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程度愈高時,內在政治效能感會愈高,此是可以理解的,這是由於當對政治的 討論程度愈多,應當能夠對政治的運作情況更為瞭解,對於政治是太複雜的這 個想法,也會因由政治討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體現在內在政治效能感即會愈 高。

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在模型二及模型三中有不同的發現。模型二的結果顯 示對電視的注意程度會對於選民內在政治效能感具有顯著的提昇效果(運用雙 尾檢定,p<0.1),而暴露程度則無;模型三則和模型二相同,對報紙的注意程 度會有助選民內在政治效能感的提昇(運用雙尾檢定,p<0.1),而暴露程度則 無。大眾傳播媒介對內在政治效能感有影響是符合理論預期的,當選民愈為注 意媒介所傳遞的政治訊息時,對於政治體系應當會較為瞭解,能夠明白政治事 務的運行方式,以及選民本身有什麼樣的管道可以影響到政府官員的作為。至 於媒介的暴露程度未能達到統計的相關性,有可能在於選民對於媒介的「注意 程度」係關注媒介所傳遞內容的「質」不同,這比「暴露程度」的「量」之差 異更為重要。

本研究也針對外在政治功效感運用相似的解釋變數進行理論驗證,表三與 表四為分別為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響力」與「在乎」兩個變項的分析結果。

在「影響力」面向的分析部分,表三中的模型一顯示,在控制其他變數之後,

男性相較於女性的外在政治效能感是較低的。以教育程度來看,相較於國小及 以下教育程度的選民來說,國高中教育程度和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政治效能 感會較高,此現象是與理論預期相符的。另外,政黨認同為泛綠的選民,外在 政治效能感相較於認同泛藍的選民來說,也是較高的。

而就大眾傳播媒介使用的部分來看,電視的暴露程度在表三的模型一對外 在政治效能感有顯著的影響,但注意程度以及報紙的暴露與注意程度皆未達到 統計的顯著水準。至於選民對媒介的政黨立場主觀認知來說,模型一顯示未對 外在政治效能感有所影響,並且,民眾自身的政黨認同與其認知的媒介政治 立場一致與否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無論是就「藍藍」、「綠綠」或者「無

無」,皆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響力」面向沒有顯著的影響。

與內在政治效能感相同的是,年齡、政黨支持強度以及政黨支持同質程度 都對外在政治效能感不具備顯著的影響力,而教育程度的影響依舊存在,這顯 示了教育程度較高的選民,他們理解、處理政治訊息的能力較低教育程度的選 民來說為佳,對政治體系也會較為瞭解,因此在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響力」

面向來說,他們就會認為其實有很多面向可以影響政府的決策作為。

另外,賦權理論說明了當所屬團體成員具有政治權力時,其成員在政治的 影響力會隨之增加。因此,在泛綠政黨執政的同時,由於同屬泛綠的成員,認 同泛綠政黨的選民就會認為他們對政府的決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也是在模 型中呈現泛綠選民相較於泛藍選民,其外在政治效能感較高的原因。

模型一中電視的暴露程度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響力」面向也有顯著的 正面影響,但是注意程度以及報紙的暴露與注意程度則未達到統計的顯著性。

為了要簡化模型以求較少的變數能夠解釋依變數,因此我們將模型一並未在統 計上呈現相關性的變數加以剔除,而模型二與模型三即是以較少變數呈現的結 果,模型二主要是討論「電視」此媒介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產生的影響,模型三 則是討論「報紙」此媒介的影響。 在模型二與模型三的性別、教育程度以及 政黨認同,皆如同模型一相同具有顯著的影響,同樣地,電視暴露程度對選民 外在政治效能感「影響力」層面的影響依舊存在,但政治立場,以及其政治立 場與選民政黨認同的配對,則未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產生影響。另外,以模型三 的報紙影響力來看,無論是暴露程度或者是注意程度,以及其政治立場、政治 立場與政黨認同的配對等,都對外在政治效能感沒有影響,這或許是與大眾傳

模型二與模型一的c2值 的 差 為61.16-50.10=11.06,自由度差為23-10=13,查表

c2.025(13)=24.7,因此二者並無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模型三與模型一的c2值的差為

61.16-46.53=14.63,亦小於查表的c2.025(13)值,因此模型三與模型一無統計上的顯著差 異。以上的統計檢定可以得出,模型二與模型三皆能如同模型一一般,可以用較少的變 數詮釋依變數。

臺灣民主季刊

(0.23)** 0.75

0.80 (0.20)***

(0.19)*** 0.71

0.78 (0.21)***

(0.19)***

年齡 -0.01 (0.01) — — — —

個人政黨認同(對照組:泛藍)

  泛綠

  無傾向 0.78

0.37 (0.22)***

(0.69) 0.78

0.36 (0.18)***

(0.17)* 0.83

0.33 (0.18)***

(0.17)*

(0.09) 0.12 0.00 (0.07)$

-0.05 (0.09) (0.10)

— -0.02

-0.04 (0.08) (0.10) 電視政黨立場認知(對照組:泛藍)

  泛綠

  其他 0.30

0.46 (0.48)

(0.45) 0.12 -0.01 (0.32)

(0.26)

-0.70 (0.50) (0.51)

— -0.41

-0.51 (0.35) (0.27) 電視政黨立場vs.政黨認同(對照組:不一致)

  藍藍   綠綠   無無

0.450.14 -0.63 0.420.11

(0.61)

98069.1%

230.000 61.16 0.060

98068.2%

100.000 50.10 0.050

98067.6%

100.000 46.53 0.046 資料來源:劉義周(2005)。

說  明:***:p<.001;**:p<.01;*:p<.05;$p<.1。

播媒介的特性有關,由於一般民眾在媒介的選擇會以電視最為優先,電視普遍 存於每個家庭,而報紙還需要民眾另行購買,並且電視的畫面與聲音都是動態 的,較報紙來說能夠為民眾所接受,因此電視的影響力就會較報紙來得明顯。

最後,民眾對大眾傳播媒介的政治立場認知則未呈現顯著的影響力,這也 許是民眾對媒介的政治立場並無法仔細的進行區分,又或者是媒介並無明顯表 現出其政治立場,而使得在模型中並未呈現出與外在政治效能感的關聯性。

另外,表四則是影響外在政治效能感「在乎」面向的模型分析。從模型一 可以發現,與表三的「影響力」面向相同的是,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相較於國 小及以下教育程度、政黨認同為泛綠相較於泛藍都會影響到「在乎」題項的外 在政治效能感。另外與表三模型一相同的是政黨支持強度、政治討論程度、政 黨支持同質程度,對於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在乎」面向都不具顯著的影響;與 表三模型一不同的是,性別以及媒介暴露程度的影響力並未顯現。另外,年齡 的影響力則在表四的模型一呈現出來。

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在乎」面向詢問的是受訪者是否認為政府會關注一般 選民的需求,而加以回應。在此,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者,對照國小及以下教 育程度者來說,其政治效能感會較高,不過國高中教育程度者則未有顯著的影 響力,顯示出當政府對選民需求有所回應時,教育程度較高者感受政府的作 為是較為明顯的,亦即知道自己的需求有被政府官員所關切。另外,政黨認同 為泛綠相較於認同為泛藍的支持者來說,其對政府回應其需求的感受亦來得較 高,如同賦權理論所述,當泛綠政黨執政時,就會較為關注於同屬這個團體中 成員的訴求,而當政府有政策的作為時,直接的受惠者就是泛綠選民,因此其 政治效能感會來得較泛藍選民為高。

至於以表中的「年齡」來看,呈現出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在乎」面向具 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力,也就是說年齡愈大者,感受到政府在乎選民的需求程度 會愈高。這有可能是當年齡愈大的選民,他們對於政治事務會較為熟悉,同時 相較於年齡較輕的選民,他們對於政治的想法以及對於政府的需求也會因此

臺灣民主季刊

0.30 (0.27)*

(0.23) 0.69

0.38 (0.26)**

(0.23)$ 0.62 0.34 (0.27)*

(0.23)

年齡 0.01 (0.01)* 0.02 (0.01)* 0.01 (0.01)*

個人政黨認同(對照組:泛藍)

  泛綠

  無傾向 1.06

-0.06 (0.22)***

(0.70) 1.06

-0.13 (0.20)***

(0.49) 1.20

0.28 (0.18)***

(0.18)

0.25 (0.07)

(0.10)** -0.04 0.25 (0.07)

(0.09)**

0.00 (0.09) (0.10)

— -0.02

0.06 (0.09) (0.10) 電視政治立場認知(對照組:泛藍)

  泛綠

  無傾向 -0.31

-0.17 (0.51)

(0.50) 0.34 -0.29 (0.50)

(0.49)

-0.22 (0.51) (0.48)

— 0.43

-0.32 (0.35) (0.27) 0.230.35

(0.63)$ (0.53) (0.52)

-1.11 0.210.40

(0.61)$

-0.090.32 -0.14

89267.4%

230.000 92.82 0.099

89265.8%

130.000 81.95 0.088

89265.4%

100.000 76.66 0.082 資料來源:劉義周(2005)。

說  明:***:p<.001;**:p<.01;*:p<.05;$p<.1。

而愈多,也較為成熟,在這個情況之下,他們相對會更希望政府能夠回應其想 法,因此,當政府政策作為有所回應時,年齡較大的選民感受應該會較為深 刻。至於年紀較輕的選民,也許他們較具批判性格,使得其認為政府的回應性 較差。

最後,表四中模型一的「大眾傳播媒介使用」變數顯示,電視的注意程度 會對外在政治效能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電視的注意程度愈高,外在政治效 能感會愈高。不過電視的暴露程度,以及報紙的暴露程度與注意程度的影響力 都未達到統計的顯著性。

而就媒介政治立場而言,在模型一中無論是電視或者是報紙的政治立場,

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皆無顯著的影響。不過,以選民的政黨認同與電視政治立場 來看,若同為泛藍政黨的配對時,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在乎」面向有顯著的 影響,由於其係數值為負值,因此,這種影響性是負向的。這代表著當自己是 認同泛藍政黨且認知到所使用的媒介政治立場為泛藍時,其認為政府並不會在 乎民眾的需求,造成外在政治效能感的低落。會有此現象是可理解的,就如同 賦權理論的解釋一樣,執政的政黨會嘉惠同樣屬於其團體的成員,故在泛綠政 黨執政的情況之下,泛藍選民的外在政治效能感會下降,而在與電視的政治立 場互相配對之下,亦出現此種現象,不過其餘的配對以及政黨認同和報紙政治 立場的配對,則在模型中並無出現顯著的影響力。

另外,為了要簡化模型,本研究亦如同表二與表三一樣,呈現出模型二與 模型三,將對模型不顯著的變數剔除,以求以較少的變數詮釋依變數, 在統 計檢定中,也發現模型二與模型一,以及模型三與模型一並未有顯著的差異存 在,也就是說可以以較精簡的模型來解釋依變數。

由於選民政黨認同與電視立場的配對在模型一顯著地影響到依變數,因此該變數在模型

由於選民政黨認同與電視立場的配對在模型一顯著地影響到依變數,因此該變數在模型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