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M-learning 不只是數位化,它還具有移動的特性,因此行動學習比數位學習更邁進一 步,它更能做到隨時隨地的學習,因為其不受到桌上型電腦環境的限制,輕便的行動學習

Chang, Sheu & Chan(2003)指出構成行動學習的三項基本要素是:行動學習裝置、行動 學習環境及學習活動。為了掌握行動學習的基本要素,本節將先對目前行動學習環境及行 可分為利用光傳輸及無線電波傳輸兩大類,利用光傳輸的如:紅外線(Infra-ray, IR),利用 無線電波傳輸的如:藍芽(Bluetooth)、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AN)等,下表 2-3 為幾 種技術特點之彙總。

表 2-3 無線網路技術的比較

無線網路技術 IR Bluetooth Wireless LAN (IEEE 802.11b/a/g) 使用頻帶或光譜 800~900nm 2.4GHz 2.4GHz / 5.2GHz/ 2.4GHz

傳輸距離 30M 10~100M 100~200M

傳輸速率 10~155Mbps 1Mbps 11Mbps / 54Mbps/ 54Mbps 適用範圍 適 合 應 用 在 短 距 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聯網板(WebPad)及平版電腦(Tablet PC)等,表 2-4 對上述行動輔具的功能特色作歸納比較。

表 2-4 行動學習裝置的比較

Pinkwart 等(2003)便曾指出,行動輔具的使用,不是要讓教育的情境被資訊科技所掌控,

而是要讓行動輔具成為傳統教學中的一部份,成為教學中一種隨手可得的資源或輔助性工

再者,過去也有一些學者指出行動學習的特色,如 Seppälä & Alamäki(2003)認為行 動學習能讓學習者在其最需要或最適時的情況下進入資訊網路獲取訊息,是一種最終極的 彈性學習方式、最富彈性的學習環境。Kynäslahti (2003)認為行動學習具有:方便性、適宜

切性、知識取得的主動性、學習場域的機動性、學習過程的互動性、教學活動的情境化、

及教學內容的整體性等特性。

四、行動學習活動的模式

實施行動學習策略除了需有行動學習輔具及無線網路環境外,另一個重要元素即行動 學習活動,Chang 等(2003)認為行動學習活動可分為:室內個人行動學習、戶外個人行 動學習、室內合作行動學習、及室外合作行動學習等四類,我們對此四類學習活動在科技 教育上的應用說明如下:

y 室內個人行動學習:此類學習模式目前在具有無線導覽的博物館內可以發現,學習 者於參觀博物館時,可適時的在其駐足參觀的定點上,利用紅外線等無線傳輸的功 能,將該展覽品的相關解說資訊傳遞到學習者的行動裝置中。例如美國舊金山的 Exploratorium 科學博物館,於 1998 年開始從事一無線導覽的計畫,讓學習者在該 博物館中動手操作科學實驗活動時,可以透過行動學習輔具得到適時的解說。臺灣 的國家科學工藝博物館也建立了行動導覽系統,學習者只要持行動學習輔具即能作 科技教育相關的個人化導覽學習。

y 戶外個人行動學習:戶外的個人行動學習活動必須有戶外的無線上網環境配合,例 如透過行動電話系統的 GPRS 或無線線路的架設(Chang 等 2003)。例如,當學習者 利用 PDA 並配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當學習者在 戶外科技設施之考察時,學習系統會將學習者所在地理位置的科技相關建築、橋 樑、運輸設施等知識顯示給學習者參考。

y 室內合作行動學習:室內合作行動學習可以在傳統教室中進行,透過行動輔具與無 線上網環境,學習者可以分組進行討論與學習,經由同學或老師間的面對面及無線 科技間的多元互動,合作來完成任務。如學習者利用平板電腦進行運輸科技的合作 學習實驗,學生可利用上網搜尋資料、合作計算、小組互動等工具,來進行水磁浮 列車相關課程活動,並透過平板電腦來進行實驗實驗模擬的情境教學。

y 室外合作行動學習:室外的合作學習可以是飛機場戶外教學情境下進行,學生可透 過合作的方式來完成學習任務,資料的收集、意見的交流可透過行動學習裝置來進 行,主要還是需有戶外的無線上網環境配合。我們曾提出合作學習的科技教育行動 學習系統,學習者可以透過行動學習裝置,即時互動的在室外進行合作行動學習的 教學活動(蕭顯勝等 2004)。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