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電腦輔助音樂教學

電腦輔助音樂教學(Computer Assisted Music Instruction),簡稱 CAMI,便是 將電腦輔助教學應用到音樂教學方面,來幫助教師在音樂上的教學以及提升學生 自我練習效率的教學,尤其是協助初學者提升他們的練習效率。由於樂器學習與 其它學科不同之處在於樂器演奏除了一般學科所要求的知識理解外,還須透過技 能的反覆練習(Percival, Wang & Tzanetakis,2007)。不過對於一般的學習者而言,

在一開始進行練習時,較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因為缺乏立即的成就感,並且也沒 有辦法在個人練習時收到即時回饋,這種情況容易使學習者興趣低落,甚至中斷 樂器學習之路(Percival et al., 2007)。

另外練習的過程中,初學者通常缺乏足夠的知識覺察自己的錯誤(Yin,Wang &

Hsu, 2005),而導致練習的效率不佳,他們可能花了許多時間去練習,但所獲得 的練習結果是無效或者是錯誤的,因此透過電腦輔助音樂教學來進行學習跟練習,

可以避免上述情況發生,電腦會給與使用者提示,讓使用者在學習時,可以同時 對自己的練習情況進行判別,並且電腦也會提供演奏表現的即時回饋,這樣不僅 能加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也可以提升練習效率(Fober,Letz & Orlarey,2007)。

電腦輔助音樂教學可以依照學習理論與運用發展,從 1960 到 1900 年之間分 為五個時期(William & Webster,2005:蘇金輝,2005:曾善美 2009):

一、1960 年代

電腦輔助音樂教學由 1960 年代開始發展,剛開始的發展重點放在傳統媒體 與大型電視,強調畫面與聲音等聲光效果,一直到 1960 年代後期,開始與音樂 教育做出結合,史丹佛大學在 IBM 的大型主機上面,開發了一套聽力訓練軟體,

主機所佔的空間也大,所以在該年代,只能在大學校園中透過研究經費的支持,

讓一些音樂學者來研究與使用。

二、1970 年代

到了 1970 年代,電腦硬體的發展,帶動了音樂軟體的開發,以及技術上的 增進,越來越多新的音樂軟體被開發出來,硬體方面也出現了數位-類比的轉換 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簡稱 DAC,於是電腦以及傳統音樂使用的錄音、

播放工具,可以更順利得做連結,加上電腦的價格逐漸趨於平價,體積也較之前

1980 年代初期,光學碟片(Compact Disc)為多媒體界建立了之後幾十年的發 展規格,音樂或者軟體可以存放在光碟中,光碟容量比起當時的音樂卡帶以及磁 片多上不少,可以呈現更多多媒體內容,另一方面,樂器數位介面(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簡稱 MIDI 的技術規格在音樂工程界被確立,這項技 術使得音樂在演奏、創作、錄音跟播放等方面都能方便應用,至今音樂編曲設計 軟體還是以 MIDI 作為訊號規格來傳導,目前如 REASON、PRO TOOLS、SONOR、NOODLE 等軟體就為此類型的音樂設計軟體,而在當時,Williams 與 Pete 分別發展出一 系列的音樂教學軟體,Lambs 也創造出專門為孩童設計的個人電腦創意作曲工具,

在此時期應用的重心放在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在設計上也兼具實用性以及人性化,

雖然還是以個人的單機學習為主,但是已經開始強調互動式的學習。

四、1990 年代

這時期的焦點,已經從之前對電腦的硬體技術,轉換成對人的教學角度,是 輔助學習工具,像是 ADOBE 公司的 FLASH、Authorware 等等的網路軟體工具 也是從當時開始出現,這些都是功能強大的整合式軟體,可以讓從事教育的設計

音樂教學上,會遇到各種不同的學習需求,這些需求可以透過電腦的幫助,

及時配合教師的教學進度,來因應上課時會遇到的情況,例如立即改變樂器音色、

樂曲行進速度、或者讓學生進行創作編曲,這些經由資訊科技而產生改變的教學 方法,都是電腦輔助音樂教學所帶來的好處,因為電腦所呈現出來的聲光效果可 與人的知覺可以產生直接聯繫,Bagui 則指出多媒體所具有的雙重訊號特點,正 可使資訊能經由不同的方式被處理, 讓學習者可經由多重路徑來吸取知識, 有 助於知識的記憶(Bagui,1998),如果能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加強聲音方面的表 現,那麼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根據 Bowyer(2003),現今教育的音樂軟體有五種類型:訓練及練習式

(Drill-and-Practice)、個別指導式(Tutorial)、遊戲式與模擬式(Game&

Simulation )、發現式(Discovery)及問題解決式(Problem-Solving)等。而電 腦輔助教學軟體很少是單純的某一種形式,可能是多種形式的組合,分述如下(朱 則剛,民 88):

一、 訓練及練習式(Drill&Practice)

訓練以及練習通常是用來輔助正式教學的,電腦軟體可以提供學生練習的機 會,讓學生在電腦上做反覆的練習,這種設計形式的電腦輔助教學軟體很常見,

原因在於『反覆』的特性,很適合以電腦運算的方式發揮,而由於電腦只是聽從 程式指令,所以不會沒有耐性,也不會出錯誤,所以像是語文類的學習、數學類 的計算等等,都常會以此種形式來做運用。

二、 個別指導式(Tutorial)

三、 遊戲式與模擬式(Game&Simulation)

因為電腦聲光效果的關係,所以電腦非常適合作為遊戲的平台,如果以這樣

發現式學習一般來說指的是一種引導式的發現學習模式(guided discovery), 利用漸進的方式來誘導學生學習,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發現背後的原理,學生在 獲得引導之後,主動的去探索,並且思考問題,所以在之後對於教材內容會更瞭 解,獲得的知識也更有記憶。

五、問題解決式(Problem-Solving)

讓學生在課程軟體中,解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問題解決的方法主要有嘗試 錯誤法和頓悟法,嘗試錯誤法是基於對於問題,來做出解決方法,然後再根據反 應,來修正解決的辦法,直到成功的解決反應。

所以在現今科技生活化的時代中,電腦與音樂教學做結合,產生了各種不同 的教學方向與呈現形式。電腦影響音樂教學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在電腦音樂創 作部分,有編曲、作曲、寫譜等應用,還有音樂製作與演奏以及音樂教學、練習 上的應用等等。例如楊淑茹(民 90)的「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國中音樂直笛教 學自製教具之實徵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音樂基本能力測驗成績進步達 顯著差異,且直笛吹奏能力優於控制組學生。近七成的學生認同 CD 有助於熟練 節奏、保持速度、穩定節拍、練習多聲部合奏,還能提醒、示範老師上課的講解 內容。研究亦提到此種教學方式之優點在於老師不用抄寫黑板,減少時間浪費,

也能輕鬆教學,兼顧學生的學習情形。楊麗雪(民 92)的「運用電腦輔助直笛合 奏教學之實徵研究」結果顯示,運用電腦輔助直笛合奏教學能有效提昇音樂基本 能力,也能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