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節呈現研究對象於前測基準資料時的運動階段分布與身體活 動量的一般概況,並檢驗研究假設四:「運動階段不同者其身體活動 量有差異」。

由運動階段與身體活動量的關係的變異數分析結果發現(表 4-5-1):平均每日的身體活動量在2085~2516卡之間,處於不同運動 階段者在身體活動量上有顯著差異(P<.001);不論在平常日或週末、

假日,都呈現出一致的趨勢:「無意圖期」的身體活動量最低約為2100 卡/天左右,「維持期」的身體活動量最高約為2500卡/天左右,此結 果與李碧霞對社區中老年人的研究結果相似(李碧霞,2001)。

由事後比較發現:在平常日無意圖期的身體活動量顯著低於準備 期、行動期和維持期。意圖期的身體活動量也顯著低於行動期和維持 期。週六、週日和平常日的情況類似,都是無意圖期低於行動期和維 持期;意圖期也是低於行動期和維持期;準備期亦同。顯示出運動階 段與身體活動量有關係,身體活動量呈現出無意圖期最低,維持期最 高,由低至高有「無意圖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

<「維持期」的趨勢。此趨勢可呼應Buxton等人的研究結果:身體活 動量與運動階段呈正相關(Buxton et al., 1996)。由此支持研究假設 四:「運動階段不同者,其身體活動量有差異。」

表4-5-1 運動階段與身體活動量之變異數分析摘錄表ġ

「***」P<.001 ġ

ġ

第六節 社會心理學變項與運動階段的關係

本節主要呈現研究對象在前測基準資料運動相關的社會心理變 項:改變的方法、自覺運動的利益、自覺運動的障礙、自我效能、運 享樂感等變項與運動階段的關係,並驗證研究假設五:「運動階段不 同者,其使用運動相關的改變的方法、決策權衡、自我效能、運動的 享樂感有顯著差異存在。」

一、改變的方法

1.認知改變的方法

處於不同運動階段的研究對象在使用改變的方法上有顯著差異 (P<.001),如表4-6-1;整體而言,從認知的改變方法的總分來看:運 動階段為「無意圖期」者得分都最低,而運動階段為「維持期」者得 分都最高;事後檢定結果發現:「無意圖期」得分低於意圖期、準備 期、行動期和維持期;「意圖期」低於行動期和準備期;「準備期」

低於維持期;「行動期」低於維持期。形成:認知的改變方法的得分 在各個階段之間,有隨著運動階段的提升而漸高的趨勢,其得分由低 至高依序為「無意圖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維 持期」。

再細看各個認知的改變方法的次量表:「意識覺醒」、「情感喚 起」、「環境再評價」、「自我再評價」、「社會解放」等也都有相 似的趨勢。

2.行為改變的方法

不同運動階段的研究對象在使用行為改變的方法上有顯著差 異,以整體來看:行為的改變方法的總分:運動階段為「無意圖期」

者其行為改變方法的得分最低,運動階段為「維持期」者得分最高。

事後檢定發現:與上述認知的改變方法相似;各個階段之間的行為改 變方法得分,有隨著階段的提升而逐漸增高的趨勢,「無意圖期」低 於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和維持期,「意圖期」低於行動期和維持 期,「準備期」低於行動期和維持期,行動期低於維持期。其得分由 低至高依序為「無意圖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

「維持期」。

而各個行為的改變方法的次量表:「情境替代」、「援助的人際 關係」、「增強管理」、「自我解放」、「刺激控制」等也都有相同 的趨勢。

綜合上述認知和行為的改變方法可知:「無意圖期」者在各個改 變方法的使用都是最低分,而「維持期」者在各個改變的方法都是最 高分。顯示:「無意圖期」者較少使用改變的方法,「維持期」者使 用較多的各種改變的方法。此結果可呼應Prochaska & DiClemente所 提出的改變階段理論:無意圖期者傾向於逃避,不想改變想法和行 為 , 故 使 用 的 改 變 方 法 將 少 於 其 他 改 變 階 段 者 (Prochaska &

DiClemente,1983),與國外學者Buckworth 針對大專生運動行為追蹤 研究結果中:研究對象開始接受運動行為時,認知的行為改變方法的 使用,自準備期起至維持期止會逐漸增加,有相似之處(Buckworth, et al., 2001),和行為的改變方法在運動的維持期使用較多一致(Marcus, et al., 1996),與在運動行為改變時,認知的和行為的改變方法,會同 時隨著運動階段的提昇而增加(Plotnikoff, et al., 2001)等研究結果相 似。本研究結果也與黃婉如對職場女性的研究結果中,各種改變方法 得分在無意圖期均最低,且隨著階段的提升,在維持期的得分最高的 結果相似(黃婉茹,2003)。

為了能更清晰的呈現研究對象在認知的改變方法和行為的改變 方法的得分和運動階段之間的關係,故先將認知的改變方法和行為的 改變方法的得分進行Z分數的轉換。再以平均值為50,標準差為10的 方式轉換成T分數,獲得認知的改變方法和行為的改變方法的T分數;

再分別計算出各個運動階段的平均值,繪製成改變方法的折線圖,如 圖4-6-1。由圖4-6-1可以發現在各個不同運動階段的研究對象使用改 變方法的得分趨勢,無意圖期時二個改變方法的得分都是最低,隨著 運動階段的提升,而得分逐漸增高。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行動

維持

認知改 變方法 行為改 變方法

圖4-6-1 改變的方法和運動階段的關係之折線圖

二、決策權衡 1.自覺運動利益

不同運動階段的研究對象,在自覺運動利益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P<.001),事後比較結果發現:自覺運動利益得分最低的為「無意圖 期」,得分最高的為「維持期」:且自覺運動利益有隨著階段的提升 而漸高的趨勢,其得分的由低至高依序為:「無意圖期」<「意圖期」

<「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

2.自覺運動障礙

不同運動階段的研究對象,在自覺運動障礙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 (P<.001),事後比較結果發現,各階段之間的自覺運動障礙程度以「無 意圖期」最高,「維持期」的障礙最低。其得分有隨著運動階段的提 昇而逐漸降低的趨勢。自覺運動障礙的分數,由高至低依序為:「無 意圖期」>「意圖期」>「準備期」>「行動期」>「維持期」。

3.運動利益與運動障礙之決策權衡

研究對象在決定是否接受運動的決策過程中,會對自覺運動利益 與運動障礙進行比較衡量,當利益大於運動障礙時,越可能接受運 動,當利益小於障礙時則傾向於不運動。

為了能更清晰的呈現研究對象在自覺「運動利益」和「運動障礙」

的決策權衡與各個運動階段的關係,故先進行自覺運動利益與自覺運 動障障礙的Z分數轉換。再以平均值為50,標準差為10的方式轉換成 T分數,獲得自覺「運動利益」和自覺「運動障礙」的T分數;再將 利益的分數減去障礙的分數,求得「決策權衡」的T分數,共獲得三 個T分數變項。再分別計算出各個運動階段三項T分數的平均值,繪 製成決策權衡的趨勢圖如圖4-6-2。

由圖4-6-2中可清晰呈現出研究對象是否採行規律運動的決策權

益小於運動的障礙,故決策權衡分數為負分,在「意圖期」進入「準 備期」之間,運動的利益接近運動的障礙,此時決策權衡分數已經接 近0分,表示運動的利益和運動的障礙已經達到平衡,到「準備期」

之後,運動的利益大於運動的障礙,因此決策權衡轉為正分,顯示研 究對象已準備好採行規律運動行為。

-10 0 10 20 30 40 50 60

無 意 圖 期

意 圖 期

準 備 期

行 動 期

維 持 期

運動利益 運動障礙 決策權衡

圖4-6-2 運動階段、運動利益與運動障礙的決策權衡趨勢圖

參考國內外學者的運動行為的決策權衡研究發現,當運動階段處 於「無意圖期」和「意圖期」時,其決策權衡分數皆為負分,在「準 備期」時,大部分的研究結果的決策權衡分數接近零分,行動期和維 持期為皆正分(Prochaska, 1994;林旭龍,2000;呂昌明、郭曉文、王 淑芳、林旭龍、李碧霞,2003;黃婉茹,2003)。本研究所得結果也 能與此相呼應。

三、自我效能

於不同運動階段的研究對象,在自我效能的得分上有顯著差異存 在(P<.001),經事後比較結果發現:自我效能的得分以無意圖期為最 低;維持期最高,其得分有「無意圖期」<「意圖期」<「準備期」

<「行動期」<「維持期」的趨勢。此結果與國內外多篇討論到自我 效 能 與 運 動 階 段 的 關 係 的 研 究 結 果 相 符 (Buxton, et al., 1996;

Sullum, et al.,2000 ; Plotnikoff, et al., 2001 ; Nigg, 2001; Callonhan, et al., 2002 ; Leanders, et al., 2002 ; 林旭龍,2000;蔡佳宏,2002;黃 婉茹,2003;呂昌明、郭曉文、王淑芳、林旭龍、李碧霞,2003;

)。

四、運享樂感

處於不同運動階段的研究對象在運動享樂感的得分上有顯著差 異(P<.001),在各個運動階段之間的運動享樂感得分以「意圖期」者

和「準備期者」的享樂感得分最高;事後比較結果發現「意圖期者」

的得分高於「維持期」者、「準備期」者的得分也高於「維持期」者。

本研究結果與蔡佳宏對社區老人的研究結果有所不同;在該項研究結 果中運動享樂感與運動階段成正相關,從無意圖期至維持期,運動享 樂感呈現出逐次遞增的現象,而本研究結果是以「意圖期」和「準備 期」的運動享樂感得分較其他階段高,為何有此差異,值得在探討。

但是從相關的文獻和研究指出:運動享樂感是促使運動行為持續的重 要因子之一(方進隆,1992;牛玉珍,1997;Kendzirski & DeCarlo, 1991;Marcus & Forsyth,2003),因此,在未來若要促進「意圖期」

和「準備期」的研究對象規律運動或持續規律運動,運動享樂感應是 可以應用的一環。

綜合上述結果可支持研究假設五:「運動階段不同者,其所使用 運動相關的改變方法、自覺運動利益、自覺運動障礙、自我效能、運 動的享樂感有顯著差異存在」。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