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週停止訓練對心肺與肌肉適能的保留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2 週停止訓練後,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 (RT-BFR) 與跑步訓 練組 (RT) 的最大攝氧量 (-3.5% vs. -0.8%)、運動力竭時間 (-3.4% vs. -1.6)、膝伸肌等 速肌力 (60º/s, -3.5% vs. -1.2%; 180º/s, -0.2 vs. 4.0%) 與膝伸肌等速肌耐力表現 (180º/s, -0.4% vs. -0.3%),其 2 週的改變量 (Δ%) 兩組之間皆無顯著差異。此外,兩組的下肢 肌力亦維持在良好的平衡狀態 (H/Q ratio: RT-BFR, 0.60~0.69; RT, 0.64~0.80)。由此觀 之,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後,即使運動選手停止訓練 2 週,其心肺與肌肉適能的 保留效果皆與跑步訓練組相同。

在停止訓練對心肺適能的影響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

經過 2 週停止訓練後,雖然最大攝氧量下降 3.5%,從 8 週訓練後的 67.4ml/kg/min 下降 至 65.1ml/kg/min,但仍高於 8 週訓練前的 64.3ml/kg/min。在運動力竭時間方面,亦有 相同的結果,例如 2 週停止訓練後下降 3.4%,從 8 週訓練後的 16.4 分鐘下降至 15.9 分 鐘,但仍高於 8 週訓練前的 15.4 分鐘。反觀跑步訓練組,經過 2 週停止訓練後,最大攝 氧量下降 0.83%,從 8 週訓練後的 59.5ml/kg/min 下降至 58.8ml/kg/min,且低於 8 週訓 練前的 60.3ml/kg/min。在運動力竭時間方面,2 週停止訓練後下降 1.57%,從 8 週訓練 後的 15.0 分鐘下降至 14.7 分鐘,並回到 8 週訓練前的 14.7 分鐘。由此觀之,雖然 8 週 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與跑步訓練組的 2 週保留效果一致,但在季後期間,運動員往往 訓練量不足或停止訓練導致心肺適能下降,反觀運動員從事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後,

即使停止訓練,仍能維持良好的心肺適能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Coyle 等 (1984) 研究顯示,年輕長跑與自行車選手 (62.1 ± 3.3ml/kg/min),接受 84 天停止訓練後,引起心搏量 (stroke volume) 在第 12 天開始顯著 下降 10%,一直到第 84 天仍維持 13%下降程度,在骨骼肌的檸檬酸合成酶 (citrate synthase) 與琥珀酸脫氫酶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活性方面,停止訓練第 6 天即顯著 下降 6~9%,一直到第 84 天仍持續減少 33~40%,最後導致最大攝氧量表現在第 12 天開 始顯著下降 7%,一直到第 84 天仍顯著下降 18%;其研究作者推測,停止訓練引起心搏 量與氧化酶 (oxidative enzyme) 活性降低,是誘發最大攝氧量表現顯著下降的可能因素。

此外,不論是年輕 (24 ± 6 歲) 或年長 (55 ± 5 歲) 的男性自行車選手,在正式比 賽期結束後,經過 8 週的停止訓練,引起最大攝氧量表現皆顯著下降,例如年輕選手從 59ml/kg/min 下降至 49ml/kg/min,年長選手從 43ml/kg/min 下降至 36ml/kg/min;其研究 作者推測,8 週停止訓練後,年輕選手左心室壁厚度 (left ventricular wall thickness) 顯著 下降,年長選手左心室質量 (left ventricular mass) 與左心室容量 (left ventricular volume) 顯著下降,皆是最大攝氧量表現下降的可能因素 (Giada et al., 1998)。近年的研究顯示,

年輕男性在 8 週有氧訓練後,接受 4 週停止訓練,導致最大攝氧量表現顯著下降;其研 究作者推測,最大攝氧量表現降低與停止訓練後誘發心跳變異度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顯著下降有關 (Hansen, Johnsen, Sollers, Stenvik, & Thayer, 2004)。

綜合上述的研究可以得知,停止訓練後第 12 天,骨骼肌的氧化酶活性與心搏量即

力方面,2 週停止訓練後增加 4%,從 8 週訓練後的 1.67Nm/kg 上升至 1.74Nm/kg,並高 於 8 週訓練前的 1.67Nm/kg。相關的研究顯示,自行車與長跑選手於 12 週停止訓練後,

快縮肌與慢縮肌纖維的氧化酶─檸檬酸合成酶活性皆顯著下降,但快速肌纖維的磷化酶 (phosphorylase) 活性卻顯著上升,有助於磷化物系統供能 (Chi et al., 1983)。由此觀之,

RT-BFR 與 RT 在 2 週停止訓練後,皆能維持良好的膝伸肌快速肌力表現,推測與磷化

(Khademi, Zareie, Jahromi, & Mirsadzadeh, 2015)。反觀本研究僅為 2 週停止訓練,兩組 的膝伸肌與膝屈肌疲勞指標,皆無顯著差異,再者疲勞指標與受試者的骨骼肌酸-鹼緩 衝能力與氧化代謝能力有關。由此觀之,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與跑步訓練組,在膝 伸肌與膝屈肌疲勞指標表現,具有相同的保留效果,因此受試者的骨骼肌氧化代謝能力 也一致。

綜合上述的研究可以得知,停止訓練 2 週後,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在膝伸肌 與等速肌力、肌耐力與疲勞指標方面,皆與跑步訓練組具有相同的保留效果,但僅有 RT-BFR 的肌力與肌耐力表現,仍能高於 8 週訓練前,因此 RT-BFR 能保持較佳的肌肉 適能狀態。此外停止訓練 2 週後,膝屈肌快速肌力的下降,引起兩組的 H/Q ratio 從 0.75~0.82 下降至 0.69~0.80,皆提升腿後肌受傷的風險。再者,本研究實驗期屬於運動 員之季後期,因此,相關訊息可供運動員開始進入訓練期之訓練參考依據,以避免腿後 肌受傷的情形發生。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