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這是所謂翩因的相對性理論( the relativity thesis) 0 17

對制因而言,一個小孩學習他的母語的程序和徹底翻譯的程序並沒 有本質上的差異。小孩和徹底翻譯者都必須從「言談不口可觀察的刺激情 境的相伴發生」開始他們的語言學習和翻譯工作。( 1992a 心 -6 )而就

16 見制因, (1975b) ,314-21 。

17見翩因, [1953J '12 '泣,42 '44-8; (1969aJ '的[1992a]心 1; [1992bJ ' 6-9; [1995a ] '1ω 。

主t~ 地自利、無限退後和不確定說. 101

]吵捌因同時也主張我們稱之為「意義的公共可採知原則」﹒所有語意特徵( semantic

feature) ,皆必須能從可著!酷的經喻登據中,被公共地認識(見崩咽,I1喲 J ' 5 ;

[ 1969a ] '27l。滸里「被公共地~5?d識」意指,被至少涂言說者之外的另個人1m似 認識。意義的公共可做H原則和研辜的司確定論是由ijtl因主張甜母之為「刊佳話恥的 理由:單一指涉(unique reference);1'[插在定意義(determinatemeaning) 不是白意事實,

它們是虛假的概念。捌因不是很清楚的區分翻譯的不確定:研口不確定說,但是我認為

( pseudocone叩的)。相同自告偏鄧副甘於1暱 J指稱。逗得可以看出,不確定說是個普

遍理論,它不僅關於被翻譯的語言,還關於我們叮叮語和l第 4人稱自己的jih言。在­

Z話卦掌土,翩因的不確忘穹的主試區但可\tIm語意研;究上我們不需訴諸意義和指涉這兩 個f~;告:。

102 .{台灣哲學研究》

不會如威廉絲所說是劃地自利論證成功攻擊的日標,事實上在某種合理 詮釋下的不確定說和劃地自利論證是互補的。 20雖則嘲困的語言學習概念 則會遭受劃地自利論證的威脅。威廉絲的論證頗為零散,但其要點可以 條列如下:

(1) 制因接受( A) 和(B )0 (見本文第 15 頁)

(2) (A) 和 (B) 預設(a) r 感官刺激的自然相似性」和(b) 感 宮刺激(藉由其與相應觀察語句的連結)與概念網絡的形成存 在著邏輯關連。(1999 ' 220)

(3) 感官刺激的自然相似性不足以單一地限定對它們的理論(語言 描述) ,也不足以單一地限定對一語言的翻譯。(物理理論的不 可限定說(the underdeterminacy of physical theory)和翻譯的不 確定說)

(4) 制因認為語言假說(一個信念網絡)是可以修改的。語言假說 (一個信念網絡)的可修改性頭設「對一個信念網絡頑強抵抗 的(閃閃lcitrant) 經驗 J' 這一概念是可以理解的。「頑強抵抗的 經驗是重複出現的感官刺激,這感官刺激會引致對相應情境語

句(occasionsentence) 的贊同,即使它迫使信念網絡的某處產

生改變 o J ( 1999 ' 238)(情境語句是人們對其贊成和不贊成的

態度隨環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語句。觀察語句是情境語句的 一種。)

(5) r 除非我們具有對於什麼是相同經驗的期待,以及對於我們整 個語言的語句是如何相互地關連起來(的期待) J '我們不會擁 有「一個頑強抵抗的經驗。 J (1999 ' 239 )

(6) 翻譯的不確定說使得鵬因(一)無法說明一個新的經驗和某個 舊有的經驗是不是相同的, (二) 無法說明我們整個語言的語

迎這黑提請命者之一所提闢守。

劃地自利、無限退後和不確定說 103

句是如何相互地關連起來。(一)是指出一個劃地自利論證的後 果; (二)是威廉絲對不確定說的一個描述。

(6)中之(一)使得我們無法判斷感官刺激之間的等同性,而感官 刺激之間的等同性是我們翻譯和信念形成的基礎,制因的不確定說不僅 使得其「頑強抵抗的經驗」的概念成為不可理解的,也使其喪失說明信 念形成和翻譯的基礎。威廉絲對制因不確定說的描述,混合了制因的物 理理論的不可限定說和翻譯的不確定說,前者是針對我們對外在世界所 形成的理論(信念網絡),後者是針對我們對語言所形成的理論。在檢查 威廉絲論證之前,讓我說明威廉絲論證中一些他沒有詳細說明的關鍵步 驟。首先是物理理論的不可限定說,如何使得我們無法判斷經驗之間的 相似性。

物理理論的不可限定說主張,對任何一組經驗證據,我們可以形成 不同的相互連結的語句,這些不同的語句連結構成不同的信念網絡。威

廉絲雖然沒有明說,但參考他於其書中其他部分的說法,我認為,他主 張,對制因而言,這些信念網絡提供了我們對經驗的等同性的標準(見 1999, 40)0

21現在考庸、任何一個不同於上述那組經驗的新經驗 (E JoC E)

是不是一個頑強抵抗的經驗? (E) 如果是個頭強抵抗的經驗,它必須 是抵抗某一個信念網絡。然而,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說(E) 對每一個信念 網絡都是頑強抵抗的經驗。根據定義,我們的諸多信念網絡是根據一組 特定的經驗證據而建構起來的,這些經驗證據是證據,所以對我們的信 念網絡當然不是頑強抵抗的經驗,然而對於任何新的經驗,我們卻沒有 這樣的保證。因此,不同的信念網絡(具有不同的等同性判斷標準)對 未來經驗證據可以有不同的期待。當一個新的經驗發生了,某些信念網 絡會將之視為頑強抵抗的經驗,某些信念網絡卻會視之為符合信念網絡

21 等同性割固罷叫既念一般而言岳重用在一個辦或(對象集)中。然而,制因的瞎面午 多評論上建議,空間可事物的界定和分類己的買通l蛾何吾言中特有的概念網絡(見,

如, [1953 ] '42; 1981 ] '98; [1995a ) '252) 。

104.(台灣哲學研究〉

所預期的經驗。如果對於一個經驗是否是一個頑強抵抗的經驗的問題,

答案全然依憑於我們先前所有的信念網絡,那麼我們將會遇到這個兩 難:一方面,如果我們不能決定在眾多可行的信念網絡中我們所擁有的 是哪一個,我們便不能決定任何新的經驗是否是一個頑強抵抗的經驗;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可以決定我們所持的是哪一個概念網絡,那麼我們 是可以決定新的證據是否是一個頑強抵抗的經驗,但是這表示不可限定

說不適用於第一人稱。22換句話說,如果不可限定說具有普遍有效性,那

麼我們不能決定一個經驗是否是一個頑強抵抗的經驗。事實上,不可限 定說之所以有這樣的後果,是因為不可限定說使我們不能決定任何兩個 經驗是否是相同的。不同的理論雖然建立在相同的經驗基礎上,它們卻 可能具有不同的等同性標準,而既然我們不能決定我們的信念網絡之個 體化標準是什麼,我們不能決定任何兩個經驗是否是相同的。此外,如 果「相同經驗」這個概念在制因的理論中Ii,解了,制因對信念形成的說 明也就喪失其基礎。

現在讓我們以相同的方法來說明威廉絲對翻譯的不確定說的批評。

根據翻譯的不確定說,針對伴隨一個語言的任何一組給定的經驗證據,

我們可以以包舍不同個體化工具的理論,去描述那組經驗證據並翻譯該 語言中的任何一語句,包括它的觀察語句。現在考慮任何一個新的語言 經驗條件 (F)0 (F) 是不是一個正確使用該語言的經驗條件。如果 (F) 不是一個正確使用該語言的經驗條件,它必須是相對於某→個翻譯理 論。然而,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說( F) 對任何一個翻譯理論都是錯誤的使 用條件。根據定義,我們的諸多理論是根據→組特定的經驗證據而建構 起來的,這些經驗證據是證據,所以對我們的理論當然不是錯誤的使用 條件,然而對於任何新的經驗條件,我們卻沒有這樣的保證。不同的理 論對詮釋對象所提供的未來的語言的經驗條件可以有不同的期待,當一 個新的經驗條件發生了,某些理論會將視之為錯誤的經驗,某些理論卻

泣見注釋 26 。

劃地自利、無限退後和不確定說 105

會視之為符合理論所預期的經驗。如果對於一個經驗是否是一個頑強抵 抗的經驗的問題,答案全然依憑於我們先前所有的理論,那麼,由於多 重詮釋的可能性,我們將無法判斷那個經驗是否是個錯誤的經驗。同樣 的,我們會遇到這個兩難:一方面,如果我們不能決定在眾多可行的翻 譯理論中何者是唯一正確的,我們便不能決定任何新的語言行為是否是 一個錯誤的語言行為: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可以決定在眾多可行的翻譯 理論中何者是唯一正確的,那麼我們可以決定新的語言行為是否是正確 的,但是這表示是不確定說不正確。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