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知性、黨性與資訊:台灣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知性、黨性與資訊:台灣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分析"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民主季刊

知性、黨性與資訊

—台灣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分析

*

陳陸輝、連偉廷

國立政治大學

摘 要

文利用「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在2004年立委選舉後所進行的訪問資 料,解析影響台灣民眾的政治效能感的因素。 參考Abramson研究政治效能感所提出的四種可能解釋,本研究發現,知性 (教育程度)與黨性(政黨認同)對民眾政治效能感具有顯著的影響力。教育 程度愈高以及民進黨認同者,政治效能感較高。本研究也試圖從資訊的角度, 解釋民眾的政治效能感。就大眾傳播媒介的使用上,以「電視」的影響力最為 重要,民眾對電視的暴露程度或注意程度,與其政治效能感具有顯著的關聯 性;至於民眾人際溝通的社會網絡的部分,以選民和他人政治的討論程度,對 其內在政治效能感有顯著的影響,但對於外在政治效能感,社會網絡的影響力 則未顯現。 從本研究中可以瞭解,民眾的教育程度與政黨認同對選民的政治效能感具 有顯著的影響,而由於媒介型態與其資訊內容傳遞方式的不同,電視的影響力 則顯然較報紙等其他媒介來得更為重要,至於社會網絡的效果未符本研究的理 論預期。

關鍵詞:

政治效能感、媒介使用、社會網絡、教育、黨性、資訊 陳陸輝�� 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政治行為、政治社會化與調查研 究方法。 連偉廷�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碩士,研究領域為政治行為。 * 本文初稿曾發表於東吳大學主辦之「『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 北高兩市選舉」,台北:東吳大學,2007/10/20-21。作者感謝評論人廖益興教授及與會學 者林澤民教授提供的寶貴建議。本文部分內容摘自作者之一的碩士論文,感謝陳義彥教授 與吳重禮教授在論文口試時提供的建設性意見與鼓勵。亦感謝本刊兩位審查人提供的諸多 指正。當然,本文所有疏失,皆由兩位作者共同承擔。 (收件:2008/8/13,修改:2008/9/13,接受:2008/9/17)

(2)

壹、前言

Dahl(1998:37-38)認為一個民主國家必須提供公民以下幾個機會,包

括:有效參與(effective participation)、投票平等(voting equality)、明確瞭

解(enlightened understanding)、控制議程(control of the agenda)以及涵蓋性

inclusion of adults)等。因此,民眾是否能夠有效參與並明確瞭解政治過程, 攸關民主國家的政治品質。所以,民眾的政治效能感是檢視一個民主國家政治 運作的重要觀察點。Abramson(1983:135)也認為,政治效能感是僅次於政黨 認同,受到最多學者研究的一個政治態度。民眾的政治效能感係指個人對自己 能否影響政治體系的自我觀感。在政治效能感的相關研究中,又將之區分為外 在政治效能感以及內在政治效能感。外在政治效能感是指選民對於政府對他們 需求回應情形的認知,而內在政治效能感,則是選民在政治體系中對自我能力 的認知。政治效能感是民眾對政府評價與自我政治能力的認定,民眾政治效

能感愈高,則政治信任、政治支持或者政治參與就會愈高(Almond and Verba,

1963; Campbell, Gurin, and Miller, 1954; Finkel, 1985, 1987),主政體也將運作地 更為順利。 由於政治效能感是影響民主國家民眾政治行為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有 哪些因素會影響民眾政治效能感的高低,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本研究希望 從民眾的教育程度(知性)、政黨傾向(黨性),以及自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 網絡(資訊)的角度切入,觀察此三個因素對於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影響。本研 究將運用劉義周(2005)主持的「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在2004年立委選舉 之後進行的訪問資料(A卷)(以下簡稱TEDS 2004LA),分析此三類因素對 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影響。我們認為:政治事務對一般選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 因此選民對於政治體系的認知程度,除了透過教育所獲得的基本知識外,必須 透過大眾或是人際傳播的資訊來加以評估。此外,選民個人的黨派立場對資訊 的篩選,以及對於政治體系的瞭解程度和政府回應性的認知,也會產生影響。

(3)

臺灣民主季刊

本研究將在控制選民的相關社會背景因素及其他政治態度變數後,納入民眾的 「知性」、「黨性」與「資訊」三類變數,去檢視它們對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影 響。

貳、文獻檢閱與理論基礎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選民的教育程度、政黨傾向、社會網絡與媒介使用對政 治效能感的影響,因此以下將先對依變數—政治效能感,從政治效能感的測 量、影響政治效能感的因素等面向,檢閱相關文獻。另外,我們亦對社會網絡 以及媒介使用這兩個主要的自變數進行文獻的分析。 一、政治效能感的意義與測量 政治效能感首先由Campbell, Gurin與Miller(1954:187-94)所提出,他們 認為政治效能感是「個人的政治行動對政治過程所產生的影響力,也就是值 得個人去實踐公民責任(civic duties)的行為。公民會感受到政治與社會的改

變是可能的,並且可以在這種改變中扮演一定的角色」(Campbell, Gurin, and

Miller, 1954:187)。Lane(1959)則認為政治效能感的概念需區分為兩個不同 的層面,即內在政治效能感以及外在政治效能感兩種,Balch(1974)在其後 的實證研究也支持Lane的看法。內在政治效能感係指人民是否自認為有能力參 與政治的過程,並且能夠影響政治;外在政治效能感則是民眾相信政府官員對 於人民需求反應的程度,而此一面向也與人民對於政府體系的信任程度有關。 後續有關政治效能感的討論都大體都以上述的兩個面向—「內在政治效能 感」以及「外在政治效能感」—來進行。① 由於政治效能感與人民對於政府、 後續有學者對政治效能感的測量問項加以補充,例如Niemi, Craig與Mattei(1991)就新增 了四個內在政治效能感的測量問項,結果顯示新指標的內在一致性高,效度也佳,可提 供給學術界當作新的指標來參考。郭秋永(1991)對政治效能感的測量亦有相當詳盡的 文獻檢閱與討論。

(4)

政治體系的感受直接相關,反應出人民對政治過程的主觀感受。因此,要研究 人民對政治過程的態度為何,除了對政府的政治信任感受之外,政治效能感是

絕不可忽略的變項(Craig, Niemi, and Silver, 1990)。Weissberg(1975)就認

為政治效能感指涉民眾對政治行動的信念,而此信念也關乎行動是否有可能成 功。換句話說,當我們認為某人具有較高程度的政治效能感,即認為她相信她 自己的政治行動會帶來正面的影響。當我們關注民眾對政府體系回應情形的認 知時,選民外在政治效能感就是一項可供檢視的指標。值得注意的是,外在政 治效能感與政治信任感並非模糊而無法區分的,Iyengar(1980)指出外在政治 效能感並不像政治信任感一樣會測量到民眾對現任執政者的評價,而是能夠關 注於整個政治體系對人民的回應能力,Craig, Niemi與Silver(1990)的研究亦 發現外在政治效能感與政治信任感是不同的,前者是在指涉民眾對政治過程是 否公平的主觀感受,後者則是意指政治菁英對民眾需求的回應情形。 在國內的研究方面,郭秋永(1991)首先利用了「概念分析程序」說明政 治效能感在當代民主理論中的核心地位,並釐清政治效能感的性質及分析內在 政治功效與外在政治功效的兩種不同面向,他也說明並評價美國在政治效能感 此概念上所使用的相關變項,與相關的統計分析結果。吳重禮、湯京平、黃紀

2000)則是運用美國「全國選舉研究」(National Election Studies, NES)對政

治效能感的測量題目,並且討論是否適用於台灣地區。他們針對嘉義縣的研究 結果顯示,內在政治效能感與外在政治效能感對該地區有相當的適用性,此一 研究亦開啟了後續學者對台灣選民在內在政治效能感與外在政治效能感此兩層 面上的分析。 上述研究顯示政治效能感與政治體系是相當密切的,選民對於政治體系的 感受相當程度反應在政治效能感的層面上,因此就可據以觀察選民的政治參與 和政治行為,也可以藉由觀察選民政治效能感的分布和趨勢,檢視政治體系與 人民間的聯繫是否足夠。故,研究政治效能感就有其意義存在。在瞭解政治效 能感的內涵之後,接下來將討論影響政治效能感的相關因素。

(5)

臺灣民主季刊

二、對政治效能感差異的四種解釋 有了對政治效能感的概念後,接下來要探討的就是何種因素會影響到政治 效能感的形成。Abramson(1972, 1983)的研究指出:種族會對政治效能感有 所影響,在他對黑人孩童與白人孩童政治效能感的研究發現,黑人孩童的效能 感較白人孩童為低。針對不同族裔背景孩童政治效能感的顯著差異,Abramson1983:152-65)試著提出四種可能解釋加以說明。此四種解釋包括:「政治教 育解釋」(political-education explanation)、「社會剝奪解釋」(social-deprivation explanation)、「智能解釋」(intelligence explanation)以及「政治現實解釋」 (political-reality explanation)等。 「政治教育解釋」隱含因為黑人與白人的次文化不同,且學校針對黑人 與白人的教育內容也不同。Abramson(1983:153)認為,這個解釋若要成立, 必須奠基於學校是個有效的政治社會化媒介(agent)以及學校教師對於白人 與黑人的教育內容真的不同的兩個假定上。要滿足上述兩個條件似乎並不容 易,也使得此一解釋不容易成立。至於「社會剝奪解釋」則指出,個人自信 (personal self-confidence)對政治效能感具有重要影響。黑人以及其他弱勢的 次團體因為社會剝奪的因素,而導致低度自信,進而影響效能感。此種解釋 也需滿足個人自信程度與政治效能感高度關聯,以及黑人在機會和自尊上被 剝奪導致無自尊與無自信,進而影響政治效能感等一連串假說上。Abramson1983:155-58)認為此一解釋著重在有關相對剝奪的測量與政治效能感之間 的連結上。一方面要找到測量相對剝奪的適當變數,一方面要觀察黑人與白人 在相對剝奪感上的差異,也需檢視該變數與政治效能感的差異。雖然經驗研究 部分支持該解釋的假定,不過,也有部分研究並未支持此一解釋。至於「智能 解釋」,則認為個人智能程度與政治效能感高度相關,而黑人以及其他弱勢團 體成員因為智能較差,所以效能感也低。不過,有些研究則指出:政治事件也 許對民眾的政治效能感更具影響力,這個可能讓Abramson提出「政治現實解 釋」。政治現實的解釋認為,民眾政治效能感高低係取決於個人自認是否對於

(6)

政治事務具有影響力而來。由於政治領袖出身為弱勢團體或是為黑人族裔的不 多,使得黑人的政治效能感較低。檢視相關的研究,Abramson也認為「政治現 實解釋」較為合理。 雖然Abramson歸納與整理四種有關政治效能感的解釋,不過,他也指出, 相關研究不論在理論建構上、理論驗證上與資料蒐集上,均有大幅改進的空間 (Abramson, 1983:164)。檢視過去的研究,也以「智能解釋」與「政治現實解 釋」的研究較多。Easton與Dennis(1967)的研究則以Campbell, Gurin與Miller1954)的研究為基礎,修正了對孩童政治效能感研究的相關問項後進行探 討。結果顯示孩童在三年級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形成態度,而此種態度即是政治 效能感。另外,孩童的政治效能感除了會因為年級的升高而有所增加之外,智 能(IQ)的高低與家庭的社會經濟背景因素都會有所影響。然而Sears(1975) 卻批評他們的問項測量是有問題的,因為所測得的只是孩童對於目前執政者的 想法,而非孩童對於政府體制運作的一般化概念。另外,White(1968)針對 小學生政治效能感的研究則指出,年級(也就是年齡)以及個人的智能(IQ) 可以用來解釋政治效能感,並且認為智能對政治效能感的解釋力高於社會階級 的解釋力。上述的研究雖部分支持了「智能解釋」,不過,研究者並沒有具體 比較不同族裔孩童的智能是否具有顯著差異。因此,此部分的解釋具有一定的 爭議性。 除了Easton與Dennis(1967)和White(1968)等人試圖以智能來解釋政治 效能感的高低外,由於民眾的教育程度可能與政治效能感密切相關,因此,相 關的分析並不少見。Abramson(1983)即仔細分析教育程度與民眾政治效能感 的關聯性。首先,就美國民眾的教育程度與內在政治功效之間的關係而言,具 有大專程度的民眾內在政治效能感在1952到1980年之間有上升的趨勢,而其他 教育程度較低者,則呈現持平以及下降的趨勢。檢視民眾的教育程度與內在政 治效能感之間的關聯性,歷年的分佈均為正相關。相對地,民眾的外在政治效 能感的分佈趨勢,卻出現了不同的情況。儘管外在政治效能感與教育程度之間

(7)

臺灣民主季刊

的關聯性仍然呈現正相關,但在各種不同教育程度的選民中,歷年的外在政治 效能感均呈現下降的趨勢。換言之,美國民眾在1952到1980年之間的內在政治 效能感的水準仍然可以維持或是提高,主要得歸功於教育普及,以及大專以上 教育程度民眾的內在政治效能感提升所致。但是,不同教育程度民眾的外在政 治效能感普遍下降,導致在全民教育程度提高的同時,無法讓全體選民政治效 能感的平均水準得以繼續維持。儘管如此,上述的研究仍然讓我們瞭解到:教 育程度與政治效能感具有重要的關聯性。 不同研究者之間針對政治現實解釋的研究亦不少,特別值得重視的,即 Bobo與Gilliam(1990)的研究。他們認為個人的政治態度會與現實的政治 環境有很大的關係,而提出所謂的「政治賦權理論」(political empowerment theory),意指一個團體出現在政治上具有代表性並且在決策上具有影響力的人 物時,該團體成員的政治參與情形會有所上升,也就是說原本是處於弱勢團體 的成員,會因為團體中有成員擔任重要職位,而使得該團體成員在政治上的影 響力增加。Bobo與Gilliam(1990)對黑人的研究就指出,在黑人擔任市長的地 區,當地的黑人民眾會對政府較為信任,且政治知識與政治效能感都會較高。 吳重禮、譚寅寅、李世宏(2003)進而修正了政治賦權的概念以研究台灣 地區的賦權效應,他們發現在民進黨執政較久的區域,選民會趨向支持民進黨 的候選人;反之,若是在國民黨執政較久的地區,選民則會傾向支持國民黨與 親民黨的候選人。換言之,以賦權理論的角度出發,當弱勢團體的成員有機會 躍上政治舞台時,他們所屬團體成員的政治效能感亦會有所轉變。陳陸輝與耿 曙(2008)則以2002年北高市長的選前調查資料,檢視民眾對中央與市府兩個 不同層級政治效能感的現象,研究結果發現在馬英九執政的台北市,泛藍選民 的政治效能感顯著較高,但是該群選民對於綠色執政的中央政府,政治效能感 則較低;而就高雄市而言,由於與中央政府同屬綠色執政,也使得泛綠選民在 此二者的政治效能感上都是顯著偏高的。因此,政黨認同如同一副有色眼鏡, 使得不同的政黨認同者對相同的現實世界具有不同的看法。該研究亦顯示了政

(8)

黨認同對於民眾政治效能感的顯著影響。 以上台灣的研究顯示政治賦權效應與政治效能感有一定的關聯性,也相當 程度反應出選民所處環境的重要。當選民所認同的政黨執政時,所得到的資訊 內容都是認為執政當局會重視該團體成員的需求,同時選民也認為他們對執政 的政黨具有影響力。換句話說,當政治賦權的現象所強調的是一種政治系絡效 應(contextual effect)的時候,則選民會因為外在政治情勢的不同,而影響他 們的政治態度。 就教育程度對於民眾政治效能感影響的研究上,袁頌西(1972)針對國小 學生的研究指出:只有年級(年齡)此一變數對政治效能感會有所影響,而在 其後對家庭與學童政治效能感影響的研究中,發現家庭的政治社會化程度以 及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都會對學童的政治效能感有所影響(袁頌西,1974a, 1974b)。 綜合以上的研究,我們發現,如果依循Abramson提出的解釋民眾政治效能 感的理論,我們可以從民眾的教育程度、獲取資訊與個人所處的網絡以及選民 個人的政黨立場,來解釋民眾的政治效能感。從教育程度的知性角度出發,民 眾的教育程度愈高,相對而言,他們對政府體制的運作更清晰。因此,不論在 主觀影響能力的評估上以及對政府回應能力上,教育程度較高的知性民眾,應 該具有較高的效能感。就政治現實的解釋角度,民眾喜歡或是認同的政黨一旦 執政,應對於該政府的回應能力,給予更高的評價。因此,「黨性」應該具有 重要影響。 除了教育程度與政黨傾向外,資訊是影響政治效能感的另一個重要面 向 。 人 際 傳 播 與 大 眾 傳 播 提 供 的 資 訊 , 對 於 個 人 政 治 行 為 影 響 的 討 論 , 從Lazarsfeld, Berelson與Gaudet(1948)以來的研究,即受重視。Norris2000:315)的近來研究更指出,民眾定期暴露在大眾傳播中,對於政治涉入 有積極而正面的影響。正因為政治事務對一般人是遙遠的,透過人際傳播或是 大眾傳播資訊的流通,讓人覺得政治事務不再是遙不可及了。由於政治效能感

(9)

臺灣民主季刊

是選民對於政治體系與自我政治能力的認知情形,而此種認知相當程度需要依 靠外在的資訊來加以判斷與確認,因此,如果一個人處在意見同質的團體中, 大家都認為政府會對選民的需求會有所回應,並且也會因為對政治討論程度增 加,而愈瞭解政治體系的話,那麼他們的內在與外在政治效能感就有可能增 加。當然,接觸到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政治效能感亦有可能產生變化。另一 方面,資訊的交流並不只限於在團體中與他人的討論而已,當選民接觸到大眾 傳播媒介的訊息時,也會轉化成為自己對政治的看法,而影響到政治效能感。 故,以下將就「社會網絡」以及「大眾傳播媒介使用」等兩個會影響到選民訊 息的層面,來討論對選民政治效能感的影響。 三、社會網路與政治效能感 在進行社會網路的討論之前,我們必須要先區分網路(network)和系 絡(context)的不同。系絡屬於結構性的,而網路則是個人所建構而成的, 系絡因此包含著個人的網路,而個人網路的形成卻又會受到社會系絡的影

響(Huckfeldt and Sprague, 1987:1200)。對於個人網絡的研究最早是出現在

Lazarsfeld, Berelson與Gaudet(1948)的《人民的抉擇》(The People’s Choice) 一書中,在該書中提出兩階段訊息傳播的概念,認為人際關係在訊息傳遞 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尤其在競選的時候,不同的競選傳播方式中, 人際之間的政治討論現象甚至會比暴露在媒體的時間更為頻繁,特別是針對 那些還沒有決定投票對象的選民,或者是對於政治較無興趣的選民,政治討 論與人際關係網路對他們更具影響力,在這種影響力之下,團體會趨於同質 (homogeneity)。 選民處於特定的社會環境會對他們的政治態度有所影響,而Huckfeldt et al. 1995)亦認為透過社會互動所建構出的人際網路,會成為一個過濾器,過 濾掉複雜的政治訊息,也因此提供訊息者最主要的就是人際網絡中的成員, 故政治討論者就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面向。社會網絡的相關研究中,Finifter

(10)

1974)的研究成果,與本研究欲討論的政治效能感具有重要關聯。她運用在 1960年時甘迺迪與尼克森的總統大選的次年,密西根大學所進行的底特律區域

研究(Detroit Area Study, DAS)所訪問的底特律汽車工廠的成員的資料進行分

析。在汽車工廠的環境中,無論是藍領階級或是聯合汽車工會成員的政治偏 好,大部分都偏向民主黨,少數的人屬於共和黨員,因此她假設在工廠中會形 成以傾向民主黨為主的初級團體(primary group)。不過她卻發現:居於少數 的共和黨成員,透過結交共和黨的同好,經由一定的政治討論,使得他們對於 政治事務相當主動積極。換言之,儘管居於少數的團體成員,經由社會網絡的 連結,一樣可以讓成員具有一定的政治效能。Finifter的研究打破傳統認為多數 意見就會有較高凝聚力的觀點,她的研究顯示少數團體成員由於他們的意見和 想法是所處環境的少數,為了找尋與自己相同看法的人,他們會更為凝聚。因 此,Finifter的研究顯示了:政治傾向、社會網路以及政治討論對於個人政治態 度的重要影響。張佑宗、趙珮如(2006)對於2004年立法委員投票的研究,則 在考量個人與其他討論對象的政治內容方向和密度以及選民所居住的地理區域 後,發現政黨認同仍是影響選民投票抉擇最重要的因素,不論是泛藍或是泛綠 的認同者,居住在其支持陣營比較弱勢的地區時,最後投給其認同陣營的比 率,會高於同樣認同其陣營,但居住在其陣營得票率較高的村里。他們的研究 說明了居住在認同陣營較為弱勢的村里,反而較具有凝聚選票的效果(張佑 宗、趙珮如,2006:32),這個發現相當程度回應了Finifter(1974)認為持少數 意見選民會比持多數意見選民來得更為團結且更具凝聚力的觀點。 此外,Huckfeldt與Sprague(1987)針對美國印第安那州南灣居民的研究 顯示,在認同候選人的層面,常與受訪者討論政治者,政治傾向會有與受訪者 相當高的相似性,亦即當人們有政治偏好時,會選擇與其偏好相同的政治討論 者。另外,他們也提及政治資訊及政治偏好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選民會因為 其政治偏好去選擇要接收的資訊,但接受政治訊息之後也會影響其政治偏好。 由以上的文獻我們可以得知,選民的政治討論對其政治態度與政治效能具

(11)

臺灣民主季刊

有一定的影響力。當民眾經常與他人討論政治,可以預見的是,他們自認對於 政治的理解程度應該愈高,也愈可能認為其對於政治過程的影響力愈大。 有了對社會網絡研究成果的認識之後,接下來要討論另外一個變數—媒介 使用,去觀察媒介使用與政治效能感之間的關係為何。 四、大眾傳播媒介使用與政治效能感 媒體早已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們可由不同的媒體獲得許多 資訊,而在現代社會訊息愈來愈複雜的時候,媒體更扮演著一個重要傳遞訊息 的地位,彭芸(1992)就曾指出電視新聞是選民選舉資訊的主要來源。除了電 視之外,其他的大眾傳播媒介也都是選民可以獲取資訊來源的管道,因此,選 民透過大眾傳播媒介接收訊息,是否會進一步影響政治效能,就非常值得加以 探究。 不過,研究媒介使用對政治效能感的影響,卻有正面與負面影響的發現。 如Feigert(1976)使用Almond與Verba(1963)的研究途徑來討論媒介暴露與 政治能力的關係,他的分析發現,當選民在報紙、雜誌、廣播或者電視等媒 介接收公共事務資訊愈頻繁時,政治能力會愈高。Miller, Goldenberg與Erbring1979)也發現:愈常閱讀報紙的民眾政治效能感會愈高。同樣的結論在 Newhagen(1994)探討非裔美國人的研究中也得到證實,不過Newhagen同時 指出觀看新聞性的電視節目以及收聽政治性的廣播叩應(call-in)節目也會有 助於提昇選民的內在政治效能感。而Semetko與Valkenburg(1998)在對德國民 眾的研究也發現電視新聞的使用程度與內在政治效能感有正向的關聯。Norris1996)的研究則依循Putnam所提出社會資本的概念,重新檢視媒介的使用是 否會對社會活動參與的不同面向有所影響,她的分析顯示以媒介使用來看,報 紙與觀看電視的公共頻道都會對社會活動參與產生正向的影響,而報紙的使用 以及觀看電視新聞,都會對民眾的政治效能感有正向的影響。因此,上述研究 顯示:媒介使用產生的是一種良性循環(virtuous circle)的效果。

(12)

另一方面,亦有研究者認為:在選舉時期的負面競選廣告由於充滿了攻 訐等訊息,因此讓選民在觀看此類廣告時會對選舉過程及政治體系感到失

落,進而使得選民的政治效能感下降,而不願投票(Ansolabehere, Iyengar, and

Valentino, 1994)。不過,其他研究卻發現:民眾在競選時期收看新聞,卻有助

於提昇政治效能感以及投票意願(Pinkleton, Austin, and Fortman, 1998)。上述

研究顯示:競選廣告與選舉屬於不同的內容,對民眾政治效能感具有不同的影 響。 張卿卿(2002a)在探討競選框架和廣告訴求對於選民政治效能感的影響 時,採用實驗法進行研究,她發現:暴露於策略框架或議題框架的競選新聞對 選民的外在政治效能感有顯著影響,但是對於內在政治效能感則無影響,而廣 告框架對於內外在政治效能感都沒有影響。顯示廣告對於民眾政治效能感影 響有限。張卿卿(2002c)對大學生的研究也發現,政治媒介的使用會對於內 在政治效能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同時也會提高大學生的政治參與。張卿卿 (2002b)也針對全台灣民眾以電話訪問的方式進行研究,她發現:若將不同 類型的媒體使用一起納入模型檢視,則發現媒體使用對內在政治效能感的影響 並不顯著。 從國內外有關大眾傳播媒體對於政治效能感影響的研究成果來看,研究發 現相當分歧,不過,許多研究發現媒體使用確實對民眾的政治效能感有顯著的 提升。本研究也假設:在科技發達以及資訊爆炸的今天,民眾媒體使用愈頻 繁、對媒體愈注意,政治效能感將愈高。因為大眾傳播媒介提供民眾許多猶如 身歷其境的第一手政治資訊,讓民眾對於政治事務與政治過程更加瞭解。 綜合以上的文獻,我們發現不同研究分別從民眾的教育程度、政黨傾向、 人際網路以及大眾傳播媒介使用等面向,討論其對政治效能感產生的影響。民 眾的教育程度,對於抽象事務理解的能力密切相關,故本研究以其為「知性」 的代表變數。至於政黨認同,則與民眾的「黨性」相關,本研究將從認同的對 象(方向)以及認同的強度加以討論。至於民眾在社會網絡的討論情況以及藉

(13)

臺灣民主季刊

由大眾媒體所獲得的相關報導,則與所獲取的「資訊」密切相關。以下,我們 就針對上述三類概念與相關理論,運用實證資料加以檢證。

參、研究方法與變數操作

欲進一步檢視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因素,本研究運用調查研究的資料加以分 析。以下將說明本研究的研究架構、研究資料以及變數的具體操作方式。 一、研究架構 政治訊息相當程度左右了選民的政治態度,藉由前述的文獻我們可以發現 社會網絡當中的成員是選民政治訊息的主要來源,藉由與他人的互動及討論政 治的過程,可以交換彼此對政治的認知程度,也就是說在經由這種互動的過 程,選民會接收到他本來不曉得的政治訊息,又或者改變原本對政治的認知情 形。另外一個獲取重要訊息的管道即是媒體,無論是電視新聞或報紙等大眾傳 播媒介,當選民在觀看或者是收聽這些媒介對政治事件的報導與評論時,不單 單只是使用媒介如此簡單的行為而已,他們甚至會接收媒介傳遞的政治訊息。 當然,如果選民認知到所使用的媒介有特定政治立場時,在與選民本身的政黨 認同的中介作用(intermediating effect)下,更有可能會強化既有的政治認知 和態度。也因此,社會網絡以及媒介使用既然都是傳遞資訊甚或是與他人交換 資訊的重要管道,那麼當選民吸收資訊轉化為自己意見的時候,體現在政治態 度則有所不同。 本研究架構將以社會網絡和媒介使用此兩類變數作用為「資訊」來源的相 關變數,運用民眾的教育程度以及政黨立場為另外兩個重要變數,並同時控制 選民其他的社會背景與政治態度等變項,並且將選民的政黨支持強度與社會網 絡,以及媒介立場和選民政黨認同放入模型分析,去觀察這些變數對選民內在 以及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響。

(14)

另外,在模型分析時,與內在政治效能感模型不同的是,筆者多加入了選 民對媒介政治立場的主觀認知此變項,將檢視選民的政黨認同與媒介的政治立 場相互配對為一致或者不一致的情況下,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響為何。這是 由於媒介在傳遞訊息時,也許會有其政治立場,在與選民個人的政黨認同相互 作用的情形下,或許就會影響選民對於政府回應性的評估。本研究認為:選民 自身以及認為媒體立場皆為泛藍者,外在效能感可能較低,而皆為泛綠者則效 能感可能較高。 二、資料來源與變數建構 本 研 究 使 用 劉 義 周 (2005)主持的「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研究」

Taiwan’s Elec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 TEDS)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過後 的全國性面訪資料,該計畫執行單位為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與中正大學民意

及市場調查中心。② TEDS 2004年的訪問共區分為A、B兩卷來進行,而本文所

使用的主要為A卷的資料(TEDS 2004LA),TEDS 2004LA的訪問內容包含了

選民在2004年立委選舉中的大眾傳播媒介使用行為、社會網絡的政治討論以及 社會網絡同質程度的測量、相關的政治態度和政治行為等變數,該訪問所納入 有關社會網路的討論以及網路的同質性程度等相關測量,在國內其他政治相關 類型的調查中並不多見,也與本研究所欲解答的研究問題最為貼近,故採用該 資料進行二手分析,該研究最後的訪問成功樣本數共為1,252份。 根據前述的理論架構,以下簡述自變數及依變數的建構方式,詳細的說 明,可參考本文的附錄: ② 作者感謝劉義周(2005)教授主持的《2002年至2004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作者感謝劉義周(2005)教授主持的《2002年至2004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 究規劃(IV):民國93年立法委員選舉大型面訪案》(NSC 93-2420-H-004-005-SSS)所提 供資料及該計畫研究團隊、執行機構與督導及訪員的辛勞。

(15)

臺灣民主季刊

(一)自變數 1、政黨認同與政黨支持強度 選民的政治背景因素包括政黨認同與對認同政黨的支持強度。在此將選民 的政黨認同區分為支持泛綠、支持泛藍以及無政黨傾向等三類,選民政黨的支 持強度則視回答內容重新過錄為0至3四個刻度,分數愈高者政黨支持程度愈為 強烈。 2、社會網絡 社會網絡的變項在此以政治討論的情形加以測量,資料中分別詢問受訪者 與家人、朋友、鄰居、同事等討論候選人、政黨或者是政治議題的頻率,以及 受訪者與這些政治討論對象的政黨支持傾向是否相同。就社會網路政治討論頻 率來說,針對討論頻率多寡重新過錄為0至3分,並加總為「社會網路政治討論 程度」此一變項,數值愈大表示討論愈頻繁。另外,就社會網路政黨支持對象 是否相同而言,受訪者回答「大家都一樣」者視為與政治討論者處於意見同質 的政治環境,回答其他者視為與政治討論者處於意見異質的政治環境。重新編 碼後的變數數值愈高者,表示社會網路政黨支持的同質程度愈高。 3、大眾傳播媒介使用及政治立場 大眾傳播媒介使用在問卷資料中可以區分為對於電視以及報紙的「暴露程 度」與「注意程度」兩者,重新編碼之後分數愈高者,代表暴露程度與注意程 度愈高。另外,媒介政治立場的部分,則將受訪者的回答內容重新編碼為泛 藍、泛綠以及無政黨傾向等三種類別進行分析。同時,媒介政治立場將只納入 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分析架構中。 4、教育程度 將教育程度重新歸類整理為三個類別:大專及以上、國高中、小學及以

(16)

下,以最後一類為對照組進行分析。 此外,本研究在分析模型時,也將控制受訪者的性別與年齡等變數。 (二)依變數 依變數為政治效能感,在此區分為內在政治效能感以及外在政治效能感兩 者,問卷中內在政治效能感的測量題目為: P6. 有人說:「政治有時候太複雜了,所以我們一般老百姓實在搞不懂」。 而外在政治效能感則有兩個題項: P5. 有人說:「我們一般老百姓對政府的作為,沒有任何影響力」。(影響力) P7. 有人說:「政府官員不會在乎(台:不會管)我們一般老百姓的想法」。(在乎) 由於題目採取反向敘述的方式,因此受訪者回答同意與非常同意者,代表 該受訪者的政治效能感較低,回答不同意與非常不同意者,代表該受訪者的政 治效能感較高。且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兩個題目Cronbach’s a值僅0.54,並不適合 建構為一個指標,因此,我們在後續的模型將分別針對兩個變數進行討論。同 時,在進一步的模型分析時,我們將依變數—政治效能感,區分為功效高以及

功效低兩類別,以成長曲線迴歸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的方式進行

統計分析。

肆、資料分析

在進入模型分析之前,我們先檢視政治效能感的分布情形。表一中可看出 民眾內在政治功效(政治太複雜)以及外在政治功效的「在乎」題項次數分 配,都是以低政治效能感的比例較多,而外在政治功效的「影響力」題項比例 ③ 國內學界對於此一統計方法的翻譯方式各異,本研究參考黃紀(2000:405)的翻譯方式。

(17)

臺灣民主季刊

則是高政治效能感為多。另外,我們亦可由內在與外在這兩個政治效能感層面 發現,民眾的內在政治效能感是較外在政治效能感來得較低的。 內在政治效能感與民眾的政治自我能力認知有關,而內在政治效能感的低 落,也許與近年來國內政治動盪,藍綠政黨嚴重對立,使得選民覺得政治事務 異常複雜,而有主觀認知到自我對政治事務瞭解能力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 此不足的比例即高達全部受訪者的八成左右,顯示了受訪民眾心中依舊存在政 治是由少數人掌握,並且政治事務過於複雜,一般民眾無法瞭解政治運作情形 的想法。 而外在政治效能感則體現選民感知到政府對民眾政治需求的回應程度為 何,以上表來看,與內在政治效能感相較而言,可以說政府的回應性是較佳 的。而就其中的一個問項:「一般民眾是否具有能力影響政府的作為」來說, 此項政治效能感為高的比例則較多(67.8%),顯示雖然民眾多不能夠瞭解到 政治事務的運行方式,但仍認為自身有辦法影響到政府的作為,例如可透過投 票、立法委員的協助,或者是藉由媒體的力量來影響政府等等。但是在政府是 否會在乎民眾想法的題項,高政治效能感的比例只佔了約四成,代表了即便選 民認為可以影響政府,但是政府表現在外的作為並不符選民所期待,亦即選民 的需求與政府的回應性二者間存在著相當的落差。 表一 政治效能感次數分配表 內在政治效能感 外在政治效能感 (政治太複雜) (影響力) (在乎) 功效高 23.5 ( 254) 67.8 ( 689) 41.2 (381) 功效低 76.5 ( 824) 32.2 ( 328) 58.8 (543) 總 計 100.0 (1077) 100.0 (1017) 100.0 (924) 資料來源:劉義周(2005)。 說明:表中數值為直欄百分比(括弧內為樣本數)。

(18)

接著,則將前述討論到會影響政治效能感的模型納入分析,採用成長曲線 迴歸模型的方式來進行,其中將「功效高」設為1,「功效低」設為0,因此, 舉例而言,若模型中的「政治討論程度」對依變數「政治效能感」有顯著且正 向的影響時,其解釋方式即是:在控制其他變數不變的情況之下,政治討論程 度愈高,選民的政治效能感會愈高。 表二為影響民眾內在政治效能感的分析表,在此共分為三個模型來進行討 論,模型一包含了本研究理論測試的相關變數與其他控制變數,而模型二與模 型三則是將模型一的變數精簡過後所呈現出的結果。④ 表中的係數值若為正值 且具有統計的顯著性,則可以解釋,在控制其他變數不變的情況之下,此變數 會有助於選民內在政治效能感的提昇。 首先,就教育程度來說,大學及以上的教育程度相對於國小及以下的教育 程度者,具有較高的內在政治效能感。顯示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者,也許因為 接受高等教育使然,也許具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對抽象政治事務的認知能 力較高或是參與政治活動的機會較頻繁,因此,相較於國小及以下教育程度 者,他們對政治體系更為熟悉。 以政黨認同來看,表二的模型一中,泛綠的支持者,相對於泛藍的支持者 來說其內在政治效能感較高,這有可能是因為中央執政者為泛綠政黨,因此泛 綠選民在認同現今執政的政黨之下,認為較能夠瞭解泛綠政黨的作為,也較理 解政治的運作過程,而不認為政治是複雜的。而相較於政黨認同為泛藍的選民 來說,由於泛藍陣營未能取得執政權,在泛綠執政下則較無法理解或同意泛綠 ④ 研究者若需要將模型一與模型二或是與模型三進行模型比較,需透過概似比檢定likelihood ratio test)的程序。有關概似比檢定的相關程序,請參考J. Scott Long1997:93-97)其檢定與迴歸分析中檢定一組變數的係數估計是否皆為0的F檢定相似。為 了比較模型,我們在三個模型使用相同的樣本數,採用Hendry(1995)建議的「由繁而 簡」(from general to specific)的建議,先以變數較多的模型一為底,檢視刪除變數後的 簡化模型,其卡方值是否出現顯著差異。如果卡方檢定不顯著,表示我們新模型中省略 的變數,無法拒絕其虛無假設(B的估計值皆為0)。

(19)

臺灣民主季刊

表二 影響民眾內在政治效能感的成長曲線迴歸模型 模型一 模型二 模型三 係數 (標準誤) 係數 (標準誤) 係數 (標準誤) 性別(對照組:女性)   男性 0.29 (0.16)* 0.29 (0.15)$ 0.29 (0.15)$ 教育程度(對照組:國小及以下)   大學及以上   國高中 0.56 -0.20 (0.29)$ (0.26) 0.61 -0.15 (0.22)** (0.22) 0.59 -0.17 (0.23)** (0.22) 年齡 0.00 (0.01) — — — — 個人政黨認同(對照組:泛藍)   泛綠   無傾向 0.53 0.28 (0.18)** (0.29) 0.55 -0.12 (0.18)** (0.19) 0.56 -0.11 (0.18)** (0.19) 個人政黨支持強度 0.15 (0.09) — — — — 社會網絡政治討論程度 0.05 (0.03) 0.07 (0.03)* 0.07 (0.03)* 社會網絡政黨支持同質程度 0.02 (0.04) — — — — 電視   暴露程度   注意程度 -0.05 0.11 (0.07) (0.10) -0.08 0.18 (0.07) (0.10)$ — — — — 報紙   暴露程度   注意程度 -0.08 0.15 (0.09) (0.10) — — — — -0.10 0.17 (0.09) (0.10)$ 常數 -2.30 (0.50)*** -2.11 (0.28)*** -1.99 (0.25)*** 模型相關資訊   分析個數   正確預測率   自由度   p值   G2 (LRc2)   Pseudo-R2 1044 76.0% 13 0.000 67.75 0.063 1044 76.4% 8 0.000 62.22 0.058 1044 76.3% 8 0.000 62.49 0.058 資料來源:劉義周(2005)。  明:***:p<.001;**:p<.01;*:p<.05;$:p<.1。

(20)

政府的政治作為,也因此在回答政治是否過於複雜以至於無法理解的問題時, 傾向較低的內在政治效能感。 以上的變數在模型一所呈現出來的結果都與理論預期相符,但是政黨支持 強度、政治討論程度、與政治討論對象間的政黨支持同質程度、大眾傳播媒介 的暴露程度與注意程度等,在統計模型中卻未呈現顯著的影響,與理論預期的 結果不符。就民眾的內在政治效能感而言,教育程度的「知性」與政治現實環 境的「黨性」因素具有顯著的解釋力,但是個人的社會網路討論程度、政黨支 持的同質程度以及媒體暴露程度,則不具顯著影響力。 由於模型一中若干變數與依變數不具有統計上的關聯性,因此在模型二與 模型三中,本研究將其刪除。在模型二中,我們主要探討「電視」對依變數的 影響,而模型三則探討「報紙」對依變數的影響。模型二與模型三使用相同的 樣本數,因此,我們可以運用概似比檢定檢視其與模型一之間,是否存在統計 的顯著差異。經卡方檢定後,我們可以發現:模型二或是模型三省略的變數, 其估計係數值皆為0,因此他們與模型一的解釋力,並不具有顯著差異。⑤ 以教育程度及政黨認同來看,結果與上述模型一的發現相似,亦即教育程 度為大學及以上者以及黨認同為泛綠者,相較於教育程度為國小以下者以及政 黨認同為泛藍的民眾,內在政治效能感較高。而在精簡模型後,社會網路的政 治討論程度此項變數的影響力則顯現出來,表示當選民在社會網路的政治討論 ⑤ 模型一的概似比卡方值(LRc2)為67.75,模型二與模型三分別為62.22和62.49,而自 由度則都是相差5(13-8=5)。因此,我們要簡化模型,而將模型一的幾個變數刪除 時,如前註的說明,必須進行概似比檢定。從模型二與模型一的比較可以發現,卡方 值的差異為:67.75-62.22=5.53,由於為雙尾檢定,因此查卡方分配表在自由度為5時, c2.025(5)=12.8,又由於兩模型卡方值差異為5.53,使得觀察到的c2小於上述拒絕虛無假設 的判斷值(critical value),所以模型二中刪除的5個變數,該估計係數均為0,代表我們 可以運用以較精簡的模型二。同樣地,模型三簡化模型一中的5個變數,其係數估計的 統計檢定亦均為0(其c2值差為67.75-62.49=5.26)。有關概似比檢定的討論,可以參考 Long(1997:93-97)。有關Hendry(1995)對模型建構的建議,可以參考Hendry與Richard (1983),或是Gujarati(1995:485-86)。

(21)

臺灣民主季刊

程度愈高時,內在政治效能感會愈高,此是可以理解的,這是由於當對政治的 討論程度愈多,應當能夠對政治的運作情況更為瞭解,對於政治是太複雜的這 個想法,也會因由政治討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體現在內在政治效能感即會愈 高。 大眾傳播媒介的影響在模型二及模型三中有不同的發現。模型二的結果顯 示對電視的注意程度會對於選民內在政治效能感具有顯著的提昇效果(運用雙 尾檢定,p<0.1),而暴露程度則無;模型三則和模型二相同,對報紙的注意程 度會有助選民內在政治效能感的提昇(運用雙尾檢定,p<0.1),而暴露程度則 無。大眾傳播媒介對內在政治效能感有影響是符合理論預期的,當選民愈為注 意媒介所傳遞的政治訊息時,對於政治體系應當會較為瞭解,能夠明白政治事 務的運行方式,以及選民本身有什麼樣的管道可以影響到政府官員的作為。至 於媒介的暴露程度未能達到統計的相關性,有可能在於選民對於媒介的「注意 程度」係關注媒介所傳遞內容的「質」不同,這比「暴露程度」的「量」之差 異更為重要。 本研究也針對外在政治功效感運用相似的解釋變數進行理論驗證,表三與 表四為分別為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響力」與「在乎」兩個變項的分析結果。 在「影響力」面向的分析部分,表三中的模型一顯示,在控制其他變數之後, 男性相較於女性的外在政治效能感是較低的。以教育程度來看,相較於國小及 以下教育程度的選民來說,國高中教育程度和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政治效能 感會較高,此現象是與理論預期相符的。另外,政黨認同為泛綠的選民,外在 政治效能感相較於認同泛藍的選民來說,也是較高的。 而就大眾傳播媒介使用的部分來看,電視的暴露程度在表三的模型一對外 在政治效能感有顯著的影響,但注意程度以及報紙的暴露與注意程度皆未達到 統計的顯著水準。至於選民對媒介的政黨立場主觀認知來說,模型一顯示未對 外在政治效能感有所影響,並且,民眾自身的政黨認同與其認知的媒介政治 立場一致與否的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無論是就「藍藍」、「綠綠」或者「無

(22)

無」,皆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響力」面向沒有顯著的影響。 與內在政治效能感相同的是,年齡、政黨支持強度以及政黨支持同質程度 都對外在政治效能感不具備顯著的影響力,而教育程度的影響依舊存在,這顯 示了教育程度較高的選民,他們理解、處理政治訊息的能力較低教育程度的選 民來說為佳,對政治體系也會較為瞭解,因此在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響力」 面向來說,他們就會認為其實有很多面向可以影響政府的決策作為。 另外,賦權理論說明了當所屬團體成員具有政治權力時,其成員在政治的 影響力會隨之增加。因此,在泛綠政黨執政的同時,由於同屬泛綠的成員,認 同泛綠政黨的選民就會認為他們對政府的決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這也是在模 型中呈現泛綠選民相較於泛藍選民,其外在政治效能感較高的原因。 模型一中電視的暴露程度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影響力」面向也有顯著的 正面影響,但是注意程度以及報紙的暴露與注意程度則未達到統計的顯著性。 為了要簡化模型以求較少的變數能夠解釋依變數,因此我們將模型一並未在統 計上呈現相關性的變數加以剔除,而模型二與模型三即是以較少變數呈現的結 果,模型二主要是討論「電視」此媒介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產生的影響,模型三 則是討論「報紙」此媒介的影響。⑥ 在模型二與模型三的性別、教育程度以及 政黨認同,皆如同模型一相同具有顯著的影響,同樣地,電視暴露程度對選民 外在政治效能感「影響力」層面的影響依舊存在,但政治立場,以及其政治立 場與選民政黨認同的配對,則未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產生影響。另外,以模型三 的報紙影響力來看,無論是暴露程度或者是注意程度,以及其政治立場、政治 立場與政黨認同的配對等,都對外在政治效能感沒有影響,這或許是與大眾傳 ⑥ 模型二與模型一的c2值 的 差 為61.16-50.10=11.06,自由度差為23-10=13,查表 c2.025(13)=24.7,因此二者並無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模型三與模型一的c2值的差為 61.16-46.53=14.63,亦小於查表的c2.025(13)值,因此模型三與模型一無統計上的顯著差 異。以上的統計檢定可以得出,模型二與模型三皆能如同模型一一般,可以用較少的變 數詮釋依變數。

(23)

臺灣民主季刊

表三 影響民眾外在政治效能感的成長曲線迴歸模型分析(影響力) 模型一 模型二 模型三 係數 (標準誤) 係數 (標準誤) 係數 (標準誤) 性別(對照組:女性)   男性 -0.30 (0.15)* -0.37 (0.14)* -0.35 (0.14)* 教育程度(對照組:低教育程度)   大學及以上   國高中 0.500.60 (0.26) $ (0.23)** 0.750.80 (0.20)***(0.19)*** 0.710.78 (0.21)***(0.19)*** 年齡 -0.01 (0.01) — — — — 個人政黨認同(對照組:泛藍)   泛綠   無傾向 0.780.37 (0.22)***(0.69) 0.780.36 (0.18)***(0.17)* 0.830.33 (0.18)***(0.17)* 個人政黨支持強度 -0.09 (0.09) — — — — 社會網絡政治討論程度 -0.01 (0.03) -0.02 (0.03) 0.02 (0.03) 社會網絡政黨支持同質程度 0.03 (0.04) — — — — 電視   暴露程度   注意程度 0.130.01 (0.07) $ (0.09) 0.120.00 (0.07) $ (0.09) — — — — 報紙   暴露程度   注意程度 -0.01-0.05 (0.09)(0.10) — — — — -0.02-0.04 (0.08)(0.10) 電視政黨立場認知(對照組:泛藍)   泛綠   其他 0.300.46 (0.48)(0.45) -0.010.12 (0.32)(0.26) — — — — 報紙政黨立場認知(對照組:泛藍)   泛綠   其他 -0.47-0.70 (0.50)(0.51) — — — — -0.41-0.51 (0.35)(0.27) 電視政黨立場vs.政黨認同(對照組:不一致)   藍藍   綠綠   無無 0.45 0.14 -0.63 (0.55) (0.50) (0.48) — — — — — — — — — — — — 報紙政黨立場vs.政黨認同(對照組:不一致)   藍藍   綠綠   無無 -0.13 0.11 0.42 (0.61) (0.63) (0.55) — — — — — — — — — — — — 常數 0.64 (0.82) -0.30 (0.34) 0.47 (0.34) 模型相關資訊   分析個數   正確預測率   自由度   p值   G2 (LRc2)   Pseudo-R2 980 69.1% 23 0.000 61.16 0.060 980 68.2% 10 0.000 50.10 0.050 980 67.6% 10 0.000 46.53 0.046 資料來源:劉義周(2005)。 說  明:***:p<.001;**:p<.01;*:p<.05;$:p<.1。

(24)

播媒介的特性有關,由於一般民眾在媒介的選擇會以電視最為優先,電視普遍 存於每個家庭,而報紙還需要民眾另行購買,並且電視的畫面與聲音都是動態 的,較報紙來說能夠為民眾所接受,因此電視的影響力就會較報紙來得明顯。 最後,民眾對大眾傳播媒介的政治立場認知則未呈現顯著的影響力,這也 許是民眾對媒介的政治立場並無法仔細的進行區分,又或者是媒介並無明顯表 現出其政治立場,而使得在模型中並未呈現出與外在政治效能感的關聯性。 另外,表四則是影響外在政治效能感「在乎」面向的模型分析。從模型一 可以發現,與表三的「影響力」面向相同的是,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相較於國 小及以下教育程度、政黨認同為泛綠相較於泛藍都會影響到「在乎」題項的外 在政治效能感。另外與表三模型一相同的是政黨支持強度、政治討論程度、政 黨支持同質程度,對於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在乎」面向都不具顯著的影響;與 表三模型一不同的是,性別以及媒介暴露程度的影響力並未顯現。另外,年齡 的影響力則在表四的模型一呈現出來。 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在乎」面向詢問的是受訪者是否認為政府會關注一般 選民的需求,而加以回應。在此,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者,對照國小及以下教 育程度者來說,其政治效能感會較高,不過國高中教育程度者則未有顯著的影 響力,顯示出當政府對選民需求有所回應時,教育程度較高者感受政府的作 為是較為明顯的,亦即知道自己的需求有被政府官員所關切。另外,政黨認同 為泛綠相較於認同為泛藍的支持者來說,其對政府回應其需求的感受亦來得較 高,如同賦權理論所述,當泛綠政黨執政時,就會較為關注於同屬這個團體中 成員的訴求,而當政府有政策的作為時,直接的受惠者就是泛綠選民,因此其 政治效能感會來得較泛藍選民為高。 至於以表中的「年齡」來看,呈現出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在乎」面向具 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力,也就是說年齡愈大者,感受到政府在乎選民的需求程度 會愈高。這有可能是當年齡愈大的選民,他們對於政治事務會較為熟悉,同時 相較於年齡較輕的選民,他們對於政治的想法以及對於政府的需求也會因此

(25)

臺灣民主季刊

表四 影響民眾外在政治效能感的成長曲線迴歸模型分析(在乎) 模型一 模型二 模型三 係數 (標準誤) 係數 (標準誤) 係數 (標準誤) 性別(對照組:女性)   男性 0.09 (0.15) — — — — 教育程度(對照組:國小及以下)   大學及以上   國高中 0.580.30 (0.27)*(0.23) 0.690.38 (0.26)**(0.23)$ 0.620.34 (0.27)*(0.23) 年齡 0.01 (0.01)* 0.02 (0.01)* 0.01 (0.01)* 個人政黨認同(對照組:泛藍)   泛綠   無傾向 -0.061.06 (0.22)***(0.70) -0.131.06 (0.20)***(0.49) 1.200.28 (0.18)***(0.18) 個人政黨支持強度 -0.05 (0.09) — — — — 社會網絡政治討論程度 -0.01 (0.03) 0.00 (0.03) 0.01 (0.03) 社會網絡政黨支持同質程度 0.01 (0.04) — — — — 電視   暴露程度   注意程度 -0.040.25 (0.07)(0.10)** -0.040.25 (0.07)(0.09)** — — — — 報紙   暴露程度   注意程度 -0.020.00 (0.09)(0.10) — — — — -0.020.06 (0.09)(0.10) 電視政治立場認知(對照組:泛藍)   泛綠   無傾向 -0.31-0.17 (0.51)(0.50) -0.290.34 (0.50)(0.49) — — — — 報紙政治立場認知(對照組:泛藍)   泛綠   無傾向 -0.220.56 (0.51)(0.48) — — — — -0.320.43 (0.35)(0.27) 電視政治立場vs.政黨認同(對照組:不一致)   藍藍   綠綠   無無 -1.07 0.23 0.35 (0.63)$ (0.53) (0.52) -1.11 0.21 0.40 (0.61)$ (0.51) (0.51) — — — — — — 報紙政治立場vs.政黨認同(對照組:不一致)   藍藍   綠綠   無無 0.32 -0.09 -0.14 (0.58) (0.63) (0.55) — — — — — — — — — — — — 常數 -1.80 (0.83)* -2.03 (0.66)** -1.69 (0.51)** 模型相關資訊   分析個數   正確預測率   自由度   p值   G2 (LRc2)   Pseudo-R2 892 67.4% 23 0.000 92.82 0.099 892 65.8% 13 0.000 81.95 0.088 892 65.4% 10 0.000 76.66 0.082 資料來源:劉義周(2005)。 說  明:***:p<.001;**:p<.01;*:p<.05;$:p<.1。

(26)

而愈多,也較為成熟,在這個情況之下,他們相對會更希望政府能夠回應其想 法,因此,當政府政策作為有所回應時,年齡較大的選民感受應該會較為深 刻。至於年紀較輕的選民,也許他們較具批判性格,使得其認為政府的回應性 較差。 最後,表四中模型一的「大眾傳播媒介使用」變數顯示,電視的注意程度 會對外在政治效能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電視的注意程度愈高,外在政治效 能感會愈高。不過電視的暴露程度,以及報紙的暴露程度與注意程度的影響力 都未達到統計的顯著性。 而就媒介政治立場而言,在模型一中無論是電視或者是報紙的政治立場, 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皆無顯著的影響。不過,以選民的政黨認同與電視政治立場 來看,若同為泛藍政黨的配對時,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在乎」面向有顯著的 影響,由於其係數值為負值,因此,這種影響性是負向的。這代表著當自己是 認同泛藍政黨且認知到所使用的媒介政治立場為泛藍時,其認為政府並不會在 乎民眾的需求,造成外在政治效能感的低落。會有此現象是可理解的,就如同 賦權理論的解釋一樣,執政的政黨會嘉惠同樣屬於其團體的成員,故在泛綠政 黨執政的情況之下,泛藍選民的外在政治效能感會下降,而在與電視的政治立 場互相配對之下,亦出現此種現象,不過其餘的配對以及政黨認同和報紙政治 立場的配對,則在模型中並無出現顯著的影響力。 另外,為了要簡化模型,本研究亦如同表二與表三一樣,呈現出模型二與 模型三,將對模型不顯著的變數剔除,以求以較少的變數詮釋依變數,⑦ 在統 計檢定中,也發現模型二與模型一,以及模型三與模型一並未有顯著的差異存 在,也就是說可以以較精簡的模型來解釋依變數。⑧ ⑦ 由於選民政黨認同與電視立場的配對在模型一顯著地影響到依變數,因此該變數在模型 二予以保留,而模型三則將政黨認同與報紙政治立場的配對予以剔除。 ⑧ 模型二與模型一的c2值 的 差 為92.82-81.95=10.87,自由度差為23-13=10,查表

(27)

臺灣民主季刊

表四的模型二和模型一相同的是,大學及以上教育程度、年齡以及泛綠的 政黨認同,都對外在政治效能感的「在乎」面向有顯著的正面影響,同時,模 型二中也呈現國高中教育程度相較於國小及以下教育程度者,會對外在政治效 能感產生正面的影響力。另外,在媒介影響力的部分,電視的注意程度以及選 民政黨認同與電視政治立場為泛藍的相同配對,其影響力依舊存在,不過對照 模型三來說,報紙的影響力則並未在精簡模型後呈現出來。

伍、討論與結論

從過去的相關研究中我們得知:民眾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密切相關。 Easton(1965)與Gamson(1968:42)將其視之為對政治體系的輸入項。郭秋 永(1991:323-24)更指出:「當公民保有政治功效感而未訴諸政治活動時,政 治菁英可以預期到公民的可能需求和政治活動,從而事先予以回應,使得『潛 在上活躍的公民』不致成為『積極而活躍的公民』」。因此,政治效能感的研 究,不但對於民眾政治參與的分析具有重要的啟示,也對於政治體系的穩定, 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承接Abramson對於政治效能感提出的四個解釋假說,從民眾的教育 程度(知性)、政黨傾向(黨性)以及網絡討論與媒體使用(資訊)等三個角 度出發,分析哪些因素影響民眾的政治效能感。研究發現:在影響民眾政治效 能感的諸多因素中,民眾的教育程度以及政黨認同,具有顯著的效果。此一發 現與過去結果大致相符。就資訊的交換以及媒介的使用上,網絡討論政治程度 以及對於報紙的注意程度,皆對於民眾內在政治效能感具有顯著的影響。對於 c2.025(10)=20.5,因此二者並無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模型三與模型一的c2值的差為 92.82-76.66=16.16,自由度差為23-10=13,查表c2.025(13)=24.7,因此模型三與模型一無 統計上的顯著差異。以上的統計檢定可以得出,模型二與模型三的解釋力如同模型一相 似,故可以用較少的變數詮釋依變數。

(28)

電視媒體的暴露程度以及注意程度,也與民眾的政治效能感具有重要的關聯。 此一發現也與本文的理論預期一致。另外,年齡則單獨對外在政治功效的「在 乎」面向產生影響力。至於政黨支持強度、大眾傳播媒介中報紙的暴露程度, 及其政治立場都對內在與外在政治效能感都未產生顯著的影響力。顯示黨派立 場較對特定政黨支持程度的強弱更為重要,而以政黨認同作為中介變數,檢視 其是否具備「有色眼鏡」的功能上,則與本研究預期不符。 本研究的發現顯示:就教育的功能而言,其對於民眾自我政治能力的評價 以及對於政府回應性的評價,具有重要的影響。也顯示教育在提高民眾對政治 事務的關注上,具有一定效果。隨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民眾認知能力逐步 提升,可以預料的是,這個趨勢對於民眾的政治效能感提升,應該是有所助益 的。至於有關政治現實或是政治賦權的相關解釋中,強調選民個人支持的政黨 執政,會對其政治效能感具有顯著的提升效果,本研究也獲得印證。選民的政 黨認同與其政治效能感之間,是具有重要的理論連結的。不過,民主政治的一 個特性就是不確定性。換言之,主要政黨很可能經由選舉而執政,也可能因為 選舉而在野。現實的政治環境對不同政黨傾向者的政治效能感雖有所影響,但 當選舉競爭成為常態,政黨的支持者也許不會永遠成為輸家,也不會永遠是贏 家,對於整體民眾政治效能感的提升,應該也有一定的影響。從資訊的角度而 言,本研究運用社會系絡與資訊網絡的相關論證,分析民眾的政治效能感,研 究結果發現:社會網路的政治討論,對於提升民眾內在政治效能感具有顯著的 影響。顯示民眾所處的人際網絡在提供個人政治資訊以及公民論述訓練上,具 有一定的貢獻。不過,社會網絡的政治討論情況,卻未必可以提升其對政府回 應能力的評價。值得注意的是,大眾傳播媒體也對民眾外在政治效能感具有一 定的影響。民眾經常暴露或是注意電視傳播媒體的報導,其外在政治效能感較 高,顯示大眾傳播媒體透過資訊的提供,對於民眾重要政治態度具有重要的影 響。 綜合而言,知性(教育程度)與黨性(政黨認同)對於政治效能感的影響

(29)

臺灣民主季刊

是非常大的。不過以本文所要探討的資訊面向來說,就大眾傳播媒介而言,選 民的資訊接收以電子媒體的「電視」媒介較為重要,而平面媒體的報紙則未發 揮影響力;同時,就社會網絡的資訊接收來看,「社會網路的政治討論程度」 對內在政治效能感有顯著的影響,但是對外在效能感來說,其影響力則未顯 現。 政治效能感的研究一直是國外學者所關注的焦點,近來也開始受到國內學 者的重視,不過,相關理論的提出以及理論驗證的研究並不多見。本文試圖從 「知性」、「黨性」與「資訊」三個角度出發,討論影響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因 素,初步的研究成果除了提供學界參考之外,也希望政治學界關注目前日漸下 滑的投票參與,並對政治效能感的相關理論與經驗研究可以持續提出並支持, 以掌握我國民眾在政治參與的重要態度變數,持續掌握與關注我國民主政治的 發展。

(30)

附錄:相關變數處理方式 變數名稱 問卷題項及題目 處理方式 政治效能感 內在 P6. 有人說:「政治有時候太複雜 了,所以我們一般老百姓實在 搞不懂(台:不清楚)」。 答案包含非常同意、同 意、不同意、非常不同 意四者,在此將答案重 新轉向過錄為最低、次 低、次高、最高等四個 政治效能感的類別,並 將無反應的選項以及回 答「既非同意也非不同 易者」設為遺漏值,最 後合併為功效低與功效 高 兩 個 類 別 來 進 行 分 析。 外在 P5. 有人說:「我們一般老百姓對 政 府 的 作 為 , 沒 有 任 何 影 響 力」。 P7. 有人說:「政府官員不會在乎 (台:不會管)我們一般老百 姓的想法」。 政黨認同 L8a. 目前國內有幾個主要政黨,包括國民 黨 、 民 進 黨 、 親 民 黨 、 新 黨 、 建 國 黨,以及台灣團結聯盟,請問您通常 支持哪一個政黨? 分為三類。 1. 支持泛藍:國民黨、 親民黨、新黨。 2. 支持泛綠:民進黨、 台灣團結聯盟、建國 黨。 3. 無傾向:其他、都沒 有。 政黨支持強度 L8b. 請問您支持這個政黨的程度有多強? 是非常強、有點強、不太強,還是談 不上強不強? 重新過錄為0至3四個刻 度,以連續變數的方式 視之,刻度愈高者其政 黨支持程度愈為強烈。 社會網絡政治 討論程度 家人 H1a. 請問您會不會與家人(台:厝 內的人)討論有關候選人、政 黨或政治議題,是時常討論、 有時討論、很少討論,還是從 來不討論? 將受訪者回答的答案分 別重新過錄,並視為連 續變數,各題分數分布 為0分至3分。過錄後刻 度愈大者,則代表與特 定對象的政治討論頻率 愈高,並將各題分數加 總成為社會網絡此一變 項。 朋友 H2a. 請問您會不會與朋友討論有關 候選人、政黨或政治議題,是 時常討論、有時討論、很少討 論,還是從來不討論?

(31)

臺灣民主季刊

變數名稱 問卷題項及題目 處理方式 鄰居 H3a. 請問您會不會與鄰居討論有關 候選人、政黨或政治議題,是 時常討論、有時討論、很少討 論,還是從來不討論? 同事 H4a. 請問您會不會與同事討論有關 候選人、政黨或政治議題,是 時常討論、有時討論、很少討 論,還是從來不討論? 社會網絡政黨 支持同質程度 家人 H1b. 那您與您的家人支持的政黨是 不是相同? 受訪者回答「大家都一 樣」為同質,回答「我 跟大家不一樣」、「大 家 都 不 一 樣 」 者 為 異 質。在依其是否有與特 定對象討論政治,以及 其討論的同質情形,形 構出政黨支持同質程度 指標。 朋友 H2b. 那您與您的朋友支持的政黨是 不是相同? 鄰居 H3b. 那您與您的鄰居支持的政黨是 不是相同? 同事 H4b. 那您與您的同事支持的政黨是 不是相同? 媒介暴露程度 電視 C1. 在這次立委選舉期間,請問您 那時平均每一個禮拜看幾天電 視上的選舉新聞? 回答的選項為每天、一 周3-4天、一周1-2天、 很少、都沒有。在此將 其重新過錄,視為4分0分的連續變數,過 錄 後 分 數 愈 大 者 , 則 代表其媒介暴露程度愈 高。 報紙 D1. 在這次立委選舉期間,請問您 平均每一個禮拜看幾天報紙上 的選舉新聞? 媒介注意程度 電視 C4. 在這次立委選舉期間,請問您 在 看 電 視 時 , 對 選 舉 新 聞 是 非常注意、有點注意、不太注 意,還是一點都不注意? 回 答 的 選 項 為 非 常 注 意、有點注意、不太注 意、一點都不注意。在 此將其重新過錄,視為 4分至1分的連續變數, 並將完全不接觸媒介過 錄為0,因此過錄後分 數愈大者,則代表其媒 介注意程度愈高。 報紙 D4. 在這次立委選舉期間,請問您 在看報紙時,對選舉新聞是非 常 注 意 、 有 點 注 意 、 不 太 注 意,還是一點都不注意?

(32)

變數名稱 問卷題項及題目 處理方式 媒介政治立場 電視 C2d. 請問〔主要收看的電視〕是偏 好哪一政黨? 分為三類。 1. 支持泛藍:國民黨、 親民黨、新黨。 2. 支持泛綠:民進黨、 台灣團結聯盟、建國 黨。 3. 無傾向:其他、看情 形 、 無 意 見 、 不 知 道。 報紙 D2d. 請問〔主要閱讀的報紙〕是偏 好哪一政黨? 性別 Q26. 受訪者性別 區分為男性、女性。 教育程度 Q10. 請問您最高的學歷是什 麼? 區分為國小及以下、國高中、大學 及以上等三類。 年齡 Q8. 請問您是民國哪一年出生 的? 將出生年次換算成年齡,為連續變 數。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Tseng, Growth behavior of a class of merit functions for the nonlinear comple- mentarity problem,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vol. Fukushima, A new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involves teaching how to connect the sounds with letters or groups of letters (e.g., the sound /k/ can be represented by c, k, ck or ch spellings) and teaching students to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n 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 Architecture and Requirements.

The research data a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ed in electors’ opinion with political party of candidat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dia,

(1991), “Time Domain Reflectrometry Measurement of Water Content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Layered Soil Column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Vol.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