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Murphey and Isaacs(1982)指出雖然機構中跌倒的受傷、死亡率 低,但跌倒後無法行動的情形很顯著、住院日延長、病人變得很憂鬱 等,即使跌倒不嚴重,但對失能率、死亡率卻有顯著的影響,研究顯 示只有輕微跌倒受傷的社區老人的死亡率卻是其他普通老人的五 倍。Ferrini and Ferrini(1993)亦指出跌倒後若受傷嚴重,對個人及社 會的成本將是龐大的影響。

蔡素蘭、林茂榮(2002)研究發現,老人跌倒有60.3%受傷,受 傷部位以下肢較多有52.7%;受傷大多為輕傷,如擦傷、挫傷、瘀傷、

或腳踝扭傷,佔所有跌倒的48.7%,其中7.7%造成骨折,19.3%的跌 倒需門診或住院治療,跌倒後老人執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衰退項目中 以洗澡最高(43.8%),其他依序為上廁所(38.5%)、走路(37.2%)、

上下床舖(37.2%)、穿衣(23.1%)、而大小便控制(1.3%)及吃 飯較低(5.1%)。

一 一 一

一、、、、髖骨骨折髖骨骨折髖骨骨折髖骨骨折

對老年人來說,跌倒最可怕的併發症為「髖骨骨折」,美國每年 有二十萬人發生此症,其中以女生居多(Perry,1982)。張哲誌、周 騰達(1994)指出身體任何部位均可能因為跌倒而發生骨折,但是由 於骨質疏鬆的關係,老人跌倒所導致的骨折多發生於肱骨(上臂)、

腕骨、髖骨與骨盆。

Gallagher(1997)提出跌倒後受傷的型態依序為淤青(46.9%)、

骨折(29.6%)、割傷(25.9%)、其他(23.5%)及扭傷(4.5%),

其中以髖骨骨折為最嚴重的後果。Winter(1995)表示,由跌倒後身 體損傷及功能喪失的嚴重度而言,老年人跌倒後引起髖關節骨折者,

25%會在半年內死亡,而另外50%的老年人則在髖關節骨折後靠輪椅

Magaziner (1989)研究發現髖骨骨折是最常見與嚴重的失能,5%

的髖骨骨折住院老人有嚴重的併發症且死亡,只有三分之一的老人能 回家,其餘大多住進療養院,那些住院後殘存下來的有40%以上在六 個月內死亡。Riggs and Melton(1986)指出髖骨骨折在老年婦女發生率 是老年男人的兩倍,它的發生率會隨著年齡而上升,90歲以上老人,

有三分之一女人、六分之一男人在死前將會有一次臀部骨折,對80 歲以上的婦女來說,發生率每年上升2%。Ferrini & Ferrini(1993)亦 指出在髖骨骨折後4~6個月,是死亡率增加最嚴峻的時期,居家或機 構復健是很重要的。

黃子庭等(1993)調查台北市北投區老人,發現因跌倒而受傷的 老人佔老人事故傷害比率的81%,受傷種類中以擦傷最多(31.7%)、

以髖骨骨折最嚴重(9.8%),並且跌倒多帶來傷害,且會造成慢性 疼痛,如手臂酸痛、腰酸背痛或肢體障礙,影響老人的健康甚大。

二 二 二

二、、、、老人跌倒嚴重的心理問題老人跌倒嚴重的心理問題老人跌倒嚴重的心理問題老人跌倒嚴重的心理問題

Murphy and Isaacs (1982)提出跌倒後徵候群(post-fall syndrome)

觀念,當老人在跌倒過後躺在地上或持續躺一個小時以上的經歷,會 造成老人對走路能力有非常焦慮的狀態,甚至造成憂鬱,跌倒後症狀 的輕重與憂鬱有顯著相關。因此跌倒恐懼症(fallaphobia)是指一種 非典型的「害怕跌倒」,病人出現驚慌失措、突然焦慮、頭昏眼花、

心悸等症狀,造成他不敢做任何可能會引起跌倒的活動。因此他會出 現害怕跌倒(fear of falling)症候群,這反而有可能推高跌倒的危險 性,更會導致社交退縮、生活品質惡化及失去獨立自主性,不僅增加 入住長期照護機構的機會,同時也造成龐大的醫療支出及家庭社會問 題。

徐慧娟、吳淑瓊、江東亮(1996)研究發現,跌倒會影響老年人 的生活品質,使日常生活功能、社會性活動、或體力活動能力變差,

提高失能的機率,同時也影響步態平衡,造成持續疼痛的現象,這在 重覆跌倒或嚴重跌倒的影響則更為顯著。

綜合上述跌倒是住院病患常發生的問題,在講究醫療品質的21 世紀是不容忽視的。因為跌倒不僅會影響病患的身體健康,也會造成 心理上的障礙,甚至影響身體康復的進度,延長住院天數,造成不必 要之花費。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住院病人跌倒 住院病人跌倒 住院病人跌倒傷害嚴重程度 住院病人跌倒 傷害嚴重程度 傷害嚴重程度的相關因素 傷害嚴重程度 的相關因素 的相關因素 的相關因素

一 一 一

一、、、、基本屬性基本屬性基本屬性基本屬性 (一) 年齡

張鈺姍等(2005)針對587名60歲以上住院的老年精神病患所做 的回溯性調查發現,平均跌倒率為21%,但是80歲以上老人的跌倒率 為33%,故高齡是一個跌倒的危險因子。但是也有研究顯示年齡不是 一個危險因子, Mann、 Hurren、 Charvat and Tomita(1996)針對 392名65歲以上的社區民眾所做的調查,發現65歲與85歲老人的跌倒 發生率並無顯著差異。不過,大多數研究顯示年齡越大,跌倒發生率 越高。

(二) 性別

據黃少君、陳曾基、周碧瑟(2005)針對台北市石牌地區65歲以上 2045位居家老人所做的調查發現,女性跌倒的機率是男性的1.65倍。

詹莉君(2004)發現社區居家跌倒的老人以女性較多。Kron, Loy, Sturm, Nikolaus and Becker(2003)在德國針對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對 跌倒做深入的探討,發現有跌倒的個案中有77%是女性。蔡益堅、周 碧瑟、劉文良(1997) 針對高雄縣湖內鄉70歲以上的1,092名老人調 查,發現與跌倒有關的變項包括性別,其中女性老人跌倒的風險是男

性老人的2.07倍。

住院跌倒的患者在性別的比率中,Goodwin and Westbrook (1993) 調查800名住院期間跌倒的病人,發現女性病人比男性發生率高,但 50 歲以下之男性病人之跌倒率則為女性的兩倍。另有文獻指出,住 院跌倒病人以男性居多(郭慶華、李慶女、江怜妴、曾淑惠,2001;

Halfon, 2001)。另一篇以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病人跌倒報告的結 果也指出,住院跌倒病人以男性居多(陳玉枝、范毓佩、林麗華,2001;

陳玉枝、林麗華、簡淑芬,2003)。在加拿大Gray and Hildebrand (2000) 在以原發性巴金森疾病為收案對象的研究中,在性別上男生跌倒的紀 錄多於女性。

然而在荷蘭的研究中,Tutuarima, Meulen, Haan, Straten and Limburg(1997)針對23 家醫院收集720 名腦中風患者研究發現,性 別在發生跌倒上並沒有不同。另一方面Stolze, Klebe, Zechlin, Baecker, Friege and Deuschl(2004)研究神經疾病與住院跌倒病人危險因子中也 指出,跌倒在性別上並沒有顯著的不同。另外,在Whitehead, Wundke and Crotty(2006)的研究發現,性別並不是影響個人採取預防跌倒 行為的因素。

綜合上述,大多數研究顯示性別為跌倒的重要因子,且女性跌倒 發生率高於男性。

二 二 二

二、、、、內在因素內在因素內在因素內在因素 (一) 住院別

Wilson(1998)指出跌倒病人科別以內科與精神科最多,因為一般 內科多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骨骼肌肉系統疾病,可能增加跌倒 事故傷害事件的發生。洪如慧、李佩樺、張育菘、張偉洲(2005)住院 病患跌倒事件探討分析中,係針對高雄市某區域醫院2003年之病患跌 倒事故傷害報告書中41名個案進行分析,其中內科佔43.9%,其次是 外科佔22%。

(二) 危險評估

陳玉枝在台灣醫療品質指標計畫的週年研討會中,分享台北榮總 經驗,她指出下列六項為高危險群:(1)意識障礙;(2)主訴頭暈、暈 眩、虛弱感、收縮壓左右手相差20mmHg以上;(3)使用特殊藥物(鎮 靜安眠劑、降壓劑、軟便劑);(4)如廁需協助(頻尿、腹瀉情形);(5) 步伐不穩(需使用助行器);(6)過去一年有跌倒經驗,因此針對高危險 群須加強跌倒防範措施作業(台灣醫療品質指標計畫,2001) 。

根據TPR 2006年年報顯示,對跌倒病人的評估中,可發現有將近 四成(37%)跌倒者被評估為高危險群,八成以上在跌倒當下意識清 晰,但仍有7%呈現意識混亂狀態(台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2006)。

(三) 健康狀況

骨骼肌肉系統的退化及步態不穩是造成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因素 之一 (林銀秋,2003)。蔡佳良、吳昇光(2003)研究指出跌倒是造 成老年人受傷、殘障或死亡的一個重要因子,它同時也是評估老人生 理機能衰退的一個重要的指標。

胡名霞、林慧芬(1994)在成年人站立平衡之研究 - 感覺整合 與年齡效應之分析研究中指出,老人在單脚站立的情况下,其站立穩 定度比年青人及中年人差,在步行中缺乏對步態穩定的控制力以及對 維持重心動態平衡的能力亦下降,這步態不穩的問題容易造成跌倒。

張哲誌、周騰達(1994)在老人跌倒的預防研究中指出,老化與 步伐穩定度是息息相關的,與步伐穩定有關的感覺功能疾病,包括有 視覺、聽覺、內耳前庭功能與固有本體感覺,如視力減退、良性姿勢 性眩暈症、周邊神經病變與頸部的退化性疾病等都與老年人的跌倒有 關。

跌倒與疾病相關的因素有意識混亂、失眠、頭暈、暈眩、虛弱、

運動失調、姿勢性低血壓、血色素低、聽力和視覺障礙、大小便失禁 或 腹 瀉 等 (Beauchet, Eynard-Valhorgues, Blanchon, Terrat, &

Gonthier,2000),活動需協助者及日常生活無法自立者,且需協助之項 數越多者,其跌倒的危險性愈高(林茂榮、蔡素蘭、陳淑雅、曾信嘉,

2002; Beauchet et al., 2000)。

張念慈、楊南屏、李建賢、周碧瑟(2008)單次跌倒與反覆跌倒之 盛行率與相關因素探討,以都會區老人為例的研究中指出,都會區老 人一年內曾經跌倒的比率為13.8%,單次跌倒的盛行率是10.0%,反 覆跌倒是3.8%,女性不論是單次跌倒或反覆跌倒的盛行率都顯著高於 男性,老人的慢性病況與跌倒有顯著相關,而女性、關節炎病史、精 神疾患病史是台灣都會區老人單次跌倒和反覆跌倒的共同相關因 素,另外視力障礙與單次跌倒有關,而糖尿病和心臟病等慢性病況則 與反覆跌倒有關。

(四) 藥物因素

藥物如果使用不當,反而會造成跌倒傷害,其中以精神科用藥(含 抗精神病用藥、鎮靜劑、安眠藥、抗憂鬱劑等)、Ia 類抗心律不整 用藥、利尿劑與毛地黃等用藥危險性相對較高(黎家銘、陳晶瑩,

2005)。

Sorock (1988)指出服用 Benzodiazepin劑量大於或等於3mg/day 者,髖關節骨折發生率增加50%,最易發生的危險時間是最初使用的 二 週 內 (60 % ) , 持 續 使 用 一 個 月 以 上 跌 倒 發 生 率 增 加 到 80 % 。 Passaro(2000)亦指出服用Benzodiazepin藥物後,有2.2%的病人曾發生 跌倒一次或再次跌倒。另外,其他研究發現病人服用利尿劑(Diuretics)

及安眠藥與跌倒的發生有顯著相關(Frels,2002)。Salgado(2004)對於老

及安眠藥與跌倒的發生有顯著相關(Frels,2002)。Salgado(2004)對於老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