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概述

第二節 鋼琴作品風格

套曲曲式(series of smaller pieces)。舒曼當時共出版三十九組鋼琴作品,其中套 曲占最大宗共十八套。以下表格以不同曲式、依照作品編號及作曲年代排列之。 作品 26 《維也納狂歡節》(Faschingsschwank aus Wien:Phantasiebilder)

第五樂章,終曲

1839-40

7林公欽。《舒曼鋼琴曲集》(臺北:四章堂文化事業,2005),49

9

【表 2-2】 鋼琴變奏曲式作品列表

作品編號 曲名 作曲年代

作品 1 《阿貝格變奏曲》

(Thème sur le nom Abegg varié pour le pianoforte)

1829-30

作品 5 《克拉拉主題即興曲》

(10 Impromptus sur une romance de Clara Wieck)

1833

作品 13 《交響練習曲》(12 Etudes symphoniques) 1834-37 作品 14 《大奏鳴曲》(Concert sans orchestre) 第三樂章 1835-36 作品 118-1 《為青年的三首鋼琴奏鳴曲》

(Drei Clavier-Sonaten für die Jugend)第二樂章

1853

【表 2-3】 鋼琴套曲作品列表

作品編號 曲名 作曲年代

作品 2 《蝴蝶》(Papillons) 1829-31

作品 4 《間奏曲》(6 Intermezzos) 1832

作品 6 《大衛同盟舞曲》(Davidsbündlertänze: 18 charakter-stücke) 1837 作品 9 《狂歡節》(Carnaval: scènes mignonnes sur quatre notes) 1833-35

作品 12 《幻想曲集》(Fantasiestücke) 1837

作品 15 《兒時情景》(Kinderscenen: Leichte Stücke für das Pianoforte) 1838 作品 16 《克萊斯勒利亞那》(Kreisleriana: 8 fantasien) 1838

作品 18 《阿拉貝斯克》(Arabeske) 1838

10

8 John Gillespie, Five Centuries of Keyboard Music: An Historical Survey of Music for Harpsichord and Piano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65), 210.

9 Joan Chissell, Schumann (London: J. M. Dent & Sons Ltd., 1967), 80.

10 同註10,212。

11

簡的,幾乎不超過四小節,且在一曲當中常不斷重覆同樣的概念。《克萊斯勒利 亞那》八曲中皆顯現出此特色。

2. 同樣的旋律應用在不同作品中:

舒曼常將自己寫過的旋律巧妙運用至新的作品中,如舒曼將《蝴蝶》開頭的 主題置於《狂歡節》中的〈佛羅瑞斯坦〉。(譜例2-1)

【譜例 2-1】:舒曼《蝴蝶》第 1-8 小節

【譜例 2-2】:舒曼《狂歡節》〈佛羅瑞斯坦〉第 19-24 小節

另外,舒曼也引用其他作曲家的旋律於自己作品中,如《帕格尼尼綺想曲主 題練習曲》(6 Studien nach Capricen von Paganini, op. 3) 第四首中,引用了帕格尼尼

(Nicolo Paganini, 1782-1840) 《小提琴隨想曲》(Capricen für Violine solo, op. 1, no.8,

1805)第八首之旋律。

12

3. 旋律多從弱拍開始:

舒曼偏愛弱起拍開始的旋律,如在《克萊斯勒利亞那》八首曲子中幾乎都屬 之,唯第五首是從正拍開始。

4. 動機旋律穿插於各聲部:

舒曼常以複音的手法處理多聲部,旋律常交由內聲部與低音聲部穿插呈現,

使旋律展現豐富音色。(譜例 2-3)

【譜例 2-3】:舒曼《克萊斯勒利亞那》第六首,第 1-3 小節

5. 將裝飾音嵌入旋律中:

舒曼將裝飾音的地位提升,不只是單純為裝飾用途,而是具有意義的。例如

《克萊斯勒利亞那》第二首中低音部的裝飾音實為第四聲部的線條。(譜例 2-4)

【譜例 2-4】:舒曼《克萊斯勒利亞那》第二首,第 63-66 小節

13

6. 使用對位、賦格、卡農手法架構多聲部旋律

舒曼十分推崇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的音樂,並常在自己 作品中加入賦格及卡農的片段,如在《蝴蝶》中的第三首、《C 大調幻想曲》第二 樂章、《交響練習曲》第七變奏中,皆可看到賦格的蹤影。《克萊斯勒利亞那》

第七首的中段也使用了賦格的手法。(譜例 2-5)

【譜例 2-5】:舒曼《克萊斯勒利亞那》第七首,第 41-47 小節

7. 使用模進手法進行轉調與發展:

例如在《克萊斯勒利亞那》第二首的第二間奏曲中,即藉由模進的手法改變 調性並使音樂不斷推進。(譜例 2-6)

14

【譜例 2-6】:舒曼《克萊斯勒利亞那》第二首,第 100-104 小節

三、節奏特徵11 1. 改變重音位置:

舒曼常以大量的切分音,及重音位置的錯置,造成節奏韻律感的改變,營造出 飄盪的不安定性格。如《克萊斯勒利亞那》第五曲中除常使用切分音,使重音出 現於二、三拍上,更以重音的改變製造不同的韻律感。(譜例 2-7)

【譜例 2-7】:舒曼《克萊斯勒利亞那》第五首,第 69-75 小節

11 陳玉芸,《舒曼鋼琴代表作之研究》(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1),22-26。

15

2. 互補節奏(Komplementärrhythmus)

互補節奏頻繁出現於舒曼作品中,也是浪漫派作曲家愛用的節奏手法之一;在 旋律線下以互補的節奏不斷交錯進行,產生綿延不絕的效果。如《克萊斯勒利亞 那》第四首。(譜例 2-8)

【譜例 2-8】:舒曼《克萊斯勒利亞那》第四首,第 12-14 小節

3. 糾纏節奏(Konfliktrhythmus)

舒曼使用糾纏節奏,使旋律與伴奏以不等分節奏互相交錯,暗示了舒曼內心的 衝突與掙扎。在舒曼作品中,較常以二對三(2:3)的形態出現。(譜例 2-9)

【譜例 2-9】:舒曼《克萊斯勒利亞那》第八首,第 25-29 小節

四、和聲特徵

1. 和聲外音的使用──倚音(appoggiatura)與掛留音(suspension):

舒曼運用和聲外音增加音樂的變化性,其中偏愛倚音與掛留音的使用,而「二 度倚音」的使用更是常見,使和聲隱含憂鬱效果。(譜例 2-10)

16

【譜例 2-10】:舒曼《克萊斯勒利亞那》第三首,第 33-36 小節

2. 拿坡里六和弦(Neapolitanische)及附屬和弦的使用:

舒曼藉此使調性得以擴展,而調性游移的朦朧感使音樂色彩更添變化。(譜例 2-11)

【譜例 2-11】:舒曼《克萊斯勒利亞那》第六首,第 38 小節

3. 持續低音(Orgelpunkt)的使用

造成和聲上的不安定,使音樂產生不協和色彩,並常有預示接續調性的功能。

(譜例 2-12)

N6

17

【譜例 2-12】:舒曼《克萊斯勒利亞那》第六首,第 19-25 小節

五、調性特徵

在《克萊斯勒利亞那》中,舒曼更使用多次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

常用的三度轉調手法,如在第一首中,A 段為 d 小調,B 段轉為下三度的 Bb大調,

而非使用近系調轉調手法。舒曼常使段落間快速的轉變調性,使得不同樂段間各 自具有鮮明的色彩。在舒曼 1835 年所寫的〈調性的特色〉(Characteristics of the Keys) 一文當中提到 g 小調代表著「不滿足、不安,以及如同和一個不可行的計畫博鬥 一般」,而 Bb大調則代表著「幸福的愛情、怡然自得、希望、美好世界的遠景」;

舒曼在同一曲中運用兩個不同性格的調性,使音樂呈現更加豐富的風格,就如同 舒曼兩個不同的人格特質一樣,同時出現在曲子當中。以第二首為例,A’段為 Bb 大調,C 段為 g 小調,而兩段之間僅以一個延長的降 B 大調主和弦做為銜接,使 段落間產生對比性的性格。

18

【譜例 2-13】:舒曼《克萊斯勒利亞那》第二首,第 87-93 小節

Bb大調

g 小調

19 爾(Simonnin de Sire)的信中曾說:「曲題只有德國人才看的懂,對其他人都毫無意 義。克萊斯勒是由霍夫曼所創造的人物,是一位偏激、粗野,但聰明的樂長。」13 另外,舒曼也認為鋼琴家路德維‧伯納(Ludwig Böhner, 1787- 1860)即有可能 是克萊斯勒的原形人物。1834年舒曼聽過老伯納的演奏後,在信中寫道:

12 Joan Chissell, Schumann (London: J. M. Dent & Sons Ltd., 1967) , 217.

13 Robert Schumann. The Letter of Robert Schumann. Karl Storck ed., (New York: Blom, 1971), 12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