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八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男運動員心肺與肌肉適能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八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男運動員心肺與肌肉適能之影響"

Copied!
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體育學系 博士學位論文. 八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男運動員 心肺與肌肉適能之影響. 研 究 生:陳昀宗 指導教授:林正常 協同指導教授:徐孟達. 中華民國 105 年 8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八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男運動員心肺與肌肉適能之影響 2016 年 8 月 研 究 生:陳昀宗 指導教授:林正常 協同指導教授:徐孟達 摘要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探討 8 週、每週 3 天的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運動員心肺與 肌肉適能的影響。方法:招募 20 名男性運動員,依據最大攝氧量配對分組到:(1) 跑步 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 (RT-BFR, n=10)、(2) 跑步訓練組 (RT, n=10)。兩組皆以 50%HRR 的相對速度,進行 3 分鐘跑步訓練、5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但 RT-BFR 額外進行大腿 加壓,加壓程度為手臂收縮血壓 x 1.3 倍。所有受試者在 8 週訓練前、後與 2 週停止訓 練後,評估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膝屈肌與膝伸肌等速肌力與肌耐力表現。另外, 第 1 週第 1 次與第 8 週最後 1 次訓練的訓練前、訓練後 15 分鐘與 24 小時,採血分析血 液生化指標 (睪固酮與皮質醇)。統計方法,8 週跑步訓練效果,採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保留效果,以 2 週停止訓練改變量 (Δ%),進行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血液生化指標以 二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1) 8 週訓練效果;RT-BFR 的最大攝氧量顯著高於 RT (67.41 vs. 59.54 ml/kg/min, p < .05)。RT-BFR 的運動力竭時間高於 RT (16.4 vs. 15.0 分鐘, p < .05)。RT-BFR 的膝伸肌等速肌力 (60º/s, 2.61 vs. 2.39 Nm/kg; 180º/s, 1.88 vs. 1.67 Nm/kg) 與肌耐力表現,皆與 RT 達顯著差異 (p < .05)。但是兩組之間的膝屈肌等速肌力、肌耐 力、膝屈肌與膝伸肌最大力矩比值 (H/Q ratio)、疲勞指標與血液生化指標,皆無顯著差 異 (p > .05)。(2) 保留效果;RT-BFR 與 RT 的 2 週停止訓練改變量,在最大攝氧量、運 動力竭時間、膝伸肌與膝屈肌等速肌力、肌耐力、H/Q ratio 與疲勞指標,皆無顯著差異 (p > .05)。但 RT-BFR 的 H/Q ratio 從 0.75 下降至 0.69,減少訓練帶來的腿後肌保護效果。 結論: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提升最大攝氧量 (5.1%)、運動力竭時間 (6.6%)、膝伸 肌等速肌力 (15.9~17.4%) 與肌耐力 (9.5%) 表現,並維持良好的下肢肌力平衡 (H/Q ratio, 0.60~0.75)。即使 2 週停止訓練,仍能保持較佳的心肺與肌肉適能狀態。建議未來 可應用在長跑與鐵人三項等運動員訓練上,以增加其訓練多元性,並促進競技運動表現。 關鍵詞:肌力、肌耐力、最大攝氧量、KAATSU 訓練. iii.

(3) Effects of Eight Weeks of Running Training Combined with Blood Flow Restriction on Cardiopulmonary and Muscular Fitness of Male Athletes Aug, 2016 Graduate student: Yun-Tsung Chen Advisor: Jung-Charng Lin Co-Advisor: Mong-Da Hsu Abstract Purpos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8 week (3 days/week) running training combined with blood flow restriction on cardiopulmonary and muscular fitness on athletes. Methods: Twenty male athletes were recruited and pair matched into (1) running with thigh blood flow restriction group (RT-BFR, n=10), or (2) running training only group (RT, n=10). All subjects in both groups performed five sets of 3-min running training at the relative speed of 50%HRR with a 1-min rest between sets. RE-BFR group performed running sessions with ‧ pressure cuff belts. The occlusion pressure was 1.3x resting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O2max, all out time (AOT), isokinetic knee extensor, flexor strength and endurance were assessed before, after 8 weeks of training and after 2 weeks of detraining. Testosterone and cortisol were assessed at the first and last (24th) training session. One-way ANOCVA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raining effects.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tain effects on the variation ( Δ %) of detraining. Two-way ANOCVA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estosterone and cortisol. Results: (1) training effects; RT-BFR elicited significantly greater ‧ increase in VO2max performance than RT (67.41 vs. 59.54 ml/kg/min, p < .05). AOT als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RT-BFR than in RT (16.4 vs. 15.0 mins, p < .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 < .05) differences between RE-BFR and RE in isokinetic knee extensor strength (60º/s, 2.61 vs. 2.39 Nm/kg; 180º/s, 1.88 vs. 1.67 Nm/kg) and endurance, but not in knee flexor strength, endurance, hamstring/quadriceps (H/Q) ratio, fatigue index, testosterone and cortisol (p > .05). (2) retain effect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p > .05) between groups in ‧ VO2max, AOT, isokinetic knee extensor, flexor strength, endurance, H/Q ratio and fatigue index. However, the RT-BFR decreased in H/Q ratio from 0.75 to 0.69, which may alleviate the training induced injury protect effect in hamstring. Conclus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 8 weeks of RT-BFR elicits greater increase in VO2max (5.1%), AOT (6.6%), knee extensor strength (15.9~17.4%), endurance (9.5%) performance and strength balance (H/Q ratio, 0.60~0.75). Furthermore, the RT-BFR was still outstanding in cardiopulmonary and muscular fitness after 2 weeks of detraining, which may be considered as a practical training strategy for long-distance or triathlon athletes. Key words: strength, endurance, maximal oxygen uptake, KAATSU training. iv.

(4) 謝 誌 二十歲離鄉北上,一路從學士、碩士到博士,至今已求學滿十一年,從來沒想過自 己會念那麼久的書,念到媽媽與外婆都擔心聽到: 『我還要再多念一年 哈!』 ,也從來沒 想過自己會一頭栽進『運動生理學』的世界,感謝一路上所有貴人與家人的陪伴、加油 與鼓勵,因為有你們的幫助,昀宗才有今日小小的成果。 首先感謝我的『運動生理學』啟蒙老師兼導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江金裕教授, 感謝江老師深入淺出的教學,幫助昀宗學習運動生理學的相關知識,並且建立濃厚學習 興趣。此外,學生永遠記得,當年準備碩士班考試時,江老師熱心提供協助,幫忙昀宗 解惑,拼湊完整的運動生理學考古題答案,如果當年沒有江老師的幫忙,昀宗肯定無法 成為臺灣師大─體育學系研究所的ㄧ份子,昀宗一輩子感謝。 最感謝 林正常教授,感謝林老師辛苦的指導與鼓勵昀宗,連續七年的碩、博班學 術生涯,每當學生遇到瓶頸與困惑,林老師總能給予最理想的建議與幫助。正常老師就 是這麼溫暖又謙虛的好老師,幫助學生的心,幫助學生的行為,永遠只有更多,從來沒 有更少過。而林老師對於體育學術的熱情、積極與嚴謹的態度,更是昀宗一生學習的楷 模。林老師的提攜之恩,昀宗永生難忘。 再者,感謝徐孟達副教授的協同指導,感謝亦師亦友的徐老師,在昀宗五年的博班 生涯,經常伸出援手、給予鼓勵,幫助學生克服學業與實驗上的困境,更感謝徐老師總 是提供昀宗擔任助教的機會,讓學生不僅有額外的經濟收入,更能學習到保齡球的教學 技能,學生衷心的感謝。 特別感謝吳慧君教授、陳忠慶教授與王鶴森副教授,共同擔任口試委員,並提供許 多寶貴建議,因為你們的嚴謹與用心,使昀宗的論文倍增完善。同時感謝李尹鑫博士與 陳厚諭博士,總是不厭其煩地,提供昀宗在實驗器材、方法與統計方面的教學、建議與 諮詢,如果沒有兩位學長的幫助,昀宗不知還要博到何時,才能順利畢業。 最後,感謝一輩子的兄弟謝耀毅博士,感謝兄弟總在昀宗遇到學業、實驗與生活上 的困境時,十一年如一日的全力相挺、不求回報,昀宗一輩子感謝。更加感謝,一直以 來全力支持我的偉大母親,在我最忙碌、最徬徨的日子,母親總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 讓我堅持到底,克服難關。再次感謝所有出現在昀宗生命中的貴人們,因為你們的幫助 讓昀宗的求學生涯,更加精采與完整。未來,昀宗會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勇敢的面對各 種挑戰,努力不懈的持續前進。 陳昀宗 2016.8.20 v.

(5) 目 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v 目次……………………………………………………………………………………….vi 表次……………………………………………………………………………………viii 圖次…………………………………………………………… ………………………..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4. 第四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5. 第五節. 研究限制………………………………………..…………………………7.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8. 第貳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運動結合血流限制對人體的生理反應之相關研究……..……………………9. 第二節. 運動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心肺與肌肉適能之相關研究…………………..…12. 第三節. 運動結合血流限制之安全性………………………………………………...17. 第四節. 本章總結………….…………………….…………………………………….18. vi.

(6)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19. 第一節. 研究對象……………………………………………… …………..……19. 第二節. 實驗設計………………………………………………………………..19. 第三節. 實驗步驟…………………………………………… ………………..….20. 第四節. 實驗工具與測量方法…………………………… ……………….…….22. 第五節. 資料處理……….………………………………………………………..27. 第肆章. 結果…….…………………………………………………..28.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28. 第二節.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最大攝氧量的影響……………………30. 第三節.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運動力竭時間 的影響……………..….31. 第四節.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肌力的影響 …………………….…….32. 第五節.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肌耐力的影響 ………………………..37. 第六節.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40. 第七節.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身體組成的影響 …… ………………..46. 第八節.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大腿圍的影響……………………..48. 第伍章. 討論…….…………………………………………………..49. 第一節.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心肺與肌肉適能的訓練效果……..……49. 第二節. 2 週停止訓練對心肺與肌肉適能的保留效果……….…………………54. 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58. 參考文獻…………………………………………………………………….59 附錄一. 受試者須知………………………………………………..……………….66. 附錄二. 受試者同意書.……………………………………………..………………68. 附錄三. 受試者健康情況調查表 .…………………………………..……………..69. vii.

(7) 表 次 表 2-1. 有氧訓練結合血流限制提升心肺與肌肉適能相關研究………...15. 表 2-2. 阻力訓練結合血流限制提升肌肉適能相關研究……..……..…...16. 表 3-1. 訓練期間與訓練後依變項檢測時間表.……….……………...…..22. 表 3-2. Bruce protocol………….…………………………...……………..23. 表 4-1-1 受試者基本資料……….……….…………………...……………..28 表 4-1-2 8 週跑步訓練的強度指標..………………………...……………..29 表 4-1-3. 大腿加壓程度的施測者內信度.....………………...……………..29. 表 4-2-1. 不同組別對最大攝氧量的影響…………………...……………..30. 表 4-2-2. 不同組別對最大攝氧量保留效果的影響….…..……….………..30. 表 4-3-1. 不同組別對運動力竭時間的影響…..…………...……………..31. 表 4-3-2. 不同組別對運動力竭時間保留效果的影響…...………..……..31. 表 4-4-1. 不同組別對膝伸肌等速 (60º/s) 肌力的影響….……………....32. 表 4-4-2. 不同組別對膝伸肌等速 (60º/s) 肌力保留效果的影響……....32. 表 4-5-1. 不同組別對膝屈肌等速 (60º/s) 肌力的影響...………...…..…..33. 表 4-5-2. 不同組別對膝屈肌等速 (60º/s) 肌力保留效果的影響...……...33. 表 4-6-1. 不同組別對膝伸肌等速 (180º/s) 肌力的影響.………..….…..34. 表 4-6-2. 不同組別對膝伸肌等速 (180º/s) 肌力保留效果的影響.......…34. 表 4-7-1. 不同組別對膝屈肌等速 (180º/s) 肌力的影響.………………...35. 表 4-7-2. 不同組別對膝屈肌等速 (180º/s) 肌力保留效果的影響..……...35. 表 4-8-1. 不同組別對膝屈肌/膝伸肌等速肌力比值的影響.………………36. 表 4-8-2. 不同組別對膝屈肌/膝伸肌等速肌力比值保留效果的影響……36. 表 4-9-1. 不同組別對膝伸肌等速 (180º/s) 肌耐力的影響.………....……37. 表 4-9-2. 不同組別對膝伸肌等速 (180º/s) 肌耐力保留效果的影響…….37 viii.

(8) 表 4-10-1 不同組別對膝屈肌等速 (180º/s) 肌耐力的影響.………............38 表 4-10-2 不同組別對膝屈肌等速 (180º/s) 肌耐力保留效果的影響…….38 表 4-11-1 不同組別對疲勞指標的影響...…………….……………………..39 表 4-11-2 不同組別對疲勞指標保留效果的影響...…….…………………..39 表 4-12-1 不同組別對體重的影響...……………………………….………..46 表 4-12-2 不同組別對體重保留效果的影響……………...……….………..46 表 4-13-1 不同組別對體脂肪百分比的影響...…………………….………..47 表 4-13-2 不同組別對體脂肪百分比保留效果的影響...………….………..47 表 4-14-1 不同組別對大腿圍的影響………………………………………..48 表 4-14-2 不同組別對大腿圍保留效果的影響……………………………..48. ix.

(9) 圖 次 圖 1-1. 血流限制實驗示意圖…..….….……………………………….……..5. 圖 1-2 大腿圍示意圖………….………………………………………..…….7 圖 3-1 實驗流程圖………………..……………………………………..…..21 圖 3-2. Vmax 能量代謝系統………………………………………………..23. 圖 3-3. Biodex 等速肌力測量儀………..…………………………………..24. 圖 3-4 InBody 身體組成分析儀…………………………………………….25 圖 3-5. Polar 心跳錶………….……………………………………………25. 圖 3-6 血壓計與血壓帶……….……...……………………..………………26 圖 4-1-1. 單次跑步訓練對睪固酮的影響…..…………..………….………40. 圖 4-1-2. 單次跑步訓練對皮質醇的影響…..………………………………41. 圖 4-1-3. 單次跑步訓練對 T/C ratio 的影響……………..………………42. 圖 4-2-1. 8 週跑步訓練對睪固酮的影響…..…………..………….………43. 圖 4-2-2. 8 週跑步訓練對皮質醇的影響…..………………………………44. 圖 4-2-3. 8 週跑步訓練對 T/C ratio 的影響……………..………………45. x.

(10)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 心肺適能 (cardiopulmonary fitness) 指的是肺臟與心臟透過肺循環與體循環將空氣 中的氧氣運送到組織細胞並加以利用的能力,通常以最大攝氧量 (maximal oxygen ‧ uptake/VO2max) 來評估一個人的心肺功能好壞;肌肉適能 (muscular fitness) 包括肌力 與肌耐力,良好的心肺與肌肉適能不僅可預防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減少運動傷害, 更能促進一般人與運動員的競賽成績。因此,如何透過運動訓練提升心肺與肌肉適能 始終為運動教練與選手們關注的焦點。 一般而言,長期從事跑步、走路與騎腳踏車等有氧訓練是發展心肺適能最佳的方 式,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 (2009) 建議:運動強度應介於 55%/60%~90%最大心跳率 (heart rate maximal, HRmax)、40%/50%~85%最大保留心跳率量 (heart rate reserve, HRR) 或 40%~85%最大攝氧量、每次持續時間為≧20 分鐘、每週 3~5 次。此外,阻 力訓練是發展肌肉適能最常見的方式,研究建議,運動強度至少要設定在 65%一次最 大反覆 (one repetition maximum, 1RM) 以上,以促進運動後 15~30 分鐘之生長激素 (growth hormone, GH) 濃度上升、增加血液中睪固酮與皮質醇比值 (testosterone/cortisol ratio, T/C ratio),經長期適應後提升肌力與肌橫斷面積表現 (Kraemer & Ratamess, 2005; McDonagh & Davies, 1984)。 有別於傳統的有氧與阻力運動方式,近年的研究顯示,血流限制 (blood flow restriction, BFR) 利用加壓帶固定於人體的手臂或大腿等肢段,減少動脈血液注入作用 肌群,引起動脈與組織肌肉的低氧、血液 pH 值下降,進而誘發下視丘─腦垂體前葉 分泌生長激素 (GH),促進血流限制後肌肉蛋白的合成反應,預防前十字韌帶重建手 術傷患,股四頭肌萎縮之風險 (Takarada, Takazawa, & Ishii, 2000)。相關的研究顯示, 運動結合血流限制引起靜脈血液回流減少,導致心搏量降低;因此,人體提升運動中 心跳率與血壓等現象,以維持正常的能量代謝 (Hollander et al., 2010; Takano et al., 1.

(11) 2005)。例如,先前的研究指出,走路運動 (3 公里/小時,2 分鐘 x 5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 結合大腿血流限制 (160~230mmHg),在運動期間不僅顯著提升心跳率、增加 19.5%氧氣消耗,更促進運動後生長激素分泌,但不影響睪固酮與皮質醇濃度表現 (Abe, Kearns, & Sato, 2006)。此外,30%1RM 肱二頭肌屈曲與小腿舉踵運動結合血流 限制後,顯著提升運動後血乳酸與生長激素濃度,但是對於睪固酮與皮質醇濃度表現 一樣無正面幫助 (Reeves et al., 2006)。 在訓練方面,運動結合血流限制可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肌肉蛋白質合成與肌 肉組織氧傳遞能力上升,經長期的適應後有助於肌肥大、肌力與肌耐力表現的提升, 例如一般健康男性,從事連續 3 週、每週 6 天的走路訓練 (3 公里/小時,10~14 分鐘) 結合血流限制 (160~230 mmHg),可提升 1.7~2.4%大腿肌肉量與 7.3~8.6%的 1RM 表 現 (Abe et al., 2009; Kacin & Strazar, 2011; Takarada, Tsuruta, & Ishii, 2004)。此外,8 ‧ 週、每週 3 天的腳踏車訓練 (40%VO2max,15 分鐘) 結合血流限制 (160~210mmHg), 顯著提升 6.4%最大攝氧量、3.4~4.6%肌橫斷面積與 7.7%等長肌力表現 (Abe et al., 2010)。對於平均年齡 64 歲的年長者而言,每週 4 天、持續 10 週的走路訓練 (45%HRR, 20 分鐘) 結合血流限制 (160~200mmHg),顯著提升 9.7%氧攝取峰值、3.1%肌橫斷面積 與 8.4~22.3%等速 (30º/s, 180º/s) 肌力表現 (Ozaki, Sakamaki et al., 2011)。 在運動員方面,橄欖球員從事連續 8 週、每週 2 天的低強度阻力訓練 (50%1RM) 結合血流限制 (200mmHg),可提升 14.3%膝伸肌等速 (30º/s, 90º/s, 180º/s) 肌力、 12.3%肌橫斷面積與肌耐力表現 (Takarada, Sato, & Ishii, 2002)。然而,連續 2 週、每 ‧ 週 6 天、每天 2 次的走路訓練 (40%VO2max,4~6 公里/小時,5%坡度,15~19 分鐘) 結 合血流限制 (160~230mmHg),有助於籃球選手提升 21.4%運動中的心搏量,並減少 12.3~15.0%相同強度下之心跳率,進而顯著提升 11.6%最大攝氧量表現,但無法顯著提 升膝伸肌與膝屈肌等速 (60º/s) 肌力表現 (Park et al., 2010)。由此觀之,運動選手有較 ‧ 佳的肌肉適能,因此運動員僅使用 40%VO2max 進行 2 週的走路運動結合血流限制訓 練,可以推測,訓練強度與訓練週數不足,是心肺與肌肉適能無法同時提升的可能因素。. 2.

(12) 在實驗操作的安全性方面,走路訓練 (3 公里/小時) 結合血流限制 (160~230 mmHg) 不僅可提升肌力表現,更不會導致運動後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ase, CK) 與肌 紅蛋白 (myoglobin, MYO) 等肌肉受損指標提升 (Abe et al., 2006);在阻力訓練方 面,20%1RM 結合血流限制 (160~240mmHg) 可顯著提升下肢肌力,並且不會誘發肌 酸激酶、肌紅蛋白與氧化壓力指標─過氧化脂質 (lipid peroxide, LP) 上升 (Abe et al., 2005)。此外,Nakajima 等 (2006) 研究結果指出,運動結合血流限制適合不同體適 能水準的對象,如年輕人、老年人甚至心血管疾病等對象。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的研 究多數使用絕對壓力 (160~240mmHg) 進行下肢的血流限制,忽略了受試者的個別差 異,增加了不適感與危險性等風險,如加壓部位的皮下出血 13%、短暫麻木感 1.3% 與暈眩 0.3%等。因此,近年的研究指出,使用適當的相對壓力加壓於大腿時 (手臂收 縮血壓 x 1.3 倍),其運動後血液 pH 值下降與代謝物累積情況跟運動強度具有劑量反 應 (20% < 30% < 40%1RM),但使用過高的絕對壓力 200mmHg 進行加壓時則無此現 象產生 (Suga et al., 2010)。由此觀之,為了受試者的安全與實驗的效果及應用,近年 的研究已開始使用相對壓力作為下肢血流限制的方式,且訓練後的效果一樣顯著,如 4 週 30%1RM 阻力運動結合大腿血流限制 (手臂收縮血壓 x 1.3 倍),可顯著提升膝伸 肌肌力,並且不影響神經、血管功能與發炎反應產生 (Clark et al., 2011)。然而有氧訓 練結合相對壓力之血流限制對於一般人與運動員的心肺與肌肉適能發展,目前仍不充 足,值得未來更進一步釐清。 綜合上述的研究可以發現,走路與阻力運動結合血流限制相當於傳統的高強度運動 誘發人體心跳率、血乳酸與生長激素顯著上升,雖然不影響睪固酮與皮質醇濃度表現, 卻更加安全、減少發炎反應產生。值得注意的是,阻力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僅能提升肌肉 ‧ 適能表現,反觀 8~10 週、每週 3~4 天,總共 24~40 回的有氧訓練 (40%VO2max、 45%HRR,15~20 分鐘) 結合血流限制 (160~210mmHg) 不僅可提升年輕人與年長者心 肺適能,更可促進肌肉適能表現。反觀運動員而言,如欲同時提升心肺與肌肉適能表現, ‧ 從事 2 週、每週 6 天、每天 2 次,總共 24 回的走路訓練 (40%VO2max,15~19 分鐘) 結 合血流限制 (160~230mmHg),其有氧訓練強度不足,是心肺與肌肉能無法同時提升的 3.

(13) 可能因素。因此,本研究的前導性實驗 (pilot study) 提升有氧運動強度,並從單次跑步 運動 (50%HRR,8.6 公里/小時,2 分鐘 x 5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 結合大腿血流限制 (手 臂收縮血壓 x 1.3 倍) 的研究發現,田徑選手的心跳率與血乳酸濃度顯著提升,但是單 次有氧運動對心肺與肌肉適能表現無正面幫助,然而目前為止長期使用 50%HRR 的跑 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是否可同時提升運動員的心肺與肌肉適能表現,至今仍不清 楚。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探討 8 週、每週 3 天,總共 24 回的跑步訓練 (50%HRR) 結 合血流限制對運動員的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肌力、肌耐力表現與血液生化指 標 (睪固酮與皮質醇) 之訓練效果與 2 週停止訓練後的保留效果,期提供運動教練與 選手們參考的依據。.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探討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運動員的心肺 (最大攝氧量與運動力竭時間)、 肌肉適能 (膝伸肌與膝屈肌等速肌力與肌耐力表現) 與血液生化指標 (睪固酮與皮質醇) 的訓練效果與 2 週保留效果。. 第三節 研究假設 (一)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可提升運動員的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膝伸肌 與膝屈肌等速肌力與肌耐力表現,並促進睪固酮與皮質醇濃度比值。 (二)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不僅能改善運動員的心肺、肌肉適能與血液生化指標, 並且具有 2 週保留效果。. 4.

(14) 第四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 運動員 本研究以國內大專甲、乙組男性運動員 (田徑中/長跑、鐵人三項、馬拉松、籃球選 手) 為受試對象,年齡≧20 歲,具有 3 年以上運動訓練經驗,最大攝氧量≧55ml/kg/min。 (二) 血流限制 (BFR) 本研究以血壓計 (CK-113, Spirit, Taiwan) 搭配血壓帶 (67.5 cm x 14.2 cm) 加壓於 受試者雙腳大腿上緣,加壓程度為手臂收縮血壓安靜值乘以 1.3 倍 (Clark et al., 2011)。 (三) 跑步速度 本研究所有受試者皆以個人 50%HRR 的相對跑步速度,進行 8 週跑步訓練,即跑 步運動直到受試者心跳率達 50%HRR,當下的跑步機相對速度即為訓練時所使用。 (四) 跑步訓練 (running training, RT) 連續 8 週、每週 3 天的 RT,訓練強度為 50%HRR,跑步訓練方式參考 Park 等 (2010) 每組 3 分鐘的跑步共 5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不進行血流限制。 (五) 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 (RT-BFR) RT-BFR 與 RT 一樣從事連續 8 週、每週 3 天的跑步訓練 (50%HRR 的相對跑步速 度,3 分鐘 x 5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但跑步訓練期間額外進行大腿血流限制 (圖 1-1)。. 圖 1-1. 血流限制實驗示意圖 5.

(15) (六) 心肺適能 本研究以最大攝氧量代表心肺適能表現。受試者於跑步機 (Mercury, h/p/cosmos® , Germany) 上進行衰竭式運動測驗 (Bruce protocol),並以採集氣體專用之束帶、面罩與 Vmax 能量代謝系統 (Vmax29, SensorMedics Corporation, USA) 進行氣體分析以評估受 試者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與最大心跳率。 (七) 肌肉適能 本研究採用 Biodex 等速肌力測量儀 (Biodex System 4, Biodex, USA) 評估受試者慣 用腳的膝伸肌與膝屈肌向心收縮等速 (60º/s, 180º/s) 肌力表現,並將最大力矩值除以體 重,以相對肌力進行統計分析。在等速 (180º/s) 肌耐力表現方面,以反覆 50 次膝伸肌 與膝屈肌向心收縮總作功,進行統計分析。 (八) 下肢肌力平衡 本研究以膝屈肌與膝伸肌最大力矩比值 (hamstring/quadriceps ratio, H/Q ratio) 評估 受試者下肢肌力平衡狀況。 (九) 疲勞指標 (fatigue index) 本研究的受試者在 Biodex 等速肌力測量儀以每秒 180 度,進行反覆 50 次膝伸肌與 膝屈肌等速肌耐力測驗,其疲勞指標以後 10 次總作功除以前 10 次總作功,計算出後 10 次總作功的下降百分比,表示受試者的疲勞狀態。 (十) 身體組成 本研究採用 InBody 身體組成分析儀 (InBody 720, Biospace Corporation, Korea) 評 估受試者體重、體脂肪百分比。 (十一) 大腿圍 本研究採用皮尺測量受試者大腿圍,位置為膝蓋骨上方 25.4 公分 (10 英吋) 處,測 量 2 次並紀錄平均值 (圖 1-2) (Clark & Lucett, 2010)。. 6.

(16) 25.4 公分. 圖 1-2. 大腿圍示意圖. 資料來源:Clark, M. A., & Lucett, S. C. (2010). NASM Essentials of Sports Performance Training. Philadelphia: Williams & Wilkins.. 第五節 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以大專甲、乙組男性運動員 (田徑中/長跑、鐵人三項、馬拉松、籃球選手) 為受試對象,最大攝氧量≧55ml/kg/min,年齡≧20 歲,具有 3 年以上運動訓練 經驗,計 20 名為研究對象,因此本研究結果不適合推測到其他族群。 (二) 此外本研究僅以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做為主要探討變項,其餘變項不列入本研 究之探討範圍。 (三) 本研究在實驗室中測量最大攝氧量代表其心肺適能表現,因真實的心肺耐力競賽 仍受氣候、地形與路線的影響,因此在推論至真實比賽情境仍會略有差異。 (四) 本研究在實驗室中測量等速肌力與肌耐力表現代表其肌肉適能表現,因真實的肌 力與肌耐力競賽,如舉重與拔河,仍受器材與肌肉收縮的模式 (等長、等速、等 張) 影響,因此在推論至真實競賽情境仍會略有差異。 (五) 本研究受試者皆於大專盃結束後 1~2 週 (季後期),正式參與 8 週跑步訓練,因此 本研究結果不適合推測至其他訓練週期,如季前期與季中期。. 7.

(17) 第六節 研究重要性 有別於以往的觀念,運動員與一般民眾欲發展心肺與肌肉適能,皆需分別從事有氧 與阻力訓練,近年的研究顯示 8~10 週、每週 3~4 天,總共 24~40 回的有氧訓練 ‧ (40%VO2max、45%HRR,15~20 分鐘) 結合血流限制 (160~210mmHg) 可同時提升年輕 人與年長者的心肺與肌肉適能。對於運動員而言,有效率的訓練一直是運動教練與選手 們關注的焦點,如果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亦可同時提升運動員的心肺與肌肉適能,除 了訓練過程事半功倍,更有助於競技運動表現的提升。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連續 8 週、每週 3 天,總共 24 回的跑步訓練 (50%HRR,3 分鐘 x 5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 結 合血流限制 (RT-BFR) 是否能提升運動員的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膝伸肌與膝屈 肌等速 (60º/s、180º/s) 肌力與肌耐力表現,並改善身體組成與大腿圍,在訓練實務上, 期提供運動教練擬定訓練計畫和督促選手進行訓練的參考,進一步提升心肺與肌肉適能 表現,此為本研究最重要的實用價值。. 8.

(1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四個部分:一、運動結合血流限制對人體的生理反應之相關研究;二、 運動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心肺與肌肉適能之相關研究;三、運動結合血流限制之安全 性;四、本章總結。. 第一節 運動結合血流限制對人體的生理反應之相關研究 (一) 血流限制的發展與單獨使用血流限制的相關研究 血流限制 (BFR) 相關的研究最早出現在 1986 年,由 Murry 等學者所發表的動物 實驗結果可以得知,短暫且反覆地使用血流限制可減緩長時間心肌阻塞時細胞受損的 情形 (Murry et al., 1986)。在人類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加壓帶固定於手臂或大腿 等肢段所引起的血流限制,並應用在醫療與傷患復健上,例如 在血流限制可刺激 adenosine、bradykinin 與正腎上腺素分泌,誘發內皮細胞分泌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 NO) 引起血管的舒張,進而減少血管阻塞的風險 (Abete et al., 2010)。在傷患復健方 面,反覆使用血流限制 (238mmHg) 引起加壓部位作用肌群與動脈的低氧反應,誘發 醣的無氧系統供能,造成代謝物累積與血液 pH 值下降,經動脈化學接受器接受並傳 遞訊息,幫助腦垂體前葉分泌生長激素 (GH) ,進而提升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病患, 肌肉蛋白的合成反應,減少手術後股四頭肌萎縮之風險 (Takarada, Takazawa et al., 2000)。除此之外,近年的研究已開始將血流限制應用在提升運動表現方面。 單獨使用血流限制在運動上的應用,如運動前對作用肌群使用血壓帶加壓引起血 流限制 (大腿,220 mmHg;5 分鐘 x 3 組,組間休息 5 分鐘),有助於腳踏車選手顯 著提升 3%最大攝氧量與 1.6%最大爆發力輸出等表現 (de Groot, Thijssen, Sanchez, Ellenkamp, & Hopman, 2010)。其中可能的機轉為,血流限制引起組織肌肉的低氧、代 謝物累積,有助於快縮肌纖維的招募,且作用肌群加壓誘發輸入神經元 III 與 IV 去敏 感化,引起神經驅力 (neural drive) 增加、疲勞知覺減少,進而提升力量的輸出 (Gibson, White, Neish, & Murray, 2013; Yasuda et al., 2008)。相異的研究顯示,單獨使用血流限. 9.

(19) 制 (大腿,手臂收縮血壓 + 50mmHg;5 分鐘 x 3 組,組間休息 5 分鐘),無法顯著提 升年輕男性最大攝氧量與最大心搏量 (stroke volume, SV) (Crisafulli et al., 2011)。由此 觀之,運動前單一使用血流限制提升運動表現的結果並不一致,且這類型的單次運動 所引起的運動表現提升,僅為短暫的神經元去敏感化與肌肉活化,並非透過長期訓練 改善心肺、肌肉與血管等生理功能,因此人體的生理條件並未改善,僅運動表現短暫 提升,對於選手與一般人的應用上有所限制。 (二) 低強度運動結合血流限制的相關研究 傳統的短時間、高強度、高訓練量運動可誘發血乳酸累績 2~7mmol/L 與運動後 15~30 分鐘 GH 濃度上升 12~15ng/ml 等結果 (Kraemer & Ratamess, 2005)。相關的研究發現, 使用低強度運動結合血流限制進行運動訓練同樣也會顯著提升肌肉活化與人體的代謝 壓力,達到與前者訓練方式相類似的運動效果,例如一般年輕男性進行走路運動 (3 公 里/小時,2 分鐘 x 5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 結合大腿的血流限制 (160~230mmHg),可 顯著提升 19.5%運動中氧氣消耗量,並誘發運動後 15 分鐘生長激素的分泌 12~16ng/ml (Abe et al., 2006);以及走路運動 (4.8 公里/小時,10 分鐘 x 2 組,組間休息 2 分鐘) 結 合血流限制 (約 160~190mmHg),可顯著提升年輕男性股外側肌肌肉的活化 (James & Karabulut, 2013)。此外,20~30%1RM 膝伸展與膝屈曲運動 (反覆次數 15~30 次,3~4 組,組間休息 30 秒) 結合大腿的血流限制 (120~240mmHg),亦能顯著誘發一般人於運 動後血乳酸 2~7mmol/L 與 GH 濃度增加 6~12ng/ml (Fujita et al., 2007; Madarame et al., 2008)。 在運動員方面,20%1RM膝伸展運動 (反覆次數15次,5組,組間休息30秒) 結合大 腿血流限制 (214 ± 7.7mmHg),可增加肌肉活化達1.8 倍、引起血乳酸累積4mmol/L與運 動後15分鐘GH濃度上升30ng/ml (Takarada, Nakamura et al., 2000)。此外,本研究的前導 性實驗顯示,跑步運動 (50%HRR,8.6 ± 1.7公里/小時,2分鐘 x 5組,組間休息1分鐘) 結 合血流限制 (大腿加壓148.7 ± 4.2mmHg;手臂收縮血壓x 1.3倍) 可顯著提升田徑選手的 心跳率73%HRR與血乳酸累積6.17 ± 3.25mmol/L,但無法提升膝伸肌肌力與肌耐力表現。. 10.

(20) 綜合上述的文獻可以得知,單純使用加壓帶進行血流限制可以誘發代謝物的累積與 組織肌肉的低氧反應,有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提升肌肉蛋白質的合成。運動前反覆使 用血流限制,可短暫提升最大攝氧量與最大爆發力表現,但相關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 由此推測,血流限制引起短暫的神經元去敏感化與肌肉活化,如欲應用在提升運動表現 上仍不夠穩定與實際。 此外,一般年輕男性如欲使用低強度運動結合血流限制,進一步取代傳統的高強度 運動達到肌肉的活化、代謝壓力提升與運動後 15~30 分鐘的生長激素分泌 6~30ng/ml, 必須使用走路運動 (3~4.8 公里/小時,14~22 分鐘) 結合大腿血流限制 (160~230mmHg) 或阻力運動 (20~30%1RM,反覆次數 15~30 次,3~4 組,組間休息 30 秒) 結合下肢血 流限制 (120~240 mmHg)。對於運動員而言,建議使用跑步運動 (50%HRR,8.6 ± 1.7 公里/小時,2 分鐘 x 5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 結合大腿血流限制 (148.7 ± 4.2mmHg) 或 阻力運動 (20%1RM,反覆次數 15 次,5 組,組間休息 30 秒) 結合大腿血流限制 (214 ± 7.7mmHg)。. 11.

(21) 第二節 運動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心肺與肌肉適能之相關研究 (一) 有氧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發展心肺與肌肉適能 有氧訓練如長期從事跑步、游泳與騎腳踏車等,長時間、有節奏、有大量肌肉參與 的運動訓練,皆有助於一般人與運動員心肺適能的提升。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 (2009) 建 議:1. 運動強度建議介於 55%/60%~90%最大心跳率 (HRmax),心肺適能不佳的人建議 在 55~60%HRmax,對運動員而言建議選擇 75%HRmax。此外亦可選擇 40%/50% ~85%最大保留心跳率量 (HRR) 或最大攝氧量,心肺適能不佳的人建議在如 45~50% HRR,對運動員而言建議選擇 80%HRR;2. 運動持續時間建議 20~60 分鐘,體適能較 差者運動時間亦可分段實施;3. 運動頻率建議每週 3~5 天。 有別於傳統的中高強度有氧訓練,提升心肺適能外,近年的研究指出,低強度有氧 訓練結合血流限制亦可提升心肺適能表現。例如一般健康男性,從事連續 8 週、每週 3 ‧ 天腳踏車訓練 (40%VO2max, 15 mins) 結合血流限制 (160~210mmHg) 可顯著提升 6.4%最大攝氧量、15.4%運動力竭時間、3.4~4.6%肌橫斷面積與 7.7%大腿等長肌力表現 (Abe et al., 2010)。此外,連續 3 週、每週 6 天的走路訓練 (3 公里/小時,2 分鐘 x 5 組, 組間休息 1 分鐘) 結合血流限制 (160~230mmHg) ,可顯著提升 1.7~2.4%大腿肌肉量、 7.3~8.6%等張肌力與 4.4%等長肌力表現 (Abe et al., 2009)。對於老年人而言,連續 10 週、每週 4 天的走路訓練 (45%HRR, 20 mins) 結合血流限制 (140~200mmHg) 可顯提升 3.2%肌橫斷面積與 8~15%等速肌力表現 (Ozaki, Miyachi, Nakajima, & Abe, 2011)。相關 研究顯示,10 週、每週 4 天的走路訓練 (45%HRR,4.5 公里/小時,1.6%坡度,20 分鐘) 結合血流限制 (160~200mmHg) 可顯著提升年長女性 (64 ± 1.0 歲),9%氧攝取峰值 ‧ (VO2peak)、3.1%肌橫斷面積與 8~22%等速肌力表現 (Ozaki, Sakamaki et al., 2011)。但在 ‧ 運動員方面,連續 2 週、每週 6 天、每天 2 次的走路訓練 (40%VO2max,4~6 公里/小時, 5%坡度,3 分鐘 x 5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 結合血流限制 (160~230mmHg) 可顯著提升 運動選手,11.6%最大攝氧量,推測與運動訓練後提升 21.4%運動中的心搏量,並促進 跑步經濟性,如減少相同運動強度下之心跳率達 12.3~15.0%有關,但大腿肌力表現並未. 12.

(22) 顯著增加 (表 2-1) (Park et al., 2010)。 綜合上述的文獻可以得知,3~10 週、每次 10~20 分鐘、累積 18~24 次的走路 (3 公 ‧ 里/小時;45%HRR) 或腳踏車 (40%VO2max) 訓練結合血流限制 (140~230mmHg),可 顯著提升年輕人與老年人的肌橫斷面積與肌力表現。如欲同時提升年輕人與老年人的心 肺與肌肉適能表現,建議使用 8~10 週、每次 15~20 分鐘、累積 24~40 次的腳踏車 ‧ (40%VO2max) 或走路訓練 (45%HRR) 結合大腿血流限制 (160~210mmHg),但是對於 ‧ 運動員而言僅使用 2 週、每次 15~19 分鐘、累積 24 次的走路訓練 (40%VO2max,3 分 鐘 x 5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 結合血流限制 (160~230mmHg),僅可提升心肺適能,但 無法同時促進肌肉適能表現。建議未來研究可使用 8~10 週、每次 15~20 分鐘、累積 24~40 ‧ 次 的 跑 步 訓 練 且 強 度 高 於 40%VO2max 或 45%HRR 結 合 大 腿 血 流 限 制 (160~210mmHg),進一步探討在此處方設計下運動員的心肺與肌肉適應反應。 (二) 阻力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發展肌肉適能 阻力訓練是發展肌肉適能方面最常見的方式,如使用槓鈴、啞鈴、彈力繩或身體重 量等;根據研究建議,運動類型為 8~10 種主要肌群的訓練、運動強度為 8~12RM (年長 者為 10~15RM)、運動頻率為 2~3 天 (林正常,2011)。此外根據 McDonagh 與 Davies (1984) 研究建議,在阻力運動強度至少要在 65%1RM 以上才能有效提升肌力與肌肥大。 相較於中高強度的阻力訓練,近年的研究顯示,低強度運動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可刺 激運動後 15~40 分鐘生長激素分泌 6~30ng/ml,經長期的適應後促進肌橫斷面積增加與 肌肉組織氧傳遞能力上升,並提升肌力與肌耐力表現 (Fujita et al., 2007; Takarada et al., 2002; Takarada et al., 2004);如 2~8 週、每週 3~6 天、每天 1~2 次,大腿或手臂阻力訓 練 (20~50%1RM,3~6 組,反覆 10~50 次/反覆至衰竭,組間休息 30~90 秒) 結合血流限 制 (手臂,100mmHg;大腿,150~240mmHg) 可顯著提升年輕人肌橫斷面積與肌力表現 (Abe et al., 2005; Clark et al., 2011; Moore et al., 2004)。在老年人方面,6 週、每週 3 天, 腿部推舉與膝伸展阻力訓練 (20%1RM,3 組,反覆 15~30 次,組間休息 60 秒) 結合大 腿血流限制 (200~210mmHg) 可顯著提升大腿,19%等張肌力表現 (Karabulut, Abe, Sato,. 13.

(23) & Bemben, 2010)。在運動員方面,8 週、每週 2 天的膝伸展阻力訓練 (50%1RM,反覆 次數 15 次,4 組,組間休息 30 秒) 結合大腿血流限制. (190~200. mmHg),可提升 12.3%肌橫斷面積、14.3%膝伸肌等速 (30º/s, 90º/s, 180º/s) 肌力與肌耐 力表現 (Takarada et al., 2002)。相關的研究如,8 週、每週 2 天的膝伸展訓練 (20%1RM, 反覆次數 15~23 次,5 組,組間休息 60 秒) 結合大腿血流限制 (200~220mmHg),可顯 著提升 9.2%膝伸肌等速 (30º/s, 60º/s, 180º/s) 肌力與 10.3%大腿肌橫斷面積 (表 2-2) (Takarada et al., 2004)。 綜合上述的文獻可以得知,2~8 週、每週 3~12 次訓練、累積 12~24 次的手臂或大 腿阻力訓練 (20~50%1RM,3~6 組,反覆 10~50 次/反覆至衰竭,組間休息 30~90 秒) 結 合血流限制 (手臂,100mmHg;大腿,150~240mmHg) 可顯著提升年輕人與老年人的肌 力與肌橫斷面積。對於運動員而言,建議使用 8 週、每週 2 次訓練、累積 16 次的阻力 訓練 (20~50%1RM,4~5 組,反覆 15~20 次/反覆至衰竭,組間休息 30~60 秒) 結合大腿 血流限制 (190~220mmHg)。值得一提的是,低強度阻力訓練結合血流限制,雖然可促 進肌橫斷面積、肌力與肌耐力表現,但如欲同時提升心肺與肌肉適能,建議採用有氧訓 練結合血流限制。. 14.

(24) 表 2-1 有氧訓練結合血流限制提升心肺與肌肉適能相關研究 對象 年輕人. 年齡 (性別) 23.0 ± 1.7 (男). 運動處方. 結果. ‧ 1. 40%VO2max、18 分鐘. ‧ 1. VO2max↑6.4%。. Abe 等. 2. 運動至衰竭時間↑15.4%。. (2010). (3 分鐘熱身 + 15 分鐘 腳踏車)、3 天/週、. 3. 大腿 CSA↑3.4~4.6%。. 8 週。. 4. 膝伸肌等長肌力↑7.7。. 引用文獻. 2. 腳踏車、大腿、160~210 mmHg。. 年輕人. 20~23 (男). 1. 3km/h、走路 2 分鐘 x 5 1. 大腿肌肉量↑1.7~2.4%%。. Abe 等.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 2. 腿部推舉與屈曲 1RM↑. (2009). 6 天/週、3 週。. 7.3~8.6%。. 2. 走路、大腿、160~230 3. 膝伸肌等長肌力↑4.4% mmHg。. 老年人. 64 ± 1.0 (女). 1. 45%HRR (4.5km/h, 1.6% grade) 、走路 20. ‧ 1. VO2peak↑9.0 %。 2. 大腿 CSA↑3.1%。. 分鐘、4 天/週、10 週。 3. 膝伸肌與膝屈肌等速肌力 2. 走路、大腿、160~200. Ozaki, Sakamaki 等 (2011). (30º/s, 180º/s) ↑8~22%。. mmHg。. 老年人. 66 ± 1.0 (男、女). 1. 45%HRR、走路 20 分 鐘、4 天/週、10 週。 2. 走路、大腿、140~200. 籃球員. 20.1 ± 1.2 (男). mmHg。 ‧ 1. 40%VO2max (6 km/h,. 1. 大腿 CAS↑3.2%。 2. 膝伸肌與膝屈肌等速肌力 (30º/s) ↑8.7~15%。 ‧ 1. VO2max↑11.6%。. 5% grade) 、走路 3 分. 2. 運動中 SV↑21.4%。. 鐘 x 5 組、組間休息 1. 3. 運動中 HR↓13.7%。. 分鐘、2 次/天、6 天/. 4. 膝伸肌與膝屈肌等速肌力. Ozaki, Miyachi 等 (2011) Park 等 (2010). (60º/s) ─。. 週、2 週。 2. 走路、大腿、160~230 mmHg。. 短跑 選手. 20 (男). 1. 5.2km/h、走路 5 分 鐘 x 4 組、組間休息 1. ‧ 1. VO2max↑6%。 2. 膝伸肌等長肌力↑19%。. 分鐘、3 天/週、4 週。 3. 100 公尺衝刺時間↓1%。. (Salvador et al., 2016). 2. 走路、大腿、140~170 4. 400 公尺衝刺時間↓10%。 mmHg。 ‧ 註:最大攝氧量 (VO2max)、最大等張肌力 (1RM)、肌橫斷面積 (cross sectional area, CSA)、心搏量 (SV)、 保留心跳率 (HRR)、心跳率 (HR)。↑ = 提升;↓ = 減少;─ = 不變。. 15.

(25) 表 2-2 阻力訓練結合血流限制提升肌肉適能相關研究 對象. 年齡 (性別). 年輕人. 23.7 ± 1.4 (男、女). 年輕人. 23.9 ± 8.4 (男). 運動處方. 結果. 1. 30%1RM、30~50 次、3 1. 膝伸肌等長肌 組、組間休息 90 秒、3 天 力↑8%。 /週、4 週。 2. 膝伸展、大腿、SBP x 1.3 (約 150~160mmHg)。 1. 20%1RM、15 次、3 組、 1. 大腿 CSA↑ 30 秒、2 次/天、6 天/週、 7.7~10.1%。 2 週。 2. 蹲舉 1RM↑. 引用文獻 Clark 等 (2011). Abe 等 (2005). 2. 蹲舉與膝屈曲、大腿、 160~240mmHg。 年輕人. 老年人. 19.5 ± 0.4 (男). 55.9 ± 1.0 (男). 6.8%。 3. 股二頭肌 1RM↑ 22.6%。 1. 50%1RM、10 次與反覆至 1. 肱二頭肌等張肌 衰竭、3~6 組、60 秒、3 力↑22%。 天/週、8 週。 2. 肱二頭肌等長肌 2. 等張手臂屈曲、手臂、100 力↑8.3%。 mmHg。 1. 20%1RM、15~30 次、3 1. 腿部推舉 1RM↑ 組、60 秒、3 天/週、6 週。 19.3%。 2. 腿部推舉與膝伸展、大 2. 膝伸肌 1RM↑ 腿、205.4 ± 4.3mmHg。. 運動員. 橄欖 球員. 21.3 ± 0.6 (男). 25.3 ± 0.8 (男). 1. 20%1RM、18.2 ± 0.6 次 (反覆至衰竭)、5 組、60 秒、2 天/週、8 週。 2. 膝伸展、大腿、218 ±8.1mmHg。. (2004). Karabulut, 等 (2010). 19.1%。 1. 股四頭肌 CSA↑ 10.3%。 2. 膝伸肌等長與等 速肌力 (30º/s,. 90º/s, 180º/s)↑ 9.2%。 1. 50%1RM、16.3 ± 0.7 次 1. 股四頭肌 CSA↑ (反覆至衰竭)、4 組、組間 12.3%。 休息 30 秒、2 天/週、8 週。 2. 膝伸肌等速肌力 2. 膝伸展、大腿、196 ± 5.7mmHg。. Moore 等. Takarada, 等 (2004). Takarada 等 (2002). (30º/s, 90º/s, 80º/s) ↑ 14.3%。 3. 肌耐力↑。. 註:最大等張肌力 (1RM)、肌橫斷面積 (CSA)、收縮血壓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 提升。. 16.

(26) 第三節 運動結合血流限制之安全性 Nakajima 等 (2006) 的研究顯示,在日本已將近 13,000 人 (45%男性、55%女性) 接受過運動結合血流限制 (160~240mmHg) 之實驗,例如走路/騎腳踏車/阻力訓練結 合血流限制,其中受試者涵蓋的範圍有年輕人、運動員、老年人、肥胖者甚至慢性疾 病族群 (心臟病、高血壓、呼吸疾病與糖尿病等)。 在實驗結果方面,不論是在醫院、復健中心或是運動訓練場館等不同的機構進行 運動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其訓練結果的滿意度高達 80%,除了少數的副作用外 (皮下 出血 13%、短暫麻木感 1.3%、暈眩 0.3%與疼痛 0.04%等),多數的研究證實,運動訓 練結合血流限制可提升肌肉適能,並且不會誘發肌肉的受損的反應,如 3 週的走路訓 練 (3 公里/小時) 結合血流限制 (160~230mmHg) 與 2 週的阻力訓練 (20%1RM) 結 合血流限制 (160~240mmHg) 不僅可提升下肢肌橫斷面積與肌力表現,更不會導致運 動後肌酸激酶與肌紅蛋白的提升 (Abe et al., 2006; Abe et al., 2005)。 在加壓程度方面,有鑑於受試者的個別差異與操作安全性的考量,近年的研究已 發展出相對壓力 (手臂收縮血壓 x 1.3 倍) 以取代絕對壓力 (160~240mmHg) 作為下 肢的血流限制程度,如 4 週的阻力訓練 (30%1RM) 結合相對壓力之血流限制,可顯 著提升年輕成年人下肢肌力,並且不會誘發血管栓塞與肌肉發炎等反應 (Clark et al., 2011)。目前為止,有氧訓練結合相對壓力之血流限制對於運動員的生理反應與肌肉適 能之效果仍不充足,未來需要更多的實驗設計以進一步釐清。 綜合上述的文獻可以得知,不論是走路 (3 公里/小時) 或阻力訓練 (20~30%1RM) 結合血流限制 (160~240mmHg;手臂收縮血壓 x 1.3 倍) 皆是一種安全及有效提升肌橫 斷面積與肌肉適能的訓練方式,並且適合男、女、老、少與運動員等不同體適能水準族 群。基於保護被訓練者的安全與健康,建議採用相對壓力進行肢段的血流限制,以減少 不適感與副作用產生。. 17.

(27) 第四節 本章總結 統整上述的研究可以得知: (一) 血流限制早期主要是應用在醫療與復健上,單獨且反覆使用血流限制可以短暫提 升最大攝氧量與最大爆發力表現,但相關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此外,低強度運 動 (走路、跑步,3~8 公里/小時,14~22 分鐘;阻力,20~30%1RM,3~5 組,反 覆 15~30 次,組間休息 30 秒) 結合血流限制 (120~240mmHg) 可引起年輕人與 運動員的作用肌群顯著活化與代謝壓力提升,如血乳酸堆積 2~7mmol/L 與組織肌 肉的低氧反應,有助於運動後 15~30 分鐘 GH 濃度上升 6~30ng/ml,其效果相當 於從事短時間、高強度之運動,並更加安全且適合不同體適能水準之族群。 (二) 阻力訓練 (20~50%1RM,3~6 組,反覆 10~50 次/反覆至衰竭,組間休息 30~90 秒) 結合血流限制 (手臂,100mmHg;大腿,150~240mmHg),持續 2~8 週、每 週 2~12 次訓練、累積 16~24 回,可提升年輕人、老年人與運動動員肌肉適能 表現。 ‧ (三) 走路 (3 公里/小時、45%HRR) 或腳踏車 (40%V O 2 max) 訓練結合血流限制 (140~230mmHg),持續 3~10 週、每次 10~20 分鐘、累積 18~24 回,可顯著提 升年輕人與老年人的肌橫斷面積與肌力表現。 (四) 雖然低強度阻力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可促進肌橫斷面積、肌力與肌耐力表現,但 ‧ 欲同時提升年輕人與老年人的心肺與肌肉適能,建議採用腳踏車 (40%VO2max) 或走路訓練 (45%HRR) 結合大腿血流限制 (160~210mmHg),維持 8~10 週、每 次 15~20 分鐘、累積 24~40 回。目前為止,同時提升運動員的心肺與肌肉適能相 ‧ 關實驗仍不足,且 2 週、每次 15~19 分鐘、累積 24 回的走路訓練 (40%VO2max) 結合血流限制 (160~230mmHg),無法同時提升心肺與肌肉適能,推測與訓練強 ‧ 度不足有關。因此,建議未來研究,應提升有氧訓練強度 ( > 40%VO2max),並 搭配血流限制,進一步探討其對運動員的心肺與肌肉適能之影響。. 18.

(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章共分為五個部分:一、研究對象;二、實驗設計;三、實驗步驟;四、實驗工 具與測驗方法;五、資料處理。.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招募 24 名自願參與本實驗之國內大專甲、乙組男性運動員 (田徑中/長跑、 鐵人三項、馬拉松、籃球選手) 為受試對象,年齡≧20 歲,具有 3 年以上運動訓練經驗, 最大攝氧量≧55ml/kg/min,經問卷篩選受試者健康狀態,依據最大攝氧量將受試者配對 分組 (matched pair) 到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 (RT-BFR; n=12) 或跑步訓練組 (RT; n=12)。在正式跑步訓練期間,RT-BFR 組與 RT 組各有 2 名受試者退出實驗,最終有 20 名受試者完成實驗,RT-BFR 組 10 名、RT 組 10 名。 本研究計畫經臺灣師範大學─研究倫理委員會 (Research Ethics Committee, REC) 審核計畫內容,REC 通過編號 201501HM002。實驗地點:臺灣師大公館校區─運動生 理學實驗室 (臺北市文山區汀州路四段 88 號)。正式實驗前讓每名受試者了解本研究之 目的、過程與可能發生的危險,並發給「受試者須知及參與同意書」與「受試者健康狀 態調查表」,且給予說明,同時要求受試者依實際情況回答表上問題,最後親筆簽名。. 第二節 實驗設計 本研究欲探討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運動員的心肺與肌肉適能之影響。20 名受試者在正式訓練前 1 週填寫「受試者須知及參與同意書」與「受試者健康狀態調查 表」,接著紀錄身高、體重、身體組成、安靜血壓、安靜心跳率、大腿圍與最大攝氧量。 當受試者符合納入條件 (最大攝氧量≧55ml/kg/min),第 2 天進行下肢肌力與肌耐力測 驗。休息 1 週後,依據最大攝氧量將受試者配對分組到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 (RT-BFR, n=10) 或跑步訓練組 (RT, n=10),並正式進行每週 3 次、連續 8 週跑步訓練。 依變項收集,所有受試者在 8 週跑步訓練前、後,評估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肌. 19.

(29) 力、肌耐力、身體組成、大腿圍、睪固酮與皮質醇。8 週訓練後經 2 週停止訓練,再次 評估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肌力、肌耐力、身體組成、大腿圍,以了解保留效果。. 第三節 實驗步驟 每一名受試者參與本研究的時間共為 11 週,包括實驗前第 9~8 天的前測、8 週訓練 後第 1~2 天的後測與第 10 週的保留效果測驗 (圖 3-1)。 (一) 前測 所有受試者於正式實驗前第 9 天,測量身高、體重、身體組成、安靜血壓、安靜心 跳率、大腿圍與最大攝氧量;實驗前第 8 天,測量受試者跑步速度,即跑步運動直到受 試者運動強度達 50%HRR 的跑步機相對速度,接著評估等速肌力與肌耐力。在運動測 驗期間皆記錄其心跳率與運動自覺量表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手臂收縮血 壓與心跳率安靜值 (坐姿休息≧15 分鐘),測量 2 次並記錄平均值。本研究最大心跳率 為最大攝氧量測驗取得之實測值。最大保留心跳率 (HRR) 公式為,最大心跳率‒安靜時 心跳率。本研究 50%HRR 目標心跳率公式為,50% x (最大心跳率‒安靜時心跳率) + 安 靜時心跳率。 (二) 正式實驗 前測結束後經過 7 天休息,所有受試者皆接受連續 8 週、每週 3 天的有氧訓練分別 為: (1) 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 (RT-BFR)、(2) 跑步訓練組 (RT),並於第 1 週的第 1 次訓練與第 8 週的最後 1 次訓練期間測量睪固酮與皮質醇;其餘訓練期間僅記錄心跳 率與 RPE (表 3-1)。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訓練期間全程進行大腿加壓,皆為同一 研究人員執行,並紀錄 2 回訓練 (間隔 2 天) 的大腿加壓程度,以評估施測者內信度。 (三) 後測 所有受試者皆於 8 週訓練後間隔 1 天,評估身高、體重、身體組成、安靜血壓、安 靜心跳率、大腿圍、最大攝氧量;第 2 天測量等速肌力與肌耐力。在運動測驗期間皆記 錄其心跳率與 RPE。. 20.

(30) (四) 保留效果測驗 8 週訓練後經 2 週停止訓練,所有受試者皆於第 10 週進行保留效果測驗,第 1 天測 量身高、體重、身體組成、安靜血壓、安靜心跳率、大腿圍、最大攝氧量;第 2 天測量 等速肌力與肌耐力。並以 2 週停止訓練的改變量 (Δ%) 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公式為, (10 週後測值‒8 週後測值) ÷8 週後測值×100%。. 招募受試者: 1. 受試者須知及參與同意書 2. 受試者健康狀態調查表. 前測: 1. 測量身高、體重、身體組成、安靜血壓、 安靜心跳率、大腿圍與最大攝氧量 2. 評估跑步速度、肌力與肌耐力. 間隔 7 天 8 週訓練 (配對分組): 1. RT-BFR 組 (n=10) 2. RT 組 (n=10) (每次訓練皆紀錄心跳率與 RPE). 間隔 1 天 後測: 1. 測量身高、體重、身體組成、安靜血壓、 安靜心跳率、大腿圍與最大攝氧量 2. 評估肌力與肌耐力. 停止訓練 2 週 保留效果測驗: 1. 測量身高、體重、身體組成、安靜血壓、 安靜心跳率、大腿圍與最大攝氧量 2. 評估肌力與肌耐力. 圖 3-1. 實驗流程圖. 註:. 表示,第 1 週的第 1 次訓練與第 8 週的最後 1 次訓練測量睪固酮與皮質醇。. 21.

(31) 表 3-1 訓練期間與訓練後依變項檢測時間表 第1週. 第 1 次訓練. 第 2 次訓練. 第 3 次訓練. 心跳率、RPE、. 心跳率、RPE. 心跳率、RPE. 第 1 次訓練. 第 2 次訓練. 第 3 次訓練. 後測 1. 後測 2. 心跳率、RPE. 心跳率、RPE. 心跳率、RPE、. 身高、體重、身. 等速肌力與肌. 睪固酮與皮質醇. 組成、大腿圍、. 耐力. 睪固酮與皮質醇 第8週. 最大攝氧量 第 10 週. 保留效果測 1. 保留效果測 2. 身高、體重、身. 等速肌力與肌. 組成、大腿圍、. 耐力. 最大攝氧量 註:在運動測驗期間皆記錄其心跳率與 RPE。. 第四節 實驗工具與測驗方法 (一) Vmax 能量代謝系統 本研究採用 Vmax 能量代謝系統搭配原地跑步機與 Bruce protocol,進行氣體分析以 評估受試者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與最大心跳率。 最大攝氧量判定標準如下 (至少須符合 2 項標準,才可視為已達到最大攝氧量): 1. 運動強度增加,攝氧量或心跳率未增加。 2. RPE 大於 17。 3. 呼吸交換率大於 1.1。 4. 心跳率大於 90%最大心跳率以上。. 22.

(32) 表 3-2 Bruce protocol Stage. Minutes. % grade. km/h. MPH. METS. 1. 3. 10. 2.7. 1.7. 5. 2. 6. 12. 4.0. 2.5. 7. 3. 9. 14. 5.4. 3.4. 10. 4. 12. 16. 6.7. 4.2. 13. 5. 15. 18. 8.0. 5.0. 15. 6. 18. 20. 8.8. 5.5. 18. 7. 21. 22. 9.6. 6.0. 20. 圖 3-2. Vmax. 23.

(33) (二) Biodex 等速肌力測量儀 本研究採用 Biodex 等速肌力測量儀評估受試者慣用腳 (100 公尺起跑時,第 1 步前 導腿) 股四頭肌與腿後肌群的最大等速自主收縮肌力與肌耐力。肌力測驗期間受試者採 坐姿,膝關節活動範圍為 0 度 (膝關節完全伸展設定為 0 度) 至 90 度,進行單腳連續 5 次、每秒 60 度角速度之膝屈肌與膝伸肌肌力測驗,接著休息 90 秒後再以每秒 180 度角 速度評估膝屈肌與膝伸肌肌力表現,並記錄最大力矩相對值 (Nm/kg) 與下肢肌力平衡 數值。下肢肌力平衡以膝屈肌與膝伸肌最大力矩比值 (H/Q ratio) 表示,計算公式為: 膝屈肌 (60º/s; 180º/s) 肌力 ÷ 膝伸肌 (60º/s; 180º/s) 肌力。 肌力測驗後,經 5 分鐘休息,接著進行肌耐力測驗,受試者以每秒 180 度角速度, 進行連續 50 次膝屈肌與膝伸肌的肌耐力測驗,測驗時受試者須盡最大努力於膝關節活 動範圍內 (0º~90º) 反覆至衰竭,測量期間皆給予受試者視覺與口語化的鼓勵,並記錄 反覆 50 次肌肉收縮總作功 (J) 與疲勞指標 (Takarada et al., 2002)。疲勞指標計算公式 為:100% ‒ [後 10 次膝伸肌(膝屈肌)總作功 ÷ 前 10 次膝伸肌(膝屈肌)總作功] × 100%。. 圖 3-3. Biodex. 24.

(34) (三) 身體組成 本研究以 InBody720 身體組成分析儀,評估受試者體重、體脂肪百分比。測量前 24 小時不可進行劇烈運動,8 小時不可進食 (保持空腹),並使用酒精棉片消毒儀器把手與 踏板,提醒受試脫掉者身上所有金屬物質 (零錢、項鍊、手錶、眼鏡等) 與襪子,接著 站立於儀器踏板上,輕握儀器把手,進行檢測。. 圖 3-4. InBody. (四) 心跳錶與運動自覺量表 本研究以心跳錶 (Polar RS800CX, Polar Electro Oy, Finland) 與運動自覺量表 (RPE; 6~20 point scale; Borg, 1982) 評估受試者運動期間的心跳率、運動自覺努力程度、最大 心跳率 (HRmax) 與保留心跳率 (HRR)。. 圖 3-5. Polar. 25.

(35) (五) 血壓計與血壓帶 本研究以 Spirit 血壓計搭配血壓帶固定於受試者雙腳大腿上緣,進行 8 週跑步訓練 結合血流限制實驗,跑步訓練期間全程進行大腿加壓,加壓程度為手臂收縮血壓安靜值 乘以 1.3 倍。. 圖 3-6. 血壓計與血壓帶. (六) 睪固酮、皮質醇 本研究以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 評估受試 者睪固酮濃度 (參考值:20~49 歲男性 1.60~7.26 ng/ml);以化學發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 CMIA) 評估皮質醇濃度 (參考值:上午 8 點 3.7~19.4 ug/dL)。每次的抽血時間為早上 8:00~10:00 完成,血液採集前 24 小時不可 進行劇烈運動,8 小時不可進食,抽血動作皆由具醫護證照之專業人員進行血液收集, 採血位置於肘靜脈、每次約 6ml、放置於血清真空管中,接著使用高速離心機離心後, 取出血清、放置-80℃冰箱保存,以便日後送交檢驗所分析。睪固酮、皮質醇採集時間 點為,第 1 週第 1 次訓練與第 8 週最後 1 次訓練的訓練前、訓練後 15 分鐘與 24 小時。. 26.

(36) 第五節 資料處理 本研究所得各項資料,以 SPSS 17.0 統計套裝軟體個別進行以下之統計分析: (一) 所得之數據皆以平均數 (M) 及標準差 (SD) 呈現。 (二 ) 跑 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的 大腿加壓 程度, 以組內相關係數 (i nt ra-cl as 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 檢測施測者內信度。 (三) 在訓練效果方面,將受試者的各依變項前測值做為各依變項的共變數,以單因子 共變數分析考驗,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 (RT-BFR) 與跑步訓練組 (RT) 在 8 週訓練後,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肌力、肌耐力、身體組成與大腿圍等依 變項後測值顯著情況。 (四) 在保留效果方面,將受試者的最大攝氧量、運動力竭時間、肌力、肌耐力、身體 組成與大腿圍等依變項的 2 週停止訓練改變量 (Δ%),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考 驗兩組顯著情況。 (五) 在血液生化指標方面,將受試者的訓練前血液生化值做為各依變項的共變數,以 二因子共變數 [2 組別 x 2 時間 (訓練後 15 分鐘與 24 小時) ] 分析考驗,第 1 週 第 1 次訓練後與 8 週訓練後,睪固酮、皮質醇與睪固酮/皮質醇比值 (T/C ratio) 的 交互作用情況。 (六) 當交互作用與主要效果達統計顯著水準時,則以 Bonferroni 進行事後比較分析; 本研究之顯著水準,定為 α = .05。. 27.

(37) 第肆章. 結果. 本章共分為七個部分:一、受試者基本資料;二、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最 大攝氧量的影響;三、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運動力竭時間的影響;四、8 週跑 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肌力的影響;五、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肌耐力的影響; 六、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七、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 制對身體組成的影響;八、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大腿圍的影響。. 第一節 受試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招募 30 位自願參與之國內大專甲、乙組男性運動員 (田徑中/長跑、鐵人三 項、馬拉松、籃球選手),受試者先接受最大攝氧量測驗,符合納入條件者共 24 名 (最 大 攝 氧 量 ≧ 55ml/kg/min) , 採 獨 立 樣 本 設 計 並 依 據 最 大 攝 氧 量 將 受 試 者 配 對 分 組 (matched pair) 到 跑 步 訓 練 結 合 血 流 限 制 組 (RT-BFR; n=12) 或 跑 步 訓 練 組 (RT; n=12)。在 8 週跑步訓練期間,RT-BFR 組與 RT 組各有 2 名受試者退出實驗 (1 名因打 球扭傷踝關節、1 名因車禍傷及小腿與腳踝、2 名因個人訓練規劃退出實驗),最終有 20 名受試者完成實驗,受試者基本資料如表 4-1-1 所示。. 表 4-1-1 受試者基本資料 RT-BFR (n=10). RT (n=10). 身高 (cm) 體重 (kg) 體脂肪百分比 (%) 年齡 (yr). 175.03 ± 6.77 66.31 ± 4.42 10.15 ± 3.05 21.50 ± 2.20. 180.10 ± 6.72 71.65 ± 7.87 12.46 ± 3.85 21.63 ± 2.13. 運動年齡 (yr) 收縮血壓 (mmHg) 加壓程度 (mmHg) 最大心跳率 (bpm) 安靜心跳率 (bpm). 7.13 ± 2.36 118.45 ± 7.29 153.75 ± 5.69 197.20 ± 6.78 66.10 ± 6.80. 6.88 ± 1.64 124.75 ± 4.89 ─ 204.75 ± 7.80 66.50 ± 5.86. 註:RT-BFR = 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RT = 跑步訓練;bpm = beats per minute。. 28.

(38) 本研究所有受試者皆需接受連續 8 週、每週 3 天的跑步訓練 (50HRR%,3 分鐘 x 5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 分別為: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組 (RT-BFR) 與跑步訓練組 (RT) ,兩組受試者在 8 週訓練期間的跑步速度、保留心跳率 (HRR) 與運動自覺量表 (RPE) 值如表 4-1-2 所示。. 表 4-1-2 8 週跑步訓練的強度指標. (n=10). 強度指標. 組別. 第1週. 第4週. 第8週. 跑步速度. RT-BFR. 9.81 ± 0.70. 10.63 ± 0.88. 11.25 ± 1.04. (km/hr) 保留心跳率%. RT. 9.56 ± 0.82. 10.44 ± 0.78. 10.75 ± 0.85. RT-BFR RT. 72.50 ± 7.19 54.25 ± 5.47. 74.56 ± 6.74 58.27 ± 4.43. 74.66 ± 4.72 58.51 ± 6.74. RT-BFR RT. 15.75 ± 2.25 9.50 ± 1.85. 15.50 ± 2.56 10.00 ± 2.51. 14.75 ± 2.25 9.38 ± 2.07. (HRR%) 運動自覺量表 (RPE). 本研究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為 3 分鐘間歇跑步、5 組、組間休息 1 分鐘,大腿加 壓程度為手臂收縮血壓乘以 1.3 倍,並於每次組間休息期間紀錄大腿加壓程度,把 5 次 加壓程度的平均值,做為 1 回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的大腿加壓程度,2 回訓練 (間隔 2 天) 的大腿加壓程度,經組內相關係數 (ICC) 分析,施測者內信度如表 4-1-3 所示。 先前的研究指出,ICC 值 ≥ 0.75 代表信度極佳,0.75 到 0.40 之間代表信度良好到普通, 低於 0.40 代表信度不佳 (遲舒云、林亞蓉、王淑芬,2008)。因此,本研究跑步訓練結 合血流限制組的 2 回大腿加壓程度 ICC 值 0.86,代表施測者內信度極佳。. 表 4-1-3 大腿加壓程度的施測者內信度. 加壓程度. (單位:mmHg;n=10). 第 1 回加壓. 第 2 回加壓. ICC 值. 153.75 ± 5.69. 151.42 ± 6.30. 0.86. 29.

(39) 第二節.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最大攝氧量的影響.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 (RT-BFR) 與 8 週跑步訓練 (RT) 後,在最大攝氧量的 訓練效果方面,經單因子共變數分析,RT-BFR 組的 8 週訓練效果顯著高於 RT 組 (F=12.93, p < .05) (表 4-2-1)。在保留效果方面,經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RT-BFR 組與 RT 組的改變量 (Δ%) 無顯著差異 (t=-1.18, p > .05),表示兩組經過 2 週停止訓練後, 最大攝氧量的保留效果無顯著差異 (表 4-2-2)。. 表 4-2-1 不同組別對最大攝氧量的影響. (單位:ml/kg/min;n=10). 組別. 前測. 8 週後測. 10 週後測. RT-BFR RT. 64.25 ± 4.70 60.32 ± 5.41. 67.41 ± 4.45* 59.54 ± 4.65. 65.05 ± 5.15 58.83 ± 2.79. 註:*表示與 RT 組比較有顯著差異。 *p < .05。. 表 4-2-2 不同組別對最大攝氧量保留效果的影響 (單位:Δ%;n=10) 組別. 保留效果. RT-BFR RT. -3.53 ± 3.58 -0.83 ± 6.30. 30.

(40) 第三節. 8 週跑步訓練結合血流限制對運動力竭時間的影響. 不同組別在運動力竭時間的訓練效果方面,經單因子共變數分析,RT-BFR 組的 8 週訓練效果顯著高於 RT 組 (F=15.43, p < .05) (表 4-3-1)。在保留效果方面,經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RT-BFR 組與 RT 組的改變量 (Δ%) 無顯著差異 (t=-1.08, p > .05),表示兩 組經過 2 週停止訓練後,運動力竭時間的保留效果無顯著差異 (表 4-3-2)。. 表 4-3-1 不同組別對運動力竭時間的影響. (單位:秒;n=10). 組別. 前測. 8 週後測. 10 週後測. RT-BFR RT. 926.20 ± 86.62 881.12 ± 64.30. 986.80 ± 91.81* 897.20 ± 54.36. 953.60 ± 100.91 882.60 ± 57.09. 註:*表示與 RT 組比較有顯著差異。 *p < .05。. 表 4-3-2 不同組別對運動力竭時間保留效果的影響 (單位:Δ%;n=10) 組別. 保留效果. RT-BFR. -3.42 ± 3.59. RT. -1.57 ± 4.03.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revocational) 、轉銜的工作訓練(transitional work training/vocational adjustment)、半 技術性的工作訓練(semi-skilled work training)、技術性的工作訓練(skilled

學與教資源 彈力帶肌肉訓練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Arts, Queensland Gover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

衞生署指出,由童年開始至成年階段,恆常參與體能活動對健康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Arts, Queensland Gover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ffective price of choice in training: (wishfully) growth function m H (N) with a break point Lecture 6: Theory of Generalization. Restriction of

As to the effects of internet self-efficacy on information ethics, students who get high, middle, and low scores on basic computer operation also perform differently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