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童語文教育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童語文教育之研究"

Copied!
1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研究所國小教師在職進修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財貴 博士

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童蒙語文教育之研究

研究生:詹玉娟 撰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2)

謝 辭

終於將為這段人生旅程畫下句點,內心感慨良多。回顧近四年前意外考取的驚喜,及 其後所遭逢的種種困境與心理煎熬,才了解:這世間原來並沒有絕對的「得」與「失」;「有 捨有得」與「不捨不得」或許更能更說明生命底本質。學位的取得代表著個人學識涵養的 更上層樓,但人生的歷練與心靈的成長才是無價。在這段旅程中,我所學到的是:無論做 任何事,惟有問心無愧,才不至於後悔!在此,感謝所長蘇伊文教授為我創造了這個難得 的成長契機。 在工作上,則要感謝文山國小項秀娟校長的諒解、教務蕭建志主任的支持、人事吳芳 竹主任的協助,與碧香老師的關懷、體恤;敏慧同窗、秋美、美雯、詩倩、美雲、淑華、 淳琪等同事的的關懷與協助;秀齡姐與惠珍姐的關心。此外,感謝中華國小的方天佑校長、 教務黃建勳主任、人事主任王姐與晏姐的幫忙,月雲、陳逸、秋萍、楊聲孝老師、純怡同 學以及曹秋雪老師,總是不斷的給予關懷、鼓勵與協助,這份溫情將永銘記我心。 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雖然曾遭遇諸多的瓶頸與困境,但基於對研究內容的濃厚興趣, 因此內心始終深感榮幸。特別感謝指導教授王財貴老師,不但給予學習的機會,在研究的 方向與許多癥結點上惠我良多,並且經常適時的給予提點與肯定,使這份論文得以完成。 惟個人才疏學淺,或因思慮欠周而有疏忽之處,諸多的盲點、疏漏與不足,幸蒙多位老師 的諄諄教誨與悉心斧正。特別感謝蘇子敬老師自始至終不斷的支持、關心與鼓勵,不但強 化了個人的研究信心,也提振了學習的士氣;另有魏聰祺老師在研究方法、技巧與論文格 式等方面的指導,並在研究過程中適時的給予打氣,使這份研究能順利進行;此外,黃聲 儀老師針對研究大綱提供寶貴的意見,不僅使個人的盲點與疑慮得以撥雲見日,也使得整 個研究架構顯得更加嚴密。此外,感謝周碧香老師的關心,黃姐所提供的諸多協助,以及 佩如、靜宜、崇輝、儀君、佳韻、盟潭、慧玲、佩珊、碧霞、洪正等同窗的互助與相伴, 共同渡過這段艱辛的學習歷程。 特別感謝老公戴國華,在資料蒐集與處理方面提供協助,並在家庭經濟上獨挑大樑,

(3)

使我能專心學習;活潑可愛的女兒小奕衣,伴我走過這段路,在路程中為我平添許多歡笑, 讓我在疲憊之餘仍然倍感溫馨;褓母吳太太在時間上的全力配合,並且悉心照顧奕衣,使 我得以放心投入課業;所有的家人,尤其是小妹阿收、三姐玉敏和二姐玉耐,每每在我面 臨困頓無助之際,無條件的提供親情的慰藉與具體的協助,陪我渡過生命中的幽谷;佳惠、 黃兄、張師兄、秀鳳、哲琳、秋雲堂哥、瑞娥堂嫂、過修齊主任、雪珠、淑珍、「慈訊」的 妙玲和妙瑜老師,還有許許多多陪我一起走過而不及備載的親朋好友們,所給予的關懷與 協助,助我通過種種的考驗與難關。 若沒有你們,就不會有今日的我,敬請與我共享這份喜悅! 詹玉娟 瑾識 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4)

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童語文教育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主要以歷史研究法,針對清末民初著名的學人童蒙階段國語文教育之情況進行 探究,從中汲取前人的經驗,以做為國語文基礎教育未來發展之參考。全文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 緒論:依序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步驟、主要文獻依據、研究範圍與限 制、研究架構以及名詞釋義。 第二章 清末民初語文基礎教育思潮:探討清末民初的特殊時代背景,以及當時語文基礎教 育的思潮與變革。 第三章 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簡介:就研究對象的取樣標準,以及取樣的結果做出說明;概述 研究對象的生平事蹟、學經歷以及成就與貢獻,以彰顯眾人特殊的時代地位。 第四章 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童蒙語文教育之考察:首先,針對清末民初著名學人在童蒙教 育階段的語文教育狀況,以年譜、自傳、回憶錄或傳記資料做為依據,進行資料的考察。 其次,依據資料考察的結果分為「始學年齡」等四個項目,列表歸納、分析與統計,歸結 其中的異同。研究顯示,文言文經典教育獨具深遠的現代意義與價值,包括國語文能力的 提升、中華文化的傳承,以及品格修養、學識涵養與文化素養的增長等等功能。 第五章 結論:文言文經典教育若能向下紮根,將可為語文基礎教育孕育無限生機。 關鍵辭:清末民初 清末民初著名學人 童蒙 語文教育

(5)

Research on the Children Enlightenment

Language Education of Famous Scholars at the End of

Cing Dynast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ROC

Abstract

The research mainly took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and aimed at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situations at the children enlightenment stage of the famous scholars at the end of Cing Dynast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ROC to do the exploration, wishing to absorb the experiences of the predecessors to be the reference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fundamental education.

The full text wa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 Introduction: To explain the research motif and purpose,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steps, the main document basis, the research scope and limitations, and the research structure and the term and phrase interpretation.

II.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language fundamental education at the end of Cing Dynast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ROC: To discuss 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t the end of Cing Dynast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ROC, and the trend of thought and reformation of language fundamental education at that time.

III.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famous scholars at the end of Cing Dynast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ROC: To explain the sampling standards of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results of sampling; to summarize a research object’ life story, educational background, experience, achievement, and contribution to manifest his special status of the times.

(6)

of Cing Dynast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ROC: First of all, to do the data investigation aiming at the language education conditions at the children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stage of the famous scholars at the end of Cing Dynast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ROC, and based on a chronicle of a noted scholar’s life, autobiography, memoirs, and biographical data. Secondly, to sort the data into the four items such as “the age of receiving school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data investigation, to list, induce, analyze, and compile statistics to sum up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classical Chinese education has far-reaching modern significance and value, including the functions of elevat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ability,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self-cultivation of character, knowledge, and artistic appreciation.

V. Conclusion: If the classical Chinese education can take root downward, the language fundamental education can be solid and have infinite possibility.

Keywords: At the end of Cing Dynast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ROC, the famous scholars at the end of Cing Dynast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ROC, children enlightenment, language education.

(7)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四節 研究架構 ………9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0 第二章 清末民初語文基礎教育思潮 第一節 西潮東漸的巨變年代 ………11 第二節 語文基礎教育的大變革 ………23 第三節 回顧與簡評 ………58 第三章 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簡介 第一節 研究對象及其範圍界定 ………65 第二節 研究對象生平事蹟概述 ………68 第四章 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童蒙語文教育之考察 第一節 資料考察 ………85 第二節 歸納、統計與分析 ………136 第三節 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童蒙語文教育之啟示………148 第五章 結論 ………159 ※參考文獻 ………169 ◎ 附錄:清末民初基礎教育之國語文教科書課文資料………178

(8)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旨在探究清末民初著名的學人童蒙階段接受國語文教育的實際情況,從中汲取 前人成功的經驗與啟示,以為當前國語文基礎教育之參考。本章內容首先就研究動機與目 的加以陳述,接著就研究方法與步驟、主要文獻依據、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架構以及名 詞釋義分別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清末民初,是中國從傳統過渡到現代的關鍵時期。想要了解中國現代化過程的演變, 探究其前因後果以鑑古知今,就必須回顧這一段近代中國的血淚史。在中國數千年輝煌的 歷史中,曾經締造出許多光輝燦爛的盛世。隨著軍事政治勢力的拓展,中國文化也隨之而 遠播,使得中國成為亞洲文明的主要發源地。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 非王臣。」自古以來,中國的統治者向以「天子」自居,而中國的人民也以「天朝子民」 自處。對於外邦及其他尚未「漢化」的種族,則統稱為「蠻夷之邦」。中國人對於傳統文化 的認同與信仰,由此可見一斑。然而,自從清道光年間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挾船堅炮 利之軍事優勢,以武力強行打開中國的門戶以後,使中國遭受一連串軍事和外交上的挫敗, 也使傳統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與考驗。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之交,中國不但面臨了 政治制度的劇烈變革,同時中西文化的衝突也愈演愈烈,自意識界之轉變,乃至於物質界 之探索,從思想、學術、制度乃至於風俗習慣等等問題,皆不斷的衍生出來。誠如李鴻章 於同治十一年五月十五日在奏摺中所言,十九世紀後半的中國,正遭逢著「三千年未有之 大變局」1 。從清末到民初,短短的一百年間,中國社會所面臨的急劇變化,堪稱史無前例 --種種重大的歷史事件接踵而至,激烈的變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而將古老的中 國迅速推往現代化的軌道發展。因此,清末民初實為中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關鍵時期,要 了解中國人目前的發展與未來的走向,這段歷史的探究顯然必不可少。近幾十年來,中國 1 李鴻章:<籌議製造輪船為可裁撤摺>,(吳汝綸主編:《李文忠公全集一》,奏稿,卷之十九),頁 677。

(9)

近代史不論是政治、經濟、軍事、思想乃至於人物史的研究,在中外都已成為顯學。所謂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清末民初去今不遠,典型猶在。「檢討過去,策勵將來」,透過清 末民初史實的研究,可以讓我們對近百年來中國各方面的發展,有所省察和反思。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社會主要分為士、農、工、商四大階層。其中,「士」一向獨占鰲 頭。在中國人傳統的思想觀念裡,「學而優則仕」是一般人求取功名與光耀門楣的最佳途徑; 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正是這種心態的最佳寫照。「萬般皆下品,唯 有讀書高」的想法自古而然,這種傳統的價值觀念迄今猶存,由時下兩岸三地家長對孩子 的期望,就不難察覺。「腹有詩書氣自華」,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裡,只要是學問涵養較高 的人,即使未曾在朝為官,在鄉里間仍然倍受敬重。蔣夢麟先生在《西潮》一書中描述了 當時的社會狀況:「讀書人和紳士在地方上的權威很大。他們參加排難解紛,也參加制定村 里的規矩,他們還與臨村的士紳成立組織,共同解決糾紛,照顧鄰近村莊的共同福利。」2 可見在清末民初之際,知識份子的社會地位極為崇高,在一般民眾的心目中則極具份量。 時至今日,一般民眾所謂的「社會清流」,往往也以學識涵養深厚、學有所成的學者型人物 居多。知識份子做為社會的「典範型」人物,對於社會大眾也往往發揮了示範及帶頭的作 用。這種情形從當年台灣人對於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博士的「殷殷期望」,即可察覺- -當時台灣民眾對於李博士的期待,實際上已遠遠超出他的科學專業之外,不但擴及到教 育領域,甚至迄及與其專業背景毫不相干的政治領域,許多人甚至希望博士出來選總統; 由此可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依然深植人心。現代社會如此,在民智未開的清末 民初社會裡,對於「飽學之士」的景仰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由於當時的教育尚未普及, 不論是新式抑或是傳統知識份子同樣受到社會所器重。更遑論一些較為著名的學人,他們 在當時社會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其思想言論在社會上所造成的影響之鉅,更是超乎 想像。這也是筆者以清末民初的「著名學人」,作為本研究對象的主要原因。 「以史為鏡可以知來者」,透過對歷史的回顧與省思,使我們對於未來的規劃,更加胸 2 蔣夢麟:《西潮》,(台南:金川,民 75),頁 10。

(10)

有成竹。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文明古國之一,誠如蘇軾筆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 風流人物…。」中國歷代均不乏才學兼備,震古爍今的巨筆型人物。尤其是在清末民初, 西潮東漸、中西文化交互激盪的紛亂年代裡,許多學人不但具備了博古通今的深厚學問涵 養,更能進一步融會中西文化,因應時局、經世致用,對於中國近現代的發展,發揮了莫 大的影響力。這樣的人才,就目前的社會而言,已經是鳳毛麟角、絕無僅有了。這也無怪 乎張倩儀要透過《另一種童年的告別》一書的寫作,以企圖捕捉那個「消逝中人文世界的 最後光影」。書中,張女士也特別引述魯迅的話說:「倘有人作一部歷史,將中國歷來教育 兒童的方法,用一個明確的記錄,給人明白我們古人以至我們是怎樣被薰陶過來的,則其 公德,當不在禹下。」3 可見兒童教育史的紀錄、整理與研究工作,具有多麼高的意義與價 值,有待吾人更深入、更努力去探索。有道是「見賢思齊」,透過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童蒙語 文教育經驗的研究,筆者期望能探索在劇變的年代裡,一代巨筆們被陶鑄成國家大器的養 成方法,以為今日教育的借鏡與參考。 身為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筆者深知「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學科,也是人際溝通互動 的重要工具,更是一項重要的學習利器。因為,不論是人文、自然,或是社會學科,都必 須以語文作為學習的基礎。因此,擁有良好的語文能力,有助於各種學科的學習;反之, 則將阻礙各類學科的發展。過去中國大陸就曾因「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致使中小學語文 教學效果低落。也因而妨礙了其他學科的教學,導致數學老師、理化老師得兼做語文老師 的窘境4 。因為良好的語文能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石與要素。近幾年來,中國大陸正努力針 對小學語文基礎教育,進行大量而深入的研究,目的即在有效提升人民的國語文能力與素 質。面對目前兩岸敵對、競爭而又緊張的情勢下,台灣教育界豈能不居安思危、急起直追!? 周何教授曾說:「現代人的知識,是歷史累積和今人開發的結果,源遠流長,延伸面廣,其 主要的溝通傳播工具是語文文字。」5 因此,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實在是不容忽視。小學階段 3 轉引自張倩儀:<自序>,《另一種童年的告別》,(台北:台灣商務,1997),頁 10-11。 4 蔡世明:《近百年來我國中學國文教學的發展》,(台北:文史哲,民 92),頁 1。 5 周何:《國語活用辭典》序文,(台北:五南,民 92),頁 2。

(11)

的語文學習,是未來成長與學習最重要的基礎。根據陳弘昌教授的研究,國小語文的教學 不僅可以奠定學習基礎、啟發學生思考、薰陶兒童德性、充實學生生活,更可以促進社會 發展、鞏固國家統一。6 此外,國小語文教育同時也肩負著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國小 語文教育不但與個人的學習與成長息息相關,更嚴重影響整個社會與國家的發展。因此, 如何落實良好的國小語文教育,實為一項重要的課題。語文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小紮根,以 奠定紮實的基礎。因此,語文教育誠為童蒙教育最重要的一環。放眼台灣學生語文程度的 普遍低落,不但是由來已久的事實,也是教育界人士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雖然「教改」 已行之多年,教育政策與口號也不斷翻新--從「開放教育」、「小班教學」……,一直到 目前弊端叢生而倍受詬病的「九年一貫」。然而,國文程度低落的問題,迄今不僅未見改善, 還有每下愈況之勢。7 因此,究竟該如何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程度,是身為老師且初為人母的 筆者所極為關切的問題。經由清末民初著名學人實際經驗的探討,筆者期望能從傳統語文 教育中謀求改善之道。 眼見當今台灣社會治安敗壞,青少年問題層出不窮--舉凡流連網路咖啡店、網路援 交等情事,與日俱增;或有一旦遭遇情感問題或課業壓力,動輒暴力相向或自殺的瘋狂行 為,層出不窮。在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下,唯利是圖、自我中心者,比比皆是;整個社會 已經呈現出價值混亂、道德淪喪等等亂象。自為政者乃至於一般民眾「以追逐名利地位為 己志,置他人死生於度外」,已經是讓人見怪不怪的普遍現象。在資本主義思想充斥的現代 社會裡,大部分的人深陷物慾的旋渦,而不可自拔甚至毫無自覺。一般人終其一生汲汲於 外在功名利祿、榮華富貴與物質享樂的追逐惟恐不及,對於內在心靈世界的安頓、人生價 值的追求、人格性情的涵養,乃至於生命方向的確立等等生命課題,則是無動於衷,乃至 於嗤之以鼻。生命格局的狹隘,價值取向的混亂與精神世界的墮落愈演愈烈;在心靈世界 的長期空虛與心理壓力的無力排解之下,精神方面的疾病逐漸隨之而來,時至今日國內因 6 陳弘昌:《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民 80),頁 1-4。 7 該議題的探討,單就網路資料而言,即已不勝枚舉。只要輸入「國語文能力」或「國語文程度」一詞, 就可以查到很多相關的討論,足見其嚴重性確實已倍受矚目。

(12)

憂鬱症而自戕身亡者,竟已高居十大死因之列。面對整個社會病態的發展趨勢,對於下一 代的成長與教育問題,如何能夠不感到憂心?古云:「幼兒養性,童蒙養正」,童年的教養 與志向,為一生發展的基石。惟其建立起正面而堅實的根基,庶幾有光明而開闊的前景可 期。俗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透過前輩們成長過程的研究, 期能汲取成功的經驗與啟示,以作為教養孩子的借鏡。因為,在這些前輩的身上,我們不 但看到深厚的學養,恢弘的氣度,偉大的胸襟,寬廣的眼界,不凡的識見、高潔的風骨和 開闊的生命格局。雖然,這些人物去今不過數十寒暑的時間,曾幾何時卻早已消逝殆盡, 只能成為我們這一代遙不可及的「歷史故事」。撥亂反正,匡正時局,台灣社會亟需這樣的 人才。而人才的培育,則有賴教育。自古聖賢多志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 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筆者雖不敏,然誠如孔老夫子所言:「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 矣!」願以此自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面對紛亂擾攘的時局,企盼藉由前人經驗的 傳承,能為我們下一代的教育方向,提供更寬廣而多元的思考空間,進而為國家社會帶來 新的希望與契機。筆者衷心期盼能從前輩們的實際經驗獲得啟示,以為未來語文教育的參 考與借鏡。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論文主要採取歷史研究法。首先,根據各種相關史實、教育主張以及方案等等,進 行歸納;針對我國近代語文基礎教育的發展,與教科書內容,進行分析比較。接著,利用 年譜、回憶錄與自傳等文獻資料,針對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的童蒙語文教育進行考察,加以 歸納分析,期能從中獲取承先啟後、鑑古知今之效。 梁啟超先生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開宗明義即指出:「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

(13)

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係,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鑑者也。」8 歷史 研究法主要在於檢視歷史上所發生的事實,亦即在於敘述並分析過去所發生的事件或活動 的方法。著重在過去人類所進行的種種有意義的活動,或者重要事件的記載、描述、瞭解 與解釋。強調用批判的精神來探究過去事件,或事件組合的意義。以發現在當時究竟發生 了什麼,進而對於人類的行為和思維,能有較為廣度的瞭解。9 而教育的歷史研究法,主要 在即今以溯古,或者準古以視今,以考察人類文化遞嬗之跡象,探究其教育思想、制度及 方法之變遷、形成與影響,藉以提供未來教育活動之借鏡與參考。此外,以自傳、傳記或 生命史的方式進行教育的歷史研究,在於透過當事人真實經驗的描述,以了解個體在面對 歷史事件時的反應,並且有助於了解整個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透過這種研究方式,可發 掘許多重要而瑣碎的線索,對於特殊的時代背景得以較完整而深入的掌握。因此,這種研 究方式正逐漸受到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所重視。10 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逝者已矣,來者可追。」教育的歷史研究,目的在於 了解過去,洞察現在,推測未來,以謀改進。其研究結果不但可提供教育措施與政策作為 殷鑑,並可提供教育理論作為例證與根據。其功能主要可分為兩項: 一、 對於教育的實際運作而言 1. 教育史的研究,可幫助我們了解:當前的教育措施是在什麼樣的社會背景所產 生?該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轍?該如何才能持續有效的進行? 2. 教育史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檢視過去曾經出現過的教育思想、計畫與制度等 等。因其當時雖因種種原因而不獲重視或採納,然今時過境遷,或有其可行或 可取之處,值得吾人加以參考。11 二、 對於教育學及其理論而言 8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北京:東方,1996 年 9 月),頁 1。 9 李奉儒:<教育學的歷史研究之現況與趨勢>,收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學研究方法》,頁 285 -313。 10 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民 89),頁 265-298。 11 轉引自蔡世明:《近百年來我國中學國文教學的發展》,(台北:文史哲,民 92),頁 5。

(14)

各種理論及學問皆有其演進過程,歷史性的探討可追本溯源。任何一門學問, 均有其發展的歷史。透過以往的發展,方得以導向未來的創新。因此,研究其 發展由來,有其必要與價值。12

貳、研究步驟

歷史研究法主要著重在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解釋,其進行的步驟主要如下:13 選擇問題→蒐集資料→鑑定史料→敘述或解釋史實→整理與撰寫 ↑ ↑ ↑ ↑ -形成假設------------ 本研究除了「形成假設」一項之外,蓋遵循以上的步驟進行。首先,選擇研究題目; 其次,針對研究題目進行資料的蒐集;接著,對所蒐集到的史料加以比對與揀擇;然後, 進行史實的敘述與解釋;最後,進行資料的整理與撰寫的工作。

叁、主要文獻依據

本節旨在於說明本研究的主要文獻依據及取材方式。針對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的童蒙語 文教育的考察,筆者擬以目前國內已出版的年譜為核心,其次是回憶錄或自傳,不足之處 則以其他傳記等相關資料為輔。 本研究採取年譜作為研究核心的理由如下: (一)由於一手資料,如個人的日記、手札、官方檔案等等資料,散落四方,短時間內難 以蒐羅周全。加以本研究將進行考察的對象不在少數,更提高蒐集工作的困難度, 12 轉引自蔡世明:《近百年來我國中學國文教學的發展》,(台北:文史哲,民 92),頁 5。 13 同前註。

(15)

而年譜則貴在資料齊全而客觀。自宋代以後,名人往往有之,其內容或為譜主自訂、 或為門生故舊所撰,亦有後人於古代名人就其著述,考其事蹟,為之編訂者。所述 言行事蹟,大多能求其詳實完備;且編寫方式,採逐年紀事的方式,就譜主的生平 事蹟,加以編排羅列,14 不但可以擺脫個人主觀思想,同時也可避免政治力量的涉入。 因此,資料內容較為客觀,足堪採信參考。 (二)筆者原擬以傳記資料作為主要考察依據,以進行研究。然研究進行後卻發現,一般 傳記的內容多著重在個人豐功偉業的描述,對於童蒙語文教育的部分,則甚少著墨, 不符研究所需。此外,一般傳記容易因作者個人的政治立場等主觀因素,而對材料 有所增減,抑或加以褒貶,因而影響資料的客觀性。礙於傳記資料的侷限性與客觀 性等因素,因此,乃排除「以傳記資料作為主要考察依據」的原始計畫。 (三)在蒐羅資料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歷史學者對於資料的選取,是以:「傳記不如年譜, 年譜不如日記」做為普遍原則。然而,在研究時間有限的前提之下,若要完整蒐集 一手資料確實有執行上的困難;為了兼顧研究資料的完整性及研究工作的時效性, 乃決定以年譜為考察核心,並輔以回憶錄和自傳,以上資料闕漏時則以其他傳記資 料補足,以期在研究資料上取得較高的客觀性與可信度。 至於年譜的淵源及價值,曾對年譜研究與編修的工作投注很多心力的王雲五先生,曾 說明如下: 藉悉年譜之作,實始於宋,多數為譜主自訂,或口授子弟門人筆述;不則亦於譜主 沒世未久,其門人故舊,就見聞或遺稿代為編纂,幾等於譜主親撰。其中所述言行 史實大都詳確,古代著作原以藏諸名山,傳諸其人;故鮮有顧忌,此與歷代正史率 由新朝為勝朝所撰,遇有不利於新朝記載,無不刪汰,甚或曲筆為之。幸而我國修 14 臺灣商務印書館:<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 序文>,《民國章太炎先生炳麟自訂年譜》,(台北:臺灣 商務,民 76),頁 7。

(16)

史者多為具正義感之學者,不肯歪曲過甚,寧刪汰忌諱;然因是不免失真已多,持 與私人年譜相較,往往不無差異。此為宋以後之年譜可貴者也。……15 根據王雲五先生的說法,年譜的編撰由來已久,其內容記載大多詳實客觀,能避免一 般正史因政治因素而產生的扭曲與闕漏,因此參考價值甚高。故而筆者決定採用年譜作為 本研究的主要文獻依據。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在歷史背景方面,本研究的討論範圍,集中在清末民初的社會背景及其所產生的語文 教育思潮。清末民初的著名學人為數眾多,本研究的考察範圍集中在出生於清末(指十九 世紀中葉以後),並活躍於民初(二十世紀中葉以前)的學人。

貳、研究限制

由於清末民初的學人為數眾多,筆者為時間與能力等條件所限,不克一一列入討論, 僅能選取較為著名且具代表性者,進行研究,然而「百密一疏」,勢難周詳,此為本研究限 制之一;此外,選取標準難免有主觀之虞,則為研究限制之二。由於一手資料的浩繁龐雜, 為求資料之完整並兼顧研究之效率,乃以年譜為主要的研究核心,佐以其他文獻資料,而 力求完備;然而,未能完全採集一手資料,仍為研究限制之三也。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5 王雲五:<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附詳盡索引序>,《民國章太炎先生炳麟自訂年譜》,(台北市:臺灣 商務,民 76),頁 6。

(17)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筆者將各章的名稱及主要內容,分別作如下的安排: 第一章 緒論:主要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方法、範圍、參考文獻以及研究限制。 第二章 清末民初語文基礎教育思潮:主要在敘述清末民初的時代背景,探討文白破 立的淵源,追溯白話文教育的由來,以及清末民初的語文基礎教育思潮,並針對 白話文教育得流弊加以檢討,最後則提出回顧與檢評。 第三章 大時代的巨筆--清末民初著名學人介紹:首先說明研究對象的取樣標準及取材 原則;接著介紹研究對象的重要成就與特殊貢獻,藉以了解其重要的歷史地位與 研究價值。 第四章 清末民初著名學人的童蒙語文教育之考察:針對研究對象的童蒙語文教育資料進 行考察,接著再就考察的結果加以歸納與分析,並從中汲取經驗與啟示,為本研 究最主要的核心所在。 第五章 結論:根據研究所得,形成結論。

第五節 名詞釋義

為釐清研究範圍,針對本研究題目中的重要名詞,有必要做出較明確的界定: 壹、「清末民初」:本研究係以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以迄於二十世紀中葉之間的一百年為主。 貳、「清末民初著名學人」:在本研究所謂「學人」,必須兼具下列條件方得列入研究-- 一、出生於清末(指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並活躍於民初(二十世紀中葉以前); 二、具有深厚的學識涵養,並在學術、思想、教育或文化界具有重要地位; 三、對於中華民國近現代的學術、思想、教育或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創發或影響; 或對國家的整體發展,具有卓越的成就與貢獻者。 叁、「童蒙」:係指個人實際年齡在三歲至十三歲之間的啟蒙階段。 肆、「語文教育」:語文教育涵蓋甚廣,本研究主要係針對「國語文教育」中的「讀書」與 「作文」等部分進行探討。

(18)

第二章 清末民初語文基礎教育思潮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我國的教育思想向以儒家學說為中心,並以文言文經典做為 依歸。因此,自古以來「文言文」向為文體的正宗。及至清末民初,隨著軍事及政治上的 屢遭挫敗,由於西潮東漸,不僅傳統的思想觀念為之丕變,影響所及連傳統的「文言文教 育」也受到質疑。傳統「中學獨尊」的思想自十九世紀中葉,鴉片戰爭以後,已經開始逐 漸轉變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念,並有「自強運動」的應運而生;其後,「自強運 動」宣告失敗,乃有康有為與梁啟超主張的變法維新,並倡導「西體中用」的做法1 ;到了 民國八年「五四運動」,傳統思想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而「全盤西化」的激烈思想乃 甚囂塵上。2 思想觀念的轉變,直接衝擊到傳統教育,影響所及不但清末實行以新式教育制 度取代傳統的私塾教育模式,進而廢除了自隋、唐以來沿襲千年的科舉取士制度;到了民 初,語文基礎教育也因此產生極大的變革。首先是民國元年,教育部明令廢除讀經教育; 接著是民國九年,教育部進一步規定全面廢止國民學校傳統的文言文教育,而以白話文教 育代之。導致民初語文基礎教育產生極大變革的原因,除了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使然外,「白 話文運動」的興起,以及「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的相互激盪,都是重要的因素。 本章將針對清末民初的特殊時代背景,以及當時語文基礎教育的思潮與變革進行討論。

第一節

西潮東漸的劇變年代

自十八世紀中葉開始,西方列強挾著軍事優勢而來,以武力迫使中國打開封閉已久 的對外門戶。受到西方帝國主義的交相侵逼,中國不但在軍事政治方面屢遭挫敗;在思 想文化方面,也因而遭逢了千古未有的挑戰與危機。本節旨在說明清末民初西潮東漸對 傳統思想文化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探討「白話文運動」的興起,及其與「新文化運動」 和「五四運動」之間的關係。 1 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民 80),頁 140。 2「全盤西化」之口號,係由陳序經等人於一九二九年所倡導。

(19)

壹、內憂外患下的思想變革

康、雍、乾三朝,是清代的盛世,外患少,內亂亦少。然自中葉以後,內亂頻仍,南 有太平軍的興起,北有捻匪作亂,而回亂則分別起於雲南、陜西及新疆,不但使清政府窮 於應付,更因而動搖了國本。此外,西元一八四 0 至一八四二年間的鴉片戰爭,迫使中國 簽訂南京條約,緊接著各國勢力接踵而至。外力的不斷衝擊,使中國門戶洞開,面臨被瓜 分的危機。自是,救亡圖存與思想啟蒙成為知識份子最為關心的話題。 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面對內憂外患交迫,為求強兵強國,朝野間不少人主張模仿西藝, 提倡洋務,主要目的在於「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以西方國家「堅船利礮」的技藝為學習目 標。從而自西元一八六一年以後至一八九五年,共三十餘年間,在國防及外交方面大加改 革,稱為洋務運動,亦即所謂「自強運動」;其精神主要即是張之洞於西元一八九八年所著 <勸學篇>中,所提出的「中體西用」之主張。當時即如國學大家梁啟超、王國維等人, 也開始反省傳統的知識結構,並倡言西學。西元一八九八年,王國維在給友人的信中提到: 「若禁中國譯西書,則生命已絕,將萬世為奴矣。」3 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第一個救亡運動。 但因缺乏通盤的計劃,亦無有效的政治制度,更無充分的經費與相關技術人才配合,結果 並沒有達到增強國防的目的。 其後,中國再次遭受甲午戰爭的挫敗,部分知識份子認為,僅船堅礮利仍不足以富國 強兵,應從改革政治制度著手,於是洋務運動轉變為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變法與立憲運 動。然而,始自西元一八九五年的戊戌變法,卻因守舊派以「祖宗之法不可變」為由,而 加以大力阻撓。西元一八九八年,在慈禧太后所主導的政變下,終告失敗。就在洋務運動 與維新運動相繼失敗之後,國人普遍對外產生憎恨心理,終於蘊釀出義和團的排外運動, 亦稱「庚子拳亂」。在慈禧太后等人的暗中蠱惑下,亂事愈演愈烈,終於招致八國聯軍的相 繼入侵,使中國面臨慘遭瓜分的命運;而戰後所簽訂的辛丑合約,幾乎置中國於萬劫不復 3 轉引自王余光:《孫中山的治學方法》序文,載於張篤勤:《孫中山的治學方法》,(台北:新視野,民 87),頁 3。

(20)

之地,滿清政府至是威信盡失。 當變法失敗後,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知識份子,見專制政權不可為,乃轉而鼓吹 立憲。然而,當時清廷與民間的立憲思想落差極大,皇室一意固守權位,而民間則冀望政 體改革。因改革不成,立憲派乃與革命派聯合,推翻滿清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後的中國, 儘管在政治上已成功的由專制封建政體,轉變為民主共和體制,卻因袁世凱的稱帝,使國 家再度陷於內亂;袁氏帝制覆亡後,各地軍閥擁兵自重,形成割據的局面。國家分崩離析, 政局的動盪不安,生靈塗炭,更甚於往昔。面對內憂外患的不斷加劇,知識份子在悲憤痛 心之餘,轉而將國家積弱不振的原因,歸咎於傳統的思想、文化與觀念過於封建落伍。同 時認為要使中國強盛,就必須先邁向現代化;要使中國邁向現代化發展,就必須鼓吹西方 的「民主」觀念與「科學」思想;在建立「民主」與「科學」的思想、觀念與精神之前, 就必須先打破封建守舊的傳統風俗文化。也就是說,必須從基層民眾的思想革新與改造做 起。於是,「新文化運動」的浪潮,就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背景下逐漸萌芽,進而席捲了整個 中國,並深深的影響了整個中國近現代的發展。4 面對自強運動、變法維新與立憲運動的屢遭挫敗,許多知識份子將失敗的原因,歸咎 於西化的不夠徹底,以至於成效不彰。認為若欲使中國富強,一方面必須盡量破除傳統的 風俗、禮教、倫理、道德等舊思想與舊觀念,另一方面則必須盡可能的輸入並接受西方文 化。因專制政體雖已推翻,民主體制也已建立,然而多數民眾受到傳統封建思想的荼毒太 深,仍舊無法改變,致使國家無法真正走向現代化,步上民主法治的正軌。因此,若想徹 底根除封建落伍的思想桎梏,就必須將所有傳統文化的產物,一律予以鏟除。於是,傳統 的文言文學成為眾矢之的,與封建專制政權一起倍受撻伐。

貳、「白話文運動」的興起

民初有許多知識份子認為傳統的中國文學,是用古人的語言(文言文)作為文學表達 4 《五四運動史》,(台北:桂冠,1989),頁 9-15。

(21)

工具,一般人看不懂,是「死的文學」。而其目的或為寄興,或為文以載道,極少表現社會 的實況。只是專制時代少數讀書人的嗜好,及求取功名的工具。只是提供貴族享受之用, 極富封建思想。既不符合民主體制下的大眾需求,對於普及教育、掃除文盲,以及新思想、 新文化的傳播,也十分不利。因此,主張去除文言文,而以白話文取代之,掀起了所謂的 「白話文運動」。「白話文運動」最重要的倡導者為胡適、陳獨秀等人,而主要的宣導刊物 則為《新青年》。5 《新青年》主要的訴求有三:一為文學革命;二為倫理革命;三為全盤 西化。6 其中,「白話文運動」即是「文學革命」的重要主張之一。「白話文運動」所造成的 結果,對於整個中國文化及語文基礎教育的影響,迄今實在難以估量。 首先對文學革命問題提出討論的,是胡適。民國四年,當他還在美國留學時,即已開 始就以白話為詩、文字的死活等問題,與梅光迪、任鴻雋等人進行論辯。在當時與梅、任 諸人答辯時的詩作中,已表現出若干「文學革命」的想法與主張,其中如: 詩國革命何自始?要須作詩如作文。琢鏤粉飾喪元氣,貌似未必詩之鈍。 小人行文頗大膽,諸公一一皆人英。願共僇力莫相笑,我輩不作腐儒生。 詩中已揭示出「作詩如作文」之「革命」主張,又如: 文字沒有雅俗,卻有死活可道。 古人叫做欲,今人叫做要; 古人叫做至,今人叫做到; 古人叫做溺,今人叫做尿; 5 「白話文運動」在清末已見發端。如梁啟超等人大力提倡淺近新體文;西元 1904 年陳獨秀並發表了《國 語教育》,提出用本國通俗語言編寫小學課本,在全國推廣普通話教學的主張。雖然當時時機尚未成熟, 但也促使語文新教材的取材多元化,除了傳統的選文之外,也開始加入一些翻譯作品及時務文章,而大 大豐富了語文教育的內容。(閻立欽:<我國語文教育與近代以來社會變遷的關係及啟示>,《一九九七 年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大學課程學系出版,1998。) 6 王鳳喈:《中國教育史》,(台北:正中,民 84),頁 357-365。

(22)

本來同是一字,聲音少許變了。 並無雅俗可言,何必紛紛胡鬧? 至於古人叫字,今人叫號;古人懸樑,今人上弔: 古名雖未必不佳,今名又何嘗不妙? 至於古人乘輿,今人坐轎;古人加冠束帻,今人但知戴帽: 若必叫帽作巾,叫轎作輿,豈非張冠李戴,認虎作豹?… 其中便提出了「文字沒有雅俗,卻有死活可道」的看法,對於古文的用字遣詞,表示了不 以為然的態度。在一來一往的答辯過程中,終於逐步醞釀出胡適「文學革命」之「夢想」: 今且用足下之字句以述吾夢想中之文學革命曰: (1) 文學革命的手段:要令國中之陶、謝、李、杜皆能用白話京調高腔作詩。 (2) 文學革命的目的:要令白話京調高腔之中產生出幾許陶、謝、李、杜。 (3) 今日決用不著「陶、謝、李、杜」的陶、謝、李、杜。若陶、謝、李、杜 生於今日仍作陶、謝、李、杜當日之詩,則絕不能更有當日之價值影響。 何也?時代不同也。 (4) 吾輩生於今日,與其作不能行遠、不能普及的五經、兩漢、六朝八家文字, 不如作家喻戶曉的水滸、西遊文。與其作似陶、似謝、似李、似杜的詩, 不如作不似陶、謝不似李、杜的白話詩。與其作一個學這個、學那個的鄭 蘇戡、陳伯嚴,不如作一個實地試驗、旁逸斜出的胡適之。 ………吾志決矣,吾自此以後,不更作文言詩詞。……… 惟以上爭辯,尚屬私人書信往返之討論,猶未公開宣揚,因此仍真正未對社會造成影響。 及至民國六年,胡適在陳獨秀所主編的《新青年》雜誌上,發表了<文學改良芻議>

(23)

一文,才正式發表出「文學革命」的首篇正式宣言。胡適在該文中指出: 以今世歷史進化的眼光觀之,則白話文學為中國文學之正宗,又為將來文學必用之 利器,可斷言也。 文中並提出文學的改良必須從八事入手: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倣古人。三曰, 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濫調套語。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講 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7 由於當時《新青年》正在提倡西洋文化,打倒孔家店,並為一般青年所歡迎。因此該 文不但獲得當時《新青年》主編陳獨秀的激賞,發表後更引起很大的迴響。同年二月,陳 獨秀接著在《新青年》發表<文學革命論>一文加以響應,文中提出文學革命的三大主義: 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舖張的古典 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澀的艱難的山林文學,建設明瞭的通俗 的社會文學。 此文一出,乃正式樹立起「文學革命」的大旗,不但激烈的抨擊文言文學,並進一步推舉 白話文學的價值與地位。其後,胡適雖然曾在民國六年九月四日致陳獨秀的信中提出「此 之事是非,非一朝一夕所能定,亦非一二人所能定。……不敢以吾輩所主張為必是而不容 他人匡正。」從文中可以看出,當時的胡適對於文學革命的是與非,仍然沒有足夠的把握 與自信。因此,在態度上仍然顯得遲疑而有所保留,並不敢冒然行事。然而,陳獨秀在回 信中卻是充滿了奮不顧身的激烈口吻,他在信中強調: 7 以上八事,後來經過修改,除將內容改為否定的語氣,並第一項改為「不做言之無物的文字」,第三項 改為「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第五項改為「不用套語濫調」,前後順序也重新加以調整以後,引入<建 設的文學革命論>中,即所謂「八不主義」。

(24)

……改良中國文學當以白化為文學正宗之說,其是非甚明,必不能容反對者有討論 之餘地;必以吾輩所主張為絕對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 以上內容顯示出陳獨秀不顧一切、奮不顧身,「必不能容反對者有討論之餘地」與「不容他 人之匡正」的專斷態度。這種革命的激情,鼓動著胡適放棄原來持平而又保留的態度,進 而全力投入白話文運動中,在短短數年間促成了文學革命的成功。 到了民國七年四月,胡適又在《新青年》發表了<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提出根本的 主張: 我的建設新文學論的唯一宗旨只有十個大字: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我們所提 倡的文學革命,只是要替中國創造一種國語的文學。有了國語的文學,方才有文學 的國語。…… 死文言絕不能產生活文學。中國若想有活文學,必須用白話,必須用國語,必須做 國語的文學。 在<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發表之後,在社會上獲得了熱烈的迴響,文學革命及白話文運動 也得到廣泛的認同。當時包括錢玄同、劉復、周作人等北大著名學者,分別都在《新青年》 為文支持並響應胡適、陳獨秀的主張,並且提出許多具體的改革方案。8 儘管文學革命在民 國六年至七年間就已經逐漸受到重視,然而當時卻只限於部分的知識份子,並未普及全國。 一直要到民國八年的「五四運動」發生以後,才促使「文學革命」的白話文風潮迅速的席 捲全國。從而推翻了傳統文言文學的崇高地位,將白話文學的地位推向最高峰,成為中國 8 吳文祺:<五四運動語文學革命>,《五四與中國》,(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頁 63。

(25)

文學史上空前未有的大革命。 由於當時適逢中國在國際間遭受到嚴重的屈辱9 ,面對外來的強權入侵,以及國內政客 賣國求榮的不齒行為,北京學生在民國八年五月四日當天集結,並發動了大規模的愛國運 動,即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事件」。這時,始於民國四年,標舉著「民主」與「科學」 兩大旗誌的「新文化運動」,10 乃隨著「五四事件」的擴展與效應而迅速的發展起來。結果 不但撼動了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思想,也促成了「白話文運動」的成功--白話文教育因此 而取代了文言文教育。不但使我國的語文基礎教育產生了重大變革,11 也對於中國文化的傳 承,產生了極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叁、「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的相互激盪

「白話文運動」的成功,與「五四運動」及「新文化運動」密切相關,彼此具有推波 助瀾之功效。以下分別論述其成因、發展、關係及其影響: 一、「新文化運動」的主要發展背景如下: (一)政治局勢混亂 辛亥革命以後,北洋軍閥袁世凱奪得政權。他清除異己,鎮壓各地的反對勢力。在文 化思想方面,掀起了一股對當時而言十分反動的尊孔復古的逆流。企圖在「保存國粹」的 名義下,下令尊孔讀經,以加強對人們的思想控制。北京和許多地方紛紛組織「孔教會」、 「尊孔會」,並發行報刊。革命以後國內的混亂,使人民非常失望,知識份子更急於尋找復 興中華的途徑。 12 (二)五四運動的刺激 9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在巴黎合會召開和平大會,同屬戰勝國的中國,卻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10 一般而言,「新文化運動」的萌芽,應可以陳獨秀於民國四年在上海創刊《青年雜誌》(後來改稱《新 青年》)計起。當時陳創辦該雜誌的目的,先是為了反袁(世凱),其後則著重在喚起中國青年的自覺與 推翻腐敗的傳統。而其最終的目的,均是為了救國。 11 王炳照、宋元強、蔡振生、蘇渭昌、雷克嘯:《中國教育史》,(台北:五南,民 83),頁 268。 12 林麗容:《民初讀經問題初探》,(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 75),頁 63-68。

(26)

自民國六年以來,新文化運動的提倡者,不斷推動文化改革、革新政治,激起了不少 學生的使命感。面對袁世凱及段祺瑞的通奸賣國,終於激起國人的怨恨。民國八年五月, 中國在巴黎和會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消息傳回北京。五月四日,二千餘學生集結北京,舉行 示威遊行,釀成「五四運動」。這次運動,不但激化並擴大了新文化運動的範圍,同時也深 化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目的是希望透過思想改革進而促成社會進步,以振興中華,建設 強盛的新中國,不受列強欺壓。他們高舉著「科學」和「民主」的旗幟,對於中國固有的 風俗習慣,乃至於具有優久歷史傳統的古典文學、倫理道德、禮教思想等等文化產物,一 律加以猛烈的攻擊與摧殘。雖然「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實際上是先於「五四運動」;然而, 「五四運動」的示威抗議,卻是促成「新文化運動」發展成功的轉捩點。 二、「五四運動」的影響 「五四運動」對中國學術文化方面帶來深遠影響。藉由「五四運動」的發展,使「新 文化運動」得以延續和發展,順利的將民主、科學以及反對封建迷信的思想推廣到全國民 眾,使提倡新思想、新文化蔚為風氣。同時,也促進了「文學革命」的深入而廣泛發展。 影響所及,包括現代(白話)文學的建立,以及各種報刊出版和民眾輿論的進展,而儒家 思想的權威和傳統倫理觀念倍受衝擊,民主科學精神則倍受推崇,還有女權運動的興起等 等,種種的變革促使中國在各方面的發展,邁入了一個嶄新而又混亂的階段。 三、「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的關係 「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的關係十分密切。民國建立後,政治未上軌道,南北 軍閥互相對抗,民生困苦,外交亦處於劣勢。最令國人引以為恥的,是日本強奪山東所引 發的「山東問題」,也因而激發國人愛國反帝的「五四運動」。 13 民國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大學的學生遊行示威,抗議日本侵略山東,史稱「五四事件」。 「五四事件」刺激全國人民的愛國情緒,促使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和學生罷課,以支持北 13 民國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生進行一連串示威,學者周策縱稱之為「狹義的五四運動」;該運動又激發 並結合了發生於民國四年左右的「新文化運動」,掀起了思想文化上的革命,稱之為「廣義的五四運動」。

(27)

京大學的學生運動。在此之前,文化界已掀起一股批判傳統風俗文化,並宣傳科學和民主 的思想的風潮,即所謂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既是一個愛國的民族主義運動,又 是一個青年運動和文化運動。在某種程度上,「五四運動」可視為新文化運動的一部分。但 「新文化運動」的出現先於「五四運動」,而「五四運動」卻反過來把新文化運動推向高峰。 兩者相互激盪的結果,是將中國迅速的推向西化,而傳統的中國文化也因此逐步走向式微 的命運。 四、「新文化運動」的發展概況 (一)「新文化運動」的開端 「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從民國四年《青年雜誌》的創辦開始,及至民國八年「五四 運動」期間,重點主要是攻擊舊傳統,以及輸入歐美的民主、科學思想。 民國四年九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次年改名為《新青年》。同年,《新青 年》的編輯部遷往北京,由北大學者及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劉復、沈尹默、錢玄同輪 流主編,使這份原為宣揚思想解放的雜誌,成為學術界的交流基地,並領導了「新文化運 動」的開展。陳獨秀在《新青年》的創刊號發表了〈敬告青年〉一文,力倡青年人要關注 國事,負起振興中國的責任,戰勝舊社會及舊傳統。陳氏等人提倡人權、自主、科學;希 望青年人拋除舊思想、文化的羈絆。此外,《新青年》還積極介紹西方民主和科學,成立倡 議新文化的組織,冀求開創新文化。14 (二)新文化運動的主張及思想 新文化運動的目標是「破舊立新」,其內容亦可按這兩方面說明: 首先,「破舊」就是要破除中國固有的傳統。民國四年,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 以歐洲歷史發展為例,說明若要建立現代社會,就必須告別傳統的古老文化。他認為中國 固有的傳統,是實行現代化的絆腳石;而中國舊傳統是以儒家學說為主,故而極力提倡「打 倒孔家店」。當時有學者甚至提出要藉著去漢文,來摒棄儒學思想,進而廢除傳統的倫理道 14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台北:桂冠,1989),頁 73-83。

(28)

德。在「新文化運動」期間,綱常禮教被認為是導致個人難以自主,乃至於無法培養國民 現代理性思維的禍根。因此斷言,綱常倫理與民主政體無法相容,必去之而後中國乃有現 代化的希望。 其次,是「立新」,方法一則是提倡「民主」與「科學」,一則是倡導「文學革命」。在 提倡民主與科學方面,由於破除傳統文化的同時,必須引入新的觀念,以填補思想的真空。 故陳獨秀力倡民主與科學,作為革新中國及取代舊文化的元素。中國應廢除傳統的官僚政 治,倣美、法的民主革命,實行真正的民主憲政。他們又強調「科學」,是要學習西方的科 學精神,運用正確的思考方式,以認識自然和社會,並破除舊迷信、盲從、武斷和偶像崇 拜,使國民脫離「蒙昧時代」。「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民主」,不僅是指政治上的民主, 還包括思想及個性上的自由。至於「科學」,除了純粹的自然科學外,亦指客觀分析和辨明 真理的態度。另外,在倡導「文學革命」方面,胡適與陳獨秀皆主張以白話文作為新的文 學內容,以新文學代替舊文學,最終達致「我手寫我口」,使人人都明白文學作品的內容, 並提高文學的傳播效果及感染力。當時在年輕一輩的文學家,如魯迅、劉半農等人的倡導 下,中國文學的發展亦進入了新階段。15 (三)「新文化運動」的主流人物 民初新知識份子,包括蔡元培、陳獨秀、胡適、魯迅、周作人、劉半農、錢玄同等人, 不但是民初「新文化運動」的主流,同時也是積極推動中國現代化的代表人物。16 對於中國 近現代的發展,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

肆、回顧與簡評

「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所產生的影響及歷史意義,不但深遠,而且重大。從 正面的角度來看,首先,是促進現代文學的發展,文學的創作空間大增,寫實、浪漫等各 15 歷史出版社網站 http://home4u.hongkong.com/_H4U/education/secondaryschool/matrix/short/short.html 16 歐陽哲生:<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以「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儒學關係為中心>,收入《五四新論: 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市:聯經,1999),頁 178-179。

(29)

種議題,皆廣泛成為書寫主題。此外,「新文化運動」有助於對中國固有思想的解放,並打 破儒學獨尊的局面。使中國哲學史的系統研究,視野不再局限於儒家思想與經學方面。西 方各種政治理論及哲學思想,如實驗主義、自由主義、功利主義、無政府主義,乃至於共 產主義等,紛紛被引介到中國,不但拓展了國人的視野,同時也為學術研究開創了新路向。 促使民國以來,思想界的發達,成為繼先秦以後,另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至於負面 影響之嚴重,則是「新文化運動」者在當時內憂外患的局勢下,急求國家現代化的情況之 下,所不及考慮與顧及的。 首先,「新文化運動」者倡導全面西化,使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因此, 部分知識份子,如梁啟超及張君勱等人,便提出要保有及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優點,並反 對胡適及陳獨秀等全盤西化的主張。這種對中國文化及西方思想取捨的分歧,造成了學術 界的大分裂。17 再者,「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把新、舊文化完全割裂。在建構新的文化學說時,完全 沒有兼顧傳統文化價值的容納和吸收,反而以現代與傳統文化的對立為前提。對於傳統文 化的全盤否決,不僅無助於新文化的構建,甚至還造成文化發展上的斷層。一則盲目的反 對傳統,攻擊固有的文化;一則未能深刻了解西方文化,結果更加深發展中國新文化的困 難。「新文化運動」的參與者膚淺而又霸道的看待文化問題,情緒化的全盤否定中國文化, 過度的崇拜西洋文化,失去了理性分析與客觀批判的精神。其嚴重的程度甚至於產生了廢 除漢字、漢語,不讀中國書等偏激的想法。這種態度自然無法正確的對待中國文化遺產, 亦不能正確的理解中西文化的關係與問題;相反的,卻帶給人們崇洋媚外的情結與根深蒂 固的民族自卑感,形成無法自我認同的病態心理。這是國人自五四運動以來,迄今仍擺脫 不掉也跨越不了的文化陰影。 此外,「白話文運動」的成功,使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成為文體的主流;並促使 傳統文體的正宗──文言文──在紛亂擾攘的時代狂潮中,逐漸的沒落。導致中國語文 17 歷史出版社網站 http://home4u.hongkong.com/_H4U/education/secondaryschool/matrix/short/short.html

(30)

基礎教育史上的大變革──廢止文言文教育,全面推行白話文教育。一般青年學生對於 文言文的態度,也從過去的推崇與熟習,逐漸的轉變為排斥與陌生。而中國歷代聖哲以 文言文寫成的經典,漸漸成為一般人難讀難解,甚至於望文生畏的「有字天書」,進而 只能束諸高閣。傳統文化的接續與傳承因此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甚至面臨斷滅的命 運。隨著西方物質文明面臨重大的考驗與危機,自「五四運動」以來即對西方文化亦步 亦趨、尾隨其後的中國人,也逐漸步上後塵。然而,從一次大戰的爆發,強調科學的西 方物質文明,業已顯示出其問題與侷限,也因而更加突顯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與可貴 之處。18 中國文化作為東方文明的源頭,蘊藏著豐富的寶藏亟待開發。源遠流長的先人 智慧,足以對這個物慾橫流、心靈空洞的世界提供一個正確的引導。然而,新一代的炎 黃子孫卻多不識中國(文言)文,更無從體會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了。這些都是民 初「新文化運動」倡導者,在不遺餘力的「打倒傳統」時,所來不及思考或者無暇顧及 的問題。然而,卻也因此而造成今日中華民族的悲哀,以及整個世界人類共同的遺憾。

第二節

民初語文基礎教育的大變革

「新文化運動」承「五四運動」之勢而起,對社會造成了巨大而廣泛的影響。其中,「白 話文運動」與「國語(官話)運動」19 相互結合,形成一股推動教育改革的強大力量,促成 了中國語文基礎教育的大變革:廢止文言文,改採白話文教育。 這是中國數千年來史無前例的轉變,在此之前,即便是民國建立之初,首任教育總長 蔡元培一上任,即刻宣布廢除讀經教育。然而,當時學校各科的教學內容,依舊採行著傳 統的文言文教育。根據葉聖陶的回憶,從清朝末年廢止科舉,開辦新式學校,直到民國初 年為止,中小學的國文教育仍與傳統一脈相承,不但小學國文課本用文言文編輯,中學國 18 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民 80),頁 290。 19 清代「國語(即官話)運動」在有關當局的推動下,到了清末,國語(即官話)的使用已經日趨普及。 參江增慶:《中國文學史》,(台北:五南,民 91),頁 383。

(31)

文教材幾乎全是名家古文之外,就連各科所有的課本也用文言文編寫。20 因此,學校教育全 面廢除文言文並改用白話文的情況,其實是經過長期醞釀的結果。本節則就白話文教育從 醞釀到成形,以及廢止文言文教學的過程進行討論;最後,列舉文白過渡時期所發行的若 干國語文教科書的部分內容為例,以說明民初白話文教育施行初期的概況。

壹、清末文白破立問題的醞釀

在中國文學史上,古典文學向來佔有正宗地位。「學而優則仕」,特別是在中國傳統的 科舉制度下,熟讀四書五經以及優越的古文書寫能力,決定了仕進與否。因此,文言文向 來就是文章的「正統」。21 到了清末,科舉制度雖然遭到廢除的命運,然而新式教育卻依然 延續著這個傳統。另一方面,自清末以來,主張「言文一致」的呼聲愈來愈大,文白破立 的問題也隨著愈演愈烈。終於在民國六年以後,在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的推波助瀾下, 正式催生了白話文教育。因此,若欲全面了解整個白話文教育的形成經過,必須先對清末 文白破立的醞釀過程加以探討。 清末首先對文言文提出意見的,當推黃遵憲。清同治七年(西元 1868 年),黃遵憲在 其二十一歲所寫的《雜感》一詩中寫道: 我手寫吾口,古豈能拘牽!即今流俗語,我若登簡編,五千年後人,驚為古斑斕。 詩歌革新的主張,業已躍然紙上。其後又於清光緒十八年(西元 1887 年),在<日本國志‧ 學術論>中提出:「語言與文字離,則通文者少;語言與文字合,則通文者多。」指出中國 言文不一致的弊病,並力主言文一致。 其後,倡導「新民體」的梁啟超,繼而響應。光緒二十二年(西元 1896 年)在梁啟超 20 轉引自蔡世明:《近百年來我國中學國文教學的發展》,(台北:文史哲,民 92),頁 2。 21 胡適:《白話文學史》上卷,(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頁 4-6。

(32)

所著的<變法通義:論幼學>以及<沈氏音書序>等文中,分別引述了黃遵憲的看法,反 覆論述「言文分離之害」,及「言文合一之益」。並於次年作<蒙學報、演義報合敘>,公 開支持最早的通俗刊物。 接著,光緒二十三年(西元 1897 年),裘廷梁也在《蘇報》發表了<論白話為維新之 本>,正式樹起「崇白話而廢文言」的大旗,主張若欲普及教育、開發民智,必自提倡白 話文始。從此以後,白話文的風氣漸開。光緒二十四年(西元 1898 年),我國第一份白話 報紙《無錫白話報》正式誕生。<論白話為維新之本>一文在該報重刊,其後並轉載於《清 議報全編》卷二十六。繼《無錫白話報》之後,同年《杭州白話報》出刊,並大受歡迎。 於是繼出者遂多,單據《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一書中所載,即多達二十餘種。其中白 話報包括有 1901 年創刊的《杭州白話報》、《蘇州白話報》;1902 年創刊的《啟蒙畫報》、《啟 蒙通俗報》;1903 年創刊的《寧波白話報》、《中國白話報》、《新白話報》;1904 年的《白話》、 《安徽俗話報》、《揚子江白話報》;1905 年的《直隷白話報》、《第一晉話報》;1906 年的《預 備立憲官話報》;1907 的《吉林白話報》、《晉乘》;1908 年的《滇話》、《安徽白話報》;1912 年的《女子白話報》;此外還包括了文白兼載的報刊。 接下來的發展,則使得文白對立的問題,更趨於白熱化。光緒二十六年(西元 1900 年), 維新人物兼教育革命家陳榮袞在《知新報》發表<論報章宜改用淺說>一文。主張報章應 改用通俗的白話文,並對文言文大加撻伐,這是一篇討伐文言的檄文。緊接著,光緒二十 八年(西元 1902 年),梁啟超在<新民說:論進步>一文中,再次強調「言文合一」的重 要;並在<小說叢話>裡明確的提倡俗語文體,作為倡導文界革命的理想之一。光緒三十 年(西元 1904 年)四月,劉師培在《警鐘日報》發表<論白話報與中國前途之關係>,主 張以白話報促進全國語言統一。到了光緒三十二年(西元 1906 年)前後,上海就出版了如 《繪圖識字實在易》、《速通虛字法》、《白話字彙》、《繪圖蒙學造句實在易》、《論說入門》、 《四經新體速成讀本》、《繪圖中國白話地理》、《繪圖中國白話史》、《繪圖幼學白話句解》

(33)

等,五十餘種用白話文寫成的教學用書。22 白話文的書寫模式,逐漸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 總上所述,文白破立的問題,在清末已開始蘊釀;到民初「白話文運動」以後,才真 正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議題。總計白話文教育從醞釀到成形,自清同治七年(西元 1868 年) 黃遵憲的首先發難,到民國九年(西元 1920 年)北洋政府明令廢止國民學校的文言文教學, 前後僅費時五十年。傳承了數千年之久的文言文教育,竟在短短五十年之間就遭到廢止, 其背後的原因十分複雜,所涉及的層面也極廣。顧「文學革命」雖以「文學」為名,背後 的動機則是出於政治與社會改革的理想。因此,民初語文基礎教育產生大變革的根本原因, 並非單純屬於「文學層面」的問題,而是社會及政治等其他因素所造成。

貳、民初文言文教學之廢止

就前段所述,文言文教育由來已久,要改變這個傳統,絕非一朝一夕的事。以下就民 初文言文教學的廢止過程,進行討論。 清代的「國語(即官話)運動」發展到清末,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繼滿清政府結束 統治之後,國語運動大師王璞於民國四年十一月,呈請教育部公佈注音字母以推行全國。23 到了民國五年,王氏創刊了「官話注音字母報」。同年十月,黎錦熙、陳懋治等人在北京發 起組織「國語研究會」,主張「言文一致」、「國語統一」;次年召開第一次大會,並推蔡元 培為會長24 。到了民國七年四月間,胡適發表了著名的<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文中提到: 我的「建設新文學論」的唯一宗旨,只有十個大字:「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 我們所提倡的文學革命,只是要替中國創造一種國語的文學。有了國語的文學, 方才可以有文學的國語;有了文學的國語,我們的國語方才算得真正國語。 22 蔡世明:《近百年來我國中學國文教學的發展》,(台北市:文史哲,民 92),頁 269-281。 23 毛禮銳、邵鶴亭、瞿菊農:《中國教育史》,(台北:五南,民 78),頁 547。 24 方師鐸:《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台北:國語日報社,民 58),頁 31。

(34)

這篇文章發表後,「文學革命」與「國語統一」兩大潮流遂合而為一,齊頭並進。 當時,「國語研究會」的會員遂利用「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聯合會」於杭州開會之際,提 出「請教育部速定國語標準,並設法將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區,以為將來小學國文科改國語 科之預備」乙案,並獲大會通過。接著,教育部又召集北京、武昌、瀋陽、南京、廣東、 成都和陜西等七個高等師範學校的校長,經開會議決:高師設立「國語講習科」,簡章明訂 專教注音字母及國語,25 開始培訓國語教員。民國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教育部公佈了「注音 字母表」,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公佈「國語統一籌備會規程」。26 民國六年「第三次全國教育會聯合會」開會之際,「湖南省教育會」代表曾向大會提案, 大意是: 注音字母洵統一字音之方便法,然非從事於語法改良,雖有注音,亦難奏效…莫如 改國民學校之國文科為國語科,將國文程度改淺,國語程度提高,仿語錄及說部書 之形式,俾文與語之距離漸相接近,成一種普通國語。 因而乃有「請教育部速定國語標準,並設法將注音字母推行各省區,以為『將來』小 學國文科改國語科之預備。」之說。當時正是「文學革命」鬧得如火如荼之際,全國的報 章雜誌多已採用白話;胡適更以白話文著《中國哲學史大綱》一書,作為當時北京大學的 講義。大學講義既可用白話文編寫,則小學教科書之改為白話,在當時自然也就成為「不 爭之論」了。 其實,當時北京的「孔德學校」,早已率先採用注音字母自編國語課本了;而江浙也有 小學校自編活葉教材,並使用國語教學。27 此外,中華書局所出版的「新式教科書」也開始 25 方師鐸:《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台北:國語日報社,民 58),頁 31。 26 毛禮銳、邵鶴亭、瞿菊農:《中國教育史》,(台北:五南,民 78),頁 548。 27 《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台北:國語日報社,民 58),頁 51。

(35)

採用部分白話文。28 到了民國八年「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開第一次大會時,劉復、周作 人、胡適、朱希祖、錢玄同、馬裕藻等人就提出「國語統一進行方法」的議案,其中「改 編小學課本」原案說明如下: 統一國語既然要從小學校入手,就應當把小學校所用的各種課本,看作傳布國語的 大本營;其中國文一項尤為重要。如今打算把「國文讀本」改作「國語讀本」;國民 學校全用國語,不雜文言;高等學校酌加文言,仍以國語為主體。「國語科」以外, 別種科目的課本,也該一致改用國語編輯。 此案經大會通過並呈請教育部施行29 ,而教育部也在民國九年一月訓令全國各國民小學 將一、二年級的國文改為語體文,同年四月並規定至民國十一年全面廢止文言文教科書, 一律改用白話文。30 中國語文基礎教育史上傳統的文言文教材與教學,至此正式走入歷史。

叁、文白過渡時期白話文教育的推展狀況

民初新文化運動者認為若欲挽救國家頹勢,就必須全面引進西方文化,讓一般民眾普 遍認識「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同時徹底革除傳統迂腐閉塞的封建思想, 而報章雜誌是當時最便捷的思想傳播工具。但由於當時的中國社會仍然存在許許多多的文 盲,而一般人又將教育無法普及的原因,歸咎於文言文的艱深難懂。因此,為普及平民教 育,全面推行白話文教育,成為當時政府勢在必行的政策。其中,最具體而相關的因應措 施,就是明令禁止使用原來的文言文教科書,一律改採白話文教科書。以下就民初小學國 語文教科書的演進,加以討論;並就各版本的文體,稍加分析,俾了解民初白話文教育的 推展概況。 28 毛禮銳、邵鶴亭、瞿菊農:《中國教育史》,(台北:五南,民 78),頁 547-548。 29 方師鐸:《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台北:國語日報社,民 58),頁 51-52。 30 毛禮銳、邵鶴亭、瞿菊農:《中國教育史》,(台北:五南,民 78),頁 547-54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 ESO created by five Member States with the goal to build a large telescope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  Belgium, France, Germany, Sweden and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Akira Hirakawa, 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Śākyamuni to Early Mahāyāna, translated by Paul Gron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Dhivan Jones, “The Five

The difference resulted from the co- existence of two kinds of words in Buddhist scriptures a foreign words in which di- syllabic words are dominant, and most of them are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