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語聲調與變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華語聲調與變調

趙元任(1959)認為聲調是利用嗓音的高低來辨別字的異同的音位。聲調是 音節裡頭帶音的部分的聲音高低。世界上的語言分為聲調語言和非聲調語言,聲 調語言就是如趙元任先生所講的用嗓音的高低即音高來區別意義的語言。華語就 是聲調語言。

朱川(2013)認為聲調在華語中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聲調的不同主要決定 於音高的不同。華語單字調有四個聲調: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按照五度標 調法,陰平高而平調值是 55,陽平從中往上升高調值是 35,上聲是曲折調,先 降後升調值是 214,去聲是降調由高往低走調值是 51。聲調的高低是相對的,例 如男聲比女聲低,但是調型大體相同。

張本楠和楊若薇(2003)認為聲調是能夠起辨義作用的音高和音長,它附著 在每一個音節上面。孤立來看每一個華語音節都會有一個穩定的聲調,每一本華

語字典基本上都會標註每個漢字的聲調。這些單音節的聲調有兩個特點:1、它 是單獨的字的聲調;2、他的發音是穩定的,具有靜態性。華語中所有字音只有 四種本調即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在語音學中通常會用五度標記法來標示這 四個本調。除了這四個基本聲調以外,華語還有輕聲。華語屬於有聲調語言,聲 調起著區別意義的作用。

馮志純(2003)指出聲調是音節的高低升降變化,華語一般一個漢字就是一 個音節,所以聲調也叫做字調。音節的高低升降由聲帶的鬆緊度決定,聲帶緊發 音高,聲帶松發音低。聲調的音高是相對的,且其音高變化是滑動的而不是跳動 的。

以上幾位研究者指出,現代華語的單字調具有固定的調值,用五度標調法表 示的話分別是: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而華語 聲調並不是從最開始就是如此,他是有一個演變過程的。

林濤和王理嘉(1995)認為南北朝的沈約等人發現華語聲調並且將其分為平、

上、去、入四類,奠定了華語聲調分類的基礎。華語的聲調和聲母的清濁有重要

葉德明(2005)認為從物理的角度來看,聲調就是音高和音長在空氣中的頻 率與音波的長短變化,古代的中國音韻學將華語聲調劃分為平、上、去、入四聲。

9

趙元任(1930)提出對於華語的字調,不管它的絕對平率高低,調域的寬窄,人 聲的區別,情緒鬆緊,都能把它一致化變成五個等級,分別是低、半低、中、半 高、高。

馮志純(2003)認為調值就是聲調的高低升降變化,也就是聲調的實際讀法。

調值一般用五度標記法來描寫。五度標記法是用五度豎標來標記調值的相對音高 的方法。具體做法是用一條豎線做標尺,自上而下分為高、半高、中、半低、低 五度。然後用斜線折線與橫線按聲調讀法標明他們的升降起止度數。

張本楠和楊若薇(2003)提出調值也稱調型或調形,指語音的高低、升降、

曲折和長短的聲音走向。單音節字的本調有穩定的調值和調形。

五度標調法

是將人們說話時的音域分為五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是 1、2、3、4、5 度。最高 為五度,最低為一度。根據這個標記法,陰平是發音最高的聲調被稱為高平調,

調值是 5 度到 5 度;陽平被稱為中升調,調值是 3 度到 5 度;上聲被稱為降升調,

調值是 2 度到 1 度到 4 度;去聲是高降調,調值是 5 度到 1 度。

林濤和王理嘉(1995)指出聲音的音高由基音的頻率決定,從聲調的最低音 到最高音是基頻的變化範圍,即調域。記錄聲調基頻的變化只能得到在特定語言 環境裡的聲調絕對頻率值,不能直接用來說明聲調的本質特點,描繪聲調最有效 的辦法就是五度標調法。五度標調法把調域分為五度,用四等分的豎線代表,共 五個點,自下而上分別代表 1、2、3、4、5。五度制中的調值是相對的不是絕對 的。

葉德明(2005)認為華語聲調中所表現出來的高、低、長、短就是聲調的調 值。音高的頻率代表聲調的高低,時間的長短代表聲調的長度。聲調的高度是相

馮志純(2003)提到調類是按照調值來區分的聲調類別,相同調值的聲調為 同一調類,有幾種調值就會有幾種調類。我國的古漢語中有平、上、去、入四種

聲調。二現代漢語系統是從古漢語中演變而來的,現代華語的調類為陰平、陽平、

上聲和去聲四種。

朱川(2013)提出華語單字調有四個: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即第一聲、

第二聲、第三聲以及第四聲。陰平發音高而平,調值為 55;陽平發音時從中往 高升,調值是 35;上聲是曲折調,發音時必須先往下降且起點不能太高,而後 再往上升,調值是 214;去聲是高降調,發音時由高處降到低處,調值是 51。

林濤和王理嘉(1995)認為華語聲調的調類分為四種,和古代漢語及其他方 言相比,現代華語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1、平聲分為陰平和陽平;2、全濁併入 子敏(1997)提出外國人學習漢語時普遍覺得最難的就是聲調,其中上聲是最難 掌握的。因為在語流中,上聲在多數情況下要發生變化,或變前半上,或留下後 半上。

張本楠和楊若薇(2003)認為變調指的是音節與音節相連且互相影響而產生 的音變;另一種是因為說話時不同的語氣、感情而產生變化,即語調。單音字的 本調穩定,但是變調卻不一樣。單音節字的聲調隨著不同的語音結構和語言環境 改變。改變的結果有以下幾種:1、保持原有的字調不變;2、發生部分變調;3、

發生全部的變調,即失去原有字的本調,讀另外一種聲調;4、聲調融合,與別 的聲調連成一體,沒有自己獨立的聲調。本調是變調的基礎,變調是在與本調的 比較中存在的。華語的變調可以分為自由變調和不自由變調;字組變調和語句變 調;單音節、雙音節與多音節上聲變調;去聲音節及一、不變調;重疊式形容詞 和動詞的變調;輕聲音節;重讀音節;一字多調域相對音高等。

林濤和王理嘉(1995)認為我們在說話的時候總是一個音接著另一個音,各 個音連續不斷的形成了一段段的語流。語流內的音緊密相連使得音之間的發音部

11

葉德明(2005)認為在語流中很難保持每一個字的原有聲調,聲調的改變是 受到同化和異化的影響。最常出現的變調情況是上聲變調,其次是一、不變調以 及一、七、八、不變調,還有常見的陽平與去聲與其他高調同時出現時可能在同 化作用的情況下變成高調。變調的情形要視說話者的語氣、語調、語速、情緒等 的影響。

馮志純(2003)提到音節和音節相連,會讓相連的聲調相互制約,使一些音 節改變其原本的調值,即變調。有些變調非常的明顯,如上聲變調、一、七、八、

不變調等。也有些非常不明顯,例如:兩個陰平的音節相連,前一個音會比較接 近 44,;兩個陽平連接在一起,前一個音上升的幅度會比較小,接近 34;兩個去 聲相連,前一個的聲調只降到一半,大約是 53。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連讀變調需 要依據結構和語義兩個方面處理。

吳宗濟(2004)提出華語除了單字調以外,還有在連讀時受到語音規律的制 約而構成的連讀變調。語句的形式雖然千變萬化,期中能讓人們聽懂的成分除了

能會改變原來的變調規律;而語氣會影響到語句的局部調型(拱度),使得整句 的調閥或調域有所改變。普通話中的句調歸納起來總共有以下幾條規則:1、平 述句句尾拱度驟降;2、疑問句在沒有疑問助詞的情況下,句尾的調閥可以驟升,

如有助詞,句尾則驟降;3、加強句一般調閥會抬高,調域擴展;4、加速句句中 非關鍵性的字或詞的調域會變小以至於趨於平坦。

朱川(1997)提出學生學習完單字調之後,傳統上在語流中的聲調問題就只 提變調,只安排兩個上聲相連時的變調、一不變調以及非末尾字全上變半上等練 習,實踐證明這些遠遠不夠。他們還需要掌握各種連調模式才能夠真正的念出正 確的語音。語流中聲調配合存在有限的模式,終於真正掌握了連調模式,才能有 效的克服詞句中的聲調障礙,教學時應該要使字調記憶和連調模式並重。連調有 模式包括了二字調、三字調和多字調,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應該有界限而不是無邊 界的把所有東西都塞給學生。連調教學應該以二字調為主,因為二字調囊括了語 流中各種單字調的連接方法,其他字調都是以二字調為基礎的。

現有的華語語音課本中的變調部分多以特殊變調教學為主,很少以單字調與 二字調的組合模型為設計理念,就如吳宗濟和朱川所認為的,只有掌握的二字調 的基本調型才能進一步掌握變調和語流音變,所以本次錄音材料的設計,將所有 二字調的調型都設計進去,且結合短句和短文以及自由闡述來測試受試者的變調 掌握狀況。

13

朱川(1997)認為日本學生在學習四聲的時候最容易出錯的是陰平,在發陽 平的時候,他們會將其讀成平調,上升的趨勢不夠明顯,調值通常會變成 34 上 會有一段過長的穩定段,且整個調域變窄(朱川,1997)。

韓國學生偏誤率最高的聲調也是上聲,發音人在發音是聽起來像升調,靠近 陽平。在上升之前都有一個低平段,有的上聲字甚至連穩定段都沒有,直接變成 了升調,所以他們的上聲發音偏誤與歐美學生基本相同。另外研究發現韓國學生 在發去聲的時候調值 44 的平調字出現頻繁,其中陽平、去聲念成 44 的較為明顯,

也有去聲字被念為 44 的情況(朱川,1997)。

也有去聲字被念為 44 的情況(朱川,1997)。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