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運動參與行為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公辦民營的意涵 (頁 40-49)

一、運動參與行為的定義

Caspersen, Powell 和 Christenson(1985)將運動(exercise)定義 為一種有計畫、有組織且重複性的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主要目 的是增進或維持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身體活動是指經由骨骼肌作 用,消耗能量後所導致的任何身體移動;而健康體適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 ACSM)1990年將其定義為一般人皆須具備的四種與健康促進有關的體 能指標,包括身體組成、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與柔軟度。藉由運動 的參與可以提升體適能,良好的體適能對於生理、心理及社會三個層面 的健康皆有助益,不但能改善人的外表體態、幫助情緒控制更能有效延 長壽命,擁有比別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接受各種挑戰、充分享受人生

(李蘭,1993)。

根據以上相關論述可以得知,運動參與行為(exercise participating behavior)是為健康之目的而以身體活動方式付諸實行的作為。本研究 之運動參與行為參考張正發(2000)、蕭淑芬(2002)以及戴良全(2002)

之研究,將其定義為「對於非競賽情境身體活動的一種參與行為,並且 以增進身體適能的任一功能為其主要或次要目的。」

二、運動參與行為與健康的關係

適度、規律的運動對生理及心理有實質的益處,並且有助於促進個 人健康(Powell & Paffenbarger, 1985),這樣的觀點已經被社會大眾普遍 接受。經由臨床實驗證實,醫療界人士亦贊同運動能促進健康並可作為 提升社會褔利的手段,也因為如此,參與運動可獲得的健康利益為人們 所認同,增進運動參與的動機(張正發,2000)。

(一)運動與生理健康

在運動與生理健康方面,許多運動醫學與生理學的研究均已證實規 律的運動行為有助於身體功能提升與疾病預防,例如預防冠狀動脈心臟 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和中風等(Gordon & Scott, 1991;

Helmrich, Ragland, Leung & Paffenbarger, 1991;Lane, Block, Jones, Marshall, Wood & Fries, 1986;Kasch & Boyer, 1990;Wannamethea &

Shaper, 1992)。一個人的健康決定於自己的生活行為,如果一個人能夠 以運動參與作為預防性健康行為的實踐,如此將可有效降低慢性疾病的 發生(Becker, 1976;Belloc & Breslow, 1972)。除此之外,Haskell(1988)

再提出運動參與有益於理想體重或身體組成的保持、維持脂肪和醣份的 正常代謝、預防高血壓以及下背脊病變的預防等具有科學根據的研究報 告。Wilson(1991)的研究則認為人類身體就是為活動而設計,越是活 動其功能越好;若不從事相當程度的活動,個人將無法維持健康。現今 由於國民所得提高與生活習慣的改變,加以民眾飲食習慣普遍不良,導 致營養不均衡,造成許多以往中老年時期才會出現的慢性疾病有提早發 生的現象,甚至在青少年時就因為過度食用含糖飲料以及高熱量速食而 有肥胖與假性糖尿病等的現象,給予國人身體健康莫大的傷害(張正 發,2000)。綜上所述,合宜的運動參與的確有助於健康生理的增進與 維持,方能因應各種內外在因素改變對於人類生理健康帶來的衝擊。

(二)運動與心理健康

在運動與心理健康方面,研究指出運動對於提升自我形象、增進自 我滿意度與社會適應、減低焦慮、沮喪與自我中心有實質的幫助(Heapes, 1978;Jersild, 1965)。Abele(1993)研究運動多寡對正、負面情緒的 反應,結果顯示參與運動較多的人比較容易感到快樂(引自李惠蘭,

1999);運動後產生的身體放鬆可以讓心理放鬆,使人從麻煩的問題中 改變心情和看法(Brehm, 1998);常運動的人,往往對自己自信心較強,

情緒較穩定,做事較積極,不容易緊張,這些心理功能的改善,絕不是 藥物或其他治療所能輕易達成的(賴金鑫、藍青,1993);臨床上亦有 以運動處方作為精神病患的治療方式(Dubbert, 1998)。大部分運動項目 皆需要多人共同的參與,透過這些頻繁的接觸,可以幫助成人克服心靈 上的孤寂感(Harris, 1992);參與運動者較容易培養人際關係與適應社 會的技巧(蔡美月,1996)。張彩秀、姜逸群(1994)針對國人運動行 為、體適能及主觀健康狀況調查之研究指出,參與運動者在自覺心理健 康程度與壓力處理程度上都比無規律運動者佳。

美國運動醫學會歸納規律運動對於身體健康四大的效益(ACSM, 2000),如下表2-3-1:

表2-3-1 規律運動效益表

(1)增加最大攝氧量

(2)降低非最大運動之心肌耗氧

(3)增加乳酸閾值

(4)增加運動耐力 1. 增加心肺功能

(5)降低非最大運動之心跳率與血壓

(1)降低安靜心縮壓與舒張壓

(2)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血中三酸 甘油脂

(3)減少體脂肪 2. 減少冠狀動脈疾病

危險因子

(4)減少胰島素需求量改善葡萄糖耐受力 3. 降低罹病率與死亡率

(1)減低焦慮與憂鬱

(2)增進健康感 4. 其他相關效益

(3)增進工作、娛樂與運動的能力

資料來源: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2000).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6th ed.),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Company, 5-6.

由以上文獻可知,參與運動不僅有助生理與心理的健康,對於個人 的社交生活更可發揮調適的作用。積極建立參與運動習慣對於每個人都 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擁有規律的運動習慣將可以改善健康狀態、延長壽 命並增進生活的品質與效率。

三、人口統計特性與運動參與行為的關係

(一)性別

無論是國內或國外針對不同性別的運動參與行為研究,大都發現男 性參與運動頻率較女性為多(李蘭、江永盛、季瑋珠、楊志良、呂槃,

1989;林正常,1992;姜逸群、呂槃、江永盛、黃雅文,1988;陳俊忠,

1993;Adams, LaPorte, Haile & Kuller, 1986;Ainsworth, Berry, Schnyder

& Vickers, 1992;Booth, Owen, Bauman, Clavisi & Leslie, 2000;Kelley &

McClennan, 1994)。然而,亦有些研究結果發現運動參與行為,在性別 上並無顯著差異(李蘭、陸均安、李隆安、黃美維、潘怜燕、鄧肖琳,

1995;張正發,2000;張彩秀,1993;陳秀珠,1999;蘇振鑫,1999)。

由上述國內外的研究可知,雖然多數研究支持男性運動參與頻率較 女性為高,但仍有些研究對於性別在運動參與上的差異呈現無顯著相關 或是女性較為顯著的結果。因此,性別對於運動參與行為的影響確有研 究之必要。

(二)年齡

一般說來,人們對運動的參與程度應該會隨著年齡老化而逐漸下 降。國外多數運動參與行為的研究就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參與量 有下降的趨勢(MacLeod & Stewart, 1994;Sallis, Hovell, & Hofstetter, 1992;Scharff, Homan, Kreuter, & Brennan, 1999;Sternfeld, Ainsworth, &

Quesenberry, 1999)。然而,部分研究卻提出相反的結論,即年紀大者有 較多運動參與(Sternfeld, Cauley, Harlow, Liu, & Lee, 2000);若干研究結

果也顯示年齡與運動參與並無顯著相關(Steptoe, Rink, & Kerry, 2000)。

國內的研究指出,青年人(15-24歲)與中老年人(45歲以上)較常從 事運動,而壯年人(25-44歲)的運動量較少(林瑞雄,1991;張彩秀,

1992;姜逸群、呂槃、江永盛、黃雅文,1988)。另有以成年人(李蘭 等,1995)及老年人(陳秀珠,1999)為對象的研究發現,年齡對於運 動參與行為的影響未達顯著水準。

綜合上述文獻,雖然對於各階段年齡參與運動之頻率沒有一致的結 論,但是卻可以發現運動參與行為會隨年齡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歸納結 論可得知,年齡對於實際運動參與應有一定的影響程度,值得加以探討。

(三)婚姻狀況

Myers, Weigel, Holliday, & Pamela(1989)探討運動參與行為的決 定因素,發現未婚者較運動參與頻率較高;國內也有相關研究支持單身 者較常參與運動(季瑋珠、符春美,民81;張彩秀,1992;楊宜川,1995)。 在李蘭等(1995)的研究中發現離婚、分居、喪偶者的不參與運動的比 例是未婚者的1.9倍。然而,亦有研究指出婚姻狀況與身體活動程度無顯 著差異(李碧霞,2001;Steptoe, Rink & Kerry, 2000)。因此,婚姻狀 況與運動參與行為之關係,仍需進一步探討。

(四)職業、教育程度與收入

國外研究發現運動參與行為受到學歷與收入的影響(Brooks, 1988 ; Fitness Ontario, 1981)。Stephens, Jacobs, & White(1985)也提出職業、

教育程度與收入作為影響運動參與的三項社經指標。換言之,那些身處 管理階層或擁有專業知識的人,往往有較高的教育程度與優渥的收入,

有更多的機會參與運動。Ford(1991)針對不同社經狀況者進行運動參 與的研究,結果顯示高社經狀況者每週的運動參與時間顯著多於低社經 狀況者;高社經狀況之女性參與運動或休閒的時間較多,而低社經狀況 之女性則明顯花費較多時間在步行及做家事上;男性則是高社經狀況者

較低社經者從事較多體能運動。

國內另有研究表示,教育程度較高者運動參與程度明顯高於教育程 度低者(吳宏蘭,民82)。以社區民眾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亦指出,家庭 經濟情況愈佳、教育程度愈高與社會經濟地位愈高者,花費於參與運動 的時間相對較多(王瑞霞,民83;季瑋珠、符春美,民81)。

由以上的研究可知,職業、教育程度與收入對於運動參與行為確實 有一定的影響力,在相關的研究上必須進行探討。

在探討消費者之運動參與行為時必須先針對顧客的社經背景作初 步調查,方能獲得更進一步的資訊,而綜合以上國內外有關研究運動參 與行為的文獻可以得知,影響運動參與行為的相關因素甚多。本研究歸 納上述測量運動參與行為時的人口統計特性相關影響因素,將以「性 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與「月收入」

作為探討人口統計特性之依據。

四、運動參與行為的測量

(一)運動參與行為的測量工具

有關運動參與行為的測量方法國內學者大多參考LaPorte, Montoye 和 Caspersen(1985)所提出之七大類評估方式。指出選擇評量工具時,

除了考量工具的有效性、實用性與方便性外,尚需考量樣本的大小、研 究對象的年齡以及研究所需成本與時間等因素,針對研究目的與對象來 作研究工具的最後決定。Laporte等人(1985)提出之運動參與行為測量 方法,是由所蒐集的三十多種方法歸納整理而來,並將其分為七大類,

除了考量工具的有效性、實用性與方便性外,尚需考量樣本的大小、研 究對象的年齡以及研究所需成本與時間等因素,針對研究目的與對象來 作研究工具的最後決定。Laporte等人(1985)提出之運動參與行為測量 方法,是由所蒐集的三十多種方法歸納整理而來,並將其分為七大類,

在文檔中 第一節 公辦民營的意涵 (頁 40-4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