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有關領導理論的研究大致可分成四個時期或途徑:一、特質論(traits theory)時期:約自191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強調天賦的領導特質及 才能;二、行為論(behavioral pattern theory)時期:自第二次大戰 至1960年代,認為任何一位領導者只要採取較有效的領導行為,即可達到 理想的組織效能,而這些領導行為是可經由訓練與學習獲得;三、權變論

(contingency theory)又稱情境論時期:1960年代至1980年代,強調領 導者必需依照不同組織情境,採取最適合該情境的領導方式;四、轉型領 導(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時期,自1980年代起成為領 導研究的主流,強調領導者影響成員產生態度及想法改變之歷程,並促使 成員對組織任務或目標貢獻的領導方式(Yukl, 1994;濮世緯,民 92)。

Conger 和Kanungo(1988)指出轉型領導研究與傳統領導型態有兩個 差異處:其一,傳統領導型態(如任務取向、人際關係取向)以達成部屬 的工作績效、滿足感為主;而轉型領導則是部屬對領導者高度信任與深具 信心,領導者能提昇部屬的自尊、激勵部屬超出工作職責的額外努力。其 二,傳統領導將領導者界定為完成任務取向者,而轉型領導者則是一位能 提出共同遠景、授權、鼓舞部屬、為部屬設定有挑戰性的工作,並影響部 屬改變其態度與想法(濮世緯,民92)。

Brymann(1992)則將轉型領導、魅力領導稱之為新型 (new approach) 領導,指出其與過去傳統領導理論所強調的有所不同。如表 2-2-1。可知 轉型領導較強調願景與使命而不強調計畫,著重傳達願景而非責任分配,

注重引起動機與激發鼓舞而不強調控制與問題解決。從轉型領導所強調的 一些面向,對轉型領導的涵義可以有更深的認識與了解。

表 2-2-1 轉型領導所強調的主題 較不強調 較強調 計畫 願景/使命 分配責任 傳達願景

控制與問題解決 引起動機和激發鼓舞 例行事項和均衡 創造變革

權力維持 賦予成員自主力 創造順從 創造承諾

強調契約責任 刺激額外的努力

重視理性、減少領導者 對成員感興趣並靠直覺 對成員的依附

對環境的回應 對環境有前瞻做法

資料來源:Bryman,A.(1992). Charisma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 London:Sage. p.111.引自林金福,民 91。

以下就轉型領導的理論基礎包括轉型領導的意涵、內涵層面及理論觀 點與相關實務研究之方法、測量工具、研究成果分別探究。

壹、 轉型領導的的涵義

轉型領導的理論(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的源起,可追溯到 Downton(1973)在對具有革命型、改革性與例行性的領導研究,接著 Burns 於 1978 年提出轉型領導的概念,他將領導分為轉型領導與交易領導兩種 類型(蔡進雄,民 89)。本研究僅針對轉型領導探討,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於 轉型領導的定義分述如下:

一、 國外學者

1. Burns(1978)認為轉型領導是領導者與成員相互提昇道德及動機 至較高層次的歷程(引林金福,民 91)。

2. Peters 與 Waterman(1982) 認為轉型領導是建立在員工對意義的 需求上,同時也創造出組織的目的(引范熾文,民 91)。

3. Bass(1985)主張轉型領導係「創造超越期望的表現」,藉由增加成 員的信心及提昇工作成果的價值,來引導成員做額外的努力。

4. Hater 與 Bass(1988)認為轉型領導是部屬對領導者具有強烈的認 同感,對於未來的願景,領導者與部屬間亦能享有共同的看法;部 屬能在領導者的影響下,超越他們以順服來獲取報償之原始自利 心,在態度上作根本的改變(引林金福,民 91)。

5. Yukl(1989) 認為轉型領導係指影響組織成員在態度上和假設上 產生改變,並建立對組織使命或目標的承諾。強調領導者要賦予成 員主力來完成目標,已改變組織文化與結構,並與管理策略相配 合,盡而完成組織目標的一種歷程(引劉雅菁,民 87)。

6. Gouache、Baker 和 Rose(1989)將轉型領導定義為一個能夠影響、

塑造,培植教職員價值、態度、信念與行為,讓他們對學校使命會 更加承諾的人。其領導行為包括:願景、影響導向、人員導向、激 勵導向,與價值導向。領導者對未來提出構想並與成員共享,鼓勵 追求成就,懷抱熱忱,並與成員一起注意問題,瞭解解決問題時要 扮演何種角色,在互動的歷程中賦予成員較多之授權與自主力,促 進其自我實現。

7. Sergiovanni(1990) 認為轉型領導者和部屬相互提昇和激勵的關 係使部屬轉變為領導者,領導者轉變為道德的促進者。轉型領導啟 發領導者去提昇部屬正面的道德價值和高層次的需求,諸如自主、

自尊、正直、責任以及自我實現等(引林金福,民 91)。

8. Leithwood、Tomlinson 和 Genge(1996)指出轉型領導所欲改變 的,並不僅止於提升彼此的動機與目的,而在於「為追求更好改變」

的教育價值信念(引濮世緯,民 92)。

9. Robbins(1998) 則認為轉型領導就是激發部屬為組織犧牲自身利 益,並且對部屬有深厚特別的影響力。

10. Leithwood、Jantzi 和 Steinbach(1999)認為轉型領導不但達 成第一層次的改變:教師教學之外,更可及於第二層次:改變學校 層面,例如價值規範,結構與信念產生影響,建立一種專業文化,

使學校能適應當前社會變遷,其整理六種領導途徑之研究後,發現 轉型領導之核心在於激勵成員之承諾與能力,並重視組織生產力、

效率及持續改善之能力。

11.Malone 和 Caddell(2000)認為轉型領導之主要目標,乃在塑造 教師轉化為一位轉型領導者,教師對學生之願景,是希望學生不斷 進步,教師應當轉化有意義的知識給學生,當班級發生了真實的改 變,教育改革才算成功。

二、 國內學者

1. 劉慶中、沈慶揚(民 80) 認為轉型領導是屬交易領導的擴張與延 伸,並具有文化領導的內涵。

2. 林珈夙(民 86) 認為轉型領導是追求卓越、促進創新,並使組織 與成員轉變成功的主管領導行為。

3. 張慶勳(民 86) 將轉型領導定義為:領導者以前瞻的願景與魅 力,運用各種激勵的策略,激勵部屬提昇工作動機及工作滿足感,

以使部屬更加努力工作的一種領導。

4. 白麗美(民 87)認為轉型領導是領導者透過魅力關懷、激勵啟發的 策略,激發成員高層次的工作動機,使組織不斷的變革與創新,共

創組織未來發展的願景。

5. 張潤書(民 87) 認為轉型領導肯定人員有自我實現的需求,並有 自立自動的能力,領導者透過激勵與引導,喚醒成員自發的意識與 自信心,而能心悅誠服的認同組織的目標;肯定組織與自己的未來 發展,置個人私利於度外,來成就組織的事功。

6. 彭雅珍(民 87)將轉型領導定義為:領導者以個人魅力型塑願景,

使部屬為組織目標努力,追求卓越創新的領導行為。

7. 劉雅菁(民 87) 指出轉型領導是一種透過組織策略與成員心理的 調整,以帶動組織革新或變革的領導方式。

8. 蔡進雄(民 89) 認為轉型領導可定義為領導者藉著個人魅力及建 立願景,運用各種激勵策略,提昇部屬工作態度,以激發部屬對工 作更加努力的一種領導。

9. 曾榮祥(民 89)認為:轉型領導者會以個人魅力來吸引成員的認 同,提高成員之期望表現,並重視成員個別化關懷與自我實現之需 求。相信透過對個體啟發可以促進組織共同成長,組織共同成長亦 能帶動領導者與成員一起成長,造成組織與成員之良性互動。

10. 范熾文(民 92)認為:轉型領導乃是領導者能影響成員之態度與假 定的重大改變,促使成員建立對組織願景、目標之承諾,進而帶動 組織革新。亦即領導者藉著獨特魅力與影響,運用各種激勵策略,

給于個別關懷,與成員產生良好互動,鼓舞工作士氣,協助成員專 業成長,以提昇其高層次動機與道德,使其能做額外的努力,創造 超越期望之表現。最後能實現組織願景,促使組織革新。

11. 濮世偉(民 92)將轉型領導定義為:領導者經由發展與整合出組織 願景,運用修辭、象徵與儀式,傳達組織之意義與價值,進而激發 鼓舞成員成就動機與使命感,使其心生信賴與追隨意願,提升成員

高層次滿足,賦予自主性與關懷個別成員與專業成長需求,進而超 越自我利益,並活絡組織革新與績效之領導。

12. 林金福(民 92) 將轉型領導定義為藉由個人魅力及共同願景,並 運用各種激勵策略,激發成員工作動機,促進成員工作更加努力,

以達成組織及個人成功轉型為卓越與創新的一種領導。

從以上諸學者的看法中,可知轉型領導著重組織意義與方向、象徵 與符號、內在動機與同僚合作,也重視成員能力之養成、績效責任與表 現,在領導者與成員彼此提升與激勵之相互關係中,領導者協助成員成 長,使成員轉變為領導者,領導者無形之中成為道德之促進者。

故轉型領導可定義為:領導者能為組織型塑願景,並發揮個人魅 力,傳達組織之意義與價值,透過激勵鼓舞與關懷成員,啟發其心智,

提昇專業成長,以促進組織成功轉型為卓越與創新的一種領導。

貳、 轉型領導之理論觀點

轉型領導之相關理論基礎相當龐雜,並不具完整的大型理論做為基 礎。然而,不少研究較早期所提供的相關概念可視為轉型領導的理論基礎。

早期之領導型態屬交易領導,由於受到科學管理時期之影響深遠,故 強調以獎勵與懲罰為手段,來達成組織之目的。Blau所提出之社會交換理 論(Exchange Theory)為典型之交易領導之核心概念。其理論預設為:

每件事物都有其代價,而所有的人類關係,更是一種給予和收還之均衡的 模式。人們仔細衡量交換的代價和後果,而選擇最有利、最具吸引力的事 物,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做理性的選擇(陳秉璋,民84)。

交易領導重視以獎懲來做為管理上的重要手段,此種作法在人文主義 與批判理論興起後,遭到質疑。許多學者紛紛提出有別於過往的領導方式

交易領導重視以獎懲來做為管理上的重要手段,此種作法在人文主義 與批判理論興起後,遭到質疑。許多學者紛紛提出有別於過往的領導方式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