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表以 EXCEL 來描繪,將有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 44 家電子資訊產業公司其每個變 數的年帄均值,來與配對樣本公司(未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 44 家電子資訊產業公司,依 產業別和公司規模來配對)其每個變數,將這兩種公司群來做比較。政府與公司制度(I) 此潛在變數以資訊揭露品質、董事會獨立性、控制持股來衡量;產業技術(T)以海外銷售、

財務槓桿、研發支出來衡量;市場行為(M)以市值、公司規模、發行海外存託憑證來衡 量。

政府與公司制度(I):

圖 12 資訊揭露品質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TEJ),本研究整理

從圖 12 來看,有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比未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資訊揭 露評鑑有較高的評價。而發生金融風暴前的 2007 年,是資訊揭露等級最低的一年,可 能是有道德風險的因素存在。而 2008 發生金融風暴後,公司的揭露品質成為關注的焦 點,因此資訊揭露品質均有提高。

38

圖 13 董事會獨立性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TEJ),本研究整理

圖 13 為獨立董監事席次比例,2008 年到 2009 年有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有比未 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有較高的獨立董監事,2006 年則相反,可能其中有道德危機的 風險。

圖 14 控制持股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TEJ),本研究整理

圖 14 表示公司最終控制者的股份控制權,比例越高表示其投票權越高,依據文獻,

控制持股越高,赴海外上市的可能性越低。而台灣上市公司大多為控制家族所掌握,根 據台灣經濟新報(TEJ)其最終控制者通常為公司之大股東,董事長,總經理或其家族成員 及經營團隊。有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可發現其控制持股的比例較低。

39

產業技術(T)

圖 15 海外銷售比例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TEJ),本研究整理

從圖 15 來看,2005~2009 年,有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其外銷比例普遍有比未發 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有較高的外銷比例。

圖 16 財務槓桿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TEJ),本研究整理

從圖 16 來看,普遍來說,除了 2005 年以外,其他年份有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

其負債比例有比未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來得高。

40

圖 17 研發支出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TEJ),本研究整理

從圖 17 來看,有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比未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前者研 發支出普遍較高。研究發展投入是企業為了獲利所做的一項重要投資,因此高科技產業 紛紛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究及發展,希望透過研發支出,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從 2007 年之後,兩者的帄均研發費用率均有上升趨勢,可能原因是研發費用率為研發費用除以 營業收入淨額的百分比,而那時的金融市場面臨金融風暴,經濟成長下降,諸多產業受 到波及,資訊電子產業也不例外,因此營業收入淨額下降太多,造成帄均研發費用率在 2007 年之後有上升的趨勢。而有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其變動率比未發行海外存託憑 證的公司來得大,因為其接觸國際市場的變動較敏感。

市場行為(M):

圖 18 市值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TEJ),本研究整理

41

從圖 18 來看,將每家公司的市值取對數 log10,有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比未發 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有較高的市值。

圖 19 公司規模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TEJ),本研究整理

從圖 19 來看,有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司其總資產有比未發行海外存託憑證的公 司來的高。當公司規模較大,其營運規模越大,資金需求也就越大,當國內市場無法提 供足夠規模,企業便傾向至海外籌募資金。兩者的公司規模從 2005 年有逐漸成長,不 過 2008 年發生金融風暴,公司資產有往下掉一些,2009 年有逐漸恢復增長。

圖 20 海外上市地點的家數

資料來源:台灣證券交易所(TWSE),本研究整理

從圖 20 來看,發行海外存託憑證主要集中在盧森堡,由於盧森堡的上市地點,其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