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50cms 量之各方法流況分布結果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95-109)

80

81

圖 5.79 模擬流量 50cms 之流速分布圖

圖 5.80 模擬流量 50cms 之福祿數分布圖

82

各方法棲地模擬分類結果如圖 5.81~5.84、圖 4.84~4.87 及表 5.8 所示,W 法判定 為深流(深藍色點)明顯較 L、J、R 法多,且 W 法判定為深流區域多為 L、J、R 法 判定之淺瀨(黃色點)及淺流(淺藍色點)區域。淺流點數數量上並無太大差距,但 在分布點為上卻完全不同(如圖 4.84~4.87)。如圖 4.84~4.87 所示 W 法之深流區域(水 深較高)於 L、J、R 法多數誤判為淺瀨及淺流(水深較低)。隨著流量的增加棲地歧 異度指數(𝐻)從相近開始有高估現象(W 法𝐻=0.57,L、J、R 法𝐻=0.69~0.73)。

表 5.8 模擬流量 50cms 之各方法判定棲地數量及歧異度指數

50cms W 法 L 法 J 法 R 法

深潭 79 (20%) 116 (30%) 135 (35%) 117 (30%) 淺瀨 28 (7%) 168 (43%) 133 (34%) 134 (35%) 深流 236 (61%) 67 (17%) 67 (17%) 67 (17%) 淺流 46 (12%) 38 (10%) 54 (14%) 71 (18%)

總數 389 389 389 389

歧異度指數 0.57 0.69 0.71 0.73

83

圖 5.81 模擬流量 50cms W 法分布圖

圖 5.82 模擬流量 50cms L 法分布圖

圖 5.83 模擬流量 50cms J 法分布圖

圖 5.84 模擬流量 50cms R 法分布圖

84

圖 5.85 W 法模擬流量 50cms 之點位流速與水深分布圖

圖 5.86 J 法模擬流量 50cms 之點位流速與水深分布圖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0 0.5 1 1.5 2 2.5 3

Velocity (m/s)

Depth (m)

Glide Riffle Run Pool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0 0.5 1 1.5 2 2.5 3

Velocity (m/s)

Depth (m)

Glide Riffle Run Pool

85

圖 5.87 L 法模擬流量 50cms 之點位流速與水深分布圖

圖 5.88 R 法模擬流量 50cms 之點位流速與水深分布圖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0 0.5 1 1.5 2 2.5 3

Velocity (m/s)

Depth (m)

Glide Riffle Run Pool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0 0.5 1 1.5 2 2.5 3

Velocity (m/s)

Depth (m)

Glide Riffle Run Pool

86

(4)2 年重現期距之各方法流況分布結果

昌惠橋河段於 2 年重現期距 650cms (Q2)的模擬水深、流速及福祿數分布如圖 5.89、

圖 5.90 及圖 5.91 所示。由模擬河段水深結果知在 650cms 的流量下大部份水深為 1.2m 以上,而在右岸部份的新生水域為淺水區域;模擬河段之流速於河道中多為高流速僅 在新生水域部份為低流速區域。模擬河段之福祿數在河道中多數為 0.8 以上僅新生水 域部分為低福祿數區域。

圖 5.89 模擬流量 Q2 之水深分布圖

87

圖 5.90 模擬流量 Q2 之流速分布圖

圖 5.91 模擬流量 Q2 之福祿數分布圖

88

各方法棲地模擬之分類結果如圖 5.92~4.95、圖 5.96~5.99 及表 5.9 所示,W 法判 定之深流區(深藍色點),L 法、J 法及 R 法多數判定為淺瀨區域(黃色點)。如圖 5.96~5.99 所示 W 法的深流區域在 L 法、J 法及 R 法則含括多數的淺瀨及淺流(淺藍 色點)區域,表示 L 法、J 法 R 法在流速及水深較高時誤判為淺瀨及淺流流況,雖在 分類點數上淺流的差距並不大,但在分布點位上完全不同。隨著流量增加 L、J、R 法棲地歧異度指數(𝐻)明顯高估,其判定不合理(W 法𝐻=0.44,L、J、R 法𝐻=0.7~0.72)。

表 5.9 模擬流量 Q2 之各方法判定棲地數量及歧異度指數 650cms (Q2) W 法 L 法 J 法 R 法 深潭 149 (17%) 201 (23%) 265 (30%) 206 (23%) 淺瀨 24 (3%) 240 (27%) 189 (22%) 194 (22%) 深流 635 (72%) 344 (39%) 344 (39%) 344 (39%) 淺流 72 (8%) 95 (11%) 82 (9%) 136 (16%)

總數 880 880 880 880

歧異度指數 0.44 0.71 0.70 0.72

圖 5.92 模擬流量 Q2 W 法分布圖

89

圖 5.93 模擬流量 Q2 J 法分布圖

圖 5.94 模擬流量 Q2 L 法分布圖

圖 5.95 模擬流量 Q2 R 法分布圖

90

圖 5.96 W 法模擬流量 Q2 之點位流速與水深分布圖

圖 5.97 J 法模擬流量 Q2 之點位流速與水深分布圖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Velocity (m/s)

Depth (m)

Glide Riffle Run Pool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Velocity (m/s)

Depth (m)

Glide Riffle Run Pool

91

圖 5.98 L 法模擬流量 Q2 之點位流速與水深分布圖

圖 5.99 R 法模擬流量 Q2 之點位流速與水深分布圖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Velocity (m/s)

Depth (m)

Glide Riffle Run Pool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Velocity (m/s)

Depth (m)

Glide Riffle Run Pool

92

(5)10 年重現期距之各方法流況分布結果

昌惠橋河段於 10 年重現期距 1870cms (Q10)的模擬水深、流速及福祿數分布如 圖 5.100、圖 5.101 及圖 5.102 所示。由模擬河段水深結果知在 1870cms 的流量下大部 份,河道中大多為高水深區域;模擬河段之流速也因流量的關係河道中皆為高流速,

而在新生水域部份為緩流及淺水的區域。模擬河段之福祿數在河道中中大多為高福祿 數僅新生水域及岸邊有較低福祿數的出現。

圖 5.100 模擬流量 Q10 之水深分布圖

93

圖 5.101 模擬流量 Q10 之流速分布圖

圖 5.102 模擬流量 Q10 之福祿數分布圖

94

各方法棲地模擬之分類結果如圖 5.103~5.106、圖 5.107~5.110 及表 5.10 所示,W 法判定之深流區域(深藍色點),L 法、J 法及 R 法多數判定為淺瀨區域(黃色點)。

如圖 5.107~5.110 所示流速及水深較低時 L 法、J 法 R 法則誤判為深潭區域(紅色點),

W 法判定之深流區域於 L 法、J 法 R 法則含括深潭、淺流(淺藍色點)、淺瀨及深流,

其中以淺瀨最多。流量提高下個法之𝐻皆呈現往下的趨勢(W 法𝐻=0.30,L、J、R 法𝐻≒0.63~0.64),但 L、J、R 法高估棲地歧異度指數,明顯不合理。

表 5.10 模擬流量 Q10 之各方法判定棲地數量及歧異度指數 1870cms(Q10) W 法 L 法 J 法 R 法 深潭 106 (9%) 163 (13%) 206 (17%) 165(13%) 淺瀨 43 (3%) 364 (29%) 312 (25%) 316 (25%) 深流 1040 (83%) 647 (52%) 647 (52%) 647 (52%) 淺流 63 (5%) 78 (6%) 87 (6%) 124 (10%)

總數 1252 1252 1252 1252

歧異度指數 0.30 0.63 0.64 0.64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頁 95-109)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