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關鍵成功因素之來源 關鍵成功因素之來源 關鍵成功因素之來源 關鍵成功因素之來源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1-45)

2.4 關鍵 關鍵 關鍵 關鍵成功 成功 成功 成功因素定義之探討 因素定義之探討 因素定義之探討 因素定義之探討

2.4.1 關鍵成功因素之來源 關鍵成功因素之來源 關鍵成功因素之來源 關鍵成功因素之來源

本研究參照賴清蓮【43】的研究,將關鍵成功因素的來源,Rockart【53】

研究中指出關鍵成功因素之四種由來:

一、產業特殊結構

各種產業都有一組關鍵成功因素,其因素是決定在該產業中之經營 特性,而該產業內的每一個公司都必須注意這些因素。

二、企業之競爭策略、地理位置及其在產業中所佔之地位:

再產業中每一個公司因其競爭地位不同,有其個別狀況及競爭策 略。對於由一或二家大公司主導的產業而言,領導廠商行動長為產業內 小公司帶來重大問題,以致小公司競爭策略也有別於領導廠商的策略,

因此對小公司而言,該大公司一個策略可別於領導廠商的策略,因此對 小公司而言,該大公司一個策略可能就是其生存關鍵成功因素。正如產 業地位差異導致不同之KSF,地理位置與競爭策略差異也能使用產業內 的各公司產生不同之KSF。

三、環境因素

當總體環境發生變動時,如國民生產毛額、經濟景氣波動、政治因 素、法律改變等,都會影響每個公司關鍵成功因素。

四、暫時性因素

大部分是由組織內特殊理由而來,這些在某一特定時期對組織成功 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活動領域。如在市場需求波動大時,存貨控制可能就

會被高階主管視為關鍵成功因素之一。

2.4.2 關鍵成功因素之特性

關鍵成功因素之特性關鍵成功因素之特性關鍵成功因素之特性

Ferguson & Dickson【49】解釋關鍵成功因素具有以下的特性:1.在企業 內部或外部必須確認並慎重處理的因素,因為這些因素會影響企業目標的達 成,甚至威脅企業的生存。2 企業必須特別注意的事件或狀況,而且這些事 件或狀況對企業而言是有顯著影響的。3.這些因素可能是企業內部或外部 的,對於企業可能會造成正面或負面的影響。4.這些因素必須特別加以注意,

以避免不好的突發狀況或措失機會。5.這些因素可由評估企業的策略、環境、

資源、營運及其他類似領域而加以確認。

因此關鍵成功因素不應只注重企業內部某些特別的關鍵領域,尚應考慮 企業外部總體環境及產業環境等不可控制的因素。關鍵成功因素為一經理人 或企業想要成功或獲得良好績效,而必須特別持續注意的某些事情,包含了 目前及未來該企業營運活動的主要因素,故其除了強調KSF的重要性之外,

更涵蓋了現在及未來的因素,使企業經營更具前瞻性,進而對於「策略規畫」

具有正面的意義【45】。企業若能經營成功,該企業必擁有某些關鍵的條件 或資產,並表現不弱,即可成為該企業的競爭優勢所在【43】。若企業所具 備的技術或資產藉由分析企業之優勢與關鍵成功因素相配合之情況,即可判 斷其是否具備競爭力,而其企業優勢又恰好表現在該產業之KSF上的話,則 該企業就可以取得競爭優勢【17】。

既然關鍵成功因素是一些變數,管理當局因應這些變數所做的決策,對 於企業在產業中整體的競爭地位有實質的影響,因此這些因素會隨著產業的 不同而有所改變【50】。綜合以上學者的觀點,本研究對於關鍵成功因素之 定義是:「關鍵成功因素是企業將有限資源分配於各項關鍵之因素上,且這 些因素是企業營運欲獲致成功所必備的條件。就橫斷面來看,這些因素包含 企業之內在條件及外在總體環境,亦即包含可控制與不可控制的變數。就縱 斷面來看,這些因素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亦即目前對企業營運是重要的因素,

在未來並不一定是如此,可能會有所改變,因為產業的內外在環境及競爭者 都會隨著時間而可能有重大或革命性的改變。」

Aaker【43】認為在考慮KSF 時應注意下列幾項特性:1.KSF因產業、產

品、市場之不同而異。2.KSF也應考慮到未來發展之趨勢,如果沒有瞭解KSF 改變的方向,而貿然投入該產業,將會給公司帶來很大的災難。3.KSF亦隨 產業之生命週期(Life Cycle)之改變而變化。4.KSF因產業不同而各異,也因時 間改變而改變。5.管理者不應將所有的事情都當作KSF,而必須集中於某些 特定事物上,來決定產業的KSF,管理者必須深入研究、評估與分析並大膽 致力少數幾項KSF,以做為策略形成基礎。

根據上述文獻探討及Ferguson & Dickinson【49】定義的關鍵成功因素,

可將關鍵成功因素之特性歸納如下:1.關鍵成功因素會隨著時間改變。2.關鍵 成功因素會因產業、產品、市場不同而有所相異。3.關鍵成功因素應考慮未 來的發展趨勢。4.在尚未瞭解關鍵成功因素以前,貿然投入該產業,該企業 將導致失敗。5.關鍵成功因素會隨著產業生命週期變化而改變。6.管理者應將 重心集中於關鍵成功因素。7.管理者必須對關鍵成功因素有深入的了解,並 且致力其中做為策略形成的基礎。

2.4.3 教育事業公辦民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相關研究

教育事業公辦民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相關研究教育事業公辦民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相關研究教育事業公辦民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相關研究

關鍵成功因素的相關研究甚多,各個研究所探討的產業、領域、研究方 法也不盡相同。研究的對象產業不外乎包括公民營企業、傳統產業、高科技 等包羅萬象,而應用的研究方法則採用因素分析法、專家訪談、分析層級程 序法(AHP)等統計方法。在此,本研究提出二位學者,郭茂己【35】、何 鑫毅【12】對教育事業公辦民營關鍵成功因素影響推行公立托兒所公辦民營 重要因素之相關研究。

ㄧ、郭茂己【35】之研究

幼兒教育事業關鍵成功因素分析-以大村鄉為例中提出幼兒教育事 業關鍵成功因素分析1.園所硬體設備優勢;2.幼教師教學品質優勢;3.園 所設置地點;4.市場定位與區隔;5.全面品質管制;6.企業形象;7.員工 工作滿意度;8.家長滿意度;9.辦學理念;10.教師專業知能;11.服務態 度;12.園長專業知能共十二項關鍵成功因素。

二、何鑫毅【12】之研究

以顧客關係管理探討連鎖幼兒教育關鍵成功因素中經過因素分析後

得連鎖教育服務業的五項因素關鍵成功因素分別為「經營模式」、「內部 作業規劃」、「持續性修正」、「多元性互動」、「環境」。

據文獻中發現,雖然目前國內對於教育事業與關鍵成功因素的相關研究 較少,但由上述學者之論述中可以大方向的瞭解幼兒教育事業之關鍵成功因 素包含的範圍相當的廣泛從人員、行政、經營模式到環境等都將是影響的因 素之一。

2.5分析層級程序法 分析層級程序法 分析層級程序法 分析層級程序法定義之探討 定義之探討 定義之探討 定義之探討

匹茲堡大學教授Saaty於1971年替美國國防部從事應變計劃問題的研究 中,提出「分析層級程序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主要是應用 於不確定性(Uncertainty)情況與具有多個評估準則的決策問題上。1972年在美 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下,進行各產業電力合理分配的研究。1972年7月Saaty 替埃及政府從事「無和平、無戰爭」(No Peace, No War)對埃及經濟、政治及 軍事狀況的影響研究時,開始將有關的判斷尺度化。1973年Saaty將AHP法應 用在蘇丹運輸研究後,整個理論才趨成熟;其後在1974年到1978年間,經過 不斷應用、修正及驗證後,使整個理論更臻完備。在1980年Saaty遂將此理論 整理成專書問世。後來,陸續有學者以此理論用在資源分配、規劃與預測等 各領域的研究。AHP法之所以受到廣泛應用,主要是因為理論簡單,同時又 具實用性,且其為有系統的分析問題,所以對於複雜問題的解決最有貢獻。

此外,AHP法亦可結合群體內成員之意見,具有整合折衷之功能,使以往決 策執行之阻力大幅降低。

2.5.1分析層級程序法之

分析層級程序法之分析層級程序法之分析層級程序法之發展與發展與發展與發展與假設假設假設假設

層級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結合定性與定量的一種多 目標決策方法,是由匹茲堡大學教授Saaty在1971年所發展出來的,利用組織 式架構,同時建立具有相互影響關係的階層結構(Hierarchy structure),並在這 個結構下進行影響因素重要性的比較及替選方案評估。在問題的解決上,是 具有相當貢獻,尤其是應用在不確定情況下及有多個評估準則的決策問題,

更可顯示出其效用,亦即在多目標(Multi-objective)與多評準(Multi-criteria)的 問題中,整合調查對象的意見,以得到各個目標準則的相對權重,提供決策 者做出適當的決策。AHP主要的目的是要將錯綜複雜的問題系統化,並把問

題的各個評估面予以層級化,並利用層級分解劃分成不同階層,以進行兩兩 評估項目的比較。而Saaty於1990年提出建立層級的優點可以歸納出以下幾 點:

1. 提供一個有意義的整合系統,將複雜的系統轉換成簡單的成分。

2. 清楚的說明上一層內的各因子之優先權重(Priority)發生變動時,將如 何影響下一層次內的各因子的優先權重。

3. 將元素分成不同層級的集合,使之更易於評估,此方式比直接評估整 體系統有效率。

4. 詳細的劃分整個系統的層級結構,以便深入的瞭解層級結構的目標。

5. 發展自然系統以層級的方式是相當方便有效的。

6. 層級具有可靠性(Reliability)及彈性(Flexibility),也就是局部的改變,

不會影響整體的結構。

7. 對於人類的認知而言,層級式的關係容易被接受的,因此具備易於溝 通的特色。

整個層級是由目標、準則、次準則及評比之替代方案所構成,層級的數 目端視問題的性質及分析深度而定,而每層級的項目,根據Saaty(1977)的研 究,在同一層級內的成對比較評估要素,以不超過七個為限,如下圖2.1所示。

圖 2. 1 完整層級結構圖 最終目標

目標一 目標二 目標三

次目標 1 次目標 2 次目標 3 次目標 4

根據鄭青展【40】引述曾國雄、鄧振源【26、27、28】之研究指出,進 行AHP評比分析時,應具備有以下的基本假設:

1. 一 種 系 統 或 問 題 可 被 分 解 成 許 多 被 評 比 的 種 類 (Class) 或 成 分 (Component),並形成更具方向性的網路層級架構。

2. 層級結構中,每一層級內的所有要素假設具有獨立性(Independence)。

3. 每一個層級的要素,可作為評估更高一層級要素之準則。

4. 比較評估時,可將數值化作比例尺度(Ratio scale)。

5. 成對比較(Pairwise comparison)後之矩陣倒數對稱於主對角線,可用正 倒值矩陣(Positive reciprocal matrix)處理。

6. 偏好關係滿足遞移性(Transitivity);且不僅優劣關係滿足遞移性(例 如:A 優於 B,B 優於 C,則 A 優於 C),其強度關係也滿足遞移性(A 優於 B 三倍,B 優於 C 二倍,則 A 優於 C 六倍)。

7. 因完全的遞移性在實際判斷時不容易,故容許些許判斷完全不具遞移 性的存在,但必須測試其一致性(Consistency)的程度。

8. 要素的重要性程度,可經由加權法則(Weighting principle)求得。

9. 任何要素只要出現在階層結構中,不論其其重要性為何,均被認為與 整個評比目標結構有關。

AHP方法的應用之前,應具備以下幾點基本認識:

1. 對照特性(Recipcal comparison):決策者進行兩兩比較時,對於元素偏 好的程度必須滿足倒數的特性,例如 A 比 B 的偏好程度是 3 倍,則 B 的偏好需為 A 的 1/3 倍。

2. 同質性(Homogeneity):元素的比較必須有意義,並且是在一個合理的 評量尺度內。

3. 獨立性(Independence):元素彼此間的比較必須假設相互獨立。

4. 預期性(Expectations):為了完成決策目標,關係階層必須被完整的描 述,建構關係階層及相關準則必須完整不能有所遺漏或忽略。

2.5.2分析層級程序法之

分析層級程序法之分析層級程序法之分析層級程序法之應用應用應用應用及基礎理論及基礎理論及基礎理論及基礎理論 ㄧ、分析層級程序法之應用

AHP除了可以應用在決策問題, 更可以應 用在分析過程上,依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