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貳、全球視野教育

在全球化的思潮下,擁有宏觀的全球視野是世界公民必備的條件,而教育的 薰陶有助全球視野的養成,促使每個人自小開拓眼界、走向國際,因此各個國家 無不致力於推動全球視野教育,像是加拿大國際發展局的全球教育計畫、南韓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0年共同設立了「亞洲太平洋國際了解教育中心」、英國 的「單一世界信託」(One World Trust)組織及「世界研究」計畫等,都足以顯 現世界各國對全球視野教育關注的程度。

而「全球視野教育」概念的出現,可追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間對於世 界和平的追求,其亦稱為「世界觀教育」(global education)、「國際教育」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國際瞭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等,也有部分學者以「和平教育」(peace education)、「世界研究」

(world studies)、「世界中心課程」(world core curriculum)稱之。名稱之所以如 此紛雜,是因為各界學者所提出的時空背景相異所致,因此在意義上的見解也略

有不同,至今仍無統一的版本。

美國國家社會科協會(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NCSS)(1982)

指出,全球視野教育的目的是去培養年輕人的世界觀點,重視文化、物種和行星 間的相互聯繫關係。認為全球視野教學強調人類經驗的全球化,亦即人們不斷受 到跨國、跨文化、多文化、多種族相互作用影響;世界舞台的多元化,亦即世界 舞台上存在各類型的人才;本土與全球的平衡,亦即人類的命運不能脫離該國的 世界環境;文化、經濟、社會、政治和生態在現實與未來交替間的聯繫;以及公 民參與的重要。希望透過教育,新生代能具備適切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以應付 世界環境的變化,而更有效率的過生活。

Merryfield(2004)提及全球視野教育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在國際社會裡準 備做個有效和負責任的公民,為此,學生需要練習真實生活技能、獲得世界知識,

並且培養從不同的全球觀點來觀看事件與議題。另外,該學者也提到教師可藉由 多元視野、全球連結、全球議題、跨文化經驗四個主要的教學方向,來幫助學生 了解全球的相互關聯、議題、歷史和衝突。

Marshall(2007)認為全球視野教育的重要目的,在於五大意識的建立,包 含系統意識,即是理解系統性的世界,培養「整體」構想的能力和潛力;視野意 識,即是學生應該認識到他們所擁有的世界觀,未能普遍共享和發展接受其他的 觀點;地球意識,即是認識全球狀況及發展趨勢,培養正義、人權和責任感,反 思未來發展方向對地球的影響;參與意識,即是意識到每個人所做出的選擇和行 動,將會影響全球的脈動,因此需發展社會和政治行動的技能,以便成為有效的 參與者;過程意識,即是了解個人發展是連續的,沒有固定的行程或最終的目的 地,並學習以新的方式看世界。

雖然各界學者對於全球視野教育的詮釋不一,但仍可歸結出其中的共同性,

研究者整理國內外學者在全球視野教育上的見解,依照布魯姆(B.S.Bloom)的 分類法進行教學目標分類,歸納如下(王錦蓉,2003;洪美齡,2006;高熏芳,

2005;郭金水、賈立人、楊慧琪,1994;陳季鈴,2006;彭筱婷,2004;簡妙娟,

1992;顏佩如,2007;Bourke, M.,2009;Braskamp, L. A., & Chickering, A.,2009;

Kirkwood-Tucker, T. F.,2003;Marshall, H.,2007;Merryfield, M.,2004;Trost, J.,2009;White, S. R.,2008):

一、認知目標

(一)學習各領域的基本知識,包括地理、文化、種族、語言、經濟、政治、歷 史、藝術、科學和宗教等,以促進對全球社會的了解。

(二)認知世界各地的地球村村民,在文化、制度、信仰、價值觀、生活習慣與 方式的差異及相同的基本需求。

(三)了解全球各體系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地理、歷史等系統的變遷與 影響,進而覺知自身在各體系中的定位。

(四)探討全球議題,諸如生態環境、戰爭與和平、國際人權等,並了解全球問 題的背景及原因。

(五)了解全球社會相互依賴、休戚與共的關係。

(六)覺知地球為廣大宇宙體系中,人類唯一賴以生存的行星。

二、情意目標

(一)關心世界環境與物種的變遷。

(二)培養世界胸襟,超越種族中心主義,以全球的觀點來看世界。

(三)接納不同觀點,建立對不同文化的同理心,以發展跨文化的了解與欣賞。

(四)培養民胞物與、己飢己溺的胸懷,能克盡世界公民義務,對人類的永續發 展負責。

(五)培養積極參與世界事務的態度。

(一)培養應變與適應能力,以因應不斷變化的世界。

(二)培養判斷能力,以消弭歧見、處理紛爭與偏見,維護世界和平。

(三)培養參與全球社會的基礎能力,以有效參與全球事務。

(四)培養合作能力,與各地世界公民一同攜手解決全球問題。

(五)發展批判思考能力,以察覺個人及他人的生活方式對後代人類的影響,明 智地抉擇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

綜合上述目標,可知全球視野教育的目的在於增進個體對於世界及全球系統 的認識,培養世界胸襟、包容異己,並提升批判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藉由實際 行動來關注全球發展,以期能善盡世界公民之職責,找尋永續生存之道,為全人 類謀求最高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