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调

2.  译谱:

例题1:

将下列五线谱译成简谱。

解题分析:

(1)明确简谱的调号:

1

= D。

(2)将五线谱记录的拍号、音符、休止符及常用记号、术语,相应变通地转换改写成简谱。

网络版

例题2:

将下列简谱译成五线谱。

解题分析:

(1)根据简谱

1

= F的调号,明确五线谱的调号。

(2)将简谱记录的拍号、音符、休止符及常用记号、术语,相应变通地转换改写成五线谱。

二、习题

(1)将下列旋律向上移高大二度记谱。

(2)将下列旋律(实际音高)用 B调乐器移调记谱。

网络版

(3)将下列五线谱译成简谱。

(4)将下列简谱译成五线谱。

网络版

第 11 课  旋律的基础知识

学习与掌握

一、旋律

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的进行序列。旋律包含调式、节奏、节拍、力 度、音色等音乐基本要素,是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作品思想的重要手段,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

音乐的风格、体裁和民族特征等内容,主要通过旋律来表现。

二、旋律的基本形态

在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的走向而形成各种直线的或曲线的进行,这些进行类似画面中线条 的伸展或起伏,称为“旋律线”。常见的旋律基本形态有以下几种:

1.  旋律上行:

指旋律由低到高的运动形态。这时旋律具有较强的推动力,常使音乐趋于渐 强,情绪逐渐高涨,通常表达较为激昂的情绪。

2.  旋律下行:

指旋律由高到低,以直线或曲线的方式向下运动。这时旋律趋于平和、舒 缓,通常表现情绪的消减和叹息的音乐形象。

3.  横向进行:

指旋律做相同音高的连续进行,即同音反复。通常表现平稳、安静、肃穆、

庄严的情绪。如果给予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不同处理,也能表现出活跃、欢快、热烈 等情绪。

4.  混合型的旋律形态:

指旋律的上行、下行和横向进行的混合使用。这种形态在音乐作品 中运用最多。

三、旋律发展的基本方法

1.  重复:

指音乐材料的再次出现。为了让听者对旋律留下深刻印象,重复或者带有变化的重

网络版

第 11 课  旋律的基础知识

学习与掌握

一、旋律

通常指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的进行序列。旋律包含调式、节奏、节拍、力 度、音色等音乐基本要素,是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作品思想的重要手段,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

音乐的风格、体裁和民族特征等内容,主要通过旋律来表现。

二、旋律的基本形态

在旋律进行中,由于音高的走向而形成各种直线的或曲线的进行,这些进行类似画面中线条 的伸展或起伏,称为“旋律线”。常见的旋律基本形态有以下几种:

1.  旋律上行:

指旋律由低到高的运动形态。这时旋律具有较强的推动力,常使音乐趋于渐 强,情绪逐渐高涨,通常表达较为激昂的情绪。

2.  旋律下行:

指旋律由高到低,以直线或曲线的方式向下运动。这时旋律趋于平和、舒 缓,通常表现情绪的消减和叹息的音乐形象。

3.  横向进行:

指旋律做相同音高的连续进行,即同音反复。通常表现平稳、安静、肃穆、

庄严的情绪。如果给予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不同处理,也能表现出活跃、欢快、热烈 等情绪。

4.  混合型的旋律形态:

指旋律的上行、下行和横向进行的混合使用。这种形态在音乐作品 中运用最多。

三、旋律发展的基本方法

1.  重复:

指音乐材料的再次出现。为了让听者对旋律留下深刻印象,重复或者带有变化的重

之后,或者在出现一段新的旋律之后,原来的旋律又重新出现,因此称作“再现”。这种手法可 以给全曲带来呼应、对称、稳定的感觉。再现可以是原封不动的,也可加以变化,使之获得一种 总结、升华的效果。

2.  变奏:

指将一段旋律在保留某些特征的情况下进行变化,一方面仍可使人听出旋律原型,

同时又有新鲜感。比较简单的变奏是基本保持主题的旋律轮廓、节奏型甚至和声,只是添加一些 小小的装饰。稍复杂些的,则会将旋律、节奏、调式调性、织体、和声都做较大幅度的改变,甚 至只是选取旋律原材料的某个因素加以发展,以至于很难听出它们和旋律原型的联系。音乐作品 中的“展开”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变奏。

3.  展开:

展开与变奏有相似之处,都是对原音乐素材的更改变化。但展开侧重于将原材料的 部分进行扩充更改,包含音的时值的扩大缩小、音程及和弦的原位转位变化和受对位法影响而进 行的倒影、逆行、模仿、模进等手段,使得音乐形象或是表达情绪呈现出更加新鲜、多样、多彩 的变化。

4.  对比:

音乐的进行、冲突和情绪的改变都来自于对比(如高与低、强与弱、快与慢、大调 与小调等),以此推动和展开乐思。对比是由作品中的多个音乐材料造成的,它们在旋律形态、

节奏型、情绪特征上的不同给听者带来了新鲜感觉。一部作品总会有对比的因素。大型作品的对 比幅度会比较大,对比的材料会比较多;小型作品的对比幅度就小些,对比的材料比较少。

以上四种有关旋律的基本发展方法,它们在使用中经常互相渗透。比如,带有变化的再现,

实际上体现了变奏原则,同时又因为它的变化,产生了对比效果。

四、旋律高潮

在旋律的发展中,音乐情绪不断高涨所达到的顶点(常伴随全曲最高音的出现),叫作“旋 律高潮”。它的出现是整个乐曲情感的爆发点,使情感得以升华。

五、旋律结构的基本形式

旋律结构的基本形式也称为“曲式”,是音乐作品整体性表现和音乐形象全面呈现的重要手 段之一。曲式的确立是通过各种音乐要素的综合运用获得的,特别是和声与调性在其中有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比如主和弦可以获得段落的收束感;调性的变化不仅可以带来对比,还常常意味着 下一个段落的开始;再现通常建立在最初调性的回归;等等。

曲式结构通常包含乐汇、乐节、乐句、乐段等。虽划分不一定存在着“绝对”界线,但“终 止式”仍是划分乐句、乐段的实用依据。

1.  终止式:

指用来结束旋律的几个音或和弦。

(1)完全终止:指旋律结束在主和弦的根音上。

网络版

(3)半终止:指旋律结束在属音的不稳定音上。

2.  乐汇:

指旋律最小的结构单位,也称为“动机”。

乐汇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从弱拍开始,在强拍结束。

(2)从强拍开始,在弱拍结束。

(3)在一些快速的单拍作品中,有的乐汇可能包含两个重音,其长度也可达到两小节。

3.  乐节:

乐节又称“短句”,相当于语言标点符号中的顿号或逗号。它是介于乐汇与乐句之 间的结构单位。乐节远不是一句“完整的话”,但在节奏上常常有停顿,使它和后面的进行 分开。

4.  乐句:

一个具有特性的音乐基本结构单位。如歌曲的四句歌词,对应着四个乐句,句与句 之间有呼吸。

5.  乐段:

指能够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用完全终止结束,具有相对独立的段落。乐 段结构,可以由一个乐句、两个乐句、三个或以上的乐句组成。它可以短至几小节或长达数十小 节,也可以是一首完整的乐曲或它们中间的一个组成部分。“起承转合”四乐句乐段,是我国音 乐作品(尤其是歌曲)结构中常见的一种。

6.  一段体:

以一个乐段构成的乐曲形式,也称为“一部曲式”。一段体一般只表达一个音乐 形象、一种意境。许多民歌小调多为一段体。

7.  两段体:

由两个乐段构成的乐曲形式,也称为“单二部曲式”。两段体的第一段通常具有 陈述的性质,第二段往往在形象上、调性上与第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许多带副歌的群众歌曲,

都是两段体。

8.  三段体:

由三个乐段构成的乐曲形式,也称为“单三部曲式”。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原样重 复或变化重复的三段体,称为“带再现的三段体”。

网络版

实践与练习

一、解题指导

例题:

旋律分析。

解题分析:

该旋律为《欢乐颂》([德]贝多芬曲),属于D自然大调。A段8小节,第一句由两个模进 的乐节构成(2+2),停在调式的Ⅱ级不稳定音上;第二句变化重复第一句,完全终止在调式主音 上。B段的第一句引入动机式的新材料(1+1+1+1),结束在调式属音,与A段形成对比;第二句 则原样重复第一段的第二句,构成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两段体)。

      乐段标记:      A      B       乐句标记:    a + a      b + a       小节标记:    4   4       4    4       调性标记:    D自然大调

二、习题

分析下列旋律。

网络版

网络版

第 12 课  音乐常用记号与术语

学习与掌握

一、演奏法记号

1.  连音记号:

用弧线标记,一般记在音符上方。连音奏法要求弧线以内不同音高的音要奏 得连贯、流畅。

例12-1 

2.  断音记号:

表示带记号的音或和弦要断续演奏。五线谱中分别用圆点“·”或三角“” 标记。符头朝上,则标记在符头上方;符头朝下,则标记在符头下方。简谱中则分别用空心三角

”或实心三角“”标记在数字音符的上方。

例12-2 

3.  保持音记号:

用短横线标记,表示该记号音要充分保持时值。

例12-3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