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10 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升學 大專校院甄試考科範圍 二技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110 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升學 大專校院甄試考科範圍 二技組"

Copied!
9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10 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升學 大專校院甄試考科範圍

二技組

財團法人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基金會

中華民國 109 年 8 月

(2)
(3)

110 學年度身心障生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 二技組各考科範圍目錄

共同科目 國文 ...1

英文 ...2

電機類 (一)電子學與電路學 ...3

(二)自動控制(含實習)、計算機概論 ...8

電子類 (一)電子學與電路學 ...12

(二)微積分、微理處理(含實習) ...17

機械類 (一)機械材料、工程力學 ...20

(二)工廠實習、精密量測實驗 ...27

管理類(一) (一)微積分 ...35

(二)生產計畫與管制 ...36

管理類(二) (一)經濟學 ...39

(二)會計學 ...44

管理類(四) (一)經濟學 ...45

(二)計算機概論 ...50

設計類(二) (一)設計概論 ...52

(二)視覺傳達設計 ...53

護理類(一) (一)解剖生理學 ...55

(二)基本護理學 ...62

幼保類 (一)心理學及兒童發展 ...73

(二)嬰幼兒保育概論與實務 ...75

語文類(一) (一)英文閱讀能力測驗 ...77

(二)英文翻譯與寫作 ...78

語文類(二) (一)日文閱讀能力測驗 ...79

(二)日文翻譯與寫作 ...80

餐旅類 (一)餐旅管理(含餐飲管理、旅館管理、旅行業管理) ...81

(二)服務管理 ...85

化妝品類 (一)生理學及營養學 ...86

(二)化妝品概論 ...89

醫事類(一) (一)臨床生化(含生物化學) ...90

(二)臨床微生物(含微生物) ...92

(4)

1. 共同科-國文

單元 教材綱要

一、文選

二、應用文 1. 公文

(1) 程式條例 (2) 行文系統 (3) 公文術語 (4) 整體結構 (5) 範例解說 2. 書信

(1) 基本結構 (2) 行款用語 (3) 範例解說 3. 研究報告

(1) 內容結構 (2) 撰寫要領 (3) 格式舉例

(5)

2. 共同科-英文

單元 教材綱要

一、文章 應儘量選擇各類型,例如:人文思考

類(小說、詩歌、戲劇),專業類,應 用類等

二、字彙片語 以溫故知新為主導,且須加強學生在

聽、說寫方面的應用

三、文法結構 1. 複習文法重點,避免瑣碎艱澀的片 段規則,須求整體性的瞭解與運用 2. 著重文章結構分析、段落的銜接、

轉折詞的應用等

四、翻譯 1. 英文譯中文:力求通順,使學生藉 此明瞭中英文結構之異同

2. 中文譯英文:學生利用文法結構的知 識,練習將中文譯成正確簡潔的英 文,也間接有助於寫作能力的培養

五、討論 應著重各段大意,文章整體內涵的瞭

解,再擴及思考,文化層面的探討

(6)

3. 電子類-專業科目(一)電子學與電路學 電子學

單元 教材綱要

一、半導體理論 1. 本質半導體與雜質半導體 2. 半導體導電特性

3. 半導體熱特性 4. 半導體光特性 5. 霍爾效應

二、二極體及其應用電路 1. 二極體電流─電壓特性 2. 特殊二極體

3. 整流器(半波、全波、橋式)

4. 濾波器(電容式、L 型、π型)

5. 倍壓器

6. 截位器與定位器 7. 齊納電壓調節器

三、電晶體與場效電晶體 1. 電晶體工作原理及其三種組態 2. 接面場效電晶體工作原理及其三

種組態

3.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工作原理 (MOS)

4. 互補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COMS)

5. 金半場效體(MESFET)

四、放大器偏壓電路 1. 電晶體偏壓電路分析與設計 2. 電晶體偏壓穩定性與補償電路 3. JFET 偏壓電路分析與設計 4. MOSFET 偏壓電路分析與設計 五、小信號放大器 1. 電晶體混合π(h –π)參數等效

電路

2. 電晶體三種組態小信號分析 3. JFET 小信號等效電路 4. JFET 三種組態小信號分析 六、大信號放大器 1. A 類放大器

2. 變壓器耦合放大器 3. B 類放大器

4. AB 類放大器 5. C 類放大器

6. 積體電路功率放大器

(7)

單元 教材綱要 7. 熱效應分析

七、串級放大器 1. RC 耦合串接放大器 2. 直接耦合串接放大器 八、數位電路 1. 及閘、或閘與反閘

2. 二極體─電晶體邏輯閘 3. 電晶體─電晶體邏輯閘 4. 射極耦合邏輯閘

5.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邏輯閘

6. 互補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邏輯閘 7. 積體注入邏輯(I I L)

九、頻率響應 1. 波德圖(Bode)及 RC 時間常數頻 率響應

2. 電晶體放大器低頻響應 3. FET 放大器低頻響應 4. 高頻電晶體放大器 5. 高頻 FET 放大器 6. 串級放大器頻率響應

7. 相角邊限(Phase margin)及增益邊 限(Gain margin)

十、反饋放大器 1. 反饋放大器之特性與分析方法 2. 電壓串聯反饋之電路分析 3. 電壓並聯反饋之電路分析 4. 電流並聯反饋之電路分析 5. 電流串聯反饋之電路分析 6. 反饋放大器頻率大應與補償 十一、運算放大器 1. 電流鏡及電流重覆器

2. 運算放大器設計技術

3. 運算放大器特性參數之測量 4. 金氧半(MOS)運算放大器 5. 運算放大器頻率響應與補償 6. 反相與非反相放大器

7. 加法器

8. 積分器與微分器 9. 有功濾波器

10. 精密交流/直流轉換器 11. 取樣並保持電路

12. 類比多工器與解多工器

(8)

13. 數位到類比轉換器 14. 類比到數位轉換器 十二、波形整形與產生器 1. 史密特觸發器

2. 方波與三角波產生器 3. 脈波產生器

4. 階梯波產生器

5. 哈特萊與柯匹茲振盪器 6. 移相振盪器

7. 韋恩電橋振盪器 8. 石英晶體振盪器 十三、積體電路 1. 基本的單石積體電路

2. 單石電路的電晶體 3. 單石二極體

4. 積體電阻器 5. 積體電容器 6. 簡單 IC 設計 7. 大型積體電路(LSI)

8. 互補型金氧半(CMOS)之技術 9. 電荷耦合裝置(CCDS)

10. 超大型積體系統(VLSI)

電路學

單元 教材綱要

一、電路概論 1. 電荷與能量 2. 電磁場與電路 3. 電容參數 4. 電感參數 5. 電阻參數

6. 相關單位之介紹 7. 主動元件之描述

二、電阻網路 1. 電流與電壓的參考方向 2. 網路拓撲學(Topology) 3. 克希荷夫定律

4. 網路方程式之數目 5. 電源的變換 三、暫態響應分析 1. 時間常數與通解

2. 初始條件與特解

(9)

單元 教材綱要

3. 電阻─電感電路的暫態現象 4. 電阻─電容電路的暫態現象 5. 電阻─電感─電容電路的暫態現

6. 響應與根在 S 平面中位置的關係 7. 以阻尼比,自然頻率表示通解 四、線性非時變系統 1. 線性非時變系統

2. 步級函數及其拉氏轉換 3. 脈衝函數及斜波(Ramp)函數 4. 波形的合成

5. 步級與脈衝響應

6. 褶合積分(Convolution)

五、弦波穩態響應 1. 弦波穩態 2. 相量與相角 3. 能量與功率

4. 平均功率與複數功率 5. 最大功率傳輸

6. 平衡三相系統 六、雙埠網路 1. 雙埠參數間的關係

2. 短路導納參數 3. 斷路阻抗參數 4. 傳輸參數 5. 混合參數

6. 各組參數間之關係 7. 雙埠網路間之連接 七、頻域響應 1. 網路函數

2. 波幅與相角的曲線 3. 複數軌跡

4. 波德(Bode)圖

5. 耐奎斯(Nyquist)準則 八、非弦波穩態響應(可彈

性教學)

1. 基波與諧波 2. 對稱與非對稱波 3. 傅立葉級數 4. 頻譜分析

5. 非弦波之有效值、功率及功率因數 九、濾波器 1. 低通濾波器

2. 高通濾波器

(10)

3. 帶通濾波器 4. 帶拒濾波器 5. 全通濾波器

(11)

4. 電機類-專業科目(二)自動控制(含實習)、計算機概論 自動控制(含實習)

單元 教材綱要

一、緒論 1. 控制系統之發展與其展望

2. 系統之定義

3. 線性系統與非線性系統 4. 控制系統之定義

5. 自動控制系統之分類 6. 自動控制系統之構成 二、控制系統之數學基礎 1. 微分方程式

2. 複變函數 3. 拉氏變換 4. 矩陣理論 5. Z 轉換 三、控制系統之表示法 1. 轉移函數

2. 方塊圖

3. 電路、電機系統之表示法 四、時間響應分析 1. 控制系統暫態分析之典型輸入

測試信號

2. 控制系統之時域性能 3. 控制系統之暫態響應 4. 控制系統之穩態響應 5. 羅斯─赫維滋穩定度準則 6. 計算機輔助時間響應分析 五、根軌跡法 1. 根軌跡之構成技術

2. 根軌跡之應用

3. 利用根軌跡圖作補償 4. 計算機輔助根軌跡圖分析 六、頻率響應分析 1. 頻率響應特性的定義

2. 頻率響應與時間響應的比較 3. 極座標圖(Polar Plot)

4. 波德圖 (Bode Plot)

5. 尼可圖 (Nichols Chart)

6. 頻率響應系統穩定度的分析 (1) 奈氏穩定度準則

(2) 相對穩定度:增益邊限及相 位邊限

(3) 計算機輔助頻率響應分析

(12)

七、狀態空間分析 1. 狀態方程式的矩陣表示法 2. 狀態轉移矩陣及動態方程式之

解答

3. 狀態方程式和高階微分方程式 4. 轉換至相位變數標準式

5. 狀態方程式及轉移函數 6. 特性方程式及矩陣函數 7. 約旦標準式

8. 轉移函數的分解

9. 線性系統可控制性及可觀察性 之判斷

八、狀態系統設計 1. 比例積分微分控制器 2. 相位超前落後控制器 3. 狀態回授控制

4. 狀態回授之極點安置設計 5. 控制器的數位執行

6. 計算機輔助控制系統設計

計算機概論

單元 教材綱要

一、電腦基本概念 1. 電腦基本功能與應用

2. 電腦硬體結構,如中央處理單 元、主記憶體、儲存設備、輸出 入週邊設備等

3. 資料表示法 4. 邏輯元件與設計 5. 組合語言

6. 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的方 法與技巧

7. 運算法則之類型

8. 作業系統之介紹與操作 9. 資訊安全概念

10. 電腦病毒與防治 二、流程圖語言 1. 指定敘述

2. 資料型態 3. I/O 敘述 4. 程式邏輯

(13)

單元 教材綱要 5. 程式中的迴圈(loop) 6. 序列(sequence)

7. 複合敘述(compound statements) 三、計算系統 1. 任務控制解釋器

2. 語言轉換器 3. 監督器

4. I/O 的儲存裝置

四、偵錯 1. 偵查錯誤和分離

2. 非數值錯誤

3. 序列指標超出範圍 4. 副程式內參數傳遞之形式 5. 資料的初值

6. 不正確的迴路測試 7. 算術上的差(捨入誤差) 8. 截尾誤差

9. 誤差的放大 五、資料結構 1. 字串

2. 串列

3. 字元字串的串列 4. 樹狀結構

5. 有順序的樹狀結構(ordered trees)

6. 資料結構的應用 7. 遞迴(recursive) 8. 圖(graph) 9. 儲存體管理 六、非數值應用 1. 關鍵路徑

2. 圖形的儲存方法

3. 關鍵路徑法的資料結構 4. 一般樹狀結構的儲存方法 5. 樹狀結構的修剪

6. 句法分析 7. 句法錯誤的偵查 七、數值方法 1. 模擬

2. 非連續系統的模擬 3. 乘冪序列法

4. 非線性方程式

(14)

5. 線性方程式─高斯消去法 6. 面積的求法─數值積分法 7. 最小平方─趨近法

八、磁碟作業系統 熟悉機器運用及磁碟操作的基本知 識

(15)

5. 電子類-專業科目(一)電子學與電路學 電子學

單元 教材綱要

一、半導體理論 1. 本質半導體與雜質半導體 2. 半導體導電特性

3. 半導體熱特性 4. 半導體光特性 5. 霍爾效應

二、二極體及其應用電路 1. 二極體電流─電壓特性 2. 特殊二極體

3. 整流器(半波、全波、橋式)

4. 濾波器(電容式、L 型、π型)

5. 倍壓器

6. 截位器與定位器 7. 齊納電壓調節器

三、電晶體與場效電晶體 1. 電晶體工作原理及其三種組態 2. 接面場效電晶體工作原理及其三

種組態

3.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工作原理

(MOS)

4. 互補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COMS)

5. 金半場效體(MESFET)

四、放大器偏壓電路 1. 電晶體偏壓電路分析與設計 2. 電晶體偏壓穩定性與補償電路 3. JFET 偏壓電路分析與設計 4. MOSFET 偏壓電路分析與設計 五、小信號放大器 1. 電晶體混合π(h –π)參數等效

電路

2. 電晶體三種組態小信號分析 3. JFET 小信號等效電路 4. JFET 三種組態小信號分析 六、大信號放大器 1. A 類放大器

2. 變壓器耦合放大器 3. B 類放大器

4. AB 類放大器 5. C 類放大器

6. 積體電路功率放大器

(16)

7. 熱效應分析

七、串級放大器 1. RC 耦合串接放大器 2. 直接耦合串接放大器 八、數位電路 1. 及閘、或閘與反閘

2. 二極體─電晶體邏輯閘 3. 電晶體─電晶體邏輯閘 4. 射極耦合邏輯閘

5. 金氧半場效電晶體邏輯閘

6. 互補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邏輯閘 7. 積體注入邏輯(I I L)

九、頻率響應 1. 波德圖(Bode)及 RC 時間常數頻 率響應

2. 電晶體放大器低頻響應 3. FET 放大器低頻響應 4. 高頻電晶體放大器 5. 高頻 FET 放大器 6. 串級放大器頻率響應

7. 相角邊限(Phase margin)及增益邊 限(Gain margin)

十、反饋放大器 1. 反饋放大器之特性與分析方法 2. 電壓串聯反饋之電路分析 3. 電壓並聯反饋之電路分析 4. 電流並聯反饋之電路分析 5. 電流串聯反饋之電路分析 6. 反饋放大器頻率大應與補償 十一、運算放大器 1. 電流鏡及電流重覆器

2. 運算放大器設計技術

3. 運算放大器特性參數之測量 4. 金氧半(MOS)運算放大器 5. 運算放大器頻率響應與補償 6. 反相與非反相放大器

7. 加法器

8. 積分器與微分器 9. 有功濾波器

10. 精密交流/直流轉換器 11. 取樣並保持電路

12. 類比多工器與解多工器

(17)

單元 教材綱要 13. 數位到類比轉換器 14. 類比到數位轉換器 十二、波形整形與產生器 1. 史密特觸發器

2. 方波與三角波產生器 3. 脈波產生器

4. 階梯波產生器

5. 哈特萊與柯匹茲振盪器 6. 移相振盪器

7. 韋恩電橋振盪器 8. 石英晶體振盪器 十三、積體電路 1. 基本的單石積體電路

2. 單石電路的電晶體 3. 單石二極體

4. 積體電阻器 5. 積體電容器 6. 簡單 IC 設計 7. 大型積體電路(LSI)

8. 互補型金氧半(CMOS)之技術 9. 電荷耦合裝置(CCDS)

10. 超大型積體系統(VLSI)

電路學

單元 教材綱要

一、電路概論 1. 電荷與能量 2. 電磁場與電路 3. 電容參數 4. 電感參數 5. 電阻參數

6. 相關單位之介紹 7. 主動元件之描述

二、電阻網路 1. 電流與電壓的參考方向 2. 網路拓撲學(Topology) 3. 克希荷夫定律

4. 網路方程式之數目 5. 電源的變換 三、暫態響應分析 8. 時間常數與通解

9. 初始條件與特解

(18)

1. 電阻─電感電路的暫態現象 2. 電阻─電容電路的暫態現象 3. 電阻─電感─電容電路的暫態現

4. 響應與根在 S 平面中位置的關係 5. 以阻尼比,自然頻率表示通解 四、線性非時變系統 1. 線性非時變系統

2. 步級函數及其拉氏轉換 3. 脈衝函數及斜波(Ramp)函數 4. 波形的合成

5. 步級與脈衝響應

6. 褶合積分(Convolution)

五、弦波穩態響應 1. 弦波穩態 2. 相量與相角 3. 能量與功率

4. 平均功率與複數功率 5. 最大功率傳輸

6. 平衡三相系統 六、雙埠網路 1. 雙埠參數間的關係

2. 短路導納參數 3. 斷路阻抗參數 4. 傳輸參數 5. 混合參數

6. 各組參數間之關係 7. 雙埠網路間之連接 七、頻域響應 1. 網路函數

2. 波幅與相角的曲線 3. 複數軌跡

4. 波德(Bode)圖

5. 耐奎斯(Nyquist)準則 八、非弦波穩態響應(可彈

性教學)

1. 基波與諧波 2. 對稱與非對稱波 3. 傅立葉級數 4. 頻譜分析

5. 非弦波之有效值、功率及功率因數 九、濾波器 1. 低通濾波器

2. 高通濾波器

(19)

單元 教材綱要 3. 帶通濾波器

4. 帶拒濾波器 5. 全通濾波器

(20)

6. 電子類-專業科目(二) 微積分、微處理機(含實習) 微積分

單元 教材綱要

一、函數、極限及導數 1. 函數 2. 極限 3. 連續 4. 導數

5. 微分的基本公式 6. 鏈鎖律

7. 隱微分 8. 高階導數

二、導數的應用 1. 導數的幾何意義 2. 切線與法線 3. 極值、均值定理

4. 單調函數、相對極值判定法 5. 凹性、反曲點

6. 函數的圖形 7. 極值的應用問題 8. 變率

9. 微分

三、積分 1. 不定積分

2. 定積分 3. 代換積分法 4. 積分的均值定理 5. 曲線所圍區域的面積 6. 不定積分的應用 四、三角函數與反三角函

1. 三角函數的微分法

2. 與三角函數有關的積分法 3. 反三角函數及其導數

4. 與反三角函數有關的積分法 5. 弧長的微分、曲率、曲率圓 五、指數函數與對數函數 1. 對數函數與指數函數

2. 對數函數的微分法

3. 與對數函數有關的積分法 4. 指數函數的微分法

5. 與指數函數有關的積分法 6. 雙曲線函數

7. 應用(成長與衰退指數)

(21)

單元 教材綱要 六、積分法則 1. 代換積分法

2. 三角函數的積分法 3. 分部積分法

4. 三角代換法 5. 配方法

6. 有理函數的積分 7. 積分近似值的求法 七、不定型、瑕積分 1. 不定型 0/0 及∞/∞

2. 不定型 0.∞,∞ ─ ∞,0,∞

及1 3. 瑕積分

八、定積分的應用 1. 極坐標曲線所圍的面積 2. 旋轉體的體積

3. 弧長

4. 旋轉曲面的面積 九、無窮級數 1. 無窮數列

2. 無窮級數 3. 正項級數 4. 正負項級數 5. 冪級數 6. 泰勒級數

7. 泰勒展開式的應用 十、偏導數 1. 偏微分的定義

2. 偏導數的幾何意義 3. 鏈鎖律

4. 全微分 十一、重積分 1. 二重積分

2. 三重積分

3. 重積分的變化代換

微處理機(含實習)

單元 教材綱要

一、微算機的架構 1. 各種碼的轉換 2. 結構方塊圖

3. 各種匯流排的介紹

4. 堆疊(stack)及佇列(queue)的介紹 二、中央處理器 1. 中央處理器的構造

(22)

2. 控制單元

3. 算術,邏輯單元 4. 暫存器介紹 5. 狀態旗標

6. 指令執行的流程 三、記憶體 1. 記憶體種類

2. 選址及分配 3. 記憶體管理

四、中斷 1. 中斷信號的產生及 CPU 的動作 2. 中斷的型態及優先順序

3. 中斷向量

4. 中斷的輸入/輸出 五、組合語言 1. 組合語言的語法

2. 各種定址模式 3. 各種指令介紹 4. 虛擬指令的用法

5. 資料定義和記憶體位置 6. 中斷服務程式

7. 副程式

8. 巨集(MACRO) 六、微算機的介面 1. 資料傳輸方式

2. 序列(serial)傳輸介面 3. 並列(parallel)傳輸介面 4. 可程式計數器

5. 鍵盤/顯示控制器 七、微算機的應用 1. 各種工業上的應用

2. 遠程通信

(23)

7. 機械類-專業科目(一)機械材料、工程力學 機械材料

單元 教材綱要

一、金屬及合金概論 1. 緒論

2. 元素的分類

3. 原子構造及原子鍵結 4. 材料分類及各類材料特性 5. 金屬及合金之通性

二、金屬材料之組織及結 晶構造

1. 金屬之晶粒及組織

2. 金屬之結晶構造(包括結晶格 子、米勒指數等)

3. 金屬及合金之平衡圖 (1) 相律

(2) 純金屬之平衡圖

(3) 二元合金平衡圖之表示法 (4) 二元合金平衡圖之種類 三、金屬材料之塑性加工 1. 塑性加工之種類

2. 彈性變形與塑性變形 3. 差排之概念

4. 塑性變形之方式 5. 加工硬化

6. 加工對金屬材料顯微鏡組織及機 械性質之影響

7. 加工後之退火回復、再結晶及晶 粒成長

8. 退火時機械性質之變化 四、金屬材料之物理性質

及機械性質

1. 金屬材料之物理性質 2. 金屬材料之化學性質 3. 金屬材料之機械性質 4. 材料機械性質之試驗法

(1) 材料試驗之目的及試驗規範 (2) 拉伸試驗

(3) 硬度試驗 (4) 衝擊試驗 (5) 疲勞試驗 (6) 潛變試驗 5. 其他材料試驗法

(1) 非破壞檢驗方法:液滲檢

(24)

測、磁粉檢測、超音波檢測、

音洩檢測、渦電流檢測、射 線檢測

(2) 金相試驗 五、生鐵及鋼鐵之製造法 1. 鋼鐵生產製程概述

2. 鐵礦石 3. 生鐵製造法 4. 煉鋼法 5. 鋼錠製造法 6. 鋼錠之加工

7. 鋼料製品之種類及用途概述 六、純鐵、鋼及鑄鐵之顯

微組織

1. 鐵、鋼及鑄鐵之定義

2. 純鐵之變態、顯微組織、機械性 質及用途

3. 鋼之分類 4. 鋼之顯微組織 5. 鑄鐵之顯微鏡組織 七、鋼之熱處理 1. 熱處理定義及其重要性

2. Fe─C 平衡狀態圖 3. 鋼之變態

4. 鋼之連續冷卻速率對變態及組織 之影響

5. 鋼之恆溫變態

6. 恆溫變態與連續冷卻變態之關係 7. 鋼內組織之機械性質

(1) 肥粒鐵 (2) 雪明碳鐵 (3) 波來鐵 (4) 變韌鐵 (5) 麻田散鐵 (6) 殘留沃斯田鐵 8. 工廠中常用之熱處理

(1) 退火 (2) 淬火 (3) 回火 (4) 恆溫回火 (5) 麻回火

(25)

單元 教材綱要 (6) 麻淬火

八、碳鋼 1. 鋼中所含之五大元素對其特性之

影響 2. 碳鋼之用途 3. 一般用碳鋼 4. 機械用碳鋼 5. 鑄鋼

九、合金鋼 1. 合金鋼之分類 2. 高強度低合金鋼 3. 易切鋼

4. 熱處理用合金鋼 5. 工具鋼

(1) 碳工具鋼 (2) 合金工具鋼 (3) 高速鋼

(4) 工具用硬質合金 (5) 軸承用鋼

(6) 彈簧鋼 6. 不銹鋼

(1) 不銹鋼概述 (2) Cr 系不銹鋼 (3) Cr─Ni 系不銹鋼 7. 耐熱鋼

(1) 耐熱鋼概述:高溫特性(高溫 強度、高溫氧化)

(2) Cr 系耐熱鋼 (3) Ni─Cr 系耐熱鋼 8. 磁性用鋼

(1) 物質之磁性及磁化 (2) 磁石鋼

(3) 磁心材料 十、鋼之表面硬化 1. 鋼之表面硬化法概述

2. 火焰硬化法 3. 高週波硬化法 4. 雷射表面硬化法 5. 鋼之滲碳法 6. 鋼之氮化法

(26)

7. 利用熔融鹽劑之滲碳氮化法 十一、鑄鐵 1. 鑄鐵之熔解法

2. 鑄鐵之組織 3. 鑄鐵之機械性質 4. 鑄鐵之其他性質 5. 鑄鐵之種類

(1) 普通鑄鐵 (2) 高級鑄鐵

(3) 高強度合金鑄鐵

(4) 高合金鑄鐵:耐熱鑄鐵及耐酸 鑄鐵

(5) 冷硬鑄鐵 (6) 展性鑄鐵

(7) 延性鑄鐵(球狀石墨鑄鐵) (8) 縮墨鑄鐵

十二、銅及其合金 1. 銅之煉製法 2. 銅之性質及用途 3. 銅合金

(1) 黃銅 (2) 特殊黃銅 (3) 青銅 (4) 特殊青銅 (5) 其他銅合金 十三、鋁及鋁合金 1. 鋁之煉製法

2. 鋁之性質及用途 3. 鋁合金

(1) 鋁合金之時效硬化 (2) 鑄造用鋁合金 (3) 壓鑄用鋁合金 (4) 鍛造用鋁合金 十四、其他金屬及合金 1. 鎂和鎂合金

2. 錫、鉛、鋅及其合金 3. 鎳及鎳合金

4. 鈦及鈦合金

5. 銀、金、白金及合金 十五、機械工程用非金屬

材料

1. 機械工程用非金屬材料之分類 2. 基礎材料

(27)

單元 教材綱要 3. 耐火材料及保溫材料 4. 封填及皮帶用材料 5. 潤滑油及切削劑 6. 研削材料

7. 塑膠材料 8. 塗料 9. 木材

工程力學

單元 教材綱要

一、概論 1. 概說

2. 純量與向量 3. 牛頓定律

4. 基本因次與單位 5. 誘導因次與單位 6. 因次齊次定律

二、向量運算 1. 基本概念(包括位置向量)

2. 向量加減法,一向量與一純量的乘法 3. 二向量的純量積

4. 二向量的向量積 5. 三向量的乘積

三、力 1. 力的特性

2. 內力與外力

3. 力之可移性原則 4. 力之合成與分解 5. 一力對一點之力矩 6. 一力對一軸之力矩 7. 力矩原理

8. 力偶與偶矩 9. 力偶之變換

10. 分解一力為一力及一力偶 四、力系之合力 1. 力系

2. 等值力系 3. 力系之合力 4. 共線力系之合力 5. 共面共點力系之合力 6. 共面平行力系之合力

(28)

7. 共面非共點非平行力系之合力 8. 空間共點力系之合力

9. 空間平行力系之合力

10. 空間非共點非平行力系之合力 11. 結論

五、力系之平衡 1. 簡介

2. 二維力系平衡

(1) 自由體圖的繪製 (2) 平衡條件

3. 三維力系平衡

(1) 自由體圖的繪製 (2) 平衡條件

六、結構 1. 簡介

2. 平面桁架 (1) 節點法 (2) 剖面法 3. 空間桁架 4. 構架及機械

七、摩擦 1. 摩擦之性質

2. 摩擦定律 3. 摩擦係數

4. 摩擦角與摩擦圓錐 5. 含摩擦力之問題 6. 撓性帶與平皮帶之摩擦 7. 三角皮帶之摩擦

8. 螺旋

9. 推力軸承與圓盤離合器之摩擦力矩 10. 滾動摩擦

八、分布力 1. 概說

2. 質點系之重心 3. 物體之重心 4. 形心

5. 以積分法求形心與重心 6. 組合體之形心與重心 7. 巴波定理

8. 壓力中心 9. 撓性繩索

(29)

單元 教材綱要 九、慣性矩(二次矩) 1. 概說

(1) 面積慣性矩 I. 定義

II. 平行軸定理:轉移公式 III. 以積分法求面積之慣性

IV. 環動半徑

V. 組合面積之慣性矩 (2) 質量慣性矩

I. 定義

II. 質量之平行軸定理 III. 以積分法求質量之慣性

IV. 質量之環動半徑 V. 組合質量之慣性矩 十、虛功 1. 簡介

2. 虛功原理 3. 位能與穩定性

(30)

8. 機械類-專業科目(二)工廠實習、精密量測實驗 工廠實習(一)

單元 教材綱要

一、機械生產概說 1. 機械生產之流程 2. 製程分析

3. 裝配與組立

二、機械製品製作 1. 鉗工、工具與設備的應用 2. 車床的應用

3. 磨床的應用 4. 銑床的應用 5. 鉋床的應用 6. 銲接的應用 7. 鑄造的應用 8. 綜合加工

工廠實習(一)~(四)

單元 教材綱要

一、鉗工實習 1. 畫線:

(1) 畫直線 (2) 畫垂直線 (3) 畫平行線 (4) 畫圓 (5) 畫角度 2. 量具及量度

(1) 鋼尺量度 (2) 內外卡量度 (3) 游標卡尺量度 (4) 分厘卡量度 (5) 直角尺量度 (6) 萬能角度儀 (7) 量表檢驗 3. 銼削

(1) 平銼 (2) 角隅銼削 (3) 曲面銼削 (4) 內孔銼削 4. 鑿削

(1) 夾持工作物

(31)

單元 教材綱要 (2) 鑿削平面 (3) 鑿斷 (4) 鑿削溝槽 (5) 磨利鑿刀 5. 鋸削

(1) 手工鋸切 (2) 鋸圓管 (3) 鋸床下料 6. 攻絲及鉸絲

(1) 攻絲 (2) 鉸絲 7. 刮削

(1) 刮平面 (2) 刮曲面 (3) 刮花紋 8. 鉸孔

(1) 手工鉸孔 9. 手工研磨

(1) 砂光 (2) 礪光

10. 手用動力工具使用 11. 裝配與檢驗 二、鑽床實習 1. 鑽孔

(1) 畫中心線 (2) 打中心孔 2. 鑽中心孔 3. 鉸孔 4. 鑽錐坑孔 5. 切魚眼 6. 鑽平坑孔 7. 手磨鑽頭 8. 工作物檢驗 三、車床實習 1. 車床之基本操作

(1) 車床起動與停止 (2) 車頭之速度變換 (3) 齒輪之配置與安裝 (4) 夾頭裝卸

(32)

(5) 裙鞍操作

(6) 各種車刀之磨法及斷屑 (7) 車床夾持工具

I. 三爪夾頭工作 II. 四爪夾頭工作 III. 二心間工作

IV. 彈簧筒頭夾持工作 V. 花盤工作

VI. 穩定架 (8) 複式刀架之調整 (9) 尾座之調整

(10) 車床之維護與保養 2. 切削工作

(1) 車端面 (2) 車內外圓 (3) 車肩角 (4) 車倒角 (5) 車曲面 (6) 鑽孔 (7) 車偏心 (8) 車槽 (9) 車斜度 (10) 車內外螺紋 (11) 壓花

(12) 銼光及砂光 (13) 鉸孔

3. 工作物檢驗 四、鉋床實習 1. 鉋床之基本操作

(1) 起動與停止 (2) 速度之變換

(3) 工作物之夾持及檢查 (4) 衝程調整

(5) 鉋床之維護與保養 2. 鉋削工作

(1) 鉋平面 (2) 鉋垂直面 (3) 鉋斜面

(33)

單元 教材綱要 (4) 鉋槽

(5) 鉋鳩尾座 (6) 鉋曲面 3. 工作物檢驗 五、銑床實習 1. 銑床之基本操作

(1) 起動與停止 (2) 速度與變換 (3) 平面銑床操作 (4) 立銑床操作

(5) 銑刀軸及銑刀之裝卸 (6) 夾持工作物及對準 (7) 分度頭操作

(8) 銑床之維護與保養 2. 銑削工作

(1) 銑平面 (2) 側銑 (3) 騎銑 (4) 排銑 (5) 銑割 (6) 銑槽 (7) 銑鍵槽 (8) 銑鳩尾槽 (9) 成形銑 (10) 銑齒輪 3. 工作物檢驗 六、磨床實習 1. 磨床之基本操作

(1) 起動與停止 (2) 速度之變換 (3) 砂輪之平衡檢驗 (4) 砂輪之裝卸 (5) 砂輪面之修整 (6) 磨床上維護與保養 2. 磨削工作

(1) 磨平面 (2) 磨直角面 (3) 磨外圓 (4) 磨斜度

(34)

(5) 磨溝槽 (6) 磨刀具

七、鋸床與帶鋸機實習 1. 鋸床與帶鋸機之基本操作 (1) 起動與停止

(2) 速度之變換

(3) 鋸條之焊接與按裝 (4) 鋸床之維護與保養 2. 鋸切工作

(1) 鋸割 (2) 鋸斜度 (3) 鋸曲線 八、鍜造實習 1. 鍜造基本操作

(1) 鍜造爐操作 (2) 鍜造工具操作 (3) 鍜造機械操作 2. 鍜造工作

(1) 鍜長 (2) 鍜肩 (3) 鍜粗 (4) 鍜彎 (5) 鍜環 (6) 鍜接

(7) 鍜造後之退火 九、板金實習 1. 板工機械之基本操作

2. 板金工作

(1) 量度劃線及展開 I. 劃邊緣裕度 II. 模型板

III. 方管投影及展開 IV. 圓管投影及展開 V. 曲線尺劃曲線 (2) 剪切材料

I. 用鋼剪剪材料 II. 用鋼鑿鑿材料 III. 用剪刀剪材料 IV. 用鋼剪剪鐵絲 (3) 邊緣及接縫

(35)

單元 教材綱要 I. 用滾邊機滾包鐵線 II. 做肘管縫

(4) 彎折成形

I. 用手折鉗折邊緣 II. 用折摺機做匹茲堡扣 (5) 焊接

I. 錫焊準備機焊接縫 II. 點焊準備和薄板塔接 III. 氣焊設備安裝及安全檢查 IV. 加焊條運行練習

V. 焰割練習 VI. 電弧焊練習 (6) 油漆

I. 油漆前表面處理

II. 漆料之調配塗補及磨光 III. 手工油漆

IV. 噴漆與烤漆 十、木模實習 1. 木工手工具之使用與保養

(1) 手鋸鋸切法 (2) 手鉋鉋削法 (3) 平鑿與圓鑿應用 (4) 雜項工具之應用 (5) 工具保養法

2. 木工機械之使用與保養 (1) 帶鋸機

(2) 圓盤機 (3) 鍊鋸機 (4) 平鉋機 (5) 手壓鉋機 (6) 砂光機 (7) 木工車床 (8) 砂輪機 3. 木模塗料

(1) 塗料之調配 (2) 塗補與磨光 (3) 油漆

4. 木模工作

(36)

(1) 鋸割 (2) 刨平 (3) 鑽孔 (4) 木模放尺 (5) 接合 十一、鑄造實習 1. 砂模製作

(1) 模砂之準備及場地佈置 (2) 整砂模製作

(3) 分型砂模製作 (4) 砂心製作

(5) 刮板及車板模製作 (6) 砂模機操作

(7) 混砂機操作 2. 鑄砂試驗

(1) 砂模製作 (2) 砂樣強度試驗 (3) 砂樣硬度試驗 (4) 溫度測驗 (5) 透氣性試驗 (6) 洗砂試驗

(7) 砂粒度分佈試驗 3. 高週波爐操作

(1) 高溫計之使用 (2) 澆鑄

4. 鑄件清理

(1) 澆口、冒口之清除 (2) 鑄件表面清理 十二、數控工具機 1. 數控車床之加工操作

2. 數控綜合加工中心之加工操作

精密量測實驗

單元 教材綱要

一、長度量測實習 1. 游標卡尺之校驗與量測實習 2. 分厘卡之校驗與量測實習 3. 高度規之量測實習

4. 測長儀量測實習

5. 指示量表之校驗與量測實習

(37)

單元 教材綱要 6. 精密塊規組合實習 二、角度量測實習 1. 角度規量測實習

2. 角度塊規量測實習

3. 應用三角關係量測角度與錐度量 測實習

三、輪廓量測實習 1. 輪廓量測儀操作實習 2. 真圓度量測儀操作實習 四、表面粗度與水平量測

實習

1. 水平儀量測實習 2. 表面粗度儀操作實習 五、光學量測實習 1. 光學平鏡量測實習

2. 光學投影機量測實習 3. 工具顯微鏡量測實習 4. 干涉量測儀實習 5. 光電量測實習 六、三次元座標量測儀實

三次元座標量測儀操作實習

七、凸輪量測實習 凸輪量測儀操作實習 八、螺紋量測實習 1. 螺輪分厘卡量測實習

2. 三線量法實習 3. 螺紋樣規檢驗實習

九、齒輪量測實習 1. 齒輪游標卡尺齒厚量測實習 2. 齒輪分厘卡跨齒厚量測實習 3. 齒輪性能檢驗實習

(38)

9. 管理類(一)-專業科目(一)微積分

單元 教材綱要

一、函數、極限與連續 1. 函數之定義與運算 2. 極限之定義與求法 3. 連續之定義與連續函數 二、導數及其應用 1. 函數之極值

2. 導數、微分的定義與應用 3. 均值定理、增函數、減函數 4. 圖形之彎性

三、積分 1. 反導函數

2. 不定積分 3. 定積分

4. 微積分基本定理

四、對數函數與指數函數 1. 對數、指數函數之微分及積分 2. 對數、指數函數之應用

五、三角函數 1. 三角函數之微分及積分 2. 三角函數之應用

六、積分法則 1. 基本公式 2. 代換法 3. 部份積分法 4. 近似值計算 七、不定型瑕積分與應用 1. 瑕積分

2. 曲線下的面積 3. 體積

八、無窮級數 1. 無窮數列與級數 2. 正項與交錯級數 3. 收斂與發散

(39)

10. 管理類(一)-專業科目(二)生產計畫與管制

單元 教材綱要

一、導論 1. 生產與服務的意義 2. 生產管理的功能

3. 生產/作業系統之型態 4. 生產力

5. 國際競爭與生產策略 6. 本課程架構

二、生產決策 1. 決策程序

2. 生產/作業決策之特性 3. 決策理論

4. 線性規劃之應用 三、產品設計與研究發展 1. 產品設計的必要性

2. R&D 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3. 廠商之研究活動

4. 新產品發展之步驟 5. 產品壽命週期 6. R&D 之管理 四、產銷預測 1. 預測之基本觀念

2. 預測時應考慮的因素 3. 預測之程序

4. 時間數列分析 5. 因果分析 6. 定性分析

五、廠址選擇 1. 廠址選擇的重要性 2. 廠址選擇之步驟 3. 影響廠址選擇之因素 4. 廠址選擇方案之評估 5. 運輸問題與廠址選擇 6. 其他

六、產能規劃 1. 產品/服務之選擇 2. 產能決策之重要性 3. 產能的觀念

4. 產能規劃 5. 方案評估 6. 其他

七、佈置規劃 1. 生產過程的型態 2. 基本的佈置型態

(40)

3. 佈置規劃的程序 4. 整體佈置規劃 5. 細部佈置規劃 6. 其他

八、工作系統的設計 1. 工作設計的重要性 2. 工作設計的步驟 3. 方法研究

4. 工作衡量 5. 報酬 6. 其他 九、整體的生產規劃與控

1. 生產規劃與控制的主要活動 2. 生產控制的型態

3. 連續性生產系統的規劃與控制 4. 裝配線生產系統的規劃與控制 5. 間歇性生產系統的規劃與控制 6. 整體生產計劃日程的編製 7. 其他

十、存貨管理 1. 存貨管理的意義及範圍 2. 價值分析/價值工程 3. 壽命週期成本法 4. 基本訂購程式 5. 短缺與服務水準 6. 其他

十一、物料需求計劃 1. MRP 概念及其要素 2. MRP 輸入/處理/輸出 3. MRP 之其考慮因素 4. 產能需求規劃 5. MRP 的優缺點 6. MRPⅡ

十二、即時系統 1. 豐田式生產管理概論 2. JIT 系統的關鍵因素 3. MRPⅡ與 Kanban 4. JIT 系統的利益 5. 如何轉入 JIT 系統 6. 作業策略

十三、裝配線平衡技術 1. 為何發生裝配線平衡問題 2. 裝配線平衡問題的特性

(41)

單元 教材綱要 3. 平衡線的選擇準則 4. 平衡技術

5. 裝配線的總人數 6. 各作業的人數 十四、排程規劃 1. 人員的排程技術

2. 途程的排程技術 3. 作業順序的排程技術 4. 歸類排程法

5. 短時距排程法 6. 臨界比排程法 7. 甘特圖

8. 平衡線的技術 十五、專案管理 1. 專案管理之人性面

2. 矩陣組織 3. PERT

4. 時間與成本互換分析 5. PERT 的功能

6. 其他

十六、維護保養 1. 維護保養的概說 2. 維護保養的政策 3. 設備的汰換與重置 4. 產品信賴度的維護保養 十七、展望 1. 生產管理與自動化

2. 國內製造業環境的變遷

3. 因應世界環境變化的生產策略

(42)

11. 管理類(二)-專業科目(一) 經濟學

單元 教材綱要

一、緒論 1. 經濟學的意義與性質 2. 經濟學的範圍與目標 3. 經濟學的方法與困難 4. 現代經濟社會的特質 二、經濟組織與循環周流 1. 家計、企業與政府

2. 產品市場與要素市場 3. 經濟活動的周流 三、需求與供給 1. 需求與需求法則

2. 需求與需求量的變動 3. 供給與供給法則 4. 供給與供給量的變動

5. 均衡價格及數量的決定與變動 四、價格與彈性 1. 彈性的意義與測定

2. 彈性的大小與決定因素 3. 彈性與總支出及斜率的關係 五、消費理論 1. 效用的意義

2. 總效用與邊際效用 3.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4. 消費者的均衡 5. 消費者剩餘

6. 無異曲線的意義及特質

7. 邊際替代率及邊際替代率遞減法 則

8. 預算線

9. 效用最大的消費者選擇 10. 所得效果

11. 替換效果 12 價格效果

六、生產理論與成本結構 1. 生產與生產函數 2. 報酬遞減法則 3. 生產的三個階段

4. 等成本線、等產量線與最低成本 組合

5. 生產計劃線 6. 機會成本 7. 短期與長期

(43)

單元 教材綱要 8. 短期成本結構 9. 長期成本結構 10. 產業的成本變化 七、市場類型及廠商收益 1. 市場類型及性質

2. 廠商收益

3. 收益曲線相互間之關係 八、完全競爭市場 1. 短期分析

2. 短期的供給曲線 3. 長期分析

4. 完全競爭與經濟效率 九、壟斷市場 1. 短期分析

2. 長期分析 3. 差別取價

4. 壟斷與經濟福利 十、寡占市場 1. 拗折的需求曲線理論

2. 產業集中的測量 3. 競爭與勾結 4. 寡占與經濟效率 十一、壟斷性競爭市場 1. 短期分析

2. 長期分析

3. 壟斷性競爭與經濟效率 十二、生產因素與所得分

1. 引申的需求

2. 邊際產值與邊際收益生產量 3. 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

4. 不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 5. 功能性的所得分配 6. 個人的所得分配

7. 羅蘭氏曲線與奇尼係數 十三、工資理論 1. 工資的意義與種類

2. 後彎的勞動供給曲線 3. 工資的決定

4. 工資的差異 5. 工會與勞工 十四、地租 1. 土地的特性

2. 地租的意義與發生 3. 地租理論

4. 地租與地價

(44)

十五、利息 1. 利息的意義與發生 2. 可貸資金的供需 3. 利率的決定 4. 利率與證券價格 十六、利潤 1. 利潤的意義與發生

2. 利潤學說 3. 利潤的功能 十七、國民所得 1. 國民所得的概念

2. 國民生產毛額 3. 國民生產淨額 4. 國民所得 5. 個人所得

6. 個人可支用所得 7. 實質所得與貨幣所得 8. 國民所得的會計限制 9. 國民所得與經濟福利 十八、所得的決定(一)

Y=C+I

1. 有效需求原理

2. 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 3. 消費傾向與儲蓄傾向 4. 影響消費函數形態的因素 5. 投資的意義與類別

6. 投資的邊際效率 7. 影響投資需求的因素 8. 均衡所得水準的決定:

(一) Y=C+I (二) I=S 9. 乘數原理

10. 加速原理 十九、所得的決定(二)

Y=C+I+G

1. 政府支出與所得水準 2. 租稅

3. 平衡預算乘數 4. 自動性財政政策 5. 權衡性財政政策 6. 公債

二十、所得的決定(三) Y=C+I+G+(X-M)

1. 比較利益法則與國際貿易 2. 貿易利益與貿易條件 3. 國際貿易與所得水準 廿一、貨幣與銀行 1. 貨幣的意義與功能

(45)

單元 教材綱要 2. 貨幣的種類

3. 保存貨幣的三種動機 4. 流動性偏好理論 5. 銀行的意義與種類 6. 中央銀行的地位及功能 7. 存款貨幣的創造與收縮 廿二、均衡所得的決定

(四)

IS-LM 模型

1. IS 曲線 2. LM 曲線

3. 所得與利率水準之決定 4. 財政政策及效果

5. 貨幣政策及效果 廿三、均衡所得的決定

(五) AD-AS 模型

1. 總合需求曲線(AD) 2. 總合供給曲線(AS)

3. 均衡所得與物價水準之決定 4.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的變動對所

得及物價的影響 廿四、經濟循環:膨脹與

失業

1. 經濟循環的意義與類型 2. 經濟循環的理論

3. 就業理論

4. 失業的意義與類型 5. 菲力普曲線

6. 通貨膨脹的意義與類型 7. 通貨膨脹的後果

8. 通貨膨脹的對策 廿五、經濟發展與成長 1. 經濟成長理論

2. 決定成長的重要因素 3. 落後經濟一般的共同特性 4. 落後經濟的發展途徑 5. 台灣地區的經濟發展 廿六、經濟政策 1. 經濟政策的目標

2. 財政政策 3. 貨幣政策 4. 所得政策

廿七、國際收支與金融 1. 國際收支帳戶的內容 2.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 3. 外匯市場之建立與均衡 4. 外匯與貿易管制

(46)

5. 國際貨幣制度及其運行 廿八、經濟成長與生態 1. 經濟成長的代價

2. 經濟成長的障礙 3. 環境污染的對策 廿九、能源問題 1. 能源問題的成因

2. 能源危機對國際經濟的影響 3. 能源問題的解決辦法

(47)

12. 管理類(二)-專業科目(二)會計學

單元 教材綱要

一、會計理論之發展 1. 會計學之定義

2. 財務會計之理論體系 3. 會計團體與文獻

二、損益表及保留盈餘表 1. 所得報告之目的與所得之衡量 2. 所得之報告

3. 保留盈餘表

4. 未來財務報表之發展趨勢 三、資產負債表及現金流

量表

1. 資產負債表 2. 現金流量表 3. 特殊表達問題 四、複利及年金 1. 複利

2. 年金

五、現金及短期投資 1. 現金及銀行存款 2. 短期投資

六、應收款項 1. 應收帳款 2. 應收票據 七、存貨─成本衡量與成

本流動假設

1. 存貨之認定及原始評價問題 2. 存貨數量之盤存方法

3. 存貨單位成本之衡量方法 八、存貨─續後評價與特

殊評價方法

1. 存貨之續後評價 2. 存貨之估計方法

3. 特殊存貨─長期工程合約 九、廠房及設備資產─購

置與處分

1. 廠房設備之購置 2. 廠房設備之處分 3. 遞耗資產

十、廠房及設備資產─折 舊與折耗

1. 折舊 2. 折耗

十一、無形資產 1. 無形資產之一般會計處理 2. 可明確辨認之無形資產

3. 不能明確辦認之無形資產─商譽 4. 研究發展成本

5. 電腦軟體成本

6. 創業期間之會計處理

(48)

13. 管理類(四)-專業科目(一) 經濟學

單元 教材綱要

一、緒論 1. 經濟學的意義與性質 2. 經濟學的範圍與目標 3. 經濟學的方法與困難 4. 現代經濟社會的特質 二、經濟組織與循環周流 1. 家計、企業與政府

2. 產品市場與要素市場 3. 經濟活動的周流 三、需求與供給 1. 需求與需求法則

2. 需求與需求量的變動 3. 供給與供給法則 4. 供給與供給量的變動

5. 均衡價格及數量的決定與變動 四、價格與彈性 1. 彈性的意義與測定

2. 彈性的大小與決定因素 3. 彈性與總支出及斜率的關係 五、消費理論 1. 效用的意義

2. 總效用與邊際效用 3.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4. 消費者的均衡 5. 消費者剩餘

6. 無異曲線的意義及特質

7. 邊際替代率及邊際替代率遞減法 則

8. 預算線

9. 效用最大的消費者選擇 10. 所得效果

11. 替換效果 12 價格效果

六、生產理論與成本結構 1. 生產與生產函數 2. 報酬遞減法則 3. 生產的三個階段

4. 等成本線、等產量線與最低成本 組合

5. 生產計劃線 6. 機會成本 7. 短期與長期

(49)

單元 教材綱要 8. 短期成本結構 9. 長期成本結構 10. 產業的成本變化 七、市場類型及廠商收益 1. 市場類型及性質

2. 廠商收益

3. 收益曲線相互間之關係 八、完全競爭市場 1. 短期分析

2. 短期的供給曲線 3. 長期分析

4. 完全競爭與經濟效率 九、壟斷市場 1. 短期分析

2. 長期分析 3. 差別取價

4. 壟斷與經濟福利 十、寡占市場 1. 拗折的需求曲線理論

2. 產業集中的測量 3. 競爭與勾結 4. 寡占與經濟效率 十一、壟斷性競爭市場 1. 短期分析

2. 長期分析

3. 壟斷性競爭與經濟效率 十二、生產因素與所得分

1. 引申的需求

2. 邊際產值與邊際收益生產量 3. 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

4. 不完全競爭的要素市場 5. 功能性的所得分配 6. 個人的所得分配

7. 羅蘭氏曲線與奇尼係數 十三、工資理論 1. 工資的意義與種類

2. 後彎的勞動供給曲線 3. 工資的決定

4. 工資的差異 5. 工會與勞工 十四、地租 1. 土地的特性

2. 地租的意義與發生 3. 地租理論

4. 地租與地價

(50)

十五、利息 1. 利息的意義與發生 2. 可貸資金的供需 3. 利率的決定 4. 利率與證券價格 十六、利潤 1. 利潤的意義與發生

2. 利潤學說 3. 利潤的功能 十七、國民所得 1. 國民所得的概念

2. 國民生產毛額 3. 國民生產淨額 4. 國民所得 5. 個人所得

6. 個人可支用所得 7. 實質所得與貨幣所得 8. 國民所得的會計限制 9. 國民所得與經濟福利 十八、所得的決定(一)

Y=C+I

1. 有效需求原理

2. 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 3. 消費傾向與儲蓄傾向 4. 影響消費函數形態的因素 5. 投資的意義與類別

6. 投資的邊際效率 7. 影響投資需求的因素 8. 均衡所得水準的決定:

(一) Y=C+I (二) I=S 9. 乘數原理

10. 加速原理 十九、所得的決定(二)

Y=C+I+G

1. 政府支出與所得水準 2. 租稅

3. 平衡預算乘數 4. 自動性財政政策 5. 權衡性財政政策 6. 公債

二十、所得的決定(三) Y=C+I+G+(X-M)

1. 比較利益法則與國際貿易 2. 貿易利益與貿易條件 3. 國際貿易與所得水準 廿一、貨幣與銀行 1. 貨幣的意義與功能

(51)

單元 教材綱要 2. 貨幣的種類

3. 保存貨幣的三種動機 4. 流動性偏好理論 5. 銀行的意義與種類 6. 中央銀行的地位及功能 7. 存款貨幣的創造與收縮 廿二、均衡所得的決定

(四)

IS-LM 模型

1. IS 曲線 2. LM 曲線

3. 所得與利率水準之決定 4. 財政政策及效果

5. 貨幣政策及效果 廿三、均衡所得的決定

(五) AD-AS 模型

1. 總合需求曲線(AD) 2. 總合供給曲線(AS)

3. 均衡所得與物價水準之決定 4. 總合需求與總合供給的變動對所

得及物價的影響 廿四、經濟循環:膨脹與

失業

1. 經濟循環的意義與類型 2. 經濟循環的理論

3. 就業理論

4. 失業的意義與類型 5. 菲力普曲線

6. 通貨膨脹的意義與類型 7. 通貨膨脹的後果

8. 通貨膨脹的對策 廿五、經濟發展與成長 1. 經濟成長理論

2. 決定成長的重要因素 3. 落後經濟一般的共同特性 4. 落後經濟的發展途徑 5. 台灣地區的經濟發展 廿六、經濟政策 1. 經濟政策的目標

2. 財政政策 3. 貨幣政策 4. 所得政策

廿七、國際收支與金融 1. 國際收支帳戶的內容 2. 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 3. 外匯市場之建立與均衡 4. 外匯與貿易管制

(52)

5. 國際貨幣制度及其運行 廿八、經濟成長與生態 1. 經濟成長的代價

2. 經濟成長的障礙 3. 環境污染的對策 廿九、能源問題 1. 能源問題的成因

2. 能源危機對國際經濟的影響 3. 能源問題的解決辦法

(53)

14. 管理類(四)-專業科目(二)計算機概論

單元 教材綱要

一、電腦基本概念 1. 電腦基本功能與應用

2. 電腦硬體結構,如中央處理單元、

主記憶體、儲存設備、輸出入週邊 設備等

3. 資料表示法 4. 邏輯元件與設計

5. 作業系統之介紹與操作 6. 資訊安全概念

7. 電腦病毒與防治 二、熟悉辦公室作業軟體

(圖文處理)

1. 文書圖處理 2. 電子試算表 3. 簡報製作

4. 各類檔案之編輯 5. 多媒體應用 三、電腦與社會關係 1. 智慧財產權

2. 綠色電腦

3. 電腦應用、新趨勢、新用途 4. 電腦對現代社會之影響 5. 電腦與法律

四、程式設計 1. 流程圖 2. 演算法

3. 基本程式設計 4. 物件導向概念 5. 副程式與函數 6. 程式流程控制 7. 結構化程式設計 8. 程式應用實例 五、瞭解資料結構 1. 資料基本結構

2. 演算法分析 3. 抽象資料型態 4. 串列結構

5. 樹狀結構的概念 6. 圖的概念

7. 各類演算法的概念,如排序、搜尋 8. 檔案

六、資料處理與資料庫 1. 資料欄、資料錄、資料檔

(54)

2. 檔案組織與存取方式

3. 資料處理的功能,如資料蒐集、資 料分析、資料統計等

4. 資料處理的類型(整批、連線、即 時、集中、分散等)

5. 資料處理軟體之介紹 6. 資料庫概念

7. 資料庫操作

8. 資料庫原理及結構 9. 資料庫的運用與實作 七、資訊網路與全球資訊

1. 資訊網路的構成要素 2. 資訊傳輸方式及通訊協定 3. 各類網站主機

4. 網路架構、網路元件 5. 全球資訊網及網頁設計 6. 網站建置

7. 電子商務

八、資訊管理 1. 資訊管理基本觀念 2. 系統分析與設計

(55)

15. 設計類(二)-專業科目(一)設計概論

單元 教材綱要

設 計 基 本 概 念

一、設計的範圍 二、設計與藝術

1. 設計的意義、設計的形成與機能 2. 設計領域之概述

3. 藝術對設計的影響 4. 藝術的圖像意義與設計 5. 藝術的語源

三、設計與科技 四、環境與設計

1. 設計與電腦、複製技術的關係 2. 材料、科技的進步和設計的演化 3. 環境的含義、空間的機能 4. 人為環境與自然環境 5. 環境設計之關連性 五、近代設計史 1. 近代設計的原貌

2. 近代之美術工藝設計之演進

色 彩 學

一、色彩原理概念 二、色彩的體系

1. 認識色彩/色彩心理學/色彩 生理現象

2. 色光與色料

3. 色相環之認識/色彩三屬性 4. 表色法

三、色彩組合的原理 四、色彩調和的原理 五、分類色彩學概述

1. 配色系統化的原則 2. 各種色彩理論

3. 色彩之秩序/調和之各種理論 4. 雙色系之調和/三色系之調和

/色彩之配色

(56)

16. 設計類(二)-專業科目(二)視覺傳達設計

單元 教材綱要

一、視覺傳達設計概論 1. 傳達之基本概念 2. 視覺傳達

3. 視覺原理與構成 4. 色彩傳達

5. 視覺符號與語彙 二、廣告設計 1. 廣告原理

2. 廣告企劃 3. 廣告創意 4. 廣告媒體 5. 廣告實務 三、印刷設計 1. 印刷發展史

2. 印刷版式與特性 3. 印刷技法與印刷用紙 4. 圖書裝訂

5. 印後加工 6. 印刷實務

四、攝影設計 1. 攝影之基本概念

2. 攝影媒介之構造與功能 3. 攝影媒介之技巧與應用 4. 攝影實務

五、包裝設計 1. 包裝概論

2. 包裝設計之相關因素 3. 包裝設計之造型與結構 4. 包裝設計之材料與表現 5. 包裝設計之相關法規 6. 包裝實務

六、CIS 企業識別系統 1. CIS 的沿革與構成要素 2. 標誌製作與識別 3. 標準字製作與識別 4. 象徵圖形設計 5. 版面編排 6. CIS 實務製作

七、編輯設計與文字造型 1. 中西文字概說與傳達 2. 文字造型原則

3. 合成文字

4. 編輯設計與實務

(57)

單元 教材綱要 八、平面設計發展史與

現代西洋美術史

1. 平面設計發展沿革

2. 現代西洋美術發展與平面設計 各種運動與主義間之關係與影 響

3. 著名設計與學理之認知 4. 各國與各時之風格演變 九、中國美術工藝史 1. 中國美術工藝史中有關視覺傳

達設計相關之知識

2. 中國美術工藝史中名家名作之 認識

十、電腦輔助設計 1. 電腦設計軟體及功能之認識 2. 數位影像處理之認識

3. 電腦繪圖與桌上排版實務 十一、設計與時勢 1. 與設計實務相關之時勢

2. 影響設計理念發展之世界趨勢 3. 設計實務重要顯著成就之報導

(58)

17. 護理類(一)-專業科目(一)解剖生理學 解剖學

單元 教材綱要

一、緒論 1. 解剖學之定義

2. 解剖學姿勢與部位名稱之介紹 3. 指示方位之術語

4. 身體之剖面

5. 體腔和腹腔之區域 二、皮膚系統 1. 皮膚之構造

2. 表皮、真皮、皮下組織

3. 表皮之衍生物:毛髮、腺體、指甲 三、組織系統 1. 組織之類型:上皮組織、結締組織、

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2. 上皮組織:覆蓋及內襯上皮、腺體 上皮

3. 結締組織之分類

4. 肌肉組織: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之結構

5. 神經組織:神經膠細胞、神經元之 結構

6. 膜之分類:黏膜、漿膜、皮膜、滑 液膜

四、骨骼組織 1. 結構:緻密骨及疏鬆骨 2. 緻密骨及疏鬆骨組織之介紹 3. 骨化:硬骨的形成:

(1) 膜內骨化 (2) 軟骨內骨化 4. 骨骼之生長 五、骨骼系統 1. 骨骼之類型

2. 骨骼之表面標記 3. 骨骼系統之區分 4. 中軸系統之介紹

(1) 頭蓋骨 (2) 舌骨 (3) 脊柱 (4) 胸廓

5. 附肢系統之介紹 (1) 肩帶

(59)

單元 教材綱要 (2) 上肢骨

(3) 骨盆帶 (4) 下肢骨

6. 男性與女性骨骼之比較

六、關節 1. 分類:

(1) 功能性分類:不動關節、微動 關節、可動關節

(2) 結構性分類:纖維關節、軟骨 關節、滑液關節

2. 纖維關節:

(1) 骨縫 (2) 韌帶聯合 (3) 釘狀聯合 3. 軟骨關節

(1) 聯合軟骨 (2) 聯合 4. 滑液關節

(1) 結構 (2) 運動 (3) 類型 七、肌肉系統 1. 骨骼肌之命名

2. 主要之骨骼肌介紹 (1) 顏面表情肌 (2) 咀嚼肌

(3) 移動眼球之肌肉 (4) 移動舌頭之肌肉 (5) 咽部之肌肉 (6) 舌骨上肌 (7) 舌骨下肌 (8) 喉部之內在肌 (9) 移動頭部之肌肉 (10) 作用於腹部之肌肉 (11) 作用於呼吸之肌肉 (12) 骨盆底之肌肉 (13) 會陰部之肌肉 (14) 移肩帶之肌肉 (15) 移動上臂之肌肉

(60)

(16) 移動前臂之肌肉

(17) 移動手腕及手指之肌肉 (18) 移動脊柱之肌肉

(19) 移動大腿之肌肉 (20) 作用於小腿之肌肉 (21) 移動足部及腳趾之肌肉 八、神經系統(中樞神經

系統及周邊神經系 統)

1. 脊髓:

(1) 一般特徵

(2) 保護構造及覆蓋物 (3) 橫切面之構造 2. 脊神經:

(1) 命名

(2) 組成與覆蓋物 (3) 分布

3. 腦

(1) 腦之主要部份

(2) 保護構造及覆蓋物─腦膜 (3) 腦幹:延腦、橋腦、中腦之構

(4) 間腦:視丘及下視丘之構造 (5) 大腦:腦葉、白質、基底神經

節、邊緣系統之構造 (6) 腦室及腦脊髓液之形成 4. 腦神經之分布及與腦神經有關之臨

床問題

5. 神經之傳導路徑

九、內分泌系統 介紹人體的內分泌腺及其相關的組織 器官構造

十、循環系統 1. 心臟之位置及構造

2. 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之構造 3. 循環路徑:

(1) 體循環 (2) 肺循環 (3) 肝門循環 (4) 胎兒循環

十一、呼吸系統 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之 位置與結構

(61)

單元 教材綱要 十二、消化系統 1. 消化道之組織學:

(1) 黏膜層 (2) 黏膜下層 (3) 肌肉層 (4) 漿膜層

2. 消化道:口、咽、食道、胃、胰、

肝膽、小腸、大腸

十三、泌尿系統 1. 腎臟之位置及解剖與顯微構造 2. 輸尿管、膀胱、尿道之構造 十四、生殖系統 1. 男性生殖系統:

(1) 睪丸之位置與構造

(2) 生殖管:睪丸的管道、附睪丸、

輸精管、射精管、尿道之構造 (3) 附屬腺體之構造

(4) 支持構造:陰囊、陰莖、精索 之構造

3. 女性生殖系統:

(1) 卵巢之位置與構造

(2) 輸卵管、子宮、陰道、女陰、

會陰、乳房之構造 十五、胚胎發育解剖學 1. 胚胎之發育

2. 胎兒的生長

生理學

單元 教材綱要

一、緒論 1. 生理學之定義

2. 構造上機化作用之階層 3. 細胞構造及功能

4. 體液之組成 5. 內部環境之恆定 二、皮膚系統 1. 皮膚的功能

2. 皮膚受傷的癒合 3. 體溫之恆定

三、肌肉系統 1. 肌肉組織之特性、種類及功能 2. 骨骼肌:

(1) 收縮理論、生理學及種類 (2) 骨骼肌纖維種類

(62)

(3) 恆定現象 3. 平滑肌特性 4. 心肌特性

四、神經系統 1. 神經系統的組成 2. 神經細胞生理學:

(1) 興奮與傳導 (2) 神經傳遞物 (3) 神經的再生 3. 中樞神經系統

(1) 脊髓的特徵及功能:反射 (2) 腦之腦主要部份及其功能 (3) 腦神腦的功能

4. 感覺、運動及整合系統:

(1) 一般與特殊感覺 (2) 感覺及運動神經徑 (3) 整合

5. 自主神經系統:

(1) 構造

(2) 神經傳遞物、受體及作用 (3) 內臟自主反射及高級中樞之控

五、內分泌系統 1. 內分泌腺之介紹

2. 激素作用機轉及分泌控制

3. 腦下腺的構造及功能:腺體部與神 經部

4. 甲狀腺之功能:甲狀腺素及降鈣素 之作用機轉、分泌調節及臨床關係 5. 副甲狀腺的功能

6. 腎上腺之構造、功能及其激素分泌 之調節

7. 胰臟之內分泌功能及醣類代謝調節 8. 性腺的構造、功能及激素分泌之調

9. 松果腺的功能 10. 胸腺的功能 11. 其他內分泌組織 六、心臟血管系統 1. 血液:

(63)

單元 教材綱要

(1) 物理特性、功能及成分 (2) 止血機轉

(3) 血型 2. 心臟:

(1) 興奮和傳導 (2) 心電圖 (3) 心動週期 (4) 心輸出量 3. 血液動力學;

(1) 動脈、靜脈及微血管之特性 (2) 循環生理:血流及血壓 七、淋巴系統 1. 淋巴管、淋巴組織及其循環

2. 對疾病非特異性抵抗 3. 免疫力:

(1) 抗原及抗體

(2) 細胞性及體液性免疫 八、消化系統 1. 消化過程

2. 消化道之運動及分泌

3. 醣、蛋白質及脂質之消化與吸收 九、呼吸系統 1. 呼吸器官之生理學

2. 呼吸作用:

(1) 換氣作用,外呼吸及內呼吸 (2) 肺容積及容量

(3) 呼吸氣體之運輸 3. 呼吸的調節

十、新陳代謝 1. 新陳代謝:同化、異化作用 2. 醣類、蛋白質、脂質之代謝 3. 新陳代謝之調節

4. 礦物質、維生素 5. 新陳代謝與體熱 十一、泌尿系統 1. 腎臟之功能:

(1) 尿液的形成:過濾、再吸收及 分泌作用

(2) 尿液稀釋及濃縮機轉 2. 輸尿管、膀胱、尿道之生理學 3. 體液、電解質與酸鹼動力學 十二、生殖系統 1. 男性生殖系統:構造及功能

(64)

2. 女性生殖系統:

(1) 構造、功能 (2) 月經及卵巢週期

(3) 會陰及乳房的生理功能

(65)

18. 護理類(一)-專業科目(二)基本護理學

單元 教材綱要

一、醫療環境 1. 醫療環境的定義 2. 醫療環境的特性 3. 醫療環境的類別

(1) 物理環境 (2) 生物環境 (3) 社會環境 4. 醫院環境的控制

(1) 舒適 A. 溫度 B. 濕度 C. 光線 D. 空氣 E. 噪音

F. 優美的佈置 (2) 安全

A. 跌倒 B. 火災 C. 燙傷 D. 觸電 E. 藥物 F. 放射線

(3) 病人的環境─病人單位 A. 設備

(A) 病床及其附屬物品 (B) 床旁桌及其附屬物品 (C) 床旁椅

B. 各種舖床法(整理病人單位) 二、觀察與溝通 1. 觀察:

(1) 觀察的意義 A. 觀察的定義

B. 觀察在護理中的意義 (2) 觀察病人的重要性(目的) (3) 觀察的種類

(4) 正確觀察的特性(條件) (5) 觀察的方法

(6) 觀察的範圍

(66)

(7) 護理人員觀察病人應具備的技能 (8) 影響觀察技能發展的因素

(9) 護理人員在觀察時的職責 2. 溝通:

(1) 溝通的意義 (2) 溝通的目的

(3) 治療性溝通的意義 (4) 治療性溝通的重要性 (5) 溝通模式

(6) 溝通的途徑(方法) (7) 影響溝通的因素 (8) 會談技巧

A. 法療性會談技巧 B. 非法療性會談技巧 三、記錄 1. 記錄的意義

2. 記錄的目的

3. 記錄時之注意事項及原則 4. 病歷的內容及保存

5. 護理記錄的方法 (1) 傳統式的記錄 (2) 以問題為導向的記錄 6. 醫囑之處理

7. 醫學常用的縮寫字 8. 護理交班報告 9. 行為過程記錄簡介 四、感染控制 1. 名詞解釋

2. 疾病傳染的模式 3. 院內感染

(1) 定義 (2) 重要性 (3) 護士之角色 4. 控制感染之方法 (1) 管制感染源

A. 物理消毒法 (A) 熱能消毒法 (B) 輻射能消毒法 (C) 超音波消毒

(67)

單元 教材綱要 (D) 網孔過濾消毒 B. 化學消毒法

(A) 化學劑消毒

(B) 氧化乙烯氣體滅菌 (2) 切斷傳染途徑

A. 內科無菌 B. 外科無菌 (3) 增加個體抵抗力 五、護理過程 1. 問題解決法之基本概念

(1) 意義 (2) 步驟 2. 護理過程

(1) 護理過程的定義 (2) 護理過程的功能

A. 病人方面 B. 護理人員方面 (3) 護理過程的步驟

A. 護理評估

(A) 護理評估的目的 (B) 影響護理評估的因素 (C) 資料的來源

(D) 收集資料的方法 (E) 評估的內容 B. 護理診斷

(A) 護理診斷的定義 (B) 護理診斷的發展歷史 (C) 護理診斷的價值 (D) 護理診斷的組成元素 (E) 護理診斷命名的過程 (F) 護理診斷名詞範例 (G) 護理診斷的書寫法

(H) 擬定護理診斷的優先順序 C. 護理目標

(A) 護理目標的定義 (B) 護理目標的種類 (C) 擬定護理目標的原則 (D) 書寫目標的一般指引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5.電視表現的形式與風格 從電視螢光幕談起,介紹電視如何傳送畫 面,以及電視的節目內容有哪些風格 6.電視科技發展

112 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升學

(一)NVDA 電子試題 WORD

[r]

[r]

[r]

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委員會於 108 年 11 月 1 日公告「考試科目及測驗範 圍調整說明—111 學年度起適用」,本案業經教育部 108 年 10 月 29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