。

根據自我決定理論,基本心理需求是社會因素和動機之間的心理中介變項,因此,

當個體從社會因素中得到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時,可以有效的提升動機。Vallerand 與 Losier (1999) 提出的動機順序,社會因素會透過心理中介變項預測動機型態,動機型態 會預測結果。

圖2-2 動機順序圖 (Vallerand & Losier, 1999)

根據自我決定理論,三個基本心理需求其實是扮演著一個中介的角色,基本心理需 求是社會因素和動機之間的中介變項,過住也有很多研究探討和證實。而在競技運動場

12

上,社會因素有很多,如教練塑造的動機氣候,教練領導風格,家庭的支持,獎學金等 很多。

在過住研究當中,Pelletier, Fortier, Vallerand, 與 Briere (2001) 的研究發現教練塑造 的動機氣候對游泳運動員的動機是有影響的,當運動員覺察到教練是比較自主支持的動 機氣候時,運動員有較高的內在動機和認同調節,而當運動員覺察到教練是比較控制的 動機氣候時,運動員有比較高的內射調節,外在調節和無動機。

而在自我決定理論當中,最常提到的社會因素是自主支持,及教練控制這兩個動機 氣候,自主支持是指運動員知覺教練塑造的環境氣候是自主支持的,提供選擇的,徵求 運動員的投入和參與,作出指導時會給予合理的原因。教練控制是指運動員知覺教練塑 造的環境氣候是過多控制,恐嚇運動員,利用酬賞和懲罰來控制運動員。

Adie, Duda 與 Ntoumanis (2008) 以 539 成年人為對象,發現自主支持的動機氣候 可以透過覺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正向預測主觀活力。Quseted 等人 (2012) 的研究發 現,自主支持的動機氣候可以通過基本心理需求去影響青少年足球員的運動樂趣。

Balaguer, Castillo,& Duda (2008) 發現主支持的動機氣候可以透過自主性及關係感

正向預測自我決定動機。Blanchard 等人 (2009) 的研究結果發現,教練控制的動機氣候 能夠透過自主性負向影響籃球運動員的自我決定程度。Reinboth 等人 (2004) 發現自主 支持的動機氣候可以透過自主性正向預測運動員的內在動機。Banack, Sabiston, 與 Bloom (2013) 以 113 位殘奧會的運動員為對象,發現自主支持的動機氣候可以正向預測 求知的內在動機,但不能透過任何一個心理需求去預測。自主支持的動機氣候可以透過 自主性正向預測完成的內在動機內在動機和體驗刺激的內在動機。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教練塑造自主支持的動機氣候時,的確可以預測運動員的自我 決定動機,也可以透過基本心理需求預測主觀活力與運動樂趣。教練塑造自主支持的動 機氣候是否可以透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預測運動員的內在動機,過往研究指出只 有自主性具有中介效果。而教練塑造控制的動機氣候時,只能透過自主性負向預測自我 決定動機。

1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