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P3 級實驗室工程檢測

第三章 生物安全等級三實驗室測試方式

3.2 P3 級實驗室工程檢測

本研究經參考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編製「生物安全第三等級 實驗室品質管制規範(草案)」,並經與專家學者探討,綜合整理彙整 出以下結果:

一、測試驗收時程:工程完工,無塵空調已運轉時進行測試。

二、測試取樣位置與點數:P3 級實驗室為 class 10000 級無塵室。

取樣點計算方式為:地面面積(單位 m2)/√潔淨室等級。

三、檢驗單位:工研院或其它經CNLA 認證許可的單位。

四、實驗室工程檢測項目:

(一)風速、風量、均勻度、換氣量檢測。

(二)濾網洩漏檢測。

(三)濾網安裝在風管內部時之測試。

(四)氣密測試。

(五)壓力測試。

(六)噪音測試。

(七)溫、濕度檢測。

(八)照度測試。

(九)壓力警報系統測試。

五、檢測程序及標準:

(一)風速、風量、均勻度、換氣量檢測:

1.儀器:使用氣罩(Flow Measuring Hood)量測或用風速轉換:平 均風速×面積。

2.精確度:為要求讀數的±3%。

3.距離:感應器距濾網(filter)75 mm 至 150 mm。

4.相鄰兩點之風速差不可大於 20% (或自訂)。

5.數據分析:

(1)平均值:平均風速、平均風量。

(2)標準差。

(3)相對標準差:標準差/平均值。

(4)換氣量=總送風量/體積。

(5)程序

A.在平面圖上記錄濾網或風口(出風口、回風口、排氣口)

尺寸、數量並編號。

B.使用恰當尺寸氣罩將濾網或風口完全罩住,氣罩邊緣要緊 壓天花板,以免產生洩漏,然後量測風量值與計錄。

C.記錄所有原始數值,並標明不合格測試點。

(6)合格標準:平均值在 5%之內,相對標準差約在 15%之內,

換氣量必須≧12ACH。

(二)濾網洩漏檢測:

1.儀器:氣膠光度計(Aerosol Photometer)與氣膠產生器(Aerosol Generator)。驗證微粒必須使用 PAO。

2.程序

(1)確認空調系統正常運轉並可供測試,風速與風量必須調整平 衡完畢。

(2)使用氣膠產生器在上游施放驗證微粒,將 PAO 打入濾網上 游,驗證微粒濃度是大約每公升空氣含有 10 到 20 微克的 PAO,不可少於 10 微克。驗證微粒濃度可用氣膠光度計確 認。

(3)上游微粒濃度確認後,就可以在濾網表面與邊框掃描,尋找 洩漏,必要時濾網四周可用塑膠簾覆蓋以確保測試之準確。

全面積掃瞄。

(4)上游微粒濃度確認後,就可以在濾網表面與邊框掃描,尋找 洩漏,必要時濾網四周可用塑膠簾覆蓋以確保測試之準確,

其方式如下:

A.每一濾網和其邊框均需測試。

B.利用氣膠光度計之方錐形(10mm × 60mm)探漏器置於濾 網下25mm 左右,以 50mm/sec 速度移動。

C.氣膠光度計上的讀數是上下游百分比值,因此若是數值大 於0.01,即可懷疑為洩漏,可退回約 100mm 反覆再測,如 果沒有持續高讀數,則可繼續測試,反之即為有洩漏,需 作記錄且日後修補或更換。

(5)濾網若有破損則應修補或更新,然後重新再測。

(6)邊框若有洩漏,應重新安裝、調整,直到無洩漏為止。

3. 合格標準:

(1)凡是連續性讀值超過 0.01%視為洩漏,每一片濾網測試及修 換後均不得有洩漏,邊框也不得有洩漏。

(2)每一片濾網的修補面積不得大於濾網面積的 3%。

(3)任何修補長度不得大於 38 ㎜(1.5 英吋)。

(三)濾網安裝在風管內部時之測試

1.儀器:氣膠光度計與氣膠產生器,驗證微粒必須使用 PAO。

2.程序

(1)量測前之空調系統必須已經調整完畢,氣流與壓力均已測試 合格,空調系統已經運轉24 小時以上。

(2)在濾網的上游施放驗證微粒,濃度須達到每立方英呎的空氣 中,含有 10 到 20 微克的 PAO。施放時需確認有足夠的空間

讓微粒與空氣完全混合,均勻分佈。

(3)使用氣膠光度計在濾網的下游抽氣檢驗,若是濾網效率不 足,則判定為洩漏,需要更換濾網。

3.合格標準:全效率測試法無法分辨洩漏的地點,因此若是出現效 率不足,就必須更換濾網。

(四)氣密測試

1.儀器:氣膠光度計、氣膠產生器與 PAO 液體。

2.程序:

(1)量測前之空調系統必須已經調整完畢,氣流與壓力必須測試 通過,空調系統已經運轉24 小時以上。

(2)在室外使用微粒產生器施放 PAO 驗證微粒,濃度須達到每 公升的空氣至少含有 10 微公克 PAO。

(3)在室內使用氣膠光度計掃描隔間板的接縫處,掃描的速度為 每秒 5 公分,掃描時探測頭距離格板約 2.5 公分。

(4)量測到的微粒濃度超過室外濃度的 0.01%,就判定該接縫有 洩漏。

3.合格標準:完全不得洩漏。

(五)壓力測試:

1.儀器:使用電子式壓力計、傾斜管壓力計、壓差計等。

2.必須在無塵室之風速、風量、均勻度測試完畢後進行,壓力計 之精確度要求為讀數的±5%,量測範圍為 0∼50 Pascal,並且排 氣與 MAU 要完全正常運轉。

3.必須在所有門窗及開口都關閉,所有送風機構都運轉狀態下測 試。

4.每相鄰房間或區域都要量測,記錄所有數值。壓差值並無強制

規定。

5.程序:

(1)微粒計數器(0.5µm 或更小)。

(2)在距離建築接頭處 2∼4 inches, 以 0.05m/s 速率掃瞄。

(3)在開口處掃瞄時,距離 = 1∼10 feet。

(4)若數據大於外界濃度之 10-3倍,需記錄並報告。

6.壓差標準:-25Pascal ±20%。

(六)噪音試驗:

1.使用儀器:Type-1、Class-1 噪音計和標準音源。

2.誤差值:0.5dB 以內。

3.測試點數:每 40m2測一點(每一室至少一點)。

4.定位:測試點之中心,離地板 5 英尺,離牆 3 英尺。

5.合格標準:噪音值低於 60dBA。

(七)溫、濕度檢測

1.儀器:電子式溫度計與鏡面冷凝光學式溼度計。

2.量測範圍:溫度 0∼100℃;溼度 10%∼95%。

3.精度:溫度±0.4℉(0.2℃),溼度±2%。

4.刻度:溫度 0.2℉(0.1℃),溼度 1%。

5.空調之試機調整已完成。

6.空調系統在自動控制狀態下已連續運轉 24 小時。

7.每個空調系統的控制區至少取一點測試點,需等到感應器達穩 定才可取值,每點可取多次數值。

8.合格標準:溫度必須在 21±2℃之內,溼度必須在 60±10%之內。

(八)照度測試:

1.儀器:照度計。

2.精度:精確度要求在 30 到 500 呎燭光時為±7.5%,在 15 到 30 呎燭光時為±15%。

3.程序:

(1)量測前須先開燈使用 4 天以上,以確保燈管已達正常使用狀 況。

(2)測試時必須先開燈 2 小時或燈管已達熱平衡後方可測試。

(3)量測點平均分佈在內,每 4 平方公尺取一點。量測高度離地 1.05 公尺,測試位置應避免受到日光照射之影響。

(4)測試儀器需在測試區停留 3 分鐘以上,待其處於穩定之後,

才開始持續測量。

(5)總照度須依 IES 規定計算。

4.合格標準:照度需大於500Lux。

(九)壓力警報系統測試:

1.使用儀器:壓力警報測試需使用壓差計,可使用傾斜管壓力計,

指針式壓力計,或是電子式壓力計。

2.精確度:±5%。

3.程序:

(1)量測前之空調系統必須已經調整完畢,氣流與壓力均已測試 合格,空調系統已經運轉24 小時以上。

(2)調整排氣阻風門,使壓力向上限移動,逐步調整阻風門,使 壓力達到設計之警報上限值。

(3)目視警示燈有無閃爍,耳聽警鈴有無音響,紀錄壓力值與警 示器之反應。

(4)調整排氣阻風門,使壓力向下限移動,逐步調整阻風門,使 壓力達到設計之警報下限值。

(5)目視警示燈有無閃爍,耳聽警鈴有無音響,紀錄壓力值與警 示器之反應。

4.合格標準:壓力達警示標準時警鈴與警示燈應發出警報。

(十)氣流煙霧測試

1.使用儀器:發煙管,煙霧需為可見的常溫煙霧,例如titanium tetrachloride。

2.程序

(1)量測前空調系統應已經完成測試、調整與平衡,且結果已經 接受。

(2)量測前空調系統應在自動控制之下正常運轉 24 小時以上,

以確保空調系統已達正常使用狀況。

(3)空氣之流速測試、流量測試、壓力測試應已完成且測試結果 滿足設計要求。

(4)在門、窗、牆壁接縫處、電源插座等有可能產生錯誤壓力之 處施放煙霧,煙霧之流向必須由高壓處向低壓處流動。

3.合格標準:氣流必須由高壓處向低壓處流動,若是出現異常,空 調之承包商應負責調整。

(十一)室內及管線燻蒸消毒測試/落菌測試 1.使用儀器:採樣器,培養液等。

2.程序

(1)量測前之空調系統必須已經調整完畢,空調系統已經運轉 24 小時以上。

(2)讓專業消毒公司進行室內與風管之徹底消毒,一般使用燻蒸 消毒法。

(3)消毒完畢,就可使用安德生六階採樣器在室內採樣,此時空

調系統應持續運轉。

(4)採樣過後應進行培養,之後計算落菌量。

3.合格標準:每次測試,落菌量應不可超過10 CFU(Colony Forming Units),若是超過10 CFU,應重新消毒或是檢查風管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