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Web 2.0  起源及意義

「Web 2.0」的概念是來自於O'Reilly與MediaLive這兩家網路公司於一場 國際研討會所提出來的。在2001 年的秋天,許多美國網路公司股價大跌,

大家開始認為網路只是誇大不實的科技而已,認為網路就此泡沫化,相反 地,Dale Dougherty這位O'Reilly公司的副總經理認為自2000 年網路泡沫以 來,網路產業正處於一個新的演進時期,新的網路應用、網站經營型態會慢 慢誕生,甚至可以稱之為網路的文藝復興時期,因此,他採用軟體版本更新 的命名方式,稱呼過去的網路時代為Web 1.0,現在的網路時代為Web 2.0[50]。

事實上雖然網路泡沫化的現象讓網路產業陷入一片低迷,但這只不過是 將一些體質不佳的公司淘汰,完全符合適者生存的道理。許多專家發現一些 重要、受歡迎的網路新應用順利度過此次網路泡沫化危機,如:網路書店

路公司,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色,即Schauer[30]所提出的Web 2.0 特徵:「使 用者貢獻價值」、「長尾定律」、「網路效益」。

O`Reilly公司在研討會中曾經比較Web 2.0 與Web 1.0 差異(如表 1),說 明如下:

(1)

DoubleClick 曾是一家最大廣告網路服務商,在 Web 1.0 時代的網路廣

告,多以橫幅廣告的方式呈現,大多置放於網頁最上方,以廣告被刊登

的次數向廣告主收取費用,其優點是簡單明瞭,但七彩絢麗的橫幅廣告

圖成為網頁瀏覽最大的負擔

。於Web 2.0 時代,Google 推出 AdSense 服 務,揚棄華麗的橫幅廣告,改用文字廣告,且以「每次點擊成本」向廣 告主收取費用,並且長期收集使用者的習慣來播放廣告。

(2)

Web 1.0 時代 Ofoto 只能以相簿使用者來搜尋相簿,而 Web 2.0 時代 Flickr 則提供使用者標籤功能,讓使用者能依據標籤搜尋相簿。

(3)

Akamai、Mp3.com 提供資料或音樂的網站只能被動讓使用者登錄,挑選 檔案來下載,但到了Web 2.0,BitTorrent 或 Napster 可以讓使用者直接 點對點連接分享互相電腦內的資源,不再只是從特定網站上抓取資料。

(4)

維基百科的誕生就是一個Web 2.0 最重要的特質─ 群眾智慧,它摒棄大 英百科全書權威智慧的方式,而採用眾人集體編輯,在短短幾年間就已 經有一百多種語言的內容[52],其所呈現的是一種共同創作的模式。

(5)

個人網頁通常只能瀏覽網站主人所公布的資訊,而部落格不僅擁有個人 網頁的各種功能,並且整合了相簿、留言版、日記等,而使用者更可與 作者共同參與網站內容的編輯。

(6)

在Web 1.0 時代,Evite 是透過網路寄發邀請函,由網站經營者自己對外 發佈訊息,而Web 2.0 社交行事曆的 Upcoming 以及社交軟體(EVDB) 則是將訊息放在網路上由大家共同來編輯及創造。

(7)

在互動方式上,Web 1.0 時代的資訊通常只由網站提供,使用者只是被 動接收,而Web 2.0 則是由使用者共同參與及貢獻資料。

(8)

Web 1.0 的目錄分類俗稱「古典分類」或是「專家分類」(Taxonomy),

是由專家來決定分類的名稱;而Web 2.0 的標記功能讓使用者自行為喜 愛的項目給予標籤,讓大家共同制定的標籤形成大眾分類,使得分類更 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表 1:Web 2.0 vs Web 1.0 (整理自Tim O’Reilly “What is Web 2.0”)[25]

Web 1.0 Web 2.0

DoubleClick Google AdSense

Ofoto Flickr

Akamai BitTorrent

Mp3.com Napster

大英線上百科全書Britannica Online 維基百科全書Wikipedia

個人網站Personal Websites 部落格 Blogging

Evite Upcoming.org and EVDB

網域名稱投機化Domain Name Speculation 搜尋引擎最佳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頁面瀏覽次數Page Views 每次點擊成本Cost Per Click

螢幕抓取Screen Scraping 網路服務Web Service

發佈Publishing 參與Participation

內容管理系統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s Wikis

目錄Directories (Taxonomy) 標籤Tag(Folksonomy)

黏性Stickiness 聚合Syndication

Jim Cuene[7]提出從使用者觀察Web 1.0 與Web 2.0 的差異(如圖 2),不 難發現Web 2.0 網站的共同點都是以人為基礎,無論是 Wikipedia、

Flickr、YouTube、Del.icio.us,這些網站都是由大量使用者各自提供少量的 資訊,最後集成龐大的資料庫。

O’Reilly認為Web 2.0 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界線,如同圖 3所示,它呈現 的是一種核心精神所形成各種概念及應用的延伸,上方的七個橢圓代表各種 網站的應用,如:Flickr、Del.icio.us、Wikipedia、Blog等,下方則是所延伸 的概念,如:長尾理論、觀念創新並非技術、參與、豐富使用者體驗等,中 間則代表Web 2.0 最核心的精神,如:策略定位、使用者定位、核心競爭力 等。

圖 3:Web 2.0 Meme Map (資料來源: Tim O’Reilly “What is Web 2.0”)[25]

O`Reilly認為Web 2.0 最重要的觀點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包含下列三項 重點[54]:

1. 鼓勵使用者參與內容創作,或是使用者之間的互動,如 YouTube 或部落 格都是強調使用者間的互動與參與創作。

2. 開放的重要性,透過開放的討論,互相分享創造,才能豐富使用者彼此 的經驗與網站資源。

3. 強調使用者網路的外部延展性,也就是去中心化的型態,如 Skype、

BitTorrent。

目前正當Web 2.0 火紅之際,Web 3.0 這個新名詞也隨之誕生,Web 1.0

時代,主要以單向閱讀為主,Web 2.0 則強調雙向、互動、分享「讀─寫」

發展,而現今最新提出的Web 3.0 概念,一般被闡釋為智慧更高的網路服務,

不管是Web 1.0、 2.0 或 3.0,目地都是希望最終能創造更貼近使用者的網路 服務。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