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首先,說明當系統記錄第一張全像時的繞射影像 PDF,在表 1 中所呈現的結果為記 錄第一張全像資訊的繞射影像,我們可以發現,繞射影像訊號的 PDF 分布已經失真了,

因為尚未進行多工記錄,故導致失真的雜訊來源就是光學不完美雜訊,繞射影像訊號 PDF 函數的詳細參數就如 3.1 節中所敘述。

光學不完美影響 頁面像素光強度

計算多工記錄 對繞射光場的影響

輸出重建影像 輸入輸出影像比對

系統效能評估

誤碼率、單位容量、

系統儲存容量

gray level

PDF

(光通信理論)

(光波繞射理論)

圖 11.模擬程式步驟流程圖

22

表 1.以 40°角度記錄一張全像之繞射影像與 PDF

輸入影像 繞射影像

圖像 訊號

PDF

接下來,我們開始模擬當儲存頁數 N=10,001 頁時的情況。各頁的輸入資訊圖像由 隨機產生,假設其所受到相同程度之光學不完美雜訊,以求出該頁之繞射圖像 gi(x2,y2)

(i=-5000~5000),跟輸入圖像比對及統計後可得該頁之 PDF。表 2 中分別顯示 i=-3000, -1,500, 0 三個情形,其中,當頁碼編號 i > 0,也就是參考光角度大於 40°的頁面都不會 有誤碼產生,且其輸出頁面 PDF 就如同記錄單一張全像時的狀況一樣,我們可以說,

這些頁面不會受到頁面串音雜訊的影響,故在表 2 中只顯示 i < 0 的輸出頁面訊號 PDF。

灰階值 灰階值

23

表 2.頁碼編號對繞射頁面訊號之影響

頁碼編號

輸入頁面

2 0 0, )| (

| fm x y

輸出頁面

2 2 2, )| (

|gi x y

PDF

i=-3,000

i=-1,500

i=0

表 2 表示繞射圖像受頁碼編號之影響。為了進一步說明,我們將 PDF 函數圖重繪 於圖 12,並利用(20)式與(26)式計算輸出頁面的誤碼率和單位容量,圖 12(a)表示記錄單 一頁面之繞射頁面訊號 PDF。圖 12 (b)表示讀取光頁碼編號 i 為 0 的頁面,我們可以發 現,讀取光在此中心角度可以完美地重建輸入頁面的光強度分布,在此頁面看不出多工 頁面串音雜訊的影響,其誤碼率為 0,通訊頻道之單位容量為 1bit。圖 12 (c)表示,讀取 光頁碼編號 i 為-1,500 之繞射圖像的強度分布圖,可以看出,輸出頁面訊號已經開始失 真,頁面串音雜訊變得較為顯著,但此時明暗像素仍然明確可辨,因此雖然繞射影像已

0 50 100 150 200 250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 50 100 150 200 250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 50 100 150 200 250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灰階值

灰階值

灰階值

24

BER=0.8882 CN=0.754

25

頻道雜訊造成誤碼的出現,證明多工頁面串音干擾確實會影響系統輸出頁面資料的誤碼 率,進而限制系統的最大儲存容量。

經由計算,我們可以所得到輸出頁面訊號的 PDF,這些 PDF 的數據可以利用(20) 式、(26)式、以及(27)式,估算誤碼率、單位容量以及總儲存容量,其誤碼率計算結果 如圖 14 所示,圖中頁面誤碼率以兩種方式來表達,圖 14 (a)為線性,圖 14 (b)為指數形 式,我們可以發現,第一個出現誤碼率的頁碼編號在 i=-1,700,其誤碼率為 3.5x10-6,這 是因為模擬程式所採用的頁面解析度為 640x480(3.5x10-6=1/640x480),頁面串音雜訊 使 i=-1,700 頁產生 1 個誤碼。在圖 14 中頁碼編號 i 大於-1,700 的頁面都沒有誤碼產生,

故其誤碼率為 0,由圖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頁碼編號 i 較小的頁面會有較大的誤碼率。

對照單位容量與頁碼編號 i 的關係圖我們可以得到與上述相同的結論,如圖 15(a) 所示,圖 15 (b)則是將每一頁的儲存容量加總後的系統儲存容量對儲存頁面 N 的關係 圖,圖中斜線是理想的多工儲存容量增加趨勢,而全像多工儲存系統受到通訊頻道中雜

0 50 100 150 200 250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1 2

3 4

圖 13.多工頁面串音雜訊造成 PDF 變形之範例說明

灰階值

-5000 -2000 0 2000 5000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100

頁碼編號(i)

BER(指數)

(b)

-50000 -2000 0 2000 500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頁碼編號(i)

BER(線性)

(a)

圖 14.中心角度 40°儲存系統誤碼率與頁面編碼(i)的關係(a)線性圖(b)指數圖

頁碼編號(i) 頁碼編號(i)

誤 碼 率( 指 數) 誤

碼 率( 線 性)

26

訊的影響,其儲存容量存在一個最大值,單位容量隨著頁數增加的趨勢逐漸減緩,終至 將為 0,使得儲存容量呈現飽和的狀態,由圖上觀察可知約為 7,000 頁左右,此後,雖 然儲存頁數增加到 10,001 頁,但儲存資訊量也不再增加。

以下則是探討改變參考光中心角度之影響。同樣以儲存 10,001 也為例,改變參考光 中心角度,首先求出各頁的 PDF,其次計算單位容量(CN)、誤碼率(BER)及儲存容 量(SCN),各頁 PDF 統計的結果如表 3 與表 4 所示,我們發現,採用最小角度偏移量 的設計,則中心頁面(i = 0)完全不會受到多工頁面串音雜訊的干擾。由 PDF 函數圖形 變看來,頁碼編號較大的頁面(i > 0),因為布拉格選擇性的函數寬度比中心頁面窄,

因此不會受到多工頁面串音干擾的影響,意即,頁碼編號 i > 0 的繞射頁面訊號 PDF 都 與中心頁面的 PDF 相同。反之,頁碼編號較小的頁面(i < 0)則布拉格選擇性較寬鬆,

故以等間距之角度分離做多工儲存時,較易受到多工頁面串音訊的影響,而造成 PDF 變形,以致於頁碼編號較小的頁面單位容量降低,而使儲存容量受限。

(a) (b)

圖 15.(a)單位容量與頁碼編號之關係(b)儲存容量與儲存頁數之關係

NC [bits]

頁碼編號(i)

NSC [Mbits]

儲存頁數(N)

27

BER=0.4440 CN=0.022

灰階值

BER=0.8882 CN=0.754

灰階值

BER=0.0601 CN=0.818

28

29

圖 16.30°-60°中心角度設計的(a)誤碼率線性圖(b)誤碼率指數圖(c)單位容量 頁碼編號(i)

30

由圖 17 我們可以發現:角度多工方式雖然可以提供大量的多工頁面參考光角度,

但系統受到雜訊干擾的限制,輸出頁面的誤碼率隨著儲存頁面數目上升而提高,以 30°

中心角度為例,當儲存頁面數目到達 6,700 頁時已到達系統所能存入的儲存容量最大 值,即使繼續存入頁面資訊也無法提高系統的儲存容量,此儲存容量的最大值與 Neifeld 所計算的理論最大值的概念相符,即為系統儲存頁數已達 Nmax

若以資訊儲存系統使用者的觀點來看,由誤碼率分析中可以發現:在系統的最末幾 頁(i < -2,000)誤碼率極高,實務上幾乎不可能分辨哪些位元呈現正確的資訊,錯誤修 正碼所能還原純資料(raw data)的誤碼率上限為(BER<5x10-3),由於誤碼率會隨著儲存頁 面數目增加而上升,我們以此誤碼率上限來決定系統的儲存頁面數 Nuseful,並在最大儲 存頁面數的架構下探討各頁的誤碼率 BER 與單位容量 CN,以及系統總儲存容量 SCN

經過上述概念修正後,我們重新考慮各種角度設計的錯誤修正可還原總頁數 Nuseful

及儲存容量 SCN。固定在 N=10,001 之條件下,中心角度為 30°時,多工頁面雜訊干擾最 嚴重,當頁碼小於 i=-1,200 開始,誤碼率將高於 5x10-3,則還原的資料不能使用,因此,

實際上能夠正確使用的頁碼為 i=-1,200~i=5,000,總數只有 6,700 頁,而總容量有 2,058Mb 或 257MB。同法,可求出中心角度為 40°時,可儲存範圍為 i=-2,340~i=5,000,總容量 為 2,254Mb 或 282MB。當中心角度為 50°時,可儲存範圍為 i=-4,010~i=5,000,總容量 為 2,767Mb 或 346MB。當中心角度為 60°時,可儲存範圍為 i=-4,500~i=5,000,總容量 為 2,918Mb 或 365MB。我們將上述結果整理於表 5,在誤碼率低於 5x10-3的限制下,

各種不同中心角度設計的儲存容量上限。

表 5.不同中心記錄角度所對應的儲存參數整理表

30° 40° 50° 60°

△θ 0.0183° 0.0142° 0.0120° 0.0106°

Nuseful 6,700 7,340 9,010 9,500

SCN 257MB 282MB 346MB 365MB 由表 5 可以發現中心記錄角度越大,所帶來的好處有:

1. 頁面間參考光角度偏移量△θ 較小,同樣的參考光角度範圍可以擁有較多儲存 容量。

2. 頁面間的串音雜訊容忍度較高,單一個位置的儲存容量 SCN可達 365MB。

因此,在設計全像儲存系統記錄架構時,應選用較大的中心記錄角度,才能得到最佳化 的儲存參數。

中心角度 儲存參數

31

四、光學實驗

在本章介紹光學實驗中的光路設計、光學實驗結果與結果討論。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