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創作理論基礎

第一節 意念的形成

一. 藝術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藝術家並非是無中生有的創作者,照抄自然,自然與藝術是有所分別的,藝 術也絕不會與自然一模一樣。人是依靠理性將迥異的想法,以自然的型態來呈 現。在藝術模仿自然上,其實是一種表現以此來加以敘述:模仿是著重在自然的 外形,而表現則是從內裡感覺自覺,表現自然的內部,然而藝術成品沒有辦法完 全表達一切本質,相信知識也沒有辦法完全領略所要表現的自然事物的一切內 容。它是神秘而不能言宣的,而藝術家卻想觸及它,但又無法汲盡。21

美是隱而不顯,是隱蔽在事物之中,它極少(也可說常常不),顯露它原始 的美,但它卻常以事物為媒介表達出美來,並以靈感為源頭,22創造出藝術所謂「

奇」的境界,「奇」會造成軒然大波,對於爾等形式產生衝擊。畫家並非依自己所 見、所感受到的畫面來畫,而是為了表現這個自然很自然,所以畫的很自然。因 此如果當在畫自然或是所謂自然的景象時,為了讓畫看起來很自然,就必須畫的 很自然,那麼此時所畫的畫就是在「模仿」。以下是筆者日記式的象徵意象手札

-樹與我的意象(一)。

(一)樹與我的意象

1.研究動機與方法、目的

不可諱言的,自身的「我」乃是一切意念初始的根源,而這意念當然包含了

「創作」。「柏拉圖曾說藝術是模仿自然,自然是藝術的描寫主體。」,「樹」這題

21 趙雅博,《抽象藝術論》, p.116-117。。

22 趙雅博,《抽象藝術論》, p.25。

材是組成自然的重要元素之一,說明「樹」與藝術創作有相互程度的影響。

就方法而言,運用攝影的成果(照片),結合自我的創作力為這次創作的呈 現方法。

(1.)首先訂定一個與自我有切身關係的地點─陽明山景色(生活環境、

地緣關係)作為題材擷取的範圍,鎖定以「樹」為主體的架構,進 行拍照,完成「樹」資料的收集。

(2.)創作力是人類「精神活動」高度的表現力,能充分呈現個人學習、

經驗、思維,等等的表徵。艾斯納在藝術創造力上區分了 a.界線的 推進 b. 創新 c.界線的突破 d. 美感的組織 四個類型,說明了

「創」與「新」的價值意義。

因此,題材的擷取,注入自我意識的內化過程(當下創作的思維及感染力),才 能達到自身所要的創作目的。

2.理念基礎

人與自然共生共存,人也經由「慾」從其中擷取養分,創造出文化、知識與 科技。因此師法自然乃是探究目的的第一步。「樹」是「自然」重要元素的縮影,

時常成為創作的素材,如「像大樹一樣」,經常出現在文字中、語言中、藝術表 現中,因此,不難激發自身從「樹」的題材裡,詮釋自我的意念。

確立了樹的題材之後,首先說明東方藝術本質對自身的影響。自北宋受文人 畫的影響後,繪畫具有高度意象的詮釋。晁補之曾經作詩稱:「與可畫竹時,胸 中有成竹…」便是一例,蘇軾作畫講求神韻,取其神似而非形似,以為「作畫以 形似,見與兒童鄰。…」此一觀點著實影響中國的繪畫發展形式。就道家而言,

莊子認為道是「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再再都說明「道」即 是「題材(自然)」和「自己如是」的完美結合。再者,藉由完形理論的視覺意

象作為參考點,說明透過視覺意象,能清楚且象徵性的將所畫之主題,藉由形、

4.小結

作品提及了自我、存在、….等的影響,便可輕易的開展形而上所觸及的各種向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