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達美的時間概念

高達美在他的《真理與方法》(Wahrheit und Methode, Truth and Method)清楚指 出,他的哲學是要說明人的瞭解(Verstehen),(GW2 438, TM xxviii)這是說,詮釋 者與被詮釋的對象之詮釋過程。然而,高達美不是如海德格那樣,強調在這個過 程中的任何一方──詮釋者或詮釋對象上,而是建立在他們的互動關係上。我要 指出,他是在這樣的互動關係上說明時間的。由此,高達美的時間概念讓詮釋者 與詮釋對象在它們的互動關係上,完成其詮釋過程,這是說,詮釋者得以完成他 的詮釋、得以瞭解他的詮釋對象,而詮釋對象亦在詮釋過程中得以完成它的呈 現。從高達美的時間概念能讓完成一個詮釋過程而言,它不致陷入海德格時間概 念的困難──導致存有意義的探索無法完成。

在他的著作裡,可以從三個論點來說明他的時間概念。它們分別是:1.討論 藝 術 品 時 的 同 時 性 (Simultaneitaet, simultaneity) 和 共 時 性 (Gleichzeitigkeit, contemporaneity)。2.在節慶(Fest, festival)中顯示的時間,和 3.空洞時間(leere Zeit, empty time)和充實時間(erfuellte Zeit, fulfilled time)。

(一)同時性和共時性

從 Baumgarten 以降,藝術哲學成為美感之學或美學(Aesthetik),這個觀念甚 至影響至今。在古希臘,aesthetic 基本上是指感覺,即使在康德,它仍有感覺的 意思,此所以康德的 aesthetische Intuition 通常被譯為「感性直覺」。那麼,從 Aesthetik 去討論藝術,亦即是根據感覺或感性去討論藝術了。對於藝術的感覺,

往往稱為「美感」。在康德,感性與知性是區分的。單是由感性,無法建立概念,

亦即不能建立知識了。於是,根據美感去討論藝術,亦即把藝術刪除在知識的領 域外,導致藝術只限制在感覺或感性中,沒有知識。但高達美強烈反對把藝術哲 學建立在美感上,因為他認為,藝術就是知識。藝術的經驗就是獲得知識的經驗。

(GW1 103, TM 97)因此,他要批判由美感經驗建立起來的美學(Aesthetik)。

高達美認為,美感之所以可能,預設了他所說的「美感區分」(aesthetische Unterscheidung, aesthetic difference)。在康德,美感是不用概念的,它僅是單純的 感覺或感性作用。概念的參雜,破壞了美感的純粹性。但是,人若要單純和直接 的去感覺或感受對象,他必須先從一切可能的概念抽離出來,這是說,把對象與 其他一切可能相關的東西區分出來,使它成為一個純粹的作品。對於這樣的抽 離,高達美稱之為美感區分。他說,

在排擠了作品所根據的一切:它本來的生活脈絡,及給與它意義的宗教和 世俗的功能後,它出現為一個“純粹的藝術品”。感性意識在進行這樣的 抽離工作時,它的工作是積極的。它指出了一個真正的純粹藝術品,讓它 在其自身中繼續存在。我稱之為美感區分。(GW1 91, TM 85)

在美感區分後,感性意識才能單純的感受對象,獲得美感。現在我們要討論,在 美感區分的美感裡,它的時間性是什麼?並且,這樣的時間性能否完成藝術品的 詮釋?高達美認為,這樣的時間性是同時性(Simultaneitaet, simultaneity),它使詮 釋者和詮釋對象都失去其同一性(Identitaet, identity),換言之,它無法讓詮釋得以 完成。

在美感區分下,無論感受者自身和被感受的藝術品都必須徹底的從別的東西 抽離出來,成為完全孤立的。18更進一步,感受者意識中的諸多感受,也必須彼 此區分出來,成為沒有關連的、各自孤立的。它們同時出現在意識中,卻彼此離 散,互不相干。於是,意識似乎被分裂成諸多同時出現,但又彼此離散的感受;

同 理 的 , 藝 術 品 也 分 裂 成 諸 多 孤 立 、 同 時 出 現 , 和 互 不 相 干 的 感 性 性 質 (aesthetische Qualitaete, aesthetic qualities)。在感受一個藝術品時,這些感性性質 不斷的演變,而藝術品似乎是一個空洞的形式,集合了這些零亂,而又同時出現 的感性性質。無論是意識中的諸多感受和藝術品中的諸多感性性質,它們都是同 時出現的,對於這種同時出現的時間性,高達美稱之為同時性(Simultaneitaet, simultaneity)。對於同時性,他曾說,

……它〔同時性〕僅是指,多個感受中的對象,同時在意識之中,它們全 都是彼此冷漠、又自以為是有效的(Gleich-Gueltigkeit)。19(GW1 132, TM 127)

因此,在同時性裡,所有事物都分裂成同時呈現的雜多,各自獨立,彼此毫不相 干。意識是同時出現的雜多感受,藝術品是同時出現的雜多感性性質。不過,這 引出一個非常嚴重的理論困難──無論意識和藝術品,都失去它們自身的同一性 (Identitaet, identity),因為顯然的,「根據感受而來的美學,其結果就是絕對的斷 裂性(Diskontinuitaet, discontinuity),亦即,美感對象的統一性被分裂成雜多的感 受。(GW1 101, TM 95)高達美更進一步指出,它不僅摧毀藝術品的統一性,也摧

18 無論海德格和高達美都認為,一個與別物毫不相干、完全孤立的事物是不可瞭解的。因此,

在美感區分下,即使詮釋者意識到一個對象,它仍是一個不可瞭解之物。在美感中,事物與知 識無關,這是說,在真正的藝術經驗裡,是完全沒有藝術品的知識的。但海德格和高達美都反 對這個結論。他們認為,藝術品提供知識。

19 高達美所使用的“Gleich-Gueltigkeit”一詞,基本的意思是指冷漠或毫不關心。英譯往往是

“indifference”,但此字由“同時”(gleich)和“有效性”(Gueltigkeit)兩個字根構成,若根據它的 字義,則這是指,由於彼此都同時有效,因此它們各自獨立,毫不相干,以致彼此冷漠。在以 上的翻譯裡,我為了保持德文原意,故把它的兩個意義都翻譯出來。

毀了作者的統一性,甚至是鑑賞者的統一性。(GW1 101, TM 95)換言之,根據同 時性,無論人與事物,都完全失去其自己──一個我們難以接受的結論。

但是,如何避免同時性帶來的困境呢?高達美指出,在藝術經驗中,真正的 時間性不是同時性,而是共時性(Gleichzeitigkeit, contemporaneity)。對於共時性,

我們可藉由觀賞戲劇的經驗來說明。在觀賞戲劇時,戲劇不是詮釋者諸多內在感 受的集合,亦即,詮釋者不是觀賞他內在經驗中的連串感受。在這樣的感受中,

戲劇的時間意義是共時性,它把戲劇分裂成雜多的感受,讓戲劇失去了它自己。

反而,高達美指出,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觀賞者,人必須在一種狀態下──他稱之 為 Dabeisein。這個概念可譯作共在。Dabeisein 中的“Sein”是「存有」或「正在」,

“dabei”是指「正在那裡與之遭逢」或「緊靠」,「一起在那裡」的意思。孔子曾說,

「祭神如神在」。在祭典中,若神是在的,則神不是一個站在那邊,與我遙遙相 對的一個冷漠的東西,而是我與神共在──我與神相通感應,接受神給我的啟 示,由此瞭解它,或者說,這是我開放我自己,讓神充塞在我的開放性中,由此 我與它共在。在這種共在的方式中,人才能真正瞭解當時的祭典,及其中鬼神的 意義。否則在冷漠的面對面觀察中,鬼神失去它的的真正意義。所以,與某物共 在的意思是指,與它相通感應,接納它、讓它充滿我的意識,與之合一,得到瞭 解。

高達美又指出,共在不是指在一個時間裡,共同各自出席於某一場合,猶如 我與一個毫不相干的人共同出席一個會議那樣。他說,共在是指參與(Teilhabe, participation)。(GW1 129, TM 124)與之共在是指參與了它,與它合一,在合一中 得到瞭解。而且,這種參與的合一,不是指我是主體,主導著自己去專注於其中,

去瞭解它。而是,我開放我自己,讓它進來,與它共同浮沈,合而為一。因此,

在戲劇的觀賞中,觀賞者是在這樣的共在或參與中。而當我離開當時的共在,才 引申出我與戲劇的另一個模式,那就是:有一個我在裡這,同時出現另一個在舞 台上的戲劇,亦即才有另一種面對面的冷漠相對的共在。

根據高達美,古希臘的 theoria(理論)就是共在的意義。一個理論家是指一個

能與其研究對象共在的人。Theoros 理論家的原意是參與祭典的代表。(GW1 129, TM 124)在祭典中的理論家就是與祭典共在,正如觀賞者那樣,參與在祭典中,

與之合一。由於祭典的代表參與了祭典,他與祭典中的鬼神共在,合而為一,因 此他有一種非常崇高的神聖性,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古代的天文學家也不是一個 客觀的觀察者,他放棄自我,開放天體的運動進來,讓自己參與在其中,瞭解它 的意義,所以他也是一個理論家。理論家不是主體,他不是主動的去獵取或決定 對象的意義。理論性的思考是接納性的,他讓研究對象主導他,支配他的知識。

人必須喪失自己或忘我,才有真正的瞭解。然而,喪失自我不表示一種缺失或失 去,而是自我的積極而正面的成就,因為這樣才能完全投身在事物中,得到真正 的瞭解。然而,既然藝術經驗中,詮釋者與藝術品的關係是共在,則我們只要明 白共在的時間性,就可以指出藝術經驗的真正時間性了。

詮釋者與藝術品的演出是共在的。人與藝術品共在,他不是在美感意識中,

也不在美感區分的預設下。他不是感受藝術品的感性性質,也沒有把自己與藝術 品區分出來,而是參與在藝術品的意義裡。由於人總是與藝術品共在,因此,無 論藝術品如何演出它自己,人總是在接納一個相同的藝術品,將它的所有性質統 合為一個相同的意義,與之合一和瞭解它。在這個情況下,雜多的感性性質雖然 同時呈現,但它們互相整合成一個統一的意義整體。當一件藝術品呈現時,它呈 現為一個有意義的藝術品。在這樣的呈現中,它把過去所呈現出來的,及將來的 可能呈現,皆統一在現在中,且互相構成一個統一的意義。對於這種互相構成一 個意義,且其「過去」、「將來」和「現在」互相統一的呈現,其時間性就是的共 時性(contemporaneity)。藝術品的真正時間性是共時性。

同時性(Simultaneitaet, simultaneity)是指各時態都同時呈現,但卻是互相漠不 關心、彼此獨立的,因此它們不構成任何意義。但從共時性去瞭解一個藝術品時,

雖然它的時態彼此區分,但它們依然互相統一,構成一個充實的意義。因此,根

雖然它的時態彼此區分,但它們依然互相統一,構成一個充實的意義。因此,根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