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外人直接投資發展歷程之對照

在文檔中 摘要 (頁 31-38)

第三章 兩岸外人直接投資發展與結構之探討

第一節、 兩岸外人直接投資發展歷程之對照

1.外人來台投資變遷

隨著新台幣升值,勞工、土地成本高漲,環保、勞資糾紛也開始 浮上檯面,使得台灣勞力密集產業逐漸喪失比較利益,這些產業於 1980 年代中期後開始外移,1988 年後更逐年攀升。早期對外投資的 區域,由於兩岸關係尚未開展,以東協四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 尼、泰國)為主。產業別則集中在紙類、塑膠、基本金屬製品、紡織 及成衣服飾等勞力密集產業為主,為挽回競爭弱勢的目的而前往海外 投資。而留在國內的產業為了維持競爭優勢,則致力於研究發展和自 動化等投資,致使產業結構呈現明顯轉變,製造業由勞力密集產業邁 向技術和資本密集領域發展,服務業亦大幅成長。

1980 代後期自由化是政府政策導引的制度改變,與台灣早期的 發展模式不同,包括民間企業和中小企業扮演的角色益加重要、政府 的角色逐漸減輕、市場管制解除等。此外,外匯解除管制後,對外資 直接投資等於是完全開放。雖然國內有台幣升值、經濟泡沫化、產業 外移現象,但如內部化理論之推論,最大內部化利益發生在制度變化 之際。1980 年代中期前外人直接投資金額處於相對低檔,每年平均 金額為 599.3 百萬美元,而在 1987 年後金額都呈快速增加。

1990 至 1991 年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爆發波斯灣戰爭。雖然以 美國為首的工業化國家最後勝利,但經濟景氣也大幅下滑,加上冷戰 結束軍火需求頓減,以及泡沫經濟破滅,失業率升高、民間消費保守、

資產價格萎縮、投資意願不振,使得國際景氣衰退,我國對工業化國 家出口亦隨之減少。

為加速產業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以尋求新的競爭優勢,1991 年政府以「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取代「獎勵投資條例」,大幅減少產 業別獎勵而重視功能性獎勵,對研究發展、人才培訓、自動化等有助 產業升級相關活動予以租稅抵減。1993 年實施「振興經濟方案」,協 助民間排除短期投資障礙、提升投資意願,以促進資本累積加速產升 級。1997 年修正「僑外投資條例」,以排除法規和行政上所形成的投 資障礙,並為符合有關投資的國際規範來改善投資環境,以提高僑外 人投資意願。

隨著市場開放程度提高、貿易障礙減少及法令環境成熟,1990 年代期間,除了受國際景氣、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外,外人直接投資金 額仍呈上昇趨勢,與市場開放有關,使得國內服務業市場結構面臨轉 變,包括金融市場、電信市場等,可從此階段外人直接投資來源結構 及產業分佈來一窺究竟。

1990 年代僑外資每年平均到達金額為 1,800 百萬每元,另按投

資人來源區分,美國投資比例 21.63%居第一位,日本由於泡沫經濟 導致投資下降至 17.08%。根據投審會資料顯示,1990 年代產業分佈 有所改變,外資投資服務業比例為 55.62%,超過製造業的 44.35%。

1990 年代外人直接投資重心,製造業仍以電子電器業為主,佔整體 產業 23.58%,另外金融保險業則僅次於電子電器業,居所有產業第 二,占整體產業 19.01%。將上述台灣外人直接投資歷程彙整於表 3-1。

表 3-1、 台灣外人直接投資發展歷程

階段 總體經濟環境 主要政策 外人直接投資規模

與產業分佈 備註 1980

年代

1985 年國際景 氣低迷,日圓 大幅升值;台 灣勞力密集產 業比較優勢逐 漸喪失。

1987 年推動自由 化、放寬外匯管制

每年平均核準金額 1,053.32 百 萬 美 元、平均實際到達 金額 599.3 百萬美 元。

電子電氣(21.68%) 服務業(12.83%)。

1987 年開 放大 陸探 親。

1990 年代

1990、1991 波 斯 灣 戰 爭 ; 1995 年台海危 機;1997 年亞 洲金融風暴。

1991 年以促進產 業升級條例取代 獎勵投資條件、

1993 年實施振興 經 濟 方 案 、 1995 年通過發展台灣 成為亞太營運中 心計畫、1997 年 修正僑外投資條 例。

每年平均核準金額 3,131.47 百 萬 美 元、平均實際到達 金額 1,819 百萬美 元。

電子電氣(23.58%) 金融業(19.01)、

服務業(8.07.%)。

資料來源:張企申(2001)、作者自行整理

2. 中國大陸對外人直接投資發展變遷

1978 年中國開始改革,此階段利用外人直接投資在中國大陸是 一個新問題,不僅對其缺乏了解,也沒有正確利用外資的經驗,中國 內部有反對引進外資者認為,依賴外資將使得中國的主動權受到限 制,而且外人直接投資對國內工業發展會產生威脅。所以,此時期主 要在為創造有利的投資環境做準備,而其目的以做好國民經濟調整、

加速現代化建設與改善人民生活,是當前一切經濟活動的目地與出發 點,吸引外人直接投資也要以此為目的服務。

在 1985 年進一步開放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與閩南廈漳泉三 角地區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初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 經濟開放區」的開放格局。中國大陸對這些地區吸引外人直接投資,

除了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基礎建設外,並提供外人直接投資優惠,如 從事生產性企業經營所得稅減免按 15%徵收企業所得稅、地方所得稅 由地方政府決定減免等。

1991 年公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模和八五計劃」,強調 利用外資發展經濟的政策,繼續採取多種型式吸引外人直接投資,並 按照產業政策引導外資方向。另外也加強改善投資環境、嚴格執行國 家統一頒布和鼓勵外商投資的法規與措施,禁止競相提高優惠條件的 作法,其目的在於改進利用外人直接投資的規劃,提高外資的經濟與

社會效益。

1986~1991 年間每年平均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為 3,104.5 百萬美 元,華人(香港、澳門、台灣)投資主要占 64.55%,其次為美國占 8.62%、日本占 6.74%。產業分佈有 29.07%在非生產性項目,如旅遊 設施與房地產為主,而製造業占 55.09%,主要集中在電子、機械、

輕工等三項。

至 1992 年,中共領導鄧小平南巡後鼓吹全面開放,不僅沿海特 區要擴大開放,大力吸引外商投資,內地各省和沿邊地區也要加速開 放的步伐,中國大陸開始第二波改革開放熱潮。除了地區開放之外,

為適應中國大陸內經濟改革和市場經濟運行以及實際的發展需求,大 幅放寬對外人直接投資在第三產業的限制,如金融、保險、商業零售、

外貿、旅遊等。

中國大陸吸引外商投資靠的是兩大優勢,一是低廉的勞動力與土 地,二是潛在的內需市場,在過去主要發揮的是第一個優勢,而如今 在沿海地帶已經不像對外開放初期那樣的明顯,許多外國投資人看中 的是中國廣大的市場,因此中國大陸採取以「市場換取技術」的政策,

開放國內市場達到引進國外先近技術的目的。1998 年修定「外商投 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外人直接投資投向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基 礎設施、環保產業與出口創匯產業等等。另一方面為了加入世界貿易

組織(WTO)而逐步取消對外商的差別待遇,相繼取消外資企業消費 稅、營業稅及增值稅的優惠。至此,中國大陸對外人直接投資的優惠 措施已由身份別轉向產業別獎勵。

1992~2000 年間,每年平均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為 35,921 百萬美 元,累積外人直接投資主要來自香港(51.79%)、日本(8.2%)、美國 (8%)、台灣(7.96%),而產業分佈第一產業占 1.63%,製造業等第二 產業占 59.08%,金融、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占 39.29%。將上述中國大 陸外人直接投資發展歷程彙整於表 3-2。

表 3-2、 中國大陸外人直接投資發展歷程

階段 總體經濟環境 主要政策 外人直接投資規 模與產業分佈

備 註 1979~

1985 年

由中央經濟轉 為市場經濟,

引進外資的目 的為調整國民 經濟;加速四 個現代化、改 善人民生活服 務。

「中華人民共和 國中外合資經營 企業法」、設立經 濟特區、開放 14 個沿海城市、開放 沿海經濟特區。

每年平均核準 金 額 2,332.14 百萬 美元;平均實際到 達金額 717.83 百 萬美元。

非生產性項目占 51.5%,

製造業中輕紡工 業占 40%。

1986~

1991 年

1984 年下半年 出 現 經 濟 過 熱,將中國基 礎設備不足、

經營環境不良 及吸收消化外 資能力弱等問 題 表 面 化 ;

成立國外投資工 作領導小組、頒布

「鼓勵外 商 投 資 規定」、「鼓勵台 灣、華僑和香港澳 門 同 胞 投 資 規 定」、修改中外合 資經營企業法、開

每年平均核準 金 額 6,002.17 百萬 美元;

平均實際到達 金 額 3,104.5 百萬 美元。

製造業 39.07%,

非生產性項目占

1989 年天安門 事件,使外商 信心動搖。引 用外資目的為 提高外人直接 投資經濟和社 會效益。

放上海浦東地區。 29.07%。

電子、電機、輕工 三大下游產業占 整體製造業比 例 64%。

1992~

2000 年

1990 年代中期 以後,基礎設 施 不 足 已 紓 解,低技術加 工產品已經供 過於求,產業 長期發展制約 因素已轉變為 關鍵零組件與 設備。

修訂外商投資產 業指導目錄、擬定 科技興貿行動 計 畫及推動高新科 技術產品出口指 導意見、公佈高新 技術產品出口目 錄。

每年平均核準 金 額 60,279 百萬美 元;平均實際到達 金額 35921 百萬 美元。

第 一 產 業 占 1.63%,第二產業 占 59.08%,第三 產業占 39.29%。

資料來源:張企申(2001)、作者自行整理

在文檔中 摘要 (頁 31-38)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