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李之元的創作研究論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李之元的創作研究論述"

Copied!
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畫組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蘇憲法 教授. 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 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 現象-李之元的創作研究論述 Phenomena of Visual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Weddings: A Creation Discussion of Chih-Yuan Lee. 研究生: 研究生:李之元 撰 中華民國 102 年 1 月.

(2) 謝. 誌. 自幼繪畫一直是我所熱愛的藝術,一路走來能順利的學習與創作,並在我夢 寐以求的師大美術研究所畢業,都要感謝陪伴著我成長進步的許多恩人。指導教 授蘇憲法老師投入一生的熱情在藝術創作中,將奔放燦爛的生活感受揮灑在畫布 上,深刻地影響我對繪畫的激情,在此要感謝老師對我的用心指導之恩,也感謝 林偉民教授及朱友意教授對論文的指導與協助。師大許多老師對之元也多有提 攜,黃進龍教授一絲不苟的作畫態度及寫生習慣,只求創作出好作品的人文素養 令我欽佩;陳淑華教授在材料學領域上的探究精神,及對美感的堅持理念讓我受 益匪淺。 此外,還要特別感謝我的啟蒙老師陳彤亮老師、吳鎮中老師及簡忠威老師在 我青年最重要的階段,傳授給我成為一位藝術創作者最基本的繪畫能力,我也要 感謝我最真摯的朋友張家琳先生,無論如何地力挺與協助我實現夢想,也感謝鍾 佩珊小姐積極樂觀的支持,在我軟弱時鼓舞我,為我打氣,還有一路上陪伴相信 我的朋友,由衷的感謝你們。 最後,父母親是我這一生中最大的支柱,無時無刻的給予關愛及支持,包容 我的所有一切,使我可以自由發揮藝術天賦,感謝弟弟能在我窘困時支助我,能 順利地熬過經濟危機,使我在繪畫的道路上得以順心,感謝這個家所給予我的所 有幸福,有愛與善良是家人給我最寶貴的禮物,日後我會持續用心將它融入我的 藝術創作中,貢獻給這個世界,感謝這一切的美好,謝謝你們。. 李之元 書於台北 2014 年 1 月.

(3) 摘. 要. 本研究透過創作來詮釋「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 ,主要是以微觀的角度, 探討在主流體系之下的當代婚禮現象,發掘其背後可能藏有的慾望、壓抑、衝突、 疏離與自身醒覺,以深入的視野去剝解那些過往不被重視的細微之處,創作的主 題包含「婚禮新人之關注」、「婚禮賓客之關注」與「婚禮場景之關注」等三個 面向主題。 研究者認為在當代重視自我醒覺、權力抗衡、性別意識與主客互動的思潮 中,當代婚禮視覺文化現象的藝術創作,應該要提供觀者更多元的觀賞元素與角 度,來協助他們對於畫面進行解讀與理解,婚禮不再只是主流觀賞下的唯一形式 與典範,新人、賓客與觀者在社會趨勢與主流價值的影響下,自身內在所受到的 制約與情感該如何真摯表達,是整個創作系列作品想要傳達的核心概念。 對於未來的研究方向建議,研究者認為當代婚禮之視覺文化的現象焦點可以 再向外發展,擴延更多可能的相關創作議題,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向延伸,能使當 代婚禮視覺文化現象的系列作品,有更多元、細膩的探討面向與省思脈絡,增加 創作主題意涵的價值性,期能引發更多觀賞者在婚禮儀式與社交下,深度的人性 省思與自我醒覺。此外,研究者期待透過本研究,提供一些當代社會宏觀現象下 的微觀思維,期能引發研究學者或創作藝術家更多的反思、創意與批判,協助我 們的社會能以更人性與更多元的角度,來探討各種值得我們關注的議題。. 關鍵字:當代婚禮、視覺文化、視覺文化現象. i.

(4) Abstract This research explains Phenomena of Visual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Weddings with creations which based on the micro viewpoints. It discusses the phenomenon of the contemporary weddings, including the desires, suppressions, conflicts, alienations and the self-consciousness. It explores the subtle things which do not emphasize the deeper viewpoints. The topic includes the “The Gaze of Newlywed”, “The Gaze of Guests in Weddings” and “The Gaze in the Wedding Site.” The researcher believes that people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emphasize self-consciousness, balance of power, the consciousness of gender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hosts and the guests. The art creations of Phenomena of Visual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Weddings should provide the viewers with more multicultural elements and viewpoints to help them realize and understand the paintings. Weddings are no longer the only form and archetype in the main stream. With the impact of the tendency of society and the values of the main stream, the newlyweds, guests and the viewers know how to express their inner condition and emotion sincerely which was the core in the whole creations. The researcher suggests that we expand the future focus of Visual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Weddings and discuss more related topics. This would help the creations of Visual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Weddings have more multicultural discussions and increase the value of the topic. Besides, the researcher expects this research could provide the thoughts of the micro-viewpoints under the macro-phenomena of society. It also provides the scholars and the artists with more reflections, creations, and criticisms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e topics of humanity and multicultural that our society concerns about. Key words: contemporary weddings, visual culture, phenomena of visual culture ii.

(5)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目錄……………………………………………………………...…………………iii 圖目錄………………………….…………………………………………….………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3 第五節 名詞解釋………………………………………………………………5. 第二章 創作研究文獻探討……………………………………………..………7 第一節 視覺文化相關理論探討……………………………………..……………7 第二節 視覺文化觀點下的藝術創作探討…………………………..…………13 第三節 從視覺文化觀點來探究藝術史上的「婚禮主題」相關繪畫作品………19. 第三章 創作主題、 創作主題、內容與形式 內容與形式探討…………………………………………27 第一節 創作研究的理念與脈絡……………………………..………………27 第二節 創作過程………………………………………………………………28 第三節 創作內容………………………………………………………………36 第四節 創作形式………………………………………………………………38 第五節 創作媒材與技法………………………………………………………42. iii.

(6) 第四章 作品探討與解析 …………………………………………………44 第一節 婚禮新人的凝視作品…………………………………………………45 第二節 婚禮賓客的凝視作品…………………………………………………54 第三節 婚禮場景的凝視作品…………………………………………………57.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 6 3 第一節 總結與心得……………………………………………………………63 第二節 未來展望與研究方向………………………………………………64. 參考文獻 ………………………………………………………………………66 一、中文部份……………………………………………………………………66 二、英文部分……………………………………………………………………66 三、網路部分……………………………………………………………………68. 附錄………………..……………………………………………………………...…69. iv.

(7) 圖目錄 編號 圖 2-1. 圖畫. 作者 Paul Lisak (保羅•利薩克). 名稱. 年代 媒材. 《猶大之吻》. 2010. 油畫. 《旅館房間》. 1954. 油畫. 2011. 油畫. 《阿諾菲尼夫婦》 1434. 油畫. Lucian Freud. 圖 2-2. (盧西安˙弗洛 伊德). 圖 2-3. Wen Wu (吳雯). 《費雯麗情結 -女僕》. 尺寸 178×230 cm. 收藏地. 頁數. 不詳. 14. 91.1x61. Beaverbrook Art. cm. Gallery, 加拿大. 145 x 240 cm. 穎川畫廊,台北. 16. 18. Jan van Eyck. 圖 2-4. (揚‧范‧艾. 81.8 x. 國家畫廊,倫敦,. 59.7 cm. 英國. 20. 克) Pieter Bruegel. 圖 2-5. the Elder. 《農民婚禮》. 1567. 油畫. 《卡娜的婚禮》. 1563. 油畫. 《結婚過後》. 1743. 油畫. (老布勒哲爾). 圖 2-6. Paolo Veronese (維諾內些) William Hogarth. 圖 2-7 (霍加斯). 114 x 163 cm 669 x 990 cm. 維也納,奧地利. 22. 羅浮宮,巴黎,法國. 24. 68.5 x 89. 國家畫廊,倫敦,. cm. 英國. 25. 《婚禮中的儀式-. 圖 3-1. 李之元. 2012. 攝影. 4×5 吋. 作者私藏,台北. 30. 2012. 攝影. 4×5 吋. 作者私藏,台北. 30. 2012. 攝影. 4×5 吋. 作者私藏,台北. 31. 2012. 攝影. 4×5 吋. 作者私藏,台北. 31. 新人進場燈光秀》 《婚禮中的儀式-. 圖 3-2. 李之元 香檳塔倒滿酒》 《賓客專注用餐場. 圖 3-3. 李之元 景》 《新人與賓客相互. 圖 3-4. 李之元 敬酒示意》. v.

(8) 《婚禮中的場景設. 圖 3-5. 李之元. 2012. 攝影. 4×5 吋. 作者私藏,台北. 32. 2012. 攝影. 4×5 吋. 作者私藏,台北. 32. 計一隅》 《婚禮的桌椅華麗. 圖 3-6. 李之元 設計場景》. 圖 3-7. 李之元. 《速寫草稿範例一》 2012. 素描筆. 21×15cm. 作者私藏,台北. 33. 圖 3-8. 李之元. 《速寫草稿範例二》 2012. 素描筆. 15×21cm. 作者私藏,台北. 34. 圖 3-9. 李之元. 《速寫草稿範例三》 2012. 素描筆. 21×15cm. 作者私藏,台北. 34. 圖 3-10. 李之元. 《速寫草稿範例四》 2012. 素描筆. 15×21cm. 作者私藏,台北. 35. -. -. -. -. 38. -. -. -. -. 39. -. -. -. -. 39. -. -. -. -. 40. -. -. -. -. 40. -. -. -. -. 41. 《強化特定物件或. 圖 3-11. - 景象》 《畫面整體淡化,以. 圖 3-12. -. 凸顯視覺文化象徵 物的效果》 《加強畫面的對比. 圖 3-13. -. 性,以凸顯主題的典 範象徵》 《淡化人物輪廓,使. 圖 3-14. - 其觀看焦點弱化》 《提高明度以創造. 圖 3-15. -. 聚光燈效果,讓關注 的焦點集中》 《弱化靜物的顯著. 圖 3-16. -. 性,使視覺焦點削 弱》. vi.

(9) 《多層次的空間安. 圖 3-17. -. 排,以暗示視覺的延. -. -. -. -. 41. -. -. -. -. 41. -. -. -. -. 42. 2012. 油畫. 收藏家私藏,台北. 46. 作者私藏,台北. 49. 作者私藏,台北. 52. 作者私藏,台北. 55. 收藏家私藏,台北. 58. 作者私藏,台北. 61. 伸》 《細膩性的表現形. 圖 3-18. -. 式,以增加靜物的焦 點效果》 《在暗面中提高特. 圖 3-19. - 定物件的顯著性》. 181×116. 圖 4-1. 李之元. 《婚禮的訊息》. cm 80×80. 圖 4-2. 李之元. 《體面下的微觀》 2012. 油畫 cm 162×130. 圖 4-3. 李之元. 《忠誠的窺視》. 2013. 油畫 cm 193×259. 圖 4-4. 李之元. 《祝福時刻》. 2013. 油畫 cm 97×145. 圖 4-5. 李之元. 《隱藏於美麗之中》 2013. 油畫 cm 116×91. 圖 4-6. 李之元. 《看似完美》. 2013. 油畫 cm. vii.

(10) 表目錄. 表 1-1 創作研究步驟…………………………………………………………………4. viii.

(1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當代社會隨著文化習俗的不斷轉變,許多依循於傳統的觀念與習慣逐漸式 微,人們轉以另一種型態與儀式來呈現他們對於文化習俗的信仰、態度與價值定 義,而「婚禮」正是在這些文化習俗之中,常被我們所關注的焦點之ㄧ。當代婚 禮除了依循傳統,有許多重要的過程與儀式,它也突破既定的規則與限制,呈現 多元的婚禮型態,且這些婚禮型態背後有許多的脈絡與軌跡,深深的受到次文 化、禮節、慾望、規範等的影響。當代婚禮不僅是單純的一個儀式而已,儀式之 下所涵蓋的信仰、態度與價值,也感染了人們如何去看待婚禮,當代價值與傳統 觀念正在拉扯與角力。 研究者長久以來對於當代婚禮的許多形式感到憂慮,擔憂的是許多形式與過 程流於形象化與綜藝化,例如:許多婚禮選擇由婚禮統籌代辦公司來主導、新人 在婚宴場所的出場進退流於綜藝化、婚禮的鋪張與誇大形成了另一種新潮流;但 相反的研究者對於婚禮的價值卻也有許多的信任與認可,例如:相信婚禮終將是 一對新人互許終身的重要歷程、認為婚禮能協助新人許下終身承諾、婚禮形式背 後的價值更值得我們珍惜,這種弔詭的情愫,一直在研究者的信念之中左右搖 擺,當代婚禮的形式與現象對於我們到底構成怎樣的文化衝擊?當代婚禮的視覺 文化現象又可以反映出哪些社會的趨勢呢?於是乎研究者開始省思-「在當代婚 禮之中,我與其他人關注的焦點是什麼?」. 第二節 研究目的. 視覺文化關注的背後常常透露出我們的期待與慾望,我們渴望在當代婚禮之 中看見什麼?看見這個東西為什麼對我們這麼重要?關注的焦點反應出我們的 1.

(12) 心理特質又是什麼?研究者透過這些思索與問題,想探討自身與他人對於當代婚 禮的關注焦點,並且釐清自身對於當代婚禮的矛盾情結所產生的創作符號與脈 絡,冀望透過這層層關注軌跡的梳理,協助研究者本身找到自我對於當代婚禮關 注的定位與詮釋,並透過藝術創作將之展現與發表,期能為當代婚禮的關注創造 一個視覺上傳達與溝通的平台。 綜合上述,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探討視覺文化關注、視覺文化藝術創作與婚禮相關藝術表現之理論。 二、分析研究者自身對「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之焦點與創作脈絡。 三、透過藝術創作,詮釋「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創造意念傳達與溝通的 平台。.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研究者在本創作研究-「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所主要關心的範疇,包 括: (一)婚禮新人的視覺文化現象 婚禮新人的視覺文化現象: 視覺文化現象: 探討新人各自與彼此,在婚禮前的壓抑、不安、慾望與偽裝。 (二)婚禮賓客的 婚禮賓客的視覺文化現象: 視覺文化現象: 探討賓客在婚宴場合的各種樣貌呈現,並表現其視覺焦點背後的價值、信念 與態度。 (三)婚禮場景的 婚禮場景的視覺文化現象: 視覺文化現象: 探討婚禮場合的裝飾景物背後的視覺文化符號與意義,並透過創作表現其展 現的當代婚禮信念。 透過研究者自身 8 次對於婚禮之觀察體驗,所產生的關注情結,來作為本研 2.

(13) 究創作所選定之範圍。這些關注焦點也與研究者所關注的婚禮現象省思,有相當 高程度之連結關係,研究者也希望透過這些關注焦點之探討,釐清自我對於當代 婚禮背後之信念、態度與價值觀。. 二、研究限制 當代婚禮有許多現象與形式皆是研究者想探討的視覺文化範疇,且研究者對 於這些現象也有個人的關注焦點,但礙於時間與體力之限制,研究者僅能就體驗 較深的「新人」、「賓客」與「場景」關注焦點作為繪畫創作上的主題與內容, 其他現象之關注(例如:雙方家長情感、婚宴前的禮俗過程等)研究者改以透過 「影射」或「符號化」之手法來詮釋,使得當代婚禮關注之主題得以多元與豐富。.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抽象思維的發想仍是有其過程,研究者就個人創作研究的過程訴諸於文字的 記錄,並將以圖示(如表1-1)更明確的指出在以下八個步驟所完成的研究行動。 一、確定研究主題:從生活經驗反映當代社會文化。 二、主題構思:以參考書本與實地訪查攝影方式來進行。 三、完成草稿:利用速寫將構思後的意念具體呈現。 四、產生作品:以油畫媒材、複合媒材等參考草稿後進行實際的創作、經過一些 試驗與探索,將創作理念內化後以藝術的形式呈現。 五、累積作品:反思作品是否達到預期效果,進而修改作品並累積作品以系列畫 作呼應中心思想。 六、蒐集相關資料:透過各種管道如圖書館、各國美術館、網路等以搜相關 理論、相關藝術家等資料,以支持創作理論基礎。 七、撰寫論文:經過許多反省與修正,依照進度完成論文。 3.

(14) 八、論文發表與舉辦創作展:於民國102年11月於臺北市立圖書館三民分館樓展 覽廳舉行「心向、關注、情感」創作聯展,並發表學術論文「當代婚禮的視 覺文化關注-李之元的創作論述」。. 表 1-1 創作研究步驟. 創作主題與思想觀點. 創作構想. 文獻蒐集、 文獻蒐集、攝影. 速寫草圖完成 蒐集 相關 資料. 正式作品製作. 撰寫論文. 試驗 探索 修改. 省思 正式作品完成. 正式論文完成. 舉辦創作展覽 論文發表. 4. 修正.

(1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一、當代婚禮 當代婚禮 研究者在此指的「當代婚禮」主要是指在當代社會中,常見的婚禮型態或儀 式。這些婚禮型態常結合華麗的燈光效果或精彩的出場表演;形式化的婚禮步驟 或場景設置,當代婚禮也反映出當代社會的信念與價值觀轉變,在這個速成、效 果性為主流的社會潮流中,當代婚禮也服膺這樣的趨勢,許多新人與賓客在人性 的交流與互動,逐漸式微,本研究的當代婚禮主要是以這樣的觀點做為詮釋。. 二、視覺文化 視覺文化可說是視覺影像背後的文化脈絡,描述個體受到影像影響後的經 驗、主觀性、意識,以及個體觀看、呈現和想像的實踐。視覺文化也呈現出個體 與社會的文化現象背後的信念、態度與價值1,所以它不僅是看的過程而已,更 重要的是其背後所產生的意義內涵與文本脈絡。本研究對於視覺文化的焦點,放 置於對表象背後的意義、內涵與態度之探討,以微觀的視野來探討文化活動與靜 物符號背後的信念與價值。. 三、視覺文化現象 視覺文化現象的意涵在本研究之中代表的並不只一個文化現象而已,它是 一種受社會與他人影響或期待下的全面關係,是一種透過觀看,並產生反應、省 思、判斷、選擇、信念形成的整體歷程,視覺文化現象反映出來的是觀看者與被 觀看者,在文化活動中的交互作用,當代的視覺文化現象多元,有許多範疇值得. 1. Duncum, P.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 2(New York, 2001), 101-112.. 5.

(16) 我們深入探討,例如:消費性的視覺文化現象、後殖民的視覺文化現象或全球化 的視覺文化現象等2,都是當代相當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視覺文化現象。. 2. 趙惠玲, 《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二版)》 ,台北:師大書苑,2005,頁 119-142。. 6.

(17) 第二章 第二章 創作研究文獻探討 第一節 視覺文化相關理論探討. 一、視覺文化的意義 在我們探討視覺文化的意義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視覺影像與視覺文化的關 係,國內研究視覺文化的知名學者趙惠玲教授,曾經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看法,對 此提出以下之註解3: (一)視覺影像被視為是探討視覺文化的起點,著重於視覺影像的向外連結,與 追尋將影像來源「視覺化」的個體與社會背景脈絡。 (二)認為影像本身有視覺影響力,其透過不同的觀看關係呈現社會中的差異, 其影響力取決於觀者的視覺性,因此視覺文化相當關切「觀者心態」的探 討。 (三)視覺文化強調視覺相關學門的範疇,從精緻藝術擴增到日常生活的影像, 大眾的影像文化與精緻藝術等量齊觀。 (四)視覺文化具有跨學科與跨領域的特性,視覺影像的來源因為相當廣泛,因 此視覺文化的研究更具有去學科(de-disciplinary)的特性。 我們從趙惠玲統整的視覺影像與視覺文化的特性之論述中,可以發現視覺影 像是我們透過視覺所看到的影像文化,涵蓋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社會脈絡,視覺文 化在其中則是探討這些影像背後所內涵的連結意義、觀者心態與跨領域(學科) 特質,因此研究者認為「視覺文化」有足夠的深度與視野,可以協助我們透過影 像來探討視覺文化藝術創作的內容。 許多學者對視覺文化有不同的見解與描述,有人認為日常生活就是視覺文 化,我們每日都在不同的視覺經驗與事件中,得到資訊、內涵與滿足4;有人提 3. 趙惠玲, 《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二版)》 ,台北:師大書苑,2005,頁 11。. 4. Mirzoeff, N. Introduction part II. In N. Mirzoeff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New York:. 7.

(18) 出視覺文化不是一個事物,而是比較像是個過程(process),是屬於人們知覺事物 的特殊方式 ;還有藝術學者6認為視覺文化是一種現象,描述個體受到影像影響 5. 後的經驗、主觀性、意識,以及個體觀看、呈現和想像的實踐。當代文化所涵蓋 的重要議題,皆與視覺文化所探究的內涵息息相關,因為這些議題皆反映出觀者 的經驗、主觀意識與價值觀。 凱文.塔溫(Kevin Tavin)也提出視覺文化所包含的三個主要概念: (一)現象學的(phenomenological)概念: 描述有關現代社會受到影像影響,以及觀看、展現與想像行為所影響的經 驗、主觀及意識形態。 (二)實質的(substantial)概念: 其中包含影像、人造物、實體與許多視覺設施皆包含在內。 (三)教學的(pedagogical)概念: 試圖去詮釋與分析大量當代視覺文化現象的跨學科計畫與創作。 Freedman(2003)在《Teaching Visual Culture》7一書中,提出幾項重要的 視覺文化的概念,研究者將其中與本研究有關之部分整理如下: (一)重新界定藝術作品的意義:傳統的藝術巨觀觀念,容易將藝術作品的焦點 放在注重精緻藝術本身,現在則轉向重視作品的作者與觀者之間的關係。 (二)有意義的美學(meaningful aesthetics):視覺形式僅能在其製作與觀賞的 背景中才能夠被了解;而且這些背景也形塑視覺文化的形式。 (三)社會的觀點(social perspective):在全球化的潮流之下,視覺文化的社. Routledge, 2001. 5. 引自 Rose, G.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materials. Landon: Sage Published Ltd, 2003.. 6. Tavin, K. “Wrestling with Angles, Searching for Ghost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visual cultur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4. 3(New York, 2003): 197-213.. 7. Freedman, K. Teaching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3.. 8.

(19) 會生活已被重新定義,混合式的文化逐漸被建立。 (四)互動的認知(interactive cognition):我們開始要學習與客體之間的互動 關係,在建構知識的同時,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必須被重視;而且我們必須 了解我們是透過環境與人的脈絡關係來進行認知。基於先前知識的再現, 從事創作與詮釋,再透過己身所接觸的意象與觀念來表達理念。我們從不 同的學科之間來探索發展策略,而不像從前只是依循學科架構來建構而 已。 (五)文化的反應(cultural response):透過視覺藝術的呈現與解讀,文化差異 已經逐漸展露其特徵。社會環境中的多元文化、跨文化與不同文化之間的 種種議題,也被深深的重視。創作中的詮釋除了是一種文化的反應,也是 個人的反應。 (六)科際的詮釋(interdisciplinary interpretation):當代藝術涉及視覺文化, 包括了所有的視覺藝術—精緻藝術、電腦遊戲、漫畫、電影、玩具設計、 廣告、海報、電視節目、時尚設計…等。 (七)科技經驗(technological experience):傳統上重視的天生資質與繪畫技巧 之觀念受到挑戰,運用科技的美術呈現方式,允許人們以簡單與快速的方 式創作、模仿、投射、處理、刪除與複製影像,科技經驗是新型創作方式 的新寵兒。 (八)建構性的批判(constructive critique) :也是視覺文化理論的主要核心概念, 即有系統地對於視覺現象產生批判與省思。 此外,視覺文化的觀點,也擴及了其他相關的重要範疇,國內知名的藝術學 者黃壬來就曾經提到視覺文化的「社會中心」的藝術觀點8,其認為社會中心程 強調符合社會需求,經由體驗社會的價值與內容以獲得關於藝術的知識;社會中 心的藝術觀點選用社會取向的藝術內容,重視社會發展之活動與環境,並強調發 8. 黃壬來, 〈國際視覺藝術教育趨勢〉 , 《2006 年全國藝術教育展研討會手冊》 , (花蓮,2006) :9-38。. 9.

(20) 揮藝術功能並增進其社會化的發展。黃教授也認為我們要透過「社會重建」來論 調藝術觀念,其認為藝術乃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工具,取代「為美而追求美」的 態度;「社會重建」也強調藝術媒材、教材之統整,創作或教學應包含許多學科、 概念且彼此均衡。 由此我們可以明白,視覺文化藝術試圖將其範疇推廣到更為廣闊的視覺文 化現象裡,視覺藝術的視野隨之轉換變遷,從現代主義所關心的精緻藝術轉換為 後現代主義所聚焦的社會文化議題。藝術創作不再是技法與純美術的呈現,它包 含著更多的不同層面的感知、態度與社會議題的探究。藝術創作的再擴大,非精 緻藝術的流行現象與小品文化也被納入範疇,更加重視對於社會互動了解的認知 過程,也更強調批判性思考在藝術創作進行中的地位;藝術創作的脈絡涵蓋了個 人的經驗、主觀意識、價值觀,在視覺文化藝術創作中被賦予相當重要的意義, 有別於「傳統」精緻藝術的理論與思考觀點9。. 二、視覺文化的範疇 Walker & Chaplin 認為視覺文化涵蓋了四領域:精緻藝術(Fine arts) 、工藝 ( Crafts / design )、 表 演 藝 術 和 藝 術 景 觀 ( Performing arts and the arts of spectacle)、大眾和電子媒介(Mass and electronic media),而未來的範疇也將會 更擴大,並舉出各領域中的實際例子10,研究者將其整理如下: (一)精緻藝術(Fine arts): 諸如繪畫、雕塑、版畫、速寫、複合媒材、裝置、攝影、前衛影片和錄影、 偶發和表演藝術、建築。 9. 張家琳, 《從當代藝術教育統整課程教學探討國小學童創造力表現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美術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10. Walker, J. A., & Chaplin, S. “Visual culture as a field of study, and the origins of visual culture studies,” In J. A. Walker, & S. Chaplin(Eds.),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7.. 10.

(21) (二)工藝設計(Crafts / design) : 例如都市設計、零售商設計、公司行號設計、標誌和符號設計、工業設計、 工程設計、插圖、製圖、產品設計、汽車設計、戰爭武器設計、運輸和空間交通 工具設計、印刷、木雕和家具設計、珠寶、金工、鞋子、陶藝、鑲嵌設計、電腦 輔助設計、次文化、服裝與流行、髮型、身體裝飾、刺青、景觀和庭園設計。 (三)表演藝術和藝術景觀(Performing arts and the arts of spectacle) : 諸如戲劇、行動、姿勢與身體語言、樂器演奏、芭蕾舞、選美、脫衣舞、時 裝秀、馬戲團、嘉年華與慶典、街道行進與遊行;公共慶典如加冕典禮、遊樂場、 主題公園、迪士尼公園、商場、電動遊戲、聲光秀、煙火、照明和霓虹燈設計、 流行和搖滾音樂會、活動畫景、蠟像館、天文館、大眾集會、運動會。 (四)大眾和電子媒介(Mass and electronic media) : 攝影、電影、動畫、電視和錄影、有線電視及衛星、廣告和宣傳、名信片和 複製畫、圖畫書、雜誌、卡通、漫畫和報紙、多媒體、互動視訊、網際網路、電 信傳播、虛擬實景、電腦影像。 有學者認為視覺文化的範疇廣泛雖然,我們仍然要持續將重點放在視覺化社 會的種種態度、信念及價值觀之建立11,研究者此次的創作研究是以當代婚禮的 視覺文化現象為主題,屬於是一種儀式與慶典的視覺文化現象,研究者也會透過 攝影與速寫的方式來進行對於婚禮視覺影像的紀錄和描繪,並從中創作呈現自我 角度所想表達的視覺文化內涵,也引導觀賞者省思其所關注的當代婚禮視覺文化 焦點,背後的原因、意義、價值與態度。. 三、視覺文化的特性 當代的藝術品或視覺產品形成的條件,變得多元且具爭議性,沒有絕對的標. 11. Duncum, P.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 2(New York, 2001), 101-112.. 11.

(22) 準或嚴格的範圍,但依然是一個有意義的存在,而視覺文化是一種具有流動性的 詮釋結構,著重於個人與群體對視覺媒體的反應12。 視覺文化最顯著的特色之一,便是將那些本身並非視覺性的事物予以「視覺 化」 (visualizing) ,使眼睛無法看見的事物變成看得見13。視覺文化的研究,其動 機首先是後現代社會,傾向於將知識、態度、信念都圖像(picture)化14。Mitchell 認為,視覺文化的學習,並不是一些資料或價值的傳達,而是能提供觀賞者一套 檢視人類視覺的批評工具15。 Sturken & Cartwright16表示,視覺文化的意義並不全在於事物本身,而是透 過個別或群體的過程與實踐,使得這些事變得有意義。人類學家Fabian認為:將 一種文化或社會予以視覺化的能力,幾乎已成為「瞭解這個文化或社會的同義 詞。」換句話說,視覺文化並非以視覺本身為主,而是將既有事物視覺化的一種 現代傾向,它不只充斥於當代環境中,甚至變得更具有強制性17。視覺已躍居現 代生活中的核心角色,而視覺文化所探討的,乃介於可見與不可見,有形與無形, 可觸摸與不可觸摸,以及聲音與現象之間,由於當代視覺媒介不斷的變遷,因此, 視覺文化也包含了「暫時性」及「持續變動」的兩種特性18,基於上述,當代婚 禮的視覺文化藝術創作,就是以這些視覺文化特性的觀點出發,將研究者所欲傳 達之當代婚禮現象中的信念、態度與價值圖像化,並且從其暫時又變動的特性 中,傳達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非典範固定之形式,更具備了持續動態性的多元狀 12 13. Mirzoeff, N.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9. Mirzoeff, N. “Ghostwriting: Working out visual culture,” In M. A. Holly & K. Moxey (Eds.), Art history, aesthetics, visual studies (MA, 2002), 189-202.. 14. Duncum, P. “Running head: navigating approaches to visual cultur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Education, 3. 1(Taipei, 2005), 136-164.. 15. 同註 7。. 16. Sturken, M. & Cartwright, L.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7. Tavin, K. M. “Wrestling with angles, searching for ghost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visual culture,”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4. 3(New York, 2003), 197-213.. 18. 同註 8。. 12.

(23) 態,透過這些視覺文化特性的融合,研究者期待能創作出更具客觀與多元的當代 婚禮視覺文化藝術創作。. 第二節 視覺文化觀點 視覺文化觀點下的藝術 觀點下的藝術創作 下的藝術創作探討 創作探討 經由上述理論探討,我們可以知道視覺文化具有觀者心態、跨領域、重視視 覺化背後的價值意義等特性,因此也有許多學者,基於這樣的觀點理論再延伸擴 展,對於視覺文化的藝術創作實踐提出諸多的見解與想法,以下研究者就諸多學 者的重要觀點,整理出三項主要的視覺文化觀點下之藝術創作現象:. 一、視覺文化觀點下的藝術創作 視覺文化觀點下的藝術創作重視藝術創作內涵的重新定義 創作重視藝術創作內涵的重新定義 視覺文化觀點下的創作不再僅侷限於藝術品的形式美或風格美之追求,轉而 邁向更多社會文化的探究與反思;許多的重要議題(例如:全球化與在地化議題、 社會正義議題(social justice) 、性別議題、環境污染、數位科技等)無不大量出 現並與藝術表現結合,為視覺文化藝術創作開創了更寬廣的視野。有學者認為提 出藝術創作與藝術教育必須統整社會、心理與認知三個面向的概念19,藝術創作 的內涵與生活經驗概念的連繫變得更為重要, 「為藝術而藝術」與「為形式而藝 術」的觀念並非藝術創作學者所關注的。視覺文化藝術創作的探究範疇也迅速擴 展,從精緻藝術到流行文化皆是值得被關注的內涵,此外視覺文化藝術創作傾向 以新興議題的視覺文化(Visual Culture)內容作更深度的解構分析,以幫助我們 的教育對象能在視覺多變的社會裡,了解「視覺」為他們的生活和文化帶來的衝 擊與影響。20 例如圖 2-1 保羅•利薩克 (Paul Lisak)的猶大之吻,即是視覺文化藝術創作. 19. Parsons, M. “Art and integrated curriculum,” In E. W. Eisner& M. D.D.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policy in art education, 2004.. 20. 同註 9。. 13.

(24) 「重視藝術創作內涵的重新定義」的範例,傳統我們熟知的聖經故事,猶大為了 金錢背叛耶穌的過程,在視覺文化藝術的詮釋之下,和武裝警察、反抗者和社會 正義等議題連結,這張繪畫除了凸顯我們當今的社會問題,也對藝術史中我們熟 知的典範故事,再以一種全新的定義來詮釋其中的故事內涵。. 圖 2-1 保羅•利薩克 (Paul Lisak). 《猶大之吻》. 2010 亞麻布面油畫. 178×230cm. 收藏地不詳 資料來源: Paul Lisak – Art: http://www.paullisakart.com/ 2013 年 3 月 20 日查詢. 二、視覺文化觀點下的藝術創作重視批判的探究與省思 視覺文化觀點下的藝術創作重視批判的探究與省思 視覺文化研究學者 Geahigan 提到批判探究(Critical inquiry)在創作上的重要 性,其認為批判探究應該要重視「調查」的過程21。在視覺文化藝術創作上,我 們應該瞭解藝術作品內在的意義與價值,並且引導觀者對藝術作品的意義及價值. 21. Geahigan, G. “Critical inquiry: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and applying it in the classroom,” Art Education, 51. 5(New York, 1998), 10-16.. 14.

(25) 提出假設,接者引導他們觀察作品的構成元素與符號並使他們能驗證自己的假 設,最後我們才能幫助觀者獲得背景知識並培養他們成為有經驗的觀看者與思考 者。Barrett22也提到藝術批評可從許多形式中發現蹤跡,從每日的報紙到學術專 書皆然,藝術的批判與日常生活的經驗有相當密切之結合。 藝術批判與省思是視覺文化藝術創作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透過藝術 品或視覺影像的創作,引導觀者學會如何去看、去讀、去說,甚至能告訴別人如 何去欣賞。許多傳統上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有名藝術作品,當然可以成為我們創作 靈感的一部份;而到了今日,許多視覺文化藝術創作結合社會議題所衍生的表 現,是否也適合進入我們的藝術創作中,或如何進入我們的藝術創作中呢?視覺 文化藝術創作的價值核心即在於人與生活經驗和社會議題的相互融合探討23。是 故,研究者認為我們將整體藝術創作過程設定為一種假設、探究與概念取得的歷 程。在視覺文化藝術創作的過程裡,我們應客觀地接收各種視覺符號與訊息所能 象徵與代表的意涵,避免受限於傳統藝術創作的典範(Paradigm)規定與定義, 幫助自我在創作過程中尋求藝術符號與影像的意義與價值,並加強批判探究的賞 析能力,相信對於我們去挖掘藝術符號或視覺影像背後的內容意義,絕對能有更 進一步的幫助與突破24。 圖 2-2 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 的《旅館房間》,是一個視覺文化 藝術創作重批判的探究與省思的好例子,畫中充滿著神秘性的色彩,許多畫面的 符號也有待我們去深入探究其文本內涵。弗洛伊德與妻子的感情,如同對街空蕩 的房間,他們之間的疏離感似乎已被暗示25,我們可以透過調查畫面中的細節與 符號,來詮釋與批判這張作品所欲呈現的意圖與概念,兩性間的議題在作品中也 再次喚醒我們省思的敏銳度,畫中故事無所謂的對與錯,但我們詮釋的視覺文化 22. Barrett, T. “Investigating art criticism in education,” In E. W. Eisner& M.D.D.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policy in art education, 2004.. 23 24 25. 同註 17。 同註 9。 何政廣主編, 《英國現代寫實繪畫大師:弗洛伊德》 ,台北市:藝術家,2011。. 15.

(26) 故事背後,所反應的與我們所珍視的觀點息息相關。. 圖 2-2. 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 《旅館房間》. 1954 油畫畫布. 91.1x61cm. Beaverbrook Art Gallery, 加拿大 資料來源: Art by Lucian Freud - Museum Syndicate: http://www.museumsyndicate.com/artist.php?artist=235 2013 年 3 月 22 日查詢. 三、視覺文化觀點下的藝術創作 視覺文化觀點下的藝術創作重視創作上的 創作重視創作上的「 重視創作上的「意義」 意義」省思 傳統藝術創作重視的形式主義與精緻藝術思維,使得許多藝術創作忽略了自 我主體性與社會經驗的連結,當代藝術學者為針對這樣的現象提出了許多見解。 Walke 提出藝術創作的主題必須與個人的興趣、背景和經驗作連結26,身為藝術 26. Walker, S. R. Teaching Meaning in Artmaking. Worcester, Mass. : Davis Publications, 2001.. 16.

(27) 研究者的我們必須了解如何透過藝術,與己身的生活經驗、自我認同與觀看省思 連結,這也是視覺文化藝術創作是否達到成效的重要指標。此外他也提到發展良 好的藝術知識基礎對於藝術創作是必要的,傳統的藝術創作太常於僅是提供技術 上的知識而已;主題(subject) 、文本(context) 、概念(ideas)與多元作品的研 究應也被視為是必要的才對。此外,藝術研究者除了引發觀賞者在藝術作品上的 問題外,更重要的,藝術研究者必須從個人觀點到整體藝術創作脈絡,繼續「重 新塑造」、「重新定義」、「重新闡述」與「重新考慮」藝術創作的問題。 Sullivan 也提到藝術創作的過程就像是一個研究的進行一般,認為藝術的學 習是個人在社會的行動實踐。我們的思想、觀念與行動,常常透過藝術創作體驗 被體現,因此藝術創作的進行必須被視為有價值的場域27。是故,視覺文化藝術 創作的藝術創作思維,轉換成重視意義內涵的探究,不再限於傳統的技法形式, 探究個人與生活經驗的互動與衝突。依這樣的觀念延伸思考,研究者認為視覺文 化藝術創作要提供適當引導,幫助觀賞者獲得有意義的藝術思考,重要的是如何 幫助觀賞者了解藝術創作背後的脈絡與文本意義,才能真正引導其在藝術欣賞上 獲得有價值的經驗28。 在圖 2-3 旅館房間這一幅畫中,創作的意義性相當的顯眼,對於女性主義與 私領域探討直接也大膽,有別於傳統藝術僅著重於肢體美感的呈現而已,意義的 省思是畫面中的靈魂,也是對於視覺影像中的人物故事重新闡述的重要過程,合 不合邏輯與典範要求已經不再重要,藝術家與觀者重新定義的價值與態度,似乎 才是值得再被深入探究的重點。. 27. Sullivan, G. “Studio art as research practice,” In E. W. Eisner& M. D.D.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policy in art education, 2004.. 28. 同註 9。. 17.

(28) 圖 2-3. 吳雯(Wen Wu). 《費雯麗情結-女僕》. 145 x 240 cm 2011 油畫(Oil on canvas). 穎川畫廊,台北 資料來源: 穎川畫廊 吳雯:http://www.inriver.com.tw/other/index.aspx?kind=3&kind2=31&shop=inriver 2013 年 3 月 26 日查詢. 綜合上述,視覺文化觀點下的藝術創作有以上三種明顯的現象與特徵,所以 我們得以新的微觀角度來探討視覺文化藝術創作,藝術表現不在僅是主流規範的 呈現與技法的鋪陳而已,更重要的是當代性的意義、批判省思與創作內涵的新詮 釋,這與視覺文化藝術理論所關注的焦點是相輔相成的,我們不能永遠都被同一 套藝術模式綁住,應該要以更宏觀多元的角度去探討當代藝術的表現,如此我們 的藝術表現才能真正為當代社會有所貢獻與助益。. 18.

(29) 第三節 從視覺文化觀點來探究藝術史上 從視覺文化觀點來探究藝術史上的 藝術史上的「婚禮主題」 婚禮主題」 相關繪畫作品 相關繪畫作品. 為協助研究者能以更多元的角度,來探討當代婚禮的創作主題、內容與形 式,研究者著手以視覺文化的觀點來探討西方藝術史上,有關「婚禮主題」的繪 畫,除了從不同派別對於婚禮的詮釋,釐清藝術史上對於婚禮主題所聚焦的重點 外,更進一步的,研究者以視覺文化的理論角度來省思與解析這些婚禮主題背後 的信念、價值與態度,藉此協助研究者梳理「婚禮主題」的相關脈絡,而得以用 多元、豐富與脈絡性的表現,來呈現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藝術創作。 研究者分別以視覺文化的角度,探討了藝術史上有關婚禮主題的四幅名畫, 其名稱分別為: 一、揚‧范‧艾克(Jan van Eyck)的《阿諾菲尼夫婦》(Portrait of Arnolfini and his Wife)。 二、老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的《農民婚禮》(Peasant wedding)。 三、維諾內些(Paolo Veronese)的《卡娜的婚禮》(Marriage at Cana)。 四、霍加斯(William Hogarth)的《結婚過後》(Shortly After the Marriage)。 研究者選擇這些畫作的原因,除了其具備強烈的婚禮議題可以探討外,更重 要的是,這些畫作中所展現的新人與賓客之人性特質;場景與靜物之符號語言, 兼具有不同面貌的特性,除了我們熟知的理性、歡樂與喜悅外,更有壓抑、疏離、 受箝制與膚淺的視覺性讓研究者深深感受到,因此研究者想透過這些作品的省思 與分析,來協助本研究的創作脈絡,以下研究者針對這四幅畫作逐一探討與分析。. 19.

(30) 一、揚‧范‧艾克( 艾克(Jan van Eyck) )的《阿諾菲尼夫婦》 阿諾菲尼夫婦》(見圖 2-4). 圖 2-4 揚‧范‧艾克(Jan van Eyck) his Wife). 1434 年. 《阿諾菲尼夫婦》(Portrait of Arnolfini and. 油彩‧畫板. 81.8 x 59.7 公分. 國家畫廊,倫敦,英國. 資料來源: 視覺素養學習網 揚‧范‧艾克(Jan van Eyck):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vaneyck/vaneyck.htm 2013 年 4 月 1 日查詢. 20.

(31) 哥德時期的藝術家揚‧范‧艾克(Jan van Eyck)所繪之《阿諾菲尼夫婦》 , 令人不由自主得進入一種充滿宗教、禮俗、忠誠與典範制約的婚禮情境,並且以 鏡子營造畫中畫的深奧情境與題旨29,這樣的營造手法令人對婚禮感到尊敬與和 諧,婚姻如同宗教一般,神聖且高潔,一景一物和諧端莊,典範的呈現自然表露。 但若以視覺文化的角度來看這一幅畫,研究者覺得這樣的婚禮情境也多了一份束 縛與制約,很難體驗到新人人性的光輝與悸動,哥德時期對於人本的忽略,在這 張婚禮主題的創作中也表露無遺得被寫實展露 其中研究者注視到的微觀細節有:新娘深情地觀看著新郎,以溫柔的姿態呈 現自己在婚禮中的角色,而反觀新郎,卻給我們一種理性又嚴肅的神情,即使兩 人雙手相互牽繫,我們也很難體驗得到彼此的情感交流,這猶如是陌生的兩個個 體,今日為了配合體制下的婚姻規定,所展現的結婚儀式而已,讓人對新娘的含 情脈脈深感同情,也使人感受到當時大時代的宗教至上,人性次之的強大視覺文 化信念威力。此外,理性探討畫面中靜物的符號意義,如畫面上的長毛狗是忠貞 的象徵;床邊的木雕是婚姻的象徵;窗台上下的四顆蘋果是多子多孫多福氣的象 徵30,我們除了可以看見創作者的用心鋪陳,極力要傳達主流婚姻的意識形態典 範外,也不難發現當時候對於婚姻的視覺文化信念即是以禮俗規範為依歸,靜物 也很少傳達人們內在的私領域情感,即使有情感的展現也偏向於公領域的理性與 和諧,因此這幅畫面中的視覺文化的現象,使我們難以深入了解體驗人性的深層 情感與慾念,我們僅能就表象的符號元素,做很合理的詮釋與分析而已。. 29. 30. 賴瑞鎣,《油畫的誕生》 ,台北市:藝術家,2009。. 視覺素養學習網 揚‧范‧艾克(Jan van Eyck):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 painter-wt/vaneyck/vaneyck.htm(2013 年 4 月 1 日查詢). 21.

(32) 二、老布勒哲爾( 老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的《農民婚禮》 農民婚禮》(見圖 2-5). 圖 2-5 老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1567 年. 油彩.木板. 114 x 163 cm. 《農民婚禮》(Peasant wedding) 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奧地利. 資料來源: 視覺素養學習網 老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bruegel/bruegel.htm 2013 年 4 月 3 日查詢. 22.

(33) 老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的《農民婚禮》(Peasant wedding), 繪畫表面看起來,畫上的新娘十分容易地看出是處在桌子的中央,而新郎很難辦 認出來(按照傳統,他應該在桌上幫忙照料賓客)31。歡樂飲宴氣氛在暖色調襯 托下更為突出;這種氣氛由於在近景中安排了一個用手指擦盤子的貪嘴小孩形 象,讓人感到歡樂且溫馨,作品生動活潑令人驚嘆。這一幅畫作展現的視覺文化 內涵,除了傳統上農民們的慶典與習俗外,其焦點明顯脫離制式的宗教或皇室規 範,而聚焦於人文主義的描寫,人性的歡樂、喜悅、交談、互助之情,躍然紙上。 但令研究者更深入關注到的是新娘角色的落寞32,賓客們在酒酣耳熱之際, 似乎早已忽略新娘的存在,我們也難以發現新郎的位置,新娘在這個婚禮並不是 主角,她是陪襯的一部分而已,令研究者想深入了解的是新娘的心情到底是如 何?在逐漸重視人文主義的時代,女性被放置的角色是否依然處於弱勢?當代婚 禮的新娘角色與場景文化,又何嘗不是以類似的狀態呈現在婚禮會場之中呢?為 何幾百年來,新娘在婚禮所展現的「低調」視覺文化現象依舊如此的雷同?研究 者省思的是我們習慣在婚禮之中忽略哪些值得我們關注的細節,熱鬧、喜悅與豐 盛的婚禮場景,是我們慣於去看見也喜歡去看見的,但細膩關心新人的狀態,不 也是參與婚禮中值得我們關注的焦點嗎?隱藏於這些表象的真摯情感是否常常 被我們忽視,似乎也是下一個我們值得去深入探討的重點,也是《農民婚禮》這 幅畫讓研究者深思的視覺文化核心。. 31. 視覺素養學習網 老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 painter-wt/bruegel/bruegel.htm(2013 年 4 月 3 日查詢). 32. H. Honour & J. Fleming 著,吳介禎等譯, 《世界藝術史》 ,台北縣:木馬文化,2003,頁 511。. 23.

(34) 三、維諾內些( 維諾內些(Paolo Veronese) )的《卡娜的婚禮》 卡娜的婚禮》(Marriage at Cana) ) (見圖 2-6). 圖 2-6 維諾內些(Paolo Veronese) 1562 ~ 1563 年. 《卡娜的婚禮》(Marriage at Cana). 油彩‧畫布. 669 x 990 公分. 羅浮宮,巴黎,法國. 資料來源: 視覺素養學習網 維諾內些 (Paolo Veronese):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veronese/veronese.htm 2013 年 4 月 6 日查詢. 矯飾主義畫家維諾內些(Paolo Veronese)在《卡娜的婚禮》 (Marriage at Cana) 之中的多角度視點的畫法,深深影響研究者對於婚禮的賓客視野的角度,雖然這 一張圖畫的原本主題內容在探討耶穌的神蹟,使得水變成酒的婚宴奇蹟故事,但 在維諾內些(Paolo Veronese)的經營之下,反映出賓客的「各自的自我焦點」 更勝耶穌的神蹟傳說,畫面裡有許多當時著名的人物,包含皇室成員、音樂家、 哲學家等等,婚禮賓客的多元劇情與故事,使得整個婚禮場景充滿著熱鬧的情形。 24.

(35) 但就視覺文化的批判與省思觀點來看,我們很難察覺到底畫面的主角是誰? 既使頭頂帶有神光的耶穌,依然被上下左右帶有強烈戲劇性的賓客們,搶走主角 的位置,每一個部分都像極了主要的描寫對象,但每個部分都是主角的情況之 下,這幅畫作的視覺影像就顯得雜亂並過於矯飾,極力營造每一個人物細節的重 要性,反而傳達不出這張畫作想要表達的信念與精神。此外,研究者認為畫面上 「搶戲」的賓客像極了當代婚禮場景中的客人,在重視社交形式的今日,研究者 發現很多時候賓客對於參與婚禮的焦點,不在新人身上,反倒是自己與社交對象 的互動,如同維諾內些在《卡娜的婚禮》所呈現的狀態,這一幅畫使研究者連結 的省思是-究竟我們是為了新人還是為了自己去參加婚禮?. 四、霍加斯( )的《結婚過後》 ) 霍加斯(William Hogarth) 結婚過後》(Shortly After the Marriage). 圖 2-7 霍加斯(William Hogarth) 1743 年. 《結婚過後》(Shortly After the Marriage). 油彩‧畫布,68.5 x 89 公分. 國家畫廊,倫敦,英國. 資料來源: 視覺素養學習網 霍加斯(William Hogarth):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hogarth/hogarth.htm 2013 年 4 月 10 日查詢. 25.

(36) 洛可可時期的藝術家霍加斯將婚禮中的功利主義思維,在畫面中淋漓盡致地 表現,有別於傳統洛可可繪畫喜好的迎合、精巧風格,畫面中形容一對門不當父 不對的新人,男方圖女方的家產,女方圖男方的爵位而在一起結婚,兩人彼此的 信念皆充滿著不真誠與應付了事,反應當時社會的時勢潮流。背後的景緻也是充 滿冷酷無情與虛偽做作,例如:在壁爐上同時呈現羅馬胸像與中國式的瓷器人物 一般,這些場景的物件就猶如是「輕浮物品」(frivolities)33,霍加斯所表現的這 一幅《結婚過後》影響研究者很深,其實當代婚禮在人性與場景上的浮偽假裝, 竟在兩百多年以前就有人對其提出反動與省思,可是我們現在依然對於婚禮還是 有許多表表面面的喜好與服膺,使研究者感到適時對於當代社會的婚禮視覺文化 現象,提出反思與批判,是值得我們持續關注與經營的。. 綜合上述,這些繪畫從不同的角度、視野與信念影響著研究者,包括對於傳 統禮俗的服膺、婚禮新人的冷落與忽視、婚禮賓客參與婚禮的意義,還有流行婚 姻背後的真正價值等,研究者綜合這些繪畫的元素與特質,並且連結自我對於當 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態度,以創造本次的創作研究,其能提出新時代的當代婚 禮視覺文化現象創作作品,提供觀者欣賞、省思與批判。. 33. 吳介禎等譯,H. Honour & J. Fleming 著, 《世界藝術史》 ,台北縣:木馬文化,2003,頁 629。. 26.

(37) 第三章 創作研究方法 創作研究方法. 第一節 創作研究的理念與脈絡. 現代藝術的社會學主要以下列三項重點來探究:一、透過藝術源的研究, 從總體上把握藝術或發生的具體過程,以證明藝術與人類社會生活的密切關係; 二、透過考察藝術與自然(地理、氣候、內在自然)、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經濟、 藝術與時代、藝術與宗教等複雜錯綜關係,來更好地理解這個時代的藝術形態及 含義;三、透過研究藝術風格的歷史演變,證明藝術及傳統、藝術與人類創新能 力的關係。34 學者滕守堯認為藝術是由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的人所創造的,任何一個人又 是社會的存在,或者說每個人都是生活在特定歷史件下特定社會環境中的,而所 謂的環境,又是政治、經濟、文化、風俗、地理環境等種種因素的匯合。所以決 定藝術之特殊形式、特殊風俗和特殊流派或傾向的東西,乃是由上述的因素構成 的特殊式樣,這個式樣或型態也常隨著歷史階段的不同而變換。 影響藝術的心理結構中,則必須有社會的因素起著作用,有鑑於此我們才稱 之為「文化心理結構」。渥林格提出藝術作品就其最內在的本質來看,都只是「藝 術意志」的客觀化,而決定藝術活動的「藝術意志」是來自於人在日常生活中觀 物所形成的世界觀態度,並把這種態度界定為「世界感」,這種「世界感」包括 人對世界的感受、印象以及看法等主觀內容,它由客體對象所引起。當這種「世 界感」內在地轉化成「藝術意志」時,它便會在藝術活動中得到外在顯現。35 此外,國內美術評論家陳瑞文表示透過美術介入社會的幾個視野,我們可以. 34. 35. 滕守堯著,《藝術今日與過程》,台北市:生智,1997 魏雅婷譯,Wilhelm Worringer,《藝術風格的心理學-抽象與移情》,台北市:揚智文化,1994。. 27.

(38) 觀察到在蓬勃的社會運動之牽引、啟示下,美術與社會合流,來自於美術家自我 生命價值與社會實踐合而為一的外向意志。美術家如同社會菁英一般,將觸角伸 向社會各個階層和各種問題。這個美術思潮之基本精神,就是感知的社會經驗。 36. 根據上述理論而言,不論是滕守堯認為的「文化心理結構」、渥林格的「藝 術意志」或陳瑞文所談的「感知的社會經驗」,基本上三者都說明了藝術活動脫 離不了與社會的關係。 研究者在創作此研究的理念與脈絡即與社會經驗與社會議題有相當的關 係,婚禮本是當代社會顯而以見的視覺文化現象,無論從「文化心理結構」、「藝 術意志」或「感知的社會經驗」的角度來探討,我們都可以發現當代婚禮所產生 的視覺文化現象已是相當多元,且值得我們透過藝術的手法逐一抽絲剝繭,來探 討這些婚禮社會現象背後所代表的信念與意義,藉由這樣的過程,使我們的社會 能夠注視到這些文化現象可能帶來的衝擊與改變。. 第二節 創作過程. 研究者在創作當代婚禮視覺文化現象系列作品之前,為了讓創作的主題內容 與形式表現有多元的參考與依據,多方收集資料與文獻,並且透過攝影與速寫等 方式,來協助本研究建構更完整的繪畫脈絡過程,以下研究者就個人創作研究的 幾個步驟過程,做更詳細的論述與說明:. 一、確定研究主題: 確定研究主題:從生活經驗反映當代社會文化。 從生活經驗反映當代社會文化。. 36. 陳瑞文,〈美術介入社會的幾個視野-評「陸先銘都市邊緣的主流意志」〉 ,《美育月刊》 ,103 (台北,1999) :15-20。. 28.

(39) 本次的創作主題是「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會以這個主題做為本次創 作研究的方向,原自於研究者對於當代社會重視巨觀形象,而忽略微觀人性的反 動。我們可以發現即使到了當代社會,許多表面的形象儀式依舊充斥我們的社會 主流,雖然這些形象儀式未必皆無法創造價值,但令人遺憾的是,許多人們對於 它們缺乏自我省思與批判的素養與態度,往往容易被華麗與規範式的模式或教條 所影響,到最後連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到底為何想要這個?都無法分辨清楚。 當代婚禮就是一個例子,研究者在參加多場婚禮以來一直發現其有相同的視 覺文化元素,例如:華麗的聲光效果、新人出場秀、新娘的換裝秀、香檳塔倒酒、 新人逐桌敬酒、高貴的菜餚、致贈喜糖送客…等,這些形式與節目似乎如出一轍, 有時候不免感到參加當代婚禮的重點不在於與新人之間的互動,焦點反而被華麗 的布置、聲光影音、客套的人際公關交流所取代。 這種矛盾的情愫一直以來在研究者的心中滋長,深刻省思後,研究者發現當 代婚禮也一直受到巨觀文化的控制,有一定的規範與儀式必須服膺,參與婚禮的 新人與賓客,有時候比較像是走完一個被精心安排的典禮過程,祝福的情感在婚 禮當中難以被真誠溝通,許多時候只能選擇壓抑與隱藏,這與當代社會所面臨的 人性疏離危機有很多相似之處。於是,研究者想透過藝術創作,引導更多當代社 會的觀眾,透過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去省思自己是「如何參加一個婚禮」, 在這些視覺文化的現象之中,是否看見我們這個社會正面臨的人性危機?能否從 中醒覺自己應該要選擇的新態度與價值觀,研究者認為透過這樣的一個主題,將 可以提供給觀賞者更多元的思考觀點,以幫助其面對當代社會的巨觀文化衝擊 時,能有自我的想法、立場與批判思考的素養。. 二、主題構思 主題構思: 構思:以參考書籍和 參考書籍和實地訪查 書籍和實地訪查攝影 實地訪查攝影文獻 攝影文獻方式來進行 文獻方式來進行。 方式來進行。 研究者透過許多書籍與攝影文獻,來進行創作主題內容的初步構想試探,書 籍文獻主要蒐集美術史上以婚禮為主題的繪畫作品,並探究其中的婚禮儀式呈現 29.

(40) 模式、新人與賓客的視野焦點、婚禮場景的規劃等內涵(如第二章第四節所述)。 在攝影文獻部份,研究者透過親自參與的多場婚禮來進行拍攝,拍攝時所關 注的焦點在於當代婚禮中特有的視覺文化景象,例如:在體制儀式之下的新人互 動(圖3-1與圖3-2)、賓客在當代婚禮中的文化活動(圖3-3與圖3-4)、當代婚 禮的婚禮場景佈置(圖3-5與圖3-6)…等,透過實地訪查的第一手文獻資料,以 協助研究者能更清晰地去傳達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特色。. 圖3-1. 李之元. 圖3-2 李之元. 婚禮中的儀式-新人進場燈光秀. 婚禮中的儀式-香檳塔倒滿酒. 30. 2012. 2012. 攝影. 攝影. 4×5吋. 作者私藏,台北. 4×5吋 作者私藏,台北.

(41) 圖3-3. 李之元. 圖3-4 李之元. 賓客專注用餐場景. 2012. 新人與賓客相互敬酒示意. 31. 攝影. 4×5吋 作者私藏,台北. 2012 攝影. 4×5吋. 作者私藏,台北.

(42) 圖3-5. 李之元. 圖3-6 李之元. 婚禮中的場景設計一隅. 婚禮的桌椅華麗設計場景. 2012. 攝影. 2012 攝影. 4×5吋 作者私藏,台北. 4×5吋. 作者私藏,台北. 三、完成草稿: 完成草稿:利用速寫 利用速寫將構思後的 速寫將構思後的意念具體呈現 將構思後的意念具體呈現。 意念具體呈現。 研究者綜合文獻資料之文本內涵,著手開始繪製速寫草圖,速寫草圖考量的 重點是如何詮釋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內容,並透過構圖的安排將主流體制外的微 觀情愫、動作、物品與場景,適切地呈現在畫面之中。藉此傳達出研究者對於當 代婚禮視覺文化現象的關注焦點與批判省思,繪畫內容與形式構圖的安排是研究 32.

(43) 者透過文獻資料與自我生活體驗連結之後的關注焦點,這些焦點有別於傳統彰顯 主流價值的觀點,改以較為內在隱晦的手法來表達對於當代婚禮的體驗,許多構 圖內涵是研究者對於當代婚禮的重新定義與重新詮釋,初步概念形成後的速寫範 例作品,如圖3-7至圖3-10所示。. 圖3-7. 李之元. 速寫草稿範例一. 2012. 33. 素描筆. 21×15cm. 作者私藏,台北.

(44) 圖3-8. 李之元. 速寫草稿範例二. 2012. 素描筆. 15×21cm. 作者私藏,台北. 圖3-9. 李之元. 速寫草稿範例三. 2012. 素描筆. 21×15cm. 作者私藏,台北. 34.

(45) 圖3-10. 李之元. 速寫草稿範例四. 2012. 素描筆. 15×21cm. 作者私藏,台北. 四、作品製作 作品製作: 製作: 研究者經由草稿之描繪後,透過油畫顏料與複合媒材的使用,開始製作「當 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的正式作品,在繪畫的過程之中,不斷地透過媒材的試 驗與嘗試,調整色調、明度、彩度之變化,將創作理念內化後以恰當的藝術形式 呈現。此外,在製作過程之中,研究者也多次進行新的探索與修改,原因是在創 作的歷程中,研究者有時候有新的體悟與感受,或是收到新的視覺文化影像的刺 激,並且認為這些體悟感受和影像刺激的元素,可以融入當代婚禮創作之探討, 所以作品的製作過程也是一個動態的循環與互動連結。. 35.

(46) 第三節 創作內容. 研究者想透過婚禮新人自我的凝視、婚禮賓客的凝視與婚禮場景的凝視,來 與觀眾之間搭起互為主客的觀賞感受,意為觀眾可以凝視主角正在凝視的,但其 本身也可以是畫中的角色,畫面中所關注的慾望與信念,正也是觀賞者自身的心 理狀態。主體的關注是本創作研究的主軸,因為婚禮傳統巨觀規範架構下的微觀 感受、心路歷程與態度探索,是常常容易被忽略的,這也是研究者在本研究中想 從規範回歸到人性的重要一步。創作的內容所思考的範疇廣泛,研究者參照的關 注心向有:. 一、傳統規範與內心壓抑 傳統規範與內心壓抑 許多傳統規範是婚禮常常會出現的「主流價值態度」,即使是進入當代社會 的今日,這樣的信念依舊在婚禮中被重視與採納,例如:忠貞不渝的新婚誓約、 體面的新人形象、制式化的婚禮出場步驟…等,這些規則帶給新人、賓客與場景 現象許多抑制,所以在當代婚禮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難以真誠交流,客套的言 談歡笑和舉止合宜的應對進退,成為了客觀上受歡迎的「表現公式」,我們無法 觸碰和理解新人或賓客內心所壓抑的情感,因為在禮教的束縛下,我們很容易選 擇忽略與漠視,這樣的狀況也造就當代婚禮逐漸流於形式,真實的情感被包裝得 「相當得體」之現象。因此,研究者在當代婚禮的視覺文化現象之內容,第一個 部份就想探究「傳統規範與內心壓抑」的文化現象。. 二、華麗繽紛與 華麗繽紛與偽裝表象 「華麗繽紛」的價值觀也許是當代婚禮中我們最常感受到的價值觀念,華麗 的裝飾場景、高貴的禮服、令人驚艷的排場、稀有珍貴的菜餚等等,這些視覺文 化的景象無一不是要表達當代婚禮的繽紛華美。質樸單純的心情與態度,在當代 婚禮之中不免顯得格格不入,所以許多時候只好用偽裝表象的方式來掩蓋原來的 36.

(47) 「真實本質」,身於這美麗高貴婚禮場合的新人與賓客們,自然得以另一個偽裝 的身分來「配合」華麗繽紛的場景,研究者認為這是當代婚禮視覺文化現象中, 相當特殊的文化現象,因此將「華麗繽紛與偽裝表象」列為表現內容的第二種元 素。. 三、典雅靜謐與慾望流動 典雅靜謐的婚禮場景呈現,是另一種引起研究者注目的當代婚禮視覺文化現 象,從外在的有典雅的擺飾、婚禮蛋糕、卡片、花卉,到內在的為新人、賓客的 態度舉止,所見似乎皆需符合這樣的信念,這種信念也許來自於宗教信仰或是民 間習俗的濫觴,但在當代婚禮之中這樣的呈現依舊被廣泛提倡。呈現的形式美感 固然有其美好,但研究者感到有興趣的是-在這種典雅形象之下的人心慾望流 動,該如何掩飾與保留?我們除了看見這些當代婚禮的典雅呈現外,難道看不見 其中的「人心慾望」嗎?於是,研究者將「典雅靜謐與慾望流動」納為本創作內 容的第三個焦點。. 四、理性和諧與情感疏離 理性和諧與情感疏離 「理性和諧」是當代婚禮崇尚的價值態度之一,例如:新人與賓客舉止得宜 的互動、會場莊嚴和諧的佈置、新人的情緒起伏等,但這些展現有時候令人難以 深入接近,不免產生情感上的疏離,因此研究者也想要將這樣的情況,放入本次 的創作內容之中,希望藉此讓更多的觀賞者醒覺我們在婚禮場合,對情感包裝背 後的信念,而不再僅是理性麻木地參加婚禮而已。. 37.

(48) 第四節 創作形式 (一)創作形式 為了要達到創作內容的層次呈現,表現形式的運用,除了傳統的理念與技法 外,必須另尋多元適當的表現形式與構圖來詮釋所欲表現的主題。因為研究者主 要欲探討的創作內涵是巨觀形式下的微觀凝視,表現形式上大都以具象形式表 達,以寫實的方式表達物象,注重物像本身嚴謹結構,造形與色彩,在構圖空間 上,研究者企圖營造「華麗、典雅」的空間構圖,以突顯在巨觀文化的規範與形 式下,那些被我們忽略與漠視的微觀細節,這些微觀細節包含許多視覺文化象徵 物,研究者在繪畫的同時,會刻意強調或淡化他們的形態,以達到畫面所要傳達 的效果,如強化特定物件或景象(如圖3-11);畫面整體淡化,以凸顯視覺文化 象徵物的效果(如圖3-12);加強畫面的對比性,以凸顯主題的典範象徵(如圖 3-13);淡化人物輪廓,使其觀看焦點弱化(如圖3-14);提高明度以創造聚光 燈效果,讓凝視的焦點集中(如圖3-15);弱化靜物的顯著性,使視覺焦點削弱 (如圖3-16);多層次的空間安排,以暗示視覺的延伸(如圖3-17);細膩性的 表現形式,以增加靜物的焦點效果(如圖3-18);在暗面中提高特定物件的顯著 性(如圖3-19)。研究者力求畫面均衡的配置原則,在統一中求變化,單一視點 透視的表現較多,因為想讓視覺焦點更容易聚焦,使得畫面主題更為明確與突顯。. 圖3-11 強化特定物件或景象. 38.

(49) 圖3-12 畫面整體淡化,以凸顯視覺文化象徵物的效果. 圖3-13 加強畫面的對比性,以凸顯主題的典範象徵 39.

(50) 圖3-14 淡化人物輪廓,使其觀看焦點弱化. 圖3-15 提高明度以創造聚光燈效果,讓凝視的焦點集中. 40.

(51) 圖3-16 弱化靜物的顯著性,使視覺焦點削弱. 圖3-17 多層次的空間安排,以暗示視覺的延伸. 圖3-18 細膩性的表現形式,以增加靜物的焦點效果 41.

(52) 圖3-19 在暗面中提高特定物件的顯著性. 第五節 創作媒材與技法. (二)材料學研究. 1.自製畫用油 自製畫用油 亞麻仁油之製作,研究者採用冷壓精製生亞麻仁油(Linseed oil),因原油經 過除去膠質及沉澱的游離酸,利用活性脫色、脫酸的程序再過濾精製成畫用油, 這種油的特性品質純淨穩定,顏色清淡混色持久性也相當優良。研究者並在此油 中加入一氧化鉛(PbO),也就是黃丹,因為加入黃丹熬煮過後的油可以加速油畫 乾燥。以冷壓亞麻仁油與黃丹熬煮三小時,重量比例為一份黃丹比十份冷壓精製 生亞麻仁油,熬煮時的溫度需控制在 110 度~120 度之間,且不斷地攪拌使黃丹 粉末均勻反應並防止黃丹沉澱於底部,熬煮畫用油必須處於室外通風良好的地 方,因為在加熱過程中會吸收氧氣且釋放有害氣體。煮好後的熱油必須放溫,之 後用細緻的濾布過濾倒入廣口平封存三個月,讓懸浮於油中的反應物慢慢沉澱至 底部,再撈起沉澱後的油儲存即完成畫用油。此畫用油的特性有助於運筆流暢, 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Ongoing Projects in Image/Video Analytics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 Goal – Devis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learning methods for scalable visual analytic

密碼系統中,通常將想要保護的密碼訊息稱為 plain text。而將經過加密後產生的加密訊息稱為 cipher text。在這 中間的過程,會用到可以對外供應的 Public Key 以及私人保

教育局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 Education Bureau Exhibition of Student Visual Arts Work 2018/19 初中 Junior Secondary 銀獎 Silver Prize. 青蛙的池塘

 從時代的觀點,評論神女婚姻是否自主。 神女與凡人之戀,影射了當 世貴族女性與男子交往,乃 至私通的社會現象。參考程

Assessing Students’ Visual Arts Learning..

Exhibition of Student Visual Arts Work 2020/21 初小 Lower Primary 嘉許狀 Certificate of Merit.. 煙花下的維港 Victoria Harbour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HKBUAS Wong Kam Fai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 教育局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

Hong Kong Teachers' Association Lee Heng Kwei Secondary School.. 教育局藝術教育組 Arts Education 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