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圓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七章 圓"

Copied!
8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注意:

允許學生個人、非營利性的圖書館或公立學校合理使用

本基金會網站所提供之各項試題及其解答。可直接下載

而不須申請。

重版、系統地複製或大量重製這些資料的任何部分,必

須獲得財團法人臺北市九章數學教育基金會的授權許

可。

申請此項授權請電郵

ccmp@seed.net.tw

Notice:

Individual students, nonprofit libraries, or schools are

permitted to make fair use of the papers and its

solutions. Republication, systematic copying, or

multiple reproduction of any part of this material is

permitted only under license from the Chiuchang

Mathematics Foundation.

Requests for such permission should be made by

e-mailing Mr. Wen-Hsien SUN ccmp@seed.net.tw

(2)

˛

˛

!

!

!

!

!

!

!

!

˘ă๪۞ѣᙯّኳ!

7.1 ᕇᄃ๪۞Ҝཉᙯܼ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到處都會見到圓形的物體。如各種車 輪、茶杯的杯口等都是圓形的。人們為什麼把它們做成圓形的 呢?這是因為圓形具有許多有用的性質。在本章中,我們將詳細 研究圓的性質及其應用。 如圖 7-1,線段 OA 繞它固定的一個端點 O 旋轉一周,另一個端點 A 所經過的封閉曲 線叫做圓。固定的點 O 叫做圓心;線段 OA 叫做半徑。 從上面的定義可以知道: (1) 圓上各點到定點(圓心 O)的距離都等 於定長(半徑的長 r); (2) 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都在圓上。 也就是說,圓是那些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所有點組成之 圖形。 圓可以看作是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之集合。定點就是 圓心,定長就是半徑的長,通常也稱為半徑。 從畫圓的過程中,還可以知道: 圓內各點(如圖 7-2 中的點 P)到圓心的距 離都小於半徑;到圓心的距離小於半徑的點都 在圓內。也就是說,圓的內部可以看作是到圓 心的距離小於半徑的點之集合。圓外各點(如 圖 7-2 中的點 Q)到圓心的距離都大於半徑;到 圓心的距離大於半徑的點都在圓外。也就是 說,圓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圓心的距離大於半徑的點之集合。 以點 O 為圓心的圓,記作「 O 」,讀作「圓 O」。 圖 7-1 r O A 圖 7-2 r O P Q

(3)

連結圓上任意兩點的線段(如圖 7-3 中 的 CD)叫做弦,經過圓心的弦(如圖 7-3 中 的 AB)叫做直徑。直徑等於半徑的 2 倍。 圓上任意兩點間的部分叫做圓弧,簡 稱弧。弧用符號「 」表示。以 A、B 為 端點的弧記作 AB,讀作「圓弧 AB」,或「弧 AB」。圓的任意一條直徑之兩個端點分圓成 兩條弧,每一條弧都叫做半圓。大於半圓 的弧(用三個字母表示,如圖 7-4 中的 BAC ) 叫做優弧;小於半圓的弧(如圖 7-4 中的 BC ) 叫做劣弧。 圓心相同、半徑不等的兩個圓叫做同 心圓。圖 7-5 中的兩個圓是以點 O 為圓心 的同心圓。 能夠重合的兩個圓叫做等圓。半徑相等的兩個圓是等圓。如 圖 7-6 中, O 與1 O 的半徑都等於 r,所以它們是兩個等圓。2 反過來,同圓或等圓的半徑相等。 在同圓或等圓中,能夠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ቚ ௫!

1. 設AB = cm,畫圖說明具有下列性質的點之集合是怎樣的圖3 形: (1) 與點 A 的距離等於 2 cm 的點之集合; (2) 與點 B 的距離等於 2 cm 的點之集合; (3) 與點 A、B 的距離都等於 2 cm 的點之集合; (4) 與點 A、B 的距離都小於 2 cm 的點之集合。 圖 7-3 O B A C D 圖 7-4 O B A C 圖 7-5 O 1 r 2 r 圖 7-6 r 1 O r 2 O

(4)

ቚ ௫!

2. 下列各題中的兩句話都對嗎?如果不對,為什麼? (1) 「直徑是弦」、「弦是直徑」; (2) 「半圓是弧」、「弧是半圓」。 3. 適合下列條件的圓,各畫三個: (1) 以已知點 O 為圓心的圓; (2) 半徑等於 2.5 cm 的圓; (3) 經過已知點 A 的圓; (4) 經過已知點 A 與 B 的圓。

7.2 གྷ࿅ˬᕇ۞๪

我們知道,經過一個點 A 作圓很容易,只要以點 A 以外的任 意一點為圓心,以這一點與點 A 的距離為半徑就可以作出。這樣 的圓有無數多個(圓 7-7)。如果要作通過兩個點 A、B 的圓,那就 要找這樣一個點作圓心,使它與點 A、B 的距離都相等,這樣的 點在線段 AB 的垂直平分線上。因此,以線段 AB 的垂直平分線 上任意一點為圓心,以這一點與點 A 或點 B 的距離為半徑就可以 作出。這樣的圓也有無數多個(圖 7-8)。 現在來討論,經過三個已知點的圓。 圖 7-7 A 1 O 2 O 3 O 圖 7-8 B A 1 O O2 O3

(5)

作圓,使它經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已知點。 已知: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 A、B、C (圖 7-9)。 求作: O ,使它經過點 A、B、 C。 分析: 要作一個圓經過三個已 知點 A、B、C,就要確定一個點作圓心, 使它到這三點的距離相等。以前我們學 過,三角形三邊的垂直平分線相交於一 點,這個點到三角形三個頂點的距離相 等。因此可以把△ABC 三邊的垂直平分 線之交點作為圓心。 作法: 1. 連結 AB,作線段 AB 的垂直平分線 DE。 2. 連結 BC,作線段 BC 的垂直平分線 FG,交 DE 於點 O。 3. 以 O 為圓心,OB 為半徑作圓。 O 就是所求作的圓。 證明: 因為 O 的半徑等於 OB,所以點 B 在 O 上,就是 O 經過點 B。 因為 O 在 AB 的垂直平分線上,所以 OA OB= ,因 此 O 經過點 A。同樣可證 O 經過點 C。 我們知道,過 A、B 兩點的圓與過 B、C 兩點的圓,它們的 圓心分別在 AB 與 BC 的垂直平分線上。從上面的作法又可以知 道:當已知點 A、B、C 不在同一直線上時,△ABC 三邊的垂直 平分線有一個且恰只有一個交點,所以經過點 A、B、C 可以作 一個且恰只可作一個圓,這就得到: 定理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確定一個圓。 當點 A、B、C 在同一直線上時,不能作一個圓經過這三點。 (為什麼?) 由定理可知,經過三角形三個頂點可以作一個圓。經過三角 圖 7-9 C B A D G F E O

(6)

形各頂點的圓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圓,外接圓的圓心叫做三角形的 外心,這個三角形叫做這個圓的內接三角形。 一般地,如果一個圓經過多邊形的各頂 點,這個圓叫做多邊形的外接圓,這個多邊 形叫做這個圓的內接多邊形。 圖 7-10 中,四邊形 ABCD 是 O 的內接 四邊形; O 是四邊形 ABCD 的外接圓。 注意:經過任意四點不一定能作一個 圓。所以多於三邊的多邊形不一定有外接圓。

ቚ ௫!

1. (口答) 如圖,CD 所在直線垂直平分線段 AB。為什麼使用這樣的工具可以找到圓 形工件的圓心? 2. 作邊長分別為 2 cm、2.5 cm、3 cm 的三 角形,再作出這個三角形的外接圓,量 出這個圓的直徑(精確到 0.1 cm)。 3. 作一直角三角形,作它的外接圓;作一 個鈍角三角形,作它的外接圓。這兩個 三角形的外心之位置各是怎樣的? 4. 按圖填空: (1) △ABC 是 O 的 接三角形; (2) O 是△ABC 接圓。

7.3 ݬۡٺؽ۞ۡश

把一張圓形的紙片沿著一條直徑對摺,可以看到,直徑兩側 的兩個半圓能夠互相重合。這說明圓是軸對稱圖形,而直徑所在 的直線就是它的對稱軸。下面我們來證明這個結論。 圖 7-10 B O A C D (第 1 題) A B C D (第 4 題) A B C

(7)

如圖 7-11,設 CD 是 O 的任意一條直徑,

A 為 O 上任意一點。過點 A 作 AA′ ⊥ CD,交 O

於點 A′ ,垂足為 M。連結 OA、 OA′ 。

在△AOA′中, ∵ OA =OA′、 AA′ ⊥ CDAM = MA′CD 是 AA′ 的垂直平分線,這就是說,對 於圓上任意一點 A,在圓上都有關於直線 CD 的 對稱點 A′ ,因此 O 關於 CD 對稱。即 圓是軸對稱圖形,經過圓心的每一條直線都是對稱軸。 從上面的證明,我們知道,如果 AA′ ⊥CD,那麼點 A 與點 A′ 是對稱點,所以 AM 與 A M′ 、 AD 與 A D′ 能夠互相重合。於是有 下面的定理: 垂徑定理 垂直於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並且平分弦所對 的弧。 由垂徑定理,可以推出下面的推論: 推論 1 (1) 平分弦(不是直徑)的直徑垂直於弦,並且平分 弦所對的弧; (2) 平分弦所對的一條弧之直徑,垂直平分弦; (3) 弦的垂直平分線經過圓心,並平分弦所對的弧 推論 2 圓的兩條平行弦所夾的弧相等。 如圖 7-12 中, AB CD ,則 AC// = BD。 圖 7-11 M O A D C A′ 圖 7-13 圖 7-12 A D O C B N M A D C B E

(8)

【ּ 1】 平分已知 AB 。 已知: AB (圖 7-13)。 求作: AB 的中點。 作法: 1. 連結 AB。 2. 作 AB 的垂直平分線 CD,交 AB 於點 E。 點 E 就是所求 AB 的中點。 證明: 略。 【ּ 2】 隋代建造的趙州石拱橋(圖 7-14,安濟橋,位於河北省 趙縣,設計者是傑出的工匠李春,建造於公元 610 年)的橋拱是 圓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對的弦之長)為 37.4 m,拱高(弧的中點到 弦之距離,也叫弓形高)為 7.2 m,求橋拱的半徑(精確到 0.1 m)

ś

ྋ !! 如圖 7-15,橋拱 AB 的圓心為 O、半徑為 R m。經過圓心 O 作弦 AB 的垂線 OD,D 為垂足,與 AB 相交於點 C。根據垂 徑定理,D 是 AB 的中點,C 是 AB 的中點,CD 就是拱高。 由題設 AB =37.4、CD = 7.2 1 1 37.4 18.7 2 2 AD = AB = × = OD =OCDC = −R 7.2 在 Rt△OAD 中,由勾股定 理,得 圖 3-14 圖 7-15 C B A D R O 37.4 7.2

(9)

OA2 = AD2 +OD2 即 R2 =18.72 +(R−7.2)2 解這個方程,得R ≈ 27.9m 答:趙州石拱橋的橋拱半徑約為 27.9 m。

ቚ ௫!

1. (口答) (1) 平分一條弧的直徑有什麼性質? (2) 平分弦與它所對的一條弧之直線有什麼性質? (3) 垂直弦,並平分弦所對的一條弧之直線有什麼性質? 2. 在半徑為 50 mm 的 O 中,有長 50 mm 的弦 AB。計算: (1) 點 O 與 AB 的距離; (2) ∠AOB的度數。 3. 以點 O 為圓心的兩個同心圓中,大圓的弦 AB 與小圓相交於 點 C 與 D。求證: AC = BD

7.4 ๪͕֎ăؾăؽăؽ͕෼̝ม۞ᙯܼ

如圖 7-16 甲,在 O 上任取一點 A,作直徑 AB,則 OA=OB就是說,點 B 是點 A 關於點 O 的對稱點。因此,圓是以圓心為 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 圓不僅是中心對稱圖形:繞圓心旋轉180° 後能夠與原來的圖 形重合,並且它還有另外一個重要性質。如圖 7-16 乙中,讓圓繞 圖 7-16 O B A α O B A 乙 甲

(10)

中心 O 旋轉任意一個角度α,圓上任意一點 A 都能夠與圓上一點 B 重合。因此,圓繞圓心旋轉任意一個角度,都能與原來的圖形 重合。利用這個性質,我們還可以推出圓的其它一些性質。 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從圓心到弦的距離叫做弦心 距。現在用上面的性質來研究在同一個圓中,圓心角、圓心角所 對的弦、弧、弦心距相互之間的關係。 如圖 7-17,在 O 中,當圓心角 AOBA OB′ ′ = ∠ 時,它們所對的弧 AB 與 A B′ ′、弦 AB 與 A B′ ′ 弦心距 OM 與OM ′ 是否也相等 呢? 我們把∠AOB連同 AB 繞圓心 O 旋轉, 使射線 OA 與 OA′ 重合。 ∵ ∠AOB = ∠A OB′ ′ ∴ 射線 OB 與 OB′ 重合 又 ∵ OA=OA′、 OB OB′= ∴ 點 A 與點 A′ 重合、點 B 與點 B′ 重合。 這樣, AB 與 A B′ ′ 重合,AB 與 A B′ ′ 重合,從點 O 到 AB 的垂 線段 OM 與點 O 到 A B′ ′ 的垂線段OM ′ 也重合。即 AB = A B′ ′、 AB = A B′ ′、 OM =OM ′。 上面的結論,在兩個等圓中也成立。於是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之弧相等,所 對的弦相等,所對的弦之弦心距相等。 由上面的定理,可以得到下面的推論: 推論 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 弦或兩條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組量相等,那麼它們所 對應的其餘各組量都分別相等。 我們知道,把頂點在圓心的周角等分成 360 份時,每一份的 圓心角是1° 之角。因為同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之弧相等,所以 整個圓也被等分成 360 份。我們把每一份這樣的弧叫做1° 之弧。 由上述定義可知,1° 的圓心角對著1° 的弧,1° 的弧對著1° 的 圖 7-17 O B A A′ M ′ B′ M

(11)

圓心角。一般地, n°的圓心角對著 n°的弧, n°的弧對著 n°的圓 心角(圖 7-18)。即圓心角的度數與它所對的弧之度數相等。 【ּ】 如圖 7-19,AB、DE 是 O 的直徑,AC //DE ,交 O 於 點 C。求證: BE = EC 。 證明: 在 O 中, // AOD BOE AD BE BE EC BE EC AC DE AD EC ⎫ ∠ = ∠ ⇒ = ⎪ ⇒ = ⇒ = ⎬ ⎪ ⇒ =

ቚ ௫!

1. 如圖, O 的弦 AB >CD,AB、CD 的弦心距分別為 OM 與 ON。求證: OM < ON2. 設 O 是EPF 的平分線上的一點,以 O 為圓心的圓與角的兩 邊分別相交於 A、B 與 C、D。求證: AB = CD 。 3. (口答) 在半徑不相等的 O 與 O′ 中, AB 與 A B′ ′ 所對的圓 心角都是 60° 。 (1) AB 與 A B′ ′ 各是多少度? (2) AB 與 A B′ ′ 相等嗎? 圖 7-18 A 1° 弧 O B 1° 圓心角 n° 弧 n° 圓心角 圖 7-19 A D C B E O (第 1 題) B C O N A M D (第 2 題) B C E A D O P F

(12)

7.5 ๪׹֎

頂點在圓上並且兩邊都與圓相交的角,叫做圓周角。圖 7-20 各圓中的 BAC∠ 都是圓周角。 定理 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於它所對的圓心角之一半。 已知: O 中, BC 所對的圓周角是BAC,圓心角是 ∠BOC (圖 7-20)。 求證: 1 2 BAC BOC ∠ = ∠ 。 證明: 分三種情況討論。 (1) 圖 7-20 甲中,圓心 O 在 BAC∠ 的一條邊上。 1 2 OA OC C BAC BAC BOC BOC BAC C = ⇒ ∠ = ∠ ⎫⎪ ⇒ ∠ = ∠ ⎬ ∠ = ∠ + ∠ ⎪⎭ 。 (2) 圖 7-20 乙中,圓心 O 在 BAC∠ 的內部。 作直徑 AD,利用(1)的結果,有 1 2 1 2 BAD BOD DAC DOC ⎫ ∠ = ∠ ⎪⎪ ⎬ ⎪ ∠ = ∠ ⎪⎭ 1 ( ) 2 1 2

BAD DAC BOD DOC

BAC BOC ⇒ ∠ + ∠ = ∠ + ∠ ⇒ ∠ = ∠ 圖 7-20 A D O B C A O B C A D O B C 甲 乙 丙

(13)

(3) 圖 7-20 丙中,圓心 O 在 BAC∠ 的外部。 作直徑 AD,利用(1)的結果,有 1 2 1 2 DAB DOB DAC DOC ⎫ ∠ = ∠ ⎪⎪ ⎬ ⎪ ∠ = ∠ ⎪⎭ 1 ( ) 2 1 2

DAC DAB DOC DOB

BAC BOC ⇒ ∠ − ∠ = ∠ − ∠ ⇒ ∠ = ∠ 由定理可推得下面一些推論: 推論 1 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同圓或等圓中,相 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也相等(圖 7-21)。 推論 2 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 90° 的圓周角 所對的弦是直徑(圖 7-22)。 如圖 7-23,在△ABC 中,如果中線 1 2 CO = AB,以 AB 為直徑作 O,則點 C 在 O 上。由推論 2 可知, ACB∠ = ∠ 。Rt 由此得到: 推論 3 如果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 等於這邊的一半,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 圖 7-21 A B O 1 C 2 C 3 C 圖 7-22 A B 1 C 2 C 3 C O 圖 7-23 A O B C

(14)

由弦及其所對的弧組成之圖形叫做弓形。如圖 7-21,弦 AB

AC B 組成弓形2 AC B。圖中的2AC B2 也可以叫做 AC B 所含的2

圓周角,或 AC B 所含的弓形角。 2

【ּ 1】 如圖 7-24,AD 是△ABC 的高,AE

是△ABC 的外接圓直徑。 求證: AB ACi = AE ADi 證明: 連結 BE。 ∵ ∠ADC = ∠ABE = ∠ Rt ∠ = ∠ C E ∴ △ADC ~△ABEAC AD AE = AB ∴ AB ACi = AE ADi 【ּ 2】 已知: 如圖 7-25,P 是弓形 AMB 內任意一點,Q 是弓形外 任意一點,並且與 P 在 直線 AB 的同側。弓形角 等於α 。 求證: (1) APB∠ > ; α (2) ∠AQB < 。 α 證明: (1) 延長 AP 交 AMB 於點 P′ 。連結 BP′ 。 ∵ 點 P′ 在弓形弧上 ∴ ∠AP B′ = α 又 ∵ ∠APB是△PP B′ 的外角 ∴ ∠APB > ∠AP B′ = α (2) 設 AQ 與 AMB 交於點Q′ 。連結 BQ′ 。 ∵ 點 Q′ 在弓形弧上 ∴ ∠AQ B′ =

α

又 ∵ ∠AQ B′ 是△BQ Q′ 的外角 ∴ ∠AQB < ∠AQ B′ = α 圖 7-24 C B A D O E 圖 7-25 P B A M Q P′ Q′

(15)

例 2 的結果,可以用來解決一些實 際的問題。例如,臨近暗礁的海岸上, 可以建兩個燈塔 A、B(圖 7-26),使暗 礁包圍在以 AB 為弦的弓形 AMB 內。 那麼只要航船 S 能從所收到信號中知 道弓形角α 的大小,在航行中保持對兩 個燈塔的視角 ASB∠ < ,航行的船就α 不會觸礁。

ቚ ௫!

1. 找出圖中圓內接四邊形對角線把 4 個內角分成的 8 個角中, 哪些是相等的角。 2. (口答)怎樣運用三角板(或曲尺)做出圓形工件表面上的直 徑、定出圓心?說明理由。 3. OA 是 O 的半徑,以 OA 為直徑的 C 與 O 的弦 AB 相交於 點 D。求證:D 是 AB 的中點。 4. 已知:CD 是△ABC 的中線, AB = 2CD ,∠ = ° 。 B 60 求證:△ABC 外接圓的半徑等於 CB。

7.6 ๪۞̰ତαᙝԛ

我們知道,圓的內接四邊形的四個頂點都在同一個圓上,所 以它的四個內角都是圓周角。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圓周角定 理,來研究圓的內接四邊形之角。 圖 7-26 B A M S α (第 3 題) B A O C D (第 2 題) B A C (第 1 題) B C D A

(16)

如圖 7-27,四邊形 ABCD 是 O 的 內接四邊形。 ∵ BAD 與 BCD 所對的圓心角之 和是周角 ∴ ∠ + ∠A BCD =180° 同理∠ + ∠ =B D 180°。 如果延長 BC 到 E,那麼 BCD+ ∠DCE =180° ,所以 A DCE ∠ = ∠ A ∠ 是與 DCE相鄰的內角 DCB之對角(簡稱為 DCE∠ 的 內對角),於是我們得到圓的內接四邊形之性質定理。 定理 圓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並且任何一個外角都等 於它的內對角。 【ּ 1】 如圖 7-28, O 與1 O 相交於 A、B 兩點,經過點 A 的2 直線 CD 與 O 交於點 C,與1 O 相交於點 D。經過點 2 B 的直線 EF,與 O 交於點 E,與1 O 交於點 F。 2 求證: CE// DF 證明: 連結 AB。 ∵ ABEC 是 O 的內接四邊形 1 ∴ ∠BAD = ∠ E 又 ∵ ADFB 是 O 的內接四邊形 2 ∴ ∠BAD+ ∠ =F 180° ∴ ∠ + ∠ =E F 180° ∴ CE// DF 圖 7-27 B A E C D O 圖 7-28 C B A D F E O1 O2

(17)

ቚ ௫!

1. 求證:圓內接平行四邊形是矩 形。 2. 如圖,經過圓外一點 P 的兩條直 線與 O 相交於 A、B 與 C、D 四點,在圖中有幾對相似三角 形?為什麼? 圓內接四邊形的性質定理有下面的逆定理: 定理 如果一個四邊形的一組對角互補,那麼這個四邊形 內接於圓。 已知: 四邊形 ABCD 中,∠ + ∠ =B D 180°。 求證: 四邊形 ABCD 內接於圓。 分析: 要證明四邊形 ABCD 內接於圓,就是要證明 A、B、 C、D 四點在同一個圓上。因為 A、B、C 三點不在同一直線上, 可以確定一個圓,所以只要證明第四點 D 也在這個圓上就可以 了。但直接證明點 D 在圓上比較困難。現在我們採用一種間接證 明的方法,就是假設點 D 不在圓上,經過推理論證,得出錯誤的 結論,這說明假設點 D 不在圓上是錯誤的,從而證明點 D 在圓 上。 證明: 經過四邊形三個頂點 A、B、C 作 O 。假設點 D 不在圓上,那麼只有兩種情況:(1) 點 D 在圓外; (2) 點 D 在圓內。 (第 2 題) B C D A P O 圖 7-29 C B A D D′ C B A D D′ 甲 乙

(18)

(1) 假設點 D 在圓外(圖 7-29 甲)。連結 BD 交 O 於點 D′ 。連結 AD′ 、 CD′ 。 ∵ ∠AD B、 BD C∠ ′ 分別是△AD D、 CD D△ ′ 的外角 ∴ ∠AD B′ > ∠ADB BD CBDC ∠ > ∠ ∴ ∠AD B′ + ∠BD C′ > ∠ADB + ∠BDC 即 ∠AD C′ > ∠ADC 又 ∵ ∠ADC + ∠ABC =180° ∴ ∠AD C′ + ∠ABC >180° 這與圓內接四邊形性質定理矛盾。 所以點 D 不能在圓外。 (2) 同(1)類似可證明點 D 不能在圓內(圖 7-29 乙)。 ∴ 點 D 在 O 上 即四邊形 ABCD 是 O 的內接四邊形。 這個定理的證明,不是直接去證明命題的結論,而是先提出 與結論相反(相排斥)的假設,然後推導出與已經證明的定理或公 理、定義、題設等相矛盾的結果,這就證明了與結論相反的假設 不能成立,從而肯定了原來的結論必定成立,這種間接證明命題 的方法叫做反證法。 用反證法證明命題一般有下面三個步驟: (1) 假設命題的結論不成立; (2) 從這個假設出發,經過推理論證,得出矛盾; (3) 由矛盾判定假設不正確,從而肯定命題的結論正確。 【ּ 2】 求證:圓的兩條相交弦(直徑除外) 不能互相平分。 已知: 如圖 7-30,弦 AB、CD 相交於點 P。 求證: AB、CD 不能互相平分。 證明: 用反證法。 圖 7-30 C B A D O P

(19)

假設 AB 與 CD 互相平分。 因為 AB、CD 不是直徑,所以點 P 與 O 不重 合。連結 OP。 ∵ AP = PB ∴ OPAB 同理 OPCD 這就是說點 P 有兩條直線 AB、CD 都垂直於 OP,這與過一點恰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 直相矛盾。 所以 AB 與 CD 不能互相平分。 【ּ 3】 如果兩個三角形有一條公共邊,這條邊所對的角相等, 並且在公共邊的同側,那麼這兩個三角形有公共的外接 圓。 已知: 如圖 7-31, C∠ 、 D∠ 在 AB 同側,∠ = ∠ 。 C D 求證: △ABC 與△ABD 有公共 外接圓。 證明: 用反證法。 假設△ABC 與△ABD 沒 有公共外接圓,即 A、B、 C、D 四點不在同一個圓上。 過 A、B、C 三點作 O ,則點 D 不在 O 上。同 7.5 節例 2 的證明一樣可得, ∠ADB ≠ ∠ACB 這與題設相矛盾。 ∴ △ABC 與△ABD 有公共外接圓。

ቚ ௫!

1. 按照圖 7-29 乙,證明定理。 2. 否定下列各結論,並寫出由此可能出現的情況: (1) a = ; b (2) ∠ > °; (3) A 60 AB CD ; // (4) 點 A 在 O 上; (5) 點 A 在直線 a 上。 圖 7-31 C B A D O

(20)

ቚ ௫!

3. 已知:如圖, ABCD 中,過點 A、B 的圓與 AD、BC 分別

交於點 E、F。 求證:C、D、E、F 四點在同一個圓上。 4. 已知:如圖,BE 與 CF 是△ABC 的高。 求證:F、B、C、E 四點在同一個圓上。

௫ ᗟ ˟ Ȉ α

1. (1) 求證:直徑是圓中最長的弦; (2) 如圖,將卡鉗的兩腳張開,使兩腳尖 的距離等於規定之尺寸。當工件恰好 通過兩腳尖的張口時,表示它的直徑 符合規定;當工件不能通過或留有空 隙時,它的直徑不符合規定。為什麼? 2. O 的半徑r = cm,圓心 O 到直線 l 的距5 離d =OD = cm。在直線 l 上有 P、Q、R3 三 點 , 且 有 PD = cm ;4 QD > cm ;4 4 RD< cm。它們對於 O 的位置各是怎樣 的? 3. 求證:菱形各邊上的中點在同一個圓上。 (第 3 題) B C D A E F (第 4 題) B C A E F (第 1 題)

(21)

4. 已知:AB = cm。以 3 cm 為半徑作圓,使它經過點 A 與 B。 4 5. 作一個圓,使它經過已知點 A 與 B,且圓心在已知直線 l 上。 (1) 當直線 l 與 AB 斜交時,可作出幾個? (2) 當直線 l 與 AB 垂直但不經過 AB 的中點時,可作出幾 個? (3) 當直線 l 是線段 AB 的垂直平分線時,怎樣呢? 6. O 的半徑r = cm,弦5 AB CD ,// AB = cm、6 CD = cm。8 求 AB 與 CD 的距離(有兩解)。 7. 經過已知 O 內的已知點 A 作弦,使它以點 A 為中點。 8. 如圖,AB 是 O 的直徑,CD 是弦, AECD,垂足為 E; BFCD,垂足為 F。求證: EC = FD。 9. 在直徑為 130 mm 的圓鐵片上切去一塊高為 32 mm 的弓形鐵 片(如圖)。求弓形的弦 AB 之長。 10. 破殘的輪片上,弓形的弦 AB 長 480 mm,高 CD 為 70 mm(如圖)。求圓 輪片的直徑。 11. 弦 AB 與 CD 相交於圓內的點 P,並 且與經過點 P 的直徑成等角。求 證: AB CD= 。 12. (1) 求證:經過 O 內一點 P 的所 有弦中,與 OP 垂直的弦最短; (2) 已知 O 的半徑為 6 cm,OP =3.6cm。求經過點 P 最短 的弦長。 (第 8 題) D E O F C B A (第 9 題) O B A 32 130 φ (第 10 題) A B C 480 70 O D R

(22)

13. 圓內接六邊形 ABCDEF 的各邊相等,求各邊所對的圓心角之 度數。 14. 已知:如圖,∠APC = ∠CPB = ° 。60 求證:△ABC 是等邊三角形。 15. 圓上一點P 到直徑 AB 的垂線之垂足為 D。求證:BPD ~ △PAD。 16. △ABC 中,BAC 的平分線與邊 BC 與外接圓分別相交於點 D 與 E。求證: ~ ABD AEC △ △ 。 17. 求證:以等腰三角形的一腰為直徑之圓,平分底邊。 18. 圓內接三角形 ABC 中, AB = AC,經過點 A 的弦與 BC、BC

分別相交於點 D 與 E。求證:ABD ~ △AEB

19. 使用曲尺檢驗工件的凹面,成半圓形時為合格。如圖所示的 三種情況中,哪種是合格的?哪種是不合格的?為什麼? 20. 已知線段 AB,怎樣作出幾個點C 、1 C 、…,使它們對 AB2 所張的角∠AC B1 、∠AC B2 、…都是直角? 21. 圓內接四邊形 ABCD 中,∠ 、 BA ∠ 、 C∠ 的度數之比是 2:3:6。求四邊形各內角 的度數。 22. 如圖,AD 是△ABC 外角EAC 的平分 線,與三角形的外接圓交於點 D。求證: DB = DC 。 (第 14 題) A B C O P (第 19 題) 曲尺 (第 22 題) A B C D E

(23)

23. 已知:BE、CF 是△ABC 的兩條高。 求證: AEF∠ = ∠ABC。 24. 用反證法證明: (1) 一個三角形的內角中,不能有兩 個鈍角或直角; (2) 在同圓內,如果兩條弦不等,那 它們的弦心距也不等; (3) 在同一平面內,一條直線與兩條平行線中的一條相交, 必定與另一條也相交。

˟ăۡቢᄃ๪۞Ҝཉᙯܼ!

7.7 ۡቢᄃ๪۞Ҝཉᙯܼ

在黑板上畫一個圓,把直尺當作一條直線在黑版面上移動。 我們可以看到,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有下面三種: (1) 直線與圓沒有公共點時,叫做直線與圓相離(圖 7-32 乙)。 (2) 直線與圓有唯一公共點時,叫做直線與圓相切(圖 7-32 甲)。這時直線叫做圓的切線,唯一的公共點叫做切點。 (3) 直線與圓有兩個公共點時,叫做直線與圓相交(圖 7-32 丙)。這時直線叫做圓的割線。 P O l 甲 圖 7-32 乙 丙 P O l P O l (第 23 題) A B C E F

(24)

根據直線與圓相離、相切、相交的定義,容易看出: 如果 O 的半徑為 r,圓心 O 到直線 l 的距離為 d,那麼 (1) 直線 l 與 O 相離⇔ > ; d r (2) 直線 l 與 O 相切⇔ = ; d r (1) 直線 l 與 O 相交⇔ < ; d r

ቚ ௫!

已知 Rt△ABC 的斜邊 AB = cm,直角邊6 AC = cm。圓心為 C,3 半徑為 2 cm、4 cm 的兩個圓與 AB 有怎樣的位置關係?半徑多 長時。AB 與圓相切?

7.8 ̷ቢ۞ҿؠᄃّኳ

如圖 7-33,在 O 中,經過半徑 OA 的外 端點 A,作直線 lOA,則圓心 O 與直線 l 的 距離就是半徑 r。由上一節我們知道,這樣的 直線與圓一定相切。因此有下面的定理: 切線的判定定理: 經過半徑的外端並且垂直於這條半徑之直 線是圓的切線。 【ּ 1】 已知: 直線 AB 經過 O 上的點 C,並且 OA=OB、CA CB= (圖 7-34)。 求證: 直線 AB 是 O 的切線。 證明: 連結 OC。 ∵ OA OB= 、 CA CB= ∴ OC 是等腰三角形 OAB 底邊 AB 上的中線 ∴ ABOC 因此,直線 AB 經過半徑 OC 的外端 C,並且 垂直於半徑 OC,所以 AB 是 O 的切線。 圖 7-33 A O l 圖 7-34 C B A O

(25)

切線的性質定理 圓的切線垂直於經過切點的半徑。 已知: 如圖 7-35,直線 AT 是 O 的 切線,A 為切點。 求證: ATOA 證明: 假設 AT 與 OA 不垂直。 過圓心 O 作 OMAT,交 AT 於點 M。由垂線段最短,得 OM < OA因為圓心到直線 AT 的距離小於半徑,所以 AT 與 O 相交。這與已知矛盾。 ∴ ATOA 由於過已知點恰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所以經過圓 心垂直於切線的直線一定過切點;反過來,過切點垂直於切線的 直線也一定經過圓心。由此得到: 推論 1 經過圓心且垂直於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切點。 推論 2 經過切點且垂直於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圓心。 【ּ 2】 已知: AB 是 O 的直徑,BC 是 O 的切線,切點為 B, OC 平行於弦 AD 。 (圖 7-36)。 求證: DC 是 O 的切線。 證明: 連結 OD。 1 2 1 3 // 2 4 OA OD AD O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 圖 7-35 T M A O 圖 7-36 C B A D O 1 2 3 4

(26)

3 4

OB OD

OBC ODC OBC ODC

OC OC = ⎫ ⎪⎪ ∠ = ∠ ⇒ ≅ ⇒ ∠ = ∠ ⎪ = ⎪⎭ △ △ ∵ BC 是 O 的切線 ∴ ∠OBC = ° 90 ∴ ∠ODC = ° 90 ∴ DC 是 O 的切線。

ቚ ௫!

1. 如圖,AB 是 O 的直徑,ABT = 45°, AT AB= 。求證:AT

是 O 的切線。 2. AB 是 O 的直徑,點 D 在 AB 的延長線上, BD =OB,點 C 在圓上,∠CAB = ° 。求證:DC 是 O 的切線。 30 3. 求證: (1) 經過圓的直徑兩端點之切線互相平行; (2) 圓的兩條切線互相平行,則連結兩個切點的線段是直徑 4. 已知: OC 平分AOB,D 是 OC 上任意一點, D 與 OA 相 切於點 E。 求證: OB 與 D 相切。 (第 1 題) T B A O (第 2 題) C B A O D (第 4 題) C D B A O E

(27)

7.9 ๪۞̷ቢ̝үڱĂ̷ቢܜؠந

根據切線的判定定理,可以得到經過一個已知點作已知圓的 切線之方法。分已知點在圓上與圓外兩種情況。說明如下: (1) 已知: O 及 O 上的一點 P (圖 7-37) 求作: 經過點 P 的 O 的切線。 作法: 1. 連結 OP。 2. 經過點 P 作 BCOP直線 BC 就是所求的切線。 由作法可以知道,經過 O 上的一點 P, 可以作出並且恰只可以作出一條 O 的切線。 (2) 已知: C 及 O 外的一點 P (圖 7-38) 求作: 經過點 P 的 O 之切線。 分析: 設 PA 是經過點 P 與 O 相 切於點 A 的直線,由切線的性質定 理,可知 OAAP,點 A 必在以 OP 為直徑的圓上。 作法: 1. 連結 OP。 2. 以 OP 為直徑作 C , C 與 O 相交於兩點 A、B。 3. 作直線 PA、PB。 直線 PA、PB 就是所求的切線。 證明: 連結 OA、OB。 ∵ OP 是 C 的直徑 ∴ ∠OAP、 OBP∠ 都是直角 因此,PA、PB 是 O 的切線。 由作法可以知道,經過 O 外的一點 P,可以作出 O 的兩 條切線。 經過圓外一點的切線上,這一點與切點之間的線段之長叫做 這點到圓的切線長。 圖 7-37 C P B O 圖 7-38 C P B O A

(28)

在圖 7-38 中, ∵ OA =OB、 OP OP= ∴ RtAOPRtBOPPA= PB、∠OPA = ∠OPB 由此得到下面的定理: 切線長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 等,圓心與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之夾角

ቚ ௫!

1. 作已知圓的切線,使它: (1) 與一條已知直線平行; (2) 與一條已知直線垂直。 2. 已知: O 的半徑為 3 cm,點 P 與圓心 O 的距離為 6 cm。 (1) 經過點 P 作 O 的切線; (2) 求兩條切線的夾角及切線長。。 3. PA 與 PB 是 O 的切線,A 與 B 為切點。求證:OP 垂直平分 弦 AB。

7.10 ˬ֎ԛ۞̷̰๪

從一塊三角形的材料上裁下一塊圓的用料,怎樣才能使圓的 半徑盡可能大呢?這實際是下面的問題。 作圓,使它與已知三角形的各邊都相切。 已知: △ABC (圖 7-39)。 求作: 與△ABC 各邊都相切的圓。 分析: 要作一個圓與△ABC 三邊都相切,就是要求出一點 作為圓心,使它到三邊的距離相等。以前我們學過三角形三 個內角的平分線交於一點,這一點到三邊的距離相等。由此 可得三角形內切圓的作法。

(29)

作法: 1. 作∠ 、 CB ∠ 的平分 線 BM 與 CN,交點 為 I。 2. 過點 I 作 IDBC垂足為 D。 3. 以 I 為圓心,ID 為 半徑作 I 。 I 就是所求的圓。 證明: 過點 I 分別作 CA、AB 的垂線,垂足為 E、F。 ∵ I 在 ABC、 ACB∠ 的平分線上 ∴ IF = ID、 IE = ID ∴ D、E、F 都在 I 上。 又因為 BC、CA、AB 經過點 D、E、F,且 BCIDCAIE、 ABIF,所以△ABC 的三邊 BC、CA、 AB 都與 I 相切。 因為三角形的三條角平分線有一個且恰只有一個交點。所以 與三角形的各邊都相切之圓可以作出一個且恰只可作出一個。 與三角形各邊都相切的圓叫做三角形的內切圓,內切圓的圓 心叫做三角形的內心,這個三角形叫做圓的外切三角形。 一般地,與多邊形的各邊都相 切之圓叫做多邊形的內切圓,這個 多邊形叫做圓的外切多邊形。 圖 7-40 中, O 是四邊形 ABCD 的內切圓,四邊形 ABCD 是 O 的 外切四邊形。 【ּ】 圓的外切四邊形的兩組對 邊之和相等。 已知: 四邊形 ABCD 的邊 AB、BC、CD、DA 與 O 分 別相切於點 L、M、N、P (圖 7-40)。 求證: AB CD+ = AD+ BC。 圖 7-39 C B A F E I D M N 圖 7-40 C B A N M L O D P

(30)

證明: 因為 AB、BC、CD、DA 都與 O 相切,L、M、 N、P 是切點, ∴ AL = AP、 LB = MB、 DN = DPNC = MC ∴ AL LB DN+ + + NC = AP+MB+ DP+ MC AP DP MB MC = + + + 即 AB CD+ = AD+ BC

ቚ ௫!

1. 設△ ABC 的內切圓 I 與各邊分別相切 於點 D 、 E 、 F , 118 DIE ∠ = ° ,∠FID =144°,求△ABC 各內角的度數。 2. 設△ABC 的邊 BC = 、 CA ba = 、 AB c= , 1( ) 2 s = a b c+ + , 內切圓 I 與 BC、AC、AB 分別相切於點 D、E、F。求證: AE = AF = − 、 BF BD s bs a = = − 、 CD CE s c= = − 。 3. △ABC 中,∠ 是直角,內切圓 I C 與邊 BC、CA、AB 分別相切於點 D、E、F。 (1) 求證:四邊形 CDIE 是正方形; (2) 設 BC = 、 CA ba = 。 用 a、b 表示內切圓半徑 r。 (第 2 題) C D B A (第 1 題) C D B A I F E 144° 118° I F E (第 3 題) C D B A E I F

(31)

7.11 ؽ̷֎

頂點在圓上,一邊與圓相交、另一邊與圓相切的角叫做弦切 角。圖 7-41 甲、乙、丙中, BAC∠ 是弦切角。弦切角也可看作圓 周角的一邊繞頂點旋轉到與圓相切時所成的角。 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於它所夾的弧所對之圓周角。 已知: AC 是 O 的弦,AB 是 O 的切線, AmC 是弦切角BAC 所夾的弧, P∠ 是 AmC 所對的圓周角。 (圖 7-41)。 求證: ∠BAC = ∠APC 。 證明: 分三種情況討論。 (1) 圓心 O 在BAC的邊 AC 上(圖 7-41 甲)。 ∵ AB 是 O 的切線 ∴ ∠BAC = ° 90 又 ∵ AmC 是半圓 ∴ ∠ = ° P 90 ∴ ∠BAC = ∠ P (2) 圓心 O 在BAC的外部(圖 7-41 乙)。 作 O 的直徑 AQ,連結 CQ。 ∵ 90∠BAQ = ∠ACQ = ° ∴ ∠BAC = ° − ∠ 、90 1 ∠ = ° − ∠ Q 90 1 ∴ ∠BAC = ∠ Q 又 ∵ ∠ = ∠ Q P 圖 7-41 C P B A O m C P B A O m D Q C P B A O m Q 甲 乙 丙 1

(32)

∴ ∠BAC = ∠ P (3) 圓心 O 在BAC的內部(圖 7-41 丙)。 作 O 的直徑 AQ,連結 CQ。 ∵ 180∠BAC = ° − ∠DAC ∠ =P 180° − ∠ Q 又由(2)可知, DAC∠ = ∠ Q ∴ ∠BAC = ∠ P 推論 兩個弦切角所夾的弧相等,這兩個弦切角也相等。

【ּ 1】 已知: 如圖 7-42, O 與 O′ 相交於 A、B 兩點,AC

是 O′ 的切線,交 O 於點 C,AD 是 O 的切 線,交 O′ 於點 D。 求證: 2 AB = BC BDi 。 證明: ∵ ∠ = ∠ 、 C 1 ∠ = ∠ 2 D ∴ △ACB ~ △DABBC AB AB = BDAB2 = BC BDi

ቚ ௫!

1. 如圖,經過 O 上的點 T 之切線與弦 AB 的延長線相交於點 C。 求證: ATC∠ = ∠TBC2. 如圖,AB 是 O 的弦,CD 是經過 O 上一點 M 的切線。 求證: (1) AB CD 時, AM// = MB; (2) AM = MB時, AB CD 。// 圖 7-42 C B A O D O′ 1 2 (第 1 題) C O B A T (第 2 題) C D B A M O

(33)

因為弦切角與它夾的弧所對之圓周角相等,所以我們可以利 用這個關係作所含圓周角等於已知角的弧。 【ּ 2】 在已知線段上作弧,使它 所含的圓周角等於已知角 已知: 線段 AB、∠ α (圖 7-43)。 求作: 以 AB 為弦的圓 弧,使弧所含的 圓周角等於∠ 。 α 分析: 作弧的關鍵在於 確定它的圓心之位置。 如圖,因為 AB 是 AmB 所 對的弦,弧要經過 A、B 兩 點,所以圓心 O 必在線段 AB 的垂直平分線 MN 上。 設 BD 是經過點 B 的 O 之切線。因為弦切角 ABD∠ 等

於 AmB 所含的圓周角 APB,所以 ABD∠ 必須等於

∠ ,而圓心 O 必在經過點 B 並且垂直於 BD 的直線 BE

α

上。因此,圓心就是這兩條直線的交點。 作法: 1. 作線段 AB 的垂直平分線 MN。 2. 過點 B 作射線 BD,使 ABD∠ = ∠ 。 α 3. 過點 B 作 BD 的垂線 BE 交 MN 於點 O。 4. 以 O 為圓心,OA 為半徑,在 ABD∠ 的外 部作 AmB 。 AmB 就是所求的弧。 證明: 略。 因為,過點 B 與 BA 成∠ 的射線可以作出兩條,所以,所

α

求的弧可以作出兩條(分別在直線 AB 的兩旁)。

ቚ ௫!

1. 取線段 AB = cm。在 AB 上作弧,使它所含的圓周角等於 45°3 2. 在線段 AB 上作含 90° 的圓周角之弧得到什麼圖形? 圖 7-43 m B A D O N M P E α α

(34)

7.12 ᄃ๪ѣᙯ۞ּͧቢ߱

相交弦定理 圓內的兩條相交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條線段長 之積相等。 已知: 弦 AB 與 CD 相交於 O 內一點 P (圖 7-44)。 求證: PA PBi = PC PDi 。 證明: 連結 AC、BD。由圓周角定理, 得 ~ A D PAC PDB C B ∠ = ∠ ⎫⎪ ⎬ ∠ = ∠ ⎪⎭ △ △ ⇒ PA:PD = PC:PB ⇒ PA PB PC PDi = i 由相交弦定理,可以得出下面的推論: 推論 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麼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 所成的兩條線段之比例中項。 如圖 7-45,CD 是弦,AB 是直徑, CDAB ,垂足是 P,則 2 PC = PA PBi 【ּ 1】 已知: 線段 a、b。 求作: 線段 c,使c2 = ab作法: 1. 作線段 AP = a (圖 7-46)。 2. 延長 AP 到點 B, 使 PB b= 。 3. 以 AB 為直徑作半圓 4. 過點 P 作 PCAB 交半圓於點 C。 PC 就是 a、b 的比例中項 證明: 略。 圖 7-44 C D B A P O 圖 7-45 C D B A P O 圖 7-46 C a B A P b a b c

(35)

ቚ ௫!

1. 如圖, AP = cm,3 PB = cm,5 CP = 2.5cm。求 CD。

2. 如圖,O 是圓心,OPABAP = cm,4 PD = cm。求 OP。2

切割線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與割線,切線長是這點 到割線與圓交點的兩條線段長之比例中項。 已知: 點 P 是 O 外一點,PT 是切線,T 是切點,PA 是 割線,點 A、B 是它與 O 的交點(圖 7-47)。 求證: 2 PT = PA PBi 。 證明: 連結 TA、TB。 1 BPT TPA A ∠ = ∠ ⎫⎪ ⎬ ∠ = ∠ ⎪⎭ ⇒ △BPT ~ △TPA ⇒ PB:PT= PT:PA ⇒ 2 PT = PA PBi 推論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割線,這一點到每條割線與 圓的交點之兩條線段長之積相等。 如圖 7-47 中, PA PBi = PC PDi 。 【ּ 2】 O 、1 O 、2 O 、…都經過點 A 與 B。求證:從線段3 AB 的延長線上任意一點向各圓引切線,切點在同一圓 上。 (第 1 題) C D B A P O (第 2 題) C D B A O P 圖 7-47 C D B A P O T 1

(36)

已知: 如圖 7-48, O 、1 O 、2 O 、…都經過點 A3 與 B。點 P 是線段 AB 的延長線上任意一點, 且 PC、PD、PE、…分別與 O 、1 O 、2 O 、…3 相切於點 C、D、E、…。 求證: C、D、E、…在同一個圓上。 證明: ∵ PC 是 O 的切線,PA 是1 O 的割線 1PC2 = PA PBi 同理PD2 = PA PBi 、PE2 = PA PBi 、… ∴ PC = PC = PE = ∴ C、D、E、…都在以點 P 為圓心,PC 為 半徑的圓上。

ቚ ௫!

1. 已知:Rt△ABC 的兩條直角邊 AC、BC 的長分別為 3 cm、 4 cm。以 AC 為直徑作圓與斜邊 AB 交於點 D。求 BD 的長。 2. 運用「切割線定理」,作已知線段 a、b 的比例中項。 圖 7-48 C B A D E P 1 O O2 O3 (第 1 題) C B A D O

(37)

௫ ᗟ ˟ Ȉ ̣

1. 已知圓的半徑等於 5 cm,圓心到直線 l 的距離是:(1) 3 cm; (2) 5 cm;(3) 7 cm。直線 l 與圓有幾個交點?為什麼? 2. 如圖,可以利用刻度尺與三角板測量圓形工具的直徑。說明 測量的道理。 3. 已知:如圖,△ABC 內接於 O ,CAE = ∠ 。如果(1) ABB 是直徑;(2) AB 為非直徑的弦,求證:AE 與 O 相切於點 A。 4. O 經過2 O 的圓心,與1 O 相交於1 A、B 兩點。直線O O 交1 2 O 於點 C。2 求證:AC 是 O 的切線。 1 5. 兩個同心圓中,大圓的弦 AB 與 AC 分 別與小圓相切於點 D 與 E。 求證: 1 2 DE BC 。 (第 2 題) (第 3 題) A B C O E A B C O E (第 4 題) C B A 1 O 2 O

(38)

6. MN 是 O 的切線,AB 是 O 的直徑。求證:點 A、B 與 MN 的距離之和等於 O 的直徑。 7. 設 AB 為 O 的直徑,C 是 O 上一點,AD 與 O 在點 C 的 切線相垂直,垂足為 D。求證:AC 平分 DAB∠ 。 8. 求證:以等腰三角形底邊的中點為圓心,並且與一腰相切的 圓,也與另一腰相切。 9. (1) 作一個半徑為 3 cm 的圓,使它與已知直線 l 相切於 l 上 一點 A; (2) 以直線 l 外一點 A 為圓心,作圓與直線 l 相切。 10. 已知:等腰梯形各邊都與 O 相切, O 的直徑為 6 cm,等 腰梯形的腰等於 8 cm。求梯形的面積。 11. PA、PB 是 O 的切線,A、B 是切點,延長半徑 OB 到 C, 使 BC =OB。求證:∠APC = ∠3 BPC12. ABCD 是 O 的切線, AB CD ;EF 也是// O 的切線,它 與 AB、CD 分別相交於點 E 與 F。求證:EOF = ° 。 90 13. PA、PB 為 O 的切線,AC 為經過切點 A 的直徑。求證:切 點 B 與點 C 的連線平行於 PO。 14. 過 O 外一點 P 的直線 PA 與 PB 與 O 相切於點 A 與 B。點 D 是 AB 上任意一點,過 D 的切線與 PA、PB 分別相交於點 E 與 F。已知 P∠ = ,用α α 表示 EOF∠ 。 15. 求證: (1) 等邊三角形的內心也是它的外心; (2) 等邊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 R 是內切圓半徑 r 的 2 倍。 16. △ABC 中,內切圓 I 與邊 BC、CA、AB 分別相切於點 D、E、

F。求證: 90 1

2

FDE A

∠ = ° − ∠ 。

17. △ABC 中,E 是內心,∠ 的平分線與△ABC 的外接圓相交A

(39)

18. 圓外切四邊形的周長為 48 cm,相鄰三條邊的比為 5:4:7, 求四邊形各邊的長。 19. ABCDEF 是 O 的外切六邊形。求證: AB CD+ +EF = BC + DE+ FA20. 已知:△ABC 的∠ 之平分線與外接圓相交於點 D,BE 是 OA 的切線。求證:點 D 到 BC 與到 BE 的距離相等。 21. O 的弦 AB 之延長線與切線 EP 相交於點 P,E 為切點。 APE的平分線與 AE、BE 分別相交於點 C、D。 求證:△CDE 是等腰三角形。 22. 已知:PA、PB 與 O 相切於點 A、B,AC 是 O 的直徑。求 證:∠APB = ∠2 BAC 。 23. 圓內相交兩弦中,一弦被交點所分成的兩條線段之長為 4 cm 與 7 cm,另一弦全長為 11.5 cm。求這弦被分成的兩條線段 之長。 24. 兩個同心圓中,A、B 為大圓上的任意兩點,過 A、B 作小圓 的割線 AXY 與 BPQ。求證: AX AYi = BP BQi 。 25. 作一個正方形,使它的面積等於已知矩形的面積。 26. 設 C 為線段 AB 的中點,BCDE 是以 BC 為邊的正方形。以 B 為圓心,BD 為半徑的圓與 AB 即其延長線段相交於點 H 及 K。求證: (1) HC CKi = AC2; (2) AH i AK = 2AC2。 (第 22 題) A B C O P (第 24 題) Q P O B A X Y

(40)

ˬă๪ᄃ๪۞Ҝཉᙯܼ!

7.13 ๪ᄃ๪۞Ҝཉᙯܼ

從圖 7-49 的一些圓形部件之間的相互位置關係中可以看出, 同一平面的兩個圓,可能有下面幾種位置關係: (1) 兩個圓沒有公共點,並且每一個圓上的點都在另一個圓 的外部時,叫做這兩個圓外離(圖 7-50 甲)。 (2) 兩個圓有唯一的公共點,並且除了這個公共點以外,每 個圓上的點都在另一個圓的外部時,叫做這兩個圓外切(圖 7-50 乙)。這個唯一個公共點叫做切點。 (3) 兩個圓有兩個公共點時,叫做這兩個圓相交(圖 7-50 丙)。 自行車 圖 7-49 滾珠軸承 甲 r R 1 O 2 O R r 1 O 2 O T R r 1 O 2 O B A R r 1 O 2 O T 1 O 2 O r R O r R 圖 7-50

(41)

(4) 兩個圓有唯一的公共點,並且除了這個公共點以外,一 個圓上的點都在另一個圓的內部時,叫做這兩個圓內切(圖 7-50 丁)。這個唯一個公共點叫做切點。 (5) 兩個圓沒有公共點,並且一個圓上的點都在另一個圓的 內部時,叫做這兩個圓內含(圖 7-50 戊)。兩個同心圓是兩圓內含 的一種特例。 從圖 7-50 可以看出,兩圓的位置關係與兩圓半徑、圓心距的 大小有關。如果兩圓的半徑分別為 R 與 r,圓心距為 d,那麼 (1) > + ⇔d R r 兩圓外離; (2) = + ⇔d R r 兩圓外切; (3) R− < < +r d R r (Rr) ⇔ 兩圓相交; (4) d = −R r (R > r) ⇔兩圓內切; (5) d < −R r (R> r)⇔兩圓內含。 在圖 7-50 中,設想 O 固定不動,1 O 從一方移近並進入2 1 O ,直到圓心O 與2 O 重合,就可以看到上面所說的各種情況。 1 關於相交的兩圓,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 相交兩圓的連心線(經過兩個圓心的直線),垂直平 分兩圓的公共弦。 已知: O 與1 O 相交於點 A 2 與 B (圖 7-51)。 求證: 直線O O 垂直平分線段1 2 AB。 證明: 因為經過圓心O 與1 O 2 的直線是 O 的對稱 1 軸,又是 O 的對稱軸,所以,2 O 與1 O 的公共2 點 A 的對稱點在 O 上,又在1 O 上。這個對稱點2 只能是兩圓的另一個交點 B。這樣,連心線O O 就1 2 是連結對稱點 A、B 的線段之垂直平分線。 圖 7-51 B A 1 O O2

(42)

關於相切的兩圓,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 相切兩圓的連心線,經過切點。 已知: O 與1 O 相切於點 T (圖 7-52)。 2 求證: 連心線O O 經過切點 T。 1 2 證明: 用反證法。 假設O O 不經過1 2 O 與1 O 的切點 T (即點 T 不在 2 O O 上),那麼,點 T 關於1 2 O O 的對稱點1 2 T ′ 也不在 O O 上。由於直線1 2 O O 是1 2 O 的對稱軸,又是1 O2 的對稱軸,並且點 T 是 O 與1 O 的公共點,所以2 點 T 的對稱點T ′ 也是 O 與1 O 的公共點。這與題2O 與1 O 相切相矛盾,因此假設不能成立。連2 心線O O 經過切點 T。 1 2 【ּ】 已知:兩個等圓 O 與1 O 相交2 於 A、B 兩點, O 經過點1 O 2 (圖 7-53)。求∠O AB1 的度數。

ś

ྋ !!!O 經過點1 O 、2 O 、1 O2 是等圓 ∴ O A1 =O O1 2 =O A2 ∴ ∠O AO1 2 = ° 60 又 ∵ ABO O1 2 ∴ ∠O AB1 = ° 30 圖 7-52 T 1 O O2 T 1 O 2 O 圖 7-53 B A 1 O O2

(43)

ቚ ௫!

1. O 與1 O 的半徑分別為 3 cm 與 4 cm,設 2 (1) O O1 2 = cm (2) 8 O O1 2 = cm (3) 7 O O1 2 = cm 5 (4) O O1 2 = cm (5) 1 O O1 2 = 0.5cm (6) O 與1 O 重合 2 O 與1 O 的位置關係怎樣? 2 2. 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 4 cm、5 cm、6 cm,以各頂點為圓心 的三個圓兩兩外切。求各圓的半徑。如果三邊長分別為 a、b、 c 呢? 3. 已知: O 與1 O 相交於點 C 與 D,2 O O 的延長線與1 2 O 相1 交於點 A,AC、AD 分別與 O 相交於點 E、F。求證:CE2 = DF 4. 已知: O 與1 O 相切於點 T,經過切點 T 的直線與2 O 與1 2 O 分別相交於另一點 A 與 B。求證:O A O B 。 1 // 2

7.14 ׌๪۞̷̳ቢ

很多機器上的傳動帶與主動輪、從動輪之間的位置關係,給 我們以一條直線與兩個圓同時相切的形象(圖 7-54)。 與兩個圓都相切的直線,叫做兩圓的公切線。兩個圓的圓心 在公切線同旁時,這樣的公切線叫做外公切線(如圖 7-54 甲)。兩 個圓的圓心在公切線兩旁時,這樣的公切線叫做內公切線(如圖 7-54 乙)。公切線上的兩個切點之距離叫做公切線的長。 (第 4 題) T B A 1 O 2 O B A T 1 O O2

(44)

下面我們說明兩圓公切線的作法。 兩圓外離、外切或相交時,外公切線的作法如下。 已知: O 與1 O 的半徑分別為 R 與 r2 (R > ,r) O O1 2 > + R r (圖 7-55)。 求作: O 與1 O 的外公切線。 2 分析: 前 面 已 經 學 過 經 過一點作一圓的切線,這啟 發我們想辦法把作兩個圓 公切線的問題,化為過一個 點作一個圓切線的問題來 解決。假設把 O 與1 O 的2 半徑同時縮短 r,那麼 O 1 變為與它同心,半徑是 R r− 的圓,而 O 變為一個點2 O 。因為過點2 O 能夠作直線與半 2 徑為 R r− 的圓相切,那麼只要把切線平行移動 r,就可以得 O 與1 O 的公切線(圖 7-55)。 2 圖 7-54 甲 乙 圖 7-55 C F D r E R B A 1 O O2 Rr

(45)

作法: 1. 以O 為圓心, R1 − 為半徑作圓,從r O 作這個 2 圓的切線O E ,E 為切點。 2 2. 連結O E ,並延長交1 O 於點 A。 1 3. 經過圓心O 作2 O B O A ,並交2 // 1 O 於點 B。 2 4. 作直線 AB。 AB 就是所求的一條公切線。 證明: 由作法,O E2O A1O B O A,2 // 1 EA=O A O E11 = R−(R− = =r) r O B2 ,所以四邊形EO BA 是矩形,2 於是,O A1ABO B2AB。因此,AB 是 O 的1 切線,又是 O 的切線,即 AB 是2 O 與1 O 的外 2 公切線。 由作法,還可以知道,從O 向以2 O 為圓心, R1 − 為半徑的r 圓,可以作出兩條切線(O E 與2 O F ),因此,可以作出2 O 與1 O2 的兩條外公切線(AB 與 CD)。 仿照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兩圓外離(O O1 2 > + )時的內公R r 切線之作法(圖 7-56)。 兩圓外切(或內切)時,經過切點作直線垂直於它們的連心 線,就得到它們的內公切線(或外公切線)。 從公切線的作法可知,如果兩個圓有兩條外公切線或內公切 線,那麼它們的長相等。 圖 7-56 C F D r E R B A 1 O O2

(46)

定理 兩圓的兩條外公切線之長相等;兩圓的兩條內公切 線之長也相等。 【ּ】 如圖 7-57, O 與1 O 外切於點 A,BC 是2 O 與1 O 的2 公切線,B、C 為切點。 求證: ABAC證明: 過點 A 作 O 與 1 O 的內公切線交2 BC 於點 O。 因為 OB、OA 是 O 的兩條切線, 1 ∴ OB OA= 同理 OC =OA ∴ OB OA OC= = ∴ ABAC

ቚ ௫!

1. 已 知 O 與1 O 的 半 徑 分 別 為2 R = cm 、4 r =1.5 cm 、 1 2 6.5 O O = cm。 (1) 作 O 與1 O 的外公切線,量出外公切線的長(精確到 2 0.1 mm)及外公切線與連心線所成的角度(精確到1° ); (2) 計算出(1)中的長度與角度。 2. 已 知 O 與1 O 的 半 徑 分 別 為2 R = 2.5 cm 、 r =1.5 cm 、 1 2 6 O O = cm,作 O 與1 O 的內公切線。 2

7.15 ࠹̷дүဦ̚۞ᑕϡ

運動場上的跑道與有些凸輪的輪廓線(圖 7-58)等,是由線段 與圓弧或幾段圓弧平滑的連接起來的。 圖 7-57 C O B A 1 O O2

(47)

線段所在的直線(圓弧所在的圓)與圓弧所在的圓相切於某一 點,並且在切點的兩側,就說線段(圓弧)與圓弧在這一點連接。 如圖 7-59 中,線段 AB 與弧 AC 在點 A 連接,圖 7-60 中, AB 與 AC 在點 A 連接。 圖 7-60 甲中, O 與1 O 外切於點 A,我們稱在連心線2 O O1 2 兩旁的 AB 與 AC 在點 A 外連接。圖 7-60 乙中, O 與1 O 內切2 於點 A,我們稱在連心線O O 兩旁的1 2 AB 與 AC 在點 A 內連接。 由連接的定義可知,在圖 7-60 中, AB 與 AC 在點 A 連接, 就是 O 與1 O 在點 A 相切,因此點 A 一定在連心線2 O O 上。1 2 利用這個關係,可畫圓弧與圓弧在某一點連接。 【ּ 1】 已知: 如圖 7-61, AB 的半徑為R ,圓心為1 O ,線段1 R 。 2 求作: 半徑為R 的 AC,使 AC 與 AB 在點 A 外連接。 2 圖 7-58 B A E D C l R 圖 7-59 C O B A 圖 7-60 C B 1 R 2 R 1 O A O2 C B 1 R 2 R 1 O O2 A 甲 乙

(48)

分析: 要作 AC 與 AB 外連接,就是要作 AC 與 AB 所 在的圓在點 A 外切。因此 AC 所在的圓之圓心O 一定在2 O A 的延長線上,並且1 O O1 2 = R1 +R2 。 作法: 1. 連結O A,並延長到1 O ,使2 O O1 2 = R1 + 。 R2 2. 以O 為圓心,2 R 為半徑作 AC ,使 AC 2 與 AB 在O O 的兩側。 1 2 AC 就是所求的弧。 證明: 略。 【ּ 2】 用圓弧連接,畫橢圓的近似圖形。 作法: 1. 任作一線段 EF。以 EF 為公共邊作等邊三 角形 CEF 與 DEF(圖 7-62)。 2. 作△CEF 的中線 EK、FL,相交於點O 。 1 3. 作△DEF 的中線 EN、FM,相交於點O 。 2 4. 分別以O 、1 O 為圓心,以2 O K 為半徑作 1 KAL 、MA N′ 。 5. 分別以 E、F 為圓心,以 EK 為半徑作 NB K′ 、 MBL 。 四條弧連接組成的圖形就是橢圓的近似圖形。 圖 7-61 C B A 1 O O2 1 R 2 R 圖 7-62 C B A 1 O 2 O A′ B′ F E D K L M N

(49)

ቚ ௫!

1. 說明近似橢圓的四條弧為什麼是連接的。 2. 按 4:1 的比例尺,作出下面的圖樣:

௫ ᗟ ˟ Ȉ ̱

1. 定圓 O 的半徑是 4 cm,動圓 P 的半徑是 1 cm。 (1) 設 P 與 O 相外切。那麼點 P 與點 O 的距離是多少? 點 P 可以在什麼樣的線上移動呢? (2) 設 P 與 O 相內切呢? 2. 分別以 2 cm、2.5 cm、4 cm 為半徑作圓,使它們兩兩外切。 3. 經過相交兩圓的一個交點,作兩圓的公共弦之垂線。求證: 這條直線上被兩圓所截得的線段等於圓心距的二倍。 4. 已知: O 與1 O 相交於點 A 與 B,經過點 A 的直線分別交2 兩圓於點 C 與 D,經過點 B 的直線分別交兩圓於點 E 與 F,CD// EF 。求證: (1) CD = EF(2) CE = DF

5. 已知: O 與 O′ 外切於點 A,經過點 A 作直線 BC 與 DE,

BC 交 O 於點 B、 O′ 於點 C,DE 交 O 於點 D、 O′ 於點

E。求證:BD CE 。 // (第 2 題) R 7.8 R 4 12.7 O 4 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No part of this book may be reproduced, 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mechanical,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Without any broad foundation in phys-iology or pathology, and ignorant of the great processes of disease no amount of technical skill can hide from the keen eyes of colleagues

• Metropolis sampling can efficiently generate a set of samples from any non negative function f set of samples from any non-negative function f requiring only the ability to

Students will practice reading texts to through choral reading, TPS-think/pair/share, student/teacher cooperative groups, and round-robin reading to explore and

Students will practice reading texts to through choral reading, TPS-think/pair/share, student/teacher cooperative groups, and round-robin reading to explore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ervention thresholds based on FRAX : A report prepared for the National Osteoporosis Guideline Group and the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This Manual would form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chool-based Gifted Education Guideline’ (which is an updated version of the Guidelines issued in 2003 and is under prepar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i) a review of item selection algorithms from Robbins–Monro to Fred Lord; (ii)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arge sample foundation for Fred Lord’s maxim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