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前瞻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前瞻"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教育研究集刊

2000'1'44 輯

Education Reform Facing the New

Millenium 一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Stu且,文帥,敬仰,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n the strategies

of education reform coping with the socio-cultural challenges of the

new millenium. Following the

decline of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borrowing

and

positivism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

the

rising

postmodernism

in

1990s

advocates

the

locality

of

truth

and

merchandise

logic in the socio-cultural process. Influenced by the

postmodernism and economic reactionalism

,

many countries adopt

market mechanism in

e心cation

reform to secure

thei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sole role of the state is to set up the rules of

competition

in

education

market

through legalization.

Not

going

against the

worldwide current

,

Taiwan also adopts deregulation as

the motto of education reform.

Serious education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imbalance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social justice

,

between

the power of private sector

,

parents

,

school and government

are

waiting

for

feasible

resolution.

Therefore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吐 to

set up

a continuous reform mechanism for the

better-ment of education

Keywords: education reform

,

methodology

,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 回顧與前瞻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前瞻

戴曉霞

【摘要】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數十年來,高等教育經歷了史無前 例的大變動。為了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滿足社會的需求,高等教 育在戰後的擴張時期主要是由政府提供經費,並進行嚴密的計畫與控制。

到了 1980 年代之後,高等教育和政府之間的關係有了顯著的轉變,政府

的俑色逐漸由控制轉向監督。政府一方面給予高等教育較大的自主空間,

另一方面減少公共經費,加靈機構自籌經費的比例。其目的在於減輕政

府的財務質擔及迫使高等教育更積極地回應市場,也就是家長、學生‘

雇主、企業界及政府等教學與研究之購買者的需求。除了必須以較少的

經費提供品質較高的教育之外,高等教育也被認為應該為國家的經濟發 展及競爭優勢的維持更盡心力。面對外在環境的劇烈改變和圓際合作與 競爭的趨勢,高等教育必須勇於創新才能在新世紀繼續茁壯和成長。本 文由政府、市場與高等教育、經濟發展與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國際化、 高等教育與創新等四個筒度,回顧歐美、日本及我國高等教育在過去數

十年來的變化,並勾勒高等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發展方向。

關鍵字:政府與高等教育、產業與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與郎新

(2)

高等教育在過去數十年來,先後面對兩股迫使其重新定位的壓力。其一 是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其二是資訊工業帶來的經濟轉型及全球性的競爭。傳 統菁英式大學無法充分滿足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而來的多元化需求,高等教 育必須採取多樣化的發展,不論在學生類別、學習年限、課程內容、教學方 法、經費來源、研究取向及機構規模等方面都必須重新審視以因應不同的需 求。此外,高等教育的擴張也造成沈重的財務負擔,政府支付高等教育的能 力普遍降低。資訊工業及知識經濟的來臨更加重了高等教育機構在生產知識

及技術創新與轉移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除了傳統的基礎研究之外,高等教育

機構也被認為應該更積極地回應經濟發展的需求,推動應用性研究,並加強 和產業界的合作暸係。此外,全球化的趨勢,包括全球性的競爭與合作,也 促使高等教育機構必須重視學生「全球性能力 J

(global

competence) 的培 養。 為了確保公共資源的有效利用、強化高等教育配合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 的動機,各圓政府改變了1980年代以前採行的計畫與控制策略,改為高等教

育的自我管制策略 (strategy

of self-regulation)

(van Vught

,

1989) 。許

多政府放鬆對高等教育在財務、人事、課程方面的管制,將決策權下放給學

校 o 換言之,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操控已經由霞家控制模式 (state

control

model) 轉向國家監督模式 (state

supervising

m。“I )。在放棄量對高等教育

之控制的同時,各國政府也積極地將市場機制引入高等教育,企圖讓競爭引 導高等教育機構積極回應市場的需求,以增加彈性、提升效率。使用者付費 的學費政策及自籌財源的經費政策都迫使高等教育機構必須注意高等教育市 場的供需關係,並強化和農業界的合作。 面對複雜多變的外在環境及雜督而來的各種需求,高等教育不論在外貌 及本質仁都逐漸轉變。展望新世紀的來鶴,這些改變將更加顯著。本文擬由 政府、市場與高等教育、經濟發展與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窗際化、高等教 育與創新等四個角度回顧歐美、日本及我國高等教育在過去數十年來的變化, 並勾勒高等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發展方向。 教育研究集刊

2000 . 1 .

44 輯,頁 35~60

笠、前

(

=

t:l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前瞻

貳、國家、布場與富等教主

從大學發展的主要模式看來,不論是強調學術研究的德、劉洪堡德模式,

強調人文素養、紳士養成的英國牛津 劍橋的學院模式,或是著重專業行政

人才培育的法國拿破崙模式,傳統大學所提供的都是針對社會一小群人的菁

英教育。這種情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有了顯著的改變。平等主義的思潮

深入人心,高等教育被視為一種公民權,也是促進社會流動的最主要管道之

一。各國政府一方面必須增加高等教育的機會,以提升社會公平性;另一方

面則需維持菁英大學的傳統,不使其因為規模的擴大,而降低水準,甚至要

強化菁英大學的研究及培育高級人才的能力,以帶動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維

持國家的競爭力。面對兼顧卓越與均等的壓力,各國高等教育和政府的關係

有了顯著的改變。

一、自國有化到私有化

高等教育的擴張刺激了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期望,為了滿足社會需求,

以免教育機會均等成為政治議題,國家成為高等教育的提供者。因此在

1970

年代後耳目以前,大多數工業先進國的高等教育可用「國有化」

(nationalization) 一詞來形容。換言之,高等教育的提供、經費及控制都握

在政府手中。在「國有化」的大前提之下,各國私立高等教育的發展都受到

某種程度的限制。例如瑞典、加拿大的私立機構被併入公立體系,比利時、

日本的私立大學則必須放棄某些自由以換取政府的支持。即使在公私立高等

教育體系並行的美國,除了少數私立菁英大學之外,公立大學還是較受肯定

o

在 1950年代和 1980年代之筒,美國公立高等教育機構的學生數占全國學生數

的比例由60%增加為80%

(McGuinness

,

1999) 。

到了 1970年代的初期和中期,雖然許多頭家還是支持高等教育的擴張,

但是國家和高等教育之間的關係已經因為下列因素開始轉變﹒第一, 1970年

代開始的經濟衰退,使人們先前認為高等教育有助於經濟發展的樂觀態度逐

漸被過渡教育( over-education) 及資格過高(

over-q ualification

)的疑慮取

代。第二,經過了二十年來的擴張,高等教育的學生總數雖然顯著增加,但

是學生社會階層的分布並未隨之調整,還是集中在中上階層,教育的擴張能

(3)

教育研究集刊 2000'1;44 輯 嘉惠弱勢階層、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的說法因此受到質疑。第三、{屆人自高 等教育,所獲得的經濟利益可能超過社會公益的觀點,使得以公共經費支付高

等教育的作法受到挑戰。第四,人口老化問題使政府必須把注大筆經費以解

決相闋的醫療、安養等情題,沈重的財務負擔降低政府支付高等教育的能力 (戴蹺霞,民 87

)

為了減少公共經費在高等教育的支出、強化高等教育的研究與課程和經 濟發展的相閱(生、推廣使用者付費的觀念,高等教育「蠻有化」階段到了 1970年代後期之後開始出琨了劇烈的轉變。在大多數已開發國家,都可以看 到一股程度不一的高等教育「私有化 J (

pri vatization

)趨勢。高等教育的私 有化可以下列三種形式出現﹒第一,提升高等教育私有經費的比例,第二, 強化高等教育和經濟私有部門的連結;第三,加重私立高等教育機構所扮演

的角色( Geig肘, 1991)0

二、由國家到市場

關於高等教育與國家及市場之潤的關係,

Burton

Clark曾經提出一個廣

為引用的高等教育「協調之三角J

(the triangle of coordination)

(如崗一)

的模式,來說現在每一個高等教育體系內,國家權威(state authority) 、學 術寡頭 (academic oligarchy) 及市場是三殷影響各國高等教育形貌及發展方

向的主要力量(Cia此, 1983) 。國家權威所代表的是社會的集體意志;學術

寡頭係由資深教授組成,其影響力來自知識和專業的權威,藉由正式場合(例 如各種委員會)和非正式關係,聯手引導高等教育的決策與行動方向;市場 則是個別消費者的意顧。不同國家的高等教育體系在這三角關係中各有所偏, 比較極端的包括解體之前的蘇聯(偏向國家權威)、義大利(偏向學術寡頭) 及美國(偏向市場)。其他國家則在這三股勢力的消長之間各有其位,例如 歐陸各國的高等教育傳統上是由國家主導,由政府訂定入學標準、教師資格、

課程標準等。但是國家的權威也因為學彷界對研究經費、教師聘用及課程核

可的非正式影響力而受到相當的節制,因此其高等教育體系可說是介於政府 權力和學術寡頭之間。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i<f瞻 國家權威 市場 學衛軍頭 置一高等教育協調之三角 背料來源。 B.

Clark

,

19 剖,

p.

I 的, 在高等教育國有化階段,關家因為提供了大部分(甚至全部)的經費, 因此多數國家採取「國家控制模式」。對於高等教育機構的招生、課程、學 位、考試、人事等方面都採取某種程度的控制。整體而言,為了確保高等教 育機構能夠充分配合政府擴張高等教育的政策,各獨在經費的分配上所關注 的是高等教育的「輸入 J (input) 部分,亦即以學生人數作為核給經費的標 準。

到了 1980 年代,因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及人口結構的轉變,大多數國家

高等教育的擴張已經出尖峰期進入和緩成長甚至停滯期。雖然高等教育在

「量」方面的壓力稍滅,但是有魔高等教育的「質」的相關問題開始受到廣 泛的關注。特別是知識經濟的發展,使得擅長知識的創新、處理和傳遞的高 等教育機構的能力和表現受到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對於政府而言,高等教育 的重要議題已經由「輸入」轉向「壹出 J (output) 方面的問題,包括:(1) 高等教育畢業生的人數、品質及專業分布是否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2)高 等教育所進行的研究是否能配合國家的研發政策,協助產業升級,提升國家 的競爭力? (3)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服務是否能固應地方在知識、技街、人力等 方面的需求,促進地方的發展? 要滿足上述三類需求,高等教育機構必須具條:第一、動機,也就是白 應各種需求的內在驅力 第二、權力,也就是能夠自我決定、不必經過層層 請示和核准的決策權,第三、效率,也就是在公共資源不再增加的情況下, 完成高等教育的多重功能。各圓政府很清楚在原有的「政府控制模式」之下, 高等教育機構既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間應經濟發展對於高等教育之教學、研 究與服務等方茵的新要求。為了解決此一問題,多數國家的高等教育政策有 了顯著的改變﹒

(4)

教育研究集刊 2000'1'44 輯 (寸在經費政策方面,政府一方面刻意降低高等教育公共經費的比例,迫 使高等教育機構正視自轉財源的相關問題,強化其與工業界合作的動機。男 方面增加競爭性經費的比重,以刺激機構間的競爭,並促使經費的運用能 符合國家所訂定的發展重點。 (=)政府的角色由「國家控制模式 J 轉向「國家監督模式 J 藉由鬆綁的 策略強化高等教育機構自我管制的能力和自我決策的空閉,並放鬆對私立大 學校院在收費標準、招生人數等方面的管制,以促使公立和私立大學校院能 在個更平等約基礎上互相競爭(戴曉霞,民泌的 日藉由績效責任的強調和外部評鑑指標的建立,迫使高等教育機構重新 定義高等教育的品質,甚至高等教育的百標與功能。美國已有數個州政府藉

自有關結果評估的立法 (outcome

assessment

legislation) 來改善高等教育品

質 (As恤, 1991) 。英國教育部長 Sir

Keith

Joseph 在 1984年就宣稱高等教

育的主要巨標在於「品質和物超所值J

(quality and value for

money) 。

法國也在同年 1984 成立「全國評鑑委員會J

(Comite National

d'Evaluation) 。此外,荷蘭、丹麥、瑞典、西班牙等國亦紛紛發展高等教育 品質控制的機制 (Neave

and van Vught

,

1991)

,強調高等教育應該對學生、

家長、雇主、企業界、政府等教學與研究的購買者負責。 個)引進企業精神和管理主義,提升高等教育機構的效率。英盟在1985年 發表的Jarratt 報告書建議大學的管理要更企業化,大學校長應同時肩負行政 及學術領導之責,最好能接受企管方面的訓練(Jarratt

Report

,

1985)

0 在 提升學術生產力的前提之下,高等教育機構的人事政策也有重大變革。英國 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規定所有新聘及升等的教師都不能獲得長騁,以

強化高等教育機構「聘用與解僱J

(hire and

fire) 的彈性。日本「大學委

員會」建議大學教師在教學、研究和服務方面都要接受嚴格約評鑑,以提升 學術生產力及競爭力,並消除日本學術界長久以來因為重視年資、裙帶鞠係

和排他性所產生的弊病(Arimoto, 1997) 。

回修改或制訂相關法令,鼓勵高等教育機構和工業界合作。美國在1980

年通過的Bayh-Dole法案,允許大學和企業界保有利用聯邦研究經費所獲得的

研發結果。在此一法案制訂之前,大學若想獲得研究專利的所有權,必須經 過冗長立繁複的申請,以獲得聯邦政府的同意。日本在1995年通過的 γ 科學 技術基本法J 我盟在 1999年通過的「科技基本法」都有鼓勵高等教育和產 業界在人才交流及合作研發方面的措施。 自高等教育政策的轉變可以看出,為了減輕財政的負擔及確保公共資源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前瞻 的有效利用,並維持高等教育品質以提升國家競爭力及維持社會持續發展, 各國政府採取的主要策略涵蓋三個面向 首先,各國逐漸調整以往由政府主 導高等教育的方式,解除對公私立大學的各項管制,斌予高等教育機構更大 的自主空間及自籌部分經費的責任。其次,政府將市場邏輯引入高等教育, 讓競爭與價格機制引導高等教育機構回應市場的需求,以增強彈性、提升效 率。最後,政府積極建立有關高等教育機構教學與研究的評鑑剝度,一方面 提供高等教育消費者更充分的資訊,另一方面也形成高等教育必須注意品質 及績效責任約壓力(戴曉霞,民 88a)

政府、市場和高等教育瞬係之轉變主要是立基在「經濟理性主義 J

(econ-omie

rationalism) 的觀點,相信和政府的干預比較起來,市場力量能迫使高 等教育機構更有成本概念、更注重管理、更積極地回應經濟體系和社會的需 求。此外,高等教育的「去中央化J 也強化了高等教育和地方約關係。為了 刺激經濟發展及提高就業率,地方政府對於能夠提供人力訓練、研究及技術 轉移的高等教育機構自然極感興趣,甚至希望對高等教育能夠有某種程度的 控制,以使其能更配合地方的需求。

學、經齊發展與富等教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英、美等串串學術界對齒家的貢獻使得社會對 高等教育所有E扮演的角色及發揮的功能有了一個全新的觀點,了解學術研究 也能帶來實質利益。在1950及 1960年代興起的現代化理論及人力資本論更直 指教育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後工業持代的來臨,

D.

Bell 所說的「知識工作者 J 取代了工業時代的工廠工人,高等教育更被視為是提升人力、重建經濟、刺

激圓際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學的理念有了顯著的轉變﹒

各國的高等教育政策毫不遲疑的指出高等教育應該配合經濟體系及國家發展 重點的需要 o

一、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管理學家波特 (M. Porter) 在其著作《國家競爭性優勢}

(The Com

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

1990) 一書中指出,就特定工業而言,影響

(5)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 回雇'I!與前瞻 (specialized) 生產因素。就第一種分類來看,初級生產盟素包括天然資源、 氣候、地理位置、非技術和半技術勞工等;高級生產因素則包括現代化數位 通信的主主礎建設、高等教育,、力、大學研究所等。就第二種分類來看,一般 型生產因素包括公路系統、融資、受過高等教育立企圖心強烈的員工等;專 業型生產因素包括技術型人力、先進的基礎建設、專業知識領域,及高度專 業化的產業因素例如專門研究光學的研究機構、石化業專用碼頭等(波特著, 李明軒、邱美如譯,民85 )。高等教育可以涵蓋初級/高級、一般/專業四 種因素,例如大學部教育屬於基礎及一般化囡素,研究生教育及某些研究活 動屬於先進及專門化因素。 具體而言,高等教育對國家競爭力的另外三個關鍵因素也會發揮把當的 影響。舉例來說,大學和產業闊的合作,包括技術諮詢、契約式研究、合作

式研究、技術轉移等可提供產業界知識與技術方面的支援。大學的研究結果

可能導致新公司的設立、提供替代恆的產品或服務,進而影響企業的策略、 結構和競爭。反過來看,產業界的競爭也會刺激大學從事新領域的研究與教 學,使大學和國家競爭力之間的鞠係更加緊密( Gulbrands凹, 1997) 。 除了國家競爭力的提升之外,高等教育機構對經濟的可能貢獻包括下列 各項:(1)透過研究創造新知識; (2)透過教學提升人力資源; (3)將技術轉移給 企業界及政府機構; (4)技術創新,也就是應用知識創造新產品; (5)投資新公 司; (6)在社會時題的探究和解決方面提供領導才能; (7)改善知識基礎結構,

(8)提升環境品質 (Goldstein

et a

i.,

1995) 。由圖三可以看出大學的投入、產

出及其對經濟之影響。 就知識的創造來看,透過研究以鄧造或更新知識原本就是高等教育機構, 特別是研究型大學最主要的任務之一。雖然研究者所進行的基礎研究和工業 界的研究強調問題解決大不相同,因此基礎研究的傳布並不如以往所認為地

那樣容易、廣泛與快速(Tratjenberg,

1992; Rosenberg

凹凸 Nelson, 1994) 。

但是不可否認的,知識創新所依賴的基礎研究耗時費力,基本上不是私人企 業能夠負擔的。因此就新知識的創造而言,由政府經費支持、在大學進行的 各項研究還是當代最主要的知識創造的墓地。 2000-1-44 輯 教育研究集刊 產業; (的企業策略、企業結構和同業競爭。此外,機會和政府也會對這四個 串串鍵因素發揮特別的影響。這也就是波特著名的 T 菱形理論 J (如蠻二) 0 生產因素是指一個圈家在特定產業競爭中,有關生產方面的表現,包括勞工 素質、基礎建設等。需求條件是指本國市場對該項產業所提供產品或服務的 需求。絕關產業和支援產業的表現是指特定產業約相關和上游產業的國際競 爭力。企業的策略、結構和同業競爭是指企業的組織和管理型態及國內競爭 對手的表現。特定產業若要在國際競爭上獲得成功,必須要有優越的生產區 素、激烈的觀內競爭和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相關和支援性產業也必須具有 競爭力。

UIG

//、、、、# 、、、 J' ,、一 、-\、、//、一 入V 、、一 J 一 、 、 自 \ 一 已巴巴巴、、一、 4 、、、 -B 、、、、一\ \ 一 、 \ 一 \ \ -、

\一

\-K

巴 一 、 、 、 b \ 一、文 品, 4 E i 、、 -\ 一 、 、 、 -1 、、 -、 JJF 、、、

-J

一 、 / / 、 、 、 一

\J

〈!

一 、 、 \/r 一、 }\YJr 一、、、、、 aF 一、、、 ilr 、、-\會 VItili--iy

r

機」

固二 畫畫形建議:決定國家競爭優勢的鑽石體系 實料來源-波特薯,李明軒、邱美如譯,民鈣,頁 186 0 需求條件 相關與 支援產業 企業策略 企業結構 同業競爭 生產因素 就國家的競爭力而言,高等教育屬於生產因素。生產因素包括人力資源、

天然資源、知識資源、資本資源和基礎建設。生產囡素基本上有兩種分類方

式﹒第一種分類方式將它們分為初級 (basic) 和高級 (advanced) 生產菌素,

第二種分類方式是根據它們的專業程度分為一般型 (generalized) 和專業型

(6)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 回顧與前瞻 生物科技及應用材料等產業的發展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Gee , 1993) 。 除了知識、技術的重日新及人力的提升之外,強化知識基礎結橋也是高等 教育機構對經濟的主要貢獻。透過電子通訊及頭對面的討論,大學能協助其 所在地區建立綿密的知識交換系統,立主且因為這種協同作用 (synergy) 而擴 大知識的效用。這也是高科技工業園區往往選擇設立在研究型大學附近的主 要原因。美國加州矽谷和史丹佛、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加州理工學饒的密 切合作及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和交大、清大的地緣關係都是這種協向作用的例 證。

二、產官學合作的新趨勢

工業界、政府和高等教育之間的合作關係並不是最近才有的,十九世紀 的工業發展就已經奠定日後產官學攜手的契機。 1862 之後美屋里各州根據 f 莫

墨爾法案 J

(Morill

Act) 所設立的「贈地學院J

(land-grant

college) 就

被認為提供了工業界、政府和高等教育機構之間在農業和機械工業發展的合 作架構。兩次世界大戰擴大了大學和工業界合作的空間,特別是在第二次世 界大戰期筒,德國、英國、美國的學術界對航空學、核子物理、雷達科技等 方面的進步有顯著的貢獻。學術研究的實質利益,使政府相信學術界和工業 界的結合將有助於國家經濟的長期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知議經 濟的來鶴,各工業先進國為了確保國家競爭力,不僅民間積極投資高科技產 業,政府也全力推動科技研發,並進一步促進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合作。 高等教育機構之所以顯意走出學術殿堂,積極尋求和工業界合作的主要 原因和各國政府在1980年代都滅高等教育經費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 嬰兒瀨所帶來的高等教育擴張壓力,到了1970年代已經得到了相當的抒解。 各國政府預估高等教育學生數到了1980年代將顯著減少,因此紛紛採取縮減 高等教育經費的政策。為了彌補公共經費的不足,高等教育機構必須認真思 考增加經費的各種管道。除了募款之外,高等教育最常考慮的就是將其最擅 長的知識商品化,可採取的方式包括.提供短期的專業課程、各種類型的繼 續教育、技術諮詢、契約研究、設立新公司、發展科學園區等。 除了高等教育機構主動尋求和工業界合作之外,工業界本身也因為必須 依賴先進科技,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獲得立足之地,因此也樂於與高 等教育機構合作,以獲得新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並降低耗時費力的前擔性研 究所帶來風險。在互蒙其利的吸引之下'產學合作在1980年代之後蓬勃發展。 教育研究集刊 11liIIli--liili11till--ill-:; 一 -斗 4

-1titi-3

~

-l

2000'1'44 輯 勞力 設備 服務 學生 研究與發展中心 區域性環境 創立新公司 投入 產出 影響

j戶函三一

商業創新 區域性持續發 展能力之強化 知識 人力背源 投衛轉移 技衛創新 實本 領導才能 知識基礎結構 區域性環境 直接及銜接消曹 所帶來的影響 區域性創造力 圖三 高等教育的投入、屢出及其對經濟之影響

音料來源﹒ Goldstein

et a

I.,

1995

,

p.

1l

5

和知識的都造一樣,教學也是高等教育機構最基礎的任務。透過教學,

大學教師能將知識傳遞給學生。就人力資源的培育和提升等來看

r 受過良

好教育和訓練的人力,特別是在科學、工程和數學方面的人才,對國家的科

技和經濟發展將有決定性的影響,特別是在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時,更別具

意義 J (Papageorgiou

,

1993 :

503) 。除了培育優秀的畢業生之外,高等教

育在繼續教育方面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各種專班和百II練班對於人力的

提升注意匪淺。舉例來說,當十餘年前新竹科學園區的半導體及Ie產業快速

發展之際,交通、清華大學和工業技術研究院、園區管理局、半導體廠商在

1987年共同為四百多名工程師舉辦了四場研討會,對提升員區人力的品質和

技術水準上有相當的貢獻 (X間, 1997) 。

就技術的轉移和創新來看,越來越多大學除了基礎性研究之外,也投入

和工業界關係密切的應用性研究。雖然大學實驗室所得到的研究結果無法直

接為工業界所用,但是應用位研究所發展出來的理論、觀念和方法對於工業

界的產品和生產過程約創新常具有實用價值,特別是對半導體、電腦、製藥、

(7)

教育研究集刊 2000')'44 輯

以美國為例,

L.

S.

Peters 和H.

1.

Fusfeld 在 1983 年所做的調查發現約有 50% 的

研究型大學從事和工業界合作的研究計畫案,此一比例在 1990 年進行的另一

項研究中已經上升到 82%

(Luger and

Goldstein,的9 1)。在歐洲也有類似的

發展,越來越多政府說大學為技舔了發展、創新及轉移的重鎮,鼓勸大學從事

應用性高的研究,一方面配合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可擴展非政府經費的來 源。

各國產學合作的模式不意相同,不過大致可分為下列五種方式進行

(Blackman and Segal

,

1992

;魏哲和,民 88)

:

(-)技術諮詢 學術界對理論的深入理解,可以協助產業界解決特定的研發和管理問題, 是產業界和學術界之問最常見的互動方式。這種合作關係提供產學雙方了解 對方觀點、作法、問題的機會。進行順利的技術諮詢往往會導致較長久、較 廣泛的合作關係。美國大整的產學合作計畫案中,約有70%是由技拼音諮詢建

立了彼此的了解和信心之後發展出來的 (Fusfeld,

1986)

口契約式研究 學接受企業委託,對特定問題進行研究。 (司合作式研究 企業提供資金讓高等教育機構進行一般性(通常是較前瞻性)的研究。 廠商並不要求特定的研究成果,而是藉此獲取先導性的專業知識,並吸收參

與研究的優秀畢業生。

個大學設立創新會成中JU '輔導新車~之中小企業。 但司繼續教育與在職訓練 高等教育機構可依照企業的需聞設在織專班課程,以提升人力素質。 產學合作除了有助於企業提升研發能力及人力素質之外,對於高等教育 機構也有益處,包括自技術諮詢及研究計畫獲得額外經費、使用最新設備的 機會‘增進教授及學生對企業界生產及管理系統之了解、提高畢業學生就業 機會、強化高等教育對經濟的貢獻,改善高等教育機構的形象等。 為了促進產學合作,許多國家由政府扮演推手的角色,積極發展產官學 合作方案。美國聯邦和州政府以提供產學合作約種子基金、產學合作計童的 長期經費、專案計畫經費等方式,正式和非正式地促進產學合作。1983年開

始的「富藍克林計,晝案J

(Ben Franklin

Program) 可說是產官學合作的典

型例子。這個計畫案是由賓夕法尼亞州政府提出,邀請企業界及高等教育機

構參與,其白的在於促進工業(特別是高科技部門)的發展。此一計畫進行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 回顧與前瞻

五年後成果明顯,新設或擴張的公可超過一千家,提供了八千五百個工作機

會 (Burke

and Light

,

1989) 。英國的「訓練局 J

(Training

Agency) 在

1987 年推出「高等教育內的企業」計畫案(The

Enterprise in Higher

Education)

,鼓勵高等教育和雇主合作,增強畢業生的企業精神,特別是下

列四種能力的培育,一、溝通、團對合作、決策、解決問題、工作管理、風

險評估等的技巧;二、進取精神;三、對經濟和企業發展的警覺性,四、對

繼續學習的正向態度。申請此一計畫案的大學校院超過一百所,其中約有三

十所獲得合作契約,最多可獲得 百萬銬經費 (Blackman

and

Seg訟,

1992 )

和美、英等圓比較起來,日本大學和企業界正式的合作關係在最近十年

才有顯著的發展。雖然日本的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有奇蹟式的表現,

但是讓人驚訝的是,日本企業界和大學到 1990年代才有較為密切的合作關係。

長久以來,日本公司和和美國的大學在研究方面的合作超過本國大學。造成

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 1960年代後期的學生運動及日本戰後的學

術文化,都使日本大學對於將研究和私有利益的結合抱持懷疑的態度,法律

也不鼓勵大學涉入牟利的私人企業。第二,日本R&D 方面的投資主要來自私

人企業,占全國 R&D費用的 70% '政府資金不到20% 。因此日本的研究主要

是在企業內部,而非公共機構進行。對日本工業界而言,大學的主要功能在

於培育人才,提供市場所需的人力,而非主要的研究場所 (Low , 1997) 。

雖然著名的國立大學和企業之間多年來還是有些非正式的合作瞬係,但

是一直要到 1983年之後,日本的國立大學才能和私人公司在研究方面進行正

式的合作。為了刺激日本公司加強和臼本國立大學之間的合作,教育部特別

鼓勵四穫合作方式,包括合作式研究、契約式研究、工業界研究人員借調至

大學、捐款。此外,教育部也在一些關立大學設立大學一一工業聯合研究中

心 (University-Industry

Joint Research Centers)

,同時允許私人公司捐贈

講座教授 (Hicks, 1993) 。在 1983年和 1987年之間,國立大學和工業界之間

合作計畫由五十六項增加到三百九十六項(Kinmonth, 1989) 。為了進一步

促進產官學合作,日本教育部參考美國「工業/大學合作研究計畫方案

J

在 1993年以五十億三千萬日圓(約五千萬美元)補助也九十所大學和八百二

十三家公司進行的將近一千四百項合作計畫。合作計畫主要的領域包括材料

發展、設備發展、土木工程與建築、軟體、能源發展、生物科技及電子等

(Low

,

199

7)

我國產學合作的情形和日本類似,發展時問較貌。為了加速產學雙方的

(8)

教育研究集刊 2000-1'44 輯 合作關係,政府近年來也扮演了積極的角色以加速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舉 例來說,在國家科學委員會所發表的{科技白皮書〉中,為科技發展規蓋到了 十二項策略(註I)'其中第一到第四項策略部和產學合作密切相關。舉例來 說,在策略一「研發經費穩定成長,人力素質持續提升」中,就有「研訂結 合學術界與產業界之政策工具及運作機制,包括人才需求預估、系所調整、 人員延聘與交流、就業促進、及技術研發等」的規劃。在策略二「整合運用 研發資源,發揮大學研發力量」中,建議整合大學與產業間資源,包括(1)善 用大學、圈家實驗室及中央研究院資源,擴大現行產學合作研究,鼓勵大學

成立「產業與大學合作研究中心汀,吸引業者以會員贊助方式加入,提供產

業與大學直接合作之機制; (2)慎選課題,整合上、中、下游之科技研發資源, 規劃推動國家型科技計畫。國家型科技計畫著重產、官、學三者的協調與整 合,在策略三「推動尖端科學計畫及國家型科技計畫」中,就明訂國家型科 技計畫畫應「其國際性、前瞻性,並需將產、宮、學資源傲良好分工與整合 J 國家型科技計畫「課題之選定,事先應透過產、宮、學、研各界充分討論 J ' 計畫之規劃與執行 r 應有產、官、學、研各界代表組成之委員會督導」。 在策略四「研究開發產業關鍵技術」中,要「善用大學、圖家實驗室及中央 研究院之研究資源,鼓勵產學合作研究,以加速開發尖端技術'縮短技術轉 移時程」。在策略五「開發各類園區,加速落實研發成果」中,為了加速落 賞研發成果,應「鼓勵學術界與產業界結合,人才得以交流,並鼓勵產業界

資助學術界,共同研發及培育人才 J (國科會,民86

; 38-44)

肆、富等教賞的國際化

大學在中世紀創立之時,就具有相當濃厚的國際色彩,教師及學生來自 歐洲各國,以拉了語作為共同語言。當時大學的主要模式分為爾類﹒其一是 由學生主導的義大利模式,其二是由教師主導的巴黎模式。經過一段時間的 競爭之後,巴黎模式脫穎而出。今日世界各國大學可說都脫胎於巴黎模式。

在十九世紀民族主義興起之後,大學的國際性才為地方性特色取代,共伺的

拉丁文也被各國語言替代。儘管如此,各地大學的義本理念、組織型態、教 授和學生之關係等都保有軒臣當的共同之處。現在僅存的非西方大學模式只剩

下以傳統的伊斯蘭法律及神學為主的埃及

AI-Azhar大學 (Altbach, 1998) 。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各國高等教育機構逐漸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 回顧與前瞻 面臨新 波國際化的壓力。此一詞際化包括兩個面向:其一是課程的國際化 2 其二是跨國學術交換與合作,特別是學生的屋里際流動。

一、課程的國際化

東歐共產國家的解體宣告了冷戰時代的結束,未來威脅全球發展的將不

再是以往的政治意識型態的對抗,而是一些涉及世界各國的重要議題,其中

包括﹒愛滋病的蔓延、非洲國家自愈惡化的貧窮問題、種族之間的衝突及環 境的汙染等。因此未來的高等教育機構將不能只專注於專業知識的傳授,而

必須培養學生對其他國家的興趣與了解,並體認世界各國其實是禍福與共的

夥伴,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全球村成員。除了共創世界未來的理想之外,促使

高等教育機構提升學生劉際視野及能力的另一個主要動力是經濟的全球化趨

勢,例如跨國公司的大量設立、全球經濟分工、資金的全球性操作等。在這

種情況之下,學生所需要的除了專業知識與能力之外,還需要所謂的「全球

性能力 J

(global

competence) 包括使用外國語言的能力、外國文化的知識、

國際關係及事務的認識、專業領域的關際性議題,例如國際經濟/貿易、盟售票 法、盛際組織等。

為了促進課程約國際化以提升學生的「全球性能力

J

日本教育部在

1991年放寬對大學課程的控制,在大學畢業的

124個學分中, 30個學分可以在

圈外修習。此一鬆綁的措施,提供了臼本高等教育機構和外國大學合作,促

進課程國際化的空間。舉例來說,早稻田大學和美國波特蘭市的

Lewis

&

Clark大學合作,在每年的7 、 8 月間舉辦為期五週的合作謀程。課程由日本和

美國雙方教師共同規劃,部分課程也出雙方教研共同教授, 90名學生(美、

日各半)上課及生活都在一起。課程的主題以兩國的社會與文化為主,以語

言學習及「環境與自然 J 等專題為翰,學生可修習5至U lO個學分。此一合作課 程的主要目是希望學生能跨越國家與機構闊的障礙,加強跨文化的經驗

(Kawaguchi and Lander

,

1997) 。

美國的奧勒同州立大學 (Oregon

State

Dnlvers句)的課程設計是課程國

際化的另一個例子。為了培養學生的「全球性能力

J

奧大鼓勵學生在專業

的文學士、理學士等專業學位之外,修習學校所規劃的國際性課程。學生可

由種類繁多的國際相關課程中選讀

32學分,同時必須具備相當於四年大學程

度的外儘語言能力、十遇的國外研習,及一篇能夠展現學生的國際能力的論

(9)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前瞻 背料來源

L. Krickau-Richter

,

1995:143

與此一方案 (Krickau-Richter , 1995) 。

1988-1994

1990-1994

1988-1994

1990-199 是

1990-1994

1988-1993

期偈

1991-1994

1987

1986-199 是 表一歐盟跨國教育與訓練方案 全名

COMETT

Programme on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y regarding training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y

ERASMUS

European Action Scheme

for the Mo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UROTECENT

Action Programme to promote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voca

tional training resulting from

technological cbange in the

European

Co

mmunity

FORCE

Action Programm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inuing

vocational training in the

European

Co

mmunity

IRIS

European Network of Vocational

Training Projects for Women

LINGUA

Action Programme to promote

Foreign language competence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PEτRA

Action Programme for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of young people

and their preparation for adult

and working life

TE輯PUS

Trans-European Mobil i ty

Scheme for University Studies

YOUTH FOR

Action Programme for the

EUROPE

promotion of youth exchanges

in the Community-"Youth for

Europe" programme

簡稱

際研究」學位 (Bachelor's

degree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Burn

,

199

6) 。

二、學生的跨國流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學生的國際流動顯著增加,至今全球的留學生已 經超過一百萬人 (Altbach, 1998)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四. (一)全球知識的生產集中在工業先進國家,為了加速現代化過程,邊陸國 家必須繼續派遣留學生以獲取先進知識。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對高等教育的需求自殷。但是某些國家高 等教育擴張的速度遠落後於社會需求,因此允許學生至外國求學不失為可行 之道,例如馬來西亞的高等教育學生有一半負笈國外(Altbach, 1998) 。 臼學術交流被認為具有擴大國家在國際問之影響力的功能,因此有些國 家制訂優惠辦法以吸引外國學生,例如日本政府就有鼓勵外國學生的措施, 希望到西元2000 年,前往臼本的留學生能達到10 萬人 (Kawaguchi

and

Lander

,

1997)

個留學生帶來的實質利益,包括學費收入、提供廉價助教、研究助理等 使高等教育成為一項重要工業,不但促使大學積極招收外國學生,也改變美、 英、澳洲等主要留學地主國家的外國學生政策。舉例來說,在1980年代澳洲

的外國學生並不多,留學生教育被視為一種對外援助,其學費也出澳洲政府

補助。此一政策在1980年代後期儲始轉變,從1990年愣始,所有外函學生必 須繳付全額費用。同時澳洲政府也解除外國學生市場的管制,允許各校直接 招收外國學生。外國學生市場的開放造成機構之間的激烈競爭,幾乎所有大 學都定期派代表到東南亞國家招募學生,有些大學甚至設立海外分校。到了 1995年,超過8 萬名外翅學生在澳洲就讀,創造了十八億澳幣的收入,使得外 國學生教育躍升為澳洲最重要的出口產晶(J

uddery

,

1996) 。 除了英語系國家熱中於招收外國學生之外,歐盟各國之闊的學生流動也 是值得觀察的現象。面對來白日本及美齒的國際競爭,歐洲各國深切體認到 歐洲未來的發展絕對不能局限在歐洲內部。因此歐洲各國除了組成歐盟以強 化各國之間的合作與整合之外,更透過各種跨國性及國際性的教育與訓練方 案,加強歐洲各國學生的流動性及獲得國際經驗的機會。由表一可以看出歐

盟委員會十年來照辦理的各類方案,其中 ERASMUS 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

的留際交換學生方案,以 1993/94學年為例,已有超過 10 萬的歐洲各國學生參 教育研究集刊 2000'1'44 輯

(10)

教育研究集刊

2000 . 1 .

44 韓 除了歐美國家積極進行學術交換和合作之外,日本也體認至3 留學政策不 能再像以往單方向的派遣學生至歐美關家學習先進約知識與技術,而必須是 全面的和雙向的。因此 5 本政府在 1983年就表示,將致力於增加外國學生至 日本留學的機會。日本「教育特別委員會 J 也在 1986年指出「國際化」將是 未來日本教育最主要的挑戰。為了劉際化的順利推動,臼本的高等教育必須 推動下列四項革新:

(寸大學課程及教學方法的國際化。

仁學年起始日期、學期長度、招生考試等方面的配合。 臼本國和外劉高等教育機構問學分的轉換。 個)鼓勵學生至外國就讀,同時也吸引外圖學生至日本就讀(

Kawaguchi

and Lander

,

1997)

T五、苗等截至F與創新

面對經費不足、競爭加劇的外在環境,高等教育的生存之道已經不止於 改革,更需要創新(自長霖,民88 )。高等教育在近年來的創新可約略分為 兩個方向﹒其一是體制外的創新,也就是創立前所未見的新型態的高等教育 機構;其二是體制內的創新,也就是已有的高等教育機構突破以往有關大學 理念、功能、作法的範疇,採取更多元化的發展。

一、體制外的部新:營利大學和虛據大學的興起

體制外的創新可以近年興起的營利大學和虛擬大學為代表。顧名思義, 營利大學是將大學當成營利事業來經營,課程和學位是其主要產品,目的在 創造企業利潤,可視為高等教育商品化最極端的例子o 美國近年興起的莽倪

克斯大學 (University

of

Phoenix) 即標榜以營利為臣的、以效率為宗旨。

菲大只開設大學部課程,以兼任教師為主要師資,以成年人為主要招生對象,

以低學費為誘因。雖然菲大被視為「文憑工廠

J

(diploma mill)

,其所提供

的服務被譏為「麥當勞式教育J (McEducation) 。但是不可否認的,就其 創立目標而言,菲大已獲得相當成功,在十幾個州、i和波多黎各設有六十餘個 分校。菲大所標榜的低成本高效率,除了完成機構營利的目標之外,也給其

他正統大學的經營帶來壓力(Strosnider,

1997)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回顧與前瞻 自美圈「西部州長協會」的17位州、偎在 1996年發起設立「西部州長大學」

(Western Governors University)

,是高等教育體制外革新的另一個例子。

這所新型態的大學原稱為虛擬大學(virtual

university)

,本身並不開設課

程,也沒有專任教師,主要在整合其他高等教育機構所提供的課程,協助學 生透過網際網路學習。西部州長設立這所虛擬大學主要是因為高等教育對各 州的經濟發展十分重要,1+1民對高等教育約需求也不斷上升,但是傳統高等 教育成本太高,旦在學分數、開諜的時問及地點、評量方法等方面較無彈性,

不能滿足成年學生,特別是在職學生的需求。為了克服資源不足及傳統大學

缺乏彈性的困難 r 西部州長協會」決定利用先進的科技,特別是電腦網路

進行教與學,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提供學生不受跨地限制的學習機

會 o 因此「西部州長大學」的特色有二﹒第 ,承認學生利用非正式教育管

道包括在家及工作場所,藉由高科技學習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第二,以學

生實際的知識與能力,而非學分數和上課時數,作為評量及頒授學位的基礎

(McGuiness

,

1999)

二、體輯內的創新:英國Warwick大學的經驗

Burton

Clark在其近作(創造勇於鄧新的大學.組織的轉型之路}

( 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al

Pathways

of

Transformati凹, 1998) 中,針對五所被認為最具創新精神的歐洲大學進行研

究,其中英國的Warwick大學在過去近二十年來展現出來的求新求變的創新

精神及其所獲得的成果,可視為高等教育在體制內部新的典範

(Clark,

1998

,

pp.

1l

-38 )

Warwick 大學是在 1960年代英國高等教育的擴張浪潮中設立的新大學,

和Sussex , York

,

Lancaster

,

Essex

,

East Anglia

,

Kent等校並稱七姊妹。又因

為這些新大學都設立在城郊地區,因此又稱為「綠野大學 J

(

greenfields

universities)

Warwick大學在設立之初就訂定了兩個主要的發展方向﹒其一是追求研

究的卓越,其二是促進大學和工業的關聯性。大學和經濟掛勾的想法並不被

當時傳統而保守,甚至存在著某種程度反工業情結的英國高等教育認可。這

在 1969年的學生運動中可以清楚的看出。Warwick大學和工業界來往的信件

檔案被搜了出來,和Coventry地區工業界關係良好的Butterworth校長備受攻

擊, Warwick大學也被議為「商業大學J

是被工業俘虜、被資本主義宰割、

(11)

教育研究集刊 2000'1'44 輯

將靈魂售予魔鬼的 rWarwick 大學有限公司」。這段經驗雖然讓 Warwick 大

學面對各種難堪的批評,甚至差點導致校長的去職,但是並沒有讓Warwick

大學真正放棄建立一個和工業界關係密切的「關聯大學 J

(relevant

univer-sity) 的理念。這個理念終於在1980年工程系成立了名為 r Warwick製造集

團 J

(Warwick IVLanuf

acturi 月 Group) 的研發與教學中心之後,得以付諸

實現。 Warwick 大學之所以設立 rWarwick 製造集團 J 積極推動和工業界的 合作關係,除了和其設校理念有關之外,最主要的動力來自英國政府所採敬

的經費刪減政策。柴契爾政府自從 1979 年就任之後,就宣布分三年減少高等

教育經費的 17% 。高等教育界對於政府這種不友善的態度非常不滿,也警覺 到以政府經費作為大學主要財源所潛藏的危機。為了解決經費驟減所帶來的 困擾,每所大學莫不苦思囡應之道。 Warwick 大學從一開始就決定不以募款 作開調財源的主要管道,而採取了「賺取收入」策略 (Earned

Income

Policy)

0

r

Warwick製造集屬」正是此一政策下的產物 o rWarwick 製造集團」的主要功能在於「和工業界合作,以發展工業所 需的技l~J'f口人力」。因此 rWarwick製造集團 J 一方面著重產品導向的研究, 另 方面也強調以工程為基礎的管理人才之培育,和一般管理學院偏韋「管 理」的訓練不同的是 r Warwick 製造集團」兼韋管理及產品發展、製造過 程。換言之,不論研究和人才培育 rWarwick 製造集厲」都針對工業界的 需求。 r Warwick 製造集團」的作法獲得極大迴響,三百多家公司一一也括 勞斯萊斯、英國航太等大廠商都和 'Warwick製造集團」有合作關係。此外,

r

Warwick 製造集團」也將觸角伸往國外,在香港、曼谷、吉隆坡、佳爾各 答、南京、約翰尼斯堡等地都設有據點,以聞班招生。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之後

'Warwick製造集靨 J 到 1995年已經擁有200多

名研究員,每年招收 100 多位研究生、 1000 多名碩士生,及3000多位企業專班 生,一躍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工程研究所。 rWarwick製造集醫」和工業界 密切的夥伴關係,也使 Warwick 大學在 1984年獲得和地方政府合作,在大學 附近成立科學ljj\J區的機會。

rWarwick製造集團 J 的成功使「創新」成為W盯wick大學的中心理念,

鼓勵其他單位求新求變。例如管理學院將研究領域擴展至中小企業、醫療服 務革新、地方政府的改進等議題,每年吸引 3000餘名全時、半時、專班等各 類學生,為學校帶來可觀的學費收入,也進一步拓廣Warwick 大學的影響力。

創新的概念不只運用在工程、管理等實用導向領域,也被應用在人文、藝術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 回顧與前瞻

範疇,例如Warwick大學的演藝中心所提供的各類藝術展覽、表演,每年吸

引 25 萬人次的參與。

Warwick大學的創新精神帶來了豐富的經濟報酬,不但大幅度降低了學

校對政府經費的依賴(參見表二) ,也使Warwick大學能夠全力投入設校峙

的理想

學術卓越的追求。為了提升學術研究的人力素質和水準,

Warwick

大學校務會議在1994年通過 r Warwcik研究學者 J

(Warwick Research

Fellowships) 計畫案,向全球徵哥哥兒位年輕傑出研究學者。Warwick大學在

2000位申請人中甄選出36人,其中44%來自國外, 17位屬於科學領域, Hi立

屬於人文領域 '8位屬於社會科學領域。這些學者獲得大學六年轉約,若能在 其專業領域建立國際性名望,期滿後可望獲得長騁,納入大學編制。 表二 Warwick大學經費來源,

1970-1995

(百萬英鑄) 核心經曹* 研究楠助及契約* 其他來源* 總數 年度 金額 比例 金額 比例 金額 比例 金額 比例

1970

2. 0

69

。 3

10

。 6

21

2. 9

100

1975

5. 1

69

O.

7

9

1.

6

22

7.4

100

1980

14. 6

70

2.0

10

4.3

20

20.9

100

1985

2

1.

5

60

是 .8

13

9. 8

27

36.1

100

1990

36. 0

是3

14. 6

18

3

1.

9

39

82. 5

100

1995

5

1.

3

38

19.7

15

63.0

47

134. 0

100

背料來源、

Clark

,

1998

26

*核心經曹王要來自英格蘭地區高等教育經曹委員。 *研究補助及契約包括來自政府和非政府部門的研究經膏。 *其他來源包括外圓學生學曹‘職業/短辯課程‘管理訓練中心、會議及餐 飲、校內零售業務等。

Warwcik 大學的研究學者方案引起學界廣泛的注意和仿效,新舊大學例

如 L自由,

Manchester

,

Coventry

,

De

Monfort 等紛紛籌劃!類似的方案。

Warwick提撥 千萬英銬以追求學術卓越的雄厚財力也刺激菁英大學走出傳

統。例如一向以募款為自籌經費主要來源的劍橋大學積極尋求和企業界合作

的機會,倫敦經濟學院則成立公司出售其研究成果。

Warwick大學約經驗證明7 創新的報酬i豐厚,和工業界的密切歸係不必

然導致大學淪為企業的附庸。相反地,財務約獨立和自主更拓展了大學追求

卓越的空筒。舉例來說,在研究方面, Warwick大學已經躍升為全英第五至

(12)

教育研究集刊

2000 . 1 .

44 輯

第六名,同時也成為全國最受學生歡迎大學的大學之一,每年大一新生的錄

取率只有 10% 。

Warwick 大學的成功受到普遍的肯定,德闋的 Bertelsmann 基金會在

1990年就以 Warwick 大學結合「學術卓越和充滿想像力的創收方式 J

將其

評選為歐洲進步大學的典範。 Warwick 大學求新求變的精神在其向

Bertelsmann基金會提出的簡報上,可以清楚的看出

rWarwick大學相信攻

擊就是最好的防禦。就大學來說,樂觀、敢於冒險、樂於嘗試新事物,遠比

謹慎、退縮、學術保守主義來得好 J

0

Warwick大學也強調創新並不是莽撞,

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織可及 J 。但是,只要創新的精神深入組織,

自然會產生 d種動力,足以通過各種困難的考驗(引自Cl ark,

1998: 38)

桂、結語

過去二十年來高等教育和政府及市場關係的改變以及和經濟發展自愈密

切的結合,勢必繼續影響高等教育在二十一世紀的走向。此一發展發向固然

使大學擺脫象牙塔之譏,更加契合社會的脈動。但是這種發展方向也引發不

少憂慮和疑懼,批評者認為高等教育可能淪為經濟的附庸,將更遠離大學教

育的理想。除了理念的層次之外,也有研究者自大學所擁有的相對優勢的實

際角度切入,認為大學所擅長的乃是基礎研究,在應用研究方面和某些大型

企業比較起來並不見得出色。例如

Rosenberg和Nelson就勸告大學避免涉入應

用範圈狹窄的特定研究(Rosenberg

and Nelson

,

1994)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知識的生產及應用固然是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的重

要貢獻。但是高等教育和經濟之潤的密切關係也會反過頭來影響大學所生產

之知識的特質。除了傳統的基礎研究所創造的學科領域知識之外,大學也越

來越重視有別於傳統模式的新知識。這些被稱為模式二 (Mode 2) 和傳統的

模式一 (Mode I) 知識在下列各點有顯著差異: (1)模式二知識屬於應用性知

識; (2)模式二知識具有跨領域性; (3)模式二知識具有異質性和組織上的多樣

性: (4)模式二知識強調對社會的績效責任: (5)模式二知識重視品質控制

(Gibbons

,

1995 :

92) 。在模式二知識日漸受到重視的情況之下,電機學院、

工學院、商學院、醫學院、管理學院等應m性高的學院將繼續獲得較大的發

展空間。相對而言,數學、物理、文學、歷史、哲學等偏重理論、基礎研究

的學門,所分配到的資源及發展空間都可能再度受到壓縮,可能使大學發展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 回顧與前瞻 不平衡的問題更為惡化。 儘管高等教育功能及特質的轉變,被許多批評者認為將導致知識、學位、 研究的商品化和工具化,和教育促進人的自覺、主體性及自我實現等自標可 能產生嚴重衝突。展望新世紀,可以預見的是,和政府關係的轉變、回應經 濟需求的責任及國際化的壓力等因素都將促使高等教育更積極、更入世、更 勇於創新。高等教育不但必須和全國及地區性的發展緊密相接,更將是全球 性了解與合作的基礎。

室主

穿罩

註 l 中華民國科技白皮書所規劃的科技發展革略分為以下十二項 革略一、研發經費 籠定成長,人力素質持續提升,策略二、整合運用研發資源,發揮大學研發力量, 策略三、推動尖端科學計畫及國家型科技計畫;策略田、研究詞發產業關鍵技街, 策略五、開發各類園區,加速落實研發成果;單略六、推動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 設,策略七、以科技促進永續發展,增進國民福祉,革略八、科技政策法制化, 策略九、調和人主與科技;策略十、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兩岸科技交流;策略十 一、科技教育啟發普及,策略十二、加強國防科技研發,推動軍民告作。

參考書目

田長霖(民 88) 0

Innovation and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 大學教育改革研討會 1

的月 7-8

B

0 台北中央研究院。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民 86 )。中華民區科技自皮書。台北-國科會 o 波特 (M. Porter) 著,李明軒、邱美如譯(民 85 )。圓家競爭優勢。台北天下。 魏哲和(民88 )。企業與大學教育。大學教育改革研討會 '10 月 7-8 日 o 台北。中央研究 院。 戴曉霞(民 87 )。高等教育之大眾化及其發展趨勢。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 終身全民數育的展望, 350-384 。台北揚智。 戴曉霞(民銘心。市場導向及其對高等教育之影響。教育研究集哥哥,

42 '

233-254 。 戴曉霞(民8日b) 。圓蒙、市場和高等教育:英盟和美留之比較研究。第二屆台灣教育社 會學論壇, 12 月 5 臼 7 日。台北:閻立台灣師範大學。

Altbach

,

P. G.

(1

998).

Comparative}也igher

Education: Knowledge

,

the University

,

and

(13)

教育研究集刊

2000

.

1 .

44輯

Arimoto

,

A. (1997). Market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Japan.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

10

,

199-210.

Astin

,

A.

(1

991).

Assessment for Excellence. New York: Macmillan

Blackman

, C.

and

Seg剖,

N. (1992).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B.

R. Clark and

G. R. Neave (eds.)

The

EncycJ中edia

of Higher

Educati凹, 934-946一 Oxford:

Pergamon

Burke

,

J. D. and

L培祉,

R. W. (1989).

The Ben Franklin challenge grant program:

An

industry-higher

education

government

partnership.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

3

,

21-26

Burn

,

B.

(1

995).

Preparing for global

citizensh伊 in

u.s.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reform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n Muller,

S. (ed.)

University in the

Twenty-的'rst

Century Oxford: Berghahn Books

Clark

,

B. R.

(1

983).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lark

,

B.

R.

(1

998).

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Organizational Pathways of

Transformation. Oxford: Pergamon

Fusfeld

,

H.

1. (1

986).

The Technical Enterprise. New York: Praeger.

Gee

,

R. E.

(1

993). Technology transfer effectiveness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operative

research. In

t.

J.

Technology

Management, 學e口'al

Issue on

Industry-University-Government Cooperation

,

8

,

652-668.

Geiger

,

R.

L. (1

991). Pt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Altbach

,

P.G. (ed.)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n Encyclopedia

,

233-246. London:

St. James Press

Gibbons

,

M. (1995). The university as an instru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basic research: The implications of Mode 2 Science. In Dill

,

D. and Sporn

,

B

(eds.)

Emerging Patterns of Social Demand and University Reform: Through a

Glass

Darkl.夕t,

90-104. Oxford: Pergamon

Goldstein,日,

Maier

,

G.

,

and Luger

,

M.

(1

995). The university as an instrument for

economic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U.S. and European comparisons. In Dill

,

D.

and Sporn

,

B. (eds.)

Emerging Patterns of Social Demand and University Reform:

Through a Glass

Dark.鈔 10于 139.

Oxford: Pergamon

Gulbrands凹,

M.

(1

997). Universities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H.

Etzkowitz and

L.

Leydesdorff (ed.)

Universities and the Global Knowledge Eeo

n-omy

,

121-13

1.

London: Pinte

r.

Hicks

,

D.

(1

993).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links in Japan.

Policy Sciences

,

26. 36J

95

Jarratt Report

(1

985).

Report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for Efficiency Studies in

Universities. London: CVCP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展望 回顧與前瞻 Ju吐 dery, B. (1

996). International Students Earn

$1.

8 b for Unis.

Campus Review

, 6 , 的

-2

1.

Kawaguchi

,

A and Lander

,

D.

(1

997).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practice in Japanese

unIversItIes 正ligher

Education Policy

,

10

,

103- 110

Kinmonth

,

E.

H一(1989).

Business-university links in Japan.

Engineering Education

,

May/June

,

485-9

Krichau-Richter

, L. (1

995). The

European 西 imension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n

Muller

,

S.

(ed.)

Univers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142-15

1.

Oxford

Berghahn Books

Low

,

M.

(1

997) Japan: from technology to science policy. In H. Etzkowitz and L

Leydesdorff (ed.)

Universities and the Global Knowledge Economy

,

132-J40

London: Pinter

Luger

,

M. Land

Gol吐 stein,

H. A. (1991).

Technology in the Garden: Research Park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pel

Hi日,

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McGuinness

,

A. C. J

r.

(1999) The States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Altbach

,

P.G.

,

Berdahl

,

R. O. and Gumport

,

P. J. (eds.)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 的C

Twenty-first Century

,

183-215.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Neave,

G. and van

Vugl泣,

F. A. (eds.) (1991).

Prometheus Bound: The Changing R

e-lationsh 伊 Between

Govern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Western

Europe

Oxford: Pergamon

Papageorgiou

,

J.

C. (1

993). Issues on the future of R&D and innovation in the USA

Int.

J. Technology Management

,

Special Issue on Industry-University- Government

Cooperation, 且,

500-5

I2

Peters,

L. S. and

Fusfeld,頁. 1. (1

983).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Relationships

Washington

,

D

C: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Rosenberg

,

N. and Nelson

,

R.

(1

994). American universities and technical advance in

industry.

Research Policy

,

23

,

323-348

Strosnider

,

K.

(1

997).

An

aggressive

,

for-profit

university

challenges

traditional

colleges nationwid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

43

,

June 6

,

A32-A33

Tratjenbe旬,

M.

, Renders冊,

R. and Jaffe

,

A.

(1

992).

Ivory Tower versus Corporate

Lab: An Empirical Study of Basic Research and Appropriability.

Cambridge

,

MA: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Van

Vug恤,

F.

A.

(1

989).

Governmental

Strategies

and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Xue

, L. (1

997).

Promoting industrial R&D and high-tech development through science

parks: The Taiwan experienc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lnt

744-761 平

(14)

教育研究集刊

2000 . I .

44 輯

Towards the New Centu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那d側-d眩ua

gal

Abstract

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泣,

higher education world-wide has

been

experiencing

a

transformational

period

of

social

demands

,

revolutionary technology and governmental policy. The skyrocketing

expenses and the pressure to provide

higher education of better

qual-ity at lower cost have forced governments to deregulate their control

over higher educ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shifting from "government control model"

to "government supervising model". Coupled with this change of

relationship is the introduc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able to motivate academic

institutio丑s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teaching

,

research and services by being more responsive

to national priorities. Regarded as the engine of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

higher education is vulnerable to the demands of the

indus也

try

,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R&D.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

globalizatio口,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ve to be innovative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grow in the new century.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s

that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undergoing in the light of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

market and higher

e如cation, economic 吐evelop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innova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state and

higher education

,

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

,

innova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

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

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

甄曉蘭

[搞要 I

在迎向二十一世紀之際,台灣推動了前所未有的園民教育階段課程

改革,其背後所強調的「統整性課程設計」、「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變通位教學評量 J 及「協同教學」等重要主張,對習慣於傳統教學

方式的教師而言,產生了極大的街擊,特別在課程的發展與實踐方面,

更是帶來極大的挑戰。因此,反省課程理論與實務,建立嶄新的課程實

踐理論,藉以提升課程意識、促進教學革新,乃是當下函應課程改革挑

戰,落實課程改革理想的當務之急。基於此,本文一方面從實務運作層

面解析當前國民教育階段課程改革所帶來的挑戰;另一方面從理論層面 反省當代課程發展趨勢與課程實踐理論的基礎;然後,進一步從轉化型 課程領導的觀點來重新檢視課程實踐的要素,分析重建課程實踐理論的

途徑,提供教育實務工作者積極投入重建課程實踐理論之參考。

鷗鍵字:謀程改革、課程理論、理論重建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accuracy of a linear relationship is also explored, and the results in this article examine the effect of test characteristics (e.g., item locations and discrimination) and

The new academic structure for 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 Action plan for investing in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indings from the 1980s and 90s reported that people who drank coffee had a higher risk of heart disease.. Coffee also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In light of the unique context and different student needs in every school, and the common goal of fostering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ies, the EDB has been encouraging schools

 Opposed the merger in the ground that it was likely to harm competition and lead to higher prices in “the market for the sale of consumable office supplies sold through

In the light of the fact that little has been known about the spread of Buddhism in Wester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this essay re-examines existing documentary resource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debates and realities[M]//Higher educ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国家。学术与科研能力也显著提高,目前

The revelations of this study would also provide the much needed and useful information that will help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formu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