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幼兒氣質之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幼兒氣質之關係"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教 育 心 理 與 輔 導 學 系 教育心理學報,民 97,40 卷,2 期,283-302 頁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

與幼兒氣質之關係

*

黎 樂 山

程 景 琳

簡 淑 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探討幼兒情緒調節策略以及相關因素,包括幼兒氣質、照顧者反應方式 以及其他背景變項。為瞭解以上概念,本研究以二百九十六位幼兒照顧者及三十八位幼托園 所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使用之問卷包含「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照顧者對幼 兒負向情緒反應問卷」以及「幼兒氣質量表」。主要發現如下:一、幼兒使用情緒調節策略 的頻率依序為尋求照顧者、語言表達、認知引導、攻擊及發洩安撫策略。幼兒的氣質類型會 影響其情緒調節策略表現。二、整體而言,照顧者較常出現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及鼓勵表達 反應;較少出現降低嚴重性、懲罰及心情低落反應,不同教育程度照顧者的反應頻率亦有所 不同。三、照顧者愈常使用鼓勵表達、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反應,愈少使用心情低落、懲罰、 降低嚴重性反應,則幼兒愈常使用認知型策略;而照顧者愈常使用心情低落、懲罰、降低嚴 重性反應,愈少使用鼓勵表達、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反應,則幼兒愈常使用行為型策略。

關鍵詞:幼兒氣質、幼兒情緒調節策略、情緒調節、照顧者反應

以往社會普遍認為擁有高IQ 的人似乎也有較好的成就。但近十年來,隨著情緒智商(EQ)一詞 在 Goleman 的暢銷書被介紹後,大眾逐漸發現情緒不但是決定其他能力的發揮極限、更是影響人類 生存的重要關鍵。過去研究發現,情緒調節與人格發展、社會能力、認知學習和心理病理等息息相 關,影響著個體的適應(江文慈,民88)。對年幼的兒童來說,此時正值其發展情緒調節策略的關 鍵時刻。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如處理的態度、教導情緒調節技巧、以及所涉入的程度,都 不斷地在型塑幼兒的內在情緒的運作模式。另一方面,幼兒本身所具有的氣質也會影響他的情緒表 達模式與情緒行為,間接地影響照顧者與幼兒的互動模式。據此,本研究希望藉由探討幼兒情緒調 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等相關因素,對幼兒情緒調節有進一步的瞭解。 * 本論文係黎樂山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之碩士論文的部分內容,在程景琳教授與簡淑真教授指 導下完成。本論文之部分內容曾於第 45 屆台灣心理學年會及教育評鑑與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承蒙台北縣市 22 所公、私立幼稚園之老師及學生家長提供問卷及訪談資料,特此致謝。 * 通訊作者:程景琳(CLCHENG@ntnu.edu.tw)。

(2)

一、幼兒情緒調節策略

自90年代之後,學者逐漸關注到嬰幼兒的情緒調節(Kopp & Neufeld, 2003),除了因為情緒調節 是個體自我保護、生存的重要機制,對個人的適應和生存有相當大的影響之外;也因為它提供了情 緒如何影響其他心理歷程進行的資訊。情緒調節強調個體在情緒的調整歷程和結果,其概念含括個 體情緒來源和內容覺察、情緒的表達和控制、運用策略處理情緒問題、反省處理情緒的結果以及評 估個人處理情緒的等能力(江文慈,民88)。

近年來有許多專書、專刊特別以「情緒調節」為題進行研究(Cole, Martin, & Dennis, 2004),這 些不同取向的研究對情緒調節的定義、研究方法有許多差異(Kopp & Neufeld, 2003)。氣質取向的學 者將情緒調節定義為「抑制、維持及調節情緒激起以達成目標的能力」(Eisenberg et al., 1997b)、功 能論取向學者將情緒調節定義為「透過控制注意歷程、改變對引發情緒情境的解釋、修正內在情緒 編碼、加強因應資源的取得、調整環境以符合情緒需求及選擇適當的情緒表達以達成目的」(Thompson, 1994)、因應論取向將情緒調節定義為「在資源受威脅的情境下降低個體情緒困擾的方式」(Lazarus & Folkman, 1984)、能力觀取向將情緒調節定義為「覺察情緒、辨識他人情緒、情緒知識、理解他人 情緒、情緒表達、調整策略、情緒溝通及情緒效能」(Saarni, 1997)、系統觀取向將情緒調節定義為 「選擇社會團體可接受的反應,來協調不相融的衝突」(Campos, Mummeet, Kermoian, & Campos, 1994)、訊息處理觀取向認為情緒調節的過程包括「覺察、解釋、目標設定、反應產生、反應演進 及執行實際行動」(Garber & Dodge, 1991)、依附論取向認為「兒童的依附關係反映了過去與照顧 者對情緒困擾的調節之協調度」(Ainsworth, Blehar, Waters, & Wall, 1978)、此外還有雙向歷程模式 (Gross, 1998)、組織觀(Cicchetti, Ganiban,& Barnett, 1991)及神經生理取向(Ledoux, 1995)等。 其中有些學者認為,為了解個體是否正在進行(或已進行)情緒調節,測量個體使用的情緒調 節策略是較直接的方法(Bridges, Denham, & Ganiban, 2004)。尤其是在幼兒階段,以個體表現的情緒 調節策略來評估其情緒調節的情形是較為適當的。因為幼兒在口語、認知能力等的發展上還未完全 成熟,要他們以口語表達自己情緒調節的情況有一定的困難,由成人(尤其是朝夕相處的照顧者) 觀察其日常生活使用的情緒調節策略是較直接且容易的方式。 由 於 對 情 緒 調 節 的 不 同 定 義 , 學 者 對 情 緒 調 節 策 略 的 分 類 也 有 相 異 的 看 法 。Parkinson 與 Totterdell(1999)認為情緒調節策略可依執行策略的媒介、使用策略的意圖、情境的可控制性、注意 力轉移的程度等來區分;Saarni(1997)發現兒童會依情境的可控制性使用不同類型的情緒調節策略; Denham(1998)認為情緒調節策略是包含行為、情緒與認知等成分,分別在個體不同的層次執行; Sandler、Tein 與 West(1994)將兒童的情緒調節策略分為主動調節、迴避調節、分心及社會支持等 四類。過去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幼兒會越來越有計畫地運用不同的外在資源來調解自己的情緒 (Thompson, 1994);使用愈來愈多自我導向的內在策略(internal strategy)(Brenner & Salovey, 1997);且愈來愈能區何為可控制、何為不可控制的情境,在配對情緒調節策略與特定情境的能力也 有所進步。

二、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情緒調節之相關

影響個體情緒調節的社會因素有很多,從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社會文化以及其中相關的人、 事、物等等都是。其中,家庭是大多數幼兒「學習情緒的第一所學校」(Goleman, 1995)。過去有許 多理論提出照顧者影響幼兒的情緒調節的機制,如透過與幼兒的互動影響其內在運作模式的建立 (Anisworth et al., 1978; Thompson & Lamb, 1984);以增強、懲罰及示範的方式影響幼兒習得情緒調

(3)

節技巧、發展對情緒效能的評價(Thompson, 1991);透過照顧者本身所持有的情緒知識及態度影響 幼兒的情緒學習、情緒理解等(Gottman, Katz, & Hooven, 1996)。

除此之外,過去研究也發現照顧者本身特質與幼兒的情緒調節策略間有一定的相關。不同類型、 年齡、教育程度、職業類型的照顧者受其親職角色、教育程度、工作性質等的影響,持有不同的情 緒理念,在面對幼兒情緒需求時有不同的回應,因而影響孩子的情緒調節策略、面對情緒的方式 (Eisenberg, Fabes & Murphy, 1996; 葉光輝,民91;林彥君,民92;蔣雅琳,民94)。如葉光輝(民 91)、蔣雅琳(民94)比較不同教育程度父母的情緒理念,發現教育程度較低的父母在情緒摒除型理 念的得分較高,較常以懲罰、嚴厲制止面對孩子的負向情緒。Eisenberg 等人(1996)發現父親、母 親對孩子負向情緒反應與孩子社會能力間的相關影響是不一樣的,母親較常使用支持性反應如鼓勵 表達、情緒導向,父親則較常使用非支持性反應如懲罰、心情低落。而林彥君(民92)的研究則發 現31-40歲、教育程度較高、由母親或(外)祖父母照顧的幼兒較其他幼兒更常使用「他人引導及安 撫」的情緒調節策略。

三、幼兒氣質與幼兒情緒調節之相關

過 去 研 究 者 雖 對 氣 質 應 包 含 哪 些 向 度 有 不 同 的 看 法 , 但 大 部 分 學 者 都 認 為 「 情 緒 性 」 (emotionality)是其中的重要向度。其中,Eisenberg 等學者認為情緒調節是個體「抑制、維持及調 節情緒激起以達成目標的能力,在面臨壓力事件時對情緒的獨特的氣質反應」。在她們一系列研究中 發現個體調節情緒的能力與其社交能力、利社會行為、同理心或問題行為有關(Eisenberg et al., 1995; 1996; 1997a; 1997b; 1999)。其他研究也發現幼兒或兒童氣質和情緒調節間有一定的關聯:如 Hyson (1994)發現兒童的情緒本質會影響其情緒表達模式與情緒行為,對內外在刺激反應愈強烈的兒童, 挫折容忍度相對的較低,較無法掌控自身的情緒反應,運用適當調整策略來抒解負向情緒的能力也 較弱。陳彥穎(民90)發現若兒童的情緒本質較正向、傾向趨性、反應閾較低,其面對環境適應力 與接受度較強,情緒反應也比較穩定。李玟儀(民91)也發現兒童的八個氣質向度與其情緒調整存 在相關。 整理以上研究可知,以幼兒或兒童為對象的情緒調節研究多關切於個體的單一氣質向度(如反 應強度、注意力分散度、情緒本質等)和情緒調節的關係,研究幼兒整體氣質類型與情緒調節關係 的研究則不多,且較少觸及情緒調節策略的部份。然而,在其他氣質領域中,許多學者將數項氣質 向度綜合成幾種氣質類型來呈現個體統整性、綜合性的特質。從早期Thomas 與 Chess 將五項氣質綜 合成三種不同類型的兒童氣質,以及之後Carey 與 McDevitt 增加兩種成為五種氣質類型;到近年來 許多以大類型的氣質分類來描述兒童特質的研究都是如此。國內研究者王珮玲(民84)、李美瑩(民 83)、徐澄清(民88)等學者也曾以集群分析並輔以觀察之結果對兒童氣質予以命名。由這些研究 所得到之氣質類型間有相當的一致性,顯示綜合各氣質分項分類成大類型的向度是一種可有效了解 個體氣質的方法。研究者認為,這樣的方法有助於我們了解孩子氣質的全貌,並可使我們對不同孩 子的特質更為敏感(Keogh, 2003)。

四、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與幼兒情緒調節之關係

過去探討照顧者與幼兒氣質、幼兒情緒的研究並不多,其中觀察時間較長、參與受試者較多且 較具理論架構者為Eisenberg 等人的一系列研究。他們的研究發現若孩子在表現情緒時父母沒有給予 支持,則他們的情緒會一直維持在喚起的狀態而造成日後的情緒失調(Eisenberg et al., 1996)。Buck 於1984年認為這是由於父母的負面態度使得孩子學會連結情緒表現和懲罰,以致孩子逐漸隱藏他們

(4)

的負向情緒表現(引自Eisenberg et al., 1999),造成個體在情緒調節產生缺陷,影響未來在社會互動 的信任感及安全感。

同時,孩子在情緒能力上的特性(氣質)也會影響父母對其情緒表現的反應(Eisenberg & Fabes, 1994; Eisenberg et al., 1996; Gottman et al., 1996)。例如時常表現強烈負向情緒的孩子,可能會引起父 母高度困擾、不愉快的情緒而採取懲罰的行為。Eisenberg 等人以長期研究建立父母對兒童負向情緒 的反應與兒童情緒和社會行為的關係,分別測量兒童在六到八歲、八到十歲以及十到十二歲的情緒 調節、負向情緒特質以及社會行為,以及父母的負向情緒反應。其研究發現父母反應(尤其是懲罰) 會影響兒童的情緒調節以及其外在負向情緒表現,兒童的情緒調節以及外在負向情緒表現則可預測 父母未來的負向反應(Eisenberg et al., 1999),顯示照顧者與孩子情緒、氣質特性之間是息息相關的。

五、小結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幼兒時期的情緒調節發展為個體未來生存、適應的重要機制。在日常生活 中,照顧者透過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影響幼兒的情緒調節。同時,幼兒先天的氣質特性也影響照顧者 對他們的反應。在這樣一來一往的過程中,幼兒逐漸發展其情緒調節策略。據此,本研究的主要目 的為: (一)探討幼兒的情緒調節策略表現,以及和其情緒調節策略相關的因素,包括:幼兒氣質、 照顧者反應方式以及其他相關背景變項如幼兒性別、照顧者類型、照顧者年齡、照顧者教育程度。 (二)綜合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進行分析,探討其間的相關情形。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問題: (一)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幼兒氣質間是否有相關存在? (二)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照顧者反應之間是否有相關存在? (三)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之間是否有相關存在? (四)不同幼兒在使用情緒調節策略上是否有差異? (五)不同照顧者在照顧者反應的表現是否有差異?

方 法

一、研究程序與對象

研究者首先以電話聯絡台北縣市各區之公、私立幼稚園與托兒所,向園長或老師說明本研究目 的及需要他們協助之處,若他們表示願意進一步瞭解本研究,再寄送正式之研究說明紙本。研究者 即將問卷紙本以親自送達、或郵寄、或請他人轉交的方式將問卷交給最後確定願意協助本研究之園 所,並附上給園長及老師的研究說明函。 本研究欲進行之三份正式問卷包含:「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問 卷」以及「幼兒氣質量表」。其中「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問卷」為 研究者自編或修訂後的問卷,為確定其信效度,故先以台北縣、市共四家幼稚園及托兒所之照顧者 進行預試,兩份問卷各發出350份、回收214份有效問卷。 兩份預試問卷經統計分析、處理後編製成正式問卷,連同「幼兒氣質量表」發放至台北縣、市 十三個地區之十八間公、私立幼托園所各453份,其中若三份問卷中有一份填答缺漏達三題即不納入 正式分析,最後三份問卷各回收296份。其中參與之研究對象為296位五到六歲之大班幼兒之照顧者 及38位幼兒老師,男女幼兒各有161位、135位。照顧者以母親最多(83.85%),其次為父親(12.71%)、

(5)

外祖父母或祖父母占3.44%。照顧者年齡以30到39歲最多(67.01%),40到49歲次之(25.09%),20 到29歲有13位(4.47%),50歲以上占3.44%。照顧者教育程度以大專最多、其次為高中職(各占46.92%、 40.41%),國中以下占7.19%,研究所以上占5.48%。台北縣參與之研究對象約佔六成多、台北市約三 成多,且不論是台北縣市,約八成之研究對象就讀於公立幼稚園,就讀私立托兒所者僅約二成。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了解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以及幼兒氣質,三份問卷之編製過程、 內容、信效度及計分如下: (一)「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 本研究參考Grolnick、Bridges 與 Connell(1996)、林彥君(民92)、李梅齡(民92)等所編製之 問卷或觀察所得之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編修成包含五個分量表、30題題目之預試量表。 題目編製原則如下: 1.參考過去量表編製題目庫,經過數位幼兒照顧者、幼教老師、相關領域研究者及教授試答後, 參考其建議刪除重複、語意不清之題目,增補其他題目使每個分量表的題目相等。 2.選擇負向情緒做為照顧者評量孩子表現情緒調節能力的情境,設定的負向情緒包括:害怕、緊 張、生氣、委屈、不愉快、難過、焦慮不安、心情不好…等,每種情緒平均分散在每個題目中。 3.對於題目中所指涉之幼兒重要他人(照顧者、父母、老師、大人…)盡量予以統一,但最終會 視題目情境及需要而定。將題目中的情境具體化,並盡量讓每題的具體程度相似。 情緒調節策略(五個分量表) 他人引導及 安撫 轉移注意力 運用語言表達 情緒 攻擊、發洩 自我安撫行為 安慰 擁抱 訴說 支持 告狀 保護 近距離接觸 目光迴避 找其他事情做 離開情境 不固著於刺激物 情緒詞彙 訴說心情 打人 罵人 大哭大叫 摔門或摔東西 自己處理情緒 肢體動作 自言自語 擁抱玩偶寵物 負向情緒 害怕、緊張、生氣、委屈、不愉快、 難過、焦慮不安、心情不好

1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編製架構

回收預試問卷後,以因素分析進行刪題和修改。根據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結果先刪除因素負荷量 未達0.3的題目,接下來刪除各個因素中題目得分與編製方向不符及題目數過少的因素。最後得到五 個分量表:「語言表達」、「尋求照顧者」、「攻擊」、「發洩安撫」與「認知引導」,共有20題題目之正

(6)

式量表。每題皆以4點李克特量表評分:答「很不符合」為1分,「不太符合」為2分,「有點符合」 為3分,「很符合」為4分。最後將每個分量表子題的得分加總得到五項情緒調節策略分數,分數愈 高表幼兒在該情緒調節策略之得分愈高。 五個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分別為:0.69、0.58、0.82、0.55、0.61,總量表信度為0.56。以驗 證性因素分析進行效度考驗,每個分量表可解釋變異量分別為:36.61%、35.41%、53.53%、24.72%、 32.88%。 每個分量表意義如下: 1.語言表達:幼兒使用情緒詞彙向他人訴說心情以調節情緒之策略。 2.尋求照顧者:幼兒以尋求照顧者安慰、擁抱、訴說、支持、告狀、保護、近距離接觸來調節情 緒的策略。 3.攻擊:幼兒以打人、罵人等肢體或語言攻擊來調節情緒。 4.發洩安撫:幼兒以大哭大叫、自言自語、擁抱玩偶寵物等自我引導式行為來調節情緒的策略。 5.認知引導:幼兒以目光迴避、找其他事情做、離開情境、不固著於刺激物的方式來轉移對刺激 物的注意。 (二)「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問卷」 經原作者同意,本研究翻譯、修訂Fabes、Eisenberg 與 Bernzweig 編製之「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 緒反應問卷」(Coping with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Scale, CCNES)(Eisenberg & Fabes, 1994),該 問卷以十二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臨的負向情緒情境、72小題題目來評估照顧者面對幼兒負向 情緒時的六種反應。經分析預試問卷後,將問卷修訂為十一個情境、59小題,共六種照顧者反應分 量表(反應包括正向的支持性反應「鼓勵表達」、「情緒導向」及「問題導向」,與負向的非支持性反 應「心情低落」、「懲罰」及「降低反應嚴重性」)。 每題皆以7點李克特量表評分:答「非常不符合」為1分,「很不符合」為2分,「不太符合」為 3分,「無意見」為4分,「有點符合」為5分,「很符合」為6分,「非常符合」為7分。最後將每個 分量表所包含的得分加總再予以平均即為每個分量表的得分,分量表得分愈高即代表照顧者該反應 愈強烈。 五個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分別為:0.93、0.81、0.81、0.76、0.81、0.87,總信度為0.94。以 驗證性因素分析進行效度考驗,每個分量表可解釋變異量分別為:75.76%、58.22%、50.64%、64.12%、 50.96%、59.57%。 每個分量表意義如下: 1.心情低落(Distress Reactions, DR):照顧者面對孩子的負向情緒時所經歷的心情低落程度。 2.懲罰反應(Punitive Reactions, PR):照顧者以口頭責罵、肢體處罰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負向情 緒。

3.鼓勵表達反應(Expressive Encouragement, EE):照顧者鼓勵孩子表達情緒、或肯定他們的情緒 狀態的程度。

4.情緒導向反應(Emotion-Focused Reactions, EFR):照顧者面對孩子的負向情緒時以讓孩子感覺 比較好、比較舒緩的方式來幫助孩子處理情緒的反應。

5.問題導向反應(Problem-Focused Reactions, PFR):照顧者直接幫助孩子、或鼓勵孩子找出產生 負向情緒的原因並解決的反應。

6.降低反應嚴重性(Minimization Reactions, MR):照顧者以降低事情的嚴重程度、或降低孩子 負向感覺的反應。

(7)

(三)「幼兒氣質量表」 採用王珮玲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編製之「幼兒氣質量表--教師版」(王珮玲,民84)。由幼兒教 師以六個向度評估幼兒氣質:「活動量」、「適應性」、「趨避性」、「情緒強度」、「注意力分散 度」以及「堅持度」,共48題。每題皆以7點李克特評分:答「從不」為1分,「非常少」為2分,「偶 而有一次」為3分,「有時」為4分,「時常」為5分,「經常是」為6分,「總是」為7分。每個項目 子題得分加總後平均即為每個氣質項目得分,得分愈高表幼兒在該氣質的表現愈強烈。 為更瞭解每位幼兒氣質的全貌,以瞭解幼兒整體氣質與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的關係,本 研究根據正式研究對象296名幼兒的氣質特性進行集群分析。首先以階層式集群分析,選擇華德法 (Ward’s method)及歐氏距離平方(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測量,由樹狀圖、集結程序表 (Agglomeration Schedule)判斷此群樣本可分成三種氣質類型。接下來以非階層集群分析 k 平方法 (k-means method)選取三個種子點,得到每個受試者的分群結果及三個集群標準化後中心點(見下 表1)。

1 轉換後「幼兒氣質」集群中心點

集群中心點 氣質分量表 中庸型氣質 好動型氣質 退縮型氣質 活動量 -.242 1.014 -.702 適應性 .678 -.531 -.547 趨避性 .727 -.256 -.927 情緒強度 .330 .460 -1.049 注意力分散度 -.543 1.081 -.276 堅持度 .703 -.956 -.126 根據集群分析結果可將本研究幼兒歸類成三種氣質類型,分別命名為「中庸型」、「好動型」 以及「退縮型」氣質,人數分別為131位、86位、79位。此三種氣質集群特徵如下: 1.中庸型:幼兒在「活動量」、「適應性」、「趨避性」、「情緒強度」、「注意力分散度」、 「堅持度」等六個氣質向度得分均落在全體幼兒平均得分正負一個標準差之內。 2.好動型:幼兒在「活動量」與「注意力分散度」向度得分高於平均一個標準差、「堅持度」得 分低於平均一個標準差。 3.退縮型:幼兒在「活動量」、「趨避性」與「情緒強度」得分低於平均一個標準差。

三、資料分析

為回答本研究所提出之問題,進行統計分析檢定下列假設: (一)以積差相關檢驗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與幼兒氣質間的相關情 形。 (二)以多元迴歸檢驗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幼兒氣質對幼兒情緒調節策略之預測結果。 (三)以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檢驗不同氣質、不同性別、照顧者類型不同、照顧者年齡不 同、照顧者教育程度不同的幼兒之情緒調節策略是否呈現差異。 (四)以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檢驗幼兒氣質不同、幼兒性別不同、不同類型、不同年齡、 不同教育程度的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是否呈現差異。

(8)

結 果

一、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使用上的差異

根據前述統計考驗,以下將討論本研究問題(四)「不同幼兒在使用情緒調節策略上是否有差異」 之結果。 (一)全體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的表現 1.原始分數 表2呈現296位幼兒在「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的原始得分平均數、標準差。以單一組重複量 數對分量表進行 t 檢定,結果顯示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的得分高低依序為:「尋求照顧者」、「語言表 達」、「認知引導」、「攻擊」、「發洩安撫」(p<.01)。

2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描述統計摘要表

分量表 平均數 標準差 語言表達 2.767 .628 尋求照顧者 3.148 .566 攻擊 2.129 .731 發洩安撫 2.053 .632 認知引導 2.418 .565 N=296 2.轉換後分數 過去許多研究在探討幼兒情緒策略時,以觀察幼兒平常出現之情緒調節策略或行為,再以統計 分析將它們歸納成更大面向的策略類型(如 Sandler et al., 1994; Eisenberg et al., 1996; Gentzler, Contreras, Kerns, & Weimer, 2005),以探討某類策略相對於其他策略對個體來說是否更具適應性。學 者認為這樣的分類可幫助我們了解在特定情境下哪些策略有助於個體的情緒調節,有許多研究以這 種方式探討兒童在各階段表現之情緒調節行為〔如Braungart 與 Stifter、Calkins 與 Dedmon、Grolnick 等人、Mangelsdorf、Shapiro 與 Marzolf、Rothbart、Ziaie 與 O’Boyle、Stansbury 與 Zimmerman 等人 之研究(引自Bridges et al., 2004)。〕這些研究者認為,若僅討論個體在所有策略的綜合表現,無法 看出不同策略間的相對意義;探討個體使用的策略項數也無法代表其情緒調節能力,因為使用愈多 情緒調節策略並不代表情緒調節能力愈好,而是不同階段的個體所使用的策略會隨情境而有不同的 意義(Gross, 1998)。據此,分類成相對應的策略類型將有助於我們對於幼兒情緒調節策略有更具發 展觀點的瞭解。 為求更精確且簡潔地表達「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的概念,以正式量表中的五個分量表為單位進 行因素分析。由於因素分析的重要基本假設之一即是以量表的共同因素來決定量表間的相關程度(林 清山,民89),據此,以分量表為單位進行因素分析可瞭解量表在共同因素負荷的情形、量表間的相 同和差異,以檢驗是否可得到更精簡的策略類型。 下表3、4為對五個分量表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後,經直交轉軸後所得之因素組型矩陣、特徵值 及變異量摘要表。由五個分量表在兩個共同因素的負荷情形可知,「語言表達」、「尋求照顧者」與「認 知引導」三個分量表與因素二相關因素最高,而「攻擊」、「發洩安撫」分量表則與因素一相關最高。 由這兩個共同因素可將五個分量表區分成兩類。根據各分量表的內涵,本研究以「認知型策略」以 及「行為型策略」分別代表由不同分量表組成的情緒調節策略類型。「認知型策略」為「語言表達」、

(9)

「尋求照顧者」、「認知引導」三個分量表平均,「行為型策略」則為「攻擊」、「發洩安撫」兩個分量 表平均。這樣的分類結果與 Sandler 等人(1994)、Eisenberg 等人(1996)、Gentzler 等人(2005) 使用因素分析或主成份分析法所獲得之兒童情緒調節策略類型是相似的。

3 因素分析組型矩陣

共同因素 分量表 1(行為型) 2(認知型) 語言表達 -.498 .485 尋求照顧者 -.185 .476 認知引導 .094 .302 攻擊 .482 -.053 發洩安撫 .854 -.008

4 特徵值及解釋變異量摘要表

共同因素 初始特徵值 轉軸後特徵值 解釋變異量 累積解釋變異量 1 1.796 1.222 24.439 24.439 2 1.179 .533 10.652 35.091 3 .896 4 .618 5 .511 以單一組重複量數對轉換後的幼兒情緒調節策略分數進行t 檢定,結果顯示兩分數間存在顯著差 異(t=15.552,p<.01),即幼兒在「認知型策略」分數得分(平均數:2.78)顯著地高於「行為型策 略」分數得分(平均數:2.10)。 (二)不同氣質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的表現差異 對三種氣質幼兒的情緒調節策略得分進行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整體考驗 效果達顯著水準(Λ=0.903,p<.05),單變量 F 考驗檢驗呈現顯著差異(F=11.963, 3.721,p<.025)。 進行事後比較發現:中庸型幼兒在「認知型策略」得分顯著地高於好動型、退縮型幼兒;好動型幼 兒在「行為型策略」得分顯著地高於中庸型、退縮型幼兒。

5 不同氣質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情緒調節策略 幼兒氣質 平均數 標準差 人數 Wilk’s Λ 值 F 值 事後比較 認知型 中庸型 2.894 .361 131 好動型 2.723 .378 86 退縮型 2.645 .402 79 總計 2.778 .391 296 11.963** 中庸型> 好動型= 退縮型 行為型 中庸型 2.035 .508 131 好動型 2.232 .617 86 退縮型 2.030 .609 79 總計 2.091 .574 296 0.903* 3.721** 好動型> 中庸型= 退縮型 *p<.05,**p<.025 (三)不同性別幼兒、不同類型、年齡、教育程度照顧者之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的表現差異 對不同性別幼兒、不同類型、年齡、教育程度照顧者之幼兒得分進行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結果發現兩情緒調節策略得分皆未達顯著差異。

(10)

二、照顧者反應的差異

根據前述統計考驗,以下將討論本研究問題(五)「不同照顧者在照顧者反應的表現是否有差異」 之結果。 (一)全體照顧者的反應 表6為全體幼兒照顧者在「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問卷」的原始平均數、標準差。以單一組 重複量數對分量表進行t 檢定,發現照顧者在「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分量表的得分最高,「鼓勵 表達」次之,接下來是「降低嚴重性」,得分最低的是「懲罰」及「心情低落」(p<.01)。

6 「照顧者對幼兒負向情緒反應」描述統計摘要表

平均數 標準差 心情低落 2.894 .874 懲罰 2.938 1.123 鼓勵表達 4.689 .882 情緒導向 5.664 .804 問題導向 5.710 .727 降低嚴重性 4.094 1.01 N=296,*p<.05 (二)不同教育程度照顧者在反應上的差異 對不同教育程度照顧者的反應得分進行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其整體考驗效果達顯著水準 (Λ=0.852,p<.05)。以單變量 F 考驗檢驗照顧者教育程度的差異情形,發現照顧者在「心情低落」F=4.949,p<.0083)、「懲罰」(F=7.233,p<.0083)、「降低嚴重性」(F=4.94,p<.0083)分量表有 顯著差異。經事後比較發現:在「心情低落」反應,照顧者教育程度在國中以下得分最高、其次是 學歷為高中職、再其次是大學、最低是研究所以上;也就是學歷越低的照顧者,在「心情低落」反 應得分愈高。在「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的事後比較結果也顯示學歷越低的照顧者,得分愈高。 其他分量表則未達顯著差異。 (三)不同氣質、性別幼兒、不同年齡、不同類型照顧者在反應上的差異 對不同氣質、性別幼兒、不同年齡照顧者之反應進行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結果發現六種 照顧者反應得分皆未達顯著差異。 對不同類型照顧者反應進行分析,由於不同類型之照顧者人數相差甚多(母親83.85%、父親 12.71%、外祖父母或祖父母3.44%),檢驗後並未通過變異數同質性考驗。將原始數據進行分數轉換 (平方根、對數、倒數轉換)後仍無法通過變異數同質性考驗,為避免產生推論錯誤,故不進行照 顧者類型變異數分析。

三、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照顧者反應之相關

根據前述統計考驗,以下將討論本研究問題(二)「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照顧者反應之間是否有 相關存在」之結果。 為檢驗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照顧者反應之間的關係,以皮爾遜積差相關考驗兩變項間的相關, 其結果如下表7所示。由表可知,六個照顧者反應分量表中除了「降低嚴重性」之外,其他分量表均 與幼兒「認知型策略」呈現顯著相關。其中,成正相關的為「問題導向」、「鼓勵表達」、「情緒導向」 反應,成負相關的為「懲罰」、「心情低落」反應。至於幼兒「行為型策略」則與照顧者「心情低落」、

(11)

「懲罰」與「降低嚴重性」分量表呈現顯著正相關。

7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照顧者反應相關表

照顧者反應 幼兒情緒策略 心情低落 懲罰 鼓勵表達 情緒導向 問題導向 降低嚴重性 認知型 -.153** -.174** .231** .157** .266** -.009 行為型 .286** .249** -.032 -.092 -.113 .127* *p<.05,**p<.01

四、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幼兒氣質之相關

根據前述統計考驗,以下將討論本研究問題(一)「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幼兒氣質間是否有相關 存在」之結果。 為檢驗幼兒氣質與情緒調節策略之間的關係,以皮爾遜積差相關考驗兩變項間的相關,其結果 如下表8所示。由表可知,幼兒氣質中的「適應性」、「趨避性」、「情緒強度」與幼兒「認知型策略」 呈現顯著正相關。而幼兒氣質中的「活動量」、「注意力分散度」與幼兒「行為型策略」呈現顯著正 相關,「堅持度」與「行為型策略」則呈現顯著負相關。

8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幼兒氣質相關表

幼兒氣質 幼兒情緒策略 活動量 適應性 趨避性 情緒強度 注意力分散度 堅持度 認知型 .003 .156** .197** .169** -.050 .100 行為型 .159** .001 .031 .113 .179** -.122* *p<.05,**p<.01

五、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與幼兒情緒調節策略之相關

根據前述統計考驗,以下將討論本研究問題(三)「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 之間是否有相關存在」之結果。 為了解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對幼兒情緒調節策略之預測性,本研究以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 為預測變項,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為依變項進行強迫進入法之迴歸模式分析。 由於預測變項之一的幼兒氣質為類別變項,三種氣質類型(中庸型、好動型、退縮型)在迴歸 方程式中需轉換成兩個虛擬變項始能進行分析。為呈現變項水準間的比較結果,以中庸型氣質為參 照標準,將轉換後的虛擬變項命名為:「好動型比中庸型」、「退縮型比中庸型」,分別代表好動 型或退縮型氣質幼兒與中庸型氣質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表現之差異。 (一)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對幼兒「認知型策略」之預測 表9為投入兩個幼兒氣質虛擬變項、六個照顧者反應分數之迴歸模式,此模式可有效預測幼兒「認 知型策略」(F=6.959,p<.001)。表中列出達顯著的預測變項:照顧者「情緒導向」反應(t=-1.801, p<.10)、照顧者「問題導向」反應(t=2.964,p<.05)、幼兒「好動型比中庸型」氣質(t=-2.665, p<.05)、幼兒「退縮型比中庸型」氣質(t=-3.969,p<.001)。由標準化係數可比較變項的相對重要 性:照顧者「問題導向」反應預測力最大(β=0.311),其次是幼兒「退縮型比中庸型」氣質(β=-0.235)、 再來是照顧者「情緒導向」反應(β=-0.183)、最後是幼兒「好動型比中庸型」氣質(β=-0.158)。

(12)

9 幼兒氣質、照顧者反應預測幼兒認知型策略迴歸摘要表

預測變項 原始係數 標準化係數 R Adj R2 t 值 F 值改變量 截距 2.363 11.198*** 照顧者情緒導向 -.099 -.183 -1.801* 照顧者問題導向 .167 .311 2.964** 幼兒氣質: 好動型vs.中庸型 -.136 -.158 -2.665** 幼兒氣質: 退縮型vs.中庸型 -.207 -.235 .403 .139 -3.969*** 6.959*** *p<.10,**p<.05,***p<.001 (二)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對幼兒「行為型策略」之預測 表10為投入幼兒氣質、照顧者反應的迴歸模式,結果發現此模式可有效預測幼兒「行為型策略」 (F=4.546,p<.001)。表中列出達顯著的預測變項:照顧者「心情低落」反應(t=2.531,p<.05)、 幼兒「好動型比中庸型」氣質(t=2.173,p<.05)。由標準化係數可知照顧者「心情低落」反應預測 力較幼兒「好動型比中庸型」氣質為佳。

10 幼兒氣質、照顧者反應預測幼兒行為型策略迴歸摘要表

預測變項 原始係數 標準化係數 R Adj R2 t 值 F 值改變量 截距 1.737 5.444** 照顧者心情低落 .132 .201 2.531* 幼兒氣質: 好動型vs.中庸型 .168 .133 .335 .088 2.173* 4.546** *p<.05,**p<.001

討論

一、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使用上的差異

(一)全體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的表現 由前述結果可知,照顧者報告幼兒最常使用的情緒調節策略依次為「尋求照顧者」、「語言表達」、 「認知引導」、「攻擊」及「發洩安撫」策略。也就是大班幼兒在面對負向情緒時,最常使用的仍是 向他人求助、表達的方式,這樣的結果與過去研究結果是一致的(林彥君,民92;Master, Ford, & Arend, 1983)。至於幼兒使用最少的情緒調節策略是攻擊、發洩安撫,過去研究發現這些方式屬於年紀較小 孩子會使用的反應(Grolnick et al., 1996)。隨著年齡增長,幼兒會越來越有計畫地運用不同的外在資 源來調解自己的情緒(Thompson, 1994),逐漸增加其他如認知引導等策略。過去研究發現,大班年 紀的幼兒在面對負向情緒時已開始使用認知策略來調節自己的情緒,例如將注意力自情緒事件轉 移、或是想像其他事件來迴避眼前的壓力情境(Altshuler & Ruble, 1989)。

(13)

照顧者面前不會表現、或照顧者無法觀察到的策略會比較少出現。例如過去研究發現幼兒的撫慰性 行為於母親在場時會表現的比較少,因為母親會將幼兒某些搓揉眼睛、摳指甲等自我安撫行為視為 一種壞習慣而予以禁止(沈怡婷,民95)。在本研究中,幼兒可能過去被照顧者禁止表現攻擊、發 洩安撫的行為,因此在照顧者面前較少出現這些情緒調節策略。另一方面,某些情緒調節策略可能 較不易被照顧者觀察到,例如當幼兒以想像其他事件來迴避壓力事件、或以認知重新評估來處理令 他害怕的情境時,照顧者較難從幼兒的行為去觀察到這些策略。 (二)不同氣質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的表現差異 不同氣質幼兒的情緒調節策略呈現顯著差異。在「認知型策略」的表現頻率上,中庸型幼兒顯 著地多於好動型、退縮型幼兒,在「行為型策略」表現頻率上,好動型幼兒顯著地多於中庸型、退 縮型幼兒。整體而言,中庸型幼兒最常表現「認知型策略」,好動型幼兒最常表現「行為型策略」, 退縮型幼兒則在兩種策略的表現都比較少。 此結果符合過去研究對不同氣質幼兒的行為觀察。如退縮型幼兒對刺激表現的反應強度相當 弱,因此這類型的孩子喜怒哀樂和需求以及意見的表達都很不明顯(徐澄清,民88),相對來說表 現情緒調節策略的頻率也較少。至於好動型幼兒容易出現肢體動作、攻擊發洩等行為(王珮玲,民 84),所以在「行為型策略」的表現頻率也比較高。

二、照顧者反應的差異

(一)全體照顧者的反應 整體而言,照顧者在「問題導向」、「情緒導向」與「鼓勵表達」反應表現頻率較高,此三種反 應屬過去研究者定義的「支持性反應」;而在「降低嚴重性」、「懲罰」與「心情低落」表現頻率較低, 這些反應屬於過去研究者定義的「非支持性反應」。這樣的結果與過去研究是一致的,也就是中高社 經地位的照顧者在面對孩子負向情緒時,較常使用「支持性反應」、較少使用「非支持性反應」 (Eisenberg & Fabes, 1994; Eisenberg et al., 1996)。

(二)不同教育程度照顧者在反應上的差異 由本研究結果可知,不同教育程度照顧者的反應有顯著差異,其差異來自「心情低落」、「懲罰」、 「降低嚴重性」得分,學歷越低的照顧者越容易有這些反應。這與葉光輝(民89)、蔣雅琳(民94) 的研究結果是類似的,他們發現教育程度較低者,在情緒摒除型理念的得分較高,較易以懲罰、嚴 厲制止的方式制止孩子面對負向情緒時產生的哭鬧行為。除了學歷較低者可能較少機會接觸、學習 親職相關議題外,其工作型態也可能影響他們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和品質(葉光輝,民89)。這可能是 為何教育程度較低的照顧者在面對孩子負向情緒時較容易表現「心情低落」、「懲罰」與「降低嚴重 性」等非支持性反應。

三、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照顧者反應之關係

本研究發現,照顧者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愈常使用問題導向、鼓勵表達、情緒導向的反應方式, 愈少懲罰、心情低落反應,則幼兒愈常表現「認知型」的情緒調節策略。這與過去研究發現母親的 「問題導向」、「情緒導向」、「鼓勵表達」反應與兒童積極解決型情緒因應呈現正相關的結果是一致 的(Eisenberg, Fabes, Garlo, & Karbon, 1992; Eisenberg & Fabes, 1994)。本研究結果較前述研究相關 更顯著,且在所有照顧者反應中除了「降低嚴重性」反應之外,其他反應與幼兒認知型情緒調節策 略均達p<0.01的顯著相關;過去研究結果只呈現 p<0.1的臨界顯著(Eisenberg et al., 1992)。另外,

(14)

嚴重性反應外)均呈顯著負相關。這樣的結果與過去研究發現照顧者支持性反應可促進兒童建設性 地處理情緒的結果是相似的:當父母在兒童經歷負向情緒時以支持性反應鼓勵兒童表達負向情緒、 或以問題導向、情緒導向的方式從旁協助他解決問題,則兒童一方面可習得情緒調節的技巧,另一 方面習得積極面對情緒的態度,往後兒童在面對負向情緒時即可正向地調節它。 在幼兒「行為型策略」方面,照顧者「懲罰」、「心情低落」與「降低嚴重性」反應和幼兒「行 為型策略」呈正相關。即照顧者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愈常使用懲罰、心情低落、降低嚴重性的方式, 幼兒愈會表現「行為型策略」。這樣的結果與過去研究發現母親的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與兒童的迴 避因應呈正相關的結果是一致的(Eisenberg et al., 1992)。Buck 於1984年認為當兒童正常地表現情 緒卻受到父母的負向對待時,他們逐漸習得將情緒隱藏、以迴避的方式處理(引自 Eisenberg et al., 1999)。且父母親的非支持性反應通常伴隨較少的情緒教導、示範,兒童不易從中習得有效的情緒調 節技巧,在未來遇到負向情緒時常沒有足夠能力因應,而傾向以非認知解決的方式或迴避處理的態 度面對。

四、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幼兒氣質之關係

本研究結果發現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幼兒氣質間存在相關。幼兒的適應性愈佳、趨避性愈屬趨 向、情緒強度愈強,愈常使用「認知型策略」;幼兒的活動量愈大、注意力愈分散、堅持度愈低,愈 常使用「行為型策略」。綜合幼兒在兩情緒調節策略的表現可知,本研究所探討的六個氣質向度分別 與一種幼兒情緒調節策略呈顯著相關。 這樣的結果符合本研究的氣質分類與過去對氣質類型的描述,幼兒的高活動量、高注意力分散 度、低堅持度氣質特性與幼兒的行為型策略呈現正相關,這些是好動型幼兒的特質。對於退縮型幼 兒來說,他們在六種氣質向度的得分都低於平均一個標準差以下,此類型幼兒在兩情緒調節策略的 使用均少於好動型和中庸型幼兒。

五、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與幼兒情緒調節策略之關係

(一)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對幼兒「認知型策略」之預測 由迴歸分析的結果可知,照顧者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愈常使用「問題導向」反應,愈少「情緒 導向」反應,幼兒屬於中庸型而非退縮型、好動型氣質,則幼兒愈會表現「認知型策略」。 照顧者「問題導向」反應之所以較情緒導向反應更能預測幼兒的認知型策略,應是幼兒的認知 型策略具有問題導向的意義(Brenner & Salovey, 1997)。認知型策略包含個體引導自己去解決引發情 緒 的 問題 , 在意 義 上類 似 過去 研 究者 所 定義 的 「積 極 型因 應 」(active coping)或「建設型因應」 (constructive coping)方式(Sandler et al., 1994; Eisenberg et al., 1996; Gentzler et al., 2005)。過去研 究者認為,「情緒導向」或「問題導向」是兩種不同取向的情緒調節方式(Brenner & Salovey, 1997)。 例如自認較沒有能力解決壓力事件的個體,他們較會以情緒導向的方式來處理壓力事件引起的情 緒;而對於認為自己可掌握壓力事件的個體,則會以問題解決導向來處理造成壓力的事件(Saarni, 1997)。 (二)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對幼兒「行為型策略」之預測 由迴歸結果顯示,照顧者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愈常使用「心情低落」反應、幼兒屬好動型而非 中庸型氣質,則幼兒愈常表現「行為型策略」。 以上結果顯示好動型氣質較中庸型氣質更能預測幼兒的「行為型策略」,且照顧者反應只有「心 情低落」反應有預測力,這與Eisenberg 與 Fabes(1994)的發現一致。Eisenberg 等人的研究結果發

(15)

現:只有照顧者「心情低落」反應對幼兒發洩行為較有預測力,而「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則 不具預測力。雖然在本研究的相關分析中,照顧者「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與幼兒「行為型策 略」有關,但在迴歸分析中這兩種反應對幼兒行為型策略卻無預測力。本研究推測當幼兒使用行為 型策略時(如攻擊、發洩),照顧者通常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們會試圖以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改 變幼兒的這種行為。但照顧者的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卻不會直接導致幼兒行為型策略的表現,真 正讓幼兒採取行為型策略的是照顧者「心情低落」反應。 過去研究發現,當憂鬱母親以負向情緒反應來面對幼兒情緒困擾時,幼兒會接收到「情緒是不 好的」訊息,且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調節負向情緒,以致於在未來面對需要進行情緒調節時呈現退縮 的狀態(Garber, Braafladt, & Zeman, 1991)。此時幼兒雖在情緒上被喚起,卻因自身的情緒效能感低 落、加上缺乏有效的情緒調節策略,而在面對負向情緒時無法有效調節。其他研究也發現,父母面 對孩子負向情緒時的心情低落反應,可預測孩子二至四年後的問題行為。這是由於父母的低落心情 使得他們當下想脫離這種情境,而非教導孩子處理負向情緒,以致於兒童無法習得處理情緒的方法 (Eisenberg et al., 1999)。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所得到的結果大致可解釋本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即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 兒氣質間確實有相關存在。整體而言,照顧者在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愈常使用鼓勵表達、問題導向、 情緒導向反應,愈少使用心情低落、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幼兒愈常使用「認知型策略」;而照 顧者愈常使用心情低落、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愈少使用鼓勵表達、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反應, 幼兒愈常使用「行為型策略」。 單獨從幼兒使用情緒調節策略的情形來看,幼兒使用情緒調節策略的頻率依次為尋求照顧者、 語言表達、認知引導、攻擊及發洩安撫策略。且幼兒氣質會影響他們的情緒調節策略表現:從六項 氣質向度來看,幼兒的適應性愈佳、趨避性愈屬趨向、情緒強度愈強,愈常使用「認知型策略」;幼 兒的活動量愈大、注意力愈分散、堅持度愈低,愈常使用「行為型策略」。另外,比較由各氣質向度 組成的氣質類型幼兒發現:中庸型幼兒在認知型策略的使用多於好動型與退縮型幼兒,好動型幼兒 在行為型策略的使用多於中庸型與退縮型幼兒。 在照顧者反應方面,整體而言,照顧者在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較常出現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及 鼓勵表達反應;較少出現降低嚴重性、懲罰及心情低落反應。此外,不同類型、不同教育程度的照 顧者在反應上亦有所不同。

二、建議

(一)照顧者宜根據孩子氣質特色,引導他學習適合的情緒調節策略 本研究發現不同氣質的幼兒在使用情緒調節策略上存在差異。雖未直接檢驗策略的使用與幼兒 適應有何關連,但過去許多研究都發現幼兒的情緒調節策略與其未來社會功能或個體適應的關連 (Eisenberg et al., 1997b; Garber & Dodge, 1991; Grolnick et al., 1996)。

然而,本研究發現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間是沒有相關的,也就是照顧者不會因幼兒氣質不同, 而表現不同的反應方式。根據適配性的概念,照顧者若不重視幼兒的氣質特性,將無法提供適配的 照顧者反應。因此,若照顧者能敏感於孩子的氣質及使用情緒調節策略的特色,將可根據孩子特質

(16)

引導他、幫助他學習有效的情緒調節策略,增進其情緒調節能力。 (二)未來研究宜多元檢證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及幼兒氣質在實際情況的表現 由於本研究主要之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其中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由照顧者評估, 幼兒氣質由幼兒教師評估,故所得到之幼兒、照顧者資料恐無法完全代表幼兒、照顧者日常生活之 實際表現。每位照顧者、教師對幼兒的了解可能不盡相同,照顧者自陳的反應也可能受其自我覺察 或社會期許所影響。另外,由照顧者、教師分別評估幼兒的情緒調節策略、氣質可能受到雙方評估 標準不同、或受限於幼兒在不同環境、不同對象前表現不同之影響,而產生兩者資料無法完全配合 之疑慮。 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加入其他評量方式檢驗幼兒情緒調節策略和照顧者反應的實際情況。例 如可編製教師版本的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檢驗由教師評量的幼兒情緒策略表現和照顧者評量的 有何差異。在照顧者反應方面,可以質性觀察的方式紀錄照顧者日常對幼兒的反應表現,以進一步 比較觀察法和問卷法所呈現的差異。 (三)可再探討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隨時間的變化情形 本研究將「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的五個分量表轉換成「認知型」和「行為型」兩個分數的 原因,除了兩個相對的策略類型有助於我們對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的瞭解,也因為過去國外研究發現 此兩種策略的表現會隨兒童發展而變化。由於國內缺乏相關情緒策略分類的縱貫性研究,因此本研 究以國外的分類方式來檢驗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的表現情形。然而,由於本研究只探討大班幼兒在情 緒調節策略的表現,並無法得知國內幼兒的兩種情緒策略是否也和國外研究一樣依發展呈現增減變 化的趨勢;亦或有其他的情緒調節策略隨發展呈現變化。因此,轉換後的這兩種情緒調節策略分類 是否合適於描述國內幼兒的表現,還有待更多研究。建議未來研究可針對個別情緒調節策略進行縱 貫性、實徵性的研究,以了解國內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發展的情形。

參 考 文 獻

王珮玲(民84):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台北:心理。 江文慈(民88):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博士論文。 李玟儀(民91):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李美瑩(民83):兒童學齡氣質、家庭氣氛與學業成績之相關。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梅齡(民92):年齡、氣質、情緒調節、創作性戲劇教學與幼兒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怡婷(民95):母親介入與否、幼兒情緒反應強度與情緒調整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市立教育 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君(民92):照顧者的情緒智力、幼兒情緒調節能力及其人際關係之探究。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嬰 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山(民89):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徐澄清(民88):因材施教-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台北:健康雜誌。 陳彥穎(民90):國小高年級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 士論文。 葉光輝(民91):父母的後設情緒理念類型及測量。載於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主編):情感、

(17)

情緒與文化(267-297頁)。台北:中央研究院。

蔣雅琳(民94):父母的後設情緒理念對幼兒情緒調節能力的影響。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

Ainsworth, M. D., Blehar, M.,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Altschuler, J. L., & Ruble, D. N. (1989).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children’s awareness of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uncontrollable stress. Child Development, 60, 1337- 1349.

Brenner, E. M., & Salovey, P. (1997). Emotion regulation during childhood: Developmental, interpersonal, and individual considerations. In P. Salovey & D. Sluyter (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plication for Educators (pp.168-192). New York: Basic Books.

Bridges, L. J., Denham, S. A., & Ganiban, J. M. (2004). Definitional issu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research.

Child Development, 75(2), 340-345.

Campos, J. J., Mummeet, R. K., Kermoian, R., & Campos, R. G. (1994). 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 of emotion. In N. A. Fox (Ed.),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 59, 284-300. Cicchetti, D., Ganiban, J., & Barnett, D. (1991). Contributions from the study of high-risk populations to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regulation. In J. Garber & K. Dodge (Eds.),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ysregulation (pp.15-48).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le, P. M., Martin, S. E., & Dennis, T. A. (2004). Emotion Regulation as a Scientific Construct: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and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Child Development,

75(2), 317-333.

Denham, S. A. (1998). Emotion regulation. In S. A. Denham (Ed.), Emotional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pp.147-169). NY: The Guilford Press.

Eisenberg, N., Fabes, R. A., Garlo, G., & Karbon, M. (1992). Emotional responsivity to others: Behavioral correlates and socialization antecedents. In N. Eisenberg & R. A. Fabes (Eds.), Emotion and its

Regulation in Early Development: New Directions in Child Development(pp.57-74).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isenberg, N., & Fabes, R. A. (1994). Mothers' reactions to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Relations to children's temperament and anger behavior.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40, 138-156.

Eisenberg, N., Fabes, R. A., Murphy, B., Maszk, P., Smith, M., & Karbon, M. (1995). The role of emotionality and regulation in children’s social functioning: A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66, 1360–1384.

Eisenberg, N., Fabes, R. A., & Murphy, B. C. (1996). Parents’ reactions to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Relations to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and comforting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67, 227–247.

Eisenberg, N., Fabes, R. A., Shepard, S. A., Murphy, B. C., Guthrie, I. K., Jones, S., Friedman, L., Pouin, R., & Maszk, P. (1997a). Contemporaneous and longitudinal prediction of children’s social functioning from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ity. Child Development, 68, 642-664.

Eisenberg, N., Guthrie, I. K., Fabes, R. A., Reiser, M., Murphy, B. C., Holgren, R., Maszk, P., & Losoya, S. (1997b). The relations of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ity to resiliency and competent social functioning

(18)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8, 295-311.

Eisenberg, N., Fabes, R. A., Shepard, S. A., Guthrie, I. K., Murphy, B. C., & Reiser, M. (1999). Parental reactions to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 Longitudinal relations to quality of children’s social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 70, 513-534.

Garber, J., & Dodge, K. A.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ysregul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rber, J., Braafladt, N., & Zeman, J. (1991). The regulation of sad affect: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roach. In J., Garber, & K. A. Dodge, (1991).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Dysregul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ntzler, A. L., Contreras, J. M., Kerns, K. A., & Weimer, B. L. (2005). Parent-child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hildren’s coping in middle childhood. Social Development, 14, 591–612.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ntam Books.

Gottman, J., Katz, L., & Hooven, C. (1996). Parental meta-emotion philosophy and the emotional life of familie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eliminary data.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0(3), 243-268. Grolnick, W. S., Bridges, L. J., & Connell, J. P. (1996). Emotion regulation in two-year-olds: Strategies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four contexts. Child Development, 67, 928-941.

Gross, J. J. (1998). Antecedent- and 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 Divergent consequences for experience,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1), 224-237.

Hyson, M. C. (1994). The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Building an Emotion-Centered Curriculum.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eogh, B. K. (2003). What is Temperament? In B. K. Keogh (Ed.), Temperament in the Classroom (pp. 11-25). Los Angeles: Paul H. Books Publishing.

Kopp, C. B., & Neufeld, S. J. (2003). Emotional development during infancy. In R. J. Davidson, K. R. Scherer, & H. H. Goldsmith (Eds.), Handbook of Affective Science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zarus, R. 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Y: Springer.

Ledoux, J. E. (1995). Emotion: clues from the brain.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6, 209-235.

Masters, J. C., Ford, M. E., & Arend, R. A. (1983). Children’s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affective responses to aversive social experience. Motivation and Emotion, 7, 103-116.

Parkinson, B., & Totterdell, P. (1999). Classifying affect-regulation strategies. Cognition and Emotion,

13(3), 277-303.

Saarni, C. (1997). Emotional Competence and self-regulation in childhood. In P. Salovey & D. Sluyter (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mplication for Educators. NY: Basic Books.

Sandler, I. N., Tein, J. Y., & West, S. G. (1994). Coping,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children of divorce: A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65, 1744–1763.

Thompson, R. A. (1991). Emotional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3(4), 269-307.

Thompson, R. A. (1994).Emotional regulation: A theme in search of definition. In N. A. Fox (Ed.),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 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19)

Thompson, R.A., & Lamb, M. E. (1984). Assessing qualitative dimensions of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in infants: Separation reactions in the strange situation.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7, 423-445.

收 稿 日 期:2007 年 10 月 24 日 一稿修訂日期:2008 年 04 月 08 日 接受刊登日期:2008 年 04 月 09 日

(20)

Bulletion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2008, 40 (2), 283-302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O.C.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Young Children’s 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y, Parental Reaction, and Temperament

Yao-Shan

Li

Ching-LingCheng Shu-Chen

Chien

Department of Hum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Family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National Taiwan Normal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University

University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young children’s 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y, temperament, caregivers’ reaction and other background factors, such as children’s gender, caregivers’ types, ag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The study conducted the Young Children’s 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y

Scale and the Coping with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 Questionnaire were administered to 296 caregivers

with preschool children aged 5-6 in the Taipei area. At the same time, Children’s preschool teachers also completed the Young Children’s Temperament Scale. The main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In terms of young children’s 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y, the frequent strategies used are as follows: “caregiver searching,” “language expression,” “cognitive guidance,” “aggression,” and “venting and pacifying.” Children’s temperament type seemed to influence their use of 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y. (2) As a whole, caregivers use more Expressive Encouragement (EE), Problem-Focused Reactions (PFR), and Emotion-Focused Reactions (EFR); less Distress Reactions (DR), Punitive Reactions (PR), and Minimization Reactions (MR) while coping with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Caregivers with diverse education backgrounds also display their reactions differently. (3) When caregivers use more EE, PFR, and EFR, as well as less DR, PR and MR, their children were more likely to display cognitive strategies. On the contrary, when caregivers use less EE, PFR, and EFR, as well as more DR, PR and MR, their children are more likely to display behavior strategies.

KEY WORDS: caregiver reaction, emotional regulation, young children’s 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y,

young children’s temperament

數據

表 9  幼兒氣質、照顧者反應預測幼兒認知型策略迴歸摘要表  預測變項  原始係數  標準化係數  R Adj R2 t 值  F 值改變量  截距  2.363 11.198***  照顧者情緒導向  -.099 -.183  -1.801*  照顧者問題導向  .167 .311  2.964**  幼兒氣質:  好動型vs.中庸型  -.136 -.158  -2.665**  幼兒氣質:  退縮型vs.中庸型  -.207 -.235  .403 .139  -3.969***  6.95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抽籤及結果公布地點:吉峰國小附設幼兒園。(另可於本市公立幼兒園及非營利幼 兒園招生

抽籤及結果公布地點:幼兒園公布欄。(另可於本市公立幼兒園及非營利幼兒園 招生 E 化作業系統上查詢).

四、 、 、道德 、 道德 道德 道德發展 發展 發展理論 發展 理論 理論 理論- - - -皮亞傑 皮亞傑 皮亞傑

1.設籍本市年滿 2

Coefficients Extraction from Infant Cry for Classification of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Infant with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1.設籍本市年滿 3

4.6 現時日間育嬰園及日間幼兒園的幼兒工作員與兒童的法定比例,分 別是 1:8 及

ª創設讓幼兒⾃主探索的環境 ª滿⾜幼兒快樂遊戲的情緒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