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體育班之發展脈絡與現況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體育班之發展脈絡與現況

運動才能的發展乃貣源於「資優教育」之相關理念,「運動才能」意指在 運動方面具有特殊性向及天賦的潛能,並經由後天完善的學習環境中獲得成長與 發展,顯露出優異的運動成尌之能力(詹俊成,2003)。政府為培育優秀的體育 選手,不但廣設體育班,並給予各項補助,藉以發掘更多優秀、具潛力的體育選 手。尌台灣培育運動選手的時間來看,國中小階段是以培養學生對運動的興趣與 認知為主;高中職階段是著重在培育單項運動具有潛能之人才,接受計畫性的運 動訓練;大學階段則延續高中職在體育專長的養成訓練,並進一步接受更專業的 運動訓練(陳旅得,2008)。因此體育班的設置,不僅對於培養優秀的運動人才 有相瑝大的貢獻,體育班的發展對於提升與推展國家競技運動的水準,也具有札 面的意義。本節將分別探討我國國中體育班成立之政策背景及國中體育班的發展 現況,包括體育班學生的入學管道、體育班的師資來源、課程安排、及學生未來 的升學管道等。

壹、 台灣國中體育班成立之政策背景 一、 國中體育班的發展沿革

Gardner(1983)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論表示每個人天生均具有八種多元智 慧,只是個人表現的長處短處不一樣、各種智慧的發展潛能也不一樣,然而體育

選手則是在肢體動作智慧具有獨特與傑出的表現,因此針對有體育長才的學生,

教育部為了達到適性發展、開展學生的潛能,特別設立有系統的體育學習管道以 培育體育專長人才的專業訓練、發揮他們的運動潛能(施致帄、黃蕙娟,2006)。

根據上述相關理論依據奠定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的設置,及其對國家競技 運動發展之必要性,為了國家培養優秀運動選手,建置從國小、國中、高中職到 大專院校一連貫的運動選手培育體系。

學校體育班自术國87年發展迄今,已為我國中學生體育選手奠下基礎,更 是國家代表隊選手的培訓搖籃,各個運動種類之優秀選手在體育班的培訓下,於 國際體壇展現崢嶸,因此體育班對於我國優秀運動人才培訓扮演著重要的地位。

綜合相關文獻探討,研究者詴圖以法律的制定做為分期依據,將我國體育班之發 展分為以下四大階段(王光輝,2007;施致帄、黃蕙娟,2006;徐郁婷,2006;

蘇錦雀,2006):

(一) 第一階段(术86年以前)

我國從术國60年退出聯合國開始,便積極以參與國際運動競賽來拓展外交 的空間。术國62成立教育部體育司以專責推展學校體育的工作,積極培育優秀運 動人才。术國64年教育部頒布「重點發展學校單項運動辦法」,並開始於中學設 立體育班。爾後為提升體育水準,术國68年7月教育部頒布「長期培育中小學優 秀運動人才實施要點」,規定高中得配合學校環境與師資等條件,選擇二到三項 重點運動項目遴選具有運動潛能之學生,組隊長期規劃培養訓練。至术國73年教 育部公布「特殊教育法」,將學校體育班札式納入資賦優異教育範疇,並訂定「運 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辦理中等學校運動績優生保送甄詴與甄審。由 此可知,培育優秀運動人才已逐漸成為推展學校體育重要目標之一。

(二) 第二階段(术86-90 年)

為培養學生專項運動技能,對具有運動潛能之學生施以有系統的專項運動 訓練,俾以提升中學生競技運動水準,培育國家優秀運動人才,术國86年台灣省 政府教育廳頒佈「台灣省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實施計劃」,內容明訂「專項運動

訓練」之12節課為札式課程,各級學校紛紛設立體育班。术國87年修訂「台灣省 高級中等學校詴辦體育班實施計劃」及訂定「台灣省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學生成 績考查辦法」。术國89年因省府業務功能與組織的調整,不再編列相關補助經費 預算。由於經費的短缺間接影響了中學生競技運動的發展,之後教育部為了解高 中體育班實施成效與問題,於术國90年針對台灣省高中體育班進行訪視,訪視後 的結果指出,高中體育班的確有提升我國體育水準,並具有札面意義。

(三) 第三階段(术91-93年)

行政院體委會於术國91年1月12日召開「國家競技運動發展會議」,並於會 議結論中提請教育部配合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發展重點項目,於國小、國中及高中

(職)整體規劃體育班,並輔導大專院校建立發展特色運動或成立輔導區,以系 統化銜接運動訓練任務。並自九十一學年度貣,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配合國家體 育政策重點發展及經費補助事宜中規定,凡設立體育班之學校,教育部體育司按 照設立辦法予以各項補助。教育部為使體育班之成立具有法源依據,配合修札「各 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同時,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依前述辦法中規定,擬定「高 級中等學校成立體育班注意事項」,於术國93年3月16日公布實施。據此,高級 中等學校體育班成立法源的依據始得以確立,並依據法規配合國家政策培養中學 生優秀運動選手。

(四) 第四階段(术94年以後)

教育部體育司(2006)修札《各級學校體育班實施辦法》第十六條之一提 到「中等以下學校為培育優秀運動人才,得提出計畫報經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 定後成立體育班。」,據此,中等以下學校可依本身學校需求,提出設立體育班 計劃並經該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定後成立之。該法條的修訂使學校成立體育班有 更明確的法源依據,增強其設置之適法性。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為輔導高級中等 以下學校體育班,配合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重點運動發展,發掘具有運動潛能之學 生,建立優秀運動人才之一貫培訓體系,特訂定《臺北市公私立高級中等以下學 校體育班設置要點》(2007),其中規定各校體育班以專班方式設置,而體育班的

設立或停辦應由各校擬定計畫,向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提出申請,或由台北市政府 教育局依實際需要指定學校辦理。法條中規定體育班之設立必頇具備下列條件:

1. 具有足夠設班種類之訓練場地設備或替代方案。

2. 聘有專項運動種類之合格體育教師或合格專任運動教練。

3. 能協助學生解決住宿問題。

4. 能籌措體育班發展經費。

而國术中學體育班之設立自一年級開始,逐年推進,每年級以一班為原則,

每班人數以十五至三十人為原則,最高不得超過普通班的編班人數上限,招生人 數未達最低標準者,頇報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核准始得設班,然如連續兩年招生人 數未達最低標準者,自第三年貣停辦,不再核准設班。

隨著國家財政日益緊縮的情況下,體育班的發展配合轉型,朝向精緻化發 展,以銜接整體競技運動培育體系,因此體育班的經費來源更聚焦,以提供未來 體育班發展應循的方向。體育發展聚焦依據以下兩點,一、為達成前總統於93 年9月6日指示「挑戰奧運2008黃金計劃」中於2008年北京奧運勇奪7金的使命,

積極培育優秀的選手,九十三學年度體育班依據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挑戰2008 黃金計畫」(1994)推廣重點運動,見下表2-1:

表 2-1 體育班推展挑戰 2008 黃金計畫之運動種類

運動種類 公立高中職 私立高中職 合計

田徑 30 3 33

跆拳道 15 1 16

棒球 8 2 10

桌球 7 1 8

游泳 5 1 6

羽球 5 0 5

柔道 5 0 5

射箭 2 0 2

資料來源:出自教育部體育司(2005:6)。

其中各運動種類之培訓學校包括田徑、跆拳道、棒球、桌球、游泳、羽球、

柔道及射箭,合計8種運動種類;二、為了取得2009世界運動會在高雄舉辦權及 奪牌的使命。為使得運動選手有機會在國人面前嶄露頭角,加上國家整體資源有 限,故體育運動轉而採行重點式輔導發展,將體育班朝向精緻化發展,並轉型為 配合國家重點發展競技運動、培育優秀運動選手之搖籃。

蘇錦雀(2006)在《我國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重點發展方案》一文中提到,

我國體育班發展目標依時間分為以下四階段:

1. 术國94年定位體育班重點發展取向,並分類為A 、B 、C 三類。

(1) A類:指具亞奧運奪金奪牌實力,並配合國家體育重點發展。

(2) B類:指尚具國際比賽競爭實力 (限亞奧運運動種類)。

(3) C類:指非屬A類及B類,其他具地方及學校體育發展特色者。

2. 术國95至97年,集中資源,重點輔導體育班,並配合國家體育重點發展。

3. 术國97至98年,達成A類體育班學生參加14種國家重點發展競技運動之 國內中學生運動競賽獲獎率100%,成績並達世界或國際青年或青少年 運動賽會參賽標準。

4. 术國98年以後,A類體育班優秀運動員升學率達100%。

從术國94年到术國98年的時間,為達成上述四項階段性目標,故擬訂以下 三種策略:

1. 策略一:重新定位高中體育班之發展取向

修札國术教育法,取得學校設置體育班的法源依據;再訂定高中體育班 設置辦法,以制定學校體育班規範;最後再依據競技運動發展重點,將 高中體育班分為A、B、C三類。

2. 策略二:確定高中體育班之輔導機制,執行方式分述以下四個步驟 (1) 暢通高中體育班升學管道

鼓勵地方性區域聯盟,結合社區附近之國中及大專校院,暢通體育 班學生入學及升學管道。並鼓勵大專校院配合招收國家重點發展運 動種類選手以銜接培訓。

(2) 強化高中體育班訓練

健全建立對抗賽或排名賽制,聘請外籍教練擔任指導,辦理移地訓 練及假期訓練營,並邀請外國運動選手來台進行訪問比賽。

健全建立對抗賽或排名賽制,聘請外籍教練擔任指導,辦理移地訓 練及假期訓練營,並邀請外國運動選手來台進行訪問比賽。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