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庭的媒體再現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家庭的媒體再現"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報告內容

報告內容

報告內容

報告內容

前言 前言 前言 前言 不能否認臺灣經濟現在正處於不景氣當中,失業率屢創新高,個人與家庭財 富縮水,投資卻步,產業外移,股市低迷,即使銀行一再採取寬鬆性貨幣政策, 通貨緊縮與信用緊縮狀況仍日益嚴重。當企業紛紛節流度小月時,廣告經費的刪 減使倚賴廣告的媒體產業不好過,也使冀望媒體幫忙危機管理的整體經濟雪上加 霜。八○年代除了中期幾年外幾乎廣告金額年增率都超過百分之二十,進入九○ 年代年增率卻常不到百分之十,新世紀開始臺灣每年廣告量更是一路下滑,三年 前廣告金額還有一千億台幣以上,二○○二年只剩八百二十九億元(動腦雜誌, 2003 年 3 月)。 傳播工業雖然努力協助政工軍資本主義減緩一些危機,它本身的運作卻一直 倚賴所謂的「正常家庭」論述(Zoonen, 1994),分析法國電視產業發展時,Mazdon (2001)甚至直指透過電視建構的「全國性家庭」(a national family)是聯繫國 家與個別閱聽人的關鍵橋樑。景氣低迷時,家庭是提供「補足明天氣力」的再生 產機制,是失業緩衝的社會福利替代網,也是刺激消費的主要戰場、更是令人眼 花撩亂的無數新娛樂資訊科技所許下的美好未來。九○年代初期郝柏村當行政院 長時,甚至提倡「傳統家庭倫理」,鼓吹「三代同堂」,企圖將社會福利與經濟問 題私領域化(胡幼慧,民 84)。以電視媒體為例,閱聽人收看電視的活動大多在 家庭內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視的興起也被許多美國人視為重回家庭價值的 推手之一(Spigel, 1997; 2001)。 儘管如此,商業的資訊傳播媒體不僅捍衛不了資本主義體系,它藉由新聞與 其他文本再現鞏固並合理化的布爾喬亞式異性戀家庭形象也逐漸破綻百出。根據 主計處所公佈民國九十二年的國人最新婚姻狀況顯示,晚婚跡象日漸明顯,離婚 率則迅速上升(聯合報,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這一波經濟不景氣更衝 擊許多家庭的組合與作息。傳統所謂的朝九晚五、男主外、女主內「正常家庭」 與現實的家庭型態有相當大的差距,家庭其實是複雜多元,充滿衝突矛盾。雙薪

(2)

家庭、女主外的家庭、單親家庭、夜班家庭、多重兼差的家庭、通勤的週末家庭、 台商的一國兩制家庭、外籍媽媽家庭、延伸家庭、同志家庭、不同階級與種族的 家庭、和因為各式各樣原因聚集在同一屋簷下吃飯、睡覺、收看電視的家庭都可 能有各自模式,不同的家庭制度、論述、與權力關係就可能產生不同的收看電視 模式,許許多多家庭的收看電視模式絕不是一個抽象同質的男主女從可以涵括 的,更不要提新科技與越來越多在家庭之外進行的收視行為,早已經挑戰大眾媒 體的「正常家庭」假設。 研究計劃之問題與目的 研究計劃之問題與目的 研究計劃之問題與目的 研究計劃之問題與目的 經濟不景氣中,家庭不只在工作職場上掙扎奮鬥,也得在媒體呈現上爭取尊 重與發言權。媒體為了追逐僧多粥少的廣告費很容易在產製行銷方面偏袒經濟優 裕的家庭,而經濟歧視下建構出來的家庭閱聽人不只回饋影響電視台的節目產製 與流程編排,充滿階級、種族、性別等偏見的節目與廣告也可能反過來加強市場 買賣者的偏好、分類包裝者的論述、與所謂的「正常家庭」意識型態。統計資料 顯示,越來越少人符合男主外女主內的核心家庭模式,許多節目與廣告卻仍持續 鼓吹「家庭價值」,呈現掙錢養家的男性家長雄風(Fejes, 1992)與熱衷消費的家 庭主婦形象 (Scanlon, 2000)。Arriaga(1984)提醒我們,電視臺越倚賴廣告,就 越可能在文化生產方面屈從於資本與父權邏輯,電視節目產製易流於保守,忽視 被排除在「正常家庭」之外的低消費能力弱勢家庭。如果真是如此,「正常家庭」 論述與媒體文本產製之間已非簡單反映回饋的關係,而是積極建構下的相互保證 加強。 本研究的目的即在了解:商業媒體在拼經濟、重振「家庭價值」、強調本土文 化的環境下,如何再現家庭?資本主義、父權體制、與漢族沙文主義勾結的共謀 中,大眾傳播媒體到底如何運作? 因此,主要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 臺灣電視的流程安排與文本再現是否還在捍衛緬懷「正常家庭」的單一

(3)

形象呢? 二、 媒體新聞、節目、廣告如何呈現家庭、親職、與親子關係?經濟不景氣 下,傳統被視為負責養家的男性/父親地位如何被媒體界定建構?媒體如何處理 家務分工、家庭爭執、社會福利照顧等議題中的夫妻角色?不同家庭的生產、消 費、傳播科技使用模式又如何被媒體再現? 三、 商營電視與公共電視在家庭的再現模式上有何異同? 四、 媒體管理監督單位、廣告業務部門、閱聽人調查方式、與文本產製慣例 如何影響「正常家庭」意識型態的存續更變? 這些問題的探索是解開臺灣媒體發展與家庭論述糾葛的第一步,也是未來研 究異質家庭如何接收詮釋媒體訊息、抗拒「正常家庭」常規化的基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研究計劃的重要參考文獻集中在媒體節目與類型的家庭再現,這也是未 來進一步分析媒體的家庭論述與家庭的收視模式交錯影響的起始。家庭在媒體中 的再現實際上是左右各派批評指責的戰場,各方都有不同的理由抱怨媒體呈現的 偏頗,有人不滿「正常家庭」刻板印象的以偏概全,有人則指責媒體太少「正常 家庭」的再現,導致現實社會中家庭價值與制度的敗壞混亂。在意、攻擊的原因 都是因為家庭再現不只是符號表意的過程,還會影響家庭閱聽人對家庭生活的期 待、家庭制度的評價、家內成員間的溝通方式、與媒體使用習性(Albada, 2000)。 有研究則指出,從一九六九到一九九三年間,美國女性的就職率、民意調查中女 性出外工作的同意率、與電視黃金時段女性角色出現比例同時正向增加(Elasmar, Hasegawa, and Brain, 1999)。換言之,社會經濟結構、家庭權力關係、與媒體如 何再現家庭三者密不可分,家庭的媒體再現既是特定微、鉅觀結構的(structured) 產物,也是形成新結構的(structuring)動力。

(4)

的父親角色有增加的趨勢,但是接下來十多年媒體的男性刻版形象卻沒太大改善 (Douglas and Olson, 1996)。仔細整理比較,大部分的文獻顯示,男主外女主內 的媒體再現模式已經產生變化,不過母親角色變化的幅度遠高於父親角色 (Scharrer, 2001)。媒體上,女性的職業多元性、職位決策力、與銀髮族出現頻 率都比前增加許多,一些學者認為這與越來越多女性進入媒體高層有關。Seger (1996)調查了 240 位美國電影電視工作者,許多高階女性主管表示,她們很有 意識地呈現女性英雄與正面形象。Lauzen(1999)的實證研究更顯現,至少僱用 一名女性執行製作的電視節目製作單位比其他製作單位呈現更多的婦女角色,而 女性編劇比男性編劇更願意讓女性角色「嗆聲」。 男性再現相對地穩定多了。電視廣告中,男性甚少煮飯洗衣清洗購物,也不 常照顧小孩嬰兒,他們常做的是教導、閱讀、吃喝玩樂,展現的是知識與活力 (Kaufman, 1999)。澳洲電視廣告中的丈夫甚至還常生病裝可愛,或家事忙得一團 亂,等待妻子的照顧救援。肥皂劇中男性再現就有些差異,澳洲丈夫依然沙豬, 英國丈夫則常愁眉苦臉於食指浩繁與家庭破碎,美國丈夫最不爭氣,全劇常只為 了搞清楚孩子是不是自己的(Lupton and Barclay, 1997)。不過最大的變化是,越 來越多電視喜劇中的父親威嚴不再,有的還淪為家人的笑柄,勞工階級的父親特 別是如此(Scharrer, 2001)。 至於家庭整體的再現研究頗為分歧,有學者認為傳統核心家庭在媒體呈現上 被嚴重低估,有的則說沒這麼嚴重,例如第一對離婚的銀幕夫妻要晚到一九七○ 年代才出現(Albada, 2000)。不管如何,一般都同意早期的家庭再現大都是甜美 正面,而晚近就逐漸增加衝突不滿的場景;傳統鄉村或郊區家庭的理想安寧環境 慢慢讓位給大都會,越來越多電視上年輕夫妻的家庭選擇座落在五光十色的都 市,也越來越多的電視家庭敘事以迷惘挫折結束,家庭成員關係不再完美無暇 (Tueth, 2000)。

(5)

相較而言,台灣這方面的論文竟然不多。二十多年前,湯克遠(1979)的碩 士論文從報紙家庭版內容檢視台灣社會價值觀的變遷,十多年後,江靜芳(1995) 才再一次分析台灣報紙家庭版的內容與形式變化,其中包括家庭休閒功能的強 調、個人生活品味的突顯、與行銷的消費者分類對家庭版編採的影響。報紙其他 版面如何呈現家庭?家庭在其他媒體(特別是和家庭密切相關的電視)的再現又 是如何?這些方面的研究幾乎付之闕如,更不要談有系統地對家庭再現中的階 級、種族、性別、性傾向差異進行紀錄、剖析。 這些文獻固然提供台灣家庭再現研究的比較架構,但是分析的單位不是隨機 抽來的節目廣告、就是立意選擇的類型,如此的方法忽略了每日節目廣告的流程 與脈絡性,台灣電視類型的低度發展,新聞報導與公共電視中的家庭再現。 其次,分析的結果大多是描述性,背後的假設通常是一外在客觀事實存在, 媒體的符號真實必須與客觀真實相比對,才能評斷媒體是否扭曲家庭的呈現。例 如:Skill and Robinson(1994)發現一九九四年美國電視的角色中,約有百分之 三十二是離婚的,這比例是高或低、是反映還是扭曲,都得和當年的人口普查資 料比較。這種實證態度有其優點,但是並不能掌握再現研究的特色,它不是反不 反映真實,而是如何系統地選擇語言影像符碼以傳達真實的問題,是這些離婚角 色與「破碎家庭」等符碼如何與其他符碼連接、產生意義的過程。 最後,既然沒掌握好再現研究的特色,這些文獻就很難提出深刻的意識型態 批判,或者進一步的論述分析。相反的,Spigel(2001)追蹤分析過去五十年美 國「媒體家庭」這概念的演進,從家庭戲院、移動家庭、到電腦時代的聰明家庭, 研究顯示的不只是隨科技轉變而遞移的概念,還是不同時期中產階級家庭意識型 態如何與傳播科技使用模式共舞的精采戲碼。二十一世紀台灣的家庭是階級、性 別、種族等勢力交戰的舞台,任何家庭再現皆是知識與權力運作的手段與效果, 把不景氣下的經濟再結構、社福再度私化、新家庭價值的挑戰、與多元文化的衝 擊等等納入問題意識,方能打開家庭大門,訴說原本不為人知的喜怒哀樂。

(6)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計劃研究焦點放在家庭的媒體再現,除了蒐集電視樣本,進行再現分析 外,研究者也分析台灣最近官方與非官方有關家庭的論述,加上訪問電視產製行 銷人員對家庭的看法,補充媒體再現過程的論述、制度、與技術條件。 研究方法採用的是質性研究中的再現分析與深度訪談,除了提供基本的內容 分析資料,強調的是符號學的意識型態批判,而訪談與文獻資料蒐集旨在了解家 庭符碼生產的媒體機制與策略。 本計劃選擇一商業頻道(東森綜合台)與一非商業頻道(即公共電視)進行 分析,希望檢驗資本與國家介入程度不一的媒體是否呈現不同的家庭再現。選擇 東森綜合台為分析對象是因為東森華榮集團營業績效是有線電視中的佼佼者,夾 著良好政商關係,連無形資產播映權都可以當作擔保品,東森華榮的借款雖然超 過三十億元,並不影響它在景氣低迷中多角化、跨國化地擴張版圖(Taiwan News 總合周刊,第八十一期)。東森電視於天下雜誌「 500 大服務業」的『媒體娛樂 業』營收排名中, 2003 、 2004 、 2005 年連續三年蟬連第二名 ( 第一名為同 屬東森媒體集團的東森媒體科技公司 ) 。就無線及有線電視公司營運績效排名 而言,東森電視台的表現則是名列第一。 任一電視節目、廣告、新聞都嵌鑲在一整日的電視流程中,而根據文獻研究, 電視流程又與家庭作息相關,因此 Raymond Williams(1974)的中、長型電視流 程概念就成了本研究的基本分析單位。於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至民國九十五年二 月間,兩個頻道各隨機抽出一建構星期,再依時以錄影機錄下整個七天的電視內 容,樣本日早上六時錄至晚上二十四時,每日十八小時,共以 DVR 錄下二百五 十二小時,進行再現分析。 深度訪談部分,於民國九十五年四月至十二月間,共訪問了公視副總經理陳 申青、製作部副控組組長宋黎鐘、策發部副研究員王如蘭、客家電視台新聞部企 畫師范姜泰基、原民台副主任丹耐夫正若。東森電視台訪談的合作意願不高,僅 成功訪問東森的節目事業總部副總經理李泰臨、與高雄駐地記者吳建毅、黃綺

(7)

玟。訪談內容包括:頻道定位、目標閱聽家庭、媒體管理監督單位的家庭假設、 家庭類型劇的產製、軟硬性新聞中家庭的意義、廣告中家庭的分類、流程設計編 排的家庭考慮、節目分級的家庭標準、與閱聽人反應回饋中的家庭訴求。 研究初步發現與討論 研究初步發現與討論 研究初步發現與討論 研究初步發現與討論 在分析的過程中,本研究逐步修正而發展出一套結合流程與內容分析的概念 架構(表一)。 表一 表一 表一 表一::::家庭再現的流程與內容分析架構家庭再現的流程與內容分析架構家庭再現的流程與內容分析架構家庭再現的流程與內容分析架構 當日節目流程 單一節目、新聞、廣告流程 代表性具體電視文本 流程 家 庭 再現 的內容 時間 順序 目標 群眾 時間 順序 敘事 模式 寫實 形式 發言 模式 凝視 位置 類型 框架 場域 角色 問題 闖禍者 解決者 因果關係 權力關係 結構反省 訴求原則

(8)

根據這一架構,研究者既注意整日電視流程安排的時間、順序、與目標群眾 規劃(此部分在訪談時進一步確認),也分析單一節目、新聞、廣告檔期中的時 間、順序、與敘事模式,最後並從具體電視文本段落中挑出與家庭再現相關的部 分,檢視其寫實形式、發言模式、凝視位置。不論是長、中、短期流程分析都不 能忽視家庭再現的主要家庭類型、再現框架、活動場域、角色分工、面臨問題、 闖禍者、解決者、因果關係、與權力關係等面向的呈現,另外也注意家庭再現是 否涉及結構的反省,訴求的論述邏輯原則中又隱含何種知識/權力關係。 商業與非商業電視台確實在再現家庭上有明顯差異:東森綜合台的流程安排 與文本再現依舊捍衛「正常家庭」的單一形象,而且在商言商的營利模式讓節 目重播頻繁、外購節目充斥、廣告嚴重超秒、內容則常見炒作異性戀式的色情 暗示。相反的,公視的新聞與紀錄片經常報導單親家庭、外籍配偶家庭、同志 家庭、家暴家庭等多元家庭。不過,公視的傳統戲曲內容(如:楊麗花歌仔戲 君臣情深)對家庭與性別角色的呈現仍舊多依循傳統立場。傳統被視為負責養 家的男性/父親地位在東森的電視內容中被強化,但是在公視中遭到挑戰。東森 的節目與廣告大多描述年輕、中產階級、異性戀的未婚男女,個人式的愛情是 主題,家庭的呈現則隱而未顯。家庭相關的廣告甚至多半不見父親,只呈現母 親與子女的關係,由母親單獨扮演照顧角色。公視節目(如:臺灣圓仔花)中 刻畫的女性則是獨立自主,而且行動範圍並不限於私領域,角色更為多元。公 視觸及的家庭議題也不像東森僅在愛情與性上打轉,廣及優生保健法人工流產 的爭議、家庭中的母語溝通、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等問題。 東森再現家庭的論述框架主要是「婚前浪漫王子公主、婚後天生溫柔母性」。 母親面臨照顧問題與自身保健問題時,常倚賴男性的權威建議與商品消費的神 奇魔力來解決。男女之間只有策略的攻防,對結構限制不多著墨。而公視的主 要論述框架則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聚焦呈現當今家庭關係中的 限制、與同時存在的掙扎與改變。國家政府與社運集體力量有時會被召喚介入 家務分工、家庭爭執、社會福利照顧等議題中。寫實主義與多元凝視觀點的再

(9)

現形式明顯不同於東森的中產階級、異性戀、輕喜劇的單一想像。 廣告行銷考量是商業電視台流程與內容安排的最大因素,閱聽人調查的收視 率左右東森的運作取捨。東森的工作人員懷疑中產階級、異性戀之外的家庭有 多少收視與消費能力;更重要的是,主要財主廣告客戶多不願它們的商品行銷 與另類家庭的再現連結一起,這一結構不改變,商業電視台產製文本的慣例還 是會持續強化「正常家庭」意識型態。公視雖然少了許多商業廣告的壓力,但 是目標群眾不明確,定位游移的結果常流於個別節目製作單位與個人各依所 好,各自呈現步調不一的家庭形象。 不少觀察研究都顯示,電視流程的編製、節目廣告內容的再現與家庭中的日 常作息、時空安排息息相關,傳播科技的使用在家庭中常被賦予性別色彩,連收 視習慣與節目偏好都脫逃不了家庭內性別權力關係的影響(Morley, 1992; Silverstone, 1994),因此想研究商業媒體的發展就免不了要走進家庭,不能只停 留於外在媒體組織結構的分析,必須對收視家庭「移動的私有化」(mobile privatization)的歷史社會脈絡仔細省思(Williams, 1974)。台灣的家庭正面臨經 濟不景氣、社福再度私化、新婚姻觀、與多元文化的衝擊,家庭的媒體再現是一 個絕佳的研究切入點,正足以具體展現資本主義、父權體制、漢族中心觀點與抗 拒勢力的拉扯較勁,本研究的初步發現已經勾勒出臺灣家庭再現的限制與可能。 參考文獻 湯克遠(民 68)。從報紙家庭版看台灣社會價值觀之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 究所碩士論文。 王嵩音(民 83)。「蘭嶼學童之家庭傳播型態與媒介使用」,新聞學研究,第 49 期。 林芳玫(民 83)。「梅花三弄」,新聞學研究,第 49 期。 郭貞(民 83)。「認同形成、家庭溝通型態以及青少年媒介使用:一個整合模式」, 新聞學研究,第 49 期。 江靜芳(84)。「報禁解除後『家庭版』十八變」,臺 胡幼慧(民 84)。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

(10)

孫秀蕙(民 85)。「觀看電視:家庭生活情境、權力關係與消費行為」。1996 傳播 生態研討會,國立中正大學。 孫曼蘋(民 86)。「青少年新電視使用與其家庭人際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 第 54 期。 陳志賢(民 92)。「性別與商品閱聽人:電視收視率調查中的『家庭』意識型態」。 2003 女學會年會,國立清華大學。

Albada, K.F. (2000). “The Public and Private Dialogue about the American Family on Television,”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4): 79-110.

Ang, I. (1996). Living Room Wars: Rethinking media audiences for a postmodern world. London: Routledge.

Arriaga, P. (1984). “ On Advertising: A Marxist Critique,” i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No. 6, pp. 53-64.

Bowlby, R. (1995). “Domestication,” in Elam, D. and Wiegman, R. (eds.), Feminism Besides Itself. London: Routledge.

Byars, J. and Meehan, E. R. (2000). “Once in a Lifetime: Constructing ‘The Working Women’ through Cable Narrowcasting,” in Newcomb, H. (ed.) Television: The critical view. (6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stell, M. (1980). The Economic Crisis and American Society.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il, P. and Way, W. (1985). “What do Parents Observe about Parenting from Prime-time Television?” in Family Relations, 34: 491-499.

Douglas, W. and Olson, B.M. (1996). “Subversion of the American Family? An examination of children and parents in television familie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 73-99.

Elasmar, M., Hasegawa, K., and Brain, M. (1999). “The Portrayal of Women in U.S. Prime Time Television,” i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3(1): 20-34.

Fejes, F. J. (1992). “Masculinity as Fact: A review of empirical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on masculinity,” in Craig, S. (ed.), Men, Masculinity, and the Media. Newbury Park: Sage.

(11)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 By Gordon, C. ) Brighton: Harvester.

Garnham, N. (1990).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London: Sage.

Gray, A. (1997). “Behind Closed Doors: Video Recorders in the Home,” in Brunsdon, C., D’Acci, J. and Spigel, L. (eds.), Feminist Television Criticism: A reader. Oxford: Clarendon Press.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s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Jaramillo, D.L. (2002). “The Family Racket: AOL Time Warner, HBO, The Soprano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Quality Brand,”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26(1): 59-75.

Kaufman, G. (1999). “The Portrayal of Men’s Family Roles in Television Commercials,” in Sex Roles, Vol. 41, No. 516, pp. 439-458.

Lauzen, M.M. (1999). “Employment and Equality: Assessing the status of women on screen and behind the scenes in the 1997-98 prime-time season.” Report prepared for Women in Film, Los Angeles, CA.

Lupton, D. and Barclay, L. (1997). Constructing Fatherhood. London: Sage. Mazdon, L. (2001). “Contemporary French Television, the Nation, and the Family: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elevision & New Media, 2(4): 335-349.

Meehan, E. R. (1984). “Ratings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 A Third Answer to the Commodity Question,” in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No. 1, pp. 216-225. --- (1993). “Heads of Household and Ladies of the House: Gender, Genre, and Broadcast Ratings, 1929-1990,” in Solomon, W. S. and McChesney, R. W. (eds.), Ruthless Criticism: New perspectives in U.S. communication history.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2002). “Gendering the Commodity Audience: Critical media research, feminism,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Meehan, E. R. and Riordan, E. (eds.), Sex and Money: Feminism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media.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 (2000). Home Territories: Media, mobility, and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12)

Reed, C. (ed.) (1996). Not at Home.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Rybczynski, W. (1986). Home: A short history of an idea. London: Heinemann.

Scanlon, J. (2000). “Advertising Women: The J. Walter Thompson Company Women’s Editorial Department,” in Scanlon, J. (ed.), The Gender and Consumer Culture Reader.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Scharrer, E. (2001). “From Wise to Foolish: The portrayal of the sitcom father, 1950s-1990s,” i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5(1): 23-40.

Seger, L. (1996). When Women Call the Shots: The developing power and influence of women in television and film. NY: Henry Holt and Company.

Seiter, E. , Borcher, H., Kreutzner, G. and Warth, E. M. (1989). “Don’t Treat Us Like We’re So Stupid and Naïve: Towards an Ethnography of Soap Opera Viewers,” in Seiter, E. et al. (eds.), Remote Control: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Power, London: Routledge.

Silverstone, R.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Routledge. Skill, T. and Robinson, J.D. (1994). “Four Decades of Family on Television: A demographic profile, 1950-1989,” i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8: 449-464.

Spigel, L. (1997). “The Suburban Home Company: Television and the neighborhood ideal in post-war America,” in Brunsdon, C., D’Acci, J. and Spigel, L. (eds.), Feminist Television Criticism: A reader. Oxford: Clarendon Press.

--- (2000). “Women’s Work,” in Newcomb, H. (ed.) Television: The critical view. (6th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1). “Media Home: Then and now,”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4(4): 385-411.

Tueth, M.V. (2000). “Fun City,” in Journal of Popular Film & Television, 28(3): 98-107.

Valaskivi, K. (2000). “Being a Part of the Family? Genre, gender and production in a Japanese TV drama,” i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2: 309-325.

(13)

Williams, R. (1974).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Hanover, NH: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 (1976).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計畫成果自評 計畫成果自評 計畫成果自評 計畫成果自評 研究內容與原計畫大致相符,主要缺點在於:第一,不易從浩瀚影像中找出 符碼連接的邏輯規則,音像比文字更複雜多義,必須考慮流程編排中的脈絡性與 互文性,家庭的再現與意識型態又不限於直接以家庭為題材的報導、節目、與廣 告,因此研究者初步的發現還多半停留在表面符號影音的分析,儘管研究者在研 究中途加入框架分析法(frame analysis),整體內容與流程的意識型態還有待更進 一步釐清。其次,研究之初即預期真正大困難是訪談對象的確認與晤談,果然商 業媒體高階主管頗多拒訪,即使晤談,涉及頻道產製行銷模式與策略時,避重就 輕,語焉不詳。幸好公視訪談部分順利,而東森的高雄地區工作人員配合訪談, 才能了解大致產銷情況。由於家庭再現的國內研究相當有限,因此本研究成果具 有相當的學術與應用價值,發展出來的分析架構可做為未來相關研究的比較基 礎,也能幫助媒體實務界與管理單位針對再現的家庭閱聽人與實際的家庭閱聽人 之間的差距進行檢討改善。本研究成果適合於學術期刊發表,修正補添後將在近 期投稿發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hould an employer find it necessary to continue the employment of the Class A Foreign Worker(s), the employer shall, within four (4) months prior to the expiration of the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 helps teachers collect learning evidence to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 refine teaching strategies.. AaL • engages students in reflecting on & monitoring their progress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How does drama help to develop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n Forms 2-6, students develop their self-expression by participating in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