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的章節曾提到光的反射各種現象,那是不是所有的光都只會有 反射的現象,而沒有其他的現象發生。於日常生活中,將一枝筷子插 入水中,這枝筷子看起來好像折斷了,這種情形乃是因為光線由一 介質(空氣)進入另一介質(水)時,光的行進方向發生改變;但當光線 的行進方像與介質垂直的時候,光的行進方向並沒有改變,而這種 現象稱之為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在介質中的傳播速率會隨介質而異,當光通過 不
同介質時,由於波速的改變,而導致進行方向的改變,但光的頻率 則維持不變。
光的折射現象:
當光由空氣(疏介質)進入水中(密介質)時,因為傳播速率變慢,而 使得光的行進方向偏向法線。如下圖一。
當光由水中(密介質)進入空氣中(疏介質)時,因為傳播速率變快,
而使得光的行進方向偏離法線。如下圖二。
當光線的行進方像與介質面(水、空氣)垂直的時候,光的行進方向 並沒有改變。如下圖三。
光的折射定律:右圖為各光線及 角度的名稱,特別注意入射角反射 角折射角均為與法線的夾角。
(1).入射線、折射線、法線位於同
一平面;而入射線、折射線則位於法 線的兩側。
(2).光由速度快的介質(空氣)進入速度慢的介質(水)時,經折射後,
光的行進方向靠近法線且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如上圖一。
(3).光由速度慢的介質(水)進入速度快的介質(空氣)時,經折射後,
光的行進方向離開法線且折射角大於入射角。如上圖二。
光折射的範例:
(1).由空中看水中,物體會變近。如下圖一、圖二(看裝水碗中的硬 幣)、圖三(折斷的筷子)。
(2).由水中看空中,物體會變遠。如下圖四(水中的魚看岸上的樹)。
(3).沙漠中的幻景,如圖五。
(4).太陽、星星的真正位置。如圖六、七。
(5).厚玻璃變薄了。
(6).夏天看遠處柏油路面時,好像有一灘水。
(7).夜晚的星光閃爍。
(8).凹、凸透鏡的成像。
<想想看>:為什麼在游泳池邊向池底望去,感覺池水並不深,等到 下水後,才知道不是那一回事,為什麼?
2. 透鏡:透鏡是中間與邊緣厚度不同的透明鏡片。常見的有近 視、
遠視、老花眼鏡片,放大鏡、望遠鏡、照相機的鏡頭等等。
實焦點:平行主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所會聚的點,即是。
虛焦點:平行主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後,光線會發散,但若將發 散之光線沿反方向延伸,仍可會聚於一點,此點則稱之為虛焦點。
(4).焦距:從焦點至透鏡中心的直線距離,稱之為焦距。
(5).物距:物體至透鏡中心的直線距離,稱之為物距。
(6).像距:經折射後所成的像至透鏡中心的直線距離,稱之為像距。
光線入射凸、凹透鏡後的折射(成像):
(1).凸透鏡: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將偏向主軸,但通過鏡心的光線 則仍維持直線前進。
(2).凹透鏡: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後將偏離主軸,但通過鏡心的光線 則仍維持直線前進。
(3).透鏡的成像作圖原則:物體上所發出的無數光線中,只需利用 下列三條特殊折射光線,即可得到其成像位置。如下圖。
凸透鏡:
與主軸平行的入射光線,經折射後的光線必通過另一邊的焦點。(1) 通過焦點的入射光線,經折射後的光線必與主軸平行。(2)
通過鏡心的光線,不發生折射而直線前進。(3)
凹透鏡:
與主軸平行的入射光線,折射後的光線其反向延長線會通過鏡前 焦點。(1)
延長線通過另一邊焦點的入射光線,經折射後的光線必與主軸平 行。(2)
通過鏡心的光線,不發生折射而直線前進。(3)
結果:如下表(參考)。
種 類 物 的 位 置 像 的 位 置 像 的 特 性
凸透鏡
無窮遠處 另一側焦點上 實像,一點
兩倍焦距外 另一側焦點與兩倍焦距間 倒立實像,縮小 兩倍焦距上 另一側兩倍焦距上 倒立實像,相等 焦點與兩倍焦距間 另一側兩倍焦距外 倒立實像,放大
焦點上 無法成像
焦距上 與物體同側 正立虛像,縮小
凹透鏡 無窮遠處 與物體同側在虛焦點上 虛像,一點 鏡前任意位置 與物體同側在虛距內 正立虛像,縮小 (4).透鏡的成像性質:
物體從無窮遠處逐漸靠近凸透鏡的焦點時,在另一側所生成的 實像也逐漸遠離凸透鏡且逐漸變大。
物體從焦點向內逐漸靠近凸透鏡時,則在與物同側所生成的虛 像也逐漸靠近凸透鏡且逐漸變小;但恆比原物大。
物體從無窮遠處逐漸靠近凹透鏡時,所生成的虛像會從與物同 側虛焦點開始靠近凹透鏡,且逐漸變大;但恆比原物小。
應用:由於光的折射,物體發出的光可經透鏡折射而形成各種像,
故於日常生活中常被廣泛的應用。如,投影機、電影放映機、顯微鏡、
望遠鏡、照相機、放大鏡、遠視眼鏡、老花眼鏡等等均是利用凸透鏡;
而近視眼鏡則是利用凹透鏡所製造。
3.想想看:
放大鏡的放大原理?
如何找到凸透鏡的焦距?
眼鏡是我們最常見的透鏡製品。找一付眼鏡,你如何辨別它是由凸 透鏡或是凹透鏡所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