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unreasonable, role expectation, transformative agency

壹、緒論

把 以 「 必 然 限 制 為 形 式 」 的 批 判 , 轉 變 為 以 「 可 能 逾 越 為 形 式」的實踐批判,這種轉變意謂 著,批判不再是用來尋找具有普 遍價值的形式結構,而是去探究 我們如何建構並認識我們自己是 行 動 、 思 想 及 語 言 的 主 體

(Foucault, 1984: 45-46)

Bowles

與 Gintis ( 李 錦 旭 譯 ,

1989

)指出教育系統的社會關係與生產 的社會關係間有一種結構性的符應。因 此,教育體系不是獨立的,它處於一個 更大的政經生態系統中,既受執政黨的 節制、政治派系的牽制,也受到利益團 體的左右(王震武、林文瑛,1996)。

如Menter、Muschamp、Nicholls、Ozga 與Pollard(1997)指出後福特主義時代 的來臨,強調適應性、社團組織及敏感 性,此已使小學教師的工作與身分發生 改變;至於Aronowitz與Giroux(1993)

則指出教育的政治本質及各式各樣的意 識型態,層層束縛了教育應有的角色發 揮,教育宛如陷入一座圍城(siege);

Smyth

、 Dow 、 Hattam 、 Reid 與

Shacklock

(2000)更指出在全球化經

濟戲劇性轉變的環境中,學校被要求要 如同私人企業般地運作,在一個市場導 向的氣氛下來運作,要求要具有效率、

追求具體明確的結果,教師不但工作勞

動遽增,工作也變得比較例行化,而強 調服從績效責任,都讓教師感覺在社群 中沒有價值;另李奉儒(2003a)也指 出臺灣社會結構對於教師,有資本主義 的自由競爭、市場化走向對於各種教育 政策和學校實務的影響等無形限制。由 於過去二十年在社會、政治、經濟的改 變已轉化了我們的社會結構,面對未預 期的改變,「挫折」可用來描述教師之 不同感覺,如對教師責任的要求不斷增 加,而加諸在教師身上的責任卻大都是 學校外的工作,較少考慮到正式、有價 值的活動;學校讓教師增加許多的責 任,但教師並沒有接受到新資源以幫助 他們達成新義務等(Esteve, 2000)。

根據郭丁熒(2003a)研究發現臺 灣小學教師所指的不合理意涵,包括不 合乎普遍性、不符分工公平性、不符教 師期望、不具可行性、不合乎目的性、

不合法則,而教師所知覺到社會對教師 的不合理角色期望,主要是在教學輔 導、權利義務、教育專業、親師生關 係、人格特質及教育服務等方面之角色 期望(郭丁熒,2003b)。由於教師在指 稱不合理時,實已對其所面對之事件或 問題有所覺察,因此「不合理」各向度 都可能兼具積極轉化與消極冷漠的意 涵,惟只是程度上的差異(郭丁熒,

2003a

)。

批判教學論(critical pedagogy,或 譯 批 判 教 育 學 ) 和 希 伯 來 文 中 的

“tikkun”象徵的意義產生共鳴,“tikkun”

意謂醫療、修復並進而轉化世界,它為 那些置身教育之中卻還敢於作夢的人提 供了歷史的、文化的、政治的及倫理的 指引,義無反顧地認同受壓迫者的陣 營,充滿了革命性(McLaren, 2003)。

因此,批判教學論注意到學校是一文化 的競技場,各種意識型態與社會形式在 其中競逐主宰的地位而不斷衝突,甚至 學校總是引導、預備並合法化特定的形 式。而要如何改變與轉化所處的世界,

Freire

(1999)認為唯一有效的工具是

「人性化的教育學」。這是一種人的主 體性之建構,人之所以為人,係透過批 判的反省將自身與世界關聯,並能再以 行動轉化世界;簡言之,使沒有權能的 人增權益能,並轉化既有的社會不平等 和不正義,是批判教學論者共同的目標

(McLaren, 2003)。

而在批判教學論論述中,視教師 為一轉化型知識分子(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s

),要能體認到學校教育的 複雜性與政治性,理解學校教育既是意 義鬥爭,也是權力關係鬥爭的政治性場 所,所以轉化型知識分子強調學校教育 必須重視學生的批判反省與批判行動之 重要性,以便未來的學生能批判不當的 社會假定與不正義的社會制度,並付諸 轉化行動(Giroux, 1988)。因此,雖然 教師所知覺到的不合理角色期望,兼具 積極轉化與消極冷漠的意涵,但教師對

於其遭受社會結構控制之工具化困境,

是否能有所省思與行動?則關係教師能 否突破重重教育困境的圍城而成為轉化 型知識分子。

至於如何轉化?Wink(1997)曾 明確指出「批判教學論沒有一個藍圖、

處方或妙方,因為我們並不是在做批判 教學論,而是我們就生活在批判教學論 之中」。但她卻常面臨要求說明「該如 何做?」,故在《批判教學論》(Criti-cal Pedagogy)書中,她列有專章來討 論究竟該怎麼執行批判教學論。換言 之,從批判教學論談轉化行動,旨在透 過個體的增權賦能以突破外在社會結構 之限制,故在轉化實踐上,實不應有

「由上而下」的規範或「外加」的實踐 方法與步驟,但由於教育學要求的,是 具 處 方 式 理 論 之 性 質 ( Glaser &

Resnick, 1972

),教學思維之性質也具

較 多 的 技 術 及 情 境 特 殊 性 ( Smyth,

1987

),致第一線的教師常問「如何 做?」。亦即雖然教師有可能已生活在 轉化行動之中,但教育論述又不得不處 理「如何做」之議題。因此,探討轉化 行動,可以Giroux(1983)可能性語言 的視野作為思考方向,即「重點並非在 於是什麼(what is),而在於它的可能 性 ( what could be )」。 此 與 Foucault

(1984)「以可能逾越為形式的實踐批 判」實有相同旨趣。

基於上述,臺灣小學教師究竟如

何轉化其所面對的不合理角色期望限 制?本研究之目的並不在提供一套標準 化的轉化步驟或程序,而是希望藉由文 獻探討提出轉化行動內涵,並採由下而 上的途徑,先透過訪談蒐集小學教師究 竟如何做之相關資料,再透過資料轉譯 與編碼、問卷編製之預試過程及全國性 之調查,提出臺灣小學教師面對不合理 角色期望的轉化行動之內涵與相關因 素,進而了解教師轉化實踐之可能性。

貳、文獻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