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兩岸政經互動新機制的機會與挑戰:以“新經濟“發展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兩岸政經互動新機制的機會與挑戰:以“新經濟“發展為例"

Copied!
1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兩岸政經互動新機制的機會與挑戰:

以“新經濟“發展為例

※※※※※※※※※※※※※※※※※※※※※※※※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90-2420-H-004-007-

執行期間: 90 年 8 月 1 日至 91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冷則剛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羅永青、任文姍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四研究所

91

10

29

(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兩岸政經互動新機制的機會與挑戰:以“新經濟“發展為例

計畫編號:NSC 90-2420-H-004-007

執行期限:90 年 8 月 1 日至 91 年 7 月 31 日

主持人:冷則剛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四研究所

計畫參與人員:羅永青、任文姍

一、中文摘要 兩岸經貿關係在全球高科技業在網際 網路的帶動下,興起了革命性的變革,新 經濟就生產模式、國家與企業關係、次國 家角色的重新定位等面向而言,與傳統政 治經濟運行模式有所不同。台商近年來高 科技業者投資集中大上海等都會地區,中 國大陸城市地區為與全球經濟更進一步結 合,在資金、人力、及全球網絡上展現充 沛的活力。台灣與大陸在新經濟與科技產 業上的合作,將會展現有別於以往勞力密 集製造業合作的模式,並有助於兩岸與全 球化的分工模式充分結合。兩岸新經濟的 合作並不意味國家角色退位。本研究從新 經濟所帶來的政經意涵著手,分析兩岸在 擁抱新經濟所展現的政經變貌、高科技業 者的交流、國家角色的轉化、由下而上合 作機制的產生、城市所扮演的角色、以及 對國際關係與比較政治理論發展的貢獻。 關鍵詞:兩岸關係、新經濟、次國家分析 層次、高科技政策 Abstract

Cross-Straits economic relations have entered a new era since the late 1990s. Taiwanese investments on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are replaced by large-scale

high-tech industries. After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join the WTO, cross-Straits economic interaction will be much closer. High-tech industries, driven by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have experienced revolutionary change in the past decade. The “new economy”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the traditional economy in the aspects of production model, state-business relations, and the role of global cities. Recent Taiwanese high-tech investments concentrate on mainland’s metropolitan areas, especially the greater Shanghai area. In order to embrace globalization, mainland cities have demonstrated dynamics in attracting capital, human resources, and international networking. Cooperation between Taiwanese business and mainland enterprises will certainly promote further integration with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It is a win-win cooperation. Existing concepts such as “ economic statecraft”, “ hollowing out effects”, and “political intervention” are not applicable to analyze these new cooperative mechanism under the new economy. However, in the era of new economy, the nation state will transform, instead of demise, in the global system. This project begins with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economy. Major aspects of analysis include politics of embracing new economy, cross-Straits high-tech interaction, creation of bottom-up cooperative mechanism, the

(3)

transformation of the nation state, the importance of major cities, and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Keywords: cross-Straits relations, new

economy, sub-national analysis, high-tech policies 二、緣由與目的 有關兩岸互動機制的理論及政策層面 探討,筆者過去曾針對兩岸關係中的國家 角色、經貿依賴、經貿方策的使用、及全 球化的影響等議題從事研究,得知在全球 化的浪潮之下,國家角色丕變,企業力量 興起,傳統國際政治中的經貿工具不足 恃,但研究重點多集中於傳統製造業與國 家之間的政經互動,且分析的單元皆集中 於國家(state)此一層次與企業、公民社 會之間的互動。然而自 1990 年代後期開 始,全球高科技業在網際網路(internet) 的帶動下,興起了革命性的變革,“新經 濟”的浪潮席捲全球。“新經濟”就生產 模 式 、 國 家 與 企 業 關 係 、 “ 次 國 家 ” (sub-national)角色的重新定位等面向而 言,與傳統政治經濟運行模式有很大的不 同。新經濟的發展在 2000 年末因為高科技 股價震盪、新興公司倒閉風大起,使得論 者質疑新經濟是否為“新泡沫”。然則, 新經濟與知識經濟所帶來的社會、經濟的 衝擊與結構的重組並不會隨著暴起的新興 公司而暴跌。相反的,新經濟與傳統經濟 互補共存,對推展資訊及高科科技產業仍 有革命性的啟示。因此,本研究計劃即以 “新經濟“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國家、 次國家、企業等多層次的整合機制,並且 以新經濟的人才流動為主要研究對象,企 望對兩岸合作機制的理論及政策研究作出 貢獻。 三、研究報告內容 本研究計劃結果顯示,隨著兩岸新經 濟的發展,台灣對大陸投資逐漸與台灣全 球佈局整合,進而以全球化作為保障經濟 安全的主要工具。若以台灣新經濟發展為 例,不少在上海等都會區投資的台灣的資 訊科技業者扮演了整合美國、台灣、大陸 高等人才與經濟動力的角色。 1990 年代後期以來,台商資訊產業在 大陸設廠主要集中於上海等主要都會區, 而其經營的重點也不僅僅是簡易加工,而 是包含研發與創新在內更廣泛的資訊工 業。從某種角度來看,大型資訊科技公司 在上海地區設廠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製造業 的經驗,而是依託於上海都會區相對較佳 的服務業基礎與資源,提供更廣泛的整體 資訊服務業的經驗。這些資訊科技公司不 但吸收大陸的高等人力資源,同時也扮演 了整合全球華人人才的重要角色。不少台 資公司本身註冊為美國公司,台灣的種種 法規限制的管制力有限,對於大陸人才而 言,美資企業的吸引力又較高。因此,這 些企業在大陸並不是以「台資」的面貌與 身份出現,而是以全球化的企業身份在大 陸開疆拓土。此類台資企業所扮演的並不 是剝削大陸廉價勞工的角色,而是高科技 的 媒 介 者 ( Mediator ) 以 及 整 合 者 (Integrator)。以大陸豐沛的人力資源為根 基,整合台灣與全球研發及製造的經驗, 是此類高科技業者赴大陸發展的最終目 的。 此外,台灣新竹與矽谷的設計生產網 絡模式,目前已成為大陸發展資訊產業可 資學習的一個重要典範之一。大陸主要的 資訊工業園區,例如上海的張江以及北京 的中關村,均制定了優惠吸引海外留學生 返國服務的相關規定,就是希望參考新竹 模式,建立以歸國人才為中心的關係網 絡。就現階段而言,張江的高科技園區雖 尚在起步階段,但其進步幅度頗大,已初 具新竹科學園區剛建立時的雛形。張江與 世界高科技中心接軌的工作,仍有一項他 國無可望其項背的優勢,亦即台灣優秀資 訊人才的推波助瀾。這些台灣的資訊工業 人才,無論是在台灣當地就業或是在矽谷 工作,在協助上海與全球資訊工業接軌, 以及推動新的跨太平洋新經濟網絡的發

(4)

展,都產生影響深遠的作用。 來自台灣與大陸,在矽谷地區工作的 華裔工程師,雖然來自不同政治體制的社 會,但由於同樣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又 在類似的工作環境共事,儘管在政治上的 觀點不盡相同,但此類政治上的差異對事 業上合作的影響程度並不具有決定性的因 素。就建立矽谷與大陸新興科學園區的連 繫而言,經濟利益是結合的主要考量。在 矽谷地區的華人科技協會與大陸的連繫, 不少是超越政治的藩籬,而是以經濟利益 為促進此類關係網絡的主要動力。 以美國矽谷為基地的華人科技協會與 大陸資訊工業基地的聯盟,事實上是以潛 在的經濟利益為結合的主要動機,而以台 灣與矽谷網絡建構的經驗為傳承的工具。 雖然這些華人科技協會主要成員,仍為來 自台灣的工程師,但並不意味此類結合有 濃厚的政治統戰意味。這種跨太平洋的科 技聯盟巧妙地將台灣經驗與美國經驗植基 到大陸這塊全球最大的資訊科技市場,而 這種三角關係的推手則是來自海峽兩岸, 同時在矽谷等全球高科技中心茁壯發展的 華人高科技業與服務業人才。 除了在美國的華裔科技協會所扮演的 橋樑角色外,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 也扮演一個促進人才互動與台灣、美國及 大陸等三地無形整合的重要角色。創投資 本家(Venture Capitalist)與創投基金的專 業管理人才,也成為跨太平洋三地間資訊 產業人才、資金及技術的牽線者與潤滑 劑。在美國矽谷地區,儘管華人資訊人才 自行創業的例子所在多有,但這些華人的 新創公司不易從美國的主流創投基金中募 得資金。就現階段而言,這些華人新創公 司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活躍於台灣及美國 創業市場的台灣創投公司。 此外,越來越多的台灣創投基金,開始 在 矽 谷 地 區 設 立 新 創 企 業 孵 化 器 (Incubator),因此創投基金同時也成為了 「造王者」(King Maker),變成培育新 一代高科技人才的溫床。基本上在矽谷地 區主持這些台灣創投孵化器的領導人,本 身即是成功的高科技企業家。而這些創投 所「孵化」的新創企業,並不限於台籍人 才的新創企業,而是以廣義的華人新創企 業為核心。不少台籍企業家在上海等都會 區創設企業孵化器,除了希望將創業經驗 引進上海及中國大陸外,更希望的是能扮 演矽谷、台灣、與大陸三地高科技聯結的 橋樑,進一步促成美國與大中國地區的人 才相互交流,並帶動大中國地區未來科技 產業的發展。此類大陸投資的創投孵化 器,實際所著眼的不是大陸的市場,而是 大陸的人才。 在 矽 谷地 區華裔科技人才所成立的 「孵化器」,勢必將強化台灣、大陸、美 國間新經濟發展中心的連繫。於是,一個 跨國界,結合矽谷創新精神、台灣資金, 與大陸豐沛人力資源的金三角正在形成 中。在此一資訊科技的鐵三角中,來自海 峽兩岸的高等人才是其核心。受到美國矽 谷資訊科技中心的吸引力,海峽兩岸的人 才來到美國接受高等教育,並聚集於矽谷 這個全球高科技中心,再透過矽谷輻射到 太平洋彼岸,促成資訊產業金三角的形 成。「矽谷經驗」所提供的不僅僅是高等 教育的機會,而是使兩岸人才浸淫在「創 新文化」的環境中,並直接增加華人高科 技人才回國創業的信心。台灣過去二十年 從矽谷回流的人才,是台灣資訊產業起飛 的原動力之一。自 1990 年代末期開始,大 陸從矽谷回流的人才也開始出現端倪。更 重要的是,從矽谷「回流」到大陸的高科 技人才,已不僅僅是原本從大陸「流出」 的人才,而是包含海峽兩岸廣義的「華人」 高科技人才。因此,這種跨國界的人才整 合與交流無法用「雙邊關係」的角度,或 是「人才外流」的眼光來分析,而較接近 的「人才流轉」觀念。此類跨國界的人才 整合,不但是跨國界的,同時也是經貿分 工與合作全球化之後的必然結果。 四、計劃成果自評 本研究計劃針對“新經濟“的特質, 重新檢討海峽兩岸企業及社會所形成的由

(5)

下而上的發展動力,對研究兩岸關係及兩 岸整合的進一步發展有一定的貢獻。本研 究計劃在探索“新經濟“的合作機制的過 程中,除了重新檢視新經濟的經濟、社會、 政治動力外,特別重視兩岸高等人才如何 在經貿全球化及新經濟普及化的浪潮中, 透過各種中介管道,達到逐漸整合的目 標。此類以人才為主的新經濟發展模式, 值得未來深入探討。此外,兩岸的國家機 構如何尋找新的介入管道,發展以人才為 本的新經濟整合機制,也在本研究計劃中 有所討論。 然而,本研究計劃僅為深入探討兩岸 新經濟及人才交流的起步。有關兩岸發展 新經濟的社會、文化、政治組織,各高科 技園區的異同,創新精神與文化的差異, 都有待後續研究計劃的進一步強化,充實 實際訪談及經驗性的資料。此外,本研究 計劃最缺乏的仍是在兩岸以外,例如美國 舊金山矽谷地區,華人資訊科技及資訊科 技服務業菁英的行為、態度、價值觀、實 際結合兩岸三地的具體做法、甚至認同等 問題。展望未來兩年的研究計劃,應繼續 今年度計劃所奠定的成果,擴大訪談的基 礎,以期發展出具理論價值,且具可驗證 性的分析架構與內容,裨便對兩岸關係研 究做出更大的貢獻。 五、參考文獻

[1] Gavyn Davies, Martin Brookes and Neil Williams,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and the New Global Economy," Goldman Sachs Global Economics paper, No. 39. [2] Mike Douglass, "Inter-City Competition

and the Question of Economic

Resilience--Globalization and the Asian Crisis", Manuscript, 2000.

[3] Elizabeth Economy and Michel Oksenberg ed., China Joins the World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999).

[4] Chapter 14,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 San Francisco/Palo

Alto/Berkeley 1950-1990” in Peter Hall,

Cities in Civilization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1998).

[5]David Held and Nthony McGrew, Global Transformation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6] Robert D. Kaplan, The Coming Anarchy: Shattering the Dreams of the Post Cold War, (New York: Random House Value

Publishing, Incorporated, January, 2000). [7] Naomi Klein, No Logo: Taking Aim at

the Brand Bullie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November, 2000).

[8] Nicholas Lardy, China’s Unfinished Economic Revolu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1998).

[9] Robert Kudrle, “Three Types of

Globalization: Communication, Market, and Direct”, in Raimo Vayrynen ed.,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Governance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1999), pp. 3-25.

[10] Stephen Kranser, Sovereign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11] Tse-Kang Leng, "Securing Cross-Straits Economic Relations :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Forthcoming,

March, 2002

[12] Tse-Kang Le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alent Flow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 Asian Survey,

March/April, 2002.

[13] Tse-Kang Leng, "A Political Analysis of Taiwan's Economic Dependence on Mainland China," Issues and Studies, (August, 1998).

[14] Tse-Kang Leng, "Dynamics of Taiwan-Mainland 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 The Role of Private Firms," Asian Survey, (May, 1998).

[15] Fu-chen Lo and Peter Marcotullio, “Globalization and Urban

Transform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 Review”, Urban Studies, Vol.

37, No. 1, 2000.

[16] Christopher Merett, “Review Essay: Whither the Nation-Stat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American Review of Canadian Studies, Autumn,

(6)

[17] OECD Creative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 OECD, 2000.

[18] OECD The Future of Global Economy, OECD, 1999.

[19] OECD "A New Economy? The Changing Role of 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rowth," OECD 2000.

[20] OECD "E-Commerce : Impacts and Policy Challenges," OECD Economic Outlook No. 67, June 2000.

[21] Lester Ross,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omestic Policy Trend, Patterns of Participation in Regimes and Compliance with International Norms,"

China Quarterly, September, 1998.

[22] Henry S. Rowen, Chong-Moon Lee, William F. Miller, and Marguerite Gong Hancock, The Silicon Valley Edge: A Habita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ovember 2000). [23] Saskia Sassen, Cities in a World

Economy, 2nd edition, (Thousand Oaks:

Pine Forge Press, 2000). [24] Carl Shapiro and Hal Varian,

"Information Rules : 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etwork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9. [25] Peter Taylor, "World Cities and

Territorial States under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Globalization," Political Geography, 19 (2000), pp.5-32.

[26] World Bank,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2000). [27] Shahid Yusuf and Weiping Wu, The Dynamics of Urban Growth in Three Chinese Citie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7).

[28] Suisheng Zhao, “Military Coercion and Peaceful Offence: Beijing’s Strategy of National Reunification,”Pacific Affairs,

(7)

附件

上海訪談紀要 090901— 091801

由於本研究計劃實際需要﹐研究計劃主持人冷則剛於九十年九月九日至十八 日赴上海實地訪談研究。訪談摘要如下﹕

09/14/01 Iain McDaniel US— China Business Council 錦江西樓

談上海及中國的競爭優勢,要看那一種行業。例如,在 Finance, distribution, operation, logistics 方面,上海有優勢,但是在 government procurement, legal service, 以及上海成為全球金融中心方面,則相對弱勢。IPR 方面,有較大的改善。高科 技方面,北京也占有優勢。 上海由於與國際接觸較多,專業程度較高,官僚體系相對較好對付,但總體 而言在“軟環境”方面仍比不上硬體建設。 對台灣未來作為 MNC 投資大陸的 middleman 角色並不看好。 福居健一 Ken Fukui 09/17/01 錦江飯店北樓 在上海的日商只有約一半賺錢。日商從事加工出口的有賺,但從事大陸內銷市場 的則沒有賺頭。從事出口的日商,會吸引大批下游廠商,造成群聚效果。出口的 目的的大多為日本本土。 基本上,日商在上海並未被另眼看待。 IT方面,上海最大的問題是分享的文化。目前在日本的大陸學生有 32000 人, 在美國則有 50000 人,因此日本留學生返國對大陸的影響不可忽視。 李秀美 09/10/01 中達斯米克資金來源﹕台達電、Morgan Stanley 及日本大和 東莞台商協會做得比上海好

(8)

在廣東/東莞,台辦只是橡皮圖章 上海規範化程度高,中國之窗 => 都市規則 政治味較南方濃 上海﹕台灣中小企業已無立足地 台達電做為龍頭,拉下游廠商配套 自發形式網絡,台灣政府毫無幫助,台灣應仿日本移民巴西模式,整體規劃 加入 WTO 後,台商優惠仍可一件一件談條件。 開發大西部,台商傳統產業仍可為。 斯克米在全中國 31 家分公司,MNC 主動來找合作。是故台商應成為 MNC 的 Broker 上海是“跳躍式進步” 09/14/01 周忠菲/楊劍 台灣大型企業,如台塑,已在上海與科研單位合作購買技術。台商利用大陸做為 企業轉型機會(而非升級) Q: 政府管理如何跟上多元企業經營?與台商合資的大陸夥伴們彼此有無連繫? 09/11/01 王耀昌 台商“一級棒”食品 食品業利潤薄 大型零售商收取食品商費用甚高,台商食品業競爭下,許多已由盈轉虧。 WTO 架構下,MNC 入駐,先以虧損方式占有市場,對台商打擊更大。 出路﹕1、與 MNC 購併、合作 2、多角化經營

(9)

3、拓展規模、範圍 政治對經貿影響不大“經貿制裁”、“經貿依賴”說法難以成立 台商協會組織紊亂,副秘書長由台辦指定,台辦又與指定的台協系統人馬不合。 李秀美 09/17/01 晚餐 中國 E-Commerce 的最大障礙﹕ 人們互信不足 就台灣而言,大陸是最大市場;就大陸而言,台灣與其他 MNC 比較而言不算是 最重要。兩方關係並不對稱。 大陸招商技術不成熟。台商對內地投資,往往先釋放出訊息,吸引有意合作者來 接洽,再和前來廠商談條件 上海 VC,但並未明定退出條件,又不准員工配股,不利 New Economy 資金 大陸各地台辦主任曾組團赴 Silicon Valley“取經”,並希望吸取矽谷與台灣經 驗,但 Silicon Valley 不是造成的,而是環境長成的。 台灣應著重的不是廉價人力,而是大陸的腦力。 台灣格局不大,對大陸市場的廣泛性並未能有效掌握。 09/10/01 復旦、華民教授 美國化=世界化,全球化=美國化,所以全球化無須對美國的主導角色過於憂心。 上一輪的新經濟高科技競爭,美國佔上風,但日本在成本競爭及市場行銷上,有 充足經驗,仍有反擊機會。 R & D M 美國 研發市場化 大陸 日本、台灣 VC: 上海缺產權交易、股權交易的機制。

(10)

上海規範死,法令多如牛毛,彈性小,不利創業。 北京中央和地方重疊,彼此有衝突,反而無法有效管理,事實上有利創業。 上海最上層菁英有很明確概念,層落實執行,就產生落差。 上海人不願作老闆,所以創業在北京,經營在上海。北京移民多,創業不成,回 家鄉。上海則因戶籍等因素,市民非移民,經營不善仍硬撐。 改善的機制 => 海外留學生的回流。 兩岸三地﹕ 大陸 台灣 香港 製造 發展、市場化 服務 上海一大弱點﹕金融中心仍在北京 09/16/01 姚錫棠 上海特色﹕城市綜合功能強 上海發展進程﹕ 1.30 年代﹕金融貿易中心﹔英美主控、製造業基礎差、但資本主義制度基礎 工作已形成。 2.49 年 – 1980 年後,製造業中心,但無金融貿易。 3.1980 後﹕傳統人才、制度仍保有基礎,製造業仍維持優勢。工業外貿與服 務互補,一方下降,一方補足。 北京﹕研究能力 上海﹕產業能力強、效率高 北方效率低,南方技術較差。 基礎建設﹕初期由市政府出資, 讓出部份股權,再由所得款項作投資

(11)

加入 WTO 後,取消審批制,改由登記制,尤其是高、新科技產業。 上海人民收入 50%收入納入儲蓄。 浦東面對全世界,而非面向中國,故沒有空房過多等資源過剩。 台灣﹕ 1. G是唯一出路。 2. 金融(如上市)與大陸大有作為。 製造業可形成自然分工,不必過度強調根留台灣,且時機不可失。 09/16/01 汪仲 台灣包裝、大陸認同 => 台灣文化人生 存之道 文化經紀人、體育經紀人 => 台灣在大陸的文化事業,以及在社會深層的滲透 力。 台商許多以外商名義進入大陸

上海美僑商會聚會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70%是台灣代表。

49 年後,長江流域的資本家全聚在上海以避禍。這些資本家 49 年後,經歷沒落, 但改革開放後,仍不忘子女教育,最後在 90 年代後仍是贏家。49 年後翻身的工 人階級,80 年代後不注重子女教育,90 年代後仍是輸家。 上海外資企業雇人已更多元化 台灣新一代人才,打算“移民”,而不是作候鳥。事實上,台灣若以平常心看待, 減少限制,將可使這些人才不必二選一,反而可以留住人才。

(12)

地下通匯管道暢通 上海需要人才,Know how 更大於資金。 目前上海銀行貸款寬鬆 中國需要泡沫,有泡沫,才能往前。 上海人的 self image => 中產階級,白領,各種領,副業多,但不願冒風險。上 海都會區 GNP 已高於 6000 王文洋﹕基礎可能不穩,靠優惠,資金來源不穩。 (王的對手較穩健) 美中關係緊張時,美國會赴 NEC 華虹查核是否有違法轉移美國科技。此一作法, 是否會及於台灣? 計程車司機訪談﹕ 1. 生活改善仍為少數人。 2. 工人階級改善有限。 3. 以公費作消費。 4. 無力感重、對政府不滿,但又不知如何施壓,如何提出政策 input。 5. 將台灣看作“外國”,覺得有文明。 6. 去美國撿垃圾也好的心態。 上海人不敢造反,無膽。 09/14/01 浦東發展研究所 人員流動﹕戶籍人口改為常住人口。綠卡制。 雙薪家庭月薪 1 萬人民幣為中等? 上海市政府主要財源﹕土地批租,外資稅收。

(13)

香港優勢/台灣優勢/上海優勢 三地整合問題城市為中心之整合 從政治分析為何台灣無法整合。 09/17/01 盧漢龍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 上海改革﹕以人為中心 本地人口呈現負成長,外來人口增加,有 280-300 萬流動人口。 外來勞動力佔上海 16%勞動力。高齡化現象嚴重 => 社會保險壓力 上海消費逐漸自主化、多元化。 92、93 年起,90%住房擁有個人產權 勞動力市場形成,本身也成為一種消費。 95’在外商公司工作者 22.2 萬 99’在外商公司工作者 36.8 萬 95’在港、澳、台工作者 12.4 萬 99’在港、澳、台工作者 22 萬 95 年在 SOE 工作 350 萬 99 年 400 萬就業人口中,219 萬在 SOE 工作,其中超過 100 萬人口職業變遷。 有 100 處區民遷入新居。

(14)

96’再就業服務中心設立 => 市場吸收、社會保障 上海居民原來就兼職多,所以不需要政府另開設新單位來吸收就業人口 今年開始,上海取消再就業中心 上海 4050 計劃﹕女性 40 歲以上,男性 50 歲以上國企員工,允許提早退休,由 原單位付社會安全保險,再出去找工作,10 年後再正式退休. 收入差距加大﹕第三產業收入特高,國企/集體企業低。國企內部薪資差距也加 大 --- 管理階級和勞工約差 20 倍。 國企吸引力大幅下降,住房、養老、醫療等福利其他企業也提供,且食物津貼以 外資企業最好,故國企已沒有優勢。 國家財政轉移支付甚大,國家為了安排再就業,提供三種保障﹕1.下崗 2.最低工 資 3.最低收入(280Rmb,每人每月) 市政府藉由土地批租利潤,充實財政,同時轉移到市民,提供其換屋。100 萬居 民已換屋,但自己所出的錢不多,且擁有使用權。上海居民把換來的新屋再承租 出去,自己則仍擁有原來的舊房。 家庭財務方面,透過親戚互動,仍能保有一定的穩定,但只有 1/4 對未來收入有 信心,1/3 覺得不確定。 在社區發展方面,單位功能消退,改由社區承擔,並加強居民會功能,加強社區 黨的建設,文明建設,並經由民主選舉居民委員會。 上海的模範社區打浦路街道卻抵制居民委員會。平常居民委員會主要任務是計劃

(15)

生育及收費,包括收黨報費,幹部也不情願做。打浦路社區希望改為業主委員會, 但往往居民不等於業主,問題仍大。 上海 2010-2025 年老年化壓力達於高峰。目前政府所收的老年基金多用作再就業 及其他用途。 理論思考﹕ 1. 從大同到小康意識的轉變,已“家為本”,符合國情。 ⊗ 但隨著一胎化政策推行,“家為本”如何發展? 2. 由戰爭體制,強調治水文化,共產歷史,單位體制,轉為平時體制。鄧小平 在 1980 年代初對國際局勢的評估是和平發展,而非戰爭。 3. 由國家社會主義到集體社會主義,社團力量加強。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情緒調節(陪伴自己) 自由交友、社會互動 挑戰任務(基本能力)

 運用「新南向政策」,並透過雙邊、多邊(WTO)及 APEC場域建立與RCEP成員緊密夥伴關係,掌握協

為配合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之發展與開拓就業

By contrast to the often heavily edited and revised printed Chán scriptures of the Sòng period (many of them eventually being integrated in the official Buddhist canon

為配合政府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及十大重點服務業之發展與開拓就業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We explicitly saw the dimensional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gnetic cat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scaling argument. However, the precise form of gap depends

3) 日常逐步發展不同的學與教策略,尋求校內 ( 行政 ) 與校外 ( 資源 ) 支援,留意機會,以擴闊學生的學習 經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