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閱讀理解測驗

接上頁

掌握與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張新仁,2009)。

三、克漏字閱讀理解測驗

克漏字測驗有兩種題型,一種題型是給予受試者一篇隨機刪掉字詞的文 章,受試者必須根據詞彙、句子、前後文及文章結構等搜尋線索,找出被刪掉 的字詞,

計算答對的百分比做為閱讀能力的評斷指標;另一種題型則是選字詞測驗(劉明 松,2008)。

克漏字填空測驗的優點是這些字是被不按照規則刪掉,受試者依據文章剩 下的線索找出答案(Lerner & Johns, 2012)。蘇宜芬與林清山(1992)以克漏字測 驗做為了解受試者理解文章字面、推論、主要概念、覺察文章結構的能力。

四、文章偵錯測驗

文章偵錯測驗的失測方式是要求受試者閱讀完一篇文章,找出其中前後矛 盾、不通順、不合理或沒有意義的地方,找出越多錯誤的地方,代表閱讀能力 越好。蘇宜芬與林清山(1992)即以文章偵錯測驗做為策略性閱讀能力的指 標,測量受試者理解監控及運用策略以幫助閱讀的能力。

五、綜合型閱讀理解測驗

綜合型閱讀測驗係指閱讀理解測驗包含了選擇題和問答題二種題型。國內學 者王木榮與董宜俐(2006)所編製的國小學童中文閱讀理解測驗,前面四篇文 章共 40 題選擇題,第五篇和第六篇文章共 10 題問答題;林怡君(2010)編製國小 高年級閱讀理解測驗,包含二篇文學文本和三篇訊息文本,共 27 題選擇題和 10 題結構問答題,都是屬於綜合型閱讀測驗。

分析上述閱讀理解評量方式,發現閱讀理解評量方式非常多元,且各自包 含不同內容。選擇題閱讀理解測驗可以評量受試者知識、理解、應用、分析、

綜合、評鑑等不同理解層次的問題,評量的層次較摘要式閱讀理解測驗及文章 偵錯測驗較廣,題意比填充題更清楚不易混淆。選擇題若能精心設計誘答選 項,兼顧測驗理論及受試者的心理層面,就是一份良好的試題(黃堯香,2007),

選擇題的誘答選項也具有教學診斷的價值。當受試者的人數非常多的時候,選 擇題的評量方式容易計算成績,比綜合型的評量更節省時間,評量結果也可迅 速登錄在電腦,使研究者能利用統計軟體快速分析題目的各項指數。本研究受 試者預計取五百位五年級學童,故選用選擇題作為出題方式,編製電腦化適性 測驗,探討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貳、國內閱讀理解測驗

現今國內與閱讀有關的測驗有吳武典、張正芬(1984)之國語文能力測 驗、周台傑(1993)之國民小學國語文成就測驗、林寶貴、楊慧敏與許秀英

(1995)之中華國語文能力測驗、邱上真與洪碧霞(1996)之國語文標準參照 測驗、林寶貴與錡寶香(2000)之中文閱讀理解測驗、柯華葳與詹益綾(2006b) 閱讀理解篩選測驗與王木榮與董宜俐(2006)之國小學童中文閱讀理解測驗,然而 有些測驗為測量學童國語成就能力,以下針對測量閱讀理解單一能力的測驗分 別介紹:

一、閱讀理解篩選測驗

此份測驗由柯華葳與詹益綾(2006b)所編製,測驗目的在依年級篩選國小二 年級至六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可做為評估閱讀障礙者的初篩工具。常模樣 本特別區分為全國與花東區,建立每個年級的切截分數,作為篩選閱讀困難學 生的指標。

考量小二的識字量較少,小二的題本僅有三種類型:命題組合、句子理 解、短文理解,共 19 題選擇題,三到六年級則增加多義字題,共 27 題選擇 題。多義字題與命題組合屬於部份處理歷程;句子理解與短文理解屬於文本處 理歷程。

內部一致性信度介於 .70~ .86,再測信度介於 .70~ .94。效度方面,各分測 驗的相關具有中等的相關係數但達統計上的顯著相關。較高年級的表現會比低 年級的表 現好, 是 一份具有 年級 的 區 辨力之測 驗。與 「 圖畫視聽 覺理解 測

驗」、「聽覺理解測驗」及「識字量評估測驗」皆有 .34~ .70 的顯著相關。

此份測驗的題型分為閱讀句子及閱讀短文,測驗時間約 15 分鐘,測驗中的 文章都是小短文,適合對國小學童作施測,且在各年級題目中放置相同的題 目,作為分析不同年級能力差異,教師可了解同一位學生在二年級至六年級閱 讀能力的發展狀況。

二、中文閱讀理解測驗

由林寶貴與錡寶香(2000)編製,適用對象為國小二年到國小六年級學童,可 評量一般學生與特殊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以篩選閱讀困難的學童或探討其他身 心障礙兒童閱讀能力為測驗目的。以臺灣北、中、南和東四區,國小二年級至 六年級男女童共 733 人,建立百分等級和 T 分數常模。

題目類型包括「音韻處理能力」、「語意能力」、「語法能力」、「文章 基本事實的瞭解」、「抽取文章重點大意」、「推論」和「分析比較」等能 力,文體的安排為六篇繼續文和六篇說明文,共 100 題選擇題。

信度方面,內部一致性信度 .96;效度方面,和「中華國語文能力測驗」的 效標相關.80;各項次能力之間效度介於 .79~ .98,而各項次能力與全測驗的相 關 .85 ~ .96,閱讀理解總分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提升,是一份效度良好的測 驗。

此份測驗的測驗方式為閱讀完文章後,回答與文章相關問題,以評量學生 閱讀理解能力,包含閱讀基本能力及中、高層次的閱讀技巧,是一份能有效評 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測驗,但是要看完 12 篇文章,做完 100 題題目,低、中 年級學童做完 100 題題目,需耗費大量心力,可能會因此影響作答表現;文章 中使用的字,對於低年級是屬於較難的字,也可能會影響理解文章的程度。

三、國小學童中文閱讀理解測驗

此份測驗編製者為王木榮與董宜俐(2006),編製測驗目的在評量國小六年級 學童現階段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了解自己各項閱讀理解次能力的發展情形與 優勢,另外也提供教師閱讀教學的參考依據。取樣台灣北、中、南、東四區及

離島地區國小的六年級學童共 713 人。

本測驗檢測的五項閱讀理解次能力為:字義理解能力、文本理解能力、推 論理解能力、摘要能力、布題能力,其中布題能力不同於其他閱讀理解測驗的 題型,受試者需要檢索並提取存在資料庫裡的資訊,以推測未發生的事情並且 解決問題(Wong, 1985)。

信度 方面, 各 項閱讀理 解次能 力 的重測信 度為 .54~ 1.00,評 分者信 度 為 .87~ .98,具有良好的信度。在效度方面,各項閱讀理解次能力間的相關介 於 .29~ .52 之間,顯示各項次能力有其不同概念,但並非互相獨立;與「中文 閱讀理解測驗」的效度相關為 .71,具有良好效度。

測驗題目包含 2 篇故事類記敘文、三篇說明文(舉例式、描述式、因果關係) 和一篇新詩,共 40 題選擇題,10 題布題。此份測驗閱讀的文章類型多元,且增 加布題能力,能了解到學生閱讀完文章,自我提問的能力及學童所提出的問題 層次,但是該份測驗只針對六年級,是這份測較美中不足的地方。

綜合上述閱讀理解測驗,中文閱讀理解測驗用字對低年級學童太難,且施 測時間過長,而國小學童中文閱讀理解測驗只能施測六年級。故研究者擬以編 製「國小五年級電腦化適性閱讀理解測驗」,以建構-整合理論為依據,設計包 含五年級閱讀理解各個向度的閱讀測驗,以降低學童施測時間,使施測者能快 速瞭解五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

第四節 電腦化適性測驗

壹、測驗理論 一、測驗理論發展

比奈賽門(Bi-net Simon)在十九世紀編製智力測驗,使測驗理論開始受到受 到學術界重視,古典測驗理論在 1950 年由 Gulliksen 提出,而試題反應理論則 在 1980 由 Lord 提出。

古典測驗理論是以整份試卷的觀點解釋分數的意涵,提出下列的數學假 說,以作為主要的理論學說依據:X = T + E , X 稱為「測驗分數」, T 稱為

「真實分數」, E 稱為「誤差分數」,以測驗的得分加總解釋學生的能力(余民 寧,2009),然而古典測驗測驗理論在實際應用上仍有其限制,例如不同學生參 加同樣的考試,測驗結果所得的分數並不能完成代表學生真實的能力,有可能 兩位同分的學生,一位學生答對難度簡單的題目佔多數,另一位則是答對難度 為難的題目佔較多數。

為了克服古典測驗理論的限制,出現了現代測驗理論,現代測驗理論又被 稱為試題反應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 IRT),試題測驗理論能夠提供不同受 試者個別化差異的測量誤差指標,測驗結果所得的能力估計值較符合受試者的 真實能力。

二、試題反應理論

試題反應理論以單一試題解釋測驗分數背後的涵義,認為學生在某一試題 上的表現,與受試者的潛在能力之間具有某種關係存在,這種關係可以透過一 條連續性遞增的數學模式來加以表示,這個數學模式便稱作試題特徵曲線(item characteristic curve, ICC) (余民寧,2009)。試題反應理論將試題難度、試題鑑別 度和試題猜測度三種特質列入考量。

依據計分型態及基本假設,可分為單向度試題反應理論(Unidimensional

Item response theory, UIRT) 、 多 向 度 試 題 反 應 理 論 (Multidimensional item response theory, MIRT)以及根據計分方法,可分為二元(dichotomous) 計分和多 點(polytomous) 計分模式。

貳、電腦化測驗

一、電腦化測驗優缺點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以電腦進行測驗是目前主要趨勢。電腦化測驗有許多 優點,但也相對有些缺點,分述如下(劉約蘭,2001):

(一)優點:

1. 閱卷效率提高:電腦化測驗縮短計算分數以及登錄分數時間,讓相關人員可 以盡早得知測驗結果。

2. 監考人員或並非要專業人員:紙筆心理測驗大多須由專業心理師擔任施測 者,才能達到測驗的準確度,但是電腦化測驗的指導語與試題均以螢幕呈現,

2. 監考人員或並非要專業人員:紙筆心理測驗大多須由專業心理師擔任施測 者,才能達到測驗的準確度,但是電腦化測驗的指導語與試題均以螢幕呈現,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