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81車1.0、大型車 2.0、特種車3.0。

因應停車需求,

相關單位開始著 手劃設路邊收費 停車格。

資料來源╱國道5號南港蘇澳段通車前後調查分析計畫

5

81

車1.0、大型車 2.0、特種車3.0。

車1.0、大型車 2.0、特種車3.0。

KAV4_L80-L83.indd 81 2010/5/4 7:19:14 PM

82

姑且不論「世界地球日」與「世界環境 日」的由來,制定這些節日的背後意義無非是 想喚醒大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而全球暖化與 氣候變遷的議題,更早已被列為各國領袖高峰 會上的談判主軸。

北宜高速公路通車至今,環保指標數據一 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即便根據空氣及水質的 監測結果顯示通車前後沒有顯著的改變,但由 於過境旅客可利用北宜高速公路快速離開水源 區,故仍具有加分效果;此外,因行車里程減 少,再加上高速公路路面較平整、平縱面線形 較佳,故得以可觀地省下汽柴油燃料並降低廢 氣的排放量,對環境帶來具體而正面的效益。

在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的威脅下,身為地球 一份子的臺灣當然不能置身事外,北宜高速公 路在節能減碳上的效益只是一個開端,期盼未 來國內的大小工程與建築,都能秉持相同的原 則,為地球的未來貢獻一份心力。

依據保守推估,行經北宜高速公路每日至少可減少 133噸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約相當於1/3座臺

北市大安森林公園1年的二氧化碳吸附量。 自然環境的破壞是無法復原的,因此,美麗而原始的環境生態,端賴政府與你 我的共同維護與珍惜。照片為坪林鄉的金瓜寮溪。

攝影╱吳秋菊(坪林鄉公所提供)

為環保加分的北宜高速公路

距離 (km)

時間 (分)

通過水源區長度

(km) 服務品質 耗油量 (公升/日)

CO2排放量 (噸/日)

CO排放量 (噸/日) 9線

59.3 89 46 普通 268,146 431 2.82

北宜高速公路

41 40 2

(不含隧道段) 151,688 298 1.14

1:資料來源╱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2:本表交通量係以雪山隧道小客車平均日交通量38069輛/日,分別行駛於北宜高速公路及臺9線進行情境評估。

3:本表係以新店為起點、頭城為終點進行比較。

CO (一氧化碳)

近年來全球氣溫持續攀升,主 要原因在於大氣中溫室氣體的 含量不斷地增加所導致;一氧 化碳雖不是直接造成溫室效應 的氣體,但卻會與大氣中的其 他化學物質發生反應,間接地 導致甲烷及臭氧等溫室氣體的 增加。

5 5

KAV4_L80-L83.indd 82 2010/4/29 1:26:50 PM

北宜高速公路興建專輯 大 眾 版

1:資料來源╱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

2:本表僅選取部分指標性監測項目。

3:本表所列空氣品質監測期間為95年1∼8月,水質監測期間為95年1月∼96年8月;通車前後則是以95年6月16日為分界進行比較分析。

4:TSP即「總懸浮粒」;PM10即粒徑不超過10μm之「懸浮微粒」。

看到近年來一則則令人怵目驚心的新聞報導:「海平面上升,2100年恐淹沒1/10人口!」、

「2100年全球氣溫可能上升6.4度,將導致1/3物種瀕臨滅絕危機!」、「北極將在2012年全部融 化!」,不禁讓人想問:世界末日就要來臨了嗎?

為了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世界各地於是紛紛發起節能減碳的運動,希望藉此引發更多人對此議 題的關切與重視。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更是一種覺醒。

監測類別 水質 空氣品質

監測地點 永安(坪林下游) 坪林國中

監測項目 氨氧 總磷 溶氧 TSP PM10

法規標準 ≤0.1㎎/L ≤0.02㎎/L ≥6.5㎎/L 250μg/m3 125μg/m3

通車前

監測分布 0.02∼0.08 0.01∼0.02 5.4∼8.5 56∼166 24∼54

平均 0.034 0.0134 6.51 81 33

通車後 監測分布 0.01∼0.1 0.01∼0.032 6.2∼9.0 65∼73 25∼29

平均 0.03 0.0135 7.64 69 27

北宜高通車前後空氣、水質監測

不願面對的真相

最早的地球日活動起源於1970年代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動,到了 1990年之後,這項活動從美國走向全世界,成為全世界環保主義者的 節日和環境保護宣傳日;在這天不同國籍的人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 宣傳和實踐環境保護的觀念。

當初是由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世界上第1次聯合國人 類環境會議所建議,並在同年10月經聯合國大會通過確定。每年這一 天,聯合國各成員國需以各種形式展開保護環境的宣傳活動。

聯合國為喚起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自1995年制定9月16日為國際臭 氧保護日,提醒人們臭氧層的重要性,以及減少製造及使用破壞臭氧 層的產品。

最早由1998年法國率先發起,其宗旨是加強群眾的環保意識,了解空 氣污染對地球和人體的危害,鼓勵人們多使用無污染性的交通工具。

4/22世界地球日

6/5世界環境日

9/16國際臭氧保護日

9/22世界無車日

5

83

KAV4_L80-L83.indd 83 2010/4/29 3:16:29 AM

84

英 國經濟學家馬歇爾曾說:「土地是指大自 然為了幫助人類,在陸地、海上、空氣、

光和熱各方面所贈予的物質和力量。」藉由土地 的開發與利用,人類於是得以生存並從事各項經 濟活動。但對於地狹人稠的臺灣而言,在土地取 得方面日趨艱難,再加上環保意識高漲,要如何 在自然與工程間取得平衡點,已成為近年來推動 重大建設時所必須面臨的課題之一;也因此,北 宜高速公路於選線階段,便將生態環境與工程的 調和及綠美化視為優先的考量要素。

北宜高速公路沿線為了維持天然景觀及避免 土方開挖污染水源,路線在規劃時即儘量多採橋 梁及隧道型式設計;除此之外,設計團隊更輔以 適當的植栽工程,加強橋梁與隧道洞口的結構造 型及邊坡的綠美化,冀求以積極的手法將人工結 構物與周邊的自然景觀融合成一體。

本工程在環境生態方面的努力與付出,雖非 空前絕後但應該足堪後續類似工程學習參考。未 來,植栽景觀的設計人員應持續與工程師相互配 合,思索公路建設與環境生態共生共榮之道,在 從事工程的同時尚需兼顧生態系統的穩定、環境 的多樣化,以及生物廊道連續性的維持,以期能 呼應周遭地域的環境特色並使生態資源永續發 展,讓國人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快速便利之餘,猶 能感受大自然所賦予的純粹與美麗。

雪山隧道南口原先設計成中國古城 堡式的洞口造型。然而在施工後期 (約民國93年間),正值環保意識抬 頭,許多人主張應採行自然生態的 植生方式來設計此一隧道洞口。經 由工程團隊綜合評估後,決定順應 各方意見而辦理變更設計,因此乃 將原造型修改成目前已完成的自然 植生護坡型式。

攝影╱齊柏林

隧道洞口綠美化

北宜高速公路沿線各 隧道洞口的植栽種類 係以當地原生物種為 主,並選擇草類與蔓 藤等植物混合搭配種 植,期能達到綠化後 與周圍環境自然融合 的目的。

石碇隧道南洞口植生綠化

烏塗隧道北洞口植生綠化

攝影╱張博翔

攝影╱張博翔

5

KAV4_L84-L85.indd 84 2010/4/30 5:50:24 PM

為了降低對自然環境 的干擾,在北宜高速 公路全長55km的範圍 內,採用了將近90%

的橋梁及隧道。

施工過程中造成的裸 露邊坡,先以工程方 式加以穩定,再配合 植生綠化,以避免或 減輕日後出現沖蝕、

滑落或崩壞等情況。

5

85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