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對大專運動員內在動機之預測:以心理需求為中介變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對大專運動員內在動機之預測:以心理需求為中介變項"

Copied!
4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體育學系 碩士論文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Sports and Recre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對大專運動員內在動機之預測: 以心理需求為中介變項 The prediction of empowering and disempowering motivational climates on college student-athletes’ intrinsic motivat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eeds. 謝銘臻 CHE, Meng-Chon 指導教授:季力康 博士 Advisor: CHI, Li-Kang, Ph.D. 中華民國 109 年 9 月 September 2020.

(2) 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對大專運動員內在動機之預測: 以心理需求為中介變項 2020 年 9 月 研 究 生:謝銘臻 指導教授:季力康 摘要. 根據 Deci 與 Ryan (1985) 提出的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認 為人們的行為是由三個主要的基本心理需求 (勝任感、自主性、關係感) 所構成,而內 在動機來自於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Duda (2013) 結合了自我決定理論和成就目標理 論,提出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會透過滿足基本心理需求,從而增進康寧 (Well-Being)。 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在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和內在動機之間 的中介效果。本研究以 186 位甲組團隊項目運動員為對象,平均年齡為 20.73 歲 (SD=2.08),平均參與專項 8.54 年 (SD=3.48)。經參與者同意後發放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 量表、基本心理需求量表和內在動機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Pearson積差相關和 拔靴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在賦權動機氣候與內在 動機之間有部分中介效果。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在削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之間有 完全中介效果。本研究建議未來教練應該塑造高賦權動機氣候以提升選手之內在動機, 並且塑造高賦權低削權動機氣候環境以滿足運動員的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進而提 升運動員之內在動機。. 關鍵詞:自我決定理論、成就目標理論、動機. i.

(3) The prediction of empowering and disempowering motivational climates on college student-athletes’ intrinsic motivat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eeds September, 2020 Author: CHE, Meng-Chon Advisor: CHI, Li-Ka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Deci & Ryan,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comes from the satisfaction of thre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Based on Duda’s (2013) hierarchical and multidimensional of the empowering and disempowering motivational climates, which will increase athletes’ well-being through the satisfaction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This study aim to examining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on empowering and disempowering climates to intrinsic motivation.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athletes (N=186, Mean age=20.73),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assessing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motivational climates created by their coache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have partial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empowering motivational climate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all three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have fully mediation effect between disempowering motivational climate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this study suggests Coaches should apply for autonomy support, task-involving, social support behaviors more usually, and avoid ego-involving, controlling simultaneously to create high empowering and low disempowering motivational climates, which will fulfill athletes’ autonomy, competence and relatedness, thereby increasing athletes’ intrinsic motivation. Keywords: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Motivation. ii.

(4) 目 次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次……………………………………………..…………….…………...…………….........iii 表次…………………………………………..……………………………….………………..v 圖次…………………………………………..…………….………….……...……………….v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前言…...…………………………..…….………………….……………….…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研究問題…...……………………………………………….………………....7. 第四節. 研究假設……………………………………………………….……………...7. 第五節. 名詞操作和定義…...………………………………………………….…….…7. 第貳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自我決定理論及相關研究...…………………………………..………….…..9. 第二節. 成就目標理論及相關研究…………………………………..………....……13. 第三節. 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及相關研究…......…………………………………....15. 第參章 研究方法…...………………………………........................................18 第一節. 研究對象…...……......…………………………….………...…..…….…..…18. 第二節. 研究工具...……......……………………………….……...…..……...……....18. iii.

(5) 第三節. 統計處理..……...……......…………………………….………...…......….....19. 第肆章 研究結果…...…………………………................................................20 第一節. 各變項的描述性統計及相關性…...……......…………………….….…...…20. 第二節. 基本心理需求在賦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的中介效果…………...……...21. 第三節. 基本心理需求在削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的中介效果..………………....22. 第伍章 討論…...…………………………........................................................24 第一節. 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基本心理需求及內在動機之相關情形…….......…24. 第二節. 基本心理需求在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間的中介效果……..….25.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27 第一節. 結論…...……......………………………………...…..…….…………….….27. 第二節. 建議………………………………………………………………………….27. 引用文獻…....................................................................................................…30. 附錄…................................................................................................................36 附錄一. 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量表.............................................................................36. 附錄二. 基本心理需求量表.........................................................................................38. 附錄三. 內在動機量表.................................................................................................39. iv.

(6) 表. 次. 表 4.1.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20. 表 4.2. 各變項相關分析摘要表.....................................................................................21. 表 4.3. 賦權動機氣候對內在動機拔靴法分析表.........................................................22. 表 4.4. 削權動機氣候對內在動機拔靴法分析表.........................................................23. v.

(7) 圖. 次. 圖 1-1. 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概念圖...............................................................................5. 圖 2-1. 自我決定程度圖.................................................................................................10. 圖 2-2. 動機順序圖.........................................................................................................11. vi.

(8) 第壹章. 第一節. 緒論. 前言. 在運動競技場上,運動員在追求運動表現的路上會面臨很多的挑戰,往往會帶來受 傷、壓力、焦慮、倦怠等,面對這些挑戰不只需要技術和體能,心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 分 (Gould, 1982; Gould, Udry, Tuffey, & Loehr, 1996)。探討什麼因素可以決定青少年的 運動參與意圖是很重要的議題 (Biddle, Soos, & Chatzisarantis, 1999; Sarrazin, Vallerand, Guillet, Pelletier, & Cury, 2002)。在預測運動參與的行為上,動機是影響人類是否會參與 運動的關鍵要素,它能夠讓運動員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從事運動 (Vallerand & Losier, 1999;李炯煌,2003)。運動動機可分為三種,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及無動機 (Deci & Ryan, 1985),其中內在動機被學者視為最有品質的動機,可以讓運動員更加投入運動 當中。過去研究指出,內在動機可以正向預測運動堅持(Pelletier et.al, 2001),主觀活力 和參與意圖 (Alvarez, Balaguer, Castillo, & Duda, 2012) 負向預測運動員的退出意圖 (陳 律伶,2014)。由以上研究可得知,內在動機是預測運動員是否持續參與運動的重要變 項。 過去的學者指出,在運動情境中教練的行為可以對運動員的動機帶來關鍵的影響 (Vallerand & Losier, 1999),根據過往研究,許多學者發現教練的行為和態度可以影響運 動員的自信心、退出意圖、堅持度、康寧 (Well-being) 和動機 (Sinclair & Vealey, 1989; Barnett, Smoll, & Smith, 1992; Pelletier, Fortier, Vallerand, & Briere, 2001; Reinboth & Duda, 2004; Sarrazin et.at, 2002),從過去研究發現教練可以影響運動員的動機及其他心 理層面。過去針對動機的研究裡,有不同的理論嘗試去解答教練如何影響運動員這個問 題,其中有兩個理論在運動領域中最常被拿來使用,成就目標理論 (Goal Achievement Theory) 和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這兩個理論提供了教練創造環境. 1.

(9) 氣候以及教練行為對運動員的思考,感受和行為產生影響的動機機制 (Duda, 2013)。 在過往有關動機的研究當中,成就目標理論在教育領域 (Ames, 1992; Nicholls, 1989) 和運動領域 (Duda & Hall, 2001) 當中被廣泛應用,採討人類在不同的成就情境當中認 知,情意和行為如何被影響。成就目標理論 (Nicholls, 1984) 假設個體在成就情境當中, 個體主要目標是為了展現自己的高能力,或是避免展現自己的低能力。目標取向是指個 人對能力或成功的定義和看法,是屬於個人觀點,除了個人特質會影響個體對成功的定 義,個人的目標取向會與環境因素交互影響。在成就目標理論當中,個體怎麼判斷高或 低能力,對成功的成義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工作涉入」 (task-involvement),是與 自己比較的方式來看待能力和定義成功,個體強調精熟技巧,技能學習,努力和自我進 步,對成功的標準是依賴自己有沒有精熟工作,學習,進步和付出努力。第二種是「自 我涉入」 (ego-involvement),相反的,是與他人比較的方式去看待能力和定義成功,個 體強調勝過別人打敗別人,對成功的標準為自己的表現是否優於別人。 在體育課(Walling & Duda, 1995) 和運動情境(Roberts, Treasure, & Kavussanu, 1996) 中發現,高工作取向 (task-orientation) 的學生認為成功是因為努力,內在興趣和合作, 而 高 自 我 取 向 (ego-orientation) 的 學 生 則 認 為 成 功 是 因 為 高 能 力 和 外 在 原 因 。 Ommundsen 與 Pedersen (1999) 的研究發現,高工作取向的運動員有較低的認知焦慮。 所以,除了運動員個人的特質如何看待成功的同時,教練在隊團中所塑造的動機氣候 (motivation climate) 也會影響運動員如何判斷能力和定義成功。Seifriz, Duda,與 Chi (1992) 的研究發現,當運動員知覺到工作涉入的動機氣候時,會把運動場上成功的表現 歸因於努力,相反,當運動員知覺到自我涉入的動機氣候時,會把運動場上成功的表現 歸因於能力。所以,當教練在團隊中塑造工作涉入的氣候時,運動員會比較強調工作精 熟,學習和努力,趨近工作涉入的狀態,相反地,當教練塑造自我涉入的氣候時,運動 員比教強調與他人比較,互相競爭,處於比較自我涉入的狀態當中。過去研究發現教練 塑造的工作涉入動機氣候可以正向預測內在動機,而自我涉入動機氣候可負向預測內在 動機 (Alvarez, Balaguer, Castillo, & Duda, 2012)。. 2.

(10) 除了成就目標理論以外,自我決定理論的應用也是相當的廣泛。根據 Deci 與 Ryan (1985, 1991) 提出可按照自我決定程度的高低,把動機分為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和無動 機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在從事某個活動時,對該活動本身得到愉快和滿足感 (Deci, 1975),外在動機是指個體參與活動是為了外在因素 (獎金,獎品) 而並非活動本身,無 動機則對該活動完全沒興報。按照自我決定程度,外在動機可以分為幾個調節,外在調 節,內射調節,認同調節,整合調節四種。根據自我決定理論,假設當個體感受到行為 是自己所選擇時,會有較高的自我決定程度,當個體感受到行為是被控制的,會有較低 的自我決定程度。當運動員感受到行為越是可以自己決定和掌握時,自我決定程度越 高,相反,當運動員感受到行為是受到控制,被強迫時,自我決定程度越低。 根據自我決定理論裡的基本需求理論 (Basic Need Theory) 指出人類有三個基本心 理需求,自主性 (autonomy)、勝任感 (competence) 及關係感 (relatedness),當這三個心 理需求得到滿足時,便會提升自我決定程度而擁有更有品質的動機。根據 Vallerand et al. (1997) 提出的動機順序,社會因素可以透過心理中介變項影響到動機型態,而不同動機 型態會產生出不同的結果。基本心理需求是影響動機的中介變項,環境因素會透過基本 心理需求去影響動機,環境因素包括教練塑造的環境氣候,領導風格。過去研究顯示, 自主支持動機氣候可以正向預測內在動機和認同調節,負向預測無動機,而教練控制動 機氣候可以正向預測內射調節,外在調節和無動機 (Pelletier, Fortier, Vallerand, & Briere, 2001)。而自主性是自主支持正向預測內在動機的中介變項 (Banack, Sabiston, & Bloom, 2013),自主性也是教練控制動機氣候負向預測自我決定程度的中介變項 (Blanchard, Amiot, Perreault, Vallerand, & Provencher, 2009)。 以上兩個理論都指出了教練所塑造的動機氣候可以影響運動員的動機,根據動機氣 候如何透過基本心理需求影響動機的研究方向,依照這兩個理論的概念,Standage, Duda, 與 Ntoumanis (2003) 在教育情境中的研究,探討學生知覺動機氣候 (自主支持,工作涉 入和自我涉入),是否能透過基本心理需求對學生的運動動機。這篇研究結果顯示,自 主支持的動機氣候可以透過自主性,勝任感和關係感正向預測自我決定動機,工作涉入. 3.

(11) 的動機氣候可以透過自主性正向預測自我決定動機,自我涉入的動機氣候則無法透過心 理需求預測動機。從這篇研究可發現教練所塑造的氣候其實是多面向的,而且可以透過 基本心理需求正向或負向影響動機。 延續自我決定理論和成就目標理論的研究方向,Reinboth, Duda, 與 Ntoumanis (2004) 的研究,以自主支持,工作涉入,社會支持三個面向的動機氣候,以基本心理需求為中 介變項,去預測運動員的主觀活動,內在動機和身體症狀。研究結果顯示,自主支持能 透過自主性正向預測內在動機,工作涉入可以透過勝任感正向預測內在動機,社會支持 可以預測關係感但不能預測內在動機。從這研究可以再次說明,教練對運動員來說是非 常重要的,因為教練花很多時間在訓練運動員,教練跟運動員互動,給予指導和回饋, 教練塑造的動機氣候是多面向的,可以透過基本心理需求預測運動員的動機。 當學者發現動機氣候並不是單面向,而是多面向的概念之後,Duda (2013) 將自我 決定理論和成就目標理論結合,提出了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這個動機氣候是多面向及 層次的概念,教練可以塑造比較賦權或比較削權的動機氣候,當教練在環境中塑造賦權 動機氣候時,教練會給予比較多的自主支持,工作涉入和社會支持的氣候,相反,當教 練塑造出削權動機氣候時,教練會產生比較高的控制和自我涉入的氣候。Duda 提出賦 權與削權動機氣候的概念,是假設教練所塑造的動機氣候會影響運動員的認知,情意和 行為,以及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是扮演著中介角色的機制。Duda 假設賦權動機氣候會 使運動員的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得到滿足,而削權動機氣候則相反,會讓運動員的 自主性,勝任感發關係感降低。而根據成就目標理論,當個體處於高工作涉入的氣候時 心理需求會得到滿足,產生適應性的行為,相反,當個體處於高自我涉入的氣候時心理 需求比較不滿足,產生不適應性的行為。所以,賦權動機氣候會透過滿足基本心理需求, 產生康寧及適應性行為,而削權動機氣候會透過心理需求的不滿足,產生病寧及不適應 性行為。. 4.

(12) 圖 1-1 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概念圖 (Duda, 2013). 學者開始研究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有關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的研究,Fenton, Duda, Appleton, 與 Barrett (2016) 的研究發現,在運動情境中,賦權動機氣候通過自主動機正 向預測青少年的運動樂趣和身體活動量,而賦權動機氣候負向預測控制動機。東方介德 (2015) 以國中籃球員為對象,發現在運動情境中賦權可正向預測基本心理需求,削權可 負向預測基本心理需求,而基本心理需求對運動動機有正面影響,運動動機可正向預測 運動投入,幸福感,滿足感和退出意圖。以上兩篇研究結果符合 Duda (2013) 提出的賦 權與削權動機氣候的概念,提供證據支持在青少年運動情境中,賦權可以透過基本心理 需求正向預測運動動機,而削權可以透過基本心理需求負向預測運動動機。蔡宜廷 (2019) 以高中運動員為對象,發現賦權動機氣候可以透過自主性及關係感預測主觀活 力,削權動機氣候可以透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預測主觀活力,賦權動機氣候卻不 能透過勝任感預測主觀活力。雖然東方介德 (2015) 的研究發現賦權動機氣候可以預測 基本心理需求,基本心理需求可以預測運動動機,但無法確認是否自主性,勝任感及關 係感都具有中介效果,而且研究對象是國中籃球員,並不知道是否能把結果推論到大專 團體運動員身上,所以,需要進一步探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在賦權與削權動機氣. 5.

(13) 候與內在動機之間的中介效果。 總結以上的研究,Duda (2013) 結合了成就目標理論和自我決定理論,提出了賦權 與削權動機氣候,這個動機氣候是多面向及多層次的概念,當教練在環境中塑造比較高 的自主支持,工作涉入和社會支持的氣候時,稱為賦權動機氣候,相反,當教練塑造比 較高的控制和自我涉入的氣候時,稱為削權動機氣候。教練塑造的環境氣候能夠透過基 本心理需求去預測動機。從過去研究知道在青少年運動情境當中,發現賦權動機氣候可 以正向預測自主動機及負向預測控制動機,賦權動機氣候可以透過基本心理需求正向預 測運動動機,削權動機氣候可以透過基本心理需求負向預測運動動機。目前還不知道自 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是否在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之間具有中介效果,根據 自我決定理論,運動員的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都需要得到滿足時才能達到最有品質 的內在動機。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是否能透過自主性、勝任感 及關係感預測大專運動員的內在動機。.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大專甲組運動員為研究對象,根據 Duda (2013) 結合自我決定理論和成就 目標理論,探討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和內在動機之間的關係。 根據以上研究背景,提出以下研究目的: 一、 探討賦權動機氣候,削權動機氣候,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與內在動機之相關。 二、 探討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在賦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之間的中介效果。 三、 探討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在削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之間的中介效果。. 6.

(1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以上研究目的,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一、 賦權動機氣候,削權動機氣候,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與內在動機之相關為何? 二、 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在賦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之間是否有中介效果? 三、 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在削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之間是否有中介效果?. 第四節 研究假設. 針對本研究之研究問題,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一、 賦權動機氣候與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和內在動機成正相關;削權動機氣候與自 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和內在動機成負相關。 二、 賦權動機氣候可以透過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正向預測內在動機。 三、 削權動機氣候可以透過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負向預測內在動機。. 第五節 名詞操作和定義. 一、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 (一)在運動情境中,運動員知覺教練塑造的團隊動機氣候,賦權動機氣候包括自主 支持,工作涉入,社會支持三個動機氣候的概念: 1.自主支持是指運動員知覺教練塑造的環境氣候是自主支持的,提供選擇的, 徵求運動員的投入和參與,作出指導時會給予合理的原因。 2.工作涉入是指運動員知覺教練塑造的環境氣候是強調努力,學習,精熟技巧, 強調運動員專注在自己的進步,鼓勵運動員不斷嘗試,接受錯誤並看待成學習. 7.

(15) 的一部分。 3.社會支持是指運動員知覺教練塑造的環境氣候是運動員會受到教練的關懷, 照顧與尊重,教練看待運動員為一個人而不是比賽機器,不管運動表現的好壞 都能接納運動員。 (二)削權動機氣候包括教練控制,自我涉入兩個動機氣候的概念。 1.教練控制是指運動員知覺教練塑造的環境氣候是過多控制,恐嚇運動員,利 用酬賞和懲罰來控制運動員。 2.自我涉入是指運動員知覺教練塑造的環境氣候是強調表現,勝過別人打敗別 人,強調運動員之間的競爭,表現優於別人來展現其高能力。 本研究以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量表 (附錄一) 所測得。把賦權各題分數加總計分, 分數越高代表運動員知覺教練塑造的動機氣候越賦權。把削權各題分數加總計分, 分數越高代表運動員知覺教練塑造的動機氣候越削權。 二、基本心理需求: 是指運動員心理需求的滿足程度,本研究以基本心理需求量表 (附錄二) 所測得。 本研究採用東方介德 (2015) 以陳建瑋與季力康 (2009) 改編的基本需求滿足量 表,包括自主性,勝任感和關係感三個分量表,共 15 題。分數越高代表運動員的 基本心理需求越滿足。 三、內在動機: 是指個體參與運動是因為運動本身所帶來的悅快,快樂感。本研究以內在動機量表 (附錄三) 所測得。本研究採用林季燕與季力康 (2003) 運動動機量表,本研究只採 用內在動機分量表,共 13 題。分數越高代表內在動機越高。. 8.

(1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我決定理論及相關研究. 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 是 Deci 與 Ryan (1985) 提出的,自 我決定理論主要在解釋人類為何會產生行為,主要在探討行為背後的動機,重點在於人 類的行為是可以用自我決定程度來解釋。 Deci 與 Ryan (1985) 提出自我決定理論中,根據不同我自我決定程度,把動機分成 了三種,內在動機、外在動機和無動機。所謂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在從事某個活動時,對 該活動本身得到愉快和滿足感 (Deci, 1975),個體充滿內在動機時,在沒有外在獎賞或 外在限制情況下,個體仍然自願的參與該活動 (Deci & Ryan, 1985)。外在動機是指個體 在從事某個活動時,是因為外在的原因而去參與該活動,而無動機是指個體對某個活動 完全沒興趣,類似學得無助。根據過往對於自我決定理論的研究可發現,個體在從事活 動時,會因為內在動機或外在動機的不同,而個體在從事活動時的經驗和表現也有很大 的差別。 內在動機又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求知的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Know),第二種是完成的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Accomplishments),第三種是 體驗刺激的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Experience Stimulation)。求知的內在動機是 包括探索,好奇心,目標學習,個體參加活動是為了去探索,去瞭解,去學習新事物時 會體驗到愉快和滿足感,舉例來說,足球運動員在練習時學習了一些新的進攻腳步時, 運動員會感受到愉快和滿足因為他們享受學習新的技能。完成的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在參 與活動時是為了完成或創造獨特的成就會體驗到愉快和滿足,舉例來說,籃球運動員會 練習三分球是因為在投進一顆完美的空心球時會體驗到滿足感。最後,刺激的內在動機 是指個體在參加活動時是因為體驗活動所帶來的愉快感,舉例來說,游泳運動員熱愛游. 9.

(17) 泳是因為他們享受在水裡自由自在的感覺。 另外,Deci 與 Ryan (1985, 1991) 提出,外在動機其實還有外向度觀點,可分為四 種,外在調節,內射調節,認同調節和整合調節。外在調節,是指個體參與活動是因為 受到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產生行為,個體參與該活動是受到外在因素控制,例如酬賞或 懲罰。舉例來說,運動員參加運動比賽,是因為想得到獎金。內射調節,是指個體參與 活動同樣受到環境因素影響,但參加的理由是因為個體不參與該活動時會感受到壓力, 舉例來說,運動員會參加練習,是運動員因為覺得如果缺席會感到愧疚感。認同調節, 是指個體了解到參與該活動的重要性或好處,雖然個體對該活動沒有興趣或參與該活動 會讓個體產生不愉快的經驗,個體會因為該活動的重要性而去參與,舉例來說,一名游 泳運動員不喜歡做陸上訓練,但運動員還是會去參與陸上訓練,因為運動員知道陸上訓 練對游泳表現有幫助。最後是整合調節,是指個體參與活動時可能不是完全的自發性, 但很願意去參與該活動,整合調節已經趨近於內在動機。 根據自我決定理論,動機可分為以下六個型態,隨著自我決定程度的改變,動機的 型態也會跟著改變,而自我決定程度會影響到個體參與活動的原因。. 圖 2-1 自我決定程度圖 (Ryan & Deci, 2000). 因此,站在自我決定理論的角度,在不同高低的自我決定程度,可以把動機分為以 上六個型態,隨著自我決定程度的改變,動機的型態也會跟著改變,而不同的動機型態, 能夠反映出個體產生行為背後的目的。因為動機是令個體產生某個行為的原因,換句話 說,是動機能夠解釋個體為什麼會作出一個行為。運動員在參與運動時的原因有很多, 可能是為了自我挑戰,為了運動表現,為了技巧的精熟,或只是單純的為了升學等等理. 10.

(18) 由。所以,運動員其實是透過參與運動去達到一些目標或目的 (例如運動樂趣,或提升 表現等)。 而根據自我決定理論中的基本需求理論 (Basic Needs Theory),提到人類有三個非常 重要的基本心理需求,自主性、勝任感以及關係感,而動機的來源是來自於基本心理需 求。自主性,是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動,而不是被威脅的去做某個行為 (Deci, 1975)。勝任感,是指個體希望能有效的跟環境互動,從產生出理想的結果而感到勝任 (Deci & Ryan, 2000)。關係感,是指個體希望能夠感受到和他人在情感上的連結 (Deci & Ryan, 2000)。 按照自我決定理論,三個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時,會提升個體的自我決定程度, 動機也會隨著自我決定程度的上升而內化,換句話說,動機會得到提升。舉例說,運動 員在參與運動,若三個基本心理需求能夠從中得到滿足時,運動員的動機便會得到提 升,因為運動員從運動當中得到良好的體驗,誘發運動員參與運動的動機。 根據自我決定理論,基本心理需求是社會因素和動機之間的心理中介變項,因此, 當個體從社會因素中得到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時,可以有效的提升動機。Vallerand 與 Losier (1999) 提出的動機順序,社會因素會透過心理中介變項預測動機型態,動機型態 會預測結果。. 圖 2-2 動機順序圖 (Vallerand & Losier, 1999). 根據自我決定理論,三個基本心理需求其實是扮演著一個中介的角色,基本心理需 求是社會因素和動機之間的中介變項,過住也有很多研究探討和證實。而在競技運動場. 11.

(19) 上,社會因素有很多,如教練塑造的動機氣候,教練領導風格,家庭的支持,獎學金等 很多。 在過住研究當中,Pelletier, Fortier, Vallerand, 與 Briere (2001) 的研究發現教練塑造 的動機氣候對游泳運動員的動機是有影響的,當運動員覺察到教練是比較自主支持的動 機氣候時,運動員有較高的內在動機和認同調節,而當運動員覺察到教練是比較控制的 動機氣候時,運動員有比較高的內射調節,外在調節和無動機。 而在自我決定理論當中,最常提到的社會因素是自主支持,及教練控制這兩個動機 氣候,自主支持是指運動員知覺教練塑造的環境氣候是自主支持的,提供選擇的,徵求 運動員的投入和參與,作出指導時會給予合理的原因。教練控制是指運動員知覺教練塑 造的環境氣候是過多控制,恐嚇運動員,利用酬賞和懲罰來控制運動員。 Adie, Duda 與 Ntoumanis (2008) 以 539 成年人為對象,發現自主支持的動機氣候 可以透過覺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正向預測主觀活力。Quseted 等人 (2012) 的研究發 現,自主支持的動機氣候可以通過基本心理需求去影響青少年足球員的運動樂趣。 Balaguer, Castillo,& Duda (2008) 發現主支持的動機氣候可以透過自主性及關係感 正向預測自我決定動機。Blanchard 等人 (2009) 的研究結果發現,教練控制的動機氣候 能夠透過自主性負向影響籃球運動員的自我決定程度。Reinboth 等人 (2004) 發現自主 支持的動機氣候可以透過自主性正向預測運動員的內在動機。Banack, Sabiston, 與 Bloom (2013) 以 113 位殘奧會的運動員為對象,發現自主支持的動機氣候可以正向預測 求知的內在動機,但不能透過任何一個心理需求去預測。自主支持的動機氣候可以透過 自主性正向預測完成的內在動機內在動機和體驗刺激的內在動機。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教練塑造自主支持的動機氣候時,的確可以預測運動員的自我 決定動機,也可以透過基本心理需求預測主觀活力與運動樂趣。教練塑造自主支持的動 機氣候是否可以透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預測運動員的內在動機,過往研究指出只 有自主性具有中介效果。而教練塑造控制的動機氣候時,只能透過自主性負向預測自我 決定動機。. 12.

(20) 第二節. 成就目標理論及相關研究. 成就目標理論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AGT) 是由 Nicholls (1989) 年提出的,此 理論的核心架構於一個個體在某個情境之下的目標,行為的產生是為了展現高能力或者 避免展現低能力。而對於成功的定義是個體評量能力的標準,在成就目標理論當中,能 夠影響評量能力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個人特質,第二種是環境因素。 在個人特質當中,對能力的定義可分為兩類的觀點,第一類觀點是工作傾向,是指 個體強調學習,進步,精熟工作技巧為目標,以展現高能力,個體對能力的主觀定義是 透過自己和自己比較,對於自己能力的高或低,是依賴自己是否有努力進步或精熟巧技 為原則。第二類觀點是自我傾向,是指個體強調勝過別人和打敗別人,個體喜歡用自己 的表現去和他人的表現比較,會透過優於他人的表現去展現高能力,所以對能力高低的 定義是通過和他人比較而來。在環境因素當中,環境的狀態可以分為工作涉入,或自我 涉入兩種,成就目標理論認為個人特質和環境因素會產生交互作用 (Nicholls, 1989)。個 體處於工作涉入的情境下時會比較傾向於工作取向,而個體處於自我涉入的情境下時會 比較傾向於自我取向。 在學業情境 (Ames & Archer, 1988; Nicholls, 1989) 和運動情境 (Duda, 1989; Duda & Nicholls, 1992) 的研究當中指出,工作取向和自我取向是兩個互相獨立的個體,換句 話說,就是個體能夠同時擁有高工作取向和高自我取向,可能同時擁有低工作取向和低 自我取向,或者高工作低自我,還有低工作高自我的情況。Nicholls (1989) 指出,個人 特質的取向是由孩童時在成就情境之下社會化經驗的結果,在這個社會化我過程當中, 會被重要他人和環境中的動機氣候所影響,而造成個人特質上擁有不同的取向,是偏向 工作取向或者是自我取向。不管個體在成就目標上的個人特質是什麼,情境因素也會影 響個體如何去定義能力和定義成功。也就是說,不同的情境因素會影響個體是處於工作 涉入或者自我涉入的狀態。當個體處於一個強調工作精熟和努力進步的環境氣候當中, 個體會比較傾向於工作涉入的狀態;而當一個體處於強調互相競爭的環境氣候時,個體. 13.

(21) 會比較傾向於自我涉入的狀態。 在運動情境中,教練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教練所塑造的動機氣候會影響運動員的 對表現的信念和動機。Selfriz, Duda, 與 Chi (1992) 的研究中,運動員知覺工作涉入氣候 比較高的組別與內在動機成正相關,工作取向組的運動員會認為在運動場上成功的表現 是因為努力,相反的,運動員知覺自我涉入氣候比較高的組別和內在動機成現負相關, 自我取向組的運動員認為運動場上成功的表現是來自於能力。這研究發現,運動員知覺 教練塑造的動機氣候與個人的目標取向,內在動機有相關性的。 環境氣候除了對目標取向,動機有相關性以外,還可以對個體的行為產生一些影 響。在成就目標理論的假設中,當個體處於工作涉入的狀態時,會比較不在意表面上的 能力或表現,同時個體對能力的高低是和自己比較而來的,處於一個比較不受外界威脅 的狀態。根據成說目標理論的預測,工作涉入的個體不管個人能力是否比別人好或壞, 傾向選擇中難度的工作去挑戰,個體不怕失敗,遇到挫折也能繼續投入努力和持續參 與,因此表現會得到改善,是適應的成就行為 (adaptive achievement behavior)。相反, 當個體處於自我涉入的狀態時,會非常在意自己的能力是否高於別人,個體能力的高低 是透過與外界比較而來,比較的結果是不確定的,而且相對不能控制,如果個體知覺能 力比外界高時,不會產生問題。但是,如果個體知覺能力比外界低時,個體會變得很脆 弱,產生不適應的成就行為 (maladaptive achievement behavior)。這時候個體會選擇避免 展現低能力的策略,選擇高難度或低難度的工作,遇到表現不好或挫折時比較容易退出。 Reinboth 與 Duda (2006) 以大專運動員為對象,發現教練塑造的工作涉入動機氣候 可以正向預測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自我涉入動機氣候只可以負向預測關係感,只 有自主性可以正向預測主觀活力。 Sarrazin 等人 (2002) 以青少年手球運動員為對象,發現教練塑造的工作涉入動機 氣候可以正向預測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教練塑造的自我涉入動機氣候只可以負向 預測關係感,而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都可以正向預測自我決定動機。Reinboth 等人 (2004) 的研究發現,教練塑造的工作涉入動機氣候可以透過勝任感正向預測運動員的內. 14.

(22) 在動機。Alvarez, Balaguer, Castillo, 與 Duda (2012) 的研究發現,教練塑造的的作涉入 動機氣候時,可以通過自主性、勝任感和關係感預測內在動機。相反,教練塑造的自我 涉入動機氣候時,會透過關係感負向預測內在動機。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教練塑造工作涉入的動機氣候時,可以透過勝任感正向預測運 動員的內在動機,而自主性及關係感有不一致的研究發現,一篇研究有中介效果,另一 篇卻沒有中介效果,需要進一步探討。而教練塑造自我涉入的動機氣候時,可以透過關 係感負向預測運動員的內在動機。. 第三節 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及相關研究. 經過前兩節討論的自我決定理論和成就目標理論,很明確的了解到在運動情境當 中,教練塑造的動機氣候是可以透過基本心理需求去影響運動員的動機。教練可以塑造 比較自主支持或比較控制,也可以比較工作涉入或比較自我涉入的環境氣候。 Reinboth, Duda, 與 Ntoumanis (2004) 的研究,以自主支持,工作涉入,社會支持三 個面向的氣候,以基本心理需求為中介變項,去預測運動員的主觀活動,內在動機和身 體症狀。研究結果顯示,自主支持能透過自主性正向預測主觀活力和內在動機,工作涉 入可以透過勝任感正向預測主觀活力,內在動機,負向預測身體症狀,社會支持可以預 測關係感但不能預測主觀活動,內在動機和身體症狀。從這研究可以得知,教練對運動 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教練花很多時間在訓練運動員,教練會跟運動員互動,給予 指導和回饋,教練塑造的動機氣候是多面向的,還可以透過基本心理需求影響到運動員 的主觀活力和身體症狀。 賦權動機氣候是以 Duda (2013) 的 PAPA 計劃在歐洲五個國家 (西班牙、法國、希 臘、挪威) 合作,針對青少年在足球這項運動進行一個大規模的縱貫性研究,PAPA 計 劃主要目的是提供教練有關賦權動機氣候的課程,希望教練可以塑造自主支持,工作涉. 15.

(23) 入和社會支持的動機氣候,透過介入的方法提供青少年運動時的良好的運動經驗,當青 少年知覺到教練塑造賦權動機氣候時,可以滿足青少年的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從 而可以提升青少年參與運動的動機和康寧,讓青少年維持或提升參與運動的良好習慣。 自從 Duda (2013) 提出多面向的賦權動機氣候和 PAPA 計劃之後,學者開始研究多 面向的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Appleton, Ntoumanis, Quested, Viladrich, 與 Duda (2016) 發 展出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 (EDMCQ-C) 的問卷,把自主支持,控制,工作涉入,自我涉 入和社會支持五個面向的氣候加總後有 67 題問題,經過統計上的挑選後,EDMCQ-C 剩下 34 題,其中賦權 17 題,削權 17 題。建立出可測量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的工具。 在國外有關賦權動機氣候的研究,Appleton 與 Duda (2016) 的研究以 406 位運動員,研 究發現賦權動機氣候與運動樂趣及自尊成正相關,與運動倦怠及身體症狀成負相關。相 反,削權與運動樂趣及自尊成負相關,與運動倦怠及身體症狀成正相關。還有,賦權動 機氣候和削權動機氣候之間有交互作用的關係,賦權動機氣候可以抵消一些削權動機氣 候對康寧所帶來的負面影響。Fenton, Duda, Appleton, 與 Barrett (2016) 以 112 位 9-16 歲的青少年在健身運動情境上發現,賦權動機氣候正向預測自主動機,賦權動機氣候負 向預測控制動機。自主動機可以正向預測運動樂趣,運動樂趣可以正向預測青少年的身 體活動量,而身體活動量可以負向預測青少年的體脂肪率。Smith, Quested, Appleton, 與 Duda (2016) 以觀察的方式去測量教練是屬於比較賦權或削權的動機氣候,研究結果發 現,教練在練習時會塑造比較賦權的動機氣候,而在比賽時會塑造比較削權的動機氣 候。在國內有關賦權動機氣候和運動動機的研究,東方介德 (2015) 的研究以 462 名國 中甲組籃球選手為研究對象,研究發現賦權 (自主支持、工作涉入、社會支持) 可正向 預測基本心理需求,削權 (教練控制) 可負向預測基本心理需求,而基本心理需求對運 動動機有正面影響,運動動機可正向預測運動投入,幸福感,滿足感和退出意圖。 目前多數的研究都是以單一面向去探討動機氣候,以自我決定理論的角度來看,教 練控制的動機氣候能夠透過自主性負向影響籃球運動員的自我決定程度 (Blanchard et al., 2009),自主支持的動機氣候可以透過自主性正向預測完成的內在動機內在動機和體. 16.

(24) 驗刺激的內在動機 (Banack et al., 2013)。以成就目標理論來看,工作涉入動機氣候可以 通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正向預測內在動機 (Alvarez et al., 2012)。相反,自我涉入 動機氣候可透過關係感負向預測內在動機 (Alvarez et al., 2012)。從以上研究可發現單面 向動機氣候並不能同時透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去預測動機,可能是單面向的動機 氣候並不能同時滿足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三個心理需求。 綜合以上研究,賦權動機氣候對運動動機和康寧有正面的影響,削權動機氣候對運 動動機和康寧有負面的影響 (Fenton et al., 2016; Appleton & Duda, 2016)。而賦權動機氣 候可以透過基本心理需求正向預測運動動機,削權動機氣候可以透過基本心理需求負向 預測運動動機 (東方介德,2015)。本研究以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一個多面向和多層次 的動機氣候,探討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是否可以透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預測運 動員的內在動機。. 17.

(25)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大專公開組團隊運動員,運動項目包括籃球、足球、排球、棒球。施 測地點為各校隊練習場地,獲得教練同意後,研究者向參與者說明研究目的,經參與者 同意後發放問卷作答。本研究共發放 204 份問卷,有效問卷為 186 份,有效問卷回收率 為 91.2%。. 第二節 研究工具. 一、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量表: 本研究採用季力康 (2017) 翻譯自 Appleton, Ntoumanis, Quested, Viladrich, 與 Duda (2016) 所編制之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量表,共 34 題。賦權動機氣候共 17 題,例 題為教練要求選手執行某些事情時,會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比較好;削權動機氣候共 17 題,例題為為了讓選手去做某些事情,教練會在眾人的而前對選手大吼大叫。計分方式 採 Likert 七點量尺計分,答題方式為 1 為非常不符合,7 為非常符合,此量表的 Cronbach’s α 值分別為賦權動機氣候 .93,削權動機氣候 .90。. 二、基本心理需求量表: 本研究採用東方介德 (2015) 以陳建瑋與季力康 (2009) 改編的基本需求滿足量 表,包括自主性,勝任感和關係感三個分量表,共 15 題。自主性共 4 題,例題為在這 項運動中很多事情可以自由決定;勝任感共 5 題,例題為我可以從參與的這項運動中獲 得成就感;關係感共 6 題,例題為在這項運動中我週遭的人都很關心我。計分方式採. 18.

(26) Likert 七點量尺計分,答題方式為 1 為非常不符合,7 為非常符合,此量表的 Cronbach’s α 值分為自主性 .79,勝任感 .86,關係感 .88。. 三、內在動機量表: 採用林季燕與季力康 (2003) 以 Pelletier et al. (1995) Sport Motivation Scale 為藍 本,編製翻譯而成的運動動機量表,共 32 題。本研究只採用其中的內在動機量表,共 13 題,例題為參與這項運動是因為我喜歡完全熱衷並投入運動的感覺。計分方式採 Likert 七點量尺計分,答題方式為 1 為非常不符合,7 為非常符合,此分量表的 Cronbach’s α 值 為 .95。. 第三節 統計處理. 使用 SPSS 23.0 版本統計程式軟體來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的統計考驗顯著水準訂 為 α = .05,使用方法有: 一、 以描述性統計 分析參與者之平均年齡、球齡、跟隨目前教練年份。 二、 皮爾遜 (Pearson) 積差相關 分析賦權動機氣候、削權動機氣候、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內在動機之相關性。 三、 拔靴法 (Bootstrap) 檢驗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在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之間的中介效果。 在拔靴法的分析當中,會先用間接效果來判定是否有中介效果,若信賴區間若沒有通過 零,為有顯著中介效果;若信賴區間若有通過零,則沒有中介效果。在有中介效果的情 況,再利用直接效果去判定其中介效果是屬於部分中介或是完全中介,直接效果若有顯 著,即為部分中介;直接效果若沒有顯著,即為完全中介。. 19.

(27) 第肆章 研究結果. 本章依照統計處理的方法進行分析,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各變項的描述性統計及相關 性,第二節為基本心理需求在賦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間中介效果,第三節為基本心理 需求在削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間中介效果。. 第一節 各變項的描述性統計及相關性. 根據描述統計結果顯示,本研究參與者為186位大專公開組團隊運動員,其中男性122 位,女性64位,平均年齡為 20.73±2.08 歲,平均參與專項 8.54±3.48 年,跟隨目前教練 2.49±1.56 年。賦權動機氣候平均數為 5.72±0.83 分,削權動機氣候平均數為 3.45±0.87 分,自主性平均數為 4.86±1.10 分,勝任感平均數為 4.73±1.21 分,關係感平均數為 5.58±0.97 分,內在動機平均數為 5.97±0.85 分。. 表4.1. 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N=186). 平均數. 標準差. 賦權動機氣候. 5.72. 0.83. 削權動機氣候. 3.45. 0.87. 自主性. 4.86. 1.10. 勝任感. 4.73. 1.21. 關係感. 5.58. 0.97. 內在動機. 5.97. 0.85. 20.

(28) 由表4.2所示,賦權動機氣候與自主性(r = .48, p < .05)、勝任感(r = .42, p < .05)、關係感 (r = .37, p < .05)及內在動機(r = .65, p < .05)呈顯著正相關;與削權動機氣候(r = -.41, p < .05)呈顯著負相關。削權動機氣候與自主性(r = -.34, p < .05)、勝任感(r = -.34, p < .05)、 關係感(r = -.25, p < .05)及內在動機(r = -.22, p < .05)呈顯著負相關。此結果顯示,當運動 員知覺到教練所塑造的賦權動機氣候愈高時,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和內在動機也會 愈高。相反,當運動員知覺到教練所塑造的削權動機氣候愈高時,自主性、勝任感、關 係感和內在動機也會愈低。. 表 4.2. 各變項相關分析摘要表 (N=186). 變項. (1). (2). (3). (4). (5). (6). (1)賦權動機氣候. 1. -0.41*. 0.48*. 0.42*. 0.37*. 0.65*. 1. -0.34*. -0.34*. -0.25*. -0.22*. 1. 0.22*. 0.35*. 0.43*. 1. 0.57*. 0.53*. 1. 0.42*. (2)削權動機氣候 (3)自主性 (4)勝任感 (5)關係感. 1. (6)內在動機 *p < .05. 第二節 基本心理需求在賦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間的中介效果. 由表 4.3 所示,賦權動機氣候和內在動機之間的三個中介變項,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 感都有顯著的間接效果,而自主性(β= .59, p < .05)、勝任感(β= .53, p < .05)及關係感 (β= .58, p < .05)都擁有直接效果,所以,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都具有部分中介效果。. 21.

(29) 此結果顯示,部分中介是指賦權動機氣候賦權動機氣候可以直接正向預測內在動機,也 可以透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正向預測內在動機。. 表 4.3. 基本心理需求在賦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間的拔靴法分析表. IV MV ( ((N=186). DV. IV–MV. MV–DV. 直接效果. 間接效果. 賦權. 自主性. 內在動機. 0.64*. 0.11*. 0.59*. 0.02 ~ 0.13*. 賦權. 勝任感. 內在動機. 0.64*. 0.21*. 0.53*. 0.07 ~ 0.21*. 賦權. 關係感. 內在動機. 0.43*. 0.19*. 0.58*. 0.03 ~ 0.14*. *p < .05. 第三節 基本心理需求在削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間的中介效果. 由表 4.4 所示,削權動機氣候和內在動機之間的三個中介變項,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 感都有顯著的間接效過,而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的直接效果都沒有顯著,所以,自 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都具有完全中介效果。此結果顯示,完全中介是指削權動機氣候 不能直接影響內在動機,只可以透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負向的影響內在動機。. 22.

(30) . 表 4.4 基本心理需求在削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間的拔靴法分析表. IV. MV. DV. IV–MV. MV–DV. 直接效果. 間接效果. 削權. 自主性. 內在動機. -0.42*. 0.31*. -0.08. -0.07 ~ -0.22*. 削權. 勝任感. 內在動機. -0.47*. 0.36*. -0.04. -0.11 ~ -0.25*. 削權. 關係感. 內在動機. -0.28*. 0.35*. -0.12. -0.04 ~ -0.17*. *p < .05. 23.

(31) 第伍章 討論 本研究以橫斷面的方式探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在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和內在 動機之間的關係,根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本章共兩節,第一節為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 基本心理需求及內在動機之相關情形,第二節為基本心理需求在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與 內在動機間的中介效果。. 第一節 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基本心理需求及內在動機之相關情形. 研究結果顯示,當運動員知覺到賦權動機氣候愈高(自主支持、工作涉入、社會支 持),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和內在動機也會愈高,符合研究假設一。相反,當運動 員知覺到削權動機氣候愈高(控制、自我涉入),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和內在動機也 會愈低,符合研究假設二。本研究結果與蔡宜廷 (2019) 的研究結果相符,當運動員知 覺到賦權動機氣候時,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會得到滿足,且擁有較高的主觀活力; 而運動員知覺到削權動機氣候時,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沒有被滿足,且擁有較低的 主觀活力。 過去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的研究裡,Fenton 與 Duda (2016) 以 9 – 16 歲的男女青 少年,來自基層的團隊運動俱樂部(足球、合球、曲棍球),發現 6 週的介入賦權動機氣 候可正向預測青少年參與健身運動的自主動機,本研究結果指出國內大專甲組團隊運動 員也有一致的研究發現。另外,過去探討單獨動機氣候的研究也有一致的研究發現, Jõesaar、Hein 與 Hagger (2012) 以 11-16 歲男女青少年運動員為對象,發現自主支持的 動機氣候可以正向預測內在動機。Seifriz、Duda 與 Chi (1992) 以男性高中籃球運動員 為對象,發現工作涉入的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呈正相關,自我涉入的動機氣候與內在動 機呈負相關。Pelletier 等人 (2001) 以 13 – 22 歲的男女游泳運動員為對象的研究,當中 包括代表區域、省級及國家級水平的運動員,發現控制的動機氣候可以負向預測運動員. 24.

(32) 的內在動機。在高層次的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和單獨理論探討的動機氣候,在過去研究 都一致發現教練所塑造的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的相關性。符合過去學者指出教練的行為 與態度對運動員的動機產生重要的影響 (Vallerand & Losier, 1999; Sarrazin et.al., 2002)。. 第二節 基本心理需求在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間的中介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在賦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之間具有部分 中介效果,代表賦權動機氣候可以直接正向預測內在動機,也可以透過自主性、勝任感 及關係感正向預測內在動機,部分符合研究假設三。當運動員知覺到教練給予高賦權動 機氣候時,運動員知覺到高自主支持、高工作涉入、和高社會支持時,賦權動機氣候可 以直接正向預測內在動機,符合 Pelletier et al. (2001) 以 13 – 22 歲的男女游泳運動員的 研究,包括代表區域、省級、國家級水平的運動員,研究發現自主支持動機氣候可以正 向預測運動員的內在動機。同時,賦權動機氣候可以使運動員的自主性、勝任感、及關 係感得到滿足,進而提升運動員的內在動機,符合 Duda (2013)提出的模型,賦權動機 氣候可以透過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而提升康寧。Alvarez 與 Duda (2012) 以青少年足球 學校的運動員為對象,研究發現工作涉入可以透過覺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正向預 測內在動機,符合本研究結果。Reinboth 等人 (2004) 以 265 位青少年男足球及板球選 手為對象,發現自主支持可以通過自主性正向預測內在動機,工作涉入可以透過勝任感 預測內在動機,Banack 等人 (2013) 以個人及團隊殘奧會運動員的研究發現,自主支持 可以通過自主性正向預測內在動機(完成、體驗刺激),與本研究研究部分相符。 本研究結果發現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在削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之間具有完全 中介效果,代表削權動機氣候不能直接預測內在動機,必需透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 感負向預測內在動機,符合研究假設四。當運動員知覺到教練給予高削權動機氣候時, 運動員會知覺到高控制、高自我涉入,在這情況下,運動員的基本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 25.

(33) 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下降,進而損害運動員的內在動機。部分符合過去的研究, Blanchard 等人 (2009) 以 16 - 22 歲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男和女籃球聯盟運動員為對 象,研究發現控制的動機氣候可以通過自主性負向預測運動員的自我決定動機,作者指 出雖然研究結果只有自主性具有中介效果,但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都可以正向預測 運動員的自我決定動機,指出三個基本心理需求是運動員的自我決定動機的重要預測因 子。Alvarez 與 Duda (2012) 以 12 - 16 歲足球學校的運動員為對象,發現自我涉入可以 通過關係感負和預測運動員的內在動機,與本研究結果部分相符,雖然研究結果只有關 係感具有中介效果,但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都可以正向預測運動員的內在動機,與 本研究結果一致。 東方介德 (2015) 以本國國中籃球員為對象,研究發現賦權動機氣候可正向預測基 本心理需求,削權動機氣候可負向預測基本心理需求,基本心理需求可正向預測自我決 定動機(運動動機),與本研究結果相符,可以推論青少年及大專團隊運動員的自主性、 勝任感及關係感在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和內在動機之間扮演著中介效果的角色。說明了 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同樣重要,若想提升運動員內在動機,必需同時滿足運動員的 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根據本研究結果,當運動員知覺到教練所塑造的賦權動機氣候時,運動員的內在動 機不需要透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也可以直接提升,也可以透過滿足運動員的自主 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後,從而增進運動員的內在動機。本研究推測短期使用賦權動機氣 候,可以直接提升內在動機,而長期使用賦權動機氣候會透過提升自主性、勝任感及關 係感的滿足,導致內在動機上升。相反,當運動員知覺到教練所塑造的削權動機氣候時, 運動員的內在動機並不會因為教練使用了威脅利誘去控制運動員的行為,而直接讓運動 員的內在動機下降,卻會透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的下降,從而降低運動員的內在 動機。本研究推測教練偶爾使用削權動機氣候不會直接耗損內在動機,而需要長期使用 削權動機氣候,透過削弱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的滿足,導致內在動機下降。. 26.

(34)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以自我決定理論與成就目標理論的結合,利用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去探討自主 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在動機氣候和內在動機之間是否有中介效果,根據本研究結果和討 論作出以下結論: 一、 研究結果顯示,當運動員知覺到賦權動機氣候愈高(自主支持、工作涉入、社會支 持),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和內在動機也會愈高;當運動員知覺到削權動機氣候 愈高(控制、自我涉入),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和內在動機也會愈低。 二、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在賦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之間具有部分 中介效果,此結果指出賦權動機氣候可以直接正向預測內在動機,也可以透過自主 性、勝任感及關係感正向預測運動員的內在動機。而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在削 權動機氣候與內在動機之間具有完全中介效果,代表削權動機氣候不能直接預測內 在動機,必需透過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負向預測運動員內在動機。. 第二節 建議. 一、 實際應用建議 (一) 建議教練多塑造賦權動機氣候 本研究結果顯示,當運動員知覺到賦權動機氣候時,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會 得到滿足,進而提升運動員的內在動機。因此建議教練保持良好的自主支持、工 作涉入及社會支持的動機氣候,多給予運動員提供選擇的,徵求運動員的投入和 參與,作出指導時會給予合理的原因;繼而多強調努力、學習、精熟技巧,強調. 27.

(35) 運動員專注在自己的進步;讓運動員感受到教練的關懷,照顧與尊重,教練應看 待運動員為一個人而不是比賽機器,不管運動表現的好壞都能接納運動員,從而 滿足運動員的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進而提升內在動機。. (二) 建議教練避免塑造削權動機氣候 本研究結果發現,當運動員知覺到削權動機氣候時,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會 下降,而影響到運動員的內在動機降低。因此提出教練可以減少塑造控制及自我 涉入的動機氣候,應該盡量降低恐嚇、或利用酬賞和懲罰來控制運動員的行為; 也該避免強調表現、勝過別人打敗別人及運動員之間的競爭,從而避免運動員的 自主性、勝任感及關係感下降,而導致內在動機受損。. 二、 未來研究建議 (一) 本研究為單一時間點的橫斷式研究,只能考驗變項之間的相關性,建議未來可 以使用縱貫式研究來探討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對運動員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 和內在動機的關係。國內研究者可以嘗試與教練合作把賦權動機氣候應用在競技 運動員身上,進一步探討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和內在動機的短期及長期變化 情況。. (二) 從本研究結果看出關係感與動機氣候的連結相對於自主性和勝任感都比較 低,對於過去研究中自主性、勝任感、關係感中介效果不一致的情況,Blanchard 與 Vallerand (2009) 提出在不同環境之下可能自主性和勝任感比較重要,例如個人 運動項目,在其他環境下可能勝任感和關係感來得重要,例如團隊運動項目。而 本研究對象為大專甲組團隊運動項目的運動員,但 Vallerand (1997) 提出關係感的 重要性可能來自三個原因,任務的性質(個人或團隊運動);進行活動的環境(休閒 或精英比賽水平;個人特質。本研究對象是團隊運動項目,是高水平的甲組運動. 28.

(36) 員。因此未來研究可以探討高水平的個人運動項目是否有不一樣的研究發現。 (三) 本研究是以運動員主觀填寫量表的方式進行測量,Smith 等人 (2016) 的研究發 現運動員所知覺到教練塑造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和教練知覺到自己所塑造的賦權 與削權動機氣候是差不多的,但與觀察記錄的分數作比較,在賦權動機氣候觀察 的分數比知覺的分數低,而削權動機氣候觀察的分數比知覺的分數高。國內學者 可以嘗試同時測量運動員知覺動機氣候,教練知覺動機氣候,及觀察的動機氣候, 探討國內在主觀知覺與客觀觀察之間是否存在差異。. 29.

(37) 引用文獻 李炯煌 (2003)。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內在動機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4),123-134。 季力康 (2017)。結合依附理論探討賦權動機氣候對教練選手關係之預測與介入研究。行 政院科技部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東方介德 (2015)。賦權動機氣候介入對青少年籃球選手基本需求、動機與幸福感之影響 (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桃園縣)。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 識加值系統。 林季燕、季力康 (2003)。運動動機量表之編製-信度與效度分析。臺灣運動心理學報, (2),15-32。 陳巧穎 (2018)。高中及大專游泳選手知覺教練賦權動機氣候及削權動機氣候對退出意圖 之預測-以團隊凝聚力為中介變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律伶 (2014)。國、高中網球選手知覺重要他人塑造動機氣候與心理需求、動機、退出 意圖之關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 知識加值系統。 陳建瑋、季力康 (2009)。大學生不同運動階段基本心理需求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體育學報,42(1),25-37。 蔡宜廷 (2019)。高中運動員知覺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對主觀活力之預測-基本心理需求 的中介效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 知識加值系統。 謝欣妤 (2017)。高中排球選手知覺賦權與削權動機氣候對心理堅韌性之預測 (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Adie, J. W., Duda, J. L., & Ntoumanis, N. (2008). Autonomy support,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and the optimal functioning of adult male and female sport participants: A test of basic needs theory.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2(3), 189-199.. 30.

(38) Alvarez, M. S., Balaguer, I., Castillo, I., & Duda, J. L. (2012). The coach-created motivational climate, young athletes’ well-being, and intentions to continue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6(2), 166-179. Ames, C., & Archer, J. (1988). Achievement goals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 process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3), 260. Ames, C. (1992). Classrooms: Goals, structures, and student motiv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3), 261. Appleton, P. R., & Duda, J. L. (2016). Examining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coach-created empowering and disempowering climate dimensions on athletes’ health and functioning.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6, 61-70. Appleton, P. R., Ntoumanis, N., Quested, E., Viladrich, C., & Duda, J. L. (2016).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coach-created Empowering and Disempowering Motivational Climate Questionnaire (EDMCQ-C).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2, 53-65. Balaguer, I., Castillo, I., & Duda, J. L. (2008). Apoyo a la autonomía, satisfacción de las necesidades, motivación y bienestar en deportistas de competición: un análisis de la teoría de la autodeterminación. Revista de psicología del deporte, 17(1), 123-139. Banack, H. R., Sabiston, C. M., & Bloom, G. A. (2011). Coach autonomy support,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paralympic athlete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82(4), 722-730. Barnett, N. P., Smoll, F. L., & Smith, R. E. (1992). Effects of enhancing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s on youth sport attrition. The Sport Psychologist, 6(2), 111-127. Bartholomew, K. J., Ntoumanis, N., Ryan, R. M., Bosch, J. A., & Thøgersen-Ntoumani, C. (2011).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diminished functioning: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need thwart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7(11), 1459-1473. Bartholomew, K. J., Ntoumanis, N., Ryan, R. M., & Thøgersen-Ntoumani, C. (2011). Psychological need thwarting in the sport context: Assessing the darker side of athletic. 31.

(39) experience.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33(1), 75-102. Biddle, S., Soos, I., & Chatzisarantis, N. (1999). Predicting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s using goal perspectives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es. European Psychologist, 4(2), 83. Blanchard, C. M., Amiot, C. E., Perreault, S., Vallerand, R. J., & Provencher, P. (2009). Cohesiveness, coach's interpersonal style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Their effects on self-determination and athletes'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0(5), 545-551. Deci, E.,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Deci, 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268. Deci, E. L., Vallerand, R. J., Pelletier, L. G., & Ryan, R. M. (1991). Motivation and education: The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3-4), 325-346. Deci, E. L. (1975). Conceptualizations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Intrinsic motivation (pp. 23-63). Springer, Boston, MA. Duda, J. L. (1989).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k and ego orientation and the perceived purpose of sport among high school 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1(3), 318-335. Duda, J. L. (2013). The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of Empowering Coaching™: Setting the stage for the PAPA proje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1(4), 311-318. Duda, J. L., & Appleton, P. R. (2016). Empowering and disempowering coaching climates: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considerations, and intervention implications. In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research (pp. 373-388). Academic Press. Duda, J. L., & Nicholls, J. G. (1992). Dimensions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schoolwork and spor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4(3), 290.. 32.

(40) Duda, J. L., & Hall, H. (2001). Achievement goal theory in sport: Recent extens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2, 417-443. Fenton, S. A., Duda, J. L., Appleton, P. R., & Barrett, T. G. (2017). Empowering youth sport environments: Implications for daily 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and adiposity.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6(4), 423-433. Gould, D. (1982). Sport Psychology in the 1980s: Status, Direction, and Challenge in Youth Sports Research1.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3), 203-218. Gould, D., Tuffey, S., Udry, E., & Loehr, J. (1996). Burnout in competitive junior tennis players: I. A quantitat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0(4), 322-340. Jõesaar, H., Hein, V., & Hagger, M. S. (2012). Youth athletes’ perception of autonomy support from the coach, peer motivational climate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sport setting: One-year effect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13(3), 257-262. Nicholls, J. G. (1984).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onceptions of ability, subjective experience, task choice, and performa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91(3), 328. Nicholls, J. G. (1989). The competitive ethos and democratic edu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icholls, J. G., Cheung, P. C., Lauer, J., & Patashnick, M. (1989).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cademic motivation: Perceived ability, goals, beliefs, and values.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1), 63-84. Ommundsen, Y., & Pedersen, B. H. (1999). The role of achievement goal orientations and perceived ability upon somatic and cognitive indices of sport competition trait anxiety A study of young athlete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9(6), 333-343. Pelletier, L. G., Fortier, M. S., Vallerand, R. J., & Briere, N. M. (2001). Associations among perceived autonomy support, forms of self-regulation, and persistence: A prospective study.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5(4), 279-306.. 33.

(41) Quested, E., Ntoumanis, N., Viladrich, C., Haug, E., Ommundsen, Y., Van Hoye, A., ... & Duda, J. L. (2013). Intentions to drop-out of youth soccer: A test of the basic needs theory among European youth from five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1(4), 395-407.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 Reinboth, M., & Duda, J. L. (2004). The motivational climate, perceived ability, and athletes’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8(3), 237-251. Reinboth, M., & Duda, J. L. (2006). Perceived motivational climate, need satisfaction and indices of well-being in team sports: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7(3), 269-286. Reinboth, M., Duda, J. L., & Ntoumanis, N. (2004). Dimensions of coaching behavior, need satisfac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fare of young athlete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8(3), 297-313. Roberts, G. C., Treasure, D. C., & Kavussanu, M. (1996). Orthogonality of achievement goal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beliefs about success and satisfaction in sport.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0(4), 398-408. Sarrazin, P., Vallerand, R., Guillet, E., Pelletier, L., & Cury, F. (2002). Motivation and dropout in female handballers: A 21‐month prospective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2(3), 395-418. Selfriz, J. J., Duda, J. L., & Chi, L. (1992). The relationship of perceived motivational climate to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beliefs about success in basketbal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4(4), 375-391. Smith, N., Tessier, D., Tzioumakis, Y., Fabra, P., Quested, E., Appleton, P., ... & Duda, J. L. (2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served and perceived assessments of the coach-created motivational environment and links to athlete motivation.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23, 51-63. Sinclair, D. A., & Vealey, R. S. (1989). Effects of coaches' expectations and feedback on the.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七)出院後建議回診復健科,將提供心肺運動 測試,可以了解您的心肺功能程度與運動 安全性,並為您打造個別化的居家運動計 畫。 出院後建議每週運動至少

4.涉及一個以上機關權責事項,除本機關權責部 分積極處理外,並主動協調相關機關,配合辦

The Effect of Work Motivation on Job Satisfaction,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The Moderate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頁數:60

In particular, we present a linear-time algorithm for the k-tuple total domination problem for graphs in which each block is a clique, a cycle or a complete bipartite graph,

裁判員毆打職員或選手:取消該裁判員繼續行使裁判權資格,並 終身停止該裁判員擔任運動裁判之權利。.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The study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ownership structure, 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al distress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verall, this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