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護理類(一)-專業科目(二)基本護理學

(7) 護理人員觀察病人應具備的技能 (8) 影響觀察技能發展的因素

(9) 護理人員在觀察時的職責 2. 溝通:

(1) 溝通的意義 (2) 溝通的目的

(3) 治療性溝通的意義 (4) 治療性溝通的重要性 (5) 溝通模式

(6) 溝通的途徑(方法) (7) 影響溝通的因素 (8) 會談技巧

A. 法療性會談技巧 B. 非法療性會談技巧 三、記錄 1. 記錄的意義

2. 記錄的目的

3. 記錄時之注意事項及原則 4. 病歷的內容及保存

5. 護理記錄的方法 (1) 傳統式的記錄 (2) 以問題為導向的記錄 6. 醫囑之處理

7. 醫學常用的縮寫字 8. 護理交班報告 9. 行為過程記錄簡介 四、感染控制 1. 名詞解釋

2. 疾病傳染的模式 3. 院內感染

(1) 定義 (2) 重要性 (3) 護士之角色 4. 控制感染之方法 (1) 管制感染源

A. 物理消毒法 (A) 熱能消毒法 (B) 輻射能消毒法 (C) 超音波消毒

單元 教材綱要 (D) 網孔過濾消毒 B. 化學消毒法

(A) 化學劑消毒

(B) 氧化乙烯氣體滅菌 (2) 切斷傳染途徑

A. 內科無菌 B. 外科無菌 (3) 增加個體抵抗力 五、護理過程 1. 問題解決法之基本概念

(1) 意義 (2) 步驟 2. 護理過程

(1) 護理過程的定義 (2) 護理過程的功能

A. 病人方面 B. 護理人員方面 (3) 護理過程的步驟

A. 護理評估

(A) 護理評估的目的 (B) 影響護理評估的因素 (C) 資料的來源

(D) 收集資料的方法 (E) 評估的內容 B. 護理診斷

(A) 護理診斷的定義 (B) 護理診斷的發展歷史 (C) 護理診斷的價值 (D) 護理診斷的組成元素 (E) 護理診斷命名的過程 (F) 護理診斷名詞範例 (G) 護理診斷的書寫法

(H) 擬定護理診斷的優先順序 C. 護理目標

(A) 護理目標的定義 (B) 護理目標的種類 (C) 擬定護理目標的原則 (D) 書寫目標的一般指引

D. 護理計畫及執行 (A) 護理計畫的定義

(B) 護理計畫擬定及書寫的一 般原則

E. 護理評價

(A) 護理評價的定義 (B) 護理評價敘述的內容 3. 護理計畫表(Kardex)

(1) 護理計畫表的意義 (2) 護理計畫表書寫的目的 (3) 護理計畫表書寫的方法 4. 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具備的條件

(1) 知識方面 (2) 技術方面 (3) 觀念方面 5. 護理過程記錄範例 六、舒適的需要 1. 舒適的重要性

2. 造成身體不舒適的原因 3. 促進身體舒適的方法

(1) 身體清潔

A. 身體清潔的重要性 B. 身體清潔的目的

C. 身體清潔需要的護理過程 (A) 護理評估

a. 行為評估收集口腔、

皮膚、指甲、毛髮、

眼、耳、鼻等有關清 潔的行為表現 b. 影響個人身體清潔之

因素 (B) 護理診斷 (C) 護理目標 (D) 護理措施

a. 依身體部位分:口腔 護理、皮膚護理、指 甲護理、頭髮護理、

眼、耳鼻護理

單元 教材綱要

b. 依執行時間分:晨間 護理、寢前護理 (E) 護理評價

(2) 舒適姿勢 A. 姿勢的形成

B. 維持各種姿勢的基本原則 C. 病人的舒適臥姿

D. 維持良好姿勢之防護性設備 七、活動及運動的需要 1. 活動的定義

2. 活動的種類 3. 活動的重要性 4. 身體對不動的反應

5. 鼓勵病人早期下床活動的目的 6. 翻身、移動病人時作用力之原理 7. 翻身、移動病人時應注意事項 8. 滿足活動及運動需要的護理過程

(1) 護理評估

A. 行為評估:收集身體活動型 態、活動量、運動功能呼吸(包 括痰標本收集)、循環、排泄、

皮膚、娛樂活動及心理方面的 行為反應

B. 影響活動及運動的因素 (2) 護理診斷

(3) 護理目標 (4) 護理措施

A. 新陳代謝方面 B. 呼吸系統方面 C. 循環系統方面

D. 骨骼肌肉系統方面:關節運動 E. 皮膚方面

F. 約束:目的、適應症、注意事 項

(5) 護理評價 八、休息與睡眠的需要 1. 休息的定義

2. 休息的目的 3. 睡眠的定義

4. 睡眠的目的 5. 睡眠的生理

6. 睡眠紊亂常見的型態 (1) 失眠(Insomnia)

(2) 昏睡(Narcolepsy)

(3) 睡眠性呼吸暫停(Sleep Apneas)

7. 滿足睡眠需要的護理過程 (1) 護理評估

A. 行為評估:收集睡眠史、白天 呈現的睡眠障礙症狀、睡眠剝 削之行為反應

B. 影響睡眠的因素 (2) 護理診斷

(3) 護理目標 (4) 護理措施

A. 控制環境

B. 提供身體的舒適 C. 維持心理安寧

D. 衛教一促進好的睡眠習慣 (5)護理評價

九、生命徵象 1. 體溫

(1) 體溫的定義 (2) 體溫的調節 (3) 熱的產生與喪失 (4) 影響體溫的因素 (5) 正常的體溫 (6) 異常的體溫

A. 體溫過高(發燒) (a) 發燒的定義 (b) 發燒過程 (c) 發燒型態 (d) 發燒症狀 (e) 發燒原因 (f) 發燒護理措施 B. 體溫過低

(a) 體溫過低的定義 (b) 體溫過低症狀

單元 教材綱要 (c) 體溫過低原因 (d) 體溫過低護理措施 (7) 異常的體溫

(8) 測量體溫之注意事項 2. 脈搏

(1) 脈搏之定義 (2) 脈搏之特性 (3) 測量脈搏之部位 (4) 測量脈搏之注意事項 3. 呼吸

(1) 呼吸的定義 (2) 呼吸的型態 (3) 呼吸的調節 (4) 正常呼吸 (5) 異常呼吸

(6) 影響呼吸率的因素 (7) 測量呼吸的注意事項 4. 血壓

(1) 血壓的定義 (2) 維持血壓的因素 (3) 正常血壓

(4) 異常血壓

(5) 影響血壓的因素 (6) 測量血壓的設備 (7) 測量血壓的注意事項 十、冷熱療法的護理 1. 用冷熱用熱的意義

2. 冷熱應用的生理機轉

3. 身體對冷熱產生的生理變化 4. 影響個體對溫度忍受的因素 5. 影響個體對冷熱效用之因素 6. 冷熱之應用

(1) 冷的應用 A. 目的

B. 使用方式及功效 C. 禁忌症

D. 合併症 E. 注項事項

(2) 熱的應用 A. 目的

B. 使用方式及功效 C. 禁忌症

D. 合併症 E. 注意事項 十一、營養的需要 1. 食物對人體的重要性

2. 營養素的種類、功用及來源 3. 飲食治療的目的

4. 病人飲食的分類

5. 滿足營養需要的護理過程 (1) 行為評估

A. 身體評估、飲食資料、人體測 量、實驗室檢查資料

B. 影響飲食型態的因素 (2) 護理診斷

(3) 護理目標 (4) 護理措施

A. 護理人員在飲食治療工作上之 職責

B. 促進食慾

C. 噁心、嘔吐者之護理 D. 教導如何獲得適當的營養 E. 協助自我進食障礙者獲得營養

(A) 由口進食 (B) 腸道營養 (C) 腸道外營養 (5) 護理評價

十二、給藥法 1. 給藥的目的 2. 給藥動力學

3. 給藥者的角色與職責 4. 給藥系統

5. 給藥之護理過程 (1) 護理評估

A. 行為評估:收集醫藥史、過敏 史、服藥史、飲食狀況、認知 對服藥的態度、藥物常識、自

單元 教材綱要 我服藥能力等資料 B. 影響用藥劑量的因素 (2) 護理診斷

(3) 護理目標 (4) 護理措施

A. 護理人員在執行給藥時之職責 B. 藥物及藥櫃之保管

C. 備藥及給藥之原則 D. 給藥之途徑

(A) 口服法 (B) 注射法 (C) 吸入法 (D) 肛門給藥 (E) 滴入法 (F) 皮膚塗擦 (G) 舌下含服 (5) 護理評價

十三、體液供給 1. 電解質意義 2. 酸鹼平衡意義 3. 體液

(1) 體液種類

(2) 體液和電解質輸送的方法 (3) 體液的重要性

(4) 體液輸入的來源 (5) 體液輸出的來源

(6) 液體和電解質平衡的協調機轉 4. 體液供給的護理過程

(1) 護理評估

A. 行為評估:收集護理病歷、身 體檢查、輸出入量測量、實驗 室檢查資料(包括血液標本收 集)

B. 影響液體電解質平衡的因素 (2) 護理診斷

(3) 護理目標 (4) 護理措施

A. 體液供給一般護理原則

B. 灌注液種類

C. 影響灌注液吸收的因素 D. 補充液體的方法

(A) 靜脈灌注:定義、目的、

部位、流速計算、不良反 應、注意事項

(B) 皮下灌注:輸血(概念) 十四、排泄需要 1. 排泄的定義

2. 人體排泄的途徑

3. 腸道排泄需要之護理過程 (1) 解剖生理

(2) 護理評估

A. 行為評估:收集護理病歷、身 體檢查、糞便性、實驗室檢查 (大便標本收集)、診斷性檢查 等資料

B. 影響正常排便型態的因素 (3) 護理診斷

(4) 護理目標 (5) 護理措施

A. 便秘護理 B. 腹瀉護理 C. 大便失禁護理 (6) 護理評價

4. 泌尿道排泄需要的護理過程 (1) 解剖生理

(2) 護理評估

A. 行為評估:收集護理病歷、身 體檢查、實驗室檢查(小便標本 收集)、診斷性檢查等資料 B. 影響排尿功能的因素 (3) 護理診斷

(4) 護理目標 (5) 護理措施

A. 尿者留護理 B. 尿失禁護理 C. 預防泌尿道感染

單元 教材綱要 D. 減輕腎臟之負擔 (6) 護理評價

十五、繃帶束帶的運用 1. 繃帶的定義 2. 繃帶應用的目的 3. 繃帶的種類

4. 繃帶包紮的一般原則 5. 束帶應用的目的 6. 束帶的種類 十六、臨終病人的護理 1. 死亡的定義

2. 臨終病人的生理變化 3. 臨終病人的心理變化 4. 死亡後屍體的變化

5. 護理人員照顧臨終病人的職責 6. 屍體護理

7. 護理人員本身對死亡的反應 十七、出入院護理 1. 入院

(1) 病人入院之方式 (2) 病人入院時的心理狀況 (3) 入院程序

(4) 護士的職責 2. 出院

(1) 出院方式

(2) 病人出院時情緒反應 (3) 護士的職責

(4) 出院前、出院時、出院後

19. 幼保類-專業科目(一)心理學及兒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