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報紙新聞之敘事結構與論述方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報紙新聞之敘事結構與論述方法"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報紙新聞之敘事結構及論述方法

--以美學對新聞研究與實務的啟示為例

計畫類別:x 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89-2412-H-004-011

執行期間:88 年 8 月 1 日至 89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臧國仁

共同主持人:蔡琰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執行單位: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中 華 民 國 八十九年九月二十日

(2)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NSC 89-2412-H-004-011

執行期限:88 年 8 月 1 日至 89 年 7 月 31 日

主持人:臧國仁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共同主持人:蔡琰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計畫參與人員:蔡若津 國立政治大學廣電所碩士班

吳曉萍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四年級

陳羽珊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三年級

吳宜倫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二年級

曾令儀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一年級

一、中文摘要 儘管新聞工作者與新聞學者過去一向辯稱 「新聞中都是事實,也只有事實,沒有他物」, 新聞報導無可避免的是新聞工作者個人及組織對 這些事實的「轉換」或「再現」,經由大眾所熟 悉的符號或語言加以描繪而成。新聞內容所涵蓋 者固然仍是事實,但是這些事實經由轉換或再現 後,卻已是「加工」後的產品,因而無可避免地 加入了描繪真實時的直覺與感性,進而摻入了審 美價值與創作表現。 本計畫的重要性,即在於使用與傳統新聞學 研究不同之觀點,嘗試從美學角度觀察新聞傳播 活動,提供一個替換方式重新討論人類建構已知 世界的新模式。本研究首先延續過去美學討論中 的核心議題,試析「新聞寫作是否可以寫得與詩 一樣的美」。雖然新聞學領域中過去頗為執著於 新聞報導的真實反映功能,但本研究嘗試跳脫此 一桎梏,挑戰新聞報導中只有真實此一前提,而 識從新聞寫作與採訪過程中俱都與藝術創作有所 重疊之角度,強調新聞表現當得以美學概念加以 觀察。 本研 究隨 後簡 短引 述 諸種 美學 典範 的 轉 變,藉以提出與新聞美學相關的內涵,如熱情〔的 投入〕、清晰〔的陳述〕、與情境結合〔以觀察 社會〕等,並在新聞報導中能發揮「移情作用」、 與「情景交溶」,達成「民胞物與」、「物我兩 忘」的最高新聞美〔哲〕學境界。此外,本研究 亦認為新聞學研究過去並未針對讀者如何接收進 行深入剖析,而此正是新聞美學所能超越之處。 尤其針對不同心理距離之讀者如何就新聞事件的 內涵而有不同涉入程度(包括美感與痛感),未 來最宜續予深究。 關鍵詞:新聞、敘事、美學、審美價值 Abstr act

It has been a common proposition that all the news reports must contain “facts, the facts, all facts, nothing but the facts.” But since these stories are written in a language that is familiar by both the readers and news professionals, they are inevitably “manufactured” about the world, and therefore not objectified nor context-freed but rather involved with personal feelings, perceptions, along with aesthetic values.

The purpose, and importance, of this report is therefore located in its effort to examine the value of new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 an attempt rarely tried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either in journalism or in mass communication. We begin our report by briefly tracing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and discussed a central issue in the past aesthetic-related issues: Whether or not a news story can be written as beautiful as a poem, for example. We surely admit and accept the past mythology that journalism still maintains a major function to reflect social reality in its daily task, but we wonder whether this has to be sacrificed by the rejection of aesthetic ideas.

We then presented a number of paradigm changes in regar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in which key aesthetic concepts were also drawn in order to see their fitness to the journalistic discussion, including “passion,” “clearness,” “linkage to the context.” We hope our discussion would show that aesthetic values are not only necessary but also important to the profession of journalism, and future further exploration of other similar aesthetic concepts would help to advance development of our discipline.

Keywor ds: news, narrative, aesthetic, aesthetic

(3)

3 二、緣由與目的 本文嘗試超越(並非完全脫離)「新聞真實」 研究之桎梏,改由美學角度思考新聞報導的內 涵。換言之,本文旨在另闢蹊徑,改以新聞美學 為題,試問新聞報導內容在反映社會真實之餘, 是否也有「美」的成分可言?如有,這些美的成 分都展現何處?如何展現? 而如新聞工作者是否也應(能)像詩人般地 掌握文字(或符號)特性,傳達心靈之意象?現 象學者海德格曾稱,詩人是「一個勇敢的靈魂, 像一隻兀鷹,在風暴之前端預言性地飛翔,為將 到的諸神開路」,其特質就在於「多了一隻非俗 世所有的眼睛,能知一切溺耽於世俗中的人所不 知的事物」(蔡美麗,1991:11), 此乃因詩人 對語言文字特別敏感,藉此得與眾人展開「對 談」,傾聽別人所言(或如蘇格拉底所稱,詩人 經常「玩弄文字以煽惑群眾,擁抱虛幻」;見傅 士珍,2000:21)。新聞記者的報導工作雖也廣 泛涉及了語言之寫作與對談,目的在於「滋養而 非抑制【眾人】情緒」(傅士珍譯,2000:29), 那麼記者能否也如詩人般地「操縱」或「裝飾」 語文,表達文化意涵並從中掌握或建構美感呢? 由此,本文旨在試析新聞與美學的關係, 論辯以下觀點:當我們慣於接受新聞寫作必須客 觀、真實、正確之餘,是否也可開始思考「新聞 如何才能寫的美」此一論點?或延伸 Silverman (1987)所言,美與真能否並存於新聞報導中? 三、結果與討論    嚴格來說,美學的真諦並不全然僅能適用於 討論虛構或想像的創作活動(如戲劇、電影;參 見蔡琰,1999),其範圍亦可包括對美的哲學思 辨,以及解釋、分析作品產製的動機。此外,美 學討論亦常辨別一件作品的形式方法特徵,並應 用該特徵為度量標準以評比作品之高下優劣。換 言之,因為美學範圍與製作有關(如新聞報導), 其內涵實則涉及了「創作者(如新聞記者)」再 現世界時如何選擇符號、是否確實或「合宜地」 表達符號象徵的訊息。此外,賞析者是否具有美 學素養亦提供了批評與解讀一件創作品(如新聞 報導)的起點。 新聞報導本非藝術創作,傳統上也不講求藝 術之美,但新聞的確是由符號與語言構成。我們 可從新聞媒介運用符號傳播的過程,發展出與傳 統社會科學傳播典範不同的思考取向,此處暫且 名為「新聞美學」。事實上,美學近年的思考早 已承認沒有什麼對象可被排除在審美領域之外, 因為每一種對象都有其固有性質,而美是在本質 上與其有所連結的概念(《美學的思索》,1987)。 其次,新聞報導方式似又與藝術有重疊之 處。新聞記者本就是符號或語言的主觀創作者, 與藝術家同樣講求選擇適當的美學表現工具傳遞 (達)真實(此即「再現真實」之過程)。兩者 之創作結晶也都須為人接受,但此接受程度則又 端視接收者是否感受或沾染到來自符號、文字、 或語言的創作「能量(如互動性、相通性、和諧 性)」與「可鑑賞性(指可經得起邏輯分析與理 性考驗)」(引號內皆出自姚一葦,1973 用語)。 然而新聞當然不是藝術,但兩者透過中介 (不一定是大眾媒介)進行再現的過程極為接 近。如姚一葦(1973)即稱,藝術家/歷史家/文學 家所闡述/表現的形式雖然不同,但其所使用的「嚴 密【創作】邏輯(添加語句出自本文作者)」則 很相近。如下列有關藝術的定義就與新聞再現之 本質極為接近: 任何主體,將其對客體世界所 認知或體驗而得的個別性或特殊性 情感,經由內在意識與心靈的活動 過程,轉化為一般性社會情感與思 想,再透過任何符號與象徵而予以 表現或傳達出來,使第三者能夠從 主體情感的再現與認同,而獲得快 感與美感的工作或活動,是為藝術 (陳秉璋、陳信木,1993:9)。 有趣的是,在有關新聞如何再現社會真實的 著作中,與上述定義類似的討論亦隨手可見。如 翁秀琪等(1997: 2-3)就曾指出,「新聞是在主、 客觀辯證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真實,是社會真實 的一部份」,一方面,記者受到社會結構與組織 常規的影響須客觀地反映社會真相,另方面記者 透過專業化過程將意識型態內化為日常工作的規 則,主觀地依此規則建構新聞。而在翁秀琪等人 的另篇研究(1999)中,更強調新聞之記實工作 乃透過語言達成:新聞報導中的語言機制雖然無 法直接指稱某些事情為真或事實,但卻會藉由修 辭技巧、文法結構具體與鉅細靡遺地描繪現場一 舉一動(模擬真實),以加強新聞內容的「真實 感」,即使這件社會真實屬於「超經驗事件(如 該文所分析之「在祖師廟上香」活動)」亦然)。 總之,新聞記者以主觀的心智處理語言或符 號,將外顯世界的活動紀錄、報導、呈現,自然 得以在某些程度上與詩人或其他文學創作者共享 美學技巧與概念。 綜合以上討論,我們或可簡述新聞美學所應 討論的內涵包括:首先,具有工作熱誠(情)的 新聞工作者選擇「合宜的」或美的題材加以報導 (當然此一「合宜的」標準亦可能涉及倫理學的 「善」的考量),而後在報導中思考(或直覺感 應)如何以讓讀者感動或快樂的再現方式(或策 略)找到適切受訪對象。在撰寫部分,新聞工作 者同樣需用心(意識/知覺)考量如何選擇清晰、 明白、簡潔、完整且「合宜的」文字或符號(圖 像),以便目標讀者或觀眾能讀來或觀後能產生 「快感」,樂於進入報導情境。在接收層面,則 閱聽眾與新聞報導之事件的心理距離感(含物理 距離)會影響其注意程度、聯想、理解、幻覺(如 美感或痛感)、或涉入程度(如移情作用、同情 感、或甚至行動的產生)。以災難新聞為例,讀

(4)

4 者或觀眾常透過此類事件之揭發報導而感到人生 之可貴,因而較平日更為珍惜所有;或者因同情 受害者而有「痛感」(Eaton, 1997: 357)或「惡感」 (朱光潛,1993)。 此處亦可回應 Wittingstein 之言,美學在新 聞領域之運用應格外講求「生命形式」之呈現(引 自 Silverman, 1997: 250), 協助人們在新聞報導 中獲取精神上的感動與滿足,從而超脫心靈培養 有意義的人生。透過某些外在目的與內在情境, 新聞報導的美學內涵應力求提升人的價值感,讓 人們感受到有趣,且在情緒及思考上與新聞內容 連結成有意義的人生。而新聞美學之技巧,就在 提供辨識,表達、創造、以及互動所需的感覺(Eaton, 1997: 357),或者在於呈現「一系列物(作)品 其最佳共同性質的抽象化,以及具體【地】呈現 這些性質的形象產物(如新聞影片)」(引自傅 士珍,2000:81)。換言之,新聞美學的討論範 疇理應遵循 Ingarde(見廖炳惠譯,1991:36)所 界定的美學界限,包括創作者(新聞工作者)、 聆賞者(新聞閱聽眾)、作品(新聞報導)三者 所產生、接觸、或共鳴的基本事實。 四、計畫成果自評 為了因應公元兩千年的來臨,英國出版商 Sage, Inc. 特地新增期刊《新聞學 Journalism》, 以擴大視野,重新省視新聞與社會的關係。在其 創刊號中,多位新聞傳播學者共同檢討了新聞學 的過去發展與未來展望。主編 B. Zelizer(2000: 9) 在引言中曾經提問:「一百年後,新聞【學門】 要何去何從呢?… … 如果我們【新聞學者】不在 現階段做些研究與教學的應變,未來【鐵定】不 會是件快樂之事(nowhere pleasant)」。 在該專刊中,文化學者 J. Carey (2000)亦 曾針對新聞學門過去未曾受到人文學者青睞而感 到憂心,同時,傳播學者 Glasser(2000)則提議 新聞研究者應重新眷顧 W. Stephenson 的【大眾傳 播 】 遊 戲 理 論 ( 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以瞭解新聞之功用如何提供一 種「滿足私人與個人」的過程。這些討論都顯示 我們在歷經過去六、七十年的新聞學研究後,未 來亟需改弦易張,始能調整理論面向,獲取新的 觀察社會與新聞的角度。 如以 Jauss 舉出的文學批評四種典範演進觀 之(見董之林譯,1994),九零年代之新典範之 特色,即在以「美學或次美學」角度探索且闡釋 不同之研究對象(Jauss 曾指出,在純文學與通俗 文學之外,大眾傳播媒體亦適用新的典範),成 為社會科學中的較新分析方式。本文所呈現的新 聞美學討論,或可就此視為是類似觀點的起步。 五、參考文獻 朱光潛(1993)。《悲劇心理學》。台北板橋: 駱駝(二版)。 《美學的思索》。(1987)。谷風出版社編輯部。 台北縣新店:谷風。 翁秀琪等(1999)。〈似假還真的新聞文本世界: 新聞如何呈現超經驗事件〉。《新聞學研 究》,第五十八期,頁 59-84。 翁秀琪等(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 -- 大 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三角關 係》。台北:三民。 姚一葦(1973)。《藝術的奧秘》。台北:開明。 陳秉璋、陳信木(1993)。《藝術社會學》。台 北:巨流。 傅士珍譯(2000)。《西方文學理論四講》(H. Adams 原作)。台北:洪範。 董之林譯(1994)。《接受美學理論》(原名 Reception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作者:R. C. Holub. London: Routledge, 1984)。台北板 橋:駱駝。 蔡美麗譯(1991)。〈賀德齡與詩之本質〉(原 作者為 M. Heidegger)。鄭樹森編。《現象 學與文學批評》(再版)。台北:東大。 蔡琰(1999)。〈大學生電視劇審美體驗試析〉。 《廣播與電視》,14,111-138。

Carey, J. (2000). Some personal notes on US

journalism education. Journalism 1(1): 12-23. Eaton, M. M. (1997). Aesthetics: The mother of

ethics?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55 (4): 356-364.

Glasser, T. L. (2000). Play and the power of news. Journalism 1(1): 23-29.

Silverman, D. (1997). Towards an aesthetics of research. In D. Silverman (ed.).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Zelizer, B. (2000). What Is journalism studies? Journalism 1(1): 9-6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is process, we use the following facts: Law of Large Numbers, Central Limit Theorem, and the Approximation of Binomial Distribution by Normal Distribution or Poisson

If x or F is a vector, then the condition number is defined in a similar way using norms and it measures the maximum relative change, which is attained for some, but not all

 Genre – animal stories but even the stories have animals as main characters the contents are actually realistic..  Curious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experiment may be said to exist only in order to give the facts a chance of disproving the

Since it is so, what do we cultivate for?People are looking for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mental state, and the courage or wisdom to face the hard moments.. But the ways of improving

 It is worthwhile to sacrifice one person to save five.  Passser-by A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incident. In the basic version, the worker on the side tracks also has nothing

„ There is no Hamilton circuit in G2 (this can be seen by nothing that any circuit containing every vertex must contain the edge {a,b} twice), but G2 does have a Hamil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