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追分趕秒: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策略--以報社圖表產製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追分趕秒: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策略--以報社圖表產製為例"

Copied!
3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追分趕秒: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策略 --

以報社圖表產製為例

壹、前言

新聞編輯的課堂上,曾經聽過一則關於新聞編輯的老笑話:一位訪客帶著欽佩的 口吻向總編輯問道:「為什麼你們每天產製新聞,總能剛好編完最後一個字?」這則 笑話能夠產生笑點,是因為這位訪客倒置了新聞工作的手段和目的—編輯並非擷取數 量剛好的圖文放入版面,而是依照空間增刪圖文數量,使之納入一定的版面空間。 針對新聞工作的時間配置,這位訪客可能也會問類似的問題:「為什麼你們每天 產製新聞,總能在截稿時間之前剛好完成報導?」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反過來看,新聞 組織在有限的時間下完成報導任務,並不是「剛好」;相反地,這是新聞組織經過細 密規劃和反覆實踐之後、在預期之下產生的結果。 在接近截稿時間的媒體新聞室裡,美編眼耳感官與軀體並用,以縮短工作流程的 間隙。在此同時,分屬不同部門的文字編輯與版面編輯,全神貫注於產出標題與版面 好能配合圖表同步上稿,主管則忙於計算稿件數量與人力,以確保全部工作在指定時 間內完成。當下分散在各個角落的這群新聞工作者,雖然各有不同專業且任務內容互 異,但是他們都爭分趕秒地與時間賽跑,共同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在截稿時間前完 成產製任務。 在新聞工作的前台可以觀察到:(1)新聞媒體根據訊息更新的週期而設置了截稿 時點,隨著這個時點不斷逼近,大量訊息也順勢湧進新聞室,形成了「短時間、高密 度」的資訊流;(2)為因應上述資訊流,這些媒體組織必須設計各種時間結構促使各 部門的成員都能協力完成產製任務。 轉向後台,我們則可進一步看到新聞組織與時間情境的持續互動。簡單地說,時 間一向是新聞組織藉以存續的重要情境,一方面,正因新聞媒體競相搶先報導,唯有 在時間競賽勝出才能與其它同業區隔,因此時間顯是新聞組織的主要「資源」。另一 方面,時間卻也是組織「限制條件」,無論採訪或編輯工作都需在固定時間內完成, 一旦大量訊息瞬間浮現,則可運用的時間就非常有限,如突發新聞時的緊迫性就遠較

(2)

日常作業高出甚多。新聞組織似乎有一整套時間相關的行動邏輯在運作。這一套邏輯 啟動讓新聞工作者共同協力,充分運用時間資源、減低時間限制的衝擊。這樣說來, 新聞組織和時間情境的互動,似乎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學術議題,但卻少為先前學者所 關注,而這正是本文所欲探討的主題。 本文認為,時間是新聞組織最重要的情境之一,當代社會新聞組對於時間的敏感 和仰賴,洵非特例,眾多社會機構秩序的關係密不可分,因而這些機構常被稱為「時 間組織」(temporal organizations, Clayman, 1989: 660-1),常需跳脫傳統以線性、大自 然循環為主的流程而依組織需求建構一套時序(Castells, 2000: 494)。 舉例來說,Bardram 和 Bossen (2005) 研究醫療工作時間時即曾發現,醫院急診室 必須搶救人命,所以從建築空間動線到日常工作流程的設計規劃都以縮短時程為要。 Berndtsson 和 Normark (1999: 101) 考察的是飛航管制工作,機場管制台分秒監控班機 起降,為確保飛航安全亦須針對時間而發展精密作業程序。 新聞組織運作也與上述機構類似而高度仰賴時間,乃因其主要角色係在產製訊息 並報導給社會公眾。隨著當代社會事務日趨複雜以致新聞訊息數量業已快速成長,但 相對而言新聞組織的時間資源仍有侷限。因此新聞組織勢須善用組織槓桿,以少數人 力突破時間資源侷限,進而建構各種時段、時序、步調或節奏以能掌控時間資源的秩 序,俾讓成員能夠一體實踐。 然而,新聞組織的時間研究常面臨以下兩個困難: 一方面,雖然時間是新聞組織每日都要面對的情境,但鮮有研究者探索新聞組織 與時間互動的議題。亦即雖然所有新聞工作都面臨與時間互動的難題,記者如此,編 輯亦然,但時間相關的作業軌跡(如新聞工作之時點、順序、節奏和步調等內部常規, 見張文強,1999)常不明顯,其倘非鑲嵌於某些工作流程即就隱藏在工作情境而難以 感官察覺或歸類,以致與時間的相關研究資料常被忽略。 另一方面,過往新聞工作研究多以新聞工作者個體(如記者、編輯)為其觀察對 象,以致時間研究的線索雖然存在新聞工作者具體實踐流程裡,但與時間相關的眾多 因素卻是新聞組織策略、程序與實踐的一部分,是新聞組織在反覆實踐之下經過形構 與累積始而產出的結果,並非個別新聞工作者一時一地所能決定。因此時間資料的軌

(3)

跡便游移在組織層次與個人層次之間,不易成為可掌握與辨識的研究議題,一旦時間 議題存在久遠就很少單獨成為傳播研究的對象。 綜上所述,新聞組織的時間策略顯是重要卻又鮮少探討的研究議題,值得關注, 而這正是本文致力探索的主題。本研究將聚焦於以下問題:「新聞組織如何透過結構 化策略因應時間情境」;具體而言,我們希望瞭解新聞組織如何針對時間情境進行組 織的時間結構化?其次,新聞工作者如何鑲嵌在新聞組織之結構化策略,透過行動展 現其工作實踐? 貳、文獻檢閱: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與策略 以下將先探討「時間的結構化」議題,其次探討先前文獻提及的各種時間分類論 述,這些論述將有助於本文觀察新聞組織時間結構化策略。 一、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 雖然人們每天都生活在時間當中,但時間卻隱藏在種種社會活動的背後,人們深 受時間影響卻往往無從察覺。但誠如 Clark 指出,人類擅長於組織所處之物質與社會情 境,進一步從本無秩序的資源中衍生複雜的行為,以解決當下的問題(Clark, 1997:180)。 對新聞媒體這類的時間組織來說,時間是最重要的情境之一,倘若時間概念始終留在 抽象而虛無飄渺的層次,則不僅組織無法掌握或監控時間資源。特別是當代個人可以 經由各種計時工具(例如鐘錶)而感知時間。但組織時間則是許多個人時間積累和互 動共同型構而成,因此新聞媒體為了有效掌握時間資源,必須發展組織策略。本文認 為新聞組織的時間策略,可以用「時間結構化」(temporal structuring)一詞來描述。 基本上,時間「結構化」指新聞組織為維持組織運作,針對時間所建構的資源與 規則,透過成員反覆實踐後完成組織新聞報導任務的過程。以下擬分項說明: 1. 「結構化」是新聞機構建構「組織時間」的過程。簡而言之,時間是新聞組 織的重要情境,係其為了維繫組織存續而針對時間建構出的一組可資遵循系列規則與 資源,有利於成員進行日常工作的實踐(Giddens, 1984/李康、李猛譯,2002:17)。 時間的結構化因而指向若干與時間有關的規則,如 Zerubaval(1981)曾使用「時 序」(sequential structure)描述先後順序;使用「時點」(temporal location)標定特定

(4)

時刻;使用「期間」(duration)描述時間持續存在的狀態;以及使用「頻率」(rate of occurance)意指事件反覆出現的狀態。此皆成為新聞組織時間規則的一部分,乃新聞 機構據其組織目標而進行的時間分類、切割、組合等活動(Jones, M., Orlikowski, & Runde, 2008)。 另一方面,時間的結構化也涉及資源配置。新聞組織的時間資源是規則運作的實 質內涵,而時間資源則係通過時間相關規則轉換進而成為組織時間的具體模式,如新 聞組織每日的工作段落與律動,包括截稿時間、落版、出刊等活動,皆涉及時間資源 的配置與運用。 而新聞組織也透過時間相關規則的建立進而發展出了工作流程、模式與各種時間 配置,不僅藉此建立了時間在組織裡的意義,也透過其對成員制約進而取得對組織時 間的支配與權力(Beck & Viad, 2009: 66)。對於新聞組織而言,時間結構化既是手段 也是策略,目的則在因應新聞組織所常面臨的時間情境。但過往研究多從「工作流程」 角度看待這個問題(例如,Weber & Rall, 2012; Giardina & Medina, 2013),但我們認 為,應該不僅於此,「工作流程」只是整個時間結構化策略的冰山一角。因此有必要 對此議題進一步深究。 2. 新聞組織時間的常規化(routinization)。Schudson (1991)指出,新聞組織仰 賴時間規律運作。但也因新聞工作具有高度不確定性(Tuchman, 1978);新聞事件往 往突如其來,一旦發生則數量龐大。因此新聞機構建立各種機制,以消化各種湧進的 訊息,甚至依循一定週期發佈報導內容,形成重複、固定的機制,亦即組織常規(Bantz, McCorkle & Baade, 1980)。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透過不斷重複的實踐這些組織常規, 以掌握周遭事務的變化或律動(Shoemaker & Reese, 1996: 105)。新聞組織建構各種時 間相關的工作模式,俾其成員遵循,而形成組織時間的常規化。 進一步言,新聞產製需要各種專業技能,所以雇用各種專才、設立部門加以嵌合, 以便集眾之力而完成產製任務。新聞組織時間的結構化,並不止於 Foucault 所指稱的 活動「序列化」;亦即組織透過權力對於時間進行單方的控制,在每一時刻進行具體 和有規律地干預(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177)。常規之形成,仍然需要成員在 日常生活中不斷重複、且持續運作並提供組織回饋,如此才能形成組織的時間常規。 時間的結構化透過新聞工作者之實踐而內化,成為其心智結構的一部分。如上所 述,新聞組織對時間的操弄並不只存在於片面、個別的指令,而是透過每位新聞工作 者之反覆實踐並與其他新聞工作者共同協力而貫穿到日常工作的多項環節,有如一齣

(5)

由組織與個人共同演出的戲碼。 依此,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固有其外顯表徵如編採會議通知、編輯輪值班表 以及新聞室牆上的時鐘等,無所不在地提醒新聞工作者結構的存在,但其亦有內隱部 分,如透過截稿時間、逾時罰款或長官訓誡而銘記在新聞工作者心智和身體。尤常如 上述透過新聞工作者與其使用工具的反覆操練與精進以能形成新聞工作者之特定身體 技術,從而常相左右(Mauss, 1950/林宗錦譯,2007)。例如,電視新聞主播在虛擬棚 播報氣象之當下常讀稿、手勢與身體位置變換,其播報節奏正彰顯了身體和時間結構 之間的對話,此常是隱而不顯難以捕捉的部分。 綜上所述,時間是新聞組織的重要常規,時間常規鑲嵌在許多新聞組織諸多運作 過程當中。然而除了截稿等較為顯見的概念,其餘時間常規,則鮮少為學者所探討。 二、時間結構化的策略 綜上所述,「新聞組織時間結構化」實是新聞組織針對時間而形成之一套由規則 與資源共構的策略。新聞機構透過組織和其成員協力、促成時間的實體化,使之成為 可以感知和操弄的對象,從而有利於組織時間資源的運用(Southerton, 2003)1 。這樣 一來,新聞組織方得以因應每日的動態情境。從過去文獻可以發現,常用的結構化策 略包括「時間配置」、「時間排程」、「時間同步/協調」等;此外,也常透過外顯 化與空間安排而形構組織的特殊時間策略,以下分項說明。 1. 配置(allocation),指將一定數量的時間資源指派或分配到某一任務、活動 或事件的行動(Lee & Liebenau, 2000: 160),因而是時間資源投放的決定,關乎投入 的時間數量和規模,源自新聞組織對時間資源的預期和算計,特別是當時間資源有限 而任務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時。時間配置可能針對可預期的事件或活動(如大型選舉報 導的時程佈局),也可能是突如其來的事件或活動(如墜機災難新聞的調度)。在新 聞組織當中,時間結構不僅依循「客觀時間」(clock-based structure),有時也根據組 織對新聞事件大小的認定、分類而形成以事件為中心的配置(event-based structure)。 1 Southerton(2003)曾經指出若干當代時間操弄的各種類型。包括「時間的壓縮」(time compression),是指針對某一時間段落加以縮限;「時間轉移」(time-shifting),是將 原本排定在特定時點的事件或活動,搬移到另一時點;「時間交換」(time-changing), 則是將兩個不同類型的時點或期間互相調動。這些策略不僅為個人所經常使用,也是組織日 常運作的一部分。

(6)

這兩類結構併存於每日新聞運作,前者適用於一般例行新聞處理。一旦重大新聞事件 發生,則以該事件為核心的時間結構便會取代日常結構(Orikowski & Yates, 2000)。

2. 排程(scheduling)是安排組織事件或活動時點或期間的行動,目的在針對組 織目標預作事前籌畫與協調以使特定事件發生或某個產品能夠完成(Zerubavel, 1981)。 時間排程包括許多類型,如「排序」(sequencing),是建立事件或活動的先後順序; 「定時」(punctuality),是固定時點或期間並要求組織成員嚴加遵守;「時程緩衝」 (temporal buffers)則是在組織預定的事件或活動間保留間隙,使得組織任務的不確定 性不至影響既定排程。新聞組織排程雖然大都是由上而下的規範,但新聞工作者在組 織排程以外的工作時間仍有自由支配的可能,特別是在某些模糊的時間區段且組織未 加框定時。 3. 同步/協調(synchronization/co-ordination),目的在於建立一個時間的協 力框架,促使多工情境下的個人或小團體任務得以統合。「協調」是針對同一序列事 件或活動依循一定順序(Schriber, 1986),而「同步」則是針對同一期間進行的多項 任務進行規劃,以確保進度或任務在特定時點完成(Bardram, 2000)。新聞組織需要 「同步」與「協調」是因新聞產製源自多種技能(如採訪和編輯所需技術不同且文字 與攝影亦分屬不同技術類型),個別工作的節奏各異。為了使產製訊息內容有序地完 成生產,更也為了確保各部門間之時序安排,組織必須進行協調以便即時掌控、應變。 例如,新聞組織設置「報稿會議」的目的是在截稿時間前檢視稿量、討論新聞版面重 點,此即具有協調功能。因為時間是珍稀資源,為使不同節奏的工作能夠如時完成, 就須設定檢查點以便成員能夠預期和自我調節。除了前述截稿時間以外,新聞組織也 在其它各種情境進行同步化策略。例如,電視新聞副控室團隊在 SNG 連線之前、成員 共同倒數讀秒「…5, 4, 3, 2, 1」(胡雅絹,2015),便是一種透過準點(punctuality)而 達成產製時間同步化的策略。 除了上述幾種策略外,組織在時間結構化的具體策略還包括了「外顯化」和「空 間配置」。「外顯化」(externalization)源自時間原為高度抽象概念,但人類可以透 過各種工具(如語言與圖像)而將原本無法言傳的概念轉換為可共見、共聞,藉此方 便直接感知與操弄(Southerton, 2003)。人們也設法透過語言符碼促使原本難以言傳 的時間概念「外顯」,如將時間框設為資源(Lee & Liebenau, 1999)據以發展出「交 換」、「爭取」、「調整」等概念;倘若把時間想像為「有限的」資源(Hassard, 1991), 則可再連結「控制」、「節用」等概念(Yli-Kauhaluoma, 2009:140-7)。

(7)

正如 Kirsh (2010)指出,人們創造或轉化人造物之目的係在提供感官直接偵知的線 索,以能透過這些線索進行建構取用知識的資源框架,藉此提高工作能量並增加行動 可能性,如劃分時區、世界時間標準化(格林威治時間)或以精密儀器將時間切割為 細微單位俾能進行精確估算(Zerubavel, 1981)。 時間結構一旦從內隱轉為外顯,則新聞組織變可透過各種管道來宣示、操作、調 整進而評估組織時間策略。例如,新聞組織每日更新的工作分配表、休假表/值班表 用於協調休假和值班狀態等都是外顯化以進行操弄的例子。 而新聞組織在每日努力克服時間限制的過程中,除了時間資源外也常見利用空間 的本質。學者 Janelle 曾經提出時間和空間的「交匯」 (Time-space convergence; 1969; Giddens, 1984/李康、李猛譯,2002: 118) ,指出個人或組織常使用轉換時間和空間資 源的手段藉以消除限制,而新聞組織的空間化即是以空間資源換取時間資源的策略。 例如,新聞組織將業務相關或人員往來密集的單位集中到同一區域(Hamblin, 2012: 47)。 總之,經過安排後即可讓個人身體盡能接近常用空間以縮短工作路徑,此皆與時間建 構策略有關。 上述先前文獻針對組織時間所形構的各式策略,可能是當代所有對於時間敏感的 社會組織所為,值得觀察分析。接著我們將進入新聞媒體的田野,試圖從以下三個面 向看問題蒐集和分析資料:(1)新聞機構組織的時間情境是什麼?(2)新聞工作者 如何和時間情境互動?(3)新聞組織如何形成時間策略? 參、個案描述 如上所述,本研究旨在瞭解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策略。基於研究題旨,本研究 採用個案研究法。本研究蒐集資料的場域是報社,選擇之因在於報社具備新聞媒體時 間運作的特徵。雖然報社崛起於十八世紀,兩個多世紀以來報紙形貌和運作方式也與 時俱變,但報紙做為以時間為組織核心價值,是考量報社是新聞組織當中時間結構化 歷史最悠久、資料最豐富,因而可以作為研究的典型。2 2 本文是將報紙當作新聞媒體原形(prototype)看待,認為媒體組織的社會機制是經過長久演 化而來,經由其日常活動的分析,可以萃取出活動或策略的基本樣貌。

(8)

選擇報社作為個案的判準如下:(1)在地性:時間結構化屬於新聞組織層級的策 略,也是新聞媒體和社會情境互動下的產物。透過在地個案分析,可增加我們對本地 新聞組織運作和及情境有更多的瞭解。本研究所選擇的兩家報社均已經營相當長久的 時間,和本地情境互動密集,符合在地性的判準。(2)顯著性:報社必須是臺灣主要 報社,報社組織必須具備相當規模、每日新聞訊息產出數量或者發行量均領先其它業 者;因此而具有「顯著個案」(critical cases)的特質,才有利資料豐富程度,並較能 反映上述在地資料的特質。研究人員先後進入台灣地區兩家報社作為個案,3 這兩家 雖均具備上述條件,但進入兩報社現場時間有先後,進入第一家報社時間較短,目的 在瞭解美編作業;第二家報社時間則時間較長,也是本研究主要資料來源。4 本研究的終極關懷在於新聞組織如何透過時間結構化策略而完成報導任務,兼及 新聞組織如何與時間情境互動。但因當代媒體規模龐大、分工精密,但囿於研究人力 以及媒體容許研究者進入田野的限制,無法針對所有新聞產製部門一一訪查,只能在 研究情境許可條件下選擇資料最飽和的場域進行密集觀察。 本研究選擇「圖表產製」部門為核心進行觀察和分析。新聞圖表是晚近新聞最常 見的文本類型之一,而圖表是以文字/圖像混合媒材展現新聞內容(Finberg & Itule, 1990),由美術編輯部門負責。

圖表產製是個具有特色的研究場域,美編是媒體組織內的少數民族 (Pettersen, 1993)。以報社組織為例,若其每日發行 30-40 個版面,則文編與版面編輯人數約各需 20 人,而擔任圖表產製的美術編輯則僅 5-6 人,因此圖表產製是人力有限、時間密集 的新聞工作。另一方面,圖表工作位於新聞產製流程後端,前端資料蒐集過程延遲往 往使得美編能夠使用時間更少(Smit, Haan & Buijs, 2014: 351),上述因素讓美編的工

3 進入報社進行田野調查,研究人員必須密集進出新聞室,侵入性(intrusiveness)很強,由 於新聞從業人員不願被打擾,或者新聞組織視運作方式為商業機密,研究人員進入多個田野進 行資料採集的機會很少。因此先前新聞圖表產製相關研究,均採用個案,而且多以單一個位為 研究對象,原因即在此。例如,Weber & Rall (2012) 以及 Giardina & Medina (2013) 針對 《紐約時報》新聞圖表製程的個案研究,都以單一報社為對象。

4 這兩家報社資料並不均等,難以比較。研究人員在第一家報社進行田野資料蒐集次數較少, 但訪談資料較多。而第二家報社無論訪談或田野資料都遠超過第一家。研究人員雖實際進入兩 家報社,但因資料數量不對等,因此難以進行比較式研究。

(9)

作時間成為特別敏感的資源,對與本研究則構成豐富的研究場域。

本研究主要目的探索新聞組織時間結構化策略。根據上述研究目的,分析重點在 呈現概念之間的理論關連(proven theoretical relevance),因此分析單位在於事件(Strauss & Corbin, 1990: 176-93)。

誠如前文指出,時間結構涉及新聞工作常規,其內容多屬程序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和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因此以田野觀察為手段較可能掌握其內涵 (例如,Bantz, McCorkle & Baade, 1980; Fishman, 1980)。本研究以田野觀察為主要方 法。在第一階段,研究人員造訪 A 報社,目的在培養領域知識的敏感度和建立類目 (categories),資料蒐集行動包括貼身觀察和事後訪談、經過資料整理之後,抽繹 出若干概念、建立初步類別。第二階段,研究人員根據第一階段造訪 B 報社、根據先 前建立的主題類別、進行事件抽樣,經過數回合觀察、鎖定若干事件進行持續觀察和 訪談,同時整理資料,直至確認資料浮現重複、一致的態樣,乃視為飽和而停止蒐集 資料(Strauss & Corbin, 1990: 176-7)。

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包括三類:(1)田野資料:研究人員在資料蒐集期間曾 6 度 造訪個案報社,每次從下午至截稿時間(晚間 11 時),涵蓋新聞工作大部分時段,特 別是晚間 7 -10 時的尖峰時刻,跟隨研究對象貼身觀察在現場觀察工作內容,製作田野 筆記;5(2)訪談資料:訪談主要目的在確認並深化田野現場的觀察資料。訪談時機有 二:現場發問通常發生於田野觀察當下;現場問答納入田野筆記。另有部分訪談係不 方便在現場討論,於是另約時間進行密集訪問,經同意後錄音轉錄文字;(3)影音紀 錄:以相機或錄音機捕捉圖表編輯與其同儕工作現場產生的資料,例如討論場景、工 作現場等。另外也翻拍若干原始資料,包括新聞文稿、圖表手稿、消息來源提供之現 場示意圖等,上述記錄在事後儲存成數位格式保存。6 最後,研究人員根據上述原始

資料抽取關鍵個案進行分析,進行交叉比對(triangulation, Lincoln & Guba, 1985: 283, 305 胡幼慧,1992: 229-31),

5

研究人員在田野現場資料取捨的判準,包括四個面向(Feldman & Pentland, 2003):重複出 現的行為(repetition); 可辨識的行動模式(recognizable pattern of actions); 眾人參與(multiple participants); 以及相互依存的行動(interdependent actions)。

6

研究人員在田野產生的資料均經編號保存,以資料產生時間-檔案序號-頁碼以便引述使用。 例如,【訪談,98F01_1, 6】意指 2009 年訪談稿第一篇,頁 1 和頁 6。

(10)

肆、資料分析:組織的時間結構化策略 新聞組織是由多種專業共同組構而成,組織高度分工後區分若干部門,包括供稿、 編輯、印刷與物流等(訪談,98F01_1, 6)。日報以 24 小時為一個週期,定期更新訊 息內容。從每個週期的規律,可以窺見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 首先,供稿、編輯、印刷與物流等部門各有工作時段,並以上架(報紙送達派報 點或便利超商)為基準向前回推,決定工作時段。這些工作時段,部分允許「共時」 作業(如供稿和編輯),部分則不允許(如物流和上架)。時段之間的關係共同形成 一個整體的工作順序(sequence/work flow),如圖 1 所示: 圖 1:以日報為例呈現的工作順序 這條以 24 小時為一循環的工作週期當中還設定若干時間點,以讓不同部門的員工 齊一步調,最重要的當屬編採部門的截稿時間,多設在晚上 11 時。這個倒推的生產流 程,在有限時間內、將不同專長的新聞工作者,透過組織依序工作,進而產出一致的 新聞內容(Bantz, McCorkle & Baade, 1980)。

除了主要時間點外,每個週期內還設定若干時間點做為輔助時間點,常採會議形 式分散在下午 3-5 時之間,如編採會議、編輯會議與看稿會等。這些會議具有規劃功能, 不但決定當天新聞重點也盤點新聞資源以決定當天要製作哪些圖表影像(田野筆記, 98B0703-1),主要用來預估並整理稿件數量和樣態。另一方面,這些時間點也提供同 儕「協商」,藉以掌握當天新聞資訊流全貌,有助於控制時間資源。 一、截稿時間:資訊流的即時調控 照說透過工作時段畫分、設定時間點讓部門協調、步伐齊一,應可掌握資訊流從 而在時限中完成任務,但實際狀況未必如此。新聞組織每日面臨的鉅量資訊流挑戰主 要來自兩個源頭:其一來自外部突發因素,倘若當天發生重大新聞事件則稿量就會增 加;另一源頭則與外部因素無關而與組織時間有關,係在截稿時間之前,當天各種稿 件在短時間內湧至編輯部門而形成工作瓶頸。後者凸顯產製流程後端承受的問題,反

(11)

映了「短時間、高密度」的資訊分佈態樣。以下以 A 報圖表變動為例說明。 A 報圖表主管記錄每晚圖表數量,我們取得其中連續十天的資料,均紀錄、收存 在一張表單上,表單中的每筆資料記載著圖表稿件名稱、內容類別、需求單位以及進 稿時間等。研究人員從表單中擷取出「進稿時間」資料,以每 30 分鐘為單位,累加每 個時段的稿量後取得一個時間序列統計。 根據統計,進稿始自晚間 6 時而結束於凌晨。在 6 時 30 分之前進稿數量趨近零, 但從 7 時開始緩增,而在晚間 7:30 至 8:00 時之間達到最高峰,每半小時進稿平均 35 件,然後在晚間 9:00 時之後開始緩降,至 10:00 時回歸到零(見圖 2): 圖 2:A 報截稿時間之圖表進稿量分佈 這個圖表進稿數量彰顯了新聞組織在截稿前後的資訊流量變化。具體而言,在主 要截稿時間前兩個小時的時段裡資訊流量最為集中,呈現了前述「短時間、高密度」 的特徵。而當大量資訊匯集在極短期間內,一時之間的資訊流量明顯超過新聞組織所 能處理上限,這種短時間內組織或個人無法因應資訊流所產生的落差即屬 Southerton (2003: 8)所指「暫時性負荷」,組織必須設法解決此一困境。 有些關於截稿時間的論點值得深究:(1)截稿時間是新聞組織設定的重要時間點, 截稿時間劃定新聞組織主要工作時程之間的界線,讓所有組織成員共同認知和遵循; (2)倘若新聞組織內之資訊流過於集中,勢必將造成組織資訊處理的瓶頸,因此組織 內資訊必須引流分散;(3)新聞組織的資訊引流具有漸進與分散性質,除了晚間 11 時的主要截稿時間外,可依工作進程與新聞類型而建立若干輔助時間點以分散主要截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6: 00 - 6: 30 6: 31 - 7: 00 7: 00 - 7: 30 7: 31 - 8: 00 8: 01 - 8: 30 8: 31 - 9: 00 9: 01 - 9: 30 9: 31 -10 : 00 10 : 01 -10 : 30 10 : 31 -10 : 00 11 : 01 -11 : 30 11 : 31 -12 : 00 稿件數 時間(P.M.)

(12)

稿時間,因此所謂「截稿時間」並非單一時點而是集合名詞;(4)新聞組織的截稿時 間本質上是一群經過設定的時間點,要求所有部門與個人在此時點完成工作,因此具 有前述「同步/協調」作用,可讓各部門據此系列時點進行工作預測、規劃兼而檢核 各自工作進度。 二、守門人:動態時間的掌控者 守門人是個概括觀念,其具體職稱因組織而有不同。早期學者只聚焦於守門人與 新聞事件的關係,其後則曾指出守門人除是內容把關者外,也兼具資源配置與操控的 角色(Shoemaker, Vos & Reese, 2009: 75)。

在新聞產製現場的 A 報圖表編主管 L 便是守門人,每晚針對圖表決定是否成案。 新聞價值固是首要考量,但 L 還有兩個常用判準:一是當下進稿數量的高低,另一則 是圖表編輯之人力和專長。每當進稿量偏高而超過圖表編輯所能支應的上限,L 便開始 撤掉稿件,這兩者都與時間結構化有關;用 L 的話來說,就是「有多少剩餘時間,做 多少事」。 圖表編輯之人力與時間固定,若要用到刀口就須有效分配。L 會從幾個角度考量, 如「先地方、後全國」,將全國性新聞與一般地方新聞區分開來。前者較為重要,不 但發稿較晚也須周全,所以得先處理,接著再來處理相對複雜的要聞(先求有、再求 好)。其次是「先簡單、後複雜」,指容易完成的任務優先執行以避免耽擱其它工作 進度。再者是「先穿衣服再化妝」,先要有可以上稿的作品讓版面不致於開天窗,然 後再考慮圖像的美學。L 就說,「每個版面上賣一道菜」(每個版面一個視覺重心), 如此方能維持版面的數量均衡而不致造成彼此間的偏倚(田野筆記,95A0214)。 守門人面對動態的時間環境會決定圖表工作的順序、數量,接著也會調整圖表編 輯工作的節奏步調並與其它部門協調,防止進稿破壞圖表部門的工作時程。從這個角 度看來,守門人猶如新聞組織的「調整閥」,隨著時間變動而調度並支配時間資源。 三、新聞類型化:區別冷/熱時段 如前引文獻探討所述,新聞機構的主要常規之一便是新聞「類型化」(Tuchman, 1978; Shoemaker & Reese, 1985),常將當天新聞區分為「硬性」(政治或經濟新聞)與「軟

(13)

性」(人情趣味新聞)二者,此一分類實也與時間結構化相互連結。如較無時間性的 軟性新聞版面常在下午 4-6 時截稿,要聞、頭版等則須以最新訊息現身,多安排在 11 時截稿。 新聞組織根據類型(或版性)將稿件分流後,軟、硬新聞便分別進入不同排程, 如軟性新聞圖表多提早完成,如此便可分散工作時間也可避免集中在晚間的主要截稿。 但對圖表編輯來說,真正的挑戰仍在晚間 11 時之前,誠如 B 報美編主管 W 所言,「… 六點獲得的新聞重點,才是晚上真正工作的真正內容…」(田野筆記,98B0915_1)。 新聞組織不僅將內容類型化,也將不同類型內容的處理安排在不同工作時段。新 聞組織的原本目的在於抒解每日組織內的資訊流,但這樣一來卻也形塑了不同時段的 工作氛圍。以下文本取自田野筆記中對圖表編輯行為表現的觀察,兩段觀察時間分別 在下午 3-5 時間以及晚間 7-8 時間: (下午 4 時 40 分)美編 T 繪製消費版的 3C 設備比較圖表,這幾幅圖表是下 週見報,但 T 預先處理完畢。接著他整理昨日見報的圖表,並瀏覽前幾天來 自 AFP 和 AP 的外電圖稿。他一面在繪製和整理檔案過程中,偶而和隔桌的 美編 F 談及前晚聚會瑣事,其間不時也到茶水間和廁所(田野筆記,98B0607)。 (晚間 7 時 40 分)編輯室裡的美編主管 L 把圖表需求單送給美編 T。L 告訴 T:「三版,4 才」。T 一面繪製先前送達的美元匯率變動折線圖,一面瀏覽 網路派送的需求單。T 不懂需求單上文字意思,於是拿起電話問文字編輯(田 野筆記,98A0912)。 這兩個時段的差別不僅是工作內容,節奏和步調顯也有別:下午五時之前圖表編 輯主要處理舊稿、外電圖稿或沒有時間性的稿件。也因較無急迫壓力,部門間溝通稀 疏、人際互動相對較多,同事間偶而輕鬆談笑。整體而言,這個時候的圖表編輯可以 按照自己的步調安排工作。 但下午六時以後狀態就不同,主管開始派送工作,圖表編輯也立即蒐集並研究圖 表相關資料。這時人際互動驟減,偶有互動用語言也是簡短而充滿編輯術語。協調公 務的電話交談密集進行,編輯表情嚴肅沒有笑容,工作節奏變快、強度增加。 上述兩個不同時段的變化可借用 Southerton(2003)的「冷/熱」譬喻說明。Southerton 描述組織不同工作時段之節奏(rhythm)互異,「熱時段」(hot spots)工作強度高而

(14)

密集,而「冷時段」(cold spots)則恰恰相反。

在新聞產製現場,圖表編輯在冷熱時段的行為差異值得討論:(1)時間結構化是 新聞組織內部知識的一部分,這種知識屬於「程序性知識」(指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事,Nonaka & Taeuchi, 1995/楊子江、王美音譯;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5), 雖然沒有形諸文字筆墨,但組織成員經過耳濡目染、反覆實踐後多能瞭然於心,毋須 言傳;(2)冷/熱時段對於圖表編輯的自由度是有差別:冷時段容許個人身心有較多 活動空間,因此圖表編輯有較多社交語言或人際互動,但熱時段需要圖表編輯集中注 意力並全力關注工作,個人自由度為之大幅縮減;(3)在兩個不同時段,同一工作者 的行為舉止產生極大變化,如從社交語言轉為專業術語、從面對面轉為中介互動、從 輕鬆轉為不苟言笑。 圖表編輯之語言、舉止和態度變化並非個別、偶現反應,而是其在反覆實踐之後 的心智和身體已經形成一定樣態。從這個角度看來,時間結構化不僅存在組織活動空 間,實也滲入了新聞工作者心智和身體。 四、前置作業(pre-processing):個人時程的交換和轉移 「排程」明顯區分出尖峰/離峰時段,處在離峰時段的圖表編輯們通常擁有較寬 闊的工作自由度。在這個較為自由的時段,圖表編輯最常做的事是拆解舊圖表,這個 活動背後也可見到時間結構化的痕跡。 (下午 3 時 30 分)B 報社美編 S 正坐在電腦前拆解昨日法新社(AFP)供應 的民航機墜毀示意圖。他以向量繪圖軟體打開這個向量圖檔案,刪除文字之後, 重新用了一個新檔名,透過路徑:交通>航機>空中巴士>A330,把檔案存進主 機硬碟,這是他每天離峰時段例行工作的主要部份(98B0829_1)。 美編 S 拆解此則某型客機空難示意圖是國際通訊社根據契約定期供應的向量圖檔 (vector graphics)。此圖和當天新聞無關,但美編 S 知道國籍航空公司曾添購這款客 機,日後可能用到類似素材,拆解外稿圖檔並儲存以便為日後類似突發而產製圖表時 即可直接取用素材。S 的動作包括:解除向量圖群組設定、刪去圖說、另取檔名,選擇 硬碟資料夾並按下儲存鍵(活動側錄,94S01;田野筆記)。 L 形容這是圖表的舊物回收:「…拿他們的素材,用我們【報社】的角度重新畫過…」

(15)

(訪談,98F01_1, 17),目的是在節省時間:「…有時我們也會拿用過的資料來把它 合成,改一改,這樣也是省時的方法…」(訪談,98F02: 8)。 上述在產製現場捕捉到的細節展示了圖表編輯的個人時間配置特性:(1)圖表工 作流程不必然連續卻可視需要分散。美編從頭至尾完成一幅圖表需要耗費許多時間, 但尖峰時刻未必有足夠時間資源,因此拆解既有圖表之具體策略是將圖表轉換部分工 序,半成品來源可以來自圖庫、外電以及圖美編自己或他人收藏;(2)當代數位向量 圖像格式提供技術「機緣」(Gibson, 1977; 鍾蔚文、陳百齡、陳順孝,2006),讓圖 像拆解和組合策略成為可能。尖/離峰時段則提供時間「機緣」,讓美編可以在許多 個離峰時段拆解圖像物件,並在尖峰時段的寶貴時間迅速組合;(3)從時間結構角度 觀察,「先拆解、後組合」屬時間結構的「轉移」(time-shifting),係將部份工序提 前執行,等待尖峰時段只做修改和組合,藉由工序減少而達到縮短工作時間的目的。 這種分散工序的活動不僅限於圖像拆解,也存在圖表編輯其它活動。若把時間鏡 頭拉得更遠一些,清晨還在家中的主管L從起床開始便扭開電視、打開電腦網路,利 用盥洗、用餐以及其後的各種瑣碎時間,以獲取不同管道的新聞線索。 L 說:「我…一定會先看電視新聞,…從畫面大概知道【新聞事件樣貌】,記者回 來草圖有出入時,我就會求證…」(訪談,94E01_1, 19)。 一方面,L 在為自己和同儕建立當天工作的框架;另一方面,L 也在擷取訊息內容 以便做為衡量圖表資料正確與否的參考。圖表產製必須理解當天的新聞環境,但產製 時間有限,所以L的這類資料瀏覽和蒐集活動多安排在正式工作啟動之前,這和S拆 解圖表的活動本質相同。上述 S「拆解圖表」活動和 L「拆解圖表」活動都屬新聞工作 的「前置作業」:(1)前置作業是新聞工作中「由新聞工作者自行運作的排程」,把 原本一體的工作切割或拆解為多個細部的工作,透過個人時程變換而實現;(2)許多 新聞工作都須積累工作資源以備不時之需,這些資源積累工作需要付出時間並不適用 於截稿前的密集時段,必須自行尋找適當時段積累工作資源,以致因類型化而產生的 冷時段常被選擇進行此類前置作業;(3)從上述 S 和 L 工作資料分析,可知前置作業 並非來自組織規章的強制,而是來自新聞工作者的自行排程行動,這種經由行動者反 覆實踐而形構的模式,或可用「慣習」(habitus)加以理解,新聞組織透過時間的結 構化,佈置了一個由時間機制、同儕互動和新聞工作者心智和身體交互影響的場域,

(16)

新聞工作者在此一場域發展出據以因應時間的心智模型或身體技術(Mause, 1950/林宗 錦譯,2007)。 五、表單:組織時間的具體表徵 新聞組織常使用各種工具讓組織成員理解組織時間,最為常見的便是各種表單, 如工作分配單、休假輪值表等。以下且以「工作分配單」為例說明。 工作分配單是 B 報每日發送的一張電子表單,下午 5-6 時經由電腦網路傳送給新 聞產製部門。表單上方標註著發送時間(版本為「0600 PM」)以及聯絡人(標註人名 和分機),意味著這張表單會依時間情境而變更內容。表單欄位由左至右載明當天編 輯部門的工作配置,包括:版序、具體截稿時間、編輯團隊、新聞重點、分版內容、 降版順序以及核稿人等,一覽無遺(見下圖 3)。 圖 3:B 報工作分配表(田野觀察,94A0912) 這張表單是一個訊息的「矩陣」(matrix),揭露核心工作時間內編輯團隊在新聞 內容、人力與時間的關係,其中所寫的截稿時間、降版順序更明示了團隊時間資源的 輪廓,賦予時間分工的責任。 表單透過發佈、列印後人手一紙,編輯會將這張工作分配表與各種表單(加班/ 休假輪值表、日曆、座位表)一同釘在編輯桌擋版上最顯眼之處。表單上往往充滿塗

(17)

抹、修改和各種文字或圖像等註記,這是新聞工作者個人直接感知與操弄的痕跡,也 揭露使用者透過操弄表單協調進行時間的痕跡。 新聞產製是團隊工作,新聞組織成員在動態時間環境工作時不僅要瞭解自己的任 務與資源,也須掌握其它團隊成員的狀況,工作分配單的主要功能因而就是將時間資 源透過訊息視覺化而達到外顯時間的目的。 先前曾經指出,時間本是抽象而虛無飄渺的觀念,而新聞組織必須告知成員當下 時間資源配置。這張表單因而是新聞組織的視覺化策略體現,無論新聞內容、團隊人 力和時程配置俱都展現在表格所形構的空間裡。 進一步觀之,表單外顯了新聞組織的時間相關訊息,促成並強化新聞組織的時間 結構:(1)表單將原本時間配置轉換為空間配置,有序地再現了整體團隊的資源輪廓 (Zerubavel, 1981:59),時間資源因而就從原本內隱(tacit)狀態轉成外顯(explicit)。 如此將時間經視覺化而外顯並展現在組織成員的面前時,就有利於個人建立預期或進 行時間規劃;(2)新聞工作即團隊工作,新聞組織成員間必須掌握彼此動態隨時進行 溝通協調才能同步完成任務。表單建立了整體時間資源的輪廓,有利於成員間彼此溝 通和協調,如可根據表單「轉移」或「調動」,個人與組織間或不同個人間遂得以據 此展開協商,有利縮減組織溝通時間成本。 六、微型會議:人與媒材組合的協力圈 新聞組織在產製過程中充滿各種以協調為旨的微型會議,這些微型會議有如新聞 組織內的「快閃」活動,不同部門人員在極短時間內聚合、使用各種媒材密集溝通、 獲取訊息並形成共識。以下是取自 B 報的現場觀察: (午後 6 時 30 分)圖表編輯 G 和文編、版編到都會中心聽取簡報。素材是一 則都會鬧區警匪街頭槍戰新聞,編輯們要建立圖表呈現的共識。G 和文編、版 編圍繞在供稿人員身旁,簡報以口語為主,輔以 Google Map 紙本,以及警方監 視器截圖。紙本上以紅筆標記警匪追逐路線。簡報約五分鐘結束,美編等人進 行提問和討論。三人經簡短討論建立共識:示意圖以街道圖為背景,邊框呈現 警匪槍戰,美編 G 據此繪出草圖,簡報在 8 分鐘內結束(田野筆記,98B0703_1)。 一般會議動輒半小時,這個現場觀察到的會議僅有 8 分鐘,議程聚焦於一則圖表。 由於會議「輕薄短小」,因此必須藉助各種媒材,下列左右兩圖呈現微型會議採用的

(18)

媒材。由於單靠語言和文字不足以解釋空間關係,解說者使用警方監視器照片截圖(左 圖)以及紅筆事前註記的網路地圖,藉此呈現警匪槍戰地點和追逐路徑(左圖),並 以手勢動作做為索引指出素材重點。 圖四:警方監視器截圖(左)和經過註記的網路地圖(右) 在此過程中,文稿、照片、地圖等不同性質的媒材(人造物)透過手勢動作導引並 標示素材重點,即能促成與會者快速完成協調。 上述微型會議有幾個特徵:(1)新聞組織前端獲取的素材必須傳遞給後端的編輯 人員。當傳遞層級越多,訊息越易失真,也就越可能耗費時間資源,因而組織要求編 輯共聚面對面討論以縮短溝通成本(活動側錄,98S01, 2;田野觀察,980822);(2) 在產製圖表過程中,不同部門人員必須在很短時間內獲取素材並與同儕協調方能有利 於稍後的同步工作;(3)協調單靠口語文字不足以呈現訊息全貌,勢得尋求多種媒材 協助並以手勢動作為索引指出素材重點。因此,微型會議的特色是將人與工具混搭、 進而建立有利於溝通的情境,此一過程之人與物(各種媒材)共同參與行動,透過「行 動」與「物」的組合凸顯出素材內容的特性,這就是 Pea (1993: 105)所稱的「智能配置」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透過人與物的最適恰組合狀態而形成協力,有效加速與會 者的理解從而縮短協商的時間成本(Kirsh, 2010; 陳百齡,2009)。 七、多工:尋找任務時間的間隙 尖峰時段的美編被指派繪製多幅圖表,而為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多項任務往往採取

(19)

「多工」(multi-tasking)策略。此一概念源自資訊科學,原指電腦平行處理多項任務, 但應用在人類行為時,則是說明個人如何同時處理多項任務(Rosen, 2008)。例如, 圖表編輯等待查證的空檔,轉而進行另項繪圖任務(訪談,98F02, 7)。有些時候,圖 表編輯則在同一時間內執行多項任務,主要的目的是減少/壓縮工作時間(Kenyon, 2008: 286; Baron, 2005): (晚間 9 時 32 分)美編 F 正繪製次日見報的圖表。F 被指派兩幅圖表,一幅 是高速公路追撞車禍圖,另一幅則是臺北市巨蛋示意圖。電腦螢幕上同時開多 個視窗、同時處理兩幅圖表。在車禍圖表進行一半時,F 發現有關車型的細節 不明需要確認,他一面電話查詢供稿中心,一面 MSN 詢問正在線上的文編和 版編。在此同時,F 並不時瞟瞟牆上電視螢幕播報的新聞,捕捉電視新聞報導 畫面聲音和自己圖表相關的片段(田野筆記,98B0822_3;98B0703,2-3)。 圖表編輯一面使用鍵盤滑鼠動操作電腦設備,還要和同儕溝通,在此過程中,同 時進行聽、看、交談,以及電腦操作。上述這些案例中,圖表編輯交錯在多項任務之 間,呈現圖表產製過程中的多工樣態。 多工表面上是個人行為,但實際上和新聞的時間結構化非常有關係:(1)多工是 個別圖表編輯在多項任務間尋找間隙並加以利用的行為。當其處於動態工作環境時往 往得在每個任務間發現空檔,適時調整或變換工作順序填充空檔,使得任務得以交錯 進行以壓縮時間用度,基本上屬個人工作時間的「重新排程」(re-scheduling),交錯 地將任務拆解、重組並完成以贏取間隙的時間資源;(2)多工行為多出現在在新聞組 織的尖峰時段,個人溝通與設備操作經常交錯,但在離峰時段則較不傾向使用多工; (3)多工通常結合當代資訊科技或工具:當代科技容許個人透過編碼程序將部分操作 行為自動化,如使用「熱鍵」(hot key;或譯「快速鍵」)或組合多個鍵盤或滑鼠動 作,亦即以程式取代人的連續動作(Coniam, 2001);也就是人和物共同協力、分散勞 務(Perkins, 1993),從而達到壓縮時間的效果。 八、工作空間:透過時空交匯爭取時間 新聞產製空間的安排並非偶然,一般新聞組織多把工作相關部門安排在同一空間, 如版編和圖表編輯就在同一樓層內彼此相鄰,個人空間安排亦然。新聞工作者在產製 過程中得和許多工具共同協力,如圖表編輯工作尤其仰賴各種資訊科技(包括電腦、 網路和電話),這些圖表工作設備以及設備置放空間的安排都涉及時間結構化。以下

(20)

是現場拍攝的影像: 圖 5:圖表編輯編輯桌面的佈局 這張工作桌上,置放圖表編輯日常工作所需的設備:電腦桌機/螢幕、拍 紙簿以及桌面下的繪圖版,都和圖表編輯的繪圖工作有關:左上方釘在牆上的 行事曆、座位表以及休假輪值表和下方桌面上的電話機(以及美編 Y 帶走的 手機)則是圖表編輯的日常協調溝通所用物件 圖表編輯工作大致可區分兩類,即繪圖與人際溝通,其所需設備/物件分別圈放 在編輯桌上的兩塊區域。慣用右手的圖表編輯將電腦螢幕、周邊、手繪草稿的拍紙簿 等集中在桌面右側,而電話、手機、表單等溝通相關設備或物件則置左側。 圖表編輯 Y 繪圖,他以右手握滑鼠、左手控制鍵盤。當他需要和同儕通 電話時則改以左手接聽電話或撥弄手機,右手則操作電腦周邊。溝通時會用到 的行事曆、座位表等表單恰在 Y 坐時的眼睛平行處,當 Y 需要查詢這些表單 時,只要把頭從電腦螢幕方向左轉 30-45 度,即可看到表單。 在密集工作時往往需要多工,繪圖和人際溝通同時進行,右手始終留著繪圖,但 左手則可轉而使用人際溝通的中介設備電話和手機以配合多工需要,眼睛則來回在螢 幕和表單之間掃瞄。 上述空間安排仍與時間結構化有關:(1)設備/物件群聚的策略是為了縮小工作

(21)

空間的間隙,如行事曆和值班表併排、電腦螢幕和座位表平行密接。當圖表編輯從一 個物件移轉到另個物件時,工作空間間隙越小則時間耗費越少;(2)這種安排在密集 工作時段可容許圖表編輯經由實踐,根據身體慣性、調整和周遭空間的關係,並經由 不斷訓練(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184),而建構出最短的工作動線,不但讓身體 與空間距離極小化,也減少過程耗費的時間資源;(3)上述時間和空間彼此轉換的特 性在新聞組織也屬大量應用,成為組織時間結構化的基礎,尤其時空轉換不僅發生在 組織層次(如部門空間安排),也發生在個人層次(如上述編輯桌面佈置)。總之, 空間安排須和身體相調適,透過時間與空間的交匯作用也由空間空隙的縮小,最終獲 致時間壓縮的效益。 伍、結論:思考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 時間結構化策略,體現了新聞組織和時間情境之間的互動。誠如前文指出,新聞 媒體面對的主要問題是掌握組織時間,但組織時間無法像個人時間可透過計時工具而 直接感知,因此新聞組織必須打造組織可用於監控和掌握時間的工具。當人們以時間 概念為工具,建立各種組織時間的類型,並且攏合在一起、收納到可以流通的結構, 時間即被模擬成為實體,從而可以操弄,這就是時間的結構化。 本研究進入新聞組織的田野,蒐集資料,並分析相關例證,例如前置作業、表單、 微型會議、多工與空間配置等,都是個別新聞組織所建構的時間工具,雖然因為篇幅 有限,無法一一列舉這些工具,但上述資料卻足以說明新聞媒體是如何以時間概念為 礎石,而型構組織工具,藉以將時間轉換成為組織結構的一環。以下將進行綜合論述, 並說明研究結果的啟示。 一、研究發現 (一)透過結構化,促成時間資源集散 時間資源分散在組織作業過程當中,新聞組織區分層級而進行調控:(1)組織整 體層級:從供稿、編輯、印刷到上架,新聞組織係透過科層部門的共時分工,建立時 間順序和空間配置,並要求各部門按時序完成任務,例如前一節資料分析提及的截稿 時間、新聞類型化等作為;(2)小團體/群組層級:建立固定或臨時的聚合機制,並透 過科技使用,加速部門內部以及跨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例如前述資料分析提及的編

(22)

採會議、守門人、微型會議,以及表單溝通等作為;(3)個人層級:組織時間提供彈 性的時段留白,讓新聞工作者依照個別工作需求和工作習慣,進行調控。例如,前述 個人在冷時段中進行的前置作業,以及熱時段中的多工等作為,都指向個人。 雖然上述各種調控策略分佈在不同層級,但總的來看,大致可以區分為集中 (concentration)與分散(distribution)兩個策略類型。集中策略包括截稿時間、編採 會議、守門人或空間配置等作為,新聞組織將工作歸結到一個特定時點、或者新聞信 息內容或人匯集在一個空間,以便方便盤點和決策。但有些時候,新聞組織調控則是 經由分散策略而達成,例如新聞組織將內容類型化、透過前置作業、守門人以及微型 會議等機制,將工作時間錯開,或將資訊導流至低強度的時段,如此一來可以避免鉅 量訊息集結、而無法即時處理。 新聞組織欲集中時間資源,固然需要典章制度、進行由上而下的資源配置,但在 分散資源、則又必須透過組織成員協力;例如,冷/熱時段的工作節奏,以及個人多工 處理資訊。這個場域多為程序型知識、充滿了默識(tacit knowledge),無法單純仰賴 制度,而必須成員建立慣習才能真正實踐。新聞組織必須需要透過組織文化、或者社 會化(Singer, 2004: 836-54),透過集體的知識建構和傳承以遂行組織策略(張文強, 1996)。此外,有些學者曾指出,資訊科技導入和圖像產製工作流程加速有關(例如 電腦化,Finberg & Itule, 1990: 13-21),但先前文獻多著眼整體組織,鮮少從個人面向 切入。本研究發現新聞工作者結合身體和工具而縮短時間,點出機構化個人也承擔時 間策略,新聞工作者的心智結構如何和身體以及科技/工具協同,進而促成工作加速, 似乎是可進一步探索的議題。 (二) 建構時間套件,進行計算調度 過往社會學者(如 Zerubavel, 1979; )時點、時序和時段這些時間概念時,往往將 這些概念當作一種心智工具,但是我們從本研究新聞組織的實例中發現,新聞工作者 不僅運用時間概念當作心智運算的對象,更把操作化之後的時間,延伸改造,並和其 它實體工具結合,使時間結構可以共見共聞,做為和組織內部彼此溝通的中介。新聞 組織欲達到集散時間資源的目的,需要能夠操弄時間(temporal manipulation)。時間 結構化之後變成可以觀察和感知的具體對象,但操弄還必須借重時間概念做為套件 (templates),才能真正實體化。時點、時序、時段和節奏這些時間概念,提供了具體

(23)

操作時間的套件,這些概念之於組織時間,猶如樂高積木之於空間。這些概念將時間 資源表徵於外,新聞媒體不僅可以直觀組織時間資源全貌,還可以進一步運用這些概 念將之拆解、組合、移動、抽換、轉換,以換取更好的時間使用效能。7 下表呈現新聞 組織操弄時間的策略類型。新聞組織的針對時間資源,先賦予表徵(實體化)、繼之 以計算和評估,最後動用組織之力進行調度,讓時間資源用在組織的刀口上,最後獲 取「追分趕秒」的效益。 (三) 動態情境下的即時資訊處理 時間結構化是新聞組織每日上演的劇碼,但由於新聞在本質上就具有高度的不確 定性,因此時間結構化僅僅靠制度和常規,並不足恃。透過資訊對時間情境下判斷, 並針對時間結構進行立即調整,是新聞組織時結構化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田野中 我們看到無論是主持編採會議總編輯,或是擔任圖表合分稿的小組召集人,都在動態 的新聞情境下,擔負著資訊處理者的角色。他們針對當下的資訊流量進行判斷,計算 時間和配置的人力數量,進行推估、取捨拿捏,他們在時間結構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 色,讓我們對於傳統守門人的看法有些修正。守門人所監控的對象,不僅是內容而已, 也包括時間資源。1980 年代初期的學者 Fishman (1980) 和 Bantz, McCorkle, & Baade (1980) 等人把新聞室比喻為工廠,新聞工作比喻為生產線,他們認為新聞工作一旦程 序化之後,便缺乏彈性而遲滯。本研究聚焦觀察新聞圖表產製的時間結構,發現守門 人針對資訊流量進行即時處理,讓新聞組織得以在動態情境下調整其資訊處理數量, 既避免開天窗,又保持工作數量在可處理範圍。確切地說,時間結構中守門人的配置。 透過精確而動態的資訊處理,進行即時配置,讓時間資源不致於偏倚,是確保時間結 構化見效的重要關鍵。 (四) 時間結構化策略的後果 綜上所述,新聞組織窮盡組織之力透過時間結構化,求取追分趕秒之利,一方面 7 例如,重大新聞發生前,新聞組織總是透過企劃配置或抽換時間資源。例如,大選之前三個 月,報社便已經規劃製作選舉次日開票結果的成套圖表;又如政治人物過世之前,其生平事蹟 圖解亦已經留在檔案圖庫之中。新聞組織分配人力、提前工作時段、計算工作量,一直到校準 截稿時點,都經過精密計算和組織力量的配置。不僅組織如此,個人亦然。美編在冷時段拆解 圖表納入圖庫,以減少熱時段工作時間,便彰顯個人工作時間抽換。

(24)

透過組織規劃和調整,促成時間資源的集散;另一方面則以時間概念組構的套件進行 操弄,並即時校準和資訊處理,充分利用時間資源。然而,正如世事總是「每生一利, 則生一弊」,8 本文所聚焦討論的新聞組織時間結構化策略亦然,時間結構化原是新聞 組織在有限資源下能夠有效運作的產物,但並不表示結構化只產生正面效果。新聞組 織獲取所謂「時間紅利」的同時,能也會產生若干副作用。本文主要關切以下兩個副 作用:時間紅利的歸屬,以及新聞內容的品質。 首先,新聞組織透過時間結構化的手段集散時間資源,因而產生時間紅利,但也 發生衍生紅利歸屬的問題:工作時間和人力往往成反比。一般而言,當人手增加、時 間資源可減少;當人手減少,則需要更多投入時間。時間結構化可以用來調校時間效 能,讓新聞組織將資源轉移到更需要投入時間的工作項目上、或因應突發事件;然而, 這個策略也可能被當做降低營運成本(cost-down)的手段,讓新聞組織減少人力配置。 倘若是後者,以時間結構化為手段而降低成本,侵擾新聞工作者的勞動權益。則可能 引發不當使用的倫理問題。 其次,則是新聞內容品質的問題。新聞組織的專業不僅表現在速度,更表現在資 訊內容品質的把關。然而,當時間結構化策略越來越常規化,組織和個人可能競先減 少時間,而忽略或降低新聞內容品質。例如,我們發現美編利用冷時段拆解圖表、或 利用現成圖庫,以減少尖峰時段工作時間的作為,固然可以達到移轉時程、減少時間 用量的目的。但美編在圖表拆裝組合過程中,將圖表內容程式化和標準化,犧牲的是 新聞內容或相關人事物的獨特性,雖然達成時間結構化目標,卻不免降低新聞內容的 品質。 二、研究限制和未來研究建議 「為何新聞組織每天總能及時出刊?」本文從組織層次觀察,觀察新聞媒體如何 透過時間結構化,得以每日達成任務。本研究採取田野調查、進入媒體工作現場貼身 蒐集資料。本研究室一個初探性的過程,我們揭露時間結構化的若干細節特徵,讓後 8 例如,劉蕙苓(2014: 79)指出,當代新聞組織網路影音素材使用常規化之後,新聞工作者往 往過於注重形式化,加上電視台無力支付更大成本以善盡守門之責,遂使電視新聞內容日趨淺 薄。

(25)

續研究者可循此足跡,持續探索這個議題。 以下提出幾個可以延續本研究的探問,獲可提供未來研究者參考:(1)本研究聚 焦探討的是新聞組織日常工作中時間的結構化,事實上當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新聞 組織為自行解構其既有時間結構,以因應變局,也就是新聞組織必須解構原本運行的 若干時間結構,新聞組織如何選擇取捨?哪些結構元素遭變更?如何變更?值得進一 步探討;(2)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雖起於組織層次,但必須透過個人和組織共同 協力才能實現結構化;事實上,我們看到新聞工作者的心智結構、身體技術和工具之 間的協力,這種協力如何形成,其高下區別為何?可以繼續深究;(3)和上述提問相 對應的一個問題是:當新聞組織發動策略(strategies),個人也會發展對策(tactics) 以資因應,新聞組織可能透過時間策略要求新聞工作者付出更多勞動強度以因應組織 目標時,新聞工作者據以對抗組織時間策略的戰術為何? 本研究是初探性研究,研究人員經由針對美編部門進行密集觀察、根據田野取得 的資料萃取出若干概念,以建構組織時間的相關研究主題,本論文聚焦兩個面向,一 個面向是朝向「以組織為核心」的時間策略,另一面向則是朝向「結構化」的時間策 略。依循這兩個脈絡抽取相關資料進行分析,以展現新聞組織時間結構化的論述。不 過在此一研究過程當中,仍有若干不足之處。 首先,研究資料蒐集的深度和廣度,往往是一種取捨。本研究針對個案報社進行 資料蒐集,透過反覆觀察而得以攝取內涵,此一取徑向深度傾斜、卻捨了研究廣度。 本研究提出新聞組織時間結構化的若干內涵,讓我們得以窺視本地新聞媒體的時間運 作邏輯。本研究並未建立一套「普遍性規則」,但經由本研究的結果,揭示新聞組織 運作過去少為人所知的這個面向,從而可以提高未來在新聞組織研究的敏感度。而後 續研究者也可以根據這樣的概念,針對不同類型新聞媒體進行比較研究,或轉化概念 為研究變項,則可以取得研究的廣度。 其次,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和組織情境緊密連結。本研究聚焦於新聞組織的每 日工作(everyday work),新聞組織處理臨時性重大新聞時,時間結構化策略可能有 所不同。突發新聞的資料或許更能彰顯新聞組織和情境互動的能力。本研究進行田野 調查期間未遭遇此一情境。事實上,突發新聞的田野觀察並不容易,除必須取得新聞 組織同意,在時間和空間都能趕及,因此具有相當的運氣成份,究門檻也特別高。本

(26)

研究雖有訪談資料論及重大新聞期間如何應變,但僅有自我陳述,並未取得田野觀察 材料,無法交叉比對。因此缺乏臨時性重大新聞情境的考察,當留待後續研究。 最後,平面媒體產製圖表雖然只是整體新聞產製作業的一小個環節,但是當我們 使用放大鏡進行觀察,發現各種因素互相關連糾結有如千絲萬縷,例如不同資歷美編 人員面對時間壓力的處理方式、新聞組織的設備或工具等物質條件(如電腦/網路), 以及美編人員的軟體或資訊素養等等,對於組織時間的結構化可能構成促成因素、或 者是限制因素,唯因版面所限,一篇論文中無法一一細究,因此也只能留待他日深入 繼續考察。

(27)

參考書目

林宗錦譯(2008):《社會學與人類學五講》。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原書: Marcel Mauss〔1950〕. Sociologie et anthropologie, Paris : Le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李康, 李猛譯(2007):《社會的構成:結構化理論大綱》。新北市 : 左岸文化。(原 書 Anthony Giddens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雅絹(2015):〈密室任務:觀察電視新聞導播在副控室的資訊設計過程〉,台北: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文強(1999):《報社組織知識儲存與分享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博士論文,未出版。 陳百齡(1995):《看圖說故事》,台北:五南出版社。 --(2009):〈器物與時間:美術編輯如何因應瞬間鉅量?〉,2009 年中華傳播學會 年會暨論文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 鍾蔚文、陳百齡、陳順孝 (2006) :〈從資訊處理典範到體會之知:專家研究典範的 變遷〉,《思與言》,44(1):101-130。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 (1995) :〈傳播教育究竟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的想法〉, 《新聞學研究》,53:107-129。 楊子江、王美音譯(2002):《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臺北:遠流。(原書:Nonaka, I & H. Taeuchi 〔1995〕.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原書:Michel Foucault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劉蕙苓(2014/10)〈匯流下的變貌:網路素材使用對電視新聞常規的影響〉,《新聞 學研究》,121:41-87。

Adams, B. (1995). Timewatch: Social Analysis of Time. Bristol, UK: Polity Press.

Albert, S. (1995). Toward a Theory of Timing: An archival study of timing decisions in the Persian Gulf War. In Cummings, L. and B. Shaw (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 vol. 17 (pp. 1-70). Greenwich, CT: JAI Press.

Ancona, D., Okhuysen, G., & L. Perlow (2001). Taki」ng time to integrate temporal research,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6, 512-529.

Albarran, A. (2006). Historical trends and patterns in media management research. In S.M. Chan-Olmsted & M. O. Wirth (eds.). Handbook of media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pp. 3-22). Mahwah, NJ: LEA.

Bantz, C., McCorkle, S., & R. C. Baade (1980). The news factor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7(1), 45-68.

Bardram, J. E. & Claus Bossen (2005). A web of coordinative artifacts: Collaborative work at a hospital ward.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5 international ACM SIGGROUP conference

(28)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 (pp. 168-176). ACM.

Barnhurst, L. (1994). Seeing the newspaper. New York, NY: St. Martin Press.

Beniger, J. R. (1986). The control revolution: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aron, N. (2005). Adjusting the volume: In-place and mobile dimensions of discourse control through teletechnology, in Proceedings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e

Network Society,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Brooks, R. (1991). Intelligence without represent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47:139-159. Brooks, R. (1999). Cambrian intelligence: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new AI. Cambridge, MA:

MIT Press.

Berndtsson, J., & M. Normark, (1999). The coordinative functions of flight strips: air traffic control work revisited,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M SIGGROUP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 (November 14-17, 1999), 101-110. Phoenix, Arizona: USA. Butler, R. (1995). Time in organizations: Its experience, explanations and effects.

Organizafion Studies, 16: 925-950.

Castells, M. (200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Clark, A. (2008). Supersizing the mind: Embodiment, action, and cognitive extension. 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layman, S. E. (1989). The production of punctuality: Social interaction, tempor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3): 659-91.

Coniam, D. (2001). Word-Processing “Efficiency”—By means of personalized word-frequency lists, 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31(2), 175-187. Finberg, H. & B. Itule (1990). Visual editing: A graphic guide for journalists. Belmont, CA:

Wadsworth.

Fishman, M. (1980). Manufacturing the news,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

Geertz, Clifford. (1973).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ative theory of cultur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NY: Basic Books.

Giardina, M. & P. Medina (2013). Onlin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Technologies, 3(1), 108-124.

Hamblin, C. (2012). Convergence in the production of news infographics. Unpublished thesis,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

Hassard, J. (1990). The Sociology of time. New York, NY: St. Martin's Press. Hutchby, I. (2001). Technologies, texts and affordances. Sociology, 35(2), 441-456.

Hutchins, E. and Klausen, T. (1996). Distributed cognition in an airline cockpit. In Middleton, D. and Engeström, Y. (eds.),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at work (pp.15-54).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nelle, D. G. (1969).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concept,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59, 348–364.

Jones, M., Orlikowski, and Runde (2008). About Time Too: Online News and Changing Temporal Structures in the Newspaper Industry, ICIS 2008 Proceedings. Paper 156. Kenyon, S. (2008). Internet use and time use: The importance of multitasking, Time &

Society, 17 ( 2-3), 283-318.

Kirsh, D., & Maglio, P. (1994). On distinguishing epistemic from pragmatic action.

Cognitive Science, 18, 513-549.

Lee, H. & J. Liebenau (1999). Time in organizational studies: Towards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Organization Studies, 20, 1035-58.

Lee, H. & J. Liebenau, (2000) Temporal effect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on business processes: Focusing on the dimensions of temporality. Accounting,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10 (3), 157-185.

Lester, Paul (2013). Visual Communication: Images with messages (6th edition).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ason Learning.

Levi-Strauss, C. (1958). 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 (trans. Claire Jacobson & Brooke Grundfest Schoepf [1963].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Lincoln, Y. & E. Guba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sbury Park, CA: Sag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Mie–Gr¨uneisen equa- tion of state (1), we want to use an Eulerian formulation of the equations as in the form described in (2), and to employ a state-of-the-art shock capturing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The teacher needs to plant the seed for ideas by describing a conflict before asking the students to start writing the acrostic script.. Once the students have read and understood th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Students are able to use different learning strategies such as inquiry, reasoning,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in various learning activities. Teachers will employ a variety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simple information, ideas,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opinions on familiar topics with some elaboration. Writing texts to convey information, ideas,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