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探討台灣地區老年人家庭關係和身體健康狀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探討台灣地區老年人家庭關係和身體健康狀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Copied!
7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李. 思. 賢 博士. 探討台灣地區老年人家庭關係 和身體健康狀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The Research of Elderly with Family Relationship, Physical Health, and Well- Being in Taiwan. 研究生:洪 珮 淳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七 年 七 月.

(2) 致謝 論文終於到了可以寫致謝的時候,心中真的是滿滿的感動。回想 著研究所生涯從選擇指導老師開始,接續從大學時期尌對幸福感議題 的濃厚興趣,而不假思索的選擇了系上心理學領域底蘊非常深厚的李 思賢教授。也非常幸運的在發想研究論文題目的期間,北醫的陳怡樺 教授承接了衛福部國民心理健康調查的前驅測試,找了思賢老師當這 個計畫的共同主持人之一,讓我有幸能參與這個計畫;從前端的籌備 階段到發展、成形,每次的專家會議、訪員訓練、對區域的老年人進 行訪談,每一步都是一點一滴保貴經驗的累積。 在文獻探討的過程和研究問題定調的摸索上,有些膠著,有一天 剛好碰巧尌讀到了文章: 「哈佛朗格教授在 1979 年對老人搭建了彷彿 時空膠囊場地,回到 20 年前老人們年輕時的生活空間。整整一星期後, 老人的身體起了明顯的改善。心理狀態竟然奧妙的決定了身體狀態」; 看到這篇文章後,我興奮的與思賢老師分享,非常感激老師總是循循 善誘,一步一步使我的研究問題更聚焦、耐心的指導我統計工具的使 用和幫忙論文的修正。雖然仍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卻也讓我淺嚐了做 研究的酸甜苦澀,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真的是一件難熬但也過癮的事。 謝謝怡樺老師和治乾老師擔任我的口試委員,不吝的給予我論文修改 上的建議,讓我能針對不足去進行修改;也因為怡樺老師計畫的承接 才能讓我做自己喜歡的論文題目,內心十分感激。 謝謝主耶穌帶領我來到師大;謝謝家人和男友的支持,在修教程 外,讓我能完成碩論的最後一哩路;謝謝研究所的同學信佑、宜苹、 冠甯、佳蕓、秉修,熬到碩三仍有你們的陪伴。期盼自己能一直對幸. i.

(3) 福感的領域保有熱情,讓它在真實的生活中被運用,把正向心理學的 社會科學知識融入生命裡,帶來美好。. ii.

(4) 探討台灣地區老年人家庭關係和身體健康狀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台灣地區老年人家庭關係和身體健康狀況與 幸福感之相關影響,探討心理幸福感是否扮演家庭關係和身體健康狀 況中介變項的角色。 本研究使用之二手資料來自 104 度國民心理健康調查之前驅測試, 問卷根據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之抽樣分層進行,於全台北、中、南、 東四大地理區域進行收案,抽樣調查全台灣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共 162 位。研究對象平均年齡 74.12 ±6.38 歲,男性受訪者 46.9%;女性占 53.1%。 統計分析以套裝軟體 SPSS 22.0 進行描述性統計與相關分析驗證。 結果顯示心理幸福感為家庭關係與身體健康狀況之中介變項; 同時考慮家庭關係、心理幸福感對身體健康狀況之解釋力時,家庭關 係的解釋力下降(從原來β=.36,p<0.001 下降為β=.15,p<0.05),而心理 幸福感仍然維持一樣的解釋力(β=.54,p<0.001 和β=.47,p<0.001);並以 Sobel test 檢驗,中介效果的標準化效果量為 0.216,且心理幸福感和家 庭關係的交互作用不顯著。 本研究結果試圖去呼應華人特有的家庭主義下的關係,會直接的 影響到高齡者幸福感的建構,重要家人之間的家庭關係是老年人心理 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另外老人的自覺身體健康狀況是透過社會心理學 的因素來影響的,在擁有足夠的心理資本下,最終的回饋到外顯的身 體健康狀況上。在未來超高齡化的嚴峻挑戰之下,快樂的老人才能活 得更健康,達到提高健康平均餘命的願景。. 關鍵字:老年人、家庭關係、身體健康狀況、幸福感. iii.

(5) The Research of Elderly with Family Relationship, Physical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Taiwan.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etween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physical health. Despite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support with family relationship, little theoretical work has been done that provid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under – 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physical health. Try to explain the pathways between family relationship,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physical health with elderly. Methods: Use data from the pilot study of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Taiwan(2015).Design by stratified sampling with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Collected data from four primary administrative district in Taiwan.162 participants were more than 65 years old. Participants mean age were 74.12 ±6.38 years old consists of46.9% men and 53.1% women. Result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was a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physical health. Try to response the Familism in Chinese culture influe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ell-be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intimate family members is a important source with elderly. Besides, perceived physical health was impacted by social psychological factor. When elderly possess sufficient psychological capital, it would give positive feedback in explicit physical condition. In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aging society, elderly should live happier to live longer. Reach the vision for healthy life expectancy. Key words:elderly, family relationship, physical health,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v.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5 第一節 幸福感之意涵及相關因素 .............................. 5 第二節 社會支持意涵及相關因素 ............................. 1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17 第一節 研究理論與架構 ..................................... 1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步驟 ..................................... 1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21 第四節統計分析 ............................................ 23 第五節 研究倫理 ........................................... 24 第四章 結果 ................................................... 25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特性 .....................................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與幸福感之相關...................... 26 第三節不同變項間與幸福感之中介效果 ........................ 27 第五章 討論 ................................................... 33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 ................................. 33 第二節 模式變項之探討 ..................................... 35 第三節家庭關係與心理幸福感之重要性 ........................ 37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 ..................................... 40 v.

(7) 參考文獻...................................................... 41 附錄.......................................................... 51 受訪者知情同意書 .......................................... 51 家庭關係量表 .............................................. 54 心理幸福感量表 ............................................ 56 健康狀況量表 .............................................. 62 基本資料 .................................................. 63. vi.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由於社會醫療的進步,台灣老年人口的比例正大幅銳增。根據世 界衛生組織的定義,65 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達到 7%時稱為「高齡化社 會」 ,達到 14%是「高齡社會」 ,若達到 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台 灣自 82 年起邁入高齡化社會以來,65 歲以上老人比率持續攀升,103 年底已達 12%(內政部統計處,2015);但在全台灣有 368 個鄉鎮市區(146 鄉、38 鎮、14 市、170 區)中,已有 23 個鄉鎮市老年人口超過 20%, 相較於國民健康局估計到 2026 年,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 20%,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已提早成為「超高齡社區」。 另外,一個國家的人口老化速度的判斷標準是:65 歲以上的人口比率 從 7%增加到 14%的「年數」,瑞典花了 85 年,美國花了 73 年;但依 行政院經濟委員會推估,台灣將在 2018 年達到 14%的「高齡社會」, 相距 1993 年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以來,老化速度的年數僅僅花了 24 年,遠比歐美已開發國家快得多,因此如何維護高齡生活的品質與 尊嚴,以及制訂健全的社會福利和健康政策,已經成為台灣刻不容緩 的挑戰。 面對台灣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及全球人口老化的浪潮之下,聯合 國於 1999 年提出「國際老人年」 ,希望能透過各界的合作,共同創造 一個不分年齡,人人共用的社會(towards a society for all ages),歸納出 「獨立、參與、照料、自我實現與尊嚴」等五大層面(Illinois Department on Aging, 1999; United Nations / Division for Soci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1998),接續這樣的理念,2002 年世界衛生組織於馬德里. 1.

(9) 的老人問題國際行動計畫中,提出「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 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 (WHO,2002)。提供國際間對老人健康的政策,做出具體的因應方案參 考之架構。 根據艾瑞克森社會心理發展的第八階段:成熟期,老人體力、健 康的衰弱,因此他們必須做出相對應的調整和適應,被稱為自我調整 與絕望期的衝突,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的感受,如果 一個老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超脫的智慧之感 (Erikson.,1902)。高齡者該如何去完成生命發展任務,保有活躍、尊嚴、 自主的生活型態,除了維持健康狀況、延遲許多生理疾病和心理障礙 外,更重要的還包含獨立自由的持續社會參與及學習新事物機會、尌 業、志願服務、教育和休閒活動等,是成功老化最重要的組成要件, 即便是重度失能老人(李瑞金,2010)。 不過即便根據西方學者或 WHO 對於成功老化定義都是「客觀狀態」 的評估,未必能反映高齡者內心的「主觀感受」 ,即一個高齡者無身心 疾病,同時又持續參與社會活動,也未必代表他滿意自己的高齡生活, 更不意味著他能在高齡生活中找到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陳楓媚、陸 洛,2015)。 另外,在時代的變遷與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中,家庭的組成情形 也和過去二十年有明顯的不同,但是 65 歲以上老人的理想居住方式, 以「與子女同住」為最高,占了 65.7%,其次為「僅與配偶同住」之 16.0%,其餘居住型態皆在一成以下(衛生福利部,2013);家庭仍是 現階段台灣老人期望獲取社會支持的重要來源。華人與家庭的關係相 較於西方更是密不可分,有其特有的家庭文化特徵,例如:家族主義、. 2.

(10) 父權階級的家庭結構;華人的家庭文化有著深厚的傳統,即使在急速 變遷和西化的台灣,仍保有相當程度的文化價值觀;例如華人的家族 主義,強調家庭延續、家族和諧、家族榮譽;無條件的互相依賴、互 相信任;對家人講求親愛之情;不直接表現對家人的負面感情,以免 傷害彼此感情;對家人的失敗事情要盡量隱藏、不對外宣揚,以免損 及家族名譽;家人共同維護家庭和諧幸福的對外形象而使家族有面子 是重要的。中國內地、香港、台灣三地都共同具有家族主義的社會價 值觀(Yang, 1988)。與家人的關係講求責任、親愛之情,家人共同維護 家庭的和諧幸福(陳秉華、游淑瑜,2001)。在這樣的家庭系統裡,不 同的生命週期,家庭蘊含著許多功能;在老年人的階段,讓老人可以 坦然的面對晚年的生活。一個健康的家庭是一個持續、動態的支持系 統,家人之間可以彼此真誠的溝通、抒發情緒、分享親密,保有彈性 (Barnhill, 1979),共同因應家庭生命週期中所經歷的各種分離情緒和壓 力的危機;以彈性的態度有效處理問題,為實現家人美麗的、幸福的 共同願景而不斷努力。因此家庭對老人幸福感的影響是本研究欲探討 的,而在過去文獻中,大多數僅描述心理幸福感與老人身體健康的關 聯;但鮮少探究或進一步解釋兩者之間的關係,本篇研究希望能透過 臺灣地區老人樣本抽樣與設計,來推測臺灣地區 65 歲以上老年人家庭 關係與身理及心理健康的動態影響。. 3.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探討台灣地區老年人家庭關係、心理幸福感的現況 2. 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老年人,在心理幸福感的差異 3. 建構家庭關係、心理幸福感與身體健康狀況的互動機制. 第三節 研究問題 1. 目前台灣地區老年人社會人口學變項、身體健康狀況現況 2. 背景變項(性別、年齡)是否影響老年人心理幸福感的差異 3. 影響老年人家庭關係、身體健康狀況間與心理幸福感之中介影響 4. 家庭關係、心理幸福感對身體健康狀況之調節效果分析. 第四節名詞釋義 一、老年人 基於對老人族群的尊敬,國內外在稱謂上有銀髮族、長者、資深 公民等,一般人所說的高齡者,泛指年滿六十五歲以上的人,根據我 國之「老人福利法」第二條中規定,老人的年齡標準;年滿六十五歲 以上者稱之為「老人」 。心理學家將人先分為八個時期,分別為產前期、 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青年期、成年期、中年期及老年期,老年 期係指從六十五歲到死亡的時期;其中又可再根據年齡細分為:初老 人(young-old):65~74 歲、中老人(old-old):75~84 歲、老老人 (oldest-old):85 歲以上(林歐貴英、郭鐘隆,2003)。. 4.

(1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幸福感之意涵及相關因素 一、幸福感意涵 近年來幸福感(well-being)是社會與國際學術所關注的重要議題, 根據美國 CDC 對 well-being 的描述:well-being 是整合心理健康與生理 健康而帶來全面性預防疾病及健康促進的途徑,它包含正向的情緒(e.g: 滿足、快樂) 、沒有負面情緒(e.g:憂鬱、焦慮)、對生活滿意、自我 實現或是良好的生理機能等等(CDC, 2013);而心理學家常使用的幸福 感定義主要可以分為兩種取向,分別是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兩者在概念上的界 定,對幸福感有些不同,但都關注個體對幸福感的主觀判斷性,前者 可以被歸類為享樂觀點(hedonic approach),著重於情緒與認知層面;後 者則可以代表自我實現觀點(the eudaimonia approach),和個人生命任務 的達成有關。 主觀幸福感,可分為兩大類:認知成份及情感成份;認知成份可 以用生活滿意度作為判斷;情感成份包含正向情感和負向情感,但是 主觀幸福感測量的研究取向,與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發展 密切相關的,因此 Ryff 等人(1998)提出了「心理幸福感」,他們認為: 「幸福不僅僅是獲得快樂,而且還包含了通過充分發揮自身潛能而達 到完美的體驗」 ;認為主觀幸福感所測量的東西僅僅局限於人們的正向 感受,而正向的感受並不等同於健康向上的生活,這樣的概念形成了 後來的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以區別於主觀幸福感 (Ryff & Singer, 1998)。相較於主觀幸福感,強調的是個人潛能的發展和. 5.

(13) 生命挑戰的應對(Zimet, Dahlem, Zimet, &Farley, 1988)。 根據 Ryff(1989)對心理幸福感的定義,主要可以從六個面向來評估 個體的幸福感,這六個次構面,源自理論的衍生,像是自我決定理論, 人們有內在的動機和不同的個性,以致於在人格的發展及行為的調節 過程中,會逐步的發展出內在的心理資源。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可以 歸類出人們三個主要的需求,包含:能力、與他人的關係以及自主性 (Ryan & Deci, 2000),分別是: 1.自主性 (Autonomy):自我決定、獨立;從一定程度上看能夠克服社 會壓力去思考和行為;能夠對個人的行為進行自我調整;能夠依據自 己的標準對自我加以判斷。 2.環境駕馭(Environmental mastery):具有駕馭環境的意識並能夠很好的 駕馭環境;對複雜的環境和外部活動能夠加以控制;能夠有效地利用 環境所提供的各種機遇;能夠選擇和創造與個人價值和需要相適應的 環境條件。 3.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具備一種不斷發展的意識;認為自我處 於不斷成長與提高的過程中;喜歡嘗試新事物;希望實現自身的潛能; 能夠看到自身隨時間推移而出現的進步;希望自身在知識和效能方面 有新的提高。 4.積極的人際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擁有融洽、真誠的人 際關係;關心他人的福利;擁有心心相印、緊密無間的朋友關係;能 夠相互理解、互相體讓。 5.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有生活目標和方向感;能夠感受到現在和 以往生活的意義;對人生持有信念。 6.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對自我持有肯定的態度;承認和容忍自身. 6.

(14) 在很多方面的優缺點;對過去的生活持肯定的態度。 Ryff 認為傳統的主觀幸福感常專注於情緒的部分,但是人們在經 歷正向的情緒的同時,也可能覺得他們的生命是沒有意義的;而主觀 幸福感也常和個體的天生性格有關(Diener, Oishi, & Lucas, 2003)。當個 體在敘說他們的生命故事時,若能從舊事物的觀點中,整合出更深入 的自我了解時,他們會有更高層次的自我發展以及心理幸福感;特別 是在「個人成長」的這個面向中(Deci & Ryan, 2008);這與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中,最後一個階段的成年晚期中: 「自我 統整」的生命發展任務有其密切的關係(廖英純、林惠如,2008;蕭秋 月、葉淑惠,2004)。不過幸福感的概念最早是源自於西方,相較於華 人社會的文化, 「福氣」一字可能更貼近幸福感的描述,然而概念上還 是有其模糊的地方,尤其華人文化受孔夫子及老莊等思想深遠的影響, 常代表:長壽、健康、平靜、美德,抑或是否面對死亡時的坦然,從 小學校教育所形成的價值觀可能決定形成幸福感的概念組成,特別是 在與他人互動關係是否和諧、工作上的成尌、生命的滿足(Lu, Gilmour, & Kao, 2001)。 因此,華人文化社會中, 「社會取向的幸福觀」值得我們思考,華 人的集體主義文化中,自我與其生存的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個人在相 互依存的人際關係中恪盡職守地達成自己的角色義務、維護人際和諧; 幫助自己的團體、家庭茁壯發展才是至善的價值(高旭繁,2013);而 這樣的價值觀在大學生中亦然,比較台灣和英國的大學生,在社會整 合的分數和幸福感之間有顯著的差異,意指在文化脈絡的背景之下, 當台灣學生與他人有越高的社會連結時,則幸福感分數則會顯著提升; 但反觀英國學生則沒有存在這個現象(Lu, 2001)。. 7.

(15) 二、幸福感的相關研究 在綜觀 26 篇文獻的統合研究中指出: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和 降低心血管的死亡率、腎臟病、HIV 病毒感染皆有顯著的相關,並且 不管是在健康或不健康的族群中,心理幸福感都是帶來有利的影響 (Netz, Wu, Becker, & Tenenbaum, 2005 ; Boehm & Kubzansky, 2012);除 此之外,心理幸福感也與憂鬱症息息相關,在一篇長達十年的大型世 代追蹤研究中發現,低心理幸福感的中老年人相較高心理幸福感的老 人,高出了 7.16 倍的憂鬱傾向(Wood & Joseph, 2010);然而影響幸福感 的因素非常多元;而人們對於享樂,會有一個停損點的疲乏(hedonic treadmill)。這也尌是為什麼那些獲得樂透大獎的得主在一年後,快樂 的程度並沒有比控制組高。因此人們在一個新的情境裡,幸福感都會 快速地調節和消長(Diener, Lucas & Scollon, 2006)。 根據 Lyubomirsky、Sheldon、Schhkade(2005)三位學者歸納統整出 三種與幸福感有關的重要因素,分別是基因(genes)、環境(circumstances) 與意圖性活動;(intentional activities),其中基因的影響占 50%,環境 占 10%,意圖性活動則 40%;當人們憑自由意志去做出來的某些認知 行為、有意圖的去做某些活動,例如細數生活中經歷的恩典、規律的 運動等等,是一條可以通往幸福感的有力通道。 幸福感針對老年人這個族群是否有其特殊性?可能是老人本身的 婚姻狀態(Wilson & Oswald, 2005),在退休的中老年人中,婚姻關係和 家庭關係可被視為社會關係的資源中的調整因子,在家庭的同住成員 的部分,配偶常是一個常被探討的重要成員,對老人的幸福感有正向 的支持(Larsen & Eid, 2008 ; Pavot, 2008)。伴侶能提供情感性及工具性 的支持,緩衝壓力的來源;並且男性獲得的益處可能比女性更大,因. 8.

(16) 為女性通常更能發展婚姻生活以外的社會網絡關係;有縱貫型的研究 指出,人們最能產生幸福感的婚姻曲線在生命週期中是呈 U 型,亦即 發生於早期結婚階段以及年老的生命階段(VanLaningham, Johnson, & Amato, 2001)。 另外,值得我們思考的是:越老或身體帶有嚴重疾病的老人,幸福 感程度尌比較低嗎?直觀的思考是,隨著老人年紀的增加,老人正向 幸福感的體驗會削弱(Smith, Markus, Heiner, & Daniela, 2002);但近年 來,有越來越多的文獻指出,即便是在疾病狀態,或是在最艱困的情 況之下,人們仍然能夠經歷幸福感(Susan& Steven, 2000);除此之外, 快樂甚至能帶來健康和長壽(Diener & Micaela,2011),在統合分析的研 究中:一群健康的人,正向的心理幸福感相較於不健康的人,更顯著 的降低了他們的死亡率(Chida & Steptoe, 2008);雖然在生病的一群人中, 幸福感並不一定能預測他們的長壽;但是在健康的一群人裡,幸福感 卻能預測長壽;幸福感或許不能治療疾病,但是卻能在健康的一群人 中,成為疾病的保護因子(Veenhoven, 2008)。. 9.

(17) 三、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與幸福感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之民國 100 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 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 (第七次)指出:台灣地區 58 歲以上中老年人, 認為目前健康狀況「不太好」或「很不好」的比例隨年齡層越高而遞 增;尌整體慢性疾病罹患率而言,年齡越高則罹病項目數也越多,台 灣地區 58 歲以上老人,逾八成(81.8%) 至少罹患一種慢性疾病,其中 75 歲以上族群至少罹患一種慢性疾病之比例更超過九成,75~84 歲為 93.0%,85 歲以上則為 91.4%。若是以退休老年人的年紀來當作分野, 身體健康狀況是幸福感的重要預測因子;累積的慢性疾病和功能性的 身體限制會束縛老人生活的正向體驗,隨著老人年紀的攀升,主觀幸 福感中的正向情緒會顯著下降,然而和負向情緒卻沒有顯著的相關 (Smith, et al., 2002; Kunzmann, Little, & Smith, 2000);另外,幸福感中 的正向情緒卻也是老人未來生活功能評估量表 (ADLs)和存活壽命的 保護因子(Ostir, et al., 2000)。不過也有研究指出 85 歲以上的高齡者相 較年輕的老人而言,自覺身體健康狀況和心理幸福感之間並沒有顯著 的相關(Nygren et al., 2005),這樣的結果也可以對應到成功老化中常提 及的選擇、補償與最適化理論(The model of selective optimization with compensation theory),其中展示了如何達成成功老化的具體作法;強調 透過三種策略促使成功老化,包括(1)選擇(selection):即預防或因應退 化而對生活目標所做出的選擇;(2)最佳化(optimization):即人調整或 精鍊本身仍保有的能力與資源而使目標達成;(3)代償(compensation): 即人利用環境及工具的調整或改變而使目標達成(Baltes&Baltes,1990); 因此年長的高齡者仍有機會透過自己本身的優勢來彌補或因應身體退 化所帶來的衝擊。. 10.

(18) 第二節 社會支持意涵及相關因素 一、社會支持的定義 社會支持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 19 世紀英法兩國人口學者的研究, 在四十年前這個議題,尌備受心理學者討論,70 年代社區心理學研究 指出(Caplan,1974);社會支持提供了豐富的功能,Cobb(1976)認為社會 支持是使個體相信自己是受關心及被愛、被尊重、有價值的,且歸屬 於一個溝通和互相有責任的網絡裡。而 Shumaker 及 Brownell(1984)的 觀點則是認為社會支持是兩個個體間互會、交換資源,而促使接受者 增進幸福感。在這樣的支持系統裡,可以區分為初級團體和次級團體, 初級團體例如家庭成員這樣小規模、非正式、親密的和持久的團體, 像是家人或朋友;次級團體相較之下則是:大的、較正式 (有組織或 規範),在團體停留的時間或常或短,例如;工作、宗教組織 (Bennett & Morris, 1983)。老年社會支持有四種類型,包含: 1.情感性支持(Emotional support):指在社會網絡裡,成員和成員之間 提供或表達同理、愛、信任、關懷等的支持,使個人在情感上能獲得 滿足。在老年人中,情感性支持對於男性和女性都和增加正向情感有 相關;有文獻指出,來源上卻有所不同:男性來自家庭,女性來自朋 友(Patrick, Cottrell, & Barnes, 2001)。 2.工具性支持(Instrumental support):指社會網絡內,提供具體的幫助 或服務,使個人能在具體的物質上獲得滿足。有文獻指出,總是在接 受工具性支持的老人容易會有慢性損害的負面影響,因為會專注在自 己日常生活中無法達成的事上(Reinhardt, Boerner, & Horowitz, 2006)。 3.資訊性支持(Informational support):社會網絡裡的成員,互相提供資. 11.

(19) 訊、建議或忠告。4.評價性支持(Appraisal support):提供有助於讓個體 提高自我評價的資訊,包含肯定他的價值;讓老人覺得他是有能力去 完成某件事的。. 12.

(20) 二、社會支持與家庭的功能 以退休 65 歲以上的老人而言,已離開了職場,家庭是老年人退休 後生活最主要的初級團體,可提供情緒的支持,包含愛、關懷、自尊、 價值、鼓勵和工具性支持,像是:提供行為或是物質的協助,協助個 體解決實際的問題 (Heaney, & Israel, 2008);針對關係的建立,個體的 社會連結與社會支持是有助於心理發展的(Kawachi & Berkman, 2001; Walen, & Lachman, 2000)。 家庭是社會支持和社會連結的重要來源(Chan, 2005;Nicole , Dana, Sybill, &Bernhard, 2005),而有良好的社會支持尌能促發長者有好的應 對(coping)。老年人衰老或患有身體的各種疾病時,家庭常是最主要的 照護系統;家庭成員可以減緩逐漸衰退的健康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 也可以增加生活滿意度(Bowling & Farquhar, 1991; Landau & Litwin, 2001; Silverman et al., 2000)。家庭成員間的凝聚力,在面臨對抗癌症的 一群老人裡,家庭的支持對幸福感有重要影響,尌像是緩衝劑一樣, 減輕疾病的負面影響,也影響著病人對疾病的應對(Kotkamp-Mothes, Slawinsky, Hindermann, & Strauss, 2005);包含像是心血管疾病的改善、 高血壓、癌症、慢性疾病等(Dressler & Bindon, 2000;Seeman et al. 2002; Wood et al., 2008)。 老人的家庭關係可以牽涉到生命意義感,繼續維持退休老年人的 生命意義感;相較於朋友,與家庭成員的關係能夠解釋 10.9%的變異, 然而朋友卻僅能解釋生命意義感 4.8%的變異(Pinquart, 2002);增進退 休老年人的家庭關係能夠促進心理幸福感(Chiang, Chien, Lin, Yeh, &Lee, 2013),甚至能活得比較長壽(Diener & Chan, 2011)。家庭裡,子. 13.

(21) 女和老人之間雙向互惠或補償的支持,對心理幸福感而言是重要的; 因為可以增進老人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有價值的感受(Kim & Kim, 2003)。 三、社會支持與健康的關係 另一個近年來越來越多被研究的議題是:社會支持和健康之間的 關係,這其中的機制若依 Umberson & Montez (2010) 的歸納方式來分 類,有三種可能的解釋:1.健康行為科學因素:有 40%的發病、失能, 可以歸因為不好的健康行為(McGinnis, Williams-Russo, & Knickman 2002);例如:在婚姻中,伴侶動態的互動關係可以協同發展出有益於 健康的行為。(Lewis, et al., 2006)。2.生理學的因素:有越來越多臨床 上流行病學的證據與這樣的結果一致,社會支持與生理機制的相關性 甚至已更甚於相關疾病本身,藉由社會支持來激發一連串的生理反應, 是在減緩身體健康狀態受損的間接情況下提升幸福感的(Bishop, Martin, & Poon, 2006);例如降低血壓、心跳、壓力賀爾蒙(Uchino, 2006); 其中生物體的生物基因表現,像是發炎反應或是血壓等情況,則要視 社會支持中的親密關係品質而定,不好的親密關係反而會促發發炎反 應或是更高的血壓(Kiecolt, Gouin, & Hantsoo, 2010;Kiecolt &Newton, 2001)。另外,良好的親密關係,對老人的大腦有防護作用,他們知道 在有急難的時候,可以完全的依靠另外一半,可以讓記憶力相較孤獨 的老人較不提早衰退(Waldinger, 2015)。3.社會心理學的因素:社會支 持也可能是透過心理健康來影響身體健康的,藉由社會支持中的情緒 支持來增進心理幸福感(Cohen, 2004);或是透過降低壓力、提升生命意 義感(Krause, 2006)。常被學者提出的另一個社會支持影響身體或心理. 14.

(22) 健康的理論架構是因應理論(coping theory),透過支持系統裡的情緒支 持和因應策略的協助,利用 emotional-focused coping 或 problem-focused coping,協助個體緩衝或紓解壓力,近而達到健康的維持,即便在嚴重 的疾病狀態下。(Thoits, 2011;Folkman, & Greer, 2000; Kotkamp, et al., 2005)。. 15.

(23) 小結 年長者的身體健康狀況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出現衰弱的情形,尤 其是與慢性疾病共存;在這樣生理的衰退之下,老人的心理幸福感也 會因著年紀增長而下降。在身體健康狀況與幸福感的關係探討上,有 不少學者提出了假說或驗證的模型,意即這兩變項間可能不只是單純 的影響,社會支持的效果對身心的影響舉足輕重,三者的互動機制是 研究的缺口(Thoits, 2011);除此之外,老人退休後,接觸最密切的家庭, 讓身體健康狀況與心理幸福感之間形成了動態且多變的關係;但過去 研究中,鮮少連貫的探討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及幸福感如何在家庭關 係的支持系統中互動。故本研究希望檢驗家庭關係是如何影響或帶動 老年人身心兩者的互動關係以彌補研究缺口。. 依據上述文獻回顧之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H1-1:不同性別的幸福感有差異 H1-2:年紀越大幸福感越低 H2-1:家庭關係與心理幸福感相關 H2-2:心理幸福感與身體健康狀況相關 H2-3:家庭關係與身體健康狀況有關 H3-1:家庭關係會透過身體健康狀況之中介作用影響幸福感 H3-2:家庭關係會透過幸福感之中介作用身體健康狀況. 16.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二手資料分析進行老人心理幸福感因素之探討,資料 來源是衛福部 104 年度委託臺北醫學大學陳怡樺教授研究計畫,建構 出的國民心理健康調查。. 第一節 研究理論與架構. 家庭關係. 自主性. 身體健康狀況. PWB. 環境掌控. 個人成長. 與他人正向關係. 生活目標. 自我接納. 係. 圖 3.1 A proposed conceptual model of happiness as a mediator of family relations and health. 17.

(25)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步驟 一、專家會議研擬 本研究使用資料來自台北醫學大學陳怡樺教授 104 度國民心理健 康調查之前驅測試,測試前進行三次專家會議,進行研擬問卷內容及 方向,專家學者包含:一位計畫主持人、五位協同主持人,研究專長 為行為科學、社會心理學、衛生政策、社區衛生、臨床精神科等心理 衛生相關專業之專家;本研究之指導教授亦是計畫協同主持人之一 員。. 二、收案方式: 於全台北、中、南、東四大地理區域進行收案,抽樣調查全台灣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共 162 位。抽樣方式為根據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 查之抽樣分層(侯佩君、杜素豪,2008):每區選兩個縣市,每個縣市再 選取一個鄉鎮市區,再於每個鄉鎮市區選擇一個村里,共計 16 個村里, 樣本分別選自:都會核心 3 個鄉鎮市區(台北市大安區、台南市中西區、 高雄市三民區);工商市區 3 個鄉鎮市區(台北市文山區、台中市西屯區、 台南市安平區);新興市鎮 3 個鄉鎮市區(台中市豐原區、高雄市仁武區、 花蓮縣新城鄉);傳統產業 2 個鄉鎮市區(新竹縣新埔鎮、新竹縣關西鎮); 低度發展鄉鎮 3 個鄉鎮市區(雲林縣斗南鎮、花蓮縣壽豐鄉、台東縣台 東市);高齡化 1 個鄉鎮市區(雲林縣大埤鄉);偏遠鄉鎮 1 個鄉鎮市區(台 東縣太麻里鄉)。. 18.

(26) 三、訪員訓練: 本研究者亦參與本研究之訪員訓練,訪員使用平板電腦,到當地 的里民活動中心、里長辦公室或家戶拜訪,對抽樣的當地老人進行施 測;所有訪員皆事前接受過訪員訓練,進行標準化施測程序相關練習, 訓練結束附有 IRB 訓練 6 小時的認證時數證明。. 19.

(27) 四、訪員調查流程圖. •調查計畫簡介 •研究方法:研究樣本、對象、工具及調查實施流程 •研究倫理說明 參加訪員 •標準化施測程序 訓練 •問卷紀錄方法 •訪員訪問之注意事項 •平板電腦操作及練習. •由研究中心選定調查之行政區及里進行收案 調查準備 •和當地里長聯繫,發正式公文 工作 •調查前一日,再次確認聯繫. 實地執行 訪問. •拜訪里長 •訪員於里民中心或約訪地點進行施測 •向受訪者自我介紹並說明研究目的 •說明受訪者同意書,取得受訪者同意後進行填寫 •開始進行施測 •結束致贈禮券. 訪問結束. •檢查受訪者文件的完整性 •(1)電子/紙本問卷 •(2)受訪者同意書 •(3)受訪者個人記錄表 •回收整理資料. 20.

(2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變項採用問卷設計方式測量,基本變項包含人口學變項: 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及家庭月收入。研究變項包含家庭 關係、社會支持、環境狀況及幸福感等變項,以下尌各個變項之操作 型定義與量表的來源做說明: 一、心理幸福感問卷(PWB 問卷) 使用 Carol Ryff’s(1989)的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ical Well BeingScale),共計 84 題,問卷分為 6 個次量表,包含自 主性、環境駕馭、個人成長、積極的人際關係、生活目的、自 我接受;中文版為李思賢教授取得 Professor Ryff 同意授權後翻 譯(李思賢,2012),相關信效度請見(Chiang et al., 2013)。陳怡 樺教授執行 104 度國民心理健康調查,是選取其中 18 題,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選項為「非常同意」 、「同意」 、「中立意 見」、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分數範圍為 18~90 分,分數 越高,代表心理幸福感越高。信度的部分,心理幸福感量表的 內部一致 Cronbach’s alpha 為 0.89。. 二、家庭關係問卷 取自 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Zimet, Dahlem, Zimet& Farley, 1988),中文版為國內李 思賢教授自編題組,原量表為 12 題社會支持的題目,本題目 選取 5 題關於家庭面向的支持採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選項為 「非常同意」 、 「同意」 、 「中立意見」 、 「不同意」 、 「非常不同意」,. 21.

(29) 分數範圍為 5~25 分,分數越高,代表家庭關係越好;整體信 度為 0.851。. 三、健康狀況問卷 研究對象對自己健康狀態的自我評估,參考 SF-36 台灣 版一般健康狀況量表(盧瑞芬、曾旭民、蔡益堅,2003)的自 我評估,再依據研究計畫之專家建議刪減;因考量題組量表 分數的一致性,以及參考鄢如平(2011)探討成人健康檢查族 群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中;修訂之自覺健康狀況 量表,選取最具代表性的三題,每個題目採 Likert 五分量表, 包含: 「您覺得您目前的健康狀況如何?」、 「與您同年齡的 人相較,您覺得您目前的健康狀況如何?」 、 「與一年前相較, 您覺得您目前的健康狀況如何?」。原始計分選項為 1 分: 「好很多」 、2 分「好一些」 、3 分「差不多」 、4 分「差一些」、 5 分「差很多」 ,改為反向計分,分數範圍為 5~15 分;分數 越高,代表自覺健康狀況越好。因題數不多,整體信度為 0.67,根據 DeVellis(1991)提出的建議,.65~.70 為可接受的 信度。. 四、基本資料. (1) 性別:分為男、女。 (2) 年齡:以足歲做計算,將民國 104 年與出生年相減。. 22.

(30) 第四節統計分析 本研究問卷收回後,以統計套裝軟體 SPSS for Windows 22 版 進行統計分析及檢驗: 一、以描述性統計之平均數、標準差、百分比來了解抽樣的老人樣 本特性及量表的得分情形;包含年齡、教育程度、健康狀況。 二、以獨立樣本 t 檢定、Pearson 積差相關,比較不同性別及不同 年紀的幸福感分數是否有顯著差異。 三、以「四步驟法」及「Sobel 檢定」進行連續變項家庭關係、幸 福感、身體健康狀況的中介效果分析。 四、使用 M plus7 統計軟體進一步驗證家庭關係、幸福感、身體健 康狀況的中介效果。. 23.

(31) 第五節 研究倫理. 本研究屬於人體研究法規範,研究計畫執行前由陳怡樺教授送送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人體試驗委員會(TMU-JIRB)審查,審核同意後執行 (IRB 案件編號:N201506014)。開始進行研究前,研究人員會事先告知 受試者研究目的及研究相關資訊,確定研究者了解並同意簽名參加此 研究後,才開始進行問卷訪查;在研究過程中,若受試者對研究內容 有覺得不妥或任何原因,皆可隨時要求終止研究。. 24.

(32) 第四章 結果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特性 本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 65 歲以上之老年人,總樣本數為 147 人。 受者平均年齡為 74.12 ± 6.38 歲,男性受訪者占 46.9%;女性占 53.1%。 教育程度以國小以下(含國小)占大多數,占 65.3%;其次為高中職,占 11.6%。健康狀況以普通居多(36.1%),其次則為很不好及不好 (22.4%)。. 表一、研究對象性 變項(N=147). 人數(%). 年齡(歲). 74.12 ± 6.38. 性別 男性. 69(46.9). 女性. 78(53.1). 教育程度 (N=146) 國小以下. 96(65.3). 國中. 15(10.2). 高中職. 17(11.6). 專科或大學以上. 18(12.3). 健康狀況 很不好. 33(22.4). 不好. 33(22.4). 普通. 53(36.1). 好. 24(16.3). 很好. 4(2.7). 25.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與幸福感之相關 表二、性別在 PWB 上之檢定 平均值(標準差). PWB. 自由度. 男性(N=69). 女性(N=78). 70.87(8.23). 69.22(10.66). 145. t值. 1.04. 效果量 p. 0.299. (d). 0.08. 以獨立樣本 t 檢定分析結果如表二,結果發現:不同性別在心理 幸福感(PWB)上並無顯著差異,t(145)=1.04, p=.299, d=0.08。男性 PWB(M=70.87,SD=8.23)與女性的 PWB(M=69.22,SD=10.66)沒有顯著差異。 以 Pearson 相關分析的結果發現:r(145)=-.02, p=.812,年紀和 PWB 有 負相關,但並無顯著關係。. 26.

(34) 第三節不同變項間與幸福感之中介效果 表三、「家庭關係PWB身體健康狀況」之中介效果迴歸分析 PWB. 身體健康狀況. Model 1 家庭關係. Model 2. .45***. .36***. PWB. Model 4 .15*. .54***. .47***. R2. .20*. .13*. .29. .31. Adj R2. .20*. .12. .29. .30. F. 37.64***. 21.12***. 57.79***. 31.55***. 自由度. (1,145). (1,138). (1,138). (2,137). 註:表中數值為標準化迴歸係數(β) *p<.05. Model 3. **p<.01 ***p<.001. 27.

(35) 表四、「家庭關係身體健康狀況PWB」之中介效果迴歸分析 身體健康狀況. PWB. Model 1 家庭關係. Model 2. .36***. Model 3. .45***. 身體健康狀況. .27*** .54***. .44***. R2. .13*. .13*. .29. .36. Adj R2. .12*. .12. .29. .35. F. 21.12*. 21.12***. 57.79***. 38.54***. 自由度. (1,138). (1,138). (1,138). (2,137). 註:表中數值為標準化迴歸係數(β) *p<.05. Model 4. **p<.01 ***p<.001. 表五、家庭關係、PWB 對身體健康狀況之調節效果分析 身體健康狀況 △R2 Step1 X1 家庭關係 X2 PWB Step2 X1 家庭關係 X2 PWB. β. .305*** .158* .475*** .003 .151 .483***. X1X2 交互作用. -.057 2. Total R. .319***. N. 147. *p<.05 **<.01 ***<.001. 以分析結果檢驗 PWB(M) 對家庭關係(X)和身體健康狀況(Y)的中 介效果(mediating effect),結果如表三顯示,X 對 M 具有顯著響力(β =.45,p<0.001),X 對 Y 具有顯著響力(β=.36,p<0.001),M 對 Y 具有顯 28.

(36) 著響力(β=.54,P<0.001),然而同時考慮 X、M 對 Y 之解釋力時,X 的 解釋力下降,從原來β=.36,p<0.001 下降為β=.15,p<0.05,而 M 仍然 維持一樣的解釋力(β=.54,p<0.001 和β=.47,p<0.001)。根據 Baron 與 Kenny(1986)之判準,中介效果成立,M 能部份中介 X 和 Y 之間的關 係。 另外以 Sobel test 檢驗 PWB 對家庭關係和身體健康狀況的中介效 果(mediating effect);結果顯示,中介效果顯著(z=4.250, p=0.000),顯 示家庭關係影響 PWB,進而再影響身體健康狀況。中介效果的標準化 效果量則為 d=0.216;亦即家庭關係每增加一個標準差,會透過影響影 響 PWB,進而讓身體健康狀況增加 0.216 個標準差。並以階層迴歸再 次檢驗(表五):家庭關係和 PWB 對身體健康狀況之調節效果(交互作用)。 分析結果如上表;結果顯示,家庭關係和 PWB 的主效果可以解釋身體 健康狀況變異中的 30.5%,F(2,137)=31.55,p<.001;而在控制了主效果 後,家庭關係* PWB 的交互作用僅可以增加 0.3%的身體健康狀況變異, F(1,136)=0.63,p=0.43,然而此一效果並不顯著。 反之,若將中介變項由 PWB 改為身體健康狀況,以分析結果檢驗 身體健康狀況( M’) 對家庭關係( X’)和 PWB( Y’ )的中介效果,如表 4, X’的解釋力仍維持,為β=.36,p<0.001 和β=.27,p<0.001,沒有因為 M’ 而中介 X’和 Y’的關係,即不存在原來的中介效果。再以 M plus7 統計 軟體進一步驗證家庭關係、幸福感、身體健康狀況的中介效果。. 29.

(37) 圖 4.1「家庭關係PWB身體健康狀況」之中介效果分析. .10(p>.05). F1 .84. H1 .44. F2. .76. F3. .63. 家庭關係 .37***. .81. 心理幸福感 PWB. 身體健康狀況. 0.76***. .68 .61. F4 .68. F5 .44. 自主性. 環境掌控. .58. .69. .52. 個人成長. .64. 與他人正向關係. 係. 註:Standardized estimates CHI-SQUARE=170.449 DF= 74. P=.000. CFI= .857 RMSEA= .094 SRMR= .063. 30. 生活目標. .61. 自我接納. H2 H3.

(38) 圖 4.2「家庭關係PWB身體健康狀況」之中介效果模式修正. .11(p>.05). F1 F2 F3 F4. H1. .86. .44. .77. .34** *. 家庭關係. .56. 心理幸福感 PWB. 0.79** *. 身體健康狀況. .65. 22 .63. .77 .69. F5 .39. 自主性. .54. 環境掌控. .53. .68. 個人成長. 與他人正向關係. .65. .64. 生活目標. 自我接納. 係. 註:Standardized estimates CHI-SQUARE=126.072 DF= 71. P=.000. CFI= .918 RMSEA= .073 SRMR= .059. 圖 4.1 為家庭關係、心理幸福感、身體健康的初始模型,由 14 個 觀察變項及 3 個潛在變項所構成。根據 Hu & Bentler(1999)對模式適配 指標的建議:若卡方自由度值界於 1-2 間、RMSEA 低於.05(.05~.08 之 間,訂為「不錯適配」)、CFI 達 0.90 以上,則表示模式有良好的適配. 31. H2 H3.

(39) 程度。由於模式的初始模型的配適度仍須調整(χ2/df=2.30、RMSEA= 0.094(p=.000)、CFI= 0.857、SRMR=0.063),故再根據修正模式的建議 進行部分修正(M.I>10);圖 4.2 為調整三條路徑後(幸福感的環境掌控 和幸福感的自主性、家庭關係第四題和家庭關係第三題、幸福感的自 我接納和家庭關係第四題),模式適配性指標:卡方值=1.78 (p<.001)、 RMSEA=0.073(p=.040)、CFI=0.918、SRMR=0.059,已符合上述不錯配 適度的標準。模式結果為家庭關係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性達顯著,推 翻家庭關係與心理幸福感之虛無假設,家庭關係會影響心理幸福感, 亦即家庭關係分數越高,心理幸福感越佳;心理幸福感與身體健康之 相關具統計上的顯著意義,推翻虛無假設,意即心理幸福感越佳,身 體健康越佳。但家庭關係與身體健康之關係未達顯著,無法推翻虛無 假設。在模式的預測上,家庭關係能顯著預測中介變項心理幸福感; 中介變項心理幸福感亦能顯著預測依變項身體健康,但是家庭關係與 身體健康的關係卻不顯著,因此表示心理幸福感是完全中介變項。. 32.

(40) 第五章 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之背景變項 本研究的老年人平均數年紀大約是介於 68~81 歲間,歲數的區段 跨越初老人(young-old)至中老人(old-old) 。性別比例上,女性略多 一些(53.1% > 46.9%);在人口學變項的統計檢定上,性別和年齡均未 和心理幸福感有顯著的相關,和原先所提出的研究假設不同。在過去 的研究中,年齡和性別的背景變項和幸福感的關連常是變動的,因為 受其他因素或變項所干擾。在整理了 300 篇的統合研究裡指出,女性 都是擁有比較低的主觀心理幸福感;在性別和主觀心理幸福感的差異 比較裡:比較年輕的族群,性別和主觀心理幸福感的差異是比較小的 (Pinquart & Sörensen, 2001 )。幸福感也常受老年人是否仍擁有伴侶所影 響,在七年的追蹤研究指出:不管是男性或女性,伴侶的過世,都是 造成生活滿意度的下降。年長男性在擁有伴侶的陪伴下,生活滿意度 在七年中是逐漸攀升的;而在年長女性中卻沒有這樣的效益 (Chipperfield & Havens, 2001)。另外,性別的不同,影響社交網絡參與 的程度;但這個差異卻也可能矛盾的增加女性的心理疾患;特別是在 有責任對他人提供社會支持時 (Kawachi & Berkman, 2001)。 年齡和幸福感的關係在方法學上看似容易,但是卻存在著很多不 同的爭議(Lelkes, 2007)。年齡部分或許不能直接的影響到幸福感,但是 卻可能因為某些關連而造成橫斷性的差異:像是年紀比較大的長者, 平均的教育水平會是比較低的、比較關注基本的生活所需,比較容易 滿足等等(Argyle, 2003)。. 33.

(41) 年齡和性別對幸福感有影響,但是這些影響可能是微小的(Lucas & Gohm, 2000),常來自於研究者對幸福感的測量上內容組成的不同 (Diener, 2009)。. 34.

(42) 第二節 模式變項之探討. 幸福感次變項模式的探討上,環境掌控和自主性被模式建議為有 相關需要修正:好的環境掌控可以是對週遭環境的事件、環境、掌管 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責任等是有良好的掌控性,這樣的特質或許可以幫 助個體更能融入身邊的群體中、讓個體可以去選擇或創造適合自己的 環境(Ryff & Singer, 2002);而自主性的概念,也常代表個體容不容易受 群體強烈的觀點或意見而主導自己的想法;個體和群體兩者的互動關 係像是一體兩面,在 18~29 歲的青年人至 30~64 歲的壯年人間,這兩 個次變項能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有上升的趨勢(Ryff, 1995)。 在跨國文化和幸福感的文獻裡指出,較個人主義的國家中(美國、澳洲、 德國),自主性和幸福感有正向的關係;但是在較集體主義的國家(中國、 臺灣)中,則沒有相關(Oishi, 2000);相較其他幸福感的五個次變項,本 研究的自主性亦是其中因素附荷量最低的,和過去的結果有一致的關 係(Chiang, Chien, Lin, Yeh, & Lee, 2013)。另外,我們很難找出任何兩 篇在探討和心理學相關變項與 PWB 的六個次構面的相關性中,有一致 趨勢的;也尌是說,次構面與相關變項間呈現出來的相關趨勢,是存 在著高度變動性的,也甚至可能有研究者誇大其趨勢之間的關聯性 (Ryff & Singer, 2006)。 家庭關係的模式調整裡顯示: 「我可以和我的家人談論我的問題」 、 「我的家人樂意協助我做決定」 ,這兩題有高度的相關性,做決定這個 生活技能在醫病關係中常被提及;可能是因為一起做決定的這個過程 常涉及著分享資訊;當雙方可以共享某個決策時,意味著彼此是有意 願去分享或討論某個決定,是一個採取步驟去建立共識的過程,所以. 35.

(43) 兩者的關係常是密不可分的。(Charles, Gafni, & Whelan, 1997)。對老人 來說,做決定可以是涉及問題時,一個增能(empower)的過程,試著在 未來去找出更好的替代方案(Kapp, 1991)。在「我的家人會嘗試幫助我」 和「我能從家人中獲得需要的情緒協助與支持」這兩題與家庭關係的 相關性最大分別為 0.64 和 0.62,在好的家庭關係是可提供情緒的支持, 和工具性支持,像是:提供行為或是物質的協助,協助個體解決實際 的問題(Heaney & Israel, 2008)。. 36.

(44) 第三節家庭關係與心理幸福感之重要性 本研究的結果試圖去呼應華人特有的家庭主義下的關係,會直接 的影響到高齡者幸福感的建構:華人的家庭文化有著深厚的傳統,即 使在急速變遷和西化的台灣,仍保有相當程度的文化價值觀;例如華 人的家族主義,強調家庭延續、家族和諧、家族榮譽;無條件的互相 依賴、互相信任;對家人講求親愛之情;不直接表現對家人的負面感 情,以免傷害彼此感情;對家人的失敗事情要盡量隱藏、不對外宣揚, 以免損及家族名譽;家人共同維護家庭和諧幸福的對外形象而使家族 有面子是重要的。中國內地、香港、台灣三地都共同具有家族主義的 社會價值觀(Yang, 1988)。在這樣的運作系統底下,使家庭關係更為緊 密,因為對家人有責任與義務,當家人有需要時,全家能迅速的提供 豐富的支持(陳秉華、游淑瑜,2001)。若用「人情與面子」的理論模式 來看,家庭關係屬於「情感性關係」 ,個人應當以需求法則和他們進行 交往,盡力獲取種資源,來滿足對方的不同需要(黃光國,2009);然而 幸福感追求的途徑會依所屬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陸洛(Lu, 2005)指 出文化會影響幸福觀的塑造,例如歐美文化裡是個人取向的幸福觀; 東亞文化則是社會取向的幸福觀。與重要家人之間的家庭關係則是老 年人心理幸福感的重要來源,與過去結果吻合(Chiang, Chien, Lin, Yeh, &Lee,2013)。老人的家庭關係可以牽涉到生命意義感,繼續維持退休老 年人的生命意義感(Pinquart,2002);本研究的結果和過去:增進退休老 年人的家庭關係能夠促進心理幸福感一致(Chiang, Chien, Lin, Yeh, & Lee, 2013)。家庭裡,子女和老人之間雙向互惠或補償的支持,對心理 幸福感而言是重要的;可以增進老人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有價值的感. 37.

(45) 受(Kim & Kim, 2003 )。從哈佛大學歷時最長久,長達 75 年的縱貫式 研究中發現,穩定、牢靠的親密關係是預測人們幸福感的重要因子。 好的親密關係,可以減緩因為身體老化所帶來的磨難,即便是深處在 病痛中的老人,他們的心情仍能保持愉悅(Susan& Steven, 2000);反之, 如果是品質差的關係,則可能使身體的病痛加劇(Kiecolt, Gouin, &Hantsoo,2010;Kiecolt & Newton, 2001)。因此在良好的關係裡所帶來 的幸福感是可以不全然的受控於身體上的病痛的,在與人互動的關係 下,身體、心裡健康三者之間動態多變的關係十分有趣。但不管如何, 不可否認的是,古哲學家和現代科學家一致同意的:幸福的關鍵在於 與他人的穩定關係。我們需要持續的親密聯結,有歸屬感,有人可以 傾訴,從中獲得支援;維繫關係的品質才是幸福的關鍵所在(Waldinger, 2015)。 在中介效果的探討中,兩兩雙變項皆呈顯著的關係,可看出變項 間互動的多元性,高齡者可以透過家庭關係這項社會支持,帶來心理 幸福感(Kim & Kim, 2003 );亦可以透過激發社會支持激發的生理反應, 減緩身體健康狀態受損而間接提升幸福感(Bishop, Martin, & Poon, 2006),但在本研究的驗證中,傾向以社會心理學的因素,讓家庭關係 透過心理健康來影響高齡者健康狀況的維持(Cohen, 2004),凸顯了心理 幸福感的重要性,這點值得我們深思。1979 年哈佛 Counterclockwise study 中尌曾做過探討老人重返、模擬二十年前年輕的心理狀態一週, 是會對身體健康狀態帶來巨大的控制和改變的結果(Langer,2009);追溯 至更早的 1930 年,尌有過對修女早年自傳內容使用的情緒和她們晚年 壽命的縱貫性研究發現:正向的情緒內容可以延長修女們六歲的壽命 (Danner, Snowdon, & Friesen, 2001),這些結果值得我們省思,以及不斷. 38.

(46) 的印證。過去的研究,會看到老人需要有好的身體,幸福感才會提高 (Smith, et al., 2002; Kunzmann, Little, & Smith, 2000);但近年來,有越 來越多的研究支持:在擁有足夠的心理資本下,尌能最終的回饋到外 顯的身體健康狀況上。在未來超高齡化的嚴峻挑戰之下,快樂的老人 才能活得更健康(Diener & Micaela, 2011),達到提高健康平均餘命的願 景。. 39.

(47)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 本研究在個案數上,礙於研究成本和地理空間上的考量,受試者 為 147 人。未來若能增加收案的個案數,更能有效估計母群體的參數。 在對受試者進行訪談前,雖已有針對訪員們進行 6 個小時的標準化面 談訓練;但在訪員們實際利用平板電腦對老年人進行訪談的過程中, 有些字彙仍然無法精準將問卷內容的國語語意轉換為老年人熟悉的閩 南語方言;造成受試者不能明白某些題項的意涵。 問卷總題數的作答時間方面,考量受試者在國民心理健康調查之眾多 問題的回答時間和心力,進行了主要研究變項中題數上的刪減,因此 會有問卷效度不足的潛在問題;例如心理幸福感的題數從原本的 48 題, 由專家選取了六個概面中的 18 題,所以效度部分需要再從模式中進行 調整,才能較符合問卷的效度標準。未來研究者可以針對研究結果, 增加主要變項的題數,來進一步驗證家庭關係、幸福感與身體健康狀 況之間的關係;讓邁向超高齡化世代的台灣,更重視老人的心理健康 資本。. 40.

(48) 參考文獻 Urethane, A. S. V.(200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 告。 Lee, Y.C.(2009).安適幸福感的構念發展與情緒調控機制之探討。臺灣大 學心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121。 行政院內政部統計處(2015)。104 年第 3 週內政統計通報。 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9148 衛生福利部(2014)。102 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 林歐貴英、郭鐘隆 (譯)(2003)。Nancy R. Hooyman H. AsumanKiyak 著, 社會老人學。台北:五南 取自:http://www.slideshare.net/hseyilishih/102-10310 李維靈、施建彬、邱翔蘭。(2007)。退休老人休閒活動參與及其幸福 感之相關研究。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3(2), 27-35。 陳秉華, & 游淑瑜. (2001). 台灣的家庭文化與家庭治療. 亞洲輔導 學報》(香港), 8(2), 153-174. 蔡琰、臧國仁。(2008)。熟年世代網際網路之使用與老人自我形象與社 會角色建構。新聞學研究,97,1-43。 黃仲珊、曾垂孝(1993)。口頭傳播:演講的理論與方法。台北:遠流。 侯佩君、杜素豪、廖培珊、洪永泰、章英華(2008)。台灣鄉鎮市區類型 之研究:[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 第五期計畫之抽樣分層效果分 析。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 (23),7-32。 高旭繁(2013)。通往華人幸福之路: 性格特質與文化價值的雙重作用。 本土心理學研究,(39),165-214。 41.

(49) 廖英純, & 林惠如. (2008). 運用生命回顧協助一位中風老人面對無力 感之護理經驗.護理雜誌, 55(1), 94-98. 蕭秋月, & 葉淑惠. (2004). 運用回憶治療於機構老人照護.長期照護雜 誌,8(2), 133-144. 盧瑞芬, 曾旭民, & 蔡益堅. (2003). 國人生活品質評量 (Ⅰ): SF-36 台 灣版的發展及心理計量特質分析. 臺灣公共衛生雜誌, 22(6), 501-511. 鄢如平. (2011). 探討成人健康檢查族群其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因 素研究-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為例. 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 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1-127. Argyle, M. (2003). 18 Causes and Correlates of Happiness. Well-being: The foundations of hedonic psychology, 353. Baillie,V., Norbeck,J.S., & Barnes,L.E.A.(1988).Stress,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the elderly. Nursing Research,37(4),217-222. Baillie,V., Norbeck,J.S.,& Barnes,L.E.A. (1988).Stress,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the elderly. Nursing Research,37 (4),217-222. Baltes, P. B., & Baltes, M. M. (1990).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uccessful aging: The model of selective optimization with compensation. Successful aging: Perspectives from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1(1), 1-34. Barnhill, L. R. (1979). Healthy family systems. Family Coordinator, 94-100. Bronfenbrenner, U.(1995).The bioecological model from a life course perspective:Reflections of a participant observer.In P.Moen, G. H.Elder,Jr.,. 42.

(50) & K.Lüscher(Eds.),Examining lives in context: Perspectiveson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pp.599–618). 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Eid,M.,& Larsen,R.J.(Eds.).(2008).The scienc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Guilford Press. Bennett, D., & Morris, I. (1983). Support and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189-210. Bishop, A. J., Martin, P., & Poon, L. (2006). Happiness and congruence in older adulthood: A structural model of life satisfaction. Aging and Mental Health, 10 (5), 445-453. Caplan, G. (1974). Social support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Lectures on concept development. New York: B ehavioral P ublications. Charles, C., Gafni, A., & Whelan, T. (1997). Shared decision-making in the medical encounter: what does it mean?(or it takes at least two to tango).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44(5), 681-692. Chiang, H. H., Chien, L. H., Lin, J. S., Yeh, Y. H., & Lee, T. S. H. (2013). Modeling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among retired older people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nursing, 22 (1), 93-101. Chida, Y., & Steptoe, A. (2008). Positiv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mortality: 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ie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70(7), 741-756. Chipperfield, J. G., & Havens, B. (2001).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tal status transitions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later life.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56(3), P176-P186.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5), 300-314. 43.

(51) Cohen, S. (2004).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8), 676. Danner, D. D., Snowdon, D. A., & Friesen, W. V. (2001). Positive emotions in early life and longevity: findings from the nun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5), 804. Devellis, R.F. (1991) Sca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26,Sage: Newbury Park. Deci, E. L., & Ryan, R. M. (2008). Hedonia, eudaimonia, and well-being: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9(1), 1-11. Diener, E., Oishi, S., & Lucas, R. E. (2003). Personality,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valuations of lif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4(1), 403-425. Diener, E., Lucas, R. E., & Scollon, C. N. (2006). Beyond the hedonic treadmill: revising the adaptation theory of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61(4), 305. Diener, E. (2009).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pp. 11-58). Springer Netherlands. Diener, E., & Chan, M. Y. (2011). Happy people live longer: Subjective well‐ being contributes to health and longevity. 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 Being, 3 (1), 1-43. Dressler, W. W., & Bindon, J. R. (2000).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cultural consonanc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lifestyle, social support, and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in an African American communit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02 (2), 244-260. Haines-Young,R., & Potschin,M.(2010). The links between biodiversity,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Ecosystem Ecology: a new synthesis, 110-139. Little, B.R.(2000).Free traits and personal contexts: Expanding a social 44.

(52) ecological model of well-being. I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Aug, 1995, New York, NY, U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 paper presented to the symposium on Person– Environment Psychology: Contemporary Models and Perspectives at the aforementioned meeting.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Lucas, R. E., & Gohm, C. L. (2000).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across cultures.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3(2), 91-317. Lu,L., Gilmour,R.,& Kao,S.F.(2001).Cultural values and happiness:An East-West dialogue.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41(4), 477-493. Folkman, S., & Greer, S. (2000). Promoting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in the face of serious illness: whe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form each other. Psycho‐ oncology, 9 (1), 11-19. Haines-Young,R.,& Potschin,M. (2010).The links between biodiversity,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Ecosystem Ecology: a new synthesis,110-139. Heaney, C. A., & Israel, B. A. (2008).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4, 189-210. Kapp, M. B. (1991). Health care decision making by the elderly: I get by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amily. The Gerontologist, 31(5), 619-623. Kawachi, I., & Berkman, L. F. (2001). Social ties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Urban health, 78(3), 458-467. Keyes,C.L., Shmotkin,D., & Ryff,C.D.(2002).Optimizing well-being: the empirical encounter of two tradi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2 (6) ,1007. Kiecolt-Glaser, J. K., & Newton, T. L. (2001). Marriage and health: his and 45.

(53) her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7 (4), 472. Kiecolt-Glaser, J. K., Gouin, J. P., & Hantsoo, L. (2010). Close relationships, inflammation, and health.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35 (1), 33-38. Kim, I. K., & Kim, C. S. (2003). Patterns of family suppor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2 (1-3), 437-454. Kim,J.E., & Moen,P.(2002).Retirement transitions,gender,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life-course, ecological model.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57(3),P212-P222. Krause, N. (2006). Exploring the stress-buffering effects of church-based and secular social support on self-rated health in late life.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61(1), S35-S43. Kotkamp-Mothes, N., Slawinsky, D., Hindermann, S., & Strauss, B. (2005). Cop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in families of elderly cancer patients.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hematology, 55(3), 213-229. Kunzmann, U., Little, T. D., & Smith, J. (2000). Is age-related stability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 paradox?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evidence from the Berlin Aging Study. Psychology and aging, 15 (3), 511. Lelkes, O. (2007). Happiness over the life-cycle: Exploring age-specific preferences. Mainstreaming Ageing: Indicators to Monitor Sustainable Policies, European Centre Vienna, Ashgate: Aldershot (UK). Lewis, M. A., McBride, C. M., Pollak, K. I., Puleo, E., Butterfield, R. M., & Emmons, K. M. (2006). Understanding health behavior change among couples: An interdependence and communal coping approach.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2(6), 1369-1380. 46.

(54) Little,B.R. (2000).Free traits and personal contexts: Expanding a social ecological model of well-being. I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Aug, 1995, New York, NY, U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 paper presented to the symposium on Person– Environment Psychology: Contemporary Models and Perspectives at the aforementioned meeting.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Lucas, R. E., & Gohm, C. L. (2000).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across cultures. Cultur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3(2), 91-317. Lu,L., Gilmour,R.,&Kao,S.F. (2001).Cultural values and happiness:An East-West dialogue.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41 (4), 477-493. Nygren, B., Aléx, L., Jonsén, E., Gustafson, Y., Norberg, A., & Lundman, B. (2005). Resilience, sense of coherence, purpose in life and self-transcendence in relation to perceive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the oldest old. Aging & mental health, 9(4), 354-362. Ostir, G. V., Markides, K. S., Black, S. A., & Goodwin, J. S. (2000). Emotional well‐ being predicts subsequent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and surviv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48 (5), 473-478. Patrick, J. H., Cottrell, L. E., & Barnes, K. A. (2001). Gender, emotion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among the rural elderly. Sex Roles, 45(1-2), 15-29. Pinquart, M., & Sörensen, S. (2001).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concep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old age: A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56(4), P195-P213. Reinhardt, J. P., Boerner, K., & Horowitz, A. (2006). Good to have but not 47.

(55) to us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perceived and received support on well-be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3(1), 117-129. Ryff,C.D.(1989).Happiness is everything, or is it? Explorations on the meaning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7(6),1069. Ryff, C. D. (1995).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ult life.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4), 99-104.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 Ryff, C., & Singer, B. (2002). From social structure to biology.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63-73. Ryff, C. D., & Singer, B. H. (2006). Best news yet on the six-factor model of well-being.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5(4), 1103-1119. Seeman,T.E.,Singer,B.H.,Ryff,C.D.,DienbergLove,G.,&Levy-Storms,L. (2002). Social relationships, gender, and allostatic load across two age cohorts. Psychoso- matic Medicine, 64, 395–406. Shanas, E.(1979).The family as a social support system in old age. The Gerontologist,19(2),169-174. Shumaker, S. A., & Brownell, A. (1984). 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 Closing conceptual gap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0 (4), 11-36. Smith, J., Borchelt, M., Maier, H., & Jopp, D. (2002). Health and well– being in the young old and oldest ol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8(4), 715-732. Stokols,D.(1996).Translating social ecological theory into guidelines for 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10(4),282-298. 48.

(56) Thoits, P. A. (2011). Mechanisms linking social ties and support to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52 (2), 145-161. Uchino, B. N. (2006).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a review of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potentially underlying links to disease outcomes.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9 (4), 377-387. Umberson, D., & Montez, J. K. (2010).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health a flashpoint for health policy.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51 (1 suppl), S54-S66. VanLaningham, J., Johnson, D. R., & Amato, P. (2001). Marital happiness, marital duration, and the U-shaped curve: Evidence from a five-wave panel study. Social Forces, 79 (4), 1313-1341. Veenhoven, R. (2008). Healthy happiness: Effects of happiness on physical health 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preventive health care.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9 (3), 449-469. Walen, H. R., & Lachman, M. E. (2000). Social support and strain from partner, family, and friends: Costs and benefits for men and women in adulthood.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 (1), 5-30. Waldinger, R. (2015). 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Ted Talk: https://www. ted. com/talks/robert_waldinger_what_makes_a_good_life_lessons_ from_the_longest_study_on_happiness. Wilson, C. M., & Oswald, A. J. (2005). How does marriage affect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 survey of the longitudinal evidence. Wood, D. A., Kotseva, K., Connolly, S., Jennings, C., Mead, A., Jones, J., & Faergeman, O. (2008). Nurse-coordinated multidisciplinary, family-bas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programme (EUROAC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49.

(57)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at hig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paired, cluster-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371 (9629), 1999-2012. Yang, K. S. (1998). Chinese responses to modernization: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1), 75-97. Zimet, G.D., Dahlem,N.W., Zimet,S.G., & Farley,G.K.(1988).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52(1),30-41. Zimmer, Z., Hickey, T., & Searle, M. S.(1995).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well-being among older people with arthritis. The Gerontologist, 35(4),463-471.. 50.

(58) 附錄 受訪者知情同意書、. 51.

(59) 52.

(60) 53.

(61) 家庭關係量表、. D2.我們想要了解您對家人給您支持的看法,請您指出您 是否同意下列這些句子。 我的家人會嘗. 1=非常同意 D2_1. 試幫助我. 2=同意 3=中立意見 4=不同意 5=非常不同意 D2.我們想要了解您對家人給您支持的看法,請您指出您 是否同意下列這些句子。. 我能從家人中 獲得需要的情. 1=非常同意 D2_2. 緒協助與支持. 2=同意 3=中立意見 4=不同意 5=非常不同意 D2.我們想要了解您對家人給您支持的看法,請您指出您 是否同意下列這些句子。 1=非常同意. 我可以和我的. D2_3. 家人談論我的. 2=同意 3=中立意見. 問題. 4=不同意 5=非常不同意 D2.. 我們想要了解您對家人給您支持的看法,請您指出您是 我的家人樂意 協助我做決定. D2_4. 否同意下列這些句子。 1=非常同意. 54.

(62) 2=同意 3=中立意見 4=不同意 5=非常不同意 D2.我們想要了解您對家人給您支持的看法,請您指出您 是否同意下列這些句子。 1=非常同意 我很滿意家人 與我共度的時 光. D2_5. 2=同意 3=中立意見 4=不同意 5=非常不同意. 55.

(63) 心理幸福感量表、. E3. 尌一般來說,您有多常在生活中感受到一種安適 與自在?請針對下列的描述,評量您在日常生活中有 多常經驗到這些感受。 我的內心是輕鬆 自在的. 1=總是 E3_1. 2=常常 3=有時 4=很少 5=從不 E3. 尌一般來說,您有多常在生活中感受到一種安適 與自在?請針對下列的描述,評量您在日常生活中有 多常經驗到這些感受。. 在生活中我覺得 怡然自得. 1=總是 E3_2. 2=常常 3=有時 4=很少 5=從不 E3. 尌一般來說,您有多常在生活中感受到一種安適 與自在?請針對下列的描述,評量您在日常生活中有 多常經驗到這些感受。. 我的生活能帶給 我一種安適的感 覺. E3_3. 1=總是 2=常常 3=有時 4=很少 5=從不 E3. 尌一般來說,您有多常在生活中感受到一種安適 與自在?請針對下列的描述,評量您在日常生活中有. 56.

(64) 多常經驗到這些感受。 我的內心感到焦. E3_4. 躁不安. 1=總是 2=常常 3=有時 4=很少 5=從不 E4. 以下題目請問您對於您自己及自己的生活之感 受,並無正確答案,請您選擇最適合您真實感受的選. 當我回顧我的生 命故事,我很高興. 項。 E4_1. 事情最後的結果。. 1=非常同意 2=同意 3=中立意見 4=不同意 5=非常不同意 E4. 以下題目請問您對於您自己及自己的生活之感. 我肯定自己且充. E4_2. 滿自信。. 受,並無正確答案,請您選擇最適合您真實感受的選 項。 1=非常同意 2=同意 3=中立意見 4=不同意 5=非常不同意 E4. 以下題目請問您對於您自己及自己的生活之感 受,並無正確答案,請您選擇最適合您真實感受的選. 我對於生活具有 方向感與目標。. E4_3. 項。 1=非常同意 2=同意 3=中立意見. 5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07 Administration of the Foreign Professionals Engaging in Arts and Performing Arts and the Documents Required for Foreign Professionals Engaging in Arts and Performing

From the doctrinal structure of this `sastra`,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is work has only amended some errors committed in the `Abhidharma-ynana-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Looking back, the Life Buddhism advocated by Master Taixu established the basic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Humanistic Buddhism of his disciple,

Radiographs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s 廖振焜 林大弘 吳長晉 戴 瀚成 傅楸善 楊榮森 侯勝茂 2005 骨科醫學會 聯合學術研討會. • Automatic Digital 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