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兒童及青少年焦慮情緒之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兒童及青少年焦慮情緒之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教育心理學報,畏的, 13期, 85-94 頁

兒童及青少年焦慮情緒之發展及

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蘇建文

二字研究目的在探討國小與國中學生焦慮情緒之發展及其相關因祟。研究對象為 242 名國 小五年級學生分 254 名國中三年級學生,所有受試均接受兒童顯性焦慮量衰,回納西自我概 念量表,兒童內外拯量衰,情緒穩定性量表,文民背年人格量表,藐于闢係悶卷及瑞文 化非文言推理測驗。本研究結果顯示,兒童所表現之焦慮傾向與年俱增,且有明顯之性別差 異。一般言之,國中二年級青少年鞍國小五年級兒童為寓,女童較男童為高。焦慮傾向與兒 童及青少年之智力與學業成績之間,多無明顯一致的關係,但與其自我概念,肉控信念,以 及情緒穩定性等人格特質呈顯著之負相關閥係,而與神經質傾向墨顯著的芷相闖關係。以親 子關係來預測兒童及背少年之焦慮傾向時,只有在園中青少年階段較具意義,但亦僅能決定 其中 11-24%之變異。 本研究係以國小五年級見童及國中二年級青少年為對象,研究焦慮情緒的發展,探討年級及性別 間的差異,並分析焦慮情緒與受試者智力,學業成就、人格特質及頭子關係等因素間的關係。 一、焦虛之界說 在心理學中,焦慮 (anxiety) 是一個非常重要而叉極其復雜的概念,心理學家往往從不同的觀 點來說明焦慮,例如 Freud (1925) 認為焦慮是一種對於壓力情墳而產生之情緒狀態 (emotional

state)

,在焦慮狀態中,個人常感受到不愉快,緊張,不知所措,以及種種自主神經系的活動,諸

如出汗,心跳增加,血壓增高等等。 Alpert

&

Harber

(1 960) 與 Sarason (1960) 等人則認

為焦慮應分為一般性的焦慮與特殊性焦慮二種,前者將焦慮觀為人格特質,

(personality trait)

或一種行為傾向 (behavior

disposition)

,並不因為情攬的變化而有臭。後者則認為個人只是在 特殊的情境中感到焦慮,例如測試焦慮是由測驗或考試的情境而引起,因情攬之不同而有所不同。

Spielberger

(1975) 更將焦慮分為特質性焦慮 (trait-anxiety) ,狀態性焦慮 (state-anxiety)

及歷程性焦慮 (process-anxiety) 三種。特質性焦慮問祖焦慮為長期性之情緒狀態,按言之乃個

人人格特質之一部分,是個人學習而得之行為傾向,使個人對於客觀上並無威脅存在的情境,主觀知 覺中均具有威脅性感覺;狀態性焦慮乃是對特殊情墳所產生之情緒狀態;而歷程性焦慮則將焦慮觀為 認知一情緒一動機之歷程 (cognitive-emotional-

motivatinal process)

,壓力的情墳使個人 產生知覺不一致現象 (cognitiue

incongruence)

,於是產生情緒反暉,焦慮的情緒進而促使個人 趨向探取避兔此一情緒狀態之發生,是故焦慮叉可視為一種驅力,具有動機的力量,能移激發行為,

對於行為之影響甚鉅。

近數十年來,關於焦慮對於個人行為影響方面的研究,頗受重視,研究聚多,大多將焦慮界說為

人格特質及解釋行為之建構 (explannary

behavior

construct) 。

*本研究中即用資料均係 r~國國民教育階段中兒童及青少年身心發展之研究 J 專題計畫之一部分, 該項專題研究係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褚助進行

(2)

• 86 •

教育心理學報

=、焦慮之測量

由於焦慮是很普遍的個人經驗,有其特殊的反應及顯示芳式,故而心理學家乃根接焦慮狀態所顯 示出的心理傾向,生理及行為特徵'編製量表以測量見童所表現之焦慮強度,其中應用最普遍的是由

Castaneda,

McCandless

&

Palermo

(1956) 所編製立見童顯性焦慮量表 (Children's

Manifest Anxiety Scale)

,該量表主要在測量小學四、五、六年級見室之一般焦慮傾向之高

低,是相當卓越之測驗工具。

除此之外尚有兩種廳用頗為普遍之測量工具,即為 Sarason (1960) 所編製之見童一般焦慮量

表 (Gener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

,其編製的目的,一方面欲用以測量見童一般焦

慮的程度,男方面用以研究見童在某一特殊情境中與其他情境中焦慮情緒的關係。另外一種是兒童測

試焦慮量表(Test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

·此量特別用以測量見童在測驗或考試情境中

之焦慮情形, Sarason 編製此量表時所依據的理論是,兒童在家庭中所體驗到的之親子關係'威脅 到見童之道切感 (adequacy) ,而形成對父母之敵意,由於不能對父母公開表現,而形成心理衝 突,進而導致焦慮。 Sarason 發現見童所表現之測試焦慮與一般焦慮之間相關相當高,此三種量表 業經林碧莓,楊國福等人修訂而成為適合我國兒童應用之研究工具(林碧寧等,民62) 。 三、焦慮與見軍智能活動之闢係 在有7 提供研究之測量工具之後,大多數心理學家部用來探討焦慮與智力,學習及成就間的關係 。關於智力方面,研究的結果頗不一致,早期的研究發現智 11 高的見童,懼怕的項目愈多 (Holmes ,

1935)

,

Amen & Renison

(1954) 亦發現智商與焦慮曇正相關關係,但也有不少學者發現智

力與焦慮之間辜負相關關係 (Mackage ,

1928; Jewett and

Bl

anchard

,

1922; Sontag et

a

l,

1955) 。

在解決問題與學習方面,研究的結果亦顯示出積極芳面與消極方面的影響,例如 Castaneda

et

a

l,

(1956) 研究小學五年級兒童,發現焦慮高的見童在簡單的學習情境中成績較擾,而在較為接雜的 學習過程中成績較差,

Levitt

(1 967) 與 Spielberger (1975) 亦發現類似之結果,此乃由於焦 慮是一種驅力狀態,適度的驅力可以使見童注意力更為集中,更能提進學習的教果,但是過高的焦 慮,使兒童之知覺廣度狹唔,行為趨向於刻板而失去彈性,缺乏創造性的表現 (Cowen

&

Thom-pson

,

1951)

,對於不明確的情境忍受力很低 (Smock ,

1957)

,運用訊息線索的能指亦降低

(Mueller

,

1975)

,故對於學習產生干擾之效果。 四、焦慮與其他人格特賞之闢係

Spielberger

(1975) 曾謂特質性焦慮即是個人人格特質的一部分,此項特質與其他人格特質 間的關係究竟如何,亦為心理學家所關心的問題。若干以見童及大學生為對象之研究結果顯示,消極 的自我概念以及自我拒絕的態度與焦慮關係至為密切,例如 Lipsitt (1958) 研究小學 4 至 6 年級兒 童,發現對自己抱有消極的自我態度者,所表現之焦慮較高,在團體中的社會地位較低(

Castan-eda

,

McCandless

&

Palermo,

1956; Coppersmith,

1960) 。由於自我概念與個人的生活適應

息息相關,因此焦慮高的見童生活適應亦較差。除此之外,許多臨床個案顯示,焦慮與心因性~病, 心理神經症,甚至習慣性之翻酒,嗜食藥物成癮闢係密切,由此可見過度的焦慮或神經費的焦慮已能 威脅個人的心理健康。 五、焦慮與親子關係間的闢係 形成焦慮的因素很多,

Averill

(1976) 將之分為生理、心理及社會丈化的因素,家庭便是社會 文化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Sarason 雷特別強調測試焦慮淵源於兒童之家庭,父母若平時對于女 的成就常持有消極批評的態度,使威脅到子女的適切感'JïM;于女對父母之攻擊性與對父母之依賴發生 衝突時,焦慮便會發生, Sarason 曾比較高焦慮兒童與低焦慮見童父親管教態度的差異,而發現低 焦慮見童的父親對待子女更持有積極的慮度,而且焦慮高兒童之母親自我防衛性亦較高 (Sarason ,

(3)

1960) 。 六、圍內有關之研究 在國內方面,從事焦慮研究者並不很多,民62年,林碧畫展與楊國樞等人曾將 Castaneda 等人蝙 製之兒童顯性焦慮量衰,

7fl.

Sarason 編製之一般性焦慮量表與測試焦慮量表加以修訂,使之成為研 究我國見童焦慮之工具,楊國樞(民62) 同時發現焦慮高的兒童,其自我諧和度較低,具武典〈民68) 採用巴修訂立 Sarason 之一般性與測試焦慮量表為工具,比較貴賦優異兒童與普通智力兒童問焦慮

的差異,結果發現,資賦優異見童之一峻性焦慮較低,而測試焦慮較高。郭生玉(民62) 在研究低成

就學生心理特質時,亦發現國中低成就學生之焦慮程度較高。 根據上述中外學者們研究的結果顯示,焦慮實為一重要之情緒狀態典人梅特質,過份的焦慮不僅

是個人適應的紅燈,同時亦是個人潛能發揮之拌胸石,更為從事學校教育及輔導工作者所聽了解之問

題,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了解國小及國中學生焦慮的程度,以及對於與焦慮相關之因素作有系統之分

析,所得資料,自可提供學校輔導工作者之參考。

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乃「我國國民教育階段中兒童及青少年身心發展研究」第二年分期研究之一部分,研究對 象仍以第一年研究中所選取之國小一、四年級及國中一年級學生肩接本,缺等如今日升級至國小二、 五年級及國中二年級,由於國小二年級接本年齡幼小,不適於焦慮量表之實施,故以國小五年級與園 中二年級樣本為對象。園中受試原取樣白晝北市南鬥園中與臺北縣中和國中,男 130人,女124人,共 計254人。國小費試男 120人,女122人,共計242人,原取樣自臺北市西門國小及畫北縣、中和國小。 三、研究方法 刊見童觀性焦慮量實本研究所採用測量兒童及背少年焦慮情緒之工具為兒童顯性焦慮量表

(Children's Manifest Anxiety

Scale ,簡稱 CMAS) 。兒童賴性焦慮量表是 Castaneda ,

McCandless 興 Palermo (1953) 三人根攘 Tayler (1953) 之成人顯性焦慮量表修訂而得,

適合於小學四年級以上兒童應用,全量表共計42題,此外,並由密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

Ii

ty Inventory

)之說謊量表中,選出 11題,以為見童顯性焦慮量表之說

說最衰,以測量受試兒童之作答誠實的程度。故全測驗合共計53題。 本測驗係於民國63年輕林碧宰等人修訂,供作研究我國兒童焦慮情緒之工具,其折半信度頗高, 男女各為0.84至0.87之間,再被j 信度男女各為0.78 ·由是可見此修訂級之量表亦為相當可靠之測驗。 兒童顯性焦慮量表之記分方式,是以岡答肯定答案為一分,以回答否定答案噶零分,每一受試兒 童之焦慮總分為各題得分之累加糖、分,最低為 O 分最高分為42分。說謊分數範團為 0-11分,受試見 章之說謊分數若在 8 分以上者,閉關為說謊傾向太高,故將之刪除不予應用。 受試見童焦慮情緒資料之收集,探團體克式實施之。

同自我觀念量要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

本量表是以 Fitts (1965) 所輔之間

納西自我觀念量表之藍本,改編而得。全量表共計30題,分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倫理自我,家庭 自我,自我認定等五7方面,自我觀念總分愈高表示自我漏意及自我恆納的程度越高。

同情緒種宣性量寰 係由 Pearson (1954) 所編製'目的在測量兒童情緒成熟的程度,全量表 次,計30題,得分越低表示情緒愈加成熟。

回見章內外控傾向量衰此係根攘 Nowich i, Jr. ,與 Strickland (1 973) 二氏所編之兒童內 外婆傾向量表修訂而得,共計40題,此量表以內控為得分標準'分數愈高表示內控傾向越強。

:司T女民會年人格量衰木量表係根據 Eysenck

&

Eysenck

(1 965) 所編制之 Jovenile

(4)

• 88 •

教育心理學報

付觀氏兒盡管憩量褒本測驗係將 Wechsler (1974) 之兒童智力測驗修訂本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Revised

,

WISC-R) 加以修訂而得,分為語女及非語文兩

部份,語丈量表包括常識,類同,算術'詞彙'理解,記憶廣度,六個分測驗,非語女部分包括圓形 補充,連環圖系,圖形設計,物形配置,符號替代等五個分測驗。 f吋親子關係問卷 本問卷原係由 Roe 與 Siegelman (1963) 二民編製,全問卷分為十項,經 初正平民修訂(民64) ,本研究將之再修訂,僅取其中愛護、拒絕、獎勵、懲罰、寬容、限制六項, 共計30題。 同學業.!it續 受試見童立學業成績係探其所就讀年級之學年總平均分數,以及國語、教學兩科學 年成績為標準。 結果與討論 一、焦慮之發展 表一之結果為國小五年級與國中二年級受試在兒童顯性焦慮量表上得分之平均數與標單差。 由表一觀之,男性受試之焦慮傾向,並未隨年級之增加而增高或降低。就女性受試而言,則年級 間的發展趨勢至為明顯,國中受試之焦慮傾向顯綾國小受試為高 (F=4.22 , P>0.05) 。若將男女 合併計算,則受試之焦慮傾向亦有與年俱增之趨勢 (F=4.01.

P<0.05)

上面的結果顯示,焦慮的發展呈現顯著之性別差異,此種現象一方面可能是由於樣本間的差異, 另方面亦可能由於國中二年級男性受試之防衛性較強(林碧墨等 民62) ,再者,就發展之觀點來看 ,女童之身心發展較男章為早,國中二年級正值女性身心變化極為迅遠的時期,女性所需做之適應較 多,社會學校與家庭對其行為的眼制與要求亦多,困擾亦多,故焦慮傾向乃與年偎增。 要一各年級曼試焦慮分數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

統計站量ιι)ih

一一一一

~l

|

一一

趴|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

國小五年級 15.18

6.66

16.64

7.46

I

15.91

7.09

國中二年級 I 15. 付 6.85

18.50

6. 的 17.17

6.97

F{I宜 .47

4.22*

4.01*

*P<0.05

三、性別與焦慮的闢係 表二係國小五年級與國中二年級受試焦慮分數性別間之比較, t 考驗之結果顯示,在國小五年級 時,受試之焦慮分數並無顯著之性別差異,但至園中二年級時,女性受試之分數已顯鞍男性受試為

別于男女

衰二各年級曼試焦慮分數定性別差異

\--年

級|

國小五年級

|

國中二年級

統至于\~一 1

-

-~~

---" -""

- -1

性 量數| 一 一一| i 標準差 t 值 1 平均數標準差 t 他

15.18

6.66

15.77

6.86

-1.

61

-3.17串串

16.64

7.46

18.50

6.85

料 P<O.Ol

(5)

高,其問差異達 0.01之顯著水準。 林碧裝等人曾以小學中高年級為對象,使用同一測驗為工具,結果發現性別差異甚為明顯。而本 研究結果均顯示出,性別差異至青春期始趨於明顯,由是可見國中女生所感受之焦慮確鞍男性為高, 而非由於後者之防衛性較強而已。 三、智力輿焦慮之闢係 表三之結果顯示,無論國小五年級試圖中二年級受試之焦慮分數,與瑞丈民非文字推理測驗以及

與魏民兒童智慧量表得分之間,多無顯著之相關關係'此項結果與 McCandless

&

Castaneda

,

1956;

Trend

,

1957) 相符合,但前面在丈獻探討時會談及若干國外學者研究結果發現智克與焦慮之

間有基正相關者 (Amen

&

Renson

,

1954;

Holmes

,

1935) 亦有若干研究結果發現曇負相關者

(Mackaye

,

1928;

Biezmann

,

1952;

Jewett & Blanchard

,

1922;

Sontag etal

,

1955)

,

圍內具武典,楊國樞等之研究亦發現智力與焦慮辜負相關關係'由是觀之,智力與焦慮之間的關係倘 未能明朗化,研究結果分歧,可能由於運用之方法不同所導致。 國- 一 .04

.05

.06

一 l

年|

一 .09 一 .08 一 .02 中級 i 男+女 一 .09 一 .05 一 .01 串串 P<.Ol 四、焦慮與學黨踐績之闢係 支四為中和國小及中和國中受試之焦慮分數與學業總平均成績,國語及數學成績之相關分析。 衰四 受試之焦慮分數與學費醫成績之祖闢分析

(學業成績

IJ!. 自|一-一 叫 1主 穿國語〈丈〉算術〈數學〉總平均 \ \

-.00

一 .00

-.23

一 .32串* 一 .11

-.11

*P<.05料 P<.Ol 由表四之結果得知,受試之焦慮分數與其學業成績間,並無明顯之關係,除7 國小主年級男性受 試,及國中二年級女性受試之焦慮分數,與國語〈丈〉、數學成績或學年總平均成績達統計上立顯著 水準外,其餘均不顯著。

(6)

• 90 • 教育心理學報 五、焦慮與其他人格特賞之闢係 表五為受試之焦慮分數與其自我概念,內控信念,情緒穩定性,神經質傾向及問題行為等人格變 項間之相關分析,現分別說明於后。 焦慮與自我概念之關係'可由表五得知,無論國小或國中受試,凡其自我概念愈傾向消極岩,其 焦慮的程度越高,此項結果與過去中外學者研究的結果多相符合,由於生活適應,社會地位往往與自 我概念壘正相關關係'故適應問題與低社會地位往往導致焦慮的反應,長期如此,其一般焦慮自然增 I筒。 表五中亦顯示出焦慮與內控信念之闢係'除國小五年級女性受試外,其餘各組兩者之間之相關係 數,均遠統計上之顯著水準 P 由是觀之持內控信念之受試焦慮傾向較低,持外拯信念之受試,焦慮傾 向較高,此乃由於持外拯信念者,相信其行為的後果,或認為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件,與其本身的行動 或努力無關,而是決定於運氣與命運,或由權勢所拯制,其個人不能預測亦無能為力,在此信念支配 之下,自然焦慮之傾向較高。 費五 曼試焦慮持歐與其他人格特賞之相關係歡喜隻

弋年已\級\ι1項 目 白酬金內控屆全情輯穩定性問題行晶神祖貫制

別\ 一 0.40料 一 0.36:牢牢 一 .54料

.19

年女

一 0.46串串 一 0.18 -.59串* 一 .01 小級男+女

-0

.4

4**

一 0.26串* 一 .57:牢牢

.08

國三 l

男 一 0.46料 -.30牢牢 一 .52'牢牢 一 .06 .5是非*

-0.36**

一 .31料 一 .4伊*

.22*

.63串* 中級男+女

一 0 .40**

-.3

2** 一 .5伊串

.02

.58牢牢

*P<0.05 **P<O.Ol

表五之結果亦顯示出,鯨論國小或園中受試,其焦慮傾向與情緒之穩定性之間曇顯著之負相關關 係,情緒較為成熟之受試,其焦慮傾向較低。 至於問題行為方面,兩者之間多無明確關係'除圈中二年級女性受試外,其餘均未達統計上之顯 著7l<準。 焦慮與神經質傾向之闢係至為密切,就圈中二年級受試之反應來看,兩者間之相關係數均達 0.01 之顯著水準。 衰六受試父子闢係輿焦.之祖闢係數里 拒絕 限制 \項

年之任\目|愛護

級)則\\

國五 l

!

一 .13

年|女一 .17

小級| 男+女! 一 .14

國二(

年 i

中級 j 男+女

*P<0.05 料 P<O.Ol

mmm-3

一 .2伊 一 .26** 一 .27料 獎勵 懲罰 寬鬆 一 .07 一 .07 一 .06

.00

一 .12 一 .10 月 i 向 υdv 唔 EA 門叫 unuu .2伊

.11

.12

仰的∞一的

MWMW

.20*

.03

.10

.27**

.18

.19

(7)

六、韓乎闢係輿焦慮之闢係 (→父宇闢傑與黨. 表六為受試在尖子關係問卷上各項得分與其焦慮分數之相關係數,就園小五年級男女受試之反應 而言,父親之拒絕教養方式往往導致于女較高的焦慮傾向,父觀之限制教養方式與男性受試之焦慮傾 向聞亦曇顯著之正相關關係。 就國中二年級受試之反應而言,父親之愛道教養方式與子女之焦慮傾向呈負相關關係'而女親之 懲罰及限制教養方式分別與男性受試之焦慮傾向亦畢顯著立正相關關係。 同母子關係輿焦慮 表七為母子關係與受試焦慮分數之相關係數表,由表中顯示 P 母觀管教方式與子女焦慮傾向之關 係'與父親敬養方式之間的關係略有不間,就國小受試之反應來看,母親之愛讓教養方式與男性受試 之焦慮傾向基負相關闢係'而拒絕與懲罰之教養方式則與之曇顯著之正相關闢係'母親之教義方式與 女性受試之焦慮傾向之間,無任何之關係存在,將男女受試之反應合辦計算時,則發現受母親拒絕之 受試,其焦慮傾向較高。 就國中二年級受試之反應來看,母親之懲則與限制教養方式,典男性之焦慮傾向之間,晏顯著之 正相關關係'母親之寬鬆教養方式與女性受試之焦慮傾向,基負相闖關係。若將男女受試之反應合併 計算,則兩者之間的相關並不顯著。 衰七 曼富貴母子闢係與無a之相關係歡宴 愛護 拒絕 獎勵 懲罰 寬容 限制

-.2

2*

.站串 一 .13 .26串串

.05

.17

年女|

一 .05

.19

一 .01

.00

一 .04

.09

小級男+女| 一 .12

.22*

一 .07

.10

.00

.11

國二 l

一 .15

.01

一 .16 .31牢牢

.05

.21*

一 .19

.17

一 .08

.08

.2

2*

.01

中級男+女 一 .19

.10

一 .14

.18

.13

.09

*P<0.05

串串 P<O.Ol 母親子關係輿受訪焦慮傾向之多先迴歸分析 ?需求進一步7 解交母親之教養方式對於見童及背少年焦慮傾向之形成所扮演之角色究竟如何,特 分別以父子或母子關係問卷中之六個變項為獨立變項,另將尖子關係與母子闢係之變項合併計算為獨 立變項,而以受試之焦慮分數為依變項,來進行多元姐歸分析,其結果詳見於表八。 由表八之結果看來,就國小受試之反應而言,以尖子關係為獨立費項來預測子女之焦慮傾向時, 其多元姐歸係數均未達統計上之顯著 7.K準。至於母子關係為獨立變項來預測子女之焦慮情緒時,典男 性受試之焦慮傾向間之多元姐歸係數為 .036 '達0.05之顯著水準'換言之母子關係可決定男性受試焦 慮傾向 13彩之變異。 就園中受試之反應來看,尖子關係預測子女焦慮傾向之多元姐歸係數,均達0.05或0.01之顯著水 準'換言之女子關係可決定男性受試焦慮傾向中 15%之變異,對女性受試而言,尖子關係可決定其中

1296之變異。

以母子關係為獨立變項,來預測受試之焦慮傾向時,在男性受試方面之多元姐歸係數為0.41 '可 決定其中 17%之變異,與女性受試焦慮傾向之多元姐歸係數為0.34 '可決定其間 11%之變異。若將父

(8)

• 92 •

教育心理學報 子與母子關係合併為獨立變項來預測子女之焦慮傾向時,在男性受試方面,其多元姐歸係數為0.49

'

可決定其中 24%之變異,女性要試15面之多元起歸係數為0.46 '可決定其間2196之變異。

一母一

mr

一+一 ]J 一係一

于關係于

一子關

-t

慮一尖子

-E-nJ

一係

-r-n

口』

閱一

-t-h2

一加拉

一母一

]-qJJ-AJ

在一係

-r

一泡。一的

2

T 弘 1 內 lυ 可 EA--」唔,止

一關一

:-j.-L

一子一

-1:

一艸哼

一父

-Rin--品

標語、敢、\一一

用一\量一男女一男女

側十一一

預言一

統~一

性一五年級一二年級

亡\一國小一國中

~\卜、三一一 \傘,一一 表八 焦慮情緒典文子、母子闢係之多先姐輯錯析 效 級 別

.05

.33

.11

.49**

.24

.46**

.21

總結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國小與國中學生焦慮傾向的發展情形及其相闊的因素,根攘本研究結果 顯示,國小五年級受試焦慮分數之平均數分別為15. 的及 15 ,

91

'此項結果若與林碧率等人之結果比 稜起來(男 =18.74 '女 =20.65) ,本研究受試之焦慮傾向,顯較接者為低,由是可見在國民教育階 段中,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後,已免除7 升學壓力,亦減少兒童生活中的情緒緊張,確已使學生焦慮傾 向自然降低。 木研究結果亦顯示男性受試之焦慮傾向並未隨年級增高而改變,女性受試之焦慮傾向封閉顯的與 年俱增,且性別差異至園中階段始有女高於男的現象,此種現象 P 一方面可能是由於社會化歷程中 ,社會學校及家庭已逐漸對男女見童的行為要求標準不一,對於進入青春期的女生,要求自趨嚴格, 限制較多,另方面青春期女生身心變化較為劇烈顯著,亦可能增加其心理負擔,因此焦慮傾向亦較 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焦慮傾向與受試之智力與學業成績之間多無明顯而一致的關係'此乃可能由於影 響智能活動的焦慮是測試焦慮,而本研究所探周之工具為測量見童一般性之焦慮傾向,今後的研究可 以試行採用兩種工具以比較其結果是否因而布異 o 本研究結果亦顯示出焦慮與自我概念,內拯信念,情緒穩定性,神經質傾向等人格特質間的關係 密切,凡焦盧傾向高之受試,不但對自己的看法較差,且具有外控信念,情緒頗不成熟,並有神經質 傾向,由此觀之見童顯性焦慮量寰的種可以年為甄別適應不良學生,從事學校輔導工作之有教工具。 本研究結果顯示,讀于關係對於兒童及青少年焦慮傾向之影響,亦無明顯立關係'且依受試就讀 之年級而有所不同,如園小受試父親之拒絕敬養方式與其焦慮傾向是正相關關係'就園中受試而言, 則與父親之愛護教養方式辜負相關關係'父親之懲罰與限制數養芳式則與之基正相關關係'母親之教 養方式對國小受試之影響較國中受試為大。若以親子關係為獨立變項來預捌子女之焦慮傾向時,以國 中受試方面較具意義,然只能決定其中 11--2496之變異,也是可見焦慮傾向之形成因素甚為複雞,而 不是單獨由鏡子關係可決定的。

(9)

參考文獻

林碧盔、楊國樞等:中國學童焦慮量表之修訂。中圈兒童行厲的發展,台北布,環宇出版社,民國62年。

郭生王:圈中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 15輯,第453-532

頁。

吳武典:資賦優異見童的智力與焦盧之評量研究,測驗年刊,民國68年, 26輯,館的-72 頁。

Alpert

, R.,

&

Harbert

,

R,瓜,

An

xiety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situation. Journalol abnormal

psychology

,

1960, 缸,

207-215.

Amen

,

E. W.

,

and Renison

,

N.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y

pa:仗ems

and anxiety

in young children.

Gene

tic

P.砂chological M01ω.gr~帥~, 1954,帥,

3-4

1.

Averill

,

L.

R.,

Emotion and Anxiety:

S∞iocultural,

b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terminants.

In Zuckermanl

,

M. 丘,

&

Spielberger

,

C. U.: Emotion and Anxiety 1976

,

87-132

,

LEA.

Ca

staneda

,

A.

,

Mc

Ca

ndless

, B. R.,

&

Palermo

,

D. 丘,

The Children's form of the manifest

anxiety scale. Child

Develtψment; 1956, 釘,

317-326.

Cow凹,

E. L.

,

&

Thompson

,

G. C. Problem solving rigidity and personality structure. Journal

01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51, 峙,

165-176.

Fitts

,

W. H. Manual:

Tenn的ee

sell

concφ,t sc飾,

Nashville Tennessee

,

Co

unselor

R缸。rdings

and Tests

,

1965.

Freud

,

S

,.

Inhibitions

,

Symþt01陷 and

Anxiety

,

1926.

Jewett

,

S

,

&

Blanchard

,

P. The influence of affective disturbance on

r臼ponse

to the

Stanford-Binet

t臼t.

Mental Hygiene" N. Y.

,

1922

,

6

,

39-56.

Levi仗,

E.

E.

The Psychology

01

An

xiety.

In

dianapolis

,

In

diana:

Bobbs-Merr泊,

1967.

Lipsi仗,

L.

P. A self -concept scale

f,叮 childre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children's for of

manif,個t

anxiety scale. Child

DevelOjρ ment,

1958

,

29

,

463-472.

Mueller

, }.

H.

Anx

iety and cue utilization in human leaming and memory; In Zuckerman

,

M.

&

Spielberger

,

C. D.: Emotion and Anxiety

,

1976

,

197-231

,

LEA.

Nowicki

,

S. 缸,

&

Stric祖a咐,B. R. Al個US

of control scale for children.

fi仰rnal

01

Consult-的g

and Clinical

P.砂chology, 1973, 帥"

148-150.

Pear的n,

J. S. Psychometric correlate

01

emational

,

immaturi旬 PhD

disertation

,

University

of

Minn曲。妞,

1954.

Ra

ven

,

J. C. Guide to the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

,

sets A

,

B

,

C

,

D

,

and E

,

New York:

Psychological

Co

rporation

,

1960.

Roe

,

A.

,

&

Siegelman

,

M.

A.

Parent-child relations questionnaire. Child Develoþment

,

1963

,

34

,

355-369.

Sara叩n,

I.

G. Anxiety in

elementa:η school

children: A

re知rt

01

résearch

,

1960

,

Wiley.

Sara的n,

1. G.

&

Spielberger C. D. (Eds) Stress and Anxiety

,

Vo

l.

1

&

2.

W:部hington,

D.

C.: Hemisphere 1975.

Smock

,

C.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olerance of ambiguity

,"

generalization and speed

of perceptual closure. Child

D卸'elGψnent, 1957, 泊,

27-36.

包ntag,

L. W.

,

Ba

ker

,

C. T.

,

&

Nelson

,

V. L.

Perω,nality

as a determinant of performance.

American

J

our1ω1

01

Orthopsychiatry

,

1955, 妞,

555-562.

(10)

• 94 •

教育心理學報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1980

,

13

,

85 - 94.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Taiwan

,

Taipei

,

China.

A DEVELOPMENTAL STUDY ON THE MANIFEST ANXIE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ITS RELATED

FAC宜。RS

CHIEN-WEN Su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mainly tWO. The first one was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al tendency of anxiety manifested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second one was trying to explore what were the factors

related to children's manifest anxiety. 242 children of the fifth grade and 254

adolescents of the eighth grade were selected from two elementary and two

junior high schools as the sample of this study. All the subjects were given

Children's Manifest Anxiety Scale

,

Tennessee Se

If

-Concept Scale

,

Children's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Scale

,

Emotional Maturity Scale

,

Eysenck's Jovernile

Personality Inventory

,

Parent-Child Relation Questionnaire and Raven's Standard

Progressive Matric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dolescents showed higher

anxiety scores tha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Girls showed higher

anx自

iety scores than boys. The manifest anxiety scores of subjects were not

con-sistantly related to their scores of intelligence and school achievement.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some persona

Ii

ty factors such as

self-concept

,

internality and emotional maturity of the subjects. Using the

score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 questionnaire as the predictor and children's

manifest anxiety score as the criterion,

the values of mu

1t

iple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predictor and criterion were significant only for adolescents.

However

,

the predictor accounted only for 11-2496 of the variance in th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Genre – animal stories but even the stories have animals as main characters the contents are actually realistic..  Curious

Quality kindergarten education should be aligned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laying a firm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learning and growth of

Free to learn: Why unleashing the instinct to play will make our children happier, more self-reliant, and better students for life.. New York:

We will quickly discuss some examples and show both types of optimization methods are useful for linear classification.. Chih-Jen Lin (National Taiwan Univ.) 16

To enable pre-primary institution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school culture and support to children, actions can be taken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Caring and

Efficient training relies on design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by incorporating the problem structure Many issues about multi-core and distributed linear classification still need to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 (TEACCH).

(5)The Direction-Giving Language and the Empathetic Language of the principal have reach to the outstanding level of anticipa t i on f or t he t e a c he r ’ s j 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