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專題教學活動:戲曲(粵劇))

18  Download (0)

Full text

(1)

1

李少恩 北角官立小學 ( 雲景道 ) 2011 年 6 月 16 日

跨學科專題教學活動:戲曲 ( 粵

劇 )

(2)

為什麼在教學中加入戲曲的元素 ?

• 音樂科 :

- 培養美感及認識文化

- 透過參與音樂活動獲得享受及滿足《音樂科

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 (2003:9)

• 中文科 :

- 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的能力 ( 讀寫聽說 ) - 深入認識中華文化《中國語文課程指引(小一至小

六)》 (2004:4-7)

(3)

3

為甚麼以粵劇作教學內容 ?

- 粵劇是本土文化,學生容易有生活體驗 ( 北角新光戲院 / 神功戲…… )

- 常規課程教學 : 五、六年級音樂課有粵劇 單元,中文有戲劇單元,常識有中國文化 單元

(4)

校本學與教概略

本校學生

• 喜歡閱讀故事

• 喜歡共同演故事 , 喜歡參與其中

• 喜歡既有印象但又新奇的事物

• 喜歡活動的教學形式

本校老師

• 不習慣教授非本科知識

• 不習慣共同教學

• 不習慣「演戲」

本校校園

• 中國音樂 / 文化氣氛不濃厚

(5)

5

跨學科教學活動

- 營造全校學習氣氛

- 適合跨學科教學 ( 個別科目較多針對一個方面 ) 粵劇包含 眾多的藝術元素 : 音樂、語文、視藝、常識……

資源 校內

- 課程主任

- 校本課程發展 ( 學校的支援 )

- 老師 ( 個人生活經驗與教學專業知識 ) 校外 :

- 中大優質學校改進計劃 ( 戲劇教育 )

(6)

跨學科專題研習 : 中華文化 ─ 戲曲 ( 小五、

小六 )

• 目的:

- 透過跨學科的全方位學習模式,參與戲曲的 學習排練演出

- 學生體驗學習,掌握戲曲知識與技能,並培 養正確的態度

- 教師專業知識與能力的發展

- 不是訓練粵劇演員而是培養觀眾

(7)

7

探究學習週

- 2 月初 ( 農曆年前 ) 連續 3 天

成果 : 折子戲

P5 《趙雲救阿斗》

P6 《三打白骨精》

(8)

活動前教學

中文課 : 分組編寫劇本 ( 從故事文本到

演出本的改編 )

(9)

9

音樂課 : 學習課本的粵劇單元

鑼鼓

數白杬

(10)

教師工作坊

示範

(11)

11

活動安排

• 形式:大課、分班、小組

• 場地 : 課室、禮堂、操場、走廊

• 老師分工 : 不分科任,各級包括中文、英 文、常識、音樂、體育、美勞……

• 教學內容:

1) 知識 : 臉譜、新年習俗、粵劇伴奏樂 器、新年與大戲

2) 技能 : 唸白、鑼鼓、做手 ( 亮相 ) 、武 打及配樂

(12)

12

做手 : 亮相

伴奏 : 鑼

(13)

13

排練 ( 操 場 )

排練 ( 音樂

室 )

(14)

面譜繪製

修訂劇本

(15)

15

排練 ( 走廊 )

配樂

(16)

比賽 / 演出

頒獎 / 謝幕

(17)

17

總結

1) 師生參與度高,全校營造熱烈和愉快的學習氣氛,培 養學生對戲曲的開放態度

2) 成效:學生、家長和教師認同,學生希望再有相關的 學習活動

3) 日常逐步發展不同的學與教策略,尋求校內 ( 行政 ) 與校外 ( 資源 ) 支援,留意機會,以擴闊學生的學習 經驗

4) 學校的音樂課並非用來專門培養音樂家或演員的課程

,而中文科亦不是培養專業編劇,但教學是老師的專 業,以戲曲為跨學科教學的重點,是以傳統而現成的 藝術形式,啟發不同能力學生的潛能

(18)

多謝

Figure

Updating...

References

Related subjects :