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3 元件的製作流程 (The process flow of device)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46-56)

35

圖 3-19 電容片製作完成實體圖

36

B. 元件製作步驟:

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 1: 首先拿一片 P-type (100) Silicon wafer 先做 RCA Clean 的處理,如圖 3-21。

圖 3-21 P-type 晶片經 RCA Clean 處理

步驟 2: 經過 RCA Clean 之後,利用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系統(PECVD)沉積 500 nm 的 SiO2 (Field isolation oxide ),如圖 3-22。

圖 3-22 利用 PECVD 沉積 500 nm 的 SiO2

37

步驟 3: 沉積 Field isolation oxide 之後,在利用低壓化學氣相沉積系統(LPCVD)沉積 100 nm 的 Amorphous Si,如圖 3-23。

圖 3-23 利用 LPCVD 沉積 100 nm 的 Amorphous Si

步驟 4: 利用黃光微影製程定義出十字對準點與 S/D 的區域,之後用 BOE 蝕刻液 Etch SiO2,如圖 3-24。

圖 3-24 定義 Source/Drain 區域

38

步驟 5: 定義出 Source/Drain 區域後,浸泡 ACE 去除光阻,再打 Implanted ( Phosphorus 35 KeV at 5 ×1015 cm-2 ),如圖 3-25。

圖 3-25 定義出 Source/Drain 區域後打 Implanted

步驟 6: 打完 Implanted 之後,送進水平爐管 Annealing ( N2、600 ℃、24 h )進行活化 讓 S/D 的區域形成 N+,以及讓原本非晶態矽經過熱處理後形成多晶態矽,如圖 3-26。

圖 3-26 Implanted 後,經退火活化處理(Activation)與多晶矽的形成

39

步驟 7: 活化完後,利用黃光微影製程定義出主動區(Activation area; AA 區),再用 BOE 將多餘的 SiO2 蝕刻掉,如圖 3-27。

圖 3-27 定義主動區(Activation area; AA 區)

步驟 8: 利用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系統(PECVD)沉積 SiO2/Si3N4厚度分別為 5 nm / 3 nm,如圖 3-28。

圖 3-28 利用 PECVD 沉積 SiO2/Si3N4 (5 nm/3 nm) film

40

步驟 9: 活化完後,利用黃光微影製程定義出沉積 Metal film 的區域,如圖 3-29。

圖 3-29 定義出沉積 Metal film 的區域

步驟 10: 定義出沉積 Metal film 的區域後,利用 E-gun 鍍上 Ni 金屬膜,如圖 3-30。

圖 3-30 利用 E-Gun 鍍 Ni 金屬膜 2 nm

41

步驟 11: 鍍上鎳金屬薄膜後,浸泡丙酮(Acetone)、Lift-off 去除光阻,如圖 3-31。

圖 3-31 浸泡丙酮(Acetone) 、Lift-off 去除光阻

步驟 12: 去除光阻後,利用金屬快速退火(Metal RTA),經過 550 ℃、60 s 的熱退火 處理完成奈米晶體的製作,如圖 3-32。

圖 3-32 經過 RTA 550 ℃、60 s 之後形成鎳奈米晶體(Ni-NCs)

Ni-NCs

42

步驟 13: 鎳奈米晶體(Ni-NCs)形成後,利用電漿輔助化學氣相沉積系統(PECVD)沉積 7 nm 的 Si3N4 包覆蓋在鎳奈米晶體(Ni-NCs)上,如圖 3-33。

圖 3-33 利用 PECVD 沉積 7 nm 的 Si3N4

步驟 14: 利用 E-Gun 打上高介電材料 Al2O3靶材當作 Top oxide layer, 分別為 5.5 nm 與 10 nm 兩條件厚度,如圖 3-34。

圖 3-34 利用 E-Gun 鍍上高介電材料 Al2O3

Si3N4 Ni-NCs

Ni-NCs

43

步驟 15: 利用黃光微影製程定義出 Contact hole,然後先拿一測詴片浸泡 BOE 測蝕刻 速率,知道蝕刻速率後,再把元件浸泡於 BOE etch,接著送進水平爐管作(N2: 100% 、 400 ℃ 、30min) 的退火修補在製程上所產生的 Defect,使薄膜的品質更為緻密,如 圖 3-35。

圖 3-35 用 E-gun 疊上 Top oxide layer Al2O3後,並且挖開 Contact hole

步驟 16: 挖開 Contact hole 後,利用熱阻絲蒸鍍系統(Thermal coater)鍍上 300 nm 的鋁,

如圖 3-36。

步驟 17: 鍍上鋁之後,利用黃光微影製程把電極的區域定義出來(Define contact pad)。

步驟 18: 利用鋁蝕刻的溶液(H3PO4 : HNO3 : CH3COOH : H2O = 50 : 2 : 10 : 9),加熱至 40~60 ℃後,將鋁蝕刻掉,而受到光阻保護的地方則會保護 Al 不受蝕刻液侵蝕,如 圖 3-37。

步驟 19: 把鋁蝕刻掉後,在浸泡在丙酮(ACE)中,將光阻去除。

步驟 20: 最後進行 Al Sintering 退火(385 ℃、30 min),即可作分析量測,如圖 3-38。

Ni-NCs

44

圖 3-36 挖開 Contact hole 後,Thermal coater 鍍上 300 nm 的 Al

圖 3-37 元件橫剖面示意圖

Ni-NCs

Ni-NCs

45

圖 3-38 元件製作完成實體圖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46-56)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