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2 變換車道

2.2.2 AHS 變換車道

Cem Hatipoglu, Ümit Özgüne, Keith A. Redmill(2003)研究的主要重點是自 動控制變換車道的背景控制理論。對於系統性控制器的發展提供分析方法,將使 得在自動公路系統中行駛的自動車輛完成更合適的變換車道。

該研究的目的是在變換車道過渡時期,藉著自動偵測系統獲得間續可利用的 有效預期的資料。藉由虛擬偏移參考的產生與並利用健全的變換控制器產生操縱 命令,自動車輛追蹤參考,完成變換車道。以此種方式,敞開迴路變換車道被轉 換成虛擬參考軌道追蹤問題。這個方法考量在過去時間裡操作的縱向速度的最適 性。雖然分析是假設道路為直線,然而對任一道路分段演算的歸納是相當正確 的。該篇研究將焦點放在側向控制的議題上,特別是自動變換車道策略。作者提 出自動車同時需要表現在兩方面的作業上,一為調整車輛速率保持前後安全距 離,一為駕駛如操控車輛側向運動。

實驗在加州聖地牙哥北方 I-15 高承載專用車道(HOV)做試驗。第一組試 驗數據對應在20m/s 左側車道變換。跟車系統使用雷達感應器之外,也使用視覺 感應器作為備用。第二組試驗在25m/s 右側車道變換,對應車輛從一端到另一端 完成兩個車道變換工作,這些計畫指出在跟車、變換車道、平順變換完成期間是

有效的。

Wonshik Chee, Masayoshi Tomizuka(1994)提出變換車道方法是屬於自動公 路中側向控制的一部分,假設無法直接測量出由本車道變換至另一車道時,則車 輛僅能利用車上的虛擬期望軌跡(Virtual Desired Trajectory, VDT)的感應器做出 變換車道的決策,LQ、FSLQ 與滑行模式(Sliding mode)控制演算法目前已被 設計出,透過模擬上述的模式可知,結果是令人滿意的。

最佳的變換車道軌跡,可由駕駛人的駕駛舒適度、變換車道時間及移動的軌 跡中來考慮,而過去學者提出有關變換車道的理論綜合整理如下:

(1)Godthelp(1983)提出藉由調查駕駛的形式,發現駕駛員在變換車道時的 角度是呈現正弦函數。

(2)Modjtahezadeh(1989)提出一個新的有關駕駛人變換車道的控制模式。

(3)Kanayama、Hartman(1989)提出曲率軌跡模式。

(4)Nelson(1989)提出五階多項式軌跡模式。

而在此研究中是利用一個梯形加速度為輪廓,進而提出梯形加速度軌跡模 式,作者將此稱為虛擬期望軌跡(VDT),之後將此模式利用在 LQ、FSLQ 與 Sliding mode 上進行模擬,得到的結果為,在每小時 70 公里時速下,駕駛舒適 度(ride comfort)限制在 3 秒鐘,在以 VDT 為基準下,所測得的變換車道時間 為5.92 秒,且上述三種模式所得的結果極為相似。

Lingxi Li & Fei-Yue Wang(2002)是以交通密度分佈、以安全控制為考量之 方法及以人類變換車道的思考模式基準來作為變換車道的依據,並僅考慮與前鄰 近車道的距離為基本假設,最後並應用此法套用在模擬軟體來驗證北京的車公莊 路上,該模式得到的應證是可以獲得較高的交通流量與減少總旅行時間。

此研究首先對自動公路系統中變換車道的模式做些許假設,例如:所有車輛 的大小與長度皆相同、車道前方無任何車時可以加速到本車所期望速率、駕駛對 於現行之行車速率滿意時則不會進行變換車道之動作、變換車道之車輛是以左邊 車道進行超車、慢速車儘可能的在右邊車道行駛…等。

該篇提出自動變換車道模式的步驟如下:首先,由感應環型天線或其他測量 設備得到每ㄧ車道的交通密度,比較每一車道的密度值及計算所有車道在時間區 間t 的平均密度,然後選擇密度最大的車道,接下來計算所有車輛變換至密度最 大的車道的機率值

P=Td x(ρca),Td代表駕駛者之駕駛行為(0≦Td≦1)

ρc代表目前車道之密度

ρa代表鄰近車道之密度

比較所有車輛的機率值,有最大機率值的車輛最先變換車道,之後,次大機 率值的車輛接著變換車道,直到該車輛之機率值接近平均密度或該車道僅剩下非 常小心謹慎的駕駛者。最後直到所有的車道在時間區間t 中估算的密度皆相同。

Datta N. Godbole, Raja Sengupta, Veit Hagenmeyer(1998)以分散式混合控制 設計自動公路系統變換車道模式,以達到能符合安全及效率之要求。在安全性之 設計,使用賽局理論-零和賽局之數學模式決策方式,使自動公路系統之車隊在 前車及鄰側車輛間,決定安全變換車道之時機與狀況。在效率上之設計,分為一 般情形及緊急狀況,一般情形為設計舒適的安全變換車道條件,緊急狀況則以最 短距離為設計重點。該方法以混合控制器處理連續行為之模式轉換。

Junji Kaneko, Akihide Shimamura(1998)將變換車道的設計為配置策略,分 為縱向運行模式與橫向運行模式,以保障與同車道的前車保持安全距離且能有足 夠的空間轉進欲轉入的鄰車道,最後並以該策略模式在雙車道中進行模擬且得到 不錯效果。

Alexander Kanaris(2001)考慮不同的自動公路系統操作觀念,分析安全的 變換與併入車道問題,說明每一個操作概念的車輛減速曲線並且計算對應的變換 車道最小安全間距(Minimum safety spacing for lane changing, MSSLC)。依 AHS 的系統形式討論以下的變換(併入)車道問題:

1.手動駕駛車輛變換車道:變換車道車輛能以偵測器偵測其他車輛,並由車外系 統設施提供行車與道路狀況資訊。變換至目標車道後,該車道前車緊急煞車,

對後車的影響,並探討變換車道最小安全間距(MSSLC)。

J.B. Sheu(2005)提出「Microscopic Control Logic for Incident-Responsive Automatic Vehicle Control in Single-Automated-Lane Highway Systems」,針對自動 公路系統在發現自動控制車道下游發生事故時,從事故上游的車隊串聯、拆解、

變換車道、自動控制車輛與人為操縱車輛之混合跟車模式,乃至於事故下游的車 隊再重組前進,提出全面性的控制邏輯。其中,變換車道所考慮的因素可分為「變 換車道前的決策(Pre-action decision-making)」及「變換車道中的運作(In-action lane-changing operation)」兩個階段。

在「變換車道前的決策」階段,主要針對自動控制車輛與目標鄰近車道的車

自動控制車輛與鄰近車道之前車的距離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