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寬恕的測量及其與焦慮的潛在關聯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寬恕的測量及其與焦慮的潛在關聯"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教 育 心 理 與 輔 導 學 系 教 育 心 理 學 報 , 民 9 8 , 4 1 卷 , 1 期 , 1 - 2 8 頁

寬恕的測量及其與焦慮的潛在關聯

*

李 新 民

陳 密 桃

樹 德 科 技 大 學

國 立 高 雄 師 範 大 學

幼 兒 保 育 系

教 育 學 系

本研究旨在釐清寬恕的測量模式,探討寬恕和焦慮之間的關聯。研究者蒐集280 名在職專班 大學生的橫斷性實證資料,透過驗證性因素分析釐清寬恕的因素結構,統計分析顯示寬恕包 含寬恕他人和尋求寬恕兩個構面。結構模式分析顯示年齡、宗教信仰、寬恕與幸福感有顯著 關聯。接著以197 名在職專班大學生為受試者,接受兩次的寬恕與焦慮測量,兩次施測間隔 7 週。資料蒐集完成之後,以交叉延宕分析模式進行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來探討寬恕和焦慮 的潛在關聯。實證資料分析結果顯示,寬恕與後續的焦慮有顯著負向關聯,但是焦慮對於寬 恕卻無顯著影響。根基上述研究發現,研究者提出未來研究可行努力方向。

關鍵詞:交叉延宕分析模式、焦慮、結構方程模式、寬恕

寬恕(forgiveness)本即是一種華人文化的美德行誼,但是在「犯錯乃人之常情,寬恕則超凡入 聖」的俗民生活世界,這種美德似乎是難以取得與實踐。特別是在社會變革的轉折時期,因為自己 錯誤而乞求他人諒解者有之,針對他人犯錯願意取消報復者卻不多。充斥在傳媒文本中各種真實案 例都說明著缺乏「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寬恕,已是各種負面人際互動的癥結。而在種種負面社會事 件的渲染下,一股濃烈的不安與壓抑氛圍鋪陳在週遭各處,無法以寬恕的心態取得心靈的解放,終 究無法紓緩焦慮(anxiety)。在 Peterson 和 Seligman(2004)提出心理學的研究應致力於人類優勢和 美德(human strength and virtue)探索之際,Brown (2003)、Fitzgibbons(1986)、Kendler 等人 (2003)、Thompson 等人(2005)等實證研究已經初步發現,寬恕對於焦慮的紓緩有潛在的影響力, 在人心不古的本土脈絡裡,寬恕是否依然具備「道德情緒」(moral emotions)的高尚情操作用,以 降低人心的焦慮,實值得進一步實證分析探討。

然而,在引用國外相關研究作為實證分析的論證基礎之際,必須先理解寬恕雖是基督教神學與 華人思維傳統的共同美德,但是東西文化的差異仍是不可忽略的關鍵。正如,Averill, Chon 和 Hahn (2001)直指核心的解析,東亞文化傳統的儒釋道架構下,精緻、內斂而深遠的情意是有別於西方 線性思考的自我中心想像範疇。跳開狹隘的攻擊者觀點(offender perspective)與受害者觀點(victim perspective)之二元對立,則有別於符合社會角色期待的西方觀點之寬恕評量建構,真情流露式的本

(2)

土寬恕概念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實有發展研析之必要性。當然,在此寬恕的測量模式中是否 受到社會期許(social desirability)的影響,也有必要透過這種「測謊量表」(lie scale)的評量題目來 加以檢測。 此外,寬恕乃是一種人生體驗的美德,也是一種超越性的追求(Michaelson, 1989)。寬恕與表徵 人生閱歷的年齡、追求心靈寄託的宗教信仰之間的關聯是否一如Mullet 等人(2003)研究發現所指, 寬恕與指陳心理健康、積極快樂以及優異生活質量的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之關聯 是否一如 Bono 和 McCullough(2006)研究發現所云,也值得一併納入探討分析中。循上所述,本 研究旨在探討寬恕的測量模式,分析影響寬恕測量的相關因素,進而探討寬恕與焦慮之間的潛在關 聯。主要研究目的有三: (一)探討寬恕構念的因素結構。 (二)釐清寬恕測量的相關因素。 (三)分析寬恕與焦慮之間的潛在關聯。

一、寬恕的涵義

寬恕在哲學、宗教神學、社會學與心理學等領域皆有相關論述,而不同的學者、實務工作者乃 至外行人對於寬恕涵義的界定經常是互相矛盾的(Butler, Dahlin & Fife, 2002; Fincham, Beach, & Davilla, 2004; Snyder & Lopez, 2007)。聚焦在心理學領域的寬恕探討中,則所謂的寬恕係以「人際寬 恕」(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為指涉,強調個體對人際互動的負面傷害進行動機轉化的正向心理 反應(positive psychological response)(Bono & McCullough, 2006; McCullough, Bono, & Root, 2007; Snyder & Lopez, 2007)。然而個體並非生存在真空世界中,即使限定在人際關係中的寬恕,仍免不了 受到「宗教性寬恕」(religious forgiveness)之影響(Daye, 2004; Toussaint & Webb, 2005a)。這種「宗 教性寬恕」以庶民生活的宗教信仰和生存哲學的觀點,介入了心理學術社群對於寬恕涵義的理解。 誠如林碧花、 吳金銅(民97)所指,寬恕在東西方的哲學和宗教上論述皆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在 猶太基督(Judeo-Christian )文明價值中,寬恕的涵義指向對於製造傷害的罪人加以赦免、饒恕,同 時以無條件的愛與罪人恢復友好的關係(羅春明、黃希庭,民93a;McCullough, Bono, & Root, 2005)。 在華人思想傳統中,「恕」是一種推己及人的君子行誼,一如《大學》所指「是故君子有諸己,而 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雖然這些論述已指陳如葉映華、鄭全全(民96)所謂的現實參 照之寬恕本體論,說明寬恕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個體屬性,確立了只有這種個體屬性存在,才能測量 它的合理性。

但是由於這種哲學和宗教上的論述,在心理學領域有關寬恕的探討,難免出現Fincham, Hall 和 Beach(2006)所謂的世俗的概念與寬恕的界定之互相混淆。根據 Enright 和 Coyle(1998)、Fincham 等人(2006)所提的這些涉及宗教性寬恕的世俗概念中,比較容易造成混淆的相關概念包括原諒 (excusing)、赦免(condoning)、否認(denial)、遺忘(forgetting)、饒恕(pardon)、和解(reconciliation)。 「原諒」、「赦免」需要考慮行為的正當性或可辯護性,「否認」是不願意去承認傷害,「遺忘」 是刻意忘記傷害,「饒恕」是藉由社會的代理人確認放棄報復,「和解」是透過雙向互動關係確認 放棄報復(Fincham et al., 2006)。然而寬恕此一正向心理反應是由內在心境轉變啟動,不一定訴諸 外在的行為,不必建基在對方的悔改,毋須提供任何有條件的補償,更不是逃避的自我遺忘否認(林 碧花、 吳金銅,民97;Enright &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1991)。儘管,寬恕不等於原 諒、赦免、否認、遺忘、饒恕、和解的指涉,但這些受到西方基督文明價值影響的宗教性寬恕相關 概念,對於Enright, Freedman 和 Risqué(1998)、Enright 和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1991)、Fitzgibbons (1986)等經典的人際寬恕學術論述與研究,已造成概念混淆的可能性。

(3)

回歸當代心理學的人際寬恕論述,受到「宗教性寬恕」影響,乃是以「寬恕他人」為基調。在 這種被侵犯者以主體身分對侵犯者放棄懲罰報復、消除憤怒、憎恨等積極心理轉折的人際寬恕心理 學界定中,Enright 與其同僚是最早提出理論基礎的(羅春明、黃希庭,民93a;Enright et al., 1998)。 Enright 與其同僚參考 Kohlberg 的道德發展階段,在其所發展的「社會認知發展模式」(social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model)、「社會歷程模式」(social processing model)中,強調寬恕是發生在受害者 與攻擊者人際關係互動之中,一種認知情意的發展提昇歷程,而且是一個有效的人際問題解決策略 (Enright &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1991)。McCullough, Pargament 和 Thoresen(2000)、 McCullough 和 Witvliet(2005)則是根基於同理心(empathy)以及利他主義(altruism)的學理基礎, 將寬恕視為受害者對攻擊者的思想、情緒、以及行為之積極正向轉變反應,或是一種在各種人際互 動場域中寬恕他人(forgiveness of others)的習性。其中,第一種界定取向較偏向具體侵害事件的受 害者之知情意反應,又被稱之為狀態寬恕(state forgiveness);第二種界定取向涵蓋廣泛人際關係中 的寬恕意向,又被稱之為特質寬恕(dispositional forgiveness)(陸麗青,民95;Eaton, Struthers, & Santelli, 2006)。不過,Snyder 和 Lopez(2007)、Thompson 等人(2005)並不認同這種以受害者為 主體的人際寬恕,其從培養(cultivating)寬恕的角度,主張寬恕乃是從各種可能的負向連結中尋求 解放,寬恕的標的(target)包含他人、自己乃至情勢(situation)。Toussaint 和 Webb(2005a)甚至 主張,寬恕的標的包含他人、自己與上帝。在人際寬恕的寬恕心理學中,擱置寬恕情勢、寬恕上帝 這種與人際互動無關的標的,則所謂的寬恕自己其實就是Bassett, Bassett, Lloyd 和 Johnson(2006) 所謂的尋求寬恕(seeking for forgiveness)。尋求寬恕是以自我為寬恕的主體,透過寬恕自己所曾經 患下的錯誤,由折磨自己的忿恨不平,轉而心理位移至釋放不滿的關愛自己(羅春明、黃希庭,民 93b; Bassett et al., 2006; Snyder & Lopez , 2007)。Bassett 等人(2006)以 Witvliet, Ludwig 和 Bauer (2002)的研究為例,說明尋求寬恕乃是攻擊者對其所加害的人進行同理心的想像,尋求緊張關係 的釋放,以恢復良好關係的歷程。事實上,依照Snyder 和 Lopez(2007)的論述,尋求寬恕乃是一 種對於「我是壞人」、「我做錯事」的心理調整,有助於罪惡感與羞恥感的排除,其重要性並不亞於 寬恕他人。 無論如何,如果只將心理學研究的人際寬恕侷限在寬恕他人的單一構面,在這種將寬恕置放在 人際衝突之後的心理活動,視受害者為寬恕的主體,以及將寬恕看待成一種從消極轉向積極的概念 說明中,其實已經符應了寬恕源自希臘文apbiemi 的符碼表徵(陸麗青,民95;羅春明、黃希庭,民 93b)。在這種學術歷史傳承文明歷史的蛛絲馬跡中,彰顯了以「文化」形式流傳下來的意義象徵系 統之重要性。人際衝突之後的受害者主體性其實是上帝的化身,從消極轉向積極的放棄懲罰報復以 及消除憤怒憎恨,則是上帝期盼轉化成符合社會角色期待的心理反應與傾向。這些積極正向的轉化 變異,固然有助於理解寬恕的神學色彩變身成心理學研究議題之緣由,卻也指出了「上帝期盼」變 身「社會期待」的「應然性寬恕」之侷限,以及忽視「尋求寬恕」的盲點。這種如葉映華、鄭全全 (民96)指涉的邏輯實證主義認識論侷限,恰巧可由華人圓通思維傳統的「忠恕之道」,以及在心為 德、施之為行的「主體理念」(subjective idealism)來加以拓延充實,使其更能反應本土心理學的微 言大義。「不念舊惡,怨是用希」的忠恕,已說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本即是自我與他人善意的共同 存在,不必然要藉助特別的外力驅使或內心刻意的抉擇,才需要展現寬恕。這種「主體理念」的深 遠涵義,可以將寬恕此一構念指涉更真實的反映對待「天地不仁」之泰然自若,面對「因緣際會」 的寬宏大量。這種深度的寬恕其實也提供了「尋求寬恕」和「給予寬恕」的周全性,一如上述「犯 錯乃人之常情」,深度自省者理當明白我們可能是某個事件的受害者,卻也可能是某個事件的加害 者,寬恕本即是健康生活的共同需求。一味的強調自己是受害者,自己寬恕他人,反而製造了「互 相要求寬恕」的無解謎題。正如 Snyder 和 Lopez(2007)所言,各種有關寬恕的定義,其最大公約

(4)

數正是人類的共同福祉。

總言之,依照Snyder 和 Lopez(2007)強調東西方正向心理學觀點之統合,以及先前所述的 Averill 等人(2001)的東方社會文化脈絡觀察視野,寬恕包含寬恕他人以及尋求寬恕。寬恕他人是基於早 期人際寬恕論述研究所強調的受害者對攻擊者之正向心理反應,尋求寬恕則是攻擊者對傷害他人的 自己之正向心理反應。寬恕他人的正向心理反應,是從生氣、憎恨、憤怒、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 以無條件的包容善待加害者。尋求寬恕的正向心理反應,是從罪惡感、羞恥感的情緒中走出來,以 正面的角度善待身為加害者的自己。

二、寬恕的評量

由於早期寬恕議題的研究以寬恕他人為主,有關寬恕的評量呈現寬恕反應和寬恕傾向的評量取 向。寬恕反應之評量工具以自陳量表為主,McCullough 等人(1998)發展12題的「侵犯相關人際動 機量表」(transgression related interpersonal motivations scale, TRIM),簡體中文翻譯版本經過陳祉妍、 朱甯甯、劉海燕(民95)因素分析得到報復與迴避兩個因素。Subkoviak 等人(1995)的「Enright 寬恕量表」(Enright forgiveness inventory, EFI),發展出60個評量受害者體驗的題目,建構成對於侵害 者正向情意、負向情意、正向認知、負向認知、正向行為意圖、負向行為意圖六個分量表。寬恕傾 向之評量工具以情境量表為主,Al-Mabuk, Enright 和 Cardis(1995)的「寬恕意願量表」(willingness to forgive scale),包含12個模擬假設情境,每個模擬假設情境之下包含可行解決選項(option),詢問 受試者採用預設選項的可能性。類似的情境量表還包含Berry, Worthington, Parrott, O’Connor 和 Wade (2001)涵蓋5個模擬情境的「侵害敘事寬恕測驗」(transgression narrative test of forgivingness, TNTF),以及 Rye 等人(2001)容納15個模擬情境的「寬恕可能性量表」(forgiveness likelihood scale, FLS)。Rye 等人(2001)的「寬恕可能性量表」,陸麗青(民95)曾翻譯成簡體中文版本,刪減成 9題,因素分析萃取出重度傷害與輕度傷害兩個因素。在為數有限的尋求寬恕評量工具中,Bassett 等 人(2006)以及 Sandage, Worthington, Hight 和 Berry(2000)的現實生活人際尋求寬恕(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seeking)的問卷調查,分離出堅硬精神(hardness of heart)、尋求寬恕(seeking forgiveness)、 說出真相(speaking the truth)三因素。Thompson 等人(2005)的 Heartland 寬恕量表(Heartland forgiveness scale, HFS)採用自陳量表設計,包含寬恕他人、寬恕自己、寬恕情勢三個分量表,其中 的寬恕自己分量表被諸多研究拿來單獨測量寬恕自己或尋求寬恕。 評量工具的建構反應工具發展者對寬恕的操作型界定,上述的評量工具各有其侷限處。擱置未 能包含以自己為寬恕主體的尋求寬恕測量構面議題,此中還有Berry 等人(2001)的充分反應與簡明 扼要取捨難題,以及 Brown(2003)的理論嚴謹性與經驗檢證創新性之疑慮。就充分反應與簡明扼 要取捨而言,自陳量表的簡明扼要題項,固然有助於受害者觀點的寬恕普同性建構之考驗,卻難以 同時容納多元豐富的寬恕指涉。而情境量表的模擬情境雖有提供脈絡化評量契機之優勢,但如果在 設計上過度偏向特定情境中特定傷害事件,卻又可能陷入情境特定傾向(situation specific tendencies) 的狹隘。就理論嚴謹性與經驗檢證創新性疑慮而言,「Enright 寬恕量表」包含正向與負向認知、情 意和行為反應傾向,比較能夠反映正向心理學彰顯的積極心理特質意涵,但過多的題目卻又容易製 造受試者疲勞,無法進行多個研究變項的探索進路。而「侵犯相關人際動機量表」題數少,在複雜 的研究設計中比較容易受到青睞,但是只有涉及「寬恕他人」的避免報復與迴避因素之題目發展, 顯然無法彰顯寬恕構念的正向積極面向。這些難題爭論已久,就本研究的學術意義而言,寬恕本土 性建構適合「尋求寬恕」、「寬恕他人」的模擬情境量表。而正向心理學取向的寬恕議題研究應聚焦 在正向的德行之解決選項,在生活美德架構中宜採用反映性模式(reflective model)。就本研究的實 踐意義而言,寬恕測量的積極運用不應鎖定在邢占軍(民94)強調的「報復」、「迴避」、「重度傷害」、

(5)

「低度傷害」之類的低級的表面知覺,而聚合變項(aggregate construct)的「拼湊」也無助於優勢美 德的探索。寬恕的孕育需要容納李新民、陳密桃(民96a)的情境判斷量表,提供評量之外的教育訓 練附加價值,而為了提高寬恕議題實務應用的便利性,則Edwards(2001)建議的多構面「整體表徵」 (holistic representations)是比瑣碎的分離單一構面指涉更有意義。 總言之,若要將寬恕的評量內容設定為超越「被害者觀點」,跳脫「被侵害情節」,包含「尋求 寬恕」、「寬恕他人」的周全式內涵,則以情境置入的劇本研究(scenario-based vignettes)情境判斷量 表,進行脈絡化潛在變項的評量題項發展,再透過高品質題項的篩選之測量純化(purification of the measure),是比較務實可行的研究路徑。亦即,以評量工具來做為寬恕的操作化,寬恕他人測量的 模擬情境主角為受害人,其所要反應的是對加害者的寬恕可能性,尋求寬恕的模擬情境主角為加害 者,其所要反應的是對自己的寬恕可能性。

三、寬恕測量的相關影響因素

正如Gatignon, Tushman, Smith 和 Anderson(2002)、Pedhazur 和 Schmelkin(1991)所言,在 傳 統 的 邏 輯 實 證 主 義 論 證 中 , 一 個 新 構 念 的 提 出 , 需 要 提 出 可 能 的 前 因 (antecedents)、後果 (consequences)相關變項,進行相關的考驗來認定新發展量表工具是否能真正評量其在認識論上所 指涉的理論涵義。依照這種測量邏輯,援引相關研究文獻指陳寬恕構念測量的相關變項。

(一)寬恕測量的前因相關變項

就寬恕測量的前因相關變項而言,最受矚目者有二,分別是表徵人生經驗的年齡與神祕經驗的 宗教信仰(McCullough et al., 2005;McCullough & Witvliet, 2005)。從論述層面來講,依據 House, Kessler 和 Herzog(1990)的社會現象與自我的屬性對應之詮釋觀點,每個人受到社會各個次級系 統「照鏡」的影響,會從他者(others)所認識的自己來雕塑自我。因此,在「人生最大的禮物是寬 恕」的庶民文化裡,隨著年齡增長,寬恕他人以及尋求寬恕將能獲得一定的延展。事實上,Enright 與其同僚發展的「社會認知發展模式」、「社會歷程模式」,本身就意味著寬恕將伴隨著個體生命 歷程而逐漸發展成熟。而不論是基督教的赦免恩典還是佛教的慈悲為懷,都表明宗教強調的文化價 值與寬恕的潛在關聯。在實證研究上,Girard 和 Mullet(1997)、Toussaint, Williams, Musick 和 Everson (2001)的國外樣本研究,證實年齡與寬恕有顯著正向關聯。而 Holmes, Konstam 和 Levine(2003), 以及Tsang, McCullough 和 Hoyt(2005)的研究發現,證實宗教與寬恕有潛在正向關聯。

但是,最新的實證研究發現,諸如陸麗青(民95)、Toussaint 和 Webb(2005b)的實證探討,卻 也指出年齡與宗教信仰所造成寬恕差異,有可能只是一種刻版印象的解讀,不同年齡以及是否擁有 宗教信仰者的寬恕差異,並沒有顯著的效果值(effect size)。誠如,羅春明、黃希庭(民93a;民93b) 的詮釋,西方這種以雙人關係為情境的被害者人際關係寬恕,與華人文化價值的「修身」取向之寬 恕美德不盡相同。年齡與宗教信仰對於「犯而不校」的容人氣度,以及免於持久傷害的道德饒恕之 間的關聯為何,仍有待實證研究探析加以釐清。 (二)寬恕測量的後果相關變項 寬恕既然是正向心理學所關注的一個重要變項,則正向心理學追求的心理健康、積極快樂以及 優異生活質量之幸福感,便成為寬恕測量是否具有理論上的存在意義之重要檢核標的。從論述層面 來說,依照自我決定理論表述的微言大義去加以推演,當個體寬恕他人和尋求寬恕之際,就已經進 行了個體幸福的主動選擇(Diener, 2000)。這種主動選擇以西方文本來說,乃是一種幫助自己走向正 面的社會親密關係,以提升自己心理素質的努力,同時也是促使寬恕成為一種贏得社會心理資源 (social-psychological resources)之關鍵通道(Bono & McCullough, 2006; McCullough et al., 2007)。 這種互惠的利他主義(reciprocal altruism),就如同「施比受更有福」、「能捨才能得」的庶民文化思

(6)

想,唯有選擇放下才能再度燃起快樂生命之火。以相關實證研究發現來鋪陳寬恕測量與幸福感的連 結,Brown(2003)、Freedman 和 Enright(1996)、Karremans, Van Lange, Ouwerkerk 和 Kluwer(2003) 、Poloma 和 Gallup(1991)的實證研究,發現寬恕他人的確與心理幸福感有顯著正向關聯。而 Toussaint 等人(2001)研究發現寬恕自己將有助於生活滿意度之提升,Witvliet, Ludwig 和 Vander Lann(2001) 的研究發現尋求寬恕有助於正向的心理成長。無論如何,以上述說已提供寬恕他人、尋求寬恕與幸 福感存在正向關聯的可能線索,在本土脈絡裡包含尋求寬恕與寬恕他人的寬恕此一複雜構念之測 量,是否和幸福感有所關聯仍有待釐清。

四、寬恕與焦慮的潛在關聯

循上所述,有關寬恕測量的相關因素探討,大部份實證證據集中在探討年齡、宗教信仰、幸福 感與寬恕的潛在關聯。至於,更建設性的探討議題,在於強調寬恕具備Fredrickson 和 Levenson(1998) 提出的負面情緒消除(undoing)功能,以紓解焦慮之類的負面情緒。例如,寬恕研究的先驅,Fitzgibbons (1986)即指稱寬恕是一個有力的心理治療工具,寬恕可以讓負面的情緒釋放。然而此類研究在特 定對象的實驗研究之外,比較缺乏以一般民眾為對象的問卷調查研究。根基於此,本研究意圖透過 交叉延宕分析(cross-lagged panel analysis)來理解寬恕與焦慮的潛在關聯,茲扼要說明焦慮的意義, 以及寬恕與焦慮潛在關聯的論述於後。

「焦慮」一詞最早源自於希臘文之「αγουια」,帶有心靈苦悶之意,而在新約聖經的希臘文中, 焦慮則是具有心力交瘁的撕破心靈之涵義(羅春明、黃希庭,民93a)。這種強調不安、憂鬱、緊張、 恐懼的焦慮話語,在學術探究上,包含心理違常、心理疾病,以及負向情緒狀態特質兩種解釋取向。 採用心理違常、心理疾病的界定者,根基於焦慮神經症(anxiety neurosis)的傳統,在精神疾病診斷 手冊(DSM)中以焦慮性疾患(anxiety disorders)表徵各種病態性的症狀(Rickels & Rynn, 2001)。 這種精神病學的解釋取向既不是傳統人本心理學的關注焦點,更不是正向心理學鎖定的研究標的。 而負向情緒狀態特質的焦慮解釋取向,提出狀態焦慮及特質焦慮的分類架構,狀態焦慮表明個體受 到壓力情境所引發的負面情緒反應,特質焦慮說明個體在各種情境中皆感受到廣泛性的緊張不安情 意心理傾向(King & Endler, 1990)。換言之,將焦慮視為人之常情者,可以從 Lazarus(1991)的認 知評價來理解個體對於威脅情勢的負面情緒體驗,或是將其視為一種穩定的個別差異變項,形同一 種人格特性。這種狀態特質焦慮之評量,以Spielberger, Gorsuch, Vagg 和 Jacobs(1983)的「狀態— 特質焦慮量表」最具代表性。諸多實證研究參照此一評量架構,發展出不同領域的焦慮測量,探究 評量的內涵指涉,狀態焦慮是一種隨情境而變的不安情緒反應之測量,特質焦慮則是緊張情緒反應 特徵之測量。若要以焦慮作為檢驗某種正向心理特質的改變效應指標,則特質焦慮的普遍性反應比 較具有「深層恢復」的說服力。而在概念的操作化上,有關焦慮的測量幾乎都是以狀態焦慮、特質 焦慮兩個構面為分析架構,在本研究關注的特質焦慮上,並無進一步的次級構念區分(Spielberger, 1971)。不過仔細檢核題目的領域代表性,依然可以發現焦慮體驗、焦慮情緒、焦慮生理反應的「領 域代表性」題目抽樣痕跡(Lazarus, 1993)。 無論如何,跳脫病理學的解析,焦慮其實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其彰顯的是個體日常生活緊 張不安感受。而回溯古聖先賢的話語,「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具備寬恕的知情意者理當以此 人際關懷的心智恢復增進功能(restoration enhancement),紓緩了焦躁不安的個體生活心境。相關研 究證實寬恕他人與尋求寬恕對於焦慮的正面影響,Al-Mabuk 等人(1995)以受到傷害的大學生為對 象的寬恕工作坊實驗研究,發現寬恕方案的介入顯著降低了焦慮。Coyle 和 Enright(1997)以墮胎後 遺症(post abortion syndrome)者為實驗對象,研究發現接受寬恕介入方案的受試者在焦慮、憤怒、 悲傷的負面情緒獲得顯著的紓緩。Freedman 和 Enright(1996)以24到54歲婦女為研究對象,實驗研

(7)

究發現寬恕介入方案顯著減少受試者的焦慮。Hebl 和 Enright(1993)以年長的婦女為研究對象,實 驗研究發現寬恕提升方案的實行有助於特質焦慮的降低。在相關研究部分,Brown(2003)、Subkoviak 等人(1995)、Thompson 等人(2005)以成人為調查對象,研究結果一致指出寬恕他人得分高者, 其焦慮測量分數明顯偏低。Exline, Yali 和 Lobel(1999)、Maltby, Macaskill 和 Day(2001)、Mauger 等人(1992)、Witvliet 等人(2001)研究發現無法寬恕自己者將產生高度焦慮。然而,這些研究都 是以北美地區的成年人為研究對象,在解釋應用上必須謹慎小心。Averill 等人(2001)的東西文化 對比論述已經指出東方文化的集體主義、內斂深遠文化傳統,造成「文字」象徵符號系統的紛歧。 Gassin(2001)明確的指出這種文化背景差異,已經造成寬恕的解釋功能差異。亦即,反求諸己的文 化價值裡,「尋求寬恕」和「寬恕他人」的二元架構中,其實共同反映的是為了整個社群和諧的生 命美德。其中包含了 Gassin(2001)指涉的感念天命之恩(gratitude)、包容萬物之愛(love)、成 就無我之謙(humility)。Fu, Watkins 和 Hui(2004)的華人社群研究發現,即指出人際關係的寬恕 之所以紓緩焦慮,正是為了「社會團結需求」的文化價值美德展現。 在寬恕降低焦慮之外,焦慮呈現的危機意識以及急於迴避的驅力是否影響寬恕,則極度缺乏實 證研究探討。事實上,焦慮不只是一種情緒反應,其本身也具有獲得性驅力作用,為了減少這種驅 力,必要的保護自己力量,常常能夠發揮正確評估認知、促動情緒以及正面行為意圖的動機作用(周 麗玉,民85)。特別是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生命淬煉中,焦慮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 其體膚,空乏其身」,其實也可能產生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知情意,從而提升寬恕。雖然,上述Brown (2003)、Subkoviak 等人(1995)、Thompson 等人(2005)發現寬恕他人與焦慮有負向關聯,Exline 等人(1999)、Maltby 等人(2001)、Mauger 等人(1992)、Witvliet 等人(2001)發現尋求寬恕與 焦慮有負向關聯,但這只是共變的相關研究。因此,實有必要採用所謂的「交叉延宕分析」,來探 討寬恕與焦慮的正反交互效應。

方 法

一、研究架構

承上所述,本研究旨在探討「尋求寬恕」、「寬恕他人」的寬恕測量模式,探討寬恕測量的相關 因素,考驗寬恕與焦慮之間的潛在關聯,茲仿效Arnau, Rosen, Finch, Rhudy 和 Fortunato(2007)的 交叉延宕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提出本研究概念架構如圖1與圖2所示。 幸福記憶Y3 快樂情緒Y4 圓通自如Y5 1 λy42 λy52 β21 γ11 γ21 λy21 1 1 1 寬恕η1 幸福感η2 宗教信仰 X2 年齡 X1 尋求寬恕 Y1 寬恕他人 Y2 ζ1 ζ2 年齡ξ1 宗教信仰 ξ2 圖1 寬恕測量相關因素分析模式

(8)

1 λX42 λX52 1 λy42 λy52 1 λX21 1 λy21

γ

21

γ

12 寬恕a ξ1 寬恕他人a X1 尋求寬恕a X2 焦慮a ξ2 焦慮體驗a X3 焦慮情緒a X4 焦慮生理反應a X5 寬恕b η1 寬恕他人b Y1 尋求寬恕b Y2 焦慮b η2 焦慮體驗b Y3 焦慮情緒b Y4 焦慮生理反應b Y5

γ

11

γ

22 φ12 ζ1 ζ2 圖2 寬恕與焦慮交叉延宕模式 註:a 代表第一次施測,b 代表第二次施測,設定為 1 者是參照指標,為了精簡表達形式,省略觀察變 項的誤差關聯圖示 根據圖1,寬恕這個兩向度的構念,在前置變項部分與年齡、宗教信仰有潛在關聯,在後果變項 部分與幸福感有潛在關聯。其中年齡以及宗教信仰(以參與自己信仰的宗教活動年數編碼,無宗教 信仰編碼0),皆採取無誤差的單一指標評量構念定位,來界定這兩個變項的屬性。同時將年齡與宗教 間設定無關聯,以避免虛假相關(spurious correlations)。 根據圖2,在測量模式部份,寬恕包含「寬恕他人」、「尋求寬恕」兩個具有「領域代表性」的因 素構面,而在特質焦慮部份,依照Law, Wong 和 Song(2004)、Mathieu 和 Farr(1991)建議,將太 多的原始觀察指標(題目)組合成三個觀察指標,以克服估計參數膨脹,減少誤差與無關變異量。 這三個組合分數(compositive score)依照先前所述的焦慮體驗、焦慮情緒、焦慮生理反應的「邏輯 合理性」,將符合「領域代表性」的題目,透過題目合併策略(item parceling strategies),加總成一 總分。在結構模式部份,γ11和 γ22代表穩定係數,表達自動迴歸效果(autoregressive effects),說明 潛在構念的穩定性。γ21和 γ12代表交叉係數,表達相互效果(reciprocal effects),分別說明寬恕對 焦慮的交叉延宕作用(cross-lagged effects),以及焦慮對寬恕的交叉延宕作用。

二、研究樣本

本研究主軸包含寬恕的測量模式、相關因素分析模式,以及交叉延宕分析模式,而研究工具信 效度考驗也需要適當人數的受試者接受預試。預試樣本以高雄地區200名在職專班大學生為受試者 (N1)。樣本結構分析顯示,平均年齡為26.990歲(標準差為7.168),平均信仰宗教年數為3.018年(標 準差為6.604)。在測量模式建構與相關因素分析模式部份,以高雄地區280名在職專班大學生為受試 者(N2)。樣本結構分析顯示,平均年齡為27.080歲(標準差為7.105),平均信仰宗教年數為2.214 年(標準差為4.365)。交叉延宕分析,需在兩個時間點針對寬恕與焦慮進行測量。所以受試者的選擇

(9)

必需配合研究設計,因此以高雄地區一所大學,選修研究方法以及統計課程的197名在職專班大學生 為對象(N3),進行學期初與學期中同一對象的七週時間差前後測設計。樣本結構分析顯示,平均 年齡為28.760歲(標準差為8.388),平均信仰宗教年數為2.480年(標準差為1.501)。

三、研究工具

(一)寬恕情境判斷量表 本量表根據先前文獻探討,以評量「寬恕他人」、「尋求寬恕」的寬恕美德為目的。採取情境置 入的情境判斷量表,題目設計包含「寬恕他人」、「尋求寬恕」的情境置入與寬恕理由,以及 Likert 式五點量表設計的可能性評估選項(alternatives),依據「根本不可能」、「不太可能」、「有點可能」、 「很可能」、「非常可能」分別給予1至5分。量表工具的發展運用余安邦(民94)所謂的自然史料策 略,蒐集與寬恕有關的各種文本,諸如報章雜誌的扼要故事、網路部落格(blog)的短篇集。蒐集所 得資料和5位具備心理輔導實務經驗以及熟悉正向心理學議題的主題專家(subject matter expertises) 進行焦點團體討論,完成寬恕量表初稿。在討論當中為了確保「寬恕他人」、「尋求寬恕」兩構面題 目設計的完整性與適當性,依照 Moore 和 Benbasat(1991)概念操作化方式,進行量表題目分類, 凡是無法取得共識的題項一律刪除,保留20個情境置入的題項作為預試量表。

預試量表完成之後,對上述200名在職專班大學生(N1=200)進行預試,蒐集實證資料。參酌

Noar(2003)建議,將偏態絕對值大於1者刪除,峰度絕對值大於2者刪除,然後透過校正後單題與 總分相關(corrected item- total correlation)、決斷值 CR 值進行題目分析。然後透過探索性因素分析 (主軸法萃取因素且透過最大變異法轉軸)及內部一致性分析來建構量表信、效度,以符應反映性 指標量表發展的測量純化。正式量表題目分析與信、效度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正式量表題目詳如附 錄。 表1 寬恕量表題目分析與信、效度分析結果(N1=200) 構面 題目 偏態 峰度 CR 單題與總 分相關 因素負荷量 解釋變異量 Cronbach’ α A1 -.408 -1.207 6.606 .556 .849 A2 -.415 -1.295 7.376 .597 .891 A3 -.773 -.684 7.965 .609 .659 寬恕 他人 A4 -.713 -.863 5.896 .575 .681 35.488% .856 A5 -.285 -1.120 7.958 .513 .766 A6 -.282 -1.063 5.760 .653 .879 A7 -.077 -1.281 5.119 .542 .896 尋求 寬恕 A8 -.231 -1.066 7.154 .658 .809 31.259% .894 根據表1,各題偏態絕對值皆小於1,峰度絕對值皆小於2,CR 值皆在5.0以上,校正後單題與總 分相關皆在.5以上,因素負荷量皆在.6以上,各構面解釋變異量分別為35.488%、31.259%,累積解釋 量66.747%,Cronbach’ α 分別為.856、.894,寬恕量表的傳統信效度尚在可接受範圍。 (二)特質焦慮量表

本量表係從Judd, Kidder 和 Smith(1986)本質直觀的常識理論(commonsense theory)觀察視野

切入,依照上述的評量題目「領域代表性」,著重在評量個性特徵的焦慮體驗、焦慮情緒、焦慮生理

反應。本研究參考Lovibond 和 Lovibond(1995)的「憂鬱、焦慮、壓力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 DASS),以及 Spielberger 等人(1983)的「狀態—特質焦慮量表」的題目設計進行編擬。量 表設計填答計分方式,採取 Likert 式五點量表,依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點同意」、「同

(10)

意」、「非常同意」分別給予1至5分。有關特質焦慮的測量,一般都是以單一構面呈現,並無次級構 念之區隔。然為了符應交叉延宕分析的多重效應指標需求,茲根據上述 Law 等人(2004)、Mathieu 和Farr(1991)的合併題目建議,在原本單一構面特質焦慮評量設計上,提出焦慮體驗、焦慮情緒、 焦慮生理反應的領域代表性題目抽樣,並以此三構面,分別強調焦慮的平時感受、焦慮的典型情緒 反應、以及慣有的焦慮生理症狀。初稿完成之後便以上述200名在職專班大學生(N1=200)進行預試, 蒐集實證資料以上述Noar(2003)的建議標準刪除題目,並透過校正後單題與總分相關、決斷值(CR) 進行題目分析。再透過探索性因素分析與內部一致性分析等量表純化工作,以建立傳統信、效度。 特質焦慮量表題目分析與信、效度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正式量表題目詳如附錄。 表2 特質焦慮量表題目分析與信、效度分析結果(N1=200) 構面 題目 偏態 峰度 CR 單題與總 分相關 因素負荷量 解釋變異量 Cronbach’s α B1 .035 -.694 3.655 .661 .604 B2 -.255 -.578 3.048 .773 .669 B3 -.246 -.279 5.712 .576 .807 焦慮體驗 B4 -.258 -.583 3.824 .616 .707 21.736% .825 B5 -.245 -.726 4.516 .610 .881 B6 -.068 -.589 4.516 .778 .877 B7 -.137 -.911 3.173 .775 .805 焦慮情緒 B8 -.171 -.604 3.087 .741 .644 24.046% .893 B9 -.052 -.863 3.521 .716 .712 B10 -.001 -.868 4.110 .681 .843 B11 -.025 -.845 4.184 .722 .836 焦慮生理 反應 B12 .099 -.618 4.161 .639 .663 18.410% .873 根據表2,各題偏態絕對值皆小於1,峰度絕對值皆小於1,CR 值皆在3.0以上,校正後單題與總 分相關皆在.6以上,因素負荷量皆大於.6,各構面解釋變異量分別為21.736%、24.046%、18.410%, 累積解釋量64.192%,Cronbach’s α 分別為.825、.893、.873,特質焦慮量表的傳統信效度已在可接受 範圍。 (三)幸福感量表 本量表係李新民、陳密桃(民96b)研究大學生心理健康所採用的普同性建構量表,該量表題目 指涉過往生活經驗正向解讀的「幸福記憶」、當下心靈積極感受的「快樂情緒」、正面期許未來生 活的「圓通自如」。量表設計包含「幸福記憶」、「快樂情緒」、「圓通自如」三個分量表,計分 方式採取 Likert 式五點量表設計,依據「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點同意」、「同意」、「非常同 意」分別給予1至5分。量表題目一如上述以200名在職專班大學生(N1=200)蒐集所得資料進行題目 分析與信、效度分析,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題目如附錄所示。 根據表3,各題偏態絕對值皆小於1,峰度絕對值皆小於1,CR 值皆在3.0以上,校正後單題與總 分相關皆在.4以上,因素負荷量皆大於.6,各構面解釋變異量分別為24.827%、25.710%、26.722%, 累積解釋量77.259%,Cronbach’s α 分別為.867、.879、.905,幸福感量表的傳統信效度已在可接受範 圍。 (四)社會期許量表 依照李仁豪、謝進昌、余民寧(民97)的見解,為了理解寬恕測量的匿名性是否夠高,得以排 除社會期許的影響效應,本研究改編林邦傑、翁淑緣(民75)的讚許性分量表成為社會期許量表, 計分方式採取 Likert 式五點量表設計,依據「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點同意」、「同意」、「非

(11)

常同意」分別給予1至5分。量表題目一如上述以200名在職專班大學生(N1=200)蒐集所得資料進行 題目分析與信、效度分析,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題目如附錄所示。 表3 幸福感量表題目分析與信、效度分析結果(N1=200) 構面 題目 偏態 峰度 CR 單題與總分相關 因素負荷量 解釋變異量 Cronbach’s α C1 -.671 .100 5.557 .427 .664 C2 .496 .988 4.039 .601 .822 C3 .357 .697 6.878 .507 .735 C4 -.259 .316 4.828 .605 .800 幸福記憶 C5 -.435 .121 3.480 .519 .763 24.827% .867 C6 -.268 .392 7.539 .525 .648 C7 .210 .568 7.989 .576 .853 C8 .356 .675 4.727 .501 .754 C9 .224 .721 3.205 .562 .822 快樂情緒 C10 .147 .054 5.672 .489 .744 25.710% .879 C11 -.521 .252 4.943 .531 .672 C12 -.567 .441 3.717 .603 .834 C13 -.859 .844 4.568 .563 .895 C14 .031 .195 3.101 .567 .847 圓通自如 C15 -.377 .248 4.205 .567 .810 26.722% .905 表4 社會期許量表題目分析與信、效度分析結果(N1=200) 題目 偏態 峰度 CR 單題與總分相關 因素負荷量 解釋變異量 Cronbach’s α D1 .612 .690 4.751 .521 .646 D2 .413 .446 3.083 .645 .767 D3 .351 .179 3.732 .521 .638 D4 .403 .404 4.014 .705 .814 D5 -.067 .990 3.125 .778 .875 D6 .064 .590 3.536 .729 .846 59.273% .856 根據表4,各題偏態絕對值皆小於1,峰度絕對值皆小於1,CR 值皆在3.0以上,校正後單題與總 分相關皆在.5以上,因素負荷量皆大於.6,解釋變異量為59.273%,Cronbach’s α 為.856,社會期許量 表的傳統信效度已在可接受範圍。

四、實施程序

(一)組織主題專家團隊 研究者邀請5位具備心理輔導實務經驗以及熟悉正向心理學議題的主題專家,組織主題專家團 隊,協助研究者進行量表設計以及抽樣、施測的工作。 (二)發展研究工具 寬恕量表之發展一如上述,透過自然史料蒐集以及主題專家討論發展建構,以符應本土脈絡的 寬恕構念評量。特質焦慮量表、幸福感量表、社會期許量表發展則比較偏向一般心理學的普同性構 念發展,以既有量表為參照範本,進行適切性的轉換以符合本土的文字表達指涉。寬恕量表以及特 質焦慮量表,皆透過潛在變項測量純化完成心理計量品質分析。

(12)

(三)樣本抽取與施測 預試樣本以及測量模式分析樣本,採用叢集抽樣,選擇願意接受施測的在職專班大學生,透過 主題專家協助來實際施測。交叉延宕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樣本以立意抽樣選取願意配合的在職專班學 生,在學期初施測一次,間隔七週後的學期中再施測一次。第一次施測由學生帶回填答,並在三天 內交回。第二次施測採用「掩蔽」(blinding)設計以降低社會期許的影響,在未事先告知學生情形下, 邀請願意配合的學生攜回填答。兩次施測皆填答者,方為有效樣本資料。同時為了避免 Podsakoff,

MacKenzie, Lee 和 Podsakoff(2003)所謂的共同方法變異(common method variance),在問卷調查 的設計與實施上採取所謂的心理隔離法(psychological separation),在施測時說明不同量表題目乃 是獨立的兩個研究,而寬恕量表以及特質焦慮量表兩種不同型態的資料蒐集工具,也有助於方法隔 離法(methodological separation)的運作。此外,為了配合心理隔離法和方法隔離法的運作,交叉延 宕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樣本的施測由研究者與主題專家親自對受試者說明,從強調兩個研究的施測說 明,以及提醒受試者在相關測量的填答中避免社會期許的考量因素,來事先預防共同方法變異。 (四)資料分析 1.驗證性因素分析:根據 Byrne(1994)所謂的競爭模式分析取向(competitive models),藉由模 式比較的驗證性因素分析,釐清寬恕的因素結構。分析的同時進行模式適配度評鑑,以釐清假設測 量模式的品質。 2.關聯模式分析:根據 Salthouse 和 Czaja(2000)的作法,進行關聯模式的分析,考驗寬恕測量 相關影響因素模式,分析的同時進行模式適配度評鑑,以釐清假設模式的品質。 3.結構方程模式統合分析:仿效 Arnau 等人(2007)的作法,以完整的結構方程模式進行交叉延 宕分析,分析的同時進行模式適配度評鑑,並參照模式內部路徑係數來分析解釋穩定係數以及交叉 係數。同時為了比較兩個穩定係數,以及兩交叉係數,進行設限模式與未設限模式的卡方差異量考 驗,以釐清寬恕影響焦慮和焦慮影響寬恕是否存在,以及寬恕構念和狀態焦慮構念的穩定性是否成 立。

結 果 與 討 論

一、寬恕的因素結構

研 究 者 透 過 LISREL 軟 體 , 以 最 大 概 似 法 參 數 估 計 策 略 進 行 共 變 本 位 的 結 構 方 程 模 式 (covariance-based SEM),來釐清寬恕的因素結構。分析模式包含單因素模式、二因素直交模式、 二因素斜交模式,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模式適配度評鑑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式適配度評鑑(N2=280)

模式 χ2 p df RMSEA GFI AGFI NFI NNFI CFI

單因素模式 383.411 .000 20 .255 .744 .540 .592 .447 .605 二因素直交模式 42.726 .002 20 .064 .963 .934 .940 .953 .966 二因素斜交模式 26.301 .122 19 .037 .977 .956 .963 .984 .989 根據表5,單因素模式的適配度評鑑指標全部皆未達理想門檻,二因素斜交模式的適配度評鑑指 標皆達理想門檻,二因素直交模式除了卡方考驗p 值未達不顯著的理想門檻,以及 RMSEA 值未小 於.05之外,其他評鑑指標也都達理想門檻值。整體看來,二因素斜交模式和二因素直交模式與觀察

(13)

資料較契合,進一步進行卡方差異量檢定△χ2=16.425,p=.000。二因素斜交模式與二因素直交模式的 適配度有顯著差異,應選擇卡方值與自由度比較小的二因素斜交模式為最終解,詳如圖3所示。

寬恕他人

A3

A4

尋求寬恕

A5

A6

A7

A8

A2

A1

.535

.479

.434

.439

.483

.462

.512

.586

.682+

.722*

.752*

.749*

.719+

.733*

.698*

.643*

.301*

圖3 二因素斜交的寬恕結構路徑圖(標準化解) 註:A1 至 A8 代表寬恕量表題目,+參照指標,* p<.05 無論如何,此一研究發現顯示包含「寬恕他人」與「尋求寬恕」的本土寬恕建構可以從實證資 料上獲得支持。就理論涵義而言,「寬恕他人」、「尋求寬恕」的二元解釋架構已指陳本土化寬恕構念 是可以符應Snyder 和 Lopez(2007)、Thompson 等人(2005)的論述觀點,在「寬恕他人」之外, 納入「尋求寬恕」,以構成一個比較周全的人際寬恕測量模式。就統計應用而言,在上述的分析模式 中,二因素斜交模式其實是與二階因素分析模式(單階無斜交)所有分析數據一致的,在寬恕可以 容納尋求寬恕、寬恕他人的因素測量模式確立前提下,有助於後續的結構模式分析之合理性。

二、社會期許對寬恕測量的可能影響

在寬恕因素結構型態確認之後,依照Podsakoff 等人(2003)對於共同方法變異的提示,除了事 先的研究設計之預防以外,事後的社會期許效應估量也是不能忽視的議題。換言之,本研究實證分 析之初從測量題目層次出發,將題目界定為反映性指標(reflective indicators),評估其反映構面指涉 的共同主題之心理計量品質之後,進一步探討社會期許對寬恕測量的可能影響,以理解構念效度是 否受到污染(contaminated)。分析結果如圖4所示,模式適配度評鑑結果如表6所示。

(14)

.292* 寬恕他人 尋求寬恕 社會期許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D1 D2 D3 D4 D5 D6 .475 .480 .553 .460 .503 .534 .533 .480 .432 .440 .483 .462 .512 .586

.677+ .717* .753* .743* .709+ .725* .689* .636*

.725+ .721* .669* .731* .705* .682* .091 .074 .039 .068 . 119 . 109 .115 .098 圖4 社會期許對寬恕測量的可能影響分析路徑圖(標準化解) 註:A1 至 A8 代表寬恕量表題目,D1 至 D6 代表社會期許量表題目,+參照指標,* p<.05 表6 社會期許對寬恕測量的可能影響模式適配度指標(N2=280)

模式 χ2 p df RMSEA GFI AGFI NFI NNFI CFI

虛無模式 1412.187 ---- 91 ---- ---- ---- ---- ---- ---- 假設模式 95.856 .015 68 .038 .953 .928 .931 .970 .977 根據表6,將寬恕兩個次級構念(subconstruct)「尋求寬恕」與「寬恕他人」,結合社會期許因素 的分析模式,各項適配度指標都在可接受範圍之內。而檢視圖4則可以發現,社會期許因素對各個題 目的影響係數都在.120以下,在社會期許因素平均每題解釋變異量只有8.597%前提下,「寬恕他人」 與「尋求寬恕」測量題目受到污染可能性不大。亦即,本研究發展的情境置入之寬恕測量在李仁豪 等人(民97)所謂的受試者匿名性尚可,同時也在 Podsakoff 等人(2003)廣義的共同方法變異中, 未造成嚴重的系統性偏誤。

(15)

三、寬恕測量相關因素的分析

以關聯模式分析考驗年齡、宗教信仰、寬恕、幸福感的潛在關聯,以釐清寬恕測量的相關因素 如圖5所示,模式適配度評鑑結果如表7所示。 .439* 1.00 1.00 .697+ .750* .205* .193* 寬恕 寬恕他人 尋求寬恕 年齡 宗教信仰 年齡 宗教信仰 幸福感 .754+ .883* .639* 幸福記憶 快樂情緒 圓通自如 .432 .220 .592 .921 .808 .512 .436 圖5 寬恕測量相關因素的關聯模式分析路徑圖(標準化解) 註:年齡與宗教信仰皆是單一指標構念,以無誤差連續變項納入分析架構中,且兩者設定無關聯。 +參照指標,* p<.05 表7 寬恕測量法理效度的關聯模式適配度評鑑(N2=280)

模式 χ2 p df RMSEA GFI AGFI NFI NNFI CFI

虛無模式 438.003 ---- 21 ---- ---- ---- ---- ---- ---- 假設模式 17.175 .191 13 .034 .983 .963 .958 .979 .987 根據表7,寬恕測量相關因素的關聯模式適配度評鑑指標皆達理想門檻,假設模式與觀察資料尚 稱契合。檢視圖5,年齡與寬恕的影響係數為.205,達顯著水準。宗教信仰與寬恕的影響係數為.193, 達顯著水準。寬恕與幸福感的影響係數為.439,達顯著水準。就年齡與寬恕的潛在關聯而言,此一研 究發現與Girard 和 Mullet(1997)、Toussaint 等人(2001)的實證探討一致,年齡表徵的人生體驗 與寬恕測量之潛在關聯,在本研究實證資料上獲得支持。就宗教信仰而言,此一研究發現與 Tsang 等人(2005)的研究發現一致,宗教信仰與寬恕有潛在正向關聯存在。就寬恕測量與幸福感之相關 而言,研究發現與 Brown(2003)、Freedman 和 Enright(1996)、Karremans 等人(2003)、Poloma 和Gallup(1991),以及 Toussaint 等人(2001)、Witvliet 等人(2001)的實證研究發現一致。

從統計分析的角度來看待此一分析結果,無測量誤差的觀察變項或許會遭受質疑,可以採用所 謂的多重指標多重原因(multiple indicators and multiple causes, MIMIC)來進行分析以求解決。但是 如此一來將無法設定年齡、宗教信仰無關聯,也有可能造成年齡與宗教信仰成為寬恕的形成性指標 (formative indicators)之解釋性困惑(interpretational confounding)。事實上,研究嘗試進行多重指 標多重原因分析模式,即出現共變數矩陣非正定(covariance matrix is not positive definite),無法求 得最終解,勉強對參數設限則是呈現不合理的路徑係數值。無論如何,在理論優位於統計的基礎上, 未來研究若要根據學理進行相關分析,或許可以考慮變項的屬性,決定分析策略。回歸理論的命題, 一如寬恕的定義眾說紛紜,有關寬恕的前置、後果相關變項仍有改進與增加的空間。以本研究所探

(16)

討的前置變項宗教信仰為例,在「信仰年數」之外,是否考慮「參加禮拜或法會的次數」來進行操 作化,以彰顯熱忱程度,仍有改善的討論空間。年齡的影響力不大是否受限於樣本的年齡分布,無 法彰顯Enright 與其同僚的「社會認知發展模式」、「社會歷程模式」隱含的寬恕與一定的個人發展 階段有關,也有待未來研究考慮研究對象的選擇。而在本研究強調的本土人際寬恕測量中,性別、 婚姻狀態等在本土文化中的重要變項,也有必要納入研究分析模式中,以呼應本土的庶民文化特色。

四、寬恕與焦慮交叉延宕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寬恕與焦慮交叉延宕結構方程模式分析參照Arnau 等人(2007)的建議,將「寬恕他人 a」與「寬 恕他人b」,「尋求寬恕 a」與「尋求寬恕 b」,「焦慮體驗 a」與「焦慮體驗 b」,「焦慮情緒 a」與「焦 慮情緒b」,「焦慮生理反應 a」與「焦慮生理反應 b」誤差設定有關聯,以此共變(covary)表達測量 變項誤差變異跨時間的相似性。分析結果如圖6所示,模式適配度評鑑結果如表8所示。 φ12 -.280* .732+ .770* .772* .738+ .743* .753* .768+ .726* .727+ .698*

γ

21 -.204*

γ

12 -.007 寬恕a ξ1 寬恕他人a 尋求寬恕a 焦慮a ξ2 焦慮體驗a 焦慮情緒a 焦慮生理反應a 寬恕b η1 寬恕他人b 尋求寬恕b 焦慮b η2 焦慮體驗b 焦慮情緒b 焦慮生理反應b

γ

11 .867*

γ

22 .731* .245 .340 圖6 交叉延宕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模式路徑圖(標準化解) 註:省略觀察變項誤差關聯的圖示。a 代表第一次施測,b 代表第二次施測。+參照指標,* p<.05 表8 交叉延宕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模式適配度評鑑(N3=197)

模式 χ2 p df RMSEA GFI AGFI NFI NNFI CFI

虛無模式 729.660 ---- 45 ---- ---- ---- ---- ---- ---- 假設模式 33.579 .537 35 .000 .967 .948 .952 1.000 1.000 根據表8,交叉延宕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模式適配度評鑑結果顯示所有指標皆已達理想數值門檻, 假設模式與觀察資料契合度已在可接受範圍。檢視圖6以及 LSIREL 報表,從穩定係數 γ11和 γ22的統 計數值.867(t=7.854)、.731(t=7.478)所呈現之自動迴歸效果來看,寬恕與焦慮這兩個潛在變項具 有跨時間的穩定性。從交叉係數γ21和 γ12的統計數值-.204(t=2.682)、-.007(t=.080)所呈現之延宕

(17)

效果來看,寬恕對後續的焦慮有顯著的紓解作用,但是焦慮對於寬恕的作用卻是不顯著的。 緊接著透過巢狀模式(nested model)的統計原理,將 γ11設定為0,標記為模式 A,γ22設定為0, 標記為模式B,γ21設定為0,標記為模式 C。模式 A 的 χ2= 97.504,df=36模式B 的 χ2=100.204, df=36;模式C 的 χ2=40.244,df=36將這些設限模式(restricted model)與原始適配模式(original fitted

model)間的卡方值差異與自由度差異進行檢定,△χ2分別為63.925、66.625、6.665,皆達顯著水準。

從這角度出發,模式A、B、C 無法被接受為一可行的模式解。亦即,寬恕構念的穩定性、特質焦慮

構念的穩定性,以及寬恕對特質焦慮的相互效果是明顯不等於0的。

此一研究發現和Brown(2003)、Subkoviak 等人(1995)、Thompson 等人(2005),以及 Exline 等人(1999)、Maltby 等人(2001)、Mauger 等人(1992)、Witvliet 等人(2001)的研究發現吻合, 但有關特質焦慮表徵的迴避驅力影響寬恕之論述,並無法在本研究實證數據上獲得支持。無論如何, 先前的寬恕紓緩後續的特質焦慮,此中的心理歷程在Fredrickson 和 Levenson(1998)的負向情緒消 除之外,是否有其他心理機制存在,亦或存在著Averill 等人(2001)的集體主義內斂深遠涵義,這 都不是本研究統計數據可以解答的後續待答問題,仍有待未來研究進一步加以釐清。

結 論 與 建 議

一、結論

本研究乃是有關寬恕測量與焦慮關聯的初步嘗試,在內恕孔悲、成就無我的「寬恕他人」、「尋 求寬恕」建構,寬恕相關因素模式關聯分析,以及寬恕、焦慮交叉延宕分析之後,謹就主要研究發 現扼要說明結論如後。 (一)寬恕包含寬恕他人與尋求寬恕兩構面 根據競爭模式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寬恕他人」與「尋求寬恕」的寬恕二因素斜交模式最 契合觀察資料,寬恕構念包含「寬恕他人」與「尋求寬恕」兩構面的測量模式可以成立。亦即,在 本土實證資料佐證下,寬恕可以「寬恕他人」與「尋求寬恕」做為解釋架構。 (二)寬恕測量與年齡、宗教信仰、幸福感有潛在關聯 在寬恕測量的相關因素關聯模式分析中,年齡、宗教信仰、幸福感與寬恕皆有顯著關聯。寬恕 在年齡、宗教信仰為前置變項,幸福感為後果變項的相關分析模式契合觀察資料,有助於未來依據 更堅強的學理基礎,嘗試可行的效標關聯效度分析。 (三)寬恕顯著影響特質焦慮 在交叉延宕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架構中,穩定係數的顯著性表明寬恕與特質焦慮皆有良好的穩定 效果,交叉係數的顯著性表彰寬恕對特質焦慮的互動效果明顯。經過巢狀模式的卡方差異檢定,仍 足以說明寬恕顯著影響特質焦慮的原始適配模式較契合觀察資料。

二、建議

本研究初步探討發現寬恕包含兩個構面,已在本土化概念存有中提出有利實證線索。同時也初 步發現年齡、宗教信仰、幸福感與寬恕測量有顯著關聯,寬恕對於特質焦慮則有顯著關聯。謹深度 省思與檢討本研究的啟示與限制,提出相關建議如後。 (一)正視「尋求寬恕」的重要性 本研究的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驗證性因素分析,都發現了「尋求寬恕」這個被嚴重忽略的重要 構面。而檢視當前社會的眾聲喧嘩,寬恕他人的缺乏所造成的各種不幸事件受到廣泛矚目,但是無

(18)

法尋求寬恕的各種自殘、自毀負面事件似乎未受到學術與實務界「正確」的重視。畢竟,寬恕他人 只是合理化自己不幸的選項之一,唯有尋求寬恕才能真正成長。學術研究可以在「尋求寬恕」部分, 研發各種實際可行的策略,實務界則有必要在寬恕他人之外,從尋求寬恕的角度來呈現各種社會文 本,以免誤導大眾。 (二)發展雙重構面的寬恕方案 本研究發現寬恕構念統攝「寬恕他人」與「尋求寬恕」這兩個獨立而又有關聯的反映性構面 (reflective dimension),而寬恕又具有紓解特質焦慮的顯著作用。然檢視西方文本影響下的學校之寬 恕教育方案、臨床工作的寬恕介入方案,在重整建構認知並以同理心接纳侵犯者之餘,都遺忘了尋 求寬恕的教育與心理輔導方案之重要性。事實上,發展包含「寬恕他人」與「尋求寬恕」雙重構面 的寬恕方案,才能真正符應「尋求寬恕」和「給予寬恕」的華人文化鑲嵌之個體特有心理歷程,也 才能真正回應「寬恕他人」與「尋求寬恕」這兩個關聯構面的有機連帶。設計規劃從自己內心出發, 透過尋求寬恕來寬恕他人,經由寬恕他人來尋求自我寬恕的教育與輔導方案,實有其必要性。 (三)未來研究建議 1.寬恕因素結構的釐清 本研究依據論述推導建立假設模式,復又根基共變本位的結構方程模式實證分析結果,提出二 因素斜交的論證。但本土化的寬恕界定是否涉及社會建構的構念,因而需要以形成性模式(formative model)細列來對應理論關係,乃至引用成分本位的結構方程模式(component-based SEM)來探索寬 恕組合構面,仍有待未來研究進行實質的理論構念辯證與適切分析模式比對。 2.寬恕測量相關因素分析模式的完整建構 本研究以年齡、宗教信仰為影響寬恕測量的前置解釋變項,幸福感為寬恕測量的可能後果相關 變項。分析結果顯示年齡、宗教信仰、幸福感與寬恕皆有顯著關聯,然整體模式解釋力仍有提升空 間 。 此 一 實 證 發 現 除 了 特 異 樣 本 潛 藏 的 可 能 影 響 之 外 , 此 中 是 否 意 味 著 遺 漏 關 懷 信 賴 (careworthiness)、預期價值(expected value)、安全、人格等前置解釋變項,以及生理健康之類 的後果變項,仍有待未來研究釐清。當然,為了呼應文化鑲嵌因素,諸如性別、婚姻等本土文化重 要變項也有必要納入分析模式統合分析。 3.多時間點的交叉延宕設計分析 本研究在文獻論述與過去實證研究支撐下,以兩個時間點的交叉延宕設計分析來論證寬恕對特 質焦慮的紓解效果。未來研究可以考慮進行多時間點的交叉延宕設計分析,乃至進行潛在狀態特質 結構(latent state-trait structure)的結構方程模式分析,以徹底釐清時間效應、方法效應、特質效應。

4.深層理解寬恕影響特質焦慮的寓意 本研究實證分析已經提供寬恕降低特質焦慮,而特質焦慮對於寬恕無明顯作用的初步證據。但 是,寬恕他人、尋求寬恕的本土性建構對特質焦慮的作用,此中的複雜心理歷程,牽連的文化脈絡 因素,是否符應華夏文化的修身養性之道,其中的寓意為何,仍有待日後的質化分析去挖掘梳理, 以提供更多建設性的深層理解線索。 5.嘗試進行寬恕介入方案的實驗研究 本研究儘管採用交叉延宕設計與結構方程模式的分析,但仍屬於潛在關聯的相關研究,未來研 究若要確立因果關係,恐怕有必要發展包含寬恕他人和尋求寬恕的介入方案,進行實驗研究探討。 而一些涉及文化差異的重要變項,諸如性別、婚姻狀態也可納入多因子實驗設計中。當然,若要更 進一步貢獻學校教育與親職教育,則如何區隔寬恕學生、子女和教育學生、子女,以及區辨推託教 育、教養和尋求寬恕,也有必要在正向心理學追求眾人共同福祉的前提下,進行更深一層的語意網 絡探討,並嘗試進行實驗差異分析。

(19)

參 考 文 獻

余安邦(民94):成就動機與成就觀念。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665-712 頁)。台北:遠流。 李仁豪、謝進昌、余民寧(民97):以試題反應理論分析 CES-D 量表不同調查方式的差異效果。教育 心理學報,39卷,1期,21-42頁。 李新民、陳密桃(民96a):運用情境訪談法評量幼兒教師實用智能之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9卷,2 期,1-17頁。 李新民、陳密桃(民96b):融入式生命教育課程對在職幼兒教師心理幸福感之提升效果。課程與教 學季刊,10卷,4期,123-140頁。 邢占軍(民94):對主觀幸福感測量的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24期,301-323頁。 林碧花、 吳金銅(民97):寬恕教育輔導方案對國小學童的寬恕態度影響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 卷,3期,435-450頁。 林邦傑、翁淑緣(民75):大專人格測驗的修訂。教育與心理研究,9期,1-26頁。 周麗玉(民85):多輪症候群學生的考試焦慮。諮商與輔導,128期,12-16頁。 陳祉妍、朱甯甯、劉海燕(民95):Wade 寬恕量表與人際侵犯動機量表中文版的試用。中國心理衛 生雜誌,20卷,9期,617-620頁。 陸麗青(民95):大學生寬恕的影響因素及其同心理健康的關係。浙江師範大學碩論文。 葉映華、鄭全全(民96):效度概念新認識。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5卷,3期,263-269頁。 羅春明、黃希庭(民93a):寬恕的心理學研究。心理科學發展,12卷,6期,908-915頁。 羅春明、黃希庭(民93b):寬恕與心理健康。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8卷,10期,742-737頁。 Al-Mabuk, R. H., Enright, R. D., & Cardis, P. A. (1995). Forgiveness education with parentally

love-deprived lat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4(4), 427-444.

Arnau, R. C., Rosen, D. H., Finch, J. F., Rhudy, J. L., & Fortunato, V. J. (2007). Longitudinal effects of hope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latent variable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5(1), 43-64. Averill, J. R., Chon, K. K., & Hahn, D. W. (2001). Emotions and creativity, East and West.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 165-183.

Bassett, R. L., Bassett, K. M., Lloyd, M. W., & Johnson, J. L. (2006). Seeking forgiveness: Considering the role of moral emotions.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34(2), 111-124

Berry, J. W., Worthington, E. L., Parrott, L., O’Connor, L., & Wade, N. G. (2001). Dispositional forgivingnes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Transgression Narrative Test of Forgivingness (TNT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 1277-1290.

Bono, G., & McCullough, M. E. (2006). Positive responses to benefit and harm: Bringing forgiveness and gratitude into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20, 147-158.

Brown, R. P. (2003).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tendency to forgive: Construct validity and links with depres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 759-771.

Butler, M., Dahlin, S., & Fife, S. (2002). Languaging factors affecting clients’ acceptance of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s in marital therapy.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8, 285–298.

Byrne, B. M. (1994).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EQS and EQS/Windows: Basic concepts,

(20)

Coyle, C. T., & Enright, R. D. (1997). Forgiveness intervention with post-abortion m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5(6), 1042-1046.

Daye, R. (2004). Political forgiveness: Lessons from south Africa. Maryknoll, NY: Orbis Books.

Diener, E. (2000).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a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34-43.

Eaton, J., Struthers, C. W., & Santelli, A. G. (2006). Dispositional and state forgiveness: The role of self-esteem, need for structure, and narciss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1, 371-380. Edwards, R. M. (2001).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research: An integrative

analytical framework.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4(2), 144-192.

Enright, R. D., & Coyle, C. T. (1998). Researching the process model of forgiveness withi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E. L. Worthington (Ed.), Dimensions of forgiveness (pp. 139–161). Radnor, PA: Templeton Foundation Press.

Enright, R. D., Freedman, S., & Risqué, J. (199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In R. D. Enright & J. North (Eds.), Exploring forgiveness (pp. 46-62).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Enright, R. D., & the Human Development Study Group (1991). 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forgiveness. In W. Kurtines & J. Gewietz (Eds.), 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Vol. 1, (vol. 1, pp.123-152).Hillsdale NJ: Erlbaum.

Exline, J. J., Yali, A. M., & Lobel, M. (1999). When God disappoints: Difficulty forgiving God and its role in negative emotion.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4, 365-379.

Fincham, F. D., Beach, S. R., & Davilla, J. (2004). Forgiveness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 marriag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8, 72–81.

Fincham, F. D., Hall, J., & Beach, S. R. H. (2006). Forgiveness in marriag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amily Relations, 55, 415-427.

Fitzgibbons, R. P. (1986). The cognitive and emotive uses of forgiveness in the treatment of anger.

Psychotherapy, 23, 629-633.

Freedman, S. R., & Enright, R. D. (1996). Forgiveness as an intervention goal with incest survivor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4,983-992.

Fredrickson, B. L., & Levenson, R.W. (1998). Positive emotions speed recovery from the cardiovascular sequelae of negative emotions. Cognition and Emotion, 12, 191–220.

Fu, H., Watkins, D., & Hui, E. K. P. (2004).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the disposition towards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A Chinese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4), 305-316.

Gassin, E. A. (2001).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from an eastern Orthodox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 29, 187-200.

Gatignon, H., Tushman, L., Smith, W., & Anderson, P. (2002). A structural approach to assessing innovation: construct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locus,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Science, 48(9), 1103-1122.

Girard, M., & Mullet, E. (1997). Propensity to forgive in adolescents, young adults, older adults, and elderly people.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4, 209-220。

Hebl, J. H., & Enright, R. D. (1993). Forgiveness as a psychotherapeutic goal with elderly female.

(21)

Holmes, W., Konstam, V., & Levine, B. (2003). Empathy, selfism, and coping as elements of the psychology of forgiveness: A preliminary study. Counseling and Values, 47(3), 172-183.

House, J. S., Kessler, R. C., & Herzog, A. R. (1990). Age, socioeconomic status, health. The Milbank

Quarterly, 68, 383-411.

Judd, C., Kidder, L., & Smith, E. (1986). Research methods in social relations. NY: Holt.

Karremans, J. C., Van Lange, P. A. M., Ouwerkerk, J. W., & Kluwer, E. S. (2003). When forgiving enhance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 1011-1026.

Kendler, K. S., Liu, X., Gardner, C. O., McCullough, M. E., Larson, D. B., & Prescott, C. A. (2003). Dimensions of religiosit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lifetime psychiatric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60, 496-503.

King, P. R., & Endler, N. S. (1990). The trait anxiety-perception score: A composite predictor for state anxie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8(4), 679-684.

Law, K. S., Wong, C. S., & Song, L. J. (2004). The construct and criterion validity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ts potential utility for management studi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9(3), 483-496. Lazarus, R. S. (1991). Emotion and adapta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zarus, R. S. (1993). 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tion: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4, 1-21.

Lovibond, S. H., & Lovibond, P. F. (1995). Manual for 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 Sydney: Psychology Foundation.

Maltby, J., Macaskill, A., & Day, L. (2001). Failure to forgive self and others: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giveness, personality, social desirability and general health.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0, 881-885.

Mathieu, J. E., & Farr, J. L. (1991).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discriminate validity of measur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involve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6(1), 127-133.

Mauger, P. A., Perry, J. E., Freeman, T., Grove, D. C., McBride, A. G., & McKinney, K. E. (1992). The measurement of forgiveness: Preliminary research.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 11, 170-180.

McCullough, M. E., Bono, G. B., & Root, L. M. (2005). Religion and forgiveness. In R. Paloutzian & C. Park (Eds.), 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pp.394-411). NY: Guilford. McCullough, M. E., Bono, G. B., & Root, L. M. (2007). Rumination, affect, and forgiveness: Three

longitudinal stud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 490-505.

McCullough, M. E., Pargament, K. I., & Thoresen, C. E. (2000). The frontiers of forgiveness: Seven directions for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M. E. McCullough, K. I. Pargament & C. E. Thoresen (Eds.), Forgivenes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pp. 1-14). NY: Guilford.

McCullough, M. E., Rachal, K. C., Sandage, S. J., Worthington, E. L., Brown, S. W., & Hight, T. L. (1998). Interpersonal forgiving in close relationships: Theoretical elaboration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 1586-1603.

McCullough, M. E., & Witvliet, C.V.O. (2005). The psychology of forgiveness.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446-458).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key factor from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and Involve Theory to explore th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using Java language with object-oriented and cross platform characteristics and 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to establish a JSP web site with

The purposes of this series studies were to investigate difference between batting performance at peak level and slump level in visual cue strategy, dynamic

Removal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from potenti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by combined coagulation and adsorption using carbon nanomaterials. A study o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fouling

In this study, teaching evaluation were designed to collect performance data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students learning with the “satellite image-assisted teaching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 stress,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and

Different types of customers to their pet's health will be different values and knowledge, this study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280 min, recovery 252, the use

In this study, bottom mounted ADCP and RCM 9 were deployed to collect time series data of current, turbidity and acoustic backscattered echo intensity (EI) in the estua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